崔始源妈妈边才贞:领略毛泽东几个“一字师”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7:11:40
发表于 2011-11-1 08:48  只看该作者

领略毛泽东几个“一字师”的故事

 

话题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说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

读《朱镕基讲话实录》,谈谈您的学习体会

时政

温总理节日钻“菜市场”取的是“民生经”

李长春高度评价“最牛校长”叶志平的启示

时评

汪洋怎提解决民生勿用“运动式方式”? 

薄熙来为何让领导“不东张西望”?

时评

10岁大专毕业的“神童领导”咋炼成的

巨贪市长“钱是魔鬼论”很荒唐

廉政

“女书记”酒后堵路是在堵自己的路!

骗子显摆“我爸是贪官”缘何屡屡得手?

党史

为中国历任领导人制衣的“红色裁缝”

毛泽东为何“四保”习仲勋

党史

毛泽东七千人大会为何要讲《史记》?

 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战:不打不足以维海权

党史

胡耀邦谈改革:贫富悬殊和人民一起过渡  

从王若飞的“时间表”我们应学到什么

图片

第一代领导人孙女 组图:薄熙来家族四代人

周恩来咋安排九大主席台座位难题

 

》》》》更多热门推荐

 

苏荣告诫领导干部不能“乐喜厌忧”引人警醒   政府大楼“豪华病”背后的隐忧  

“低调”敛财300余万的教育局长为啥栽了?    黄奇帆怎批“帽子心态”?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是遣词造句的绝顶高人。他海纳百川,从善如流,察纳雅言,闻过则喜,最善于从他人的批评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使自己文章的意境得到升华,达到绝妙的境界,其语言魅力让人叹为观止。请看有关故事。
  1949年秋,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从香港绕道东北到北平参加人民政协筹备会议,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在哈尔滨,他听到人们欢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随口说道:“加个‘新’字就更好了。”到北平后,毛泽东一见面就亲切地说:“乃器先生,你的意见很好,我们已通知作者加上‘新’字了。”这是毛泽东代表新中国“认”的第一个“一字师”。
  1951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原想以“支援军”名义出兵,征求民主人士意见时,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对毛泽东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否则仗就打不好。”他认为“支援”的说法不妥。周恩来也同意黄炎培的看法:“叫支援军?是不是要跟美国宣战?”毛泽东听了,抓起铅笔将“支援军”改为“志愿军”。黄元培频频点头:“师出有名,战无不胜!
  1952年元旦,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给毛泽东写信,建议把《七律·长征》的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的“浪”改为“水”。这样,既可避免与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浪”字重复,在意境上也不显得太露。元月九日,毛泽东亲笔回信:“元贞先生,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此复,敬颂教祺,毛泽东。”这以后再版的《毛泽东诗词》便改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了。毛泽东还自注:“浪拍,改为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在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
  1957年1月,毛泽东在与臧克家的一次叙谈中,臧克家问毛主席:“‘原驰腊象’的‘腊’字怎么讲?”毛泽东反问:“你看应该怎样?”臧克家答道:“改作‘蜡’,似好些;‘蜡象’也正好与前面的‘银蛇’映对。”毛泽东高兴地点点头:“好,就请你替我改过来。”《沁园春·雪》这首词,在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轰动山城,是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这样的词,毛泽东也仍然允许改。
  再说,毛泽东喜欢看京剧,最早一批现代京剧里面有《智取威虎山》,这个戏毛泽东到现场去看。他很喜欢这部戏,喜欢杨子荣这个角色。杨子荣“打虎上山”有一段唱,唱词是:“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天换人间”。毛泽东说,这句唱得好,但有一个字要改,“迎来春天换人间”,改为“迎来春色换人间”。这一下子味道就不一样了。迎来春天太直白了,迎来春色,马上一个形象就出来了。
  毛泽东“一字师”的故事还有许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语言的认真,可以看出他的谦虚。这正好和现在一些所谓学者、精英、明星的治学态度形成巨大反差。他们盲目骄傲,妄自尊大,以为观点都是自己的对,文章都是自己的好,作品都是自己的棒,闻过则怒,自恃高贵,讳疾忌医。比比伟人,看看自己,现在一些人的确该幡然醒悟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综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历代语言大师层出不穷,运用最妙,效果至佳,影响至广者,当推语言巨匠毛泽东。其精到的语言艺术,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鼓舞党和人民胜利前进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