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隋唐英雄传吧:佛教的三端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6:24:43
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大乘无量寿莊严清净平等觉经》中说:“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浄洁,与善相应。”当代一位高僧对这段经文是这样讲的:“世间讲善,总认为利益社会大众第一,而佛法讲第一善是修清净心。唯有永脱轮回,圆成佛道,才能救度众生。佛告诉我们当自端心,心地要光明正大,且须落实在事相上。真学佛人一生所作行业无一事不可告人,此乃世间之善,保证不堕三恶道,但是不能出三界。出三界要修清净心,善业生三善道,恶业堕三恶道,唯有清净心才能超出三界。心清净,语意自然清净。初学定力不够,外面境界能影响内心,所以首先要重视戒律威仪,帮助端心,心清净了,耳目口鼻自然随之端莊。……此处之善,非善恶之善,是本性本来就没有恶。清净心中善恶皆无,儒家止于至善与此同一意味,完全离开相对的才真能得到清净心。”一位法师把佛说的善分作两个方面去讲。第一,世间的善,就是利益社会大众,这是首要的。这个“善”在今天看来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佛的基础,修行的人如果没有修好世间这个善,要想圆成佛道,那是纸上谈兵。因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里称“五浊恶世”,人们的心里想的是钱,吃穿住行都要钱,钱从那里来?无非两个来源:一,正当所得。二,非正当所得。正当所得是要靠我们通过劳动取得的报酬:象农民种地、外出打工、多种经营,工人做工,干部上班,科学家搞发明创造,企业家办企业,商人搞商品流通,他们通过种种正当手段得来钱,是天经地义合法的钱。非正当所得就是通过种种卑鄙的途径弄来的钱,比如:抢劫、偷盗、洗钱、贪污、受贿、吃非法回扣……。这两种手段本身就是善与恶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就是善。再把这些钱用来利益社会大众就是大善。象美国的比尔.盖茨把他一生所赚的500亿美元捐给了慈善事业。我国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还有平时的人们帮助贫困地区办希望小学,修桥、铺路等,这些都是大善。也就是说的世间的善,这个善是我们必须修的。如果连这个善也修不好,清净心就无从谈起。
如何修这个世间的善?净空法师在杭州写过这样话语:第一是布施,第二是布施,第三还是布施。布施是破贪心的主要法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离不开钱,所以每个人对钱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吝啬的人是谈不上布施的,贪心的人不但不会布施,而且还想方设法采用种种非法手段往手里捞,结果他们的下场可悲。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手莫伸》一诗中这样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愧作。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这首诗说的多么好,我们现代的人,无论那个阶层,那个宗教,今天读一下陈毅元帅的这首诗,都应该在心灵上得到净化。这首诗说了四层意思:一、贪心的手不能伸,二、不能起贪心,三、要知恩报恩,四、要看到贪的报应。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不明白钱对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分量的,来路不明的钱是不能要的,并非是多多益善。
我国古时候钱的形状是内方外圆,戏嘻的人还美名曰“孔方兄”,这里面的真正含义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我们祖先早有定法用心良苦,并谆谆教导我们对于钱财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国东汉时,东莱太守杨震推荐王密做官,王密很感谢杨震,于是在深夜带了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可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现在已是深夜,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只好羞愧地带着黄金走了。我国历史上端心正念两袖清风的大有人在,他们都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世间的善修好了,人间的佛法也就学到手了,利益众生的事都会做了,社会也水到渠成地和谐了。再修上善,就是再上一个台阶,离佛菩萨就很近了。就像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讲的那样:“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里的诸上善人,就是修得清净心的人,也是证得佛菩萨果位的人。能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我们的心就清净了。
当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公德体系,这个体系是以个人的公德修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的根本是人自我内心的平衡和谐。在寻找人心归于和谐的路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力量和佛教文化的现代理念是一致的。《论语》中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每天都要从这三方面反省自己,所以他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吾日三省吾身”这个修身之道,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志士仁人的自我修养准则,刘少奇在他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也要求共产党员要“吾日三省吾身”。我们现代人也要从这里开始做起,佛教的弟子们更应该“吾日三省吾身”。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人,一是修己。“忠”“信”,是说对人;“习”是关于自我修养的内容。朱熹说:“曾子以从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中信为传习之本也。”也说明一个人立德的重要。“三省吾身”也应该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重要方法。这和释迦牟尼佛的“三端”同出一辙。
一个人对事对人都要尽心尽力,尽心才能不苟且,尽力才能不敷衍,对人是如此,对国家更是如此,这就是“忠”。所以这里的“为人谋而不忠乎,”谋是谋划、计谋,就是做事的意思。“为人谋”就是替别人做事,“而不忠乎”问问我忠诚了吗?“忠”这个字并不是说封建社会才有的,我们看看这个忠字多简单,“中心”才是忠,也就是说忠诚是自己内心的良知。“为人谋而不忠乎”用老百姓的话说你今天的所做对得起你的良心吗?问问自己我忠诚了吗?“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说的与人交往,无论朋友、亲戚都要讲信用,这也是修行人的基本德行。每个人都这样做了,世界就会多一份真诚和关怀。曾参讲“信”,从人从言,人言为信。从字形来讲,言而无信,则不成人。佛教讲六和敬也是以信为本,学佛人不打妄语,不两舌、恶口,也是以信为本。中国人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都说明“信”的重要。所以,我们在抱怨他人之前,要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忠”“信”,有矛盾多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才能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益。忠以正心,信以立世,“忠信”是修身之本。晋商很懂得以“信”为本,所以生意兴隆通四海。江湖上的好汉尚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才能使自己行走在江湖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修行的人更应该懂得“忠信”的道理。最后一句“传不习乎”,“传”是什么?就是这个世界的传播,今天我们是传媒时代。“习”是什么?就是温习、复习,自己内心的一种读解。传播是容易的,尤其是传播小道消息是风比马快,要传播正法就有困难了。听到优秀的文化,无论是佛、道、儒的是不是自己已经在心里记下了,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之中了。这就是要问自己的“传不习乎”。
孔子的学生曾参自省的三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做的不好的事。“三省吾身”就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法宝。曾参的“三省吾身”是自觉行为,释迦牟尼佛的“三端”也是自觉行为,并非是外界强加于内心。释迦牟尼佛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心业,清净无染。”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是要我们“修身在正其心,”要我们反省自心。所以净空老法师说“儒家的止于至善与此同一意味。”就是《无量寿经》中的“三端”和《论语》中的“三省吾身”是同一个意思(当然不止这些)。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本能,只要我们从内心逐步按照这些要求反省自己,生命就会一天比一天美好,心胸越来越宽广,智慧越来越通达,离佛菩萨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