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粉圆子的做法:曾国藩家训里面,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8:29

 

曾国藩家训里面,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但是到底何谓慎独呢?我有些不理解。我问过中文系的女生,慎独一词怎么理解。她说:所谓慎独,就是要节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过分在乎自己的得失,要克制自身的欲望,一个人越贪婪,越无法心安,无法慎独。就像贪官污吏,欲望膨胀,害人害己,遗臭万年。不过对于这个解释,我还是无法充分领悟其内涵,哪位有更好的理解,欢迎留言!        二曰主敬则身强。这个还是可以理解。提倡我们要尊重对方,不仅尊重老一辈,上级领导,更要尊重普通人民,平凡百姓。但是与身强联系起来,觉得还是有点牵强。曾书这样解释: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但是祭坛事关信仰问题,战事事关国家问题,非主敬之功。只是信仰所趋、情况危急,才精神为之一振。        三曰求仁则喜乐。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比较赞同,对人宽容,仁慈,友好,别人悦之,我亦悦之。此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逸恶劳,此话很真。联系自己,的确如此。神也钦佩,极具鼓动效应。“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勤劳是中国传统美德,小则凡人,大则圣人贤人,都要铭记于心。

 

起心动念观自在一九九四年三月三日讲于杭州三台山

  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理性、意志和情感是人的本质。

        一切个人的动机、意图、观念等的产生,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完美主义也不例外。

完美主义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渴望完美是人类共有的动机之一,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是指一种认知——情感模式,具有这种模式的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可以说,手段的理性与目的的理性之间没有达到平衡所致,是因为理性化导致生活的非理性状态,是科学的理性体现在改造世界能力的局限性。正是因为理性的局限性,人们逐渐的对非理性的如生命的冲动、本能、情绪、体验等的关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的、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以一定方式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因此,社会关系就成为人的本质的现实规定。诸种社会关系都是现实的个人在从事物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发展靠社会发展来体现,完美主义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离不开所处的时代。因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道德(超我)、理性(自我)和本能(本我)三个层面。“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把哲学看成是洞察人生真谛的智慧之学,通过这种途径,以实现理想人生,理想人格和人生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国哲学重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人与物相通,人与自然界相通。在运思方式上重体验,重领悟,重价值,他们不在世界之外去认识世界,而是在世界之内,把自身契入进去,主客观融而为一。认为“象”可以表达“数”所不能表达的“意”,其中的“意”是使情感具备了载体,使哲理延伸为形象,使“象”具备了深刻的内涵。

        克服完美主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沟通十分重要。当一个人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来自人际方面的压力便会得到缓解,对他人也不易采取苛责的态度。另外,消极完美主义者应该理性对待自己对完美的过度追求,理清完美主义的利弊,认识到完美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感受。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冰融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用。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对人对己都应该有一定的宽容之心。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是黑格尔著名的命题,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切都在时间中诞生,一切都在时间中消失。完美主义的追求也是如此。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gegenstandliche]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们在有限的、暂时的时空中追求着美好和幸福。在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中,得到或美好、或遗憾的体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缘起性空观自在,应无所住生其心

    缘起性空是佛理基础,解释了万物都由因产生而无自性。因此,要像镜子一样观照一切,接受一切事,因为一切事都是有它的因。观,就是要观自己与别人的身、口、意.如镜一样,看清一切的因果。万法一体就是宇宙万物本为一体,这也是由缘起性空推出来的。因此,要"无住",不要执着任何一件事物,要"布施".因为人我一体,对别人要感同身受、大慈大悲,随缘布施。又不执着于布施。布施为善要从自己的身、口、意来做,最重要是善意。念佛其实是要净意。使心念净空。最后达到大常、大我、大乐,永恒安乐的净土。那么,西方净土即在当下。没看见断我执的能力。没看见见自性的努力。

        何来净土?不过是清净一念,造作而得。缘起性空是佛理基础,解释了万物都由因产生而无自性.因此,要像镜子一样观照一切,接受一切事,因为一切事都是有它的因.观,就是要观自己与别人的身、口、意.如镜一样,看清一切的因果。万法一体就是宇宙万物本为一体,这也是由缘起性空推出来的.因此,要"无住",不要执着任何一件事物,要"布施".因为人我一体,对别人要感同身受、大慈大悲,随缘布施.又不执着于布施.布施为善要从自己的身、口、意来做,最重要是善意.念佛其实是要净意.使心念净空.最后达到大常、大我、大乐,永恒安乐的净土。那么,西方净土即在当下。观照接受、大我都是断我执。缘起性空、万法一体、无住都是见自性照见自己的性命只是父母的因缘而生,照见自己以往与现在的所有"受、想、行、识"都是因缘起、本性空。只是还不能调伏因世间各缘起起起伏伏的妄念,做出各种决定与行为.所以修行还不够.如果这是沉沦,那只是说这是凡人的常态。如果要照见,现在只能在禅定、念佛、数息观等情况下短暂地达到。而且也真的无法证明给别人说这是什么层次的。只有继续努力。从缘起的过程看,心的思维和后期的以思维为基础的判断,构成整个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源于种种贪嗔痴迷的妄念,产生无明烦恼、不理智的思维;由此无明的思维,产生了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意识念想;由此想要产生行动的念想,产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

        缘于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产生分别心,有了喜爱或不喜爱的取舍;由于这种分别取舍的思维,产生对喜爱的事物更加执著、对不爱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这种偏向的心理,对于苦、乐等感受产生种种执著的认定;由于心中已经有了肯定的固定的价值观,比如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产生了各种自以为是的定义;由于这些价值取向的定义,便驱动自己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以取得这样的自我价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由于执著于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积累产生不同的后果。
    由此接下来就是种种生、老、病、死;爱、恨、离别、种种五蕴盛聚之苦,也就是种种心身烦恼。心由念起、念又生心。种种心生种种念,种种念又生种种心。心念不断、但此心非彼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思量。若能无住,便生其心。

        自我观控(坐禅、念咒、观想),而根本要旨就是:观自在,观自己在,深入观察,明白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于万事万物不再执著,心无挂碍而得自在,也就是思维的自由。不经过这种自我观控:“观照”,去除执著、去除程序、去除固着,人是不可能从脑思维转化为心思维的。所以观自在,是脑思维转化心思维的必有之途,所谓心思维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