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0关卡事件:谈办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6:52
谈办文2011-11-25 00:25 出自:http://hi.baidu.com/%B6%C5%D2%CB%C6%BD/blog/item/0d6c0098b58623156e068c8b.html

对办文的感悟

 

市委办公室很多同志都很年轻,年轻同志来日方长,你们学会办文后,以后还要带新同志,这种“沙龙”式座谈会以后还要逐步增加,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把同志们都培养成指挥部的指挥人才,或参谋人才、保障人才、督查人才、协调人才。刚才大家就办文在业务方面进行了探讨,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很好,应当发扬光大。今天我也发个言,题目就是对办文的感悟。办文有什么特点呢?办文是指挥部发出指令、收回反馈意见、正确指挥、正确处理政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过程、一项重要的工作结果,这是对办文总的感悟。办文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安全、快捷、时效、科学这八个字。对文秘人员的要求是什么呢?对文秘人员的总体要求,一是忠诚,文秘人员首先要对党忠诚;二是灵活;三是规范;四是能干。今天我重点谈办文特点,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文电纵横的特点

(一)办文的定义。就是办理各种文电。文件是我们处理政务、发出指令、收取请示报告等处理一系列政务工作必备的手段,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办文就是正确、规范、科学地处理好来文来电,使政务工作能正常运行,决策能正确实施,经济社会能有效推进,促进眉山整体工作顺利开展,这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也是在座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就是办文,是一项要求,也同时反映了每个文秘工作者的政策水平、业务素养。办文中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拟文。这方面,市委办分工相对较细,秘书科和调研科实行了分设,但其他很多单位是不可能这样分设的。我刚到机关工作时,从起草、印制到发送文件都是我一个人自己做。记得刚到彭山县委宣传部工作的时候,我拟好文件送领导审签后,自己用最简陋的设备印制,自己校对,自己印制,那时还是手推油印设备,印出来后自己装信封邮寄出去,当时不像现在工作分得这么细,这些工作基本就是一个人做。现在秘书科拟文稿特别是正式文件包括市委文件和两办文件非常少了。区县委办公室的工作分工也没分得这么细,基本上是大家一起拟稿。越到上级机关分工越细,有可能一个人就只拟一段话了,四五个人的稿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份文件,市委办在起草有些大的文件时也是这样做的。

(二)文电的纵横。一是来文的纵横。纵向就是指上级的来文来电和下级的来文来电。横向的就是指同级地市州、同级机关、同级别地方的来文来电。例如,到了年终,省内21个市州中至少有10个以上市州给眉山发来慰问电,这就是同级单位的来文来电。我们也给予了回复,这是礼尚往来。又如,某个厅局如省商务厅给我们发来感谢函,我们也要回复。我刚到市委办公室工作时,行政科给某个局的文件是报告,后来我更正了,应该是向某个局发出公函。严格地说,市委办公室是指挥部,指挥部给下属某个单位打报告,这就颠倒了领导关系,所以更正为公函,双方是同级平等的关系,就是横向的来文来电。部门与部门之间,与省外、国外的同级单位之间,也是横向的关系。比如眉山市和俄罗斯的克林斯基区就是对等的,假如眉山市和莫斯科市建立友好关系,那就不对等了,因为莫斯科市是首都,相当于中国的北京,是省级单位。

    二是发文的纵横。来文来电有纵横,发文也有纵横。纵就是向上级的请示、报告、汇报,向下级发出的指令、文件以及其他公函等,都是纵向的。横向的也有,如其他市州的来文来电,给他们的回文回电等。在研究办文的时候,特别是新同志,要从最基本的知识来把握,把上级、下级、横向、纵向的来文来电、发文发电掌握好。这些方面掌握好了,就可以类比,也就好操作,自己容易错在哪里,才容易鉴别,有区别才能有鉴别。为什么有时候同志们在处理文电中容易出现不太规范的情况,主要就是没有把来文来电、去文去电等级层次搞分明。比如接到上级的来电是执行,然后要汇报和反馈意见。对下级发文是发出指令,发出指令下级也应该有意见反馈。同级别的、同地域的、同性质的单位应该是横向的关系,多数是礼尚往来,有来有复。对这几个方面加以区别,在文电处理的操作上就可避免差错,同时也可提高大家的政策业务水准。

    (三)对办文的一般要求。我讲的是一般要求,主要包括收文、发文、阅文、送文、传文5个部分或者5个环节。阅在这里不一定是传阅,这里的阅是特定的人阅文,有时候指定的就是秘书科阅,或者经办人员阅,更多的是上一级领导阅。阅什么?掌握政策、掌握核心、掌握关键词,以便简要地汇报,灵活机动地处理。发文办文,本来就包含文件的管理,从收到文件起就赋予了管理的职责,管理和办理是不能够分割的。

一是及时签收。我省某个地区,不久前出现开一个电视电话会没有一个人参加的情况,原因就是那位收文的同志没有及时签收并将文电通知发出去,所以就误了事,这样的教训要汲取。再比如,机要局收到一份急电,让秘书科值班的同志去取,哪怕是半夜,只要领取了文件,就是及时签收了,机要局就没有责任了,这也是为什么机要局晚上要住一个人值班的原因。秘书科及时签收了文件,机要局就没有责任,秘书科不签收,机要局始终就要负责任,因此文件签收要及时。如果秘书科收到文件后,及时呈送给领导的随行人员,他签收了,秘书科的同志就没有责任了,至少在当时没有责任了。但后面的工作还是有责任的,因为文件要追踪,要督办。把文件传送出去了,就是发出了指令,送给了领导阅读、阅示,责任也就交出去了。当然签收有几种方式,文件的传送也有几种方式,有电传、机要电传、密码电传,有信函传递,有派专人送达的,有文件交换的,有的是从机要渠道邮寄来的,有的是从一般邮局邮寄来的等。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及时签收。为什么所有文件都要登记?登记实际就是签收,因为从这里开始就要承担责任。

二是及时发送。收到文件后,收文的同志一看文件送达、送阅范围和要求,就要立即通知人来领取,或及时传送、呈送,及时报告。有时候文件是本科室拟办的,有的是委托其他科室拟办的,有的是及时转发,有的是及时处理,有的是及时反馈。不同的文种,不同的来文来电,就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三是及时管理。根据要求阅办完之后要及时存档。存档不要片面理解为锁在档案柜里面,而是要安全地保管起来。文件丢失是办文中最大的危害。每年清理文件时,总有些单位找不到文件。对这些部门要特别加强指导,如果来年再犯类似错误,就要责成单位党组(党委)换掉管理文件的人。如果总是丢失文件,这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和文秘人员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在责任心和工作技能上存在不足。市委办就做到了11年没有丢失过文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我记得在一个单位工作时,年终清理文件的时候有两份找不到,然后就倒查,最后在一位领导办公桌的一大堆文件中找到了,这位同志搞忘记了。办文中始终要把握一条原则,只要及时处理就不会遗忘。文件一定要用文件夹送给领导,最好一份文件用一个文件夹送领导,领导就不容易遗忘或漏掉。不要不分场合随手把文件递给领导,这种方式最容易掉文件,领导们事多,可能顺手放在包里,或放在其他地方,就容易遗忘。办文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做到一文一卷宗,一个卷宗夹一份文件,这是最不容易丢失文件的,也是最保险的,一个文件夹就可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及时存档,搞好文件管理也是办文的重要环节。这些特点重点都在“及时”两个字上。市一级,特别是市委办公室,尤其不能耽误时间,必须及时。安全就是不能丢失,不能泄密。快捷,就是要及时。为什么蒋书记给我们规定重要紧急文电必须10分钟之内送给他呢?就是因为有一份文件没有及时送到,超过了半天时间,蒋书记就给市委办室提出了新要求。有些文件在我们看来可能不重要,但对领导来讲可能就很重要,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我们把握不准,就是能力与政策水平问题、业务水平问题。

二、文件的规范拟定和制作的特点

市委办制定了很多规范的制度,都很好,我们只要按这些制度办,应该就没有什么差错。当然制定的制度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时间推移,制度也必须不断地充实、调整、完善。在文件中的规范拟定和制作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拟制。科学拟制就是拟制文件不能随心所欲。拟制文件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上行下效。中央、中央办公厅、省委、省委办公厅来文如果需要转发,需要下达指令,而很多又没有发到区县,就需要我们来拟制文件。一般而言,科学拟制的原则就是“上行下效”4个字。中央、中央办公厅、省委、省委办公厅制发的文件,是认真考究过的,照办就行,否则易出问题。有这样一个案例,以中办、省委办名义发的文件,到市这一层却成了12家单位联合发文,一张纸盖了12个公章。对此,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就不科学。一方面为什么不上行下效呢?为什么12个部门联合发文呢?既然中办、省委办这样发文,就证明了中办、省委办是慎重思考研究过的,不要擅自改变。而我们改变这一作法,就容易造成下面的误会,就可能在执行中出现偏差,显然不科学。另一方面,蒋书记刚到眉山工作时,就专门给我们提出过,要尽量避免一张纸盖很多章,避免很多个单位联合发文。其实以一个牵头单位发文,在文件中体现是联合发文就可以了,然后盖一个章,这样就提高了时效。办文的同志盖12个章也是很费事的,至少走了12个单位,其实盖一个市委办或其他牵头单位的章,法律和行政效果是一样。中办发的文件就盖了一个章,文中也写了12个单位,一样很权威,体现了提高行政效能。科学拟制,就要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科学地确定主题,科学地拟定内容,科学地锁定目标,科学地明确责任,科学地限时落实,最后科学地提出检查要求,一切环节都要科学。有时候我们提的意见,急领导之所急是对的,但提意见要科学。办不到的事情不要提,办过头的事情更不能提,如果实践证实是办过头的事情,或者要求过急了的,要及时调整。科学地锁定目标,科学提出要求就是通过这样得出来的。不仅可以提出,也可以修正。我们制定的很多规章制度要不要修正呢?《宪法》每一届人代会都在修订,修正。党章也是每一届都在修正。修正,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地修正调整是不违反客观规律的,是科学的。灵活机动本身就是科学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克敌致胜的一个法宝。当年我党我军的三大作风中就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灵活机动怎么打仗呢?毛主席当时提出的思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叫灵活机动。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办文,目前的办法不行了,就要修正、调整,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二)科学印制。也可称之为规范印制。文件的制作代表一个单位的形象。我刚到市委办工作时,注意到有些章是盖歪了的。盖章必须要体现市委办公室的尊严,指挥部的权威,盖章要端端正正。有个单位给我送一份学习资料来,我发现单位的章是倒着盖的,是“朝天”的,这样极不严肃。盖章代表权威,也体现工作质量。去年一次开会时,一个领导指着一份文件对我说,文件中间的字没有印清楚,后来我一查,是文印室的机器出了问题,中间的有些文字压扁了,也就有领导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样做肯定不行的。这台机器有问题,就应该换台机器再印。科学规范地印制,体现了我们的工作水平,有些文件就几张纸也没有装订整齐。如果文件头子比后面的纸张宽大,就要以右下角为准,装订整齐,这就是规范,这就是科学。装订文件,很多人觉得不是很重要,但是却体现了一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水准。

(三)科学处理。发文收文要科学处理,按要求制发,要科学把握政策、主题、密级、内容、对象、目标、要求等。现在的文件在拟出来到发出之前应该是符合科学的,现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少,主要是同志们的政治水平高。但有的单位新领导上任后没有去了解过去的政策等,新制定出来的文件,发现前后有些矛盾,这就是拟稿存在问题了。政策应该是连续的,今年制定的政策与以前的政策不能冲突太大,只能是加强,不能是削弱。比如减免什么税费,如果去年减少了100万,而今年增加了1万,口径可能不统一,拟制的稿件就要注意,要校正。再如工业发展、税收、还有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总是一年比一年好,这才是符合逻辑的。在政策制定的宽松上,特别是民生问题的政策,应该一年比一年更宽松、更愉快、更和谐。这些内容就得好好把握,就要科学处理,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进行调整。提法不规范、不准确,数据不对称,前后不一致,口径不一样等问题,都要进行调整。特别重要的文件,在发出去之前,领导都要反复看,这是在帮我们把关啊!

三、文电运行的特点

文电运行包括送审或送阅等,总之,就是让文件发挥最大的效能。比如说中央、省委下发的文件,就是上级下达的指令。我们立即要办,首先送谁呢?这是一个常识问题,首先应该送一号指挥员、决策者,请他发出指令。中央、省委的文件发到市一级来,首先就是让一把手阅知的,也可以说就是省委书记让市委书记去办理的事情,就应该让市委书记最先知晓,在最快的时间让他知道,让他最快地作出决断或者是发出指令,所以上级来的文件应该先送市委书记。下级来的文件就不一样了,下级来文应该先送分管领导把关,也许有些问题在分管领导这里就处理了、解决了。比如有些事情能在县政府处理的,就不一定要送到市政府,能在市政府处理的,就不一定要送到省政府。送到市委办的文件,假如分管常委能够处理,就不一定送市委书记了。当然,事后分管领导应该给市委书记汇报反馈情况,汇报处理结果。如果分管领导对这个问题处理不了,就会送市委书记处理。同志们在送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签字都有很大讲究,有时候用阅示,有时候用审签,这两个词的意思差别很大。阅示是个谦词,可以不建议,可以圈阅。但审签就要署名字,就不能画个圈圈就算审签。哪一级、哪一类文件要送我签呢?我知道常委办的纪要我是不能审签的,因为我不是主持常委会的决策人,最后肯定是书记签发。会议纪要发出后要发一个办理通知,就由我签发。我和常委办约定,常委会纪要的签发,除非蒋书记不在眉山委托我签,委托我签我也要向他电话报告,并且备注:“蒋书记已在电话上批准我代为签署”这一条。否则若干年以后假如有疑问,别人就会问,市委书记都没有签过字,秘书长怎么就把纪要签发了呢?秘书长怎么能代行决策人的权利把文件签了呢?特别是常委会纪要,是党委的集体决定,常委会是党委全委会、党代会闭幕期间的决策层,决策得对不对签署人要负责任。但是发出办理通知是依据了常委会纪要,秘书长就可以代劳,就不用书记再签发了。有时送给我的文件同时还要送若干个领导,有时我就画个圈圈,表示圈阅。有时候就写个日子,但有时候又提出了建议。严格意义上讲,每一份送给秘书长的文件,秘书长都应该提出建议,否则参谋长就没有发挥作用,但有时我觉得那个文件没什么实质内容,我就没有签署意见,没有签署意见就表明不是很重要或者不该我来办。送文也很考究,下发文件也很考究,哪级文件发到哪一级要考究,特别是现在要求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过去大面积发文,大面积批转,现在就要调整了,有些文件不一定下发。比如人大常委会或政协工作要点,市委过去是批转,这次调整成了批复,批复给人大常委会党组、政协党组就可以了,人大常委会党组、政协党组根据批复去安排工作就可以了,就没有再批转了。现在市委要求要提高行政效能,不再随意横传文件,没有必要发的就不发文了。批转可以全文转,还可以摘要转。蒋书记让我曾处理一个文件,把各个区县委的工作总结摘要批转,就没有全文批转。这种摘要批转能提高行政效能,摘要肯定是摘最重要的让别人看,各个区县就几页,看的人就能更快捷全面地掌握情况,掌握核心重点。下发文件可以这样处理,上报来的文件也可以这样处理,也可以摘要其精华要点,或者最能反映单位、地区特色的部分摘要出来编发,报送领导。信息、调研、督查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比如督查,就要实地抽查、实地收集,文件变成文献,就可以摘取要点通报。平级文电的运行,除了跨地区的、同类部门的文电运行外,还包括同级别领导文件的阅读,比如常委之间文件的阅读、传递,市级领导之间文件的阅读、传递,也要研究怎么才能快捷、安全、有效。我曾给秘书科建了一个制度,凡是没有规定特定阅读对象、特定阅读层次、特别阅读机密管制的,上级来文在办公室要尽量多传阅,为什么要传阅呢?我的初衷就是让同志们多看文件,多了解情况,但要保证不泄密,保证在制定密级的安全范围内使文件发挥更好的工作效能。从培养干部的角度,这样传阅让同志们拓宽了政治意识、思想意识,知识面就不会显得那么狭窄,特别是市委办的同志,一定要当“杂家”,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了解国家、省、市或各区县的一些大事,政策、方针等。现在取消了简报,同志们要多看报纸,报纸虽不能完全反映有些问题,但是还是可以拓宽知识面。

关于上报的请示的运行。上报请示也很考究,比如某个单位给市委的报了一个请示,就要按上报市委的程序来处理。如果是上报给某位领导个人的,处理就不一样了,就应该直接送这位领导,就不能按办文程序来处理。比如直接送给蒋书记的请示,就不能乱拆开,也没有必要再送其他领导,可能有些事情是机密的、有隐私的,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这就叫一事一报,一人一报,只能报一人,不中转,不拐弯,这也是保护当事人或者当事单位的文件安全,如果有人看了这份文件,又把事情泄露出去了,对当事人和当事单位是非常不好的。

四、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及特点

(一)过好“三关”。一是文字关。目前市委办制发的文件还不存在不通顺的问题,但是我发现同志们在文字上还存在疏漏。我经常讲办公室要配点学中文的同志,有些字到底能不能用心里要有数。比如我曾看到一份文件,是“授予某某单位特别税收贡献奖”,我认为这句话没有准确的宾语,应该是授予某某单位什么称号或者荣誉称号,最后我将这句话改成了“决定给予某某单位特别贡献奖,奖金好多万元”。另外,当时这个文件的标题是表彰某某企业的通报,而文中又讲的是奖励多少钱,我觉得文不对题,至少不像是市委发出去的通报,通过和大家一起探讨,后来改为“关于表彰奖励某企业的通报”,我觉得这样一改就要通顺多了。市委办的文秘部门,文字关一定要把住。二是政策关。某项钱该不该奖,某句话该不该这样措辞,某个决定该不该这样写,这就要考大家的政策水平。现在的文件很多时候写的是送某领导阅示,严格地讲,每份文件都应该提出积极的建议,这个要求虽然过高了点,但同志们也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这就说明大家在进步。严格地讲,秘书科作为第一阅文者应该提出关键的建议,哪怕不写上去,可以给领导建议怎么做,这个要求过高,但是应该逐步提出要求,不能事事都由秘书长提出建议。如果我全部都代劳了,如果文件全部都写请秘书长阅示有什么意义呢?没任何意义嘛!这是对办文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通过积极的参谋建议,就真正的做到参谋合格了。提出的建议哪怕是错误的也没关系啊,就像我有时候提的建议,书记有许多没采纳,也是对的。主要是书记站的角度不同,他不采纳是完全正确的,但提不提建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提出建议是履行职责,不提出则可能未尽职责。政策关,这就考验大家的政策水平,考验大家的业务素养,考验大家的理论基础,考验大家的思维视野,学问很大,要求很高,做好一个文秘人员是很难的!严格地讲,称职的、优秀的文秘人员做好了,就是一个标准的参谋。三是效率关。搞文秘工作的同志不能拖泥带水,市委办目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过去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有些人就是拖沓。我给某个单位发个指令,让他们必须两天内提出一个意见来,其实哪里要得了两天时间呢?如果我今天不处理这些事情,3分钟就可以草拟出来。但是我给这个单位提两天的时限已经是高效率的要求了,因为我曾经给这个单位布置了一件事,几个月都没有拿出来。我就跟这个单位的负责人讲,两天必须拿出来,没拿出来就要批评,因为书记给我的要求是马上拿出来,我还给他们讲成两天,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时效问题。一定要注重效率,如果某项工作拿不下你就让位,做不了就调人。市委办不存在这种情况,效率都很高。但是遇到有些单位,有些岗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逼他们,要给他们进行时限要求,限定几分钟或者几小时拿出来,3次完不成任务就换人,这就叫调整。要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培养政策水平,培养文字把关能力,培养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二)要处理好急办件与普通件的关系。急件先办,普通件按程序办,不管你手头有好多事情,有好多文件,都应该按这个原则来办。急件先办,要灵活机动、要快捷,拿到急件阅后,马上送书记,或者马上送要送达的对象,急办的文件耽误不得,甚至1秒钟都耽误不起,这个时候就不能按程序办了,其他的按一般程序办的文件也不能耽误。我举个例子,一位省领导在四川工作时,曾批示过1封来信,从他3楼办公室到2楼一位领导办公室走了4天,领导还没有收到,这就是个办文效率问题。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有时就是超过4小时都有问题。假如你呈送的领导不在,就向这位领导电话报告,越过这位领导,送其他领导。如果领导说这样不行,就要想其他办法,但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同意。这就叫灵活机动。比如蒋书记突然发个指令,必须要经过我看一下,结果我又不在,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打电话向我说明情况,我也肯定会说:“立即交给常务副秘书长处理,或者立即交给办公室分管领导处理等”,如果他们两人都不在,就交给相关领导处理,或就由秘书科长处理,处理了以后再追报,再反馈。有时候时间来不及,我又不空,怎么办呢?就是先办了我来补签,实际也就是追认。这种方式要处理好,现在用得也比较多,但是有时候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耽误事。

(三)要处理好限时办理文件和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文件的关系。在办文的过程中,有限时办理的文件,也有没提要求的文件。限时办理的文件,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办理。上报省上的文件,一般应在截止上报时间3天前送市委领导审阅、审签,但是好多单位就没做到,时间已经到期了才送过来,那就没有做好。这类文件应该做好登记,30号要报的文件,27号就要让这些单位交来,这就是考每个办文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如果每个办文人员都有很好的记忆力,或者有登记,或者及时追踪,就不容易遗漏。限时办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没有办理时限的文件,怎么办呢?原则上也应尽快在24小时至48小时之内处理,这是最宽的时限了。领导如果不在,可以电话报告,越过这个领导,就不存在耽误了。

(四)要处理好文件安全与文件效能的关系。这个问题我曾和一位同志在一起探讨过,他说:“我们的文件一处理完毕,就全部放到文件柜保管好了,这样最安全”。的确这样做是最安全,但要发挥文件的效能啊!文件锁起来了没发挥作用。我认为只要没影响安全,就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掌握这些文件的精神。这位同志理解了我的意思,马上把文件进行传阅,就真正发挥了效能,很多同志就了解了横向的、面上的情况,对他们制定文件和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至少拓宽了知识面。文件的安全是首要的,如果不守规矩,拿到文件就复印,就摘抄,甚至掉了,还有卖情报的,那就不是小事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保证文件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大的效能就是让文件使用起来,让所有的人能够拓宽知识面,了解全局。

公文中常见的差错有几种。一种是办文收文中的差错;一种是编字号有差错,曾经还出现遍过重复字号的情况,两个不同的文件,最后是同一个字号。发文、编文、编文号都易出现差错。正文中的差错,省委办一直在开展公文处理无差错活动。去年一个上报的文件中就出现了不规范的情况,没有打密级,或者说没有对等确定密级。报送文件要对等确定密级,对等报送渠道。比如上面来文是电传,标明机密的,我们回复上去的文件,或者汇报上去的文件,也应该是电传标注机密。今天收到一个上级来的文件,专门指出:“要准确地确定密级,防止高密低走,防止无密充密”。市委防邪办的简报、通知都是绝密,绝密级文件就很难管理,就不能够传阅。当防邪办的绝密件送到我这里的时候,我经常提醒他们:“拿回去后要专人保管”。如果掉一份绝密文件,是承担不了责任的。要防止无密充密,高密低走,低密高定。市内的文件,很少定密级,特别是公开的文件,都可以见报了,还要定密级干什么呢?但是有些文件要定密级,比如党内的主张,国家还探索中、不宜公开的事物,定密级还是必要的,有时候目标考核机密性的内容,也不要随意的往外传。

建辉同志牵头对办文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列了一个单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第一、政府文件中,国务院、国办、省政府、省政府办发至的文件,虽然由市政府办主办,但应该送市委主要领导阅知。

第二、上级下发的文件,原则上先呈送市委主要领导阅示,再送其他领导,一般都应送市委秘书长阅知。特别是书记批示了,需要办公室经办的,一定要送市委秘书长阅知。

第三、下级上报的文件,主要送市委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审定以后决定是否送市委主要领导阅示。

第四、下级上报的文件,需送市委主要领导的,由市委办秘书科勾画出文件要点后呈送。

第五、涉及信访、维稳、人命关天的特急重要文电,上级发出的,立即呈送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委秘书长,同时印送市级相关部门;下级报送的,在报送相关领导的同时,在第一时间呈报市委正副书记、市委秘书长。

这点很重要,要注意这两方面是有区别的。上级发的文件,首先要呈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委秘书长;下级上报的文件,如涉及维稳的、安全的、人命关天的,首先要呈市委正副书记,并且时间是同时报。我曾给各科室讲过,大家如果遇到什么急事、难事、大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找秘书长。

第六、下级上报的文件,有不符合送文程序、文件格式不规范、超过规定文件字数等情况的,如报市委的文件没有用正式文件、没有以党组名义报送、请示无联系人等,由市委办秘书科向送文单位讲明情况后,返回送文单位规范格式、程序后再办理。

第七、上级单位发至的工作简报、信息等,除内容提及眉山的以外,一般送市委分管领导和市委联系副秘书长,原则上不送市委主要领导,当然要注意,书记在某段时间很关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些简报同样要送书记阅知。比如当前书记最关注什么?兄弟市州的招商、项目、工业增加值、税收等情况,这些方面的内容就不能不送他看。这方面不能界定得太死,如何界定领导是否关注某件事情呢?就要和领导的随行人员、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分管副主任搞好衔接,还有要注意领导在讲话中强调什么,关注什么。市级部门和区县报送的工作简报、信息,除紧急事项、突发事件等重大信息专报需直送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外,一般性工作简报、信息等原则上只送市委办信息科。

第八、文电办理时,市委联系副秘书长或市委办分管副主任一般应在文件处理笺上提出拟办意见。

第九、注重办文时效,重要文电,市政中心内10分钟内取件送达或报告主阅件人,市政中心外30分钟内取件送达或报告主阅件人。

第十、需上报省委、省政府或省级部门的文件、材料,有时限规定的,需催促拟稿单位在截止时间3日前将代拟稿报送进入办文程序。

第十一、下级上报的文件,涉及评比达标方面的请示的,属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的,按相关要求办理,无明确要求的,应送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后再呈送相关领导。

这方面我给常委办专门作了规定,也向同志们作一通报。凡是涉及表彰的,涉及人、财、物的内容,需列入常委会议题的,必须先送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财政的副市长签署意见,没有签署意见就不予接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曾经有这方面的教训,一位分管领导跳过了主管编制的领导,直接把报告送到了市委常委会上,召开市委常委会时刚好主管编制的领导缺席,就造成领导之间的误会。办文也一样,涉及人、财、物的事项,要先送分管领导签署意见。这项工作很重要,否则就在无形中给领导制造了麻烦,就要影响团结,影响和谐。

第十二、市本级文电办理中,涉及财政经费支出或人事编制的文件,应先送市财政局或市人事局(编办)核定后再按办文程序办理。

第十三、除市级综合部门和区县外,其他市级部门报送的半年、年终总结,原则上只送市委分管领导,也可摘编后送主要领导。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项目投资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是书记关注的重点,如果有这方面的总结或者经验要呈送书记。

总而言之,市委办拟出的这些条款都很管用,我复述了一遍,对有些内容作了一些阐释。我在刚才的讲话中也引用了同志们的一些成果,比如赖刚同志总结的“办文中在规范下灵活,在原则内变通。”两句话很好。这两句话很不错,是个很好的对联,横批就是“与时俱进”。最后我们就以这个对联共勉,作为我们一起来研究办文工作的结束语。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发了言的同志要表扬,没有发言的同志下次也要踊跃发言,今天这种形式就叫业务沙龙或学术探讨,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目的是把工作向前推动,把工作质量提高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