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浩文 松田龙平:中国雕塑---唐宋元明清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1:21
中国雕塑---唐宋元明清作品       《昭陵六骏》 浮雕,每块高148厘米,宽182厘米,作于唐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原在陕西礼泉县九山唐昭陵北阙,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两块被盗,现收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收藏于陕西博物馆。   “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国战争中先后乘骑过的六匹骏马。李世民即位后,为追念它们的功劳,特命工匠制作了这六块石屏式浮雕,并亲自撰写了颂词,由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刻于昭陵北阙下。原来的排列次序为:三骏在东侧,特勒骠、青骓、什伐赤三骏在西侧。后来飒露紫、拳毛騧两块被盗卖到美国,剩下的四块就收藏在陕西博物馆。   这六块浮雕塑造了六骏站立、奔跑、徐行的姿态,其中飒露紫和拳毛两块保存得最完整。飒露紫为立姿,前面的武士是李世民部下大将丘行恭。在攻打东都洛阳的战斗中,李世民的坐骑飒露紫中箭,丘行恭孤身救驾,石刻描绘的正是丘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情景。飒露紫神态镇定,前腿挺立,肩颈由于疼痛而肌肉紧张,身体微向后倾,表现出它正在主动配合救援者的治疗,充分显示了在这生死关头战马与人之间的情义。除此之外,青骓、什伐赤、白啼乌三骏为奔驰的姿态,特勒骠、拳毛騧为行走的姿态。它们体态雄健骏美,充满活力,神情中带有一种刚毅坚强、勇往直前的气质。 整个作品线条流畅,弧线与直线结合完美,刚柔相济,起伏转折得当,对战马形、神的刻划都把握得很好,是我国雕刻史中塑造战马形象最杰出的一组作品。
《女立俑》 彩陶俑,作于盛唐时期,约公元713--765年左右,现收藏于辽宁旅顺博物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大,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陪葬的物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提高,因此“俑”这种雕塑艺术在唐朝得以极大发展。   唐代的陶俑采用双模制成,手、发髻和衣褶等部分是脱模之后捏刻的。因此即使是出自同一个模子的俑,也各不相同。唐俑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侍女和歌舞伎、文吏、武士、骏马与骆驼等。其中侍女是极为重要的一类,数量很大,而且多姿多彩,面目神情各不相同,发髻服饰也变化多样。   这件身穿盛装的侍女立俑就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她体态丰满,头部微侧,上身略向后倾斜,仪容端庄大方,细眉秀口,十分符合当时的审美情趣。她一手轻抬,一手下垂,衣褶纹路自然流畅,制作手法纯熟,富于理想主义色彩。   类似的侍女俑在唐俑里还有很多,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骆驼舞乐俑》 唐三彩,高83厘米,作于唐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一种著名的上釉陶器艺术,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色彩以黄、白、绿三色为主,也有少数带有紫色和蓝色,所以被称为“三彩”。唐三彩陶器除了有壶、罐子和盘子等生活物品外,还有大量的人物塑像,也就是“俑”。唐三彩俑是彩塑中最别具一格的一种,作者利用三彩釉色在烧制过程中因流动而形成的垂滴、混合、晕开等现象,制作出一些非人工能及的自然效果。唐三彩俑一般只有衣饰部分上釉,头面、手足均为素胎。烧制之后,人物的头发、胡须、眉毛等处用黑墨描画,并在脸上涂以白粉,嘴唇和脸颊处则用朱砂上色。   这件唐三彩作品是1975年从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色彩柔和明快,人物造型生动,鲜明地塑造了一群歌舞乐人在骆驼背上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骆驼高大健壮,引颈昂首,背上的毯子色泽鲜艳,质地精美。在骆驼背上的几个舞乐者中,一个胡人站在中间。他高鼻梁,眼眶深陷,满脸胡须,具有西域人种明显的相貌特征,右手握拳前伸,左手藏在袖内,边歌边舞。他周围的四个伴奏者向四面端坐,是两个胡人,两个汉人,手里分别拿着琵琶、鼓、铜钹和笳管,为中间的站立者伴奏。其中,笳管是一种簧管乐器,起源于西域龟兹国,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代,是演奏唐代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   唐朝开元年间,社会上十分流行胡人的服饰、音乐和歌舞,这件唐三彩俑展现了当时长安街头常见的舞乐场景,真实地反映这一社会风俗。 《王建坐像》 石雕,高86厘米,作于五代时期,位于四川成都老四门外抚琴台前蜀皇帝王建墓中,。   唐朝以后,雕塑风格逐渐向现实主义过渡。作品风格多样,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更加直接,对人物的刻画也更富于人情味。在五代的雕塑作品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墓中的王建坐像,这是将帝王塑像放于其墓中的唯一发现。   前蜀皇帝王建,字光图,生于公元886年,死于918年。作为皇帝,他的墓并不大,但是各种石床、石棺、武士和侍女的雕像、壁画等一应俱全。王建的坐像就放在墓穴正中石床的后边。他方脸宽额,浓眉深目,表情含蓄而深沉,头戴袱头,身穿长袍,两手放在袖拢之中,正襟危坐。雕像完全按照王建生前的肖像而作,没有经过任何美化和加工。人物的线条简明流畅,自然大方,刀法纯熟,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种帝王的霸气和英武。墓穴两边还有十二个大力士,东西各六个,面向南方,身着盔甲,双手伸入石床底下作捧护的状,十分威武雄壮。这些武士只刻有上半身,从胯部到头顶高约60厘米,每个人的服饰、发型和表情均不相同。在石床周围的东、西、南三面墙上还刻有浮雕歌舞伎二十四人,均为女性。她们各自拿着不同的乐器,吹、拉、弹、唱、舞蹈者应有尽有,是一套完整的宫廷歌舞乐队。   王建墓中的这些雕塑作品,规模都不大,但是对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居庸关云台浮雕》建于1346年,即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时期,浮雕刻在现在北京市昌平县居庸关关城云台(即过街塔)塔基中央券洞的拱顶、两壁及外沿上。                     元朝是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强大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政权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使得文化艺术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元代雕塑在前朝成就的基础上,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各宗教派别雕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于元朝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   居庸关云台浮雕是元朝藏传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规模宏大,内容复杂,雕琢细致,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种天神,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云等造型,以及用梵、汉、蒙、藏、维吾尔、西夏六种文字阴刻的《陀罗尼经咒》全文。其中的天神造型和装饰图案均参考了西藏桑鸢寺和萨迦寺,带有浓重的“梵式”风格。券洞两壁两端的四大天王是整个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宽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气势威猛。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为剑、琵琶、伞和蛇,在佛经中分别寓意风、调、雨、顺。这里我们以持剑的南方增长天王为例来做介绍。  作为护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严可怖的形象。他身躯魁梧,身穿战袍和盔甲,手中拿着一把利剑,面目凶恶,满脸横肉,眉头紧锁,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台上,左右两边分别侍立着鬼卒和武士,脚下还有两个小鬼,突出了一种威严的气势和力量感。从细节上看,天王战袍上的飘带上下翻飞,动感十足,是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从整体来看,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堪称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飞来峰石雕度母像》杭州飞来峰佛雕群-佛顶尊圣度母像,作于元朝初期(约1282--1292年间),位于浙江的杭州飞来峰。   元朝时,统治者对主张封建伦理的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对西藏化了的密宗佛教--喇嘛教尤为尊崇,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喇嘛教式样的寺庙、佛塔、佛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杭州飞来峰的佛雕群。   飞来峰佛雕群是在西藏喇嘛教僧人杨琏真伽的主持下兴建的。杨琏真伽任当时的“江南释教总管”,在杭州无恶不作,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他修建这片佛雕群,为的是保佑“皇帝圣寿万万岁”。尽管如此,这片佛雕群却代表了当时佛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在历史上记下了重要的一笔。   这片佛雕群现存的大约有佛龛68个、佛像117尊、佛教故事浮雕两处,题材多为佛、菩萨、度母等,而罗汉、天王则较少。其中形象多为喇嘛教式,也有汉式,或混合式的。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第52号佛龛的佛顶尊圣度母像。度母,又称“救度母”或“佛母”,是一种喇嘛教里特有的女神,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能以二十一种形象出现于世人面前,颜色不同,手里拿着的法器不同,名称也都不同。在整个飞来峰佛雕群中,有许多不同名字的度母雕像。这尊佛顶尊圣度母是其中制作水平较高的。她的造型比较奇特,有三头八臂,每只手里各执一种法器:宝瓶、箭、坐佛等,象征了拥有的强大法力。她头戴宝冠,上身裸露,下身着长裙,姿态优雅,端坐莲花宝座之上。度母的面貌丰满圆润,神情庄重和善,衣褶线条流畅,疏密深浅得当,充分显示了工匠高超的雕塑技艺。 
山西平遥双林寺塑像--韦驮像 彩塑,明朝修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的双林寺。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明朝开始衰败的。  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高度强化,社会政治腐化,也使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缓慢。就雕塑作品来说,各种宫殿、陵墓、府第、庙宇前面的仪卫性雕塑数量众多,是明朝雕塑作品中重要的一类。这类雕塑虽然规模庞大、制作精细,但往往缺乏创造力,远比不上前朝。同期的另一类重要作品是佛像雕塑。明朝的历届皇帝大都笃信佛教,在全国范围里大兴土木,建造寺庙,雕塑佛像。现存的最优秀的明代佛雕就是山西平遥县双林寺的塑像。   双林寺初建于北齐,明代多次重修,寺中的佛像大部分是明代工匠所做的。全寺共分十个大殿,内有大小佛像2000余尊,其中千佛殿的韦驮天像是比较出色的一尊。  韦驮是四大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身边的八个大将之一,是一位重要的护法神。双林寺的这尊韦驮像高1.6米,立于千佛殿的醒目之处。他身披甲胄,左手拿着一个金刚杵,右手握拳,昂首挺胸,成丁字步站立,十分威风。他的眉头紧锁,眼睛怒视前方,表现出刚正严明的性格,颇有一种儒将风范。作者对韦驮身上的甲胄和战袍的飘带处理得十分细腻,甲胄坚硬的质地和飘带的柔软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美中不足的是飘带的动感并没有得到很好把握,使整个人物显得有些呆板。这也正是明代雕塑普遍存在的缺陷。  《晋祠水母楼-侍女像》  山西太原晋祠水母楼塑像-侍女像 彩塑,成于明嘉靖廿四年(公元1545年),现在山西太原晋祠内。  明代的大部分统治者对于佛教外的其它宗教派持限制态度,所以道教在此期间内并没有什么发展,其地位远不如唐宋时期。在明代的道教雕塑中,山西太原晋祠水母楼的彩塑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水母楼位于晋祠圣母殿旁边,又叫水晶宫,供奉的主神是晋水源头三泉之一的难老泉水神。水母的塑像被放在楼上正中神龛里,两旁有六个侍女。水母仪容端庄,体态丰腴,极富神采。但相比之下,侍女的塑像更加引人注目。她们盈盈而立,似正要举步向前,身体与常人相比,略显扁平,增加了少女弱不禁风的柔弱感。从背面看去,她们的背影与水中游鱼颇为相象,优美而轻盈,因此,当地人都称她们为美人鱼。作者在创作中还注意到了细节的刻画,比如侍女那细微的头发,一根根都清晰可见;皮肤光滑而细腻的质感也处理得很好。  水母楼的这几件塑像,手法纯熟细腻,是明代雕塑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湖北武当山道教雕塑——张三丰塑像,铜像,高1.45米,作于明代永乐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现存于武当山文物保管所。  湖北均县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之一,从周朝开始,即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派人对武当山灵应峰的五龙祠进行重修和扩建,建成了名为武当宫观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共拥有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建筑群中,道教的大小神像数以万计,并逐渐成为当时道教塑像的制作中心。这些塑像以铜铸像为主,制作精细,充分显示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金属铸像水平。  这件张三丰铸像是现今保存较好的作品之一,也是在明代雕塑中除皇帝塑像外少有的历史人物塑像。张三丰是明代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道教武术大师,他创造了著名的太极拳法,在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这件铸像将张三丰塑造成一个正襟危坐、精神矍烁的宗师。他面目和善、沉稳严肃,目光炯炯有神,体内似蕴藏着绵绵无尽的沛然真气。在衣褶处理上,作者采用了完全写实的手法。衣褶平贴着身体,线条流畅,尤其是胸前衣扣周围的衣褶有大有小,十分真实。整个铜像重达7000余斤,是明代铜像中难得的佳作。 
 
 
 《蒋门神像》,泥塑,作于清朝晚期,作者张长林,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思想文化方面,清政府一直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使整个思想界和艺术界都陷于沉寂,没有什么发展。具体到雕塑艺术,清朝的大型作品仍以宫殿、陵墓、寺庙等地的仪仗式雕塑为主,与明代没有什么区别。宗教性雕塑虽然很多,但大多沿袭了前朝做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的并不多见。而值得注意的是,小型玩赏性雕塑在清代却蓬勃发展,尤其是民间工艺品雕塑,十分富于创造性,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泥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小型玩赏性雕组成塑的重要部分,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在众多的泥塑产地中,苏州、无锡、天津的水平最高,影响最大。清代晚期的“泥人张”就是天津泥塑的代表人物。泥人张(1826-1906),原名张长林,字明山,出身贫寒,自幼学习泥塑艺术。他聪明好学,善于观察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形神兼备、维妙维肖,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堪称是一位泥塑大师。  张长林的泥塑作品众多,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而且题材也很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这些作品中以人物肖像为最多,这件《蒋门神像》便是其中的佳品。蒋门神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恶霸。这个塑像只有几寸大,没有上油彩,蒋门神头微上仰, 双手后背, 肥大的腹部异常突出, 再加上圆睁的双眼和过分下垂的嘴角, 把他仗势欺人, 专横跋扈的恶棍形象展现得一览无余。在整个艺术领域死气沉沉的清朝,能有如此生动而优秀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晋祠圣母殿。   晋祠又名王祠,始建于北魏,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兴建的,后来又多次重修翻建。现存建筑主要建造于宋金时期,以圣母殿最为著名。圣母指周武王王后姜邑,她是姜太公的女儿、叔虞的母亲,被当地人奉为晋水水神,并修建了圣母殿,供人们在天旱时前来祭祀。圣母殿中有彩绘塑像四十余尊,均为北宋时期作品。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人物塑像。  在晋祠众多的侍女像中,有一尊作品最为出色。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头微微左倾,双手放在胸前,身材窈窕,双肩消瘦,显得略有些单薄,头上梳着当时流行的发髻,面容清秀俊美,眉毛上挑,显得小心谨慎。作品将少女初入宫帏、未谙世事和拘谨小心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 除她之外,其他侍女有的持物而立,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喜形于色,有的心事重重,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无邪,形象性格十分丰富多彩。   对于圣母殿侍女群像,作者并没有采用通常的程式化造像方法,而是运用敏锐的观察力,以极其朴素的写实手法,表现了这些虽然衣食无缺,但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众多女性的不同经历和个性,以及她们共有的美丽、善良和尊严。
      《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彩塑,像高1米左右,作者是黎广修及其弟子,作于清光绪年间,约公元1883年,现在云南昆明筇竹寺。   在清朝众多的佛教雕塑中,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像是比较有创造性的。筇竹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郊区的玉案山上,最初建于唐朝,后来进行了多次翻修扩建,现存建筑和其中的彩塑都是清朝光绪年间修造的。   作者黎广修是四川人。他精于雕塑和绘画,是当时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同时对佛学也有很深的研究。筇竹寺五百罗汉是他和他的五个徒弟共同制作的,总共化了二十多年才完成。  这些罗汉像姿态形象各不相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躺着,嘻笑怒骂,表情丰富,神态自然。塑像的服装道具也富于变化,五百罗汉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塑像间的位置也很讲究,疏密得当,布局合理。这些罗汉的头发和胡须都以真的毛发制作,眼珠是用琉璃球做的。罗汉的衣服有些是世俗样式的,使得他们看上去不象神佛,倒象是乡绅、书生、商贾和屠夫等三教九流之徒,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这件作品在佛教题材中加入世俗成分,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清代雕塑的精品。
 《下华严寺菩萨像》,泥塑,作于辽代,约公元1038年左右,立于山西大同下华严寺内的薄伽教藏殿中。   下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创建于辽代,原来与上华严寺为一体,到明代中叶才分为上、下两寺,面朝东面的为下华严寺,西面的为上华严寺。华严寺在辽代是西京大同府的主要佛寺,也是皇家祖庙之一。其主体建筑是薄伽教藏殿,建于辽代重熙七年,即公元1038年。  “薄伽”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梵语名“薄伽梵”的简称。“教藏”是收藏佛经的地方,薄伽教藏殿内有藏经柜38个,因此而得名。在薄伽教藏殿内,有泥塑菩萨31尊,是现存辽代佛像群中最重要的一组。  薄伽教藏殿供养的主佛有南正尊释伽牟尼、北正尊毗卢遮那和中正尊卢舍那,即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周围分布罗汉、菩萨、天王和金刚等塑像。其中,中正尊卢舍那右侧,盘腿坐于莲花台上的菩萨像是群像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尊。他面目俊秀,神情谦和沉稳,右手举起,呈说法印状,左手平伸在腿上。体态丰满圆润,线条流畅,背后佛光镂刻得精巧美观,充分显示了辽代佛雕艺术的风格。  众菩萨像塑造手法简洁精炼,又不失细腻,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变化,面貌过于相似,象是按同一标准塑造出来的。这也反映了当时佛雕的普遍缺点。但无论如何,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这些菩萨像代表了辽代雕塑的最高水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灵岩寺罗汉像》,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其内千佛殿中40尊等身高的彩绘罗汉像,分别塑于宋代和明代,是闻名的雕塑艺术珍品,被近代文学家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灵岩寺座落在泰山西北支脉的灵岩山上,并因山而得名。它由高僧朗公创建于东晋时代,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 被毁,后来,又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年至525年)由法定和尚主持重建。到唐代,灵岩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至北宋则达到鼎盛。以后的金元明清数代,寺院虽然未再扩大,但依然保持了相当的规模。  灵岩寺内幸存的古代艺术珍品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千佛殿内的40尊彩塑罗汉像。这些塑像环列于殿内四周的壁坛上,坛座高约78厘米,脚座高约33厘米,坛座至罗汉头顶高约155厘米,整体看大小一致,比真人略大。塑像大都完成于宋代,少量是明代塑的。  罗汉像的胎骨主要有铁制和木制两种,制成后用粗泥捏成大体形态,待其干后再用粘软的细泥塑出具体形象。细泥干后,用以榆皮绒、麻筋。细沙、胶泥等合成的泥膏塑造形体表面的细致部分,并在整体干后进行整形,涂以经胶质调和的白垩为底色,最后用点、染、刷、涂、描等技法敷彩,画出细部,对手足、颜面等肌肤露出的部位涂以油腊或蛋清,使之呈现柔软、光泽的质感。繁复而细致的制作程序保证了塑像生动的形态,尤其是罗汉身着的丝般质感的袈裟、额头凸起的青筋、手背隆出的血管,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以致于今人竟不愿在部分油彩脱落的地方进行补色,唯恐破坏了塑像浑然一体的感觉。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合理的配料和精心的制作,使塑像经受了温度、湿度的变化,而保存至今,几近完好。  创作塑像的古代匠师们大胆地采用了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维妙维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对衣纹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衣纹可以体察到人体的筋骨。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创作中,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座姿,但由于动作各异,形神不同,竟无一丝单调的感觉,反而因为它们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人平添一种亲切的感觉。  灵岩寺罗汉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在参观后,欣然挥毫题道“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