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益中 微博:我愿给教育部补上市场竞争知识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6:35

我愿给教育部补上市场竞争知识课

标签: 需求  教育部  起点  义务教育  穷人  2011-11-04 16:44

   

    中国教育的问题常常轰轰烈烈,一会儿中学学生要不要文理分科,一会儿大学自主招生要不要取消,一会儿地方政府去强硬拆除打工子弟学校,一会儿重点大学又要优先录取农村贫困学生等等,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因为这关系着中国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如果把这些问题抽丝剥茧分门别类,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教育虽然问题多多,但归根究底让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只有两个问题,一是学习费用越来越贵,穷人的孩子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二是所学知识越来越深,大部分知识皆不能应用于未来社会实践。

    这两个问题不容守忽视,穷人的孩子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则意味着不仅他们的父辈受穷,而且有可能子子孙孙永世不得翻身,这个问题关乎公平;全体中国人的孩子都不能学以致用,则意味着中国人不仅每天都在浪费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这个问题关乎效率。

    面对严峻现实,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的主管部门自当责无旁贷,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但实际效果不敢恭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许多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波澜不惊。如何使穷人的孩子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如何使全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育部应当向市场经济学习,应当向企业竞争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将平等竞争自由选择的市场机制引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则不仅能够迎刃而解上面两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彻底解决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其他诸多问题。

    考虑到教育部的领导只是教育专家,而且青年时代由于文革的耽误,估计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市场经济知识,我自告奋勇为教育部的领导上一堂市场经济知识尤其是竞争知识的普及课,如这些知识能够被教育部领导们所重视,对他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出科学决策有所启示,那将是一件对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功德无量的好事。

    一、如何降低学费,让穷困子弟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穷困子弟缺少受教育的机会,根源还在于教育资源的紧缺。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也无论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县城农村,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总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东西必定水涨船高。穷人之所以对教育问题痛心疾首束手无策,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孩子无论在哪里或在哪个阶段读书,教育费用都居高不下,有时甚至是愿意花钱也无济于事。

    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例,看上去是有《义务教育法》作保障,然而实际的操作远不如人意,不公平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样是义务教育,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当恶劣,农民工的孩子在城里上学要交赞助费,到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着随时被强拆解散的危险,即便花了代价到城里读了书却要回到原户籍地高考,而原户籍地的教材却并不一样。不仅如此,由于大学招生指标针对地域硬性分配,导致读书条件艰苦的他们考上大学的难度反而要比北京上海的孩子的更加严苛。即便在城里,普通居民同样也存在无法选择合意的学校的困扰,而要害部门的官员是不会受此限制的,他不仅可以随意地选择学校,不需要任何赞助费用,而且可能连正常的学费也不用交。有几个学校敢收所在区域物价局长孩子的学费?

    面对稀缺的资源,市场经济早就告诉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条是放开价格。好的学校教学水平高,培养成才的概率更大,从好学校毕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找到更好的工作,他自然要靠高价格来抑制高需求。钻石铂金很名贵,但没有听说过花钱买不到,道理很简单,它的价格高到使供求平衡。有的人自然愈加担心,这些学校放开了价格,没有了物价部门的干预,收费岂不更贵?不要急,市场经济还有第二招,那就是放开市场。面对一个有高额利润的市场,只要破除了垄断,降低进入门槛,自然会有新进者以更低的价格来竞争。曾经的教育产业化之所以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其原因是只放开了价格(虽然表面上有物价部门的监控),却没有放开市场,那些垄断了几十年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和享受着国家源源不断财政拨款的公办高校和高中,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横冲直撞胡乱收费,百姓们当然心里不服啧有烦言。

    如何才能破除垄断,形成一个全面开放的教育市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公办学校普遍私有化。试想,一个县市只有一所重点高中,一个省内只有几座大学,这样的学校不仅位处最好的路段拥有最好的教师,而且还有充足的国家拨款,还可以优先选拔优秀的学生,甚至还可以大面积圈地建房,那么私立学校如何与其竞争,你又如何能指望他们降低收费标准?没有公办学校的普遍私有化,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的教育市场。

    有人一定会有疑问,义务教育还办不办?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穷人子女翻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全社会机会均等的重要条件。但义务教育要办,并不等于各类学校要靠国家具体承办。国外普遍推行的教育券制度就是一个好方法,即国家把义务教育的费用直接补助给每个适龄学子,由他们或他们的家长到教育市场上去选学校,学校再凭学生交过来的教育券与财政结算,这样既保证了穷人实实在在拿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补贴,又不会破坏教育市场的公平性。

    有人还会有疑问,如果按照这样方案做下去,有钱的人就上好学校没钱的人就上差的学校,这就像一场赛跑起点不同,岂不有违公平?其实,起点不公平的问题在任何体制下,即使是全社会集思广益穷尽才智也是无法解决的。有的人天生丽质,有的人丑陋无比,有的人生在城市,有的人长在乡野,有的人出身豪门,有的人出身贫寒,有的人父母博学多才,有的人双亲目不识丁,起点不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固有现象。这些观点肯定会遭到反诘:这些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公,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推出的制度应该保证起点公平。问题是在好东西不够分的前提下,我们能找到这样制度吗?

    就拿现在一项貌似公平的政策来看,其实也是在人为地制造不公平。比如,许多地方初中与小学的生源就是按孩子们户口所在地来分配的,这项政策公平吗?一个地方的中小学总有好坏优劣之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是人之常情。那些本来就颇具天资的孩子因为没有选择权而在一所并不合适的学校里耽误时光这公平吗?那些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而心甘情愿多掏腰包的家长们因为没有选择权而手足无措这公平吗?穷人的孩子不能上好的学校是不公平,那么富人的子弟有钱也要上差的学校就公平吗?有权的官员子弟却可以永远不受户籍限制直接进入好的学校这公平吗?其实,这种制度形同虚设,聪明的家长早已做出了理性抉择,他们要么找领导,要么多付钱,要么干脆就在学校周边买上一套房子,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紧缺的资源,要么求助于权力,要么依赖于钞票,这是任何貌似公平的制度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其实,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政府要关注的是机会均等,穷人们对不同的经济条件的家庭上不同的学校并不十分感冒,倒是对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高考录取线、或者说权贵子弟考得很差也能进好学校这种有违机会均等的做法有着强烈的愤慨!
    公办学校的普遍私有化是一个很敏感的提法,它必定会遭到许多人先入为主的批判。他们固执地认为,学校私有就意味着学校可以不分黑白不择手段地赚取昧心钱,而教育是千秋大业,把千秋大业托付给私有的学校无论如何是不能放心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其实并没有多少理由,且不说世界各国私立学校繁荣昌盛大行其道,也不说中国自古私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就以我们中国现在的市场看,凡是市场放开私营企业参与竞争的行业,老百姓都能以公平的价格买到需要的商品与服务,无论是针头线脑的小件还是国计民生的物资。粮食重要吗?放开之前人们普遍担心粮价会大幅上涨,并且担心会因为缺粮而天下大乱,结果是我们的粮食不仅非常充足,且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彩电以前是专营商品,一台21寸的彩电在八十年代要价2000余元还买不到,如今在人们收入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它的价格反而一跌再跌。相反,越是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尽管这些企业被称为全民所有),我们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就越少,我们付出的代价也越高,比如说石油、房屋(土地垄断)、就医、上学,这些都是让我们多掏钞票倍感堵心的地方。同理,学校越是私有化,竞争就会越激烈,就越能促进学校不断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不断地降低收费价格,整个社会尤其是劳苦大众就越能普受其惠。

    二、如何学以致用,不让全体学生无端浪费时间耗费青春

    如果教育部真的痛下决心,让全国的各类公立学校普遍私有化,那么不仅可以让穷困子弟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而且也能一并改变中国学生整日里学习无效知识做无用功的低效率学习状态。

    我们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也就是所谓素质教育,这大概不会有什么人横加反对!问题是,什么叫素质教育?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与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假如我们承认这种差异,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统一什么叫素质教育,更不能把所谓吹拉弹唱做做游戏等同于素质教育。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针对孩子的特点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学校也能够根据这些家庭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与教育服务,那么孩子成长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换句话说,因材施教是达成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要允许各类学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高中的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初步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有的侧重于理工或人文,有的侧重于全面发展,有的学生侧重于学一技之长为今后稻粱谋也不错,有的学校只招某种特长的学生以体现比较优势也可以。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大学或有部分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的权力,整个招生考试的环节没有配套起来:中学没有权力针对自己的教学优势进行学科调整,学生没有权力根据自己的爱好或专长进行相应的选择,大学没有权力为自己的办学方向设置入学考试。

    市场对人的需求是格外敏感的,需求会创造供给,不仅会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潜在需求,比如苹果的iPAD就是满足了人们的潜在需求,因为此前人们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美妙的产品。教育市场也不会例外,只要未来有就业市场,不仅是现在时兴的职业,那怕是未来可能吃香的职业,学生们自会有学习的热情,家长们自会愿意为了这个未来的高收入职业心甘情愿地多掏学费,当然,前提是未来必须要有相应的考试来衡量他们的水平,必须要有相应的高等学校接收他们。假定高校也普遍实现了私有化,高校的文凭也无需教育行政部门来盖章认定,那么高校必定可以也有能力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设置课程和组织考试。

    公立大学是否可以通过放权而让他们根据市场需求来自行设置课程、自行组织考试、自行颁发文凭?教育部一直都在进行相关的试点,但体制本身决定这种试点必将徒劳无功。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它每招收一个工人,每给工人调一级工资,都需要经过劳动部门的批准。过去人们往往指责这种行为干涉了企业的自主经营,其实,这种指责是片面的,因为国企负责人完全有可能专门招收自家的亲戚进厂并给他们更高的工资,从而导致企业受损个人得利。事实证明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监控,国企负责人以权谋私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国企难逃大面积亏损的命运。也就是说,只要企业是公有的,监控就是必要的,但结果也是低效的。人们之所以对公立大学自主招生批评指责,说穿了是百姓们对大学的官员并不信任,他们完全有可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公权私用,许多权贵子弟不就是借自主招生的机会而混进名牌大学的吗?

    国有企业的大规模产权改革以后,情势立即发生了变化,私营企业的老板愿意招收谁,愿意给谁加工资,老百姓都没有意见,更不会担心他们会以权谋私,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钱办自己事,办得不好他们自己承担结果,旁人用不着杞人忧天。假定北大清华是私有的,人们对这些高校自主招生就不会如此强烈不信任,因为人家自己采购原材料,这是买卖双方的事情,就象我们到农贸市场买菜,有人高价采购或者有人低价贱卖,这属于愿打愿挨两相情愿。大家丝毫不用担心没有专业部门的监督,学校会专门采购低劣的原材料,因为利益捆绑着老板,老板自会绞尽脑汁用尽心思。当一个私立大学有了来之不易的声誉而期望长久获利的时候,他必不肯专事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的短期勾当。

    正因为中国的各类学校绝大部分是公有的,因而中国的教育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而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供给就不会适应需求自动产生,大学、中学和家长都被高考这根指挥棒挟裹着,谁也没法动弹。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并不合理,都知道课业负担太重和所学知识百无十用,但在公立大学一家独大的前提下,没有比全国统一高考更能防止腐败作弊,也没有比让孩子全力参加高考对他们的未来更有帮助。当然,有钱有权的家庭例外,他们不愿将孩子的青春为僵化的考试制度陪绑,他们用脚投票,早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了。

    倘使各类学校真的实现了私有化,那么高中、大学就有了自主办学的权力,而学生也有自主考试的权力,三方权利对等各得其所,学生选专业就象在市场中选择商品,大学招学生就象企业采购原材料,毕业生的水平就是所在学校产品的品质,哪个学校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技压群雄脱颖而出?如此,教育市场必将风生水起一片繁荣,素质教育定当蔚然成风,讨论文理是否分科已经没有意义,讨论学校是否可以自主招生更没有意义,高考指挥棒不再灵验,高考录取分数不一的规定自然土崩瓦解。有的高中可以分科,有的高中可以不分,有的学生愿意知识更全面,有的学生愿意知识更专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高中毕业以后有对应的大学向他们敞开大门,他们就不必为自己是应该更全还是更专还是必须专全俱佳而心神不宁。声誉卓著的大学完全可以独立招生,没有实力的学校也可以联合招生,不管用什么招数,老百姓不会胡乱猜疑。因为只要大学私有,意味着胡作非为必定是自己承担后果。每一所学校都按自己的优势来开设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按自己的特长来自由发展,这正达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平等竞争之理想局面。

    在各类学校众多的权利当中,大学的独立办学的权利是重中之重,只要大学不再仰仗高考,中学与学生自会改弦易辙紧随其后。假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也变成了私立的大学,他们一定会按照自己的办学目标来设立专业和招收学生,名校带头独树一帜,其他各有专长的学校势必竞起仿效,素质教育必定能够得到真正的推广。当然,这样的改革工程浩大繁杂,分步推进是必须的,但关键是现阶段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必须要有这样的方向性认识,在现行的体制内翻箱倒柜修修补补,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南辕北辙。

    当公立大学普遍私有化之后,教育上许多为社会大众所诟病的其他问题将不复存在,比如高考指挥棒、各地高考录取分数不一、教师责任心不够、学术自由不够、大学滥发文凭、老师假职称假论文泛滥、保送生生源腐败、大学领导层官僚化等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正与杜绝,不是私人老板比公立学校的校长更聪明更高尚,而是私人老板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必须顾及长远利益,他们和目前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派的官员在利益的激励与约束上有着天壤之别。

    公立学校普遍私有化好处多多,它既能够让穷困子弟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也能够让全体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更能够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使中国教育摆脱困境走向光明!但是,听这样的市场经济知识课程,估计会让教育部的官员大倒胃口,因为这样的改革必将极大地降低他们权倾朝野高高在上的地位和削弱他们对各类学校呼风唤雨发号施令的权力。

    学校都私有了,还有教育部干什么?我估计自己唾沫吐干,也是白费口舌,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唯愿颟顸僵化的中国教育体制早日融入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之中! 

  告各位读者:应喜欢阅读本人文章的读者邀请,我已在QQ开设徐昌生读者群,群号为65982777,我将在本月20号之后,每周固定两个晚上回答大家的提问,愿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大家加入。愿自由经济的思想之花在中国越开越盛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