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先士卒:汉语新诗鉴赏(75)?杨然?张堃?朵思?唐祈?何其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38:14
汉语新诗鉴赏之七十五

杨然/张堃/朵思/唐祈/何其芳

 

 

杨然(1958-),生于成都,现居四川邛崃。著有诗集《黑土地》、《寻找一座铜像》、《千年之后》、《麦色青青》等。

 

寻找一座铜像

 

来自深的记忆小巷

芦沟桥的炮声召唤我,在远方

隆隆沉重,如父亲夜话的叹息

沿着入城的路,走了很久很久

我带着鲜花和诗集

去寻找一座雕像,一位抗日的冲锋者

 

在以芙蓉花命名的城市里

询问许多陌生的老人,走过许多陌生的路口

父亲,你夜话中的“无名英雄像”在何方?

哪里去了,那个抗日的战士

他持枪向前冲,背着草帽,穿着草鞋,哪里去了?

 

孙中山依然坐在春熙北路

握一卷读不完的书

繁华的季节,有他设计的国服

与太空服港式装汇成多彩的人流

而我寻找的是另一座

无名英雄的铜像

 

青羊宫,三月花会,他也不在那里

青羊的铜像,不啃青草也悠然活着

战士的铜像呢?文殊院多少似人非人的泥塑金装

菩萨,观音,享受盲目的香火

大肚罗汉不分信神不信神都对人空笑

笑得那么自信,搬不掉,摧不倒

而那个抗日的战士哪去了?

草帽和草鞋,无名的英雄哪里去了?

 

不完美的城!恢复了音乐舞蹈

召回了传统名吃,却不能还我战士的铜像

 

其实,只要每个公民想起芦沟桥的炮声

就能使他复活,增加城市的豪气

补充飞翔的感觉,鼓动冲锋的欲望

我幻想我寻找的无名英雄就在不远的路口

每天,接受少先队的颂歌,献花,敬礼

当白天太拥挤,他从像座上走下来

参加沸腾的队伍,黄昏后下班归来,停留

在街心,悄悄还原成铜像,去回忆美术家刘开渠

当年怎样塑造了他。也许,他不相信自己曾被塑成铜像

以为英雄乃是别人,不可能是他自己

甚至,他也寻找传说的铜像

啊,我寻找的无名英雄真的活了……

 

不!我听到另一个可怕的传说

说他被砸成碎铜,熔成铜锭,生硬,僵冷

说不定有几串钥匙就用他的指头铸成

他的断指被人用去撬门,打开闪光的箱子

啊,英雄将永远无名了

哪些铜会发烫,烫出金属的呻吟

 

我徘徊在十字路口

维护交通的老人见我忽忽若有所失

便问:“丢了钱包么?或是迷了路?”

叫我怎么回答,那个珍贵的失落

我摇头,点头,又摇头,又点头

猛然发现,这老人真像英雄人父亲

但是,谁想到把他雕成铜像?我不能

我只能告别芙蓉城,不完美的英雄城

我昂起头,走向来时的远方

走向这首诗的结尾,听那沉重隆隆的芦沟桥的炮声

 

----1984.2.9.斜江

(选自:《星星》诗刊1984年5月号)

 

[赏析]

    《寻找一座铜像》,是诗人表达忧患意识的一首力作,也是让诗人一举成名,并红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坛的重要诗作之一。诗人为什么要去寻找一座铜像呢?那是在上世纪,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又适逢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思想信仰有所动摇,民族精神有所缺失,而我们诗人内心的英雄主义和民族正义感却赋予诗人一种使命,促使他不自觉地去寻找一座爱国主义的精神铜像,去以自己的疾呼唤回民族的正气,希望国人们不忘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国耻,重新振作,为民族之崛起,国家之富强而奋斗而拼搏。“来自深深的记忆小巷/芦沟桥的炮声召唤我,在远方/隆隆沉重,如父亲夜话的叹息/沿着入城的路,走了很久很久/我带着鲜花和诗集/去寻找一座铜像,一位抗日的冲锋者”。但是,结果却让诗人失望:“在以芙蓉花命名的城市里/询问许多陌生的老人,走过许多陌生的路口/父亲,你夜话中的‘无名英雄像’在何方?/哪里去了,那个抗日的战士/他持枪向前冲,背着草帽,穿着草鞋,哪里去?”孙中山的铜像依然在,他设计的中山装与太空服港式装在繁华的季节汇成了多彩的人流;那些“享受盲目的香火”的菩萨、观音像,让人是非不分、不思进取的大肚罗汉像都在,但偏偏那个抗日的战士——无名的英雄的铜像却不在了!诗人觉得,这座恢复了音乐舞蹈,召回了传统名吃,却不能还我战士铜像的城,是不完美的城!呵,这时,诗人认为,即使以物质状呈现的铜像不在了,但“只要每个公民想起芦沟桥的炮声/就能使他复活,增加城市的豪气/补充飞翔的感觉,鼓动冲锋的欲望”,并且幻想这无名的英雄就在不远的路口,每天都接受少先队的颂歌,献花,敬礼,当白天太拥挤,他就走下像座,还原为平凡的人,上班下班,黄昏又悄悄还原成铜像,去回忆美术家当年怎样塑造了他,而且,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是英雄,他也在寻找传说中的铜像。这样,诗人寻找的无名英雄就真的活了,因为,所有平凡的人都在寻找英雄,都有对英雄的敬重和崇拜之心,内心都有了一种民族正气和自豪感。但是,诗人却听到一个可怕的传说——铜像已被砸成碎铜,溶成铜锭了,不再是原来那样生动了,而变得生硬僵冷,由此,诗人想到,说不定有几串钥匙就用他的指头铸成,他的断指有可能被人用去撬门,打开闪光的箱子。诗人是多么心痛呵——英雄将永远无名了,那些铜会发烫,烫出金属的呻吟。诗人是多么失落呵——徘徊在十字路口,尽管发现那维护交通的老人真像英雄的父亲,但谁能想到把他雕成铜像?在失落中,诗人只能告别芙蓉城,这座不完美的英雄城,但!我们的诗人却昂起头,走向来时的远方——对这无名英雄十分惦念的诗人的父亲的所在,去“听那沉重隆隆的芦沟桥的炮声”,希望以“那沉重隆隆的芦沟桥的炮声”唤起人们曾失落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读着这样的诗篇,稍有良知的华夏子孙哪一个不激动?不重新振作?据说,这首诗于1984年5月发表之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一年后,成都市政府作出了重塑那座无名铜像的决定。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再读这首诗,我们更感到它存在的意义,并深受教育。 (野松/文,傅天虹推荐)

 

 

 

张堃(1948-),本名张台坤。美国籍华文诗人。老家广东梅县,生于台北。著有诗集《醒·阳光流着》、《调色盘》等。

 

行经一座墓园

 

脚步突然放缓

飞上树梢的蓝雀

早已认知我的来意

整片墓地,遂跟着

寂静下来

 

隐约飘送的哀乐

不知响自何处,只知

忽远忽近的虫鸣

把含苞的茑萝

在微风中一一绽放

 

我想一探究竟

侧身唯见

墓碑上镌刻的

全是永恒的结束

回头再望

天色骤然暗了

那首听不清的挽歌

听来听去,竟似一首

熟悉的摇篮曲

 

----2005年7月23日

(选自:张堃《调色盘》,台湾唐山出版社2007年版)

 

[赏析]

反复地读了很多次张堃的这首简短的《行径一座坟墓》,每一次读这首诗总能让我的心一次比一次的沉静下来,正如诗中所说的,“脚步突然放缓,飞上树梢的蓝雀,早已认知我的来意,整片墓地,遂跟着,寂静下来。”我仿佛走进了一片墓园,我的脚步越来越缓慢了,我看着从容的飞上树梢的蓝雀却听不到一丁点声音,整个墓园和我都沉寂在一片寂静之中。这首诗从一开始通过环境的渲染,就定下了一个伤感|沉寂的感情基调。

全诗总共有三段,在第一段定下了寂静的感情基调之后,紧接着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到“隐约飘送的哀乐,不知响自何处,只知,忽远忽近的虫鸣,把含苞的茑萝,在微风中一一绽放。”诗歌第一段写着周围都是寂静无声的,而第二段又反其道而行之,写了隐约飘送的哀乐,忽远忽近的虫鸣打破了这样死一般的寂静,并催开了微风中含苞的茑萝,诗人仿佛从这里开始渐渐的苏醒。这里的茑萝是值得注意的:茑萝之名何来?《诗经》云:“茑为女萝,施于松柏”,意喻兄弟亲戚相互依附。茑即桑寄生,女萝即菟丝子,二者都是寄生于松柏的植物。茑萝之形态颇似茑与女萝,故合二名以名之。这里就隐喻出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诗歌最后一段开头“我想一探究竟,侧身唯见,墓碑上镌刻的,全是永恒的结束。”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渴望与无奈。那么诗人到底在渴望什么,无奈什么呢?诗歌最后一段“回头再望,天色骤然暗了,那首听不清的挽歌,听来听去,竟似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原来一直在诗人心中永恒而挥之不去的是那一首熟悉的摇篮曲,诗人渴望回到故乡,见到亲人,然而,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却只能有淡淡的无奈。

(汤雅杰[学生]/文)

 

 

 

朵思(1939- )本名周翠卿,台湾女诗人,出生于嘉义。著有诗集《侧影》、《曦日》等。

 

影子

 

我亲密的伴侣

时长、时短、时隐于无形

 

光源来自的方向

塑造了许多不同变形

的我

有时我拖着它行走

有时我踩着它

踩着自己的心,自己的头颅

自己的思想

 

从年轻一直踩向年老

我的影子,用大地的容器

盛着,犹之

花钵盛着花姿的枯荣

 

(选自《文星》杂志第99期)

 

[赏析]

人的影子是历来的入诗的好材料。李白有一首《月下独酌》的五言古诗,整篇都是与影为伍的描写,非常热闹生动,只是李白的影子是在举杯邀月时候出现的暂时玩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而作者在本诗中所写的影子期许为“亲密的伴侣”,而且“从年轻一直踩向年老”,是时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

由于影子与他是这么形影不离,而人生有各种不同的遭际变化,即诗中所谓的光源来向所塑造的许多不同变形,因而有时影子像是一种累积,“拖着它行走”。有时又会像是“踩着自己的心”,“自己的头颅”,“自己的思想”一样的踩着影子。有人生路上患难相共,艰苦共尝的暗示。

最后作者以一生动的意象,把天地喻为一盛花的容器,影子在地上的“时长时短,时隐于无形”,比拟为枯荣的花姿,总结的象微出影随人动,人亡影亡的结局。是以,这首短诗虽写的影子,实际还是人的自身,人一生的荣枯。 (向明/文)

 

 

 

唐祈(1920-1990),本名唐克蕃。江苏苏州人。著有诗集《诗第一册》、《唐祈诗选》等。

 

女犯监狱

 

我关心那座灰色的监狱,

死亡,鼓着盆大的腹,

在暗屋里孕育。

 

进来,一个女犯牵着自己的

小孩:走过黑暗的甬道里跌入

铁的栅栏,许多乌合前来的

女犯们,突出阴暗的眼球,

向你漠然险恶地注看——

她们的脸,是怎样饥饿、狂暴,

对着亡人突然嚎哭过,

而现在连寂寞都没有。

 

墙角里你听见撕裂的呼喊:

黑暗监狱的看守人也不能

用鞭打制止的;可怜的女犯在流产,

血泊中,世界是一个乞丐

向你伸手,

婴胎三个黑夜没有下来。

 

啊!让罪恶象子宫一样

割裂吧:为了我们哭泣着的

这个世界!

 

阴暗监狱的女烦们,

没有一点别的声响,

铁窗漏下几缕冰凉的月光,

她们都在长久地注视

死亡——

还有比它更恐怖的地方。

一九四六年于重庆

 

(选自:《中国新诗》1948年第3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处于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中的女犯人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阴暗的死亡图景。

“死亡”“在暗屋里孕育”,起笔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抒情基调。诗人在第二节里,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写出了女监中的阴暗、冷漠、麻木和绝望。一个女犯牵着自己的小孩走进监狱,迎接她的是一群女犯的漠然险恶的眼神。在第三节中,墙角里撕裂的呼喊刺痛着读者的耳膜,流产的痛苦比鞭打更难以忍受,在流产与鞭打的双重折磨下,女犯承受着比在地狱里更甚的苦难。“血泊中,世界是一个乞丐向你伸手”,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世界还如乞丐一样向女犯伸出乞讨的手,她除了痛苦和死亡,还能有什么可以给这个世界的呢?

终于,那凄厉的惨叫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寂静。流产的女犯死去了,其它的女犯们长久地注视着死亡,原来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还有比它更恐怖的地方”。

诗人将色彩与声音的描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诗的第一句就指出监狱是“灰色的”,女犯牵着自己的小孩走过“黑暗”的甬道,至此读者已经看到了一座阴暗恐怖的女犯监狱。黑暗中,女犯“撕裂的呼喊”可以清晰地听见,这叫声与监狱灰暗的气氛结合在一起,给读者一种彻骨的恐惧感。诗人在第四节里,又写了恐怖的寂静中“铁窗漏下几缕冰凉的月光”,与前面的灰暗色调相映衬,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死亡意蕴。   (傅天虹/文,傅天虹推荐)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著有诗集《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

 

夏 夜

 

在六月槐花的微风里新沐过了,

你的鬓发流滴着凉滑的幽芬。

圆圆的绿荫作我们的天空,

你美目里有明星的微笑。

 

菊花悄睡在翠叶的梦间,

它淡香的呼吸如流萤的金翅

飞在湖畔,飞在迷离的草际,

扑到你裙衣轻覆着的膝头。

 

你柔柔的手臂如繁实的葡萄藤

围上我的颈,和着红熟的甜的私语。

你说你听见了我胸间的颤跳.

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

 

是的,一株新的奇树生长在我心里了,

且快在我的唇上开出红色的花。

 

(选自《预言》,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版)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它借鉴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前三节抒怀,最后一节点明题旨。多种感官的感受交融杂糅,反复运用通感的手法,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心中不可描摹的感受。

第一节,写仲夏之夜,与恋人于绿荫下共沐微风时的感受。前两行,将嗅觉感受“幽芬”转为触觉感受“凉滑”;后两行,将心内不可言说的抽象意念情人的眼神转为具象可视的“明星”。

第二节,写恋人轻覆裙衣,坐在草际迷离、莲叶田田、藕花飘香的湖畔。诗人将嗅觉的感受“淡香”转为具体的视觉形象“流萤的金翅”。

第三节,写诗人因恋人以手抱颈的举动而心跳不已。“红熟的甜的私语”一句中,诗人将葡萄与私语两个意象相融糅,从而使私语这一听觉上的意象具有了视觉上和味觉上的双重属性。“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是将心脏跳动的力量强度转化为树根震土的具象。

最后一节,将爱情从萌生到口头表白这一情感的过程,具化为树木生根到开花的生长历程。是对前三节的总结。

全诗情感细腻柔曼,注重色彩与意象的搭配。情景交融,化虚为实,虚实相间,给人迷濛清雅之感。 

(悦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