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政府网违章查询:伟人毛泽东的国学世界: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2)--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35:30

伟人毛泽东的国学世界: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2)

2010年03月23日08:19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如何对待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曾提出了明确主张:总结,整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毛泽东有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古为今用,活学活用,是毛泽东品读国学经典、挖掘国学宝藏的一个最大的特征。这也是他超过那些皓首穷经,数黄论黑;坐谈立议,百不及一;起而行之,百无一能的“书蠹”们千万倍的地方。

  毛泽东以他超凡的智慧赋予古老的国学以全新的灵魂。在他的笔下和口中,国学宝藏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策略、政策的指导,能为开展思想教育、智慧启迪贡献独特的力量,更奇妙的是,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中国色彩,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毛泽东一生笔走风雷,写过许多气势雄浑足以传诵千古的文章。《毛泽东选集》,“雄文四卷”,曾有人做过粗略统计,其中的成语典故,有40条左右来自《左传》,有20至30条来自《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有10条左右来自《诗经》、《尚书》、《易经》、《大学》、《中庸》、《战国策》、《后汉书》、《三国志》、《孙子兵法》、《老子》、《庄子》、《国语》等。“毛选”中活用古典小说、诗词曲赋的地方更是俯拾皆是。

  在毛泽东妙笔点化下,古老的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甚至神话传说,立即变得熠熠生辉,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给人以隽永的启迪,从而使他的文章光彩夺目,虎虎生威,让人百读不厌。

  毛泽东在演讲、讲话和与人交谈时,常常上天下地,海阔天空,纵横古今,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故事、成语,他得心应手,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来说明一个深奥的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方惊叹不已……

  人们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试问,如果没有毛泽东对国学典籍的饱览,没有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沿革以及民族性格的了如指掌,他能对中国的实际现状洞若观火吗?这种结合能如此的完善吗?

  暮年毛泽东曾对一位美国来访者说:“我生着一张大中华的面孔。”青年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咏唱:“山川奇气曾钟此。”是的,毛泽东是中华山川奇气所钟的奇男子、伟丈夫,更是延绵五千年国学智慧之精华所哺育铸就的“风流人物”!

  集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博览古籍,精通经、史、子、集,是当之无愧的无冕的“国学大师”,他对国学的品评、批注和古为今用,是留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整理和挖掘这笔精神宝藏,对于今日的“国学热”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对于国学的全面复兴和走向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毛泽东品国学》,卢志丹著,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