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育欺负同学:博客中医 吴南京的常用中成药+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7:48

中医 吴南京的常用中成药+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2010-06-18 14:50:53|  分类: 中医吴南京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姜茶
说到姜,大家都知道,是人们常常用来调味烧菜吃的,但姜其实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自《伤寒论》起历代名医都善用之。

成无己: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

    李杲: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

    《药性类明》: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

《    医学入门》: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热存耳。

    《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溥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按方广《心法附馀》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便降火也。

    《本草经疏》: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

    《药品化义》: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去秽气,通神明。助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湿热之症;合黑枣、柴、甘,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治寒热往来及表虚发热;佐灯心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入补脾药,开胃补脾,止泄泻。

    《本草新编》:姜通神明,古志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剂,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可过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脐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捣碎炒热,熨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煨姜,和中止呕,用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本草经读》:仲景桂枝汤等,生姜与大枣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卫,得枣之甘以养心营,合之能兼调营卫也。真武汤、茯苓桂枝汤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气,气行则水利汗止,肺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汤用之者,以其为少阳本经之药也。吴茱萸汤用之者,以其安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以下行为顺,而呕自止矣;少阴之气,上交阳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发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于真武汤、近效白术汤,辄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读书死于句下之过也。

    《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姜,生用中药名“生姜”以散寒去湿为主;老姜晒干是中药的“干姜”,主要在于温中(温暖脾胃);生干后再炮制过叫“炮姜”,可以起到温经止血的作用。对于姜的功能,历代名医的论述已很全面,总的来说,不外姜的辛温散结起作用。另外是姜和其它药的配合使用所产后的不同效果。

    从《伤寒论》中看,姜和枣合用最多,取姜的性热辛开,和枣的甘和合用以调和营卫。现在的中医生也常常会把姜配合到药方里去用,但市场的上姜制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冲剂“姜茶”,大大的方便了百姓。姜茶里放了很多糖的,吃起来又辣又甜,也是辛温和甘缓合用,达到辛甘化阳的一种饮料(也可以说是中成药吧)。

    两个月前,义乌某妇,月经前着凉,来月经时痛经,黑暗血块量多。吃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来电话询问,教其吃姜茶,一次三小包,服后一小时痛止。姜茶对于宫寒痛经的人来说,效果很好,只要是痛时小肚子用热缚好转的那种痛,在来月经前两天开始服用,一次要两小包,一天两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一直吃到月经来后第二天为止,效果显著。

    胃寒痛,有一朋友,因为生意场上事多,常年喝啤酒,以至胃痛,痛时手按稍好,喝点热水也会好转,在金华久治不愈。因他吃怕了中药,不想再喝。我教他第天早上空腹和中午饭前,一包姜茶,一包参芪健胃颗粒(一种健脾补气的中成药)配合起来吃,连吃一个月。这两年来,胃一直很好。姜茶对于胃寒痛的(如有脾虚,再加点健脾补气的中成药配合),放心大胆的用。

    一月前,有一老太太,着凉去,晚上关节痛不可忍,吃了西药止痛药“分必得”,关节痛没好转,又增加了胃痛,夜中来电话问我。因她家里有生姜,叫她放老生姜50克左右一大块,切片放红糖煮汤喝,另外再把煮过的姜捣烂,趁热外缚。红糖姜茶服后,胃不痛,关节也缚姜后马上好转,这种情况应急下还是好的。

    我一朋友,常年出差,因她的脾胃虚寒,所以包里常常带有姜茶,一次夏天出差,因空调冷风吹得感冒,见怕冷,全身关节酸痛,流清鼻涕,发烧,咽喉痛。来电话问于余,余属其吃姜茶,一次五小包,喝后汗出热退,咽喉亦不痛。对于人着凉引起的感冒,常常会有咽喉痛的症状出来,很多医生,一见咽喉痛,就是一路的清热解毒药猛下,没想到苦寒药一吃下去,冰伏寒邪,不但咽喉痛没治好,反而加重了感冒。人着凉去的感冒,是寒邪闭于体表,体内的热气不能外散,内郁之热上冲于咽喉才会痛,这种情况不能用凉药,吃姜茶流一身汗,郁在的热外散,咽喉痛自然就好。

    扭挫伤,去岁杭州某人出差脚扭伤,用红花油、膏药外贴四五天不见效,来电话问余,我教她用姜茶五小包,开水调糊趁热外缚,次日起肿痛好大半,再缚数次而瘥。姜外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本人头痛时,不用西药的止痛片,而是生姜切片外缚,10分钟后局部火烧样感觉,半小时痛可止。我老家乡下,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高山路陡,时有人腰脚扭挫伤,用生姜冰糖捣烂外缚,效果理想。伤后局部必有气滞血瘀,取生姜之辛温散结之力,活其气血,瘀血得去伤自愈。盖初伤时,局部内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疼痛严重,这时不能用姜,因姜必竟是辛热之品,伤后早期用姜治疗,反而加重了肿痛。伤之初期的治疗,得止血止痛,可用冰块(没有冰块可用冷水)外缚,让局部马上降温以控制出血,过两三天后,内出血控制住了才可用姜治疗。  对于受伤的用药,可看本个以前所写的《伤科四期用药》。

    姜之效用,不外辛热散结,人身体的健康,总得顺应于大自然。从阴阳来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吃姜茶以早上和上午为好,晚上尽可能的别吃,因为晚上阴气内藏的时间,吃姜不利于阳气内潜,会让人睡不好觉。

半夏露

半夏露是一种化痰止咳平喘的口服液。药的说明书是讲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主要成份:枇杷叶、远志(泡)、款冬花、桔梗、麻黄、生半夏、陈皮、甘草、薄荷油。

处方分析:

枇杷叶、款冬花降肺气;桔梗提肺气;麻黄宣肺气,这样一降一提一宣,就把肺的生理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人的身体是由五脏为核心的五在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的功能正常了才能维持生命机体的动态平衡。肺主一身之气,要让肺主气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在于肺气肃降和宣发。咳嗽一病,《黄帝内经》里虽说五脏六腑都会令人咳,但主要的还是肺的肃降和宣发功能失常用为主要的病机,所以治疗一切肺病,根本还是在于把肺的肃降的宣发功能得到正常化。半夏、陈皮、甘草从这三个药来看,是半个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为健脾胃的基础方),半夏化痰,陈皮理气,甘草奠中焦。中焦得运,则不生痰。远志的作用在于化痰开窍,薄荷油在于载药上浮。

中医的痰,不在于咳嗽吐出来看得见的痰,只要是机体过多的水湿不能外排,阻遏身体的才不正常的水液都可以称为痰,粘的为痰,清的为饮,合称为痰饮。痰饮的生成和五脏有关,最主要的是肺、脾、肾三大系统。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通调水道。肺气不利,肺的肃降和宣发功能失常,一身的气就不利了,一身的水液代谢也就不利而生痰;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如果说脾胃虚弱,则运化功能失常,体内过多的水湿就不化开形成了痰饮;肾主水,人一身的水液代谢之原动力来源于肾的气化,肾虚气化不利,水液的代谢也不利。所以说,一般的感冒咳嗽治疗在于肺,稍久则肺和脾同治,时间长久的咳嗽(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就必要肺脾肾三大系统一起治了。

今年感冒病人特别多,很多感冒咳嗽的人,通过西药的滴注,发烧等症状是控制了,但咳嗽就是一直的反复,缠绵不已,一看都是一层白白的舌苔,一看就是痰湿阻遏气机。半夏露(咳嗽有半月以上的还得加参苓白术散、参芪健胃颗粒等健脾补气的中成药)一吃就好转。风寒感冒,是人着凉引起的肺气不利而生痰,寒气闭阻不能外泄才会发烧,这时治疗得宣肺化痰,祛散风寒。记得小时在老家时,着凉感冒了,吃一碗生姜汤出一身汗就热退咳止。现在动不动就是打挂针,本来就寒了,大量的冷冰冰的盐水打进体内,寒上加寒。感冒一句“上呼吸道感染”来概括,抗生素乱用,又是寒上加寒。中医生也大多是“清热解毒药+止咳药 ”来套方治病。其实对于感冒咳嗽,只要见病人的舌苔白厚的一层,放心大胆的用半夏露就是了,量可大点,一次30ML,一天四次,一般情况一天感冒就好了,一瓶半夏露是2元钱,也就是说一个感冒其实只要花2元钱就可以摆平的。

其实本药不仅仅是治疗咳嗽,我在文荣医院很多病都用本药来治。

2009年12月份,一患者早起干呕严重,时不时的咳嗽下,其实一切正常。查其舌苔白厚腻,因要出差,带中药吃不方便,叫她买半夏露,一次20毫升,一天四次吃,10天后一切匀瘥。肺主一身之气,肺的宣肃功能一正常,气就得顺,呕自止。

前年一患者苦头痛,头痛的部位在前额,闷闷的,重重的痛,不时呕吐。在金华久治不愈,我诊为痰阻头痛,半夏露一次40毫升,一天四次,连吃一星期。半月前因闭经两个月来文荣医院找我治,问其头痛,说当时半夏露喝后就好了。

从本药的组方来看,主要在于化痰止咳,风寒感冒的咳嗽是非常对症的。但用也是用于一些咳嗽时间不长的病可以治,咳嗽时间长了,本药是不能胜任的,久咳肺气必虚,用成药的药力太弱了,还得用汤剂来治疗,本人也以半夏露为基础方加大剂黄芪等补气之药;日久咳嗽动了肾气的,五味子等补肾纳气的药也必用,如果还是单一的只吃半夏露,也只会加重病情。

小柴胡颗粒
本方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经久不衰的经典方剂。

    中医的治疗八法是: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八法,小柴胡是和法的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教授说本方能调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它不仅可以促进五脏六腑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所以发热的疾病用它可以退热、抑郁的精神状态,用它可以解郁消愁,那么脾胃肝肠和胰腺的病变用它,可以促进代谢,妇科病用它可以调整月经和治疗带下,所以古人就说小柴胡汤这张方子基本上可以左右逢源,左翼右有,临床上不管男女老幼,外感内伤都可以用。

午时茶冲剂

是由清朝福建名医陈修园所创,名叫“午时茶”,是谓本方所用之药物共研细末之后,须在农历五月五日午时这一特定时间内,制成茶饼状,亦因其中含有陈茶此味药,用时如茶一样煎煮后再服,故而名之。但现在制成了中成药,用起来也很方便。本方后来收集到了《经验百病内外方》一书中。

本药的成分:

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连翘、前胡、陈皮、枳实、紫苏叶、厚朴、山楂、麦芽、甘草、六神曲、桔梗、红茶组成。

此方药用19味,意在解表散寒,祛寒导滞,疏通上下。方中羌活、防风、苏叶、白花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柴胡、连翘疏散邪毒,解除寒热。苍术、厚朴、藿香、陈皮辛香燥湿,健脾和胃散满。枳实与厚朴相配,宽中下气,消积去滞。山楂、神曲、麦芽、陈茶健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前胡、桔梗宣肺止咳,疏通气机,解除胸满。川芎活血理气,可解除表里郁结之症。全方药味虽然偏多,但经过多向功能的药物配伍,组合药量分别较小,轻灵活泼,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本药现在已制成了颗粒剂,一小包一小包的冲服,用起来方便,一大包里面有20小包,也就三四元钱,可以说是物美价低。

但很多人不去重视这种便宜的小东西,运用上也有很多的误区。

说明书上讲本药是针对风寒感冒用的,一次服用量是一小包,一天三次,其实按说明书上去用药,是没有什么很大的效果。

本药的主要成份,大多是燥药,祛风散寒的药,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向是没有错,所以对于风热感冒不能用。

本人从临床中的运用,本药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不好,主要在于和胃化湿,对一消化不良的人,湿气又重的人来说,效果很好。

运用本药的身体指针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舌苔白厚腻;

二、大便粘;

三、胃口不好,有消化不良的见症;

四、着凉去了肚子痛,拉肚子;

五、身体重重的,人想睡觉。

本人以前好喝啤酒,有时几个哥们一起,好几瓶的喝,有时还喝冰的。前年到了杭州,见了几个以前的酒友,他们一个个都血脂、血糖等都高起来了。见我身材如初,问我有何秘方,我告诉他们,就是在喝啤酒后,马上吃两上包午时茶,及时把啤酒的水湿化掉。午时茶的化湿作用非常好,只要是吃了冰冷的东西,舌苔一见厚腻的,马上吃。

半月前文荣医院来了一个病人,常年拉肚子,大便不很溏,但很粘,脉虚濡,阴囊湿痒,在很多名医那里久治不好。我叫他吃午时茶,一次两小包,一天三次,饭前空腹吃。过三天,病人过来说阴囊湿痒好多了,大便不粘,厚腻舌苔也退了不少,属其再按上法再吃一星期。一周后阴囊湿痒全好。说到阴囊湿痒这种毛病,现在的男人很多, 主要是乱吃东西吃出来,再有就是人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关系。

从中医上来说,阴囊湿痒主要是肝经有湿,于是很多医生用药都是从“龙胆泻肝汤”来治。但湿有湿寒和湿热之分,湿寒就不能用龙胆泻肝汤了,区别寒热,在于舌苔的黄和白,以及小便的清和黄。舌苔白厚和小便清长的,不能用龙胆泻肝汤。肝为风脏,午时茶里有很多的燥药风药,风药可以祛湿,又能疏肝。所以对于寒湿的阴囊湿痒,用午时茶。

本人临床治疗的病,大多是别人久治不好的疑难重症,常常超大剂量的用药。如果说病人在吃药期间,又有点很轻微的着了风寒,这时病人可能会拉肚子,我常叫病人对于这种情况的拉肚子,用两小包午时茶颗粒和中药配合起来吃,这拉肚子的现象就会消除。

今年在文荣医院治疗了很多小孩感冒,第一个都是舌苔白厚的一层(寒湿闭阻),打吊针好几天也不见好的那种,咳嗽反复。小孩子不太吃苦的中药,本人让小孩子饭前吃午时茶,饭后吃点半夏糖浆,一两天舌苔退,湿气一化肺气一宣感冒就好了。小孩子的身体五脏全而不健,特别是脾胃不太好的,感冒了常常还挟有食积,药不能用得过大。午时茶有很好的燥湿化食积的作用,用量又轻,针对小孩子的身体特别的合适。

近来金华天气不好,又冷又湿的,很多人都觉得困困的很想睡觉。这种情况是天气太寒湿了,寒湿闭阻身体的所机造成,吃点午时茶,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好转。半月前义乌一病人来电话,说到这样的情况,花三元钱,吃了几天的午时茶就好。

本药的用量,常用量小孩子一次用一小包,大人一次用两小包。如果说小孩子感冒初起,流清鼻涕的风寒感冒,一次用三小包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药物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等七味中药组成的方剂。

柴胡-----疏肝理气,开郁结透邪外出;

黄芩-----清肺胆之火;

半夏----降气化痰,勾通阴阳;

人参-----大补元气;

甘草-----补脾胃,和中焦;

大枣-----甘平补中;

生姜-----辛开散寒。

    从本方的七味药来看,下面的五味,主要的作用是在于健脾。张仲景《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肝”,本药疏肝健脾,也是是中医上最能体现“治未病”的精神思想。

说到治病,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虽说是用药物,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机体的免疫力。人体生命机能,自从离开母体后,就是靠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本药用了大队的健脾药,也就是为了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本药从现在中成药的说明书上来看,只是一个感冒药,临床上的运用,对于病毒性感冒效果好,但对于着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没有什么效果。说到退热,用量不能再以说明书上写的一次一小包(一小包吃了根本一点效果都没有),一次得三包以上。上次一邻居小孩子感冒,咽喉痛体温39.5度,西药治疗三天,体温反复,大便不畅,本人见小孩子的舌尖很红,舌中舌根的苔又白厚,一次用小柴胡颗粒6小包,一小时后微微出了点汗,大便得排。再小柴胡颗粒一次3小包,感冒就好了。

    2009年10月份,一妇女因和老公吵架,吵后不思饮食,会阴穴胀痛不能下坐,心烦失眠,脉弦细数。因要出差吃中药不方便,属其吃小柴胡颗粒,一次三小包,一天两次,口渴时吃梨子止渴。一星期后患者出差回金华,问其所苦,自述会阴胀痛吃小柴胡颗粒一次就好大半当晚能安然入睡。吵架情绪必不好,肝气郁结在内,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这种情况以中医上称为“木不疏土”。情绪过激,肝藏相火,肝火上扰心神,所以失眠,用小柴胡疏肝健脾胃,加上水果梨子清肺制肝火,虽说平常,用之得法,也一样的效果显著。

前年一少年,上课时看小说,被老师发现骂几句,情绪压抑以至耳朵聋听到到声音,小柴胡一次三包,吃后两小时耳朵就可以听到声音。情绪压抑,以中医上来讲叫肝气郁结,经络学上少阳胆经过耳朵而过的,肝和胆互为表里,小柴胡有很好的疏肝清胆作用,肝郁得疏,胆火得泻,则耳聋可愈。对于耳聋的治疗,主要从胆、胃、肾来论治。胆火和胃引起的耳聋,主要表现是暴聋,一下子就听不到东西了,严重的会口苦,但胃火的同时还有较严重的口渴,胆火则不太会见到口渴,胆火则常常会见到胸闷胁胀,这是胃火和胆火的区别。肾引起的耳聋,主要是肾虚,肾虚了肾精不能上养,发病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种耳聋大多还见到腰膝酸软,聋的程度不是很严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慢慢加重的。对于胆火轻的可用小柴胡,严重的可用龙胆泻肝汤;胃火的可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肾虚引起的,就要较长时间的吃补肾药了。

现在小柴胡汤在临床上被医家们广泛运用于外感发热、胃痛、呕吐、肝胆病等疾病的治疗。看起来是这么多的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病机,就是人的气机不畅达,肝气郁结引起的。中医治病,不在于简单的什么病套用什么病这么机械,而是针对病机来选择用药用方。只要是因为肝气郁结、三焦少阳枢机不利的病机,都可以选择用小柴胡来治疗。

板兰根冲剂 
 是用中药材板兰根制成的中成药冲剂。

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

自西医学进入中国后,对于炎症用抗生素的治疗成风,于是现在治疗上也就乱用抗生素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抗生素所带来的副作用,耐药性的产生等等原因,于是中医的清热解毒药成为了抗生素的替代品。有很多医生,把中医的火热和西医的炎症划上了等号,用抗生素怕产生过敏,于是就乱用中药的清热解毒药。

由于吃中药汤剂不方便,很多厂家就把一些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制成了各种中成药,以方便临床的应用。板兰根是其中的一种,和板兰根差不多的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还有很多很多。乱用清热解毒药已成为一种很严重的医疗问题了。

今天写板兰根冲剂,是选择这一代表性的中成药来说明清热解毒药的临床运用原则,清热解毒药的副作用,炎症的治疗误区,炎症的中医理解及治疗。

对于中药清热解毒药的运用,必须是在急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才能用,并且不能单一的运用清热解毒药。还要和活血药等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清热解毒药,大多味苦性寒,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对脾胃的损害,和影响血液的流畅。现社会很多制药厂,为了产品的销售,对产品的作用过大的宣传,而对产品的副作用大多不去对百姓讲明。中国自从鸦片战争起一直打到1950年,后来毛泽东时代这是这样那样的运动,整个国家的国民都没有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中国人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水平较低下,所以对于制药厂的广告宣传有时会过分的相信,。

现在的医生,不论中医生还是西医师,大多商人不像商人,学者不像学者,一般西医的小医生,只会用用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葡萄糖)及一些对症治疗药,比如见痛止痛,见咳嗽止咳,见发热用用非甾体类止痛药来发发汗、、、中医生也大多是套方治疗,巧合治好一个到处吹吹,治不好,把责任一推到病人身上去,对炎症的治疗,一路的清热解毒药了事。百姓见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是这种套路治疗,自己也觉得很懂了,常常自行到药店里去买药吃。目前的中国,药店比公共厕所要多得多,要小便找厕所不易,找药店随地可见。可悲啊。

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所以对炎症的治疗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炎症就得用抗生素?????炎症就得用清热解毒药????

很多急性炎症,比如有局部的红热肿痛,伴随着体温的高烧,是有必要用抗生素及其它的对症治疗,也有必要用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但这大多不能解毒炎症的根本问题。很多急性炎症,也就是因为过多的运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的中药,而形成了慢性炎症。比如慢性尿道炎、慢性膀胱炎、各种慢性妇科炎症等等,大多是由于急性是治疗不对路才造成的。

炎症,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瘀毒互结,可分为寒瘀毒互结和热瘀毒互结两种。这是本人学习《金匮要略》时,见到张肿景对于热性的用大黄、丹皮来散热结;对寒性的则用败酱和附子合用以温散解毒。来区别炎症的性质。

急性炎症大我是热瘀毒互结,治疗时得清热解毒和活血散结配合才能过到更理想的效果。单纯的用清热解毒药,有时反而越治越差。因为急性炎症是瘀热毒互结,清热解毒药会影响血液的畅通,虽说吃了清热解毒药会见炎症好转,其实反而把炎症所在的瘀结冰伏了,瘀结没有散开,炎症还会再次的发作,这样反复几次,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于是成了慢性炎症。由于急性炎症变症快,所以治疗时用药得重,达到一剂见功,再来调理。

同一炎症,不同体质,治疗也不同。如果说一个素来脾胃虚寒的病人,在用清热解毒药时还得适当的加些健脾化湿的药,要不炎症没消,脾胃先败坏;肺部有炎症,大量的痰闭阻于肺,还得加大量的排痰药,炎症才能消;如是肠炎,还得加大黄等来排便散结解毒;如果说体质是阳虚的,还得加用桂枝、附子等来温阳散结解毒。总的来说,是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针对病机,选择具体的药物来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不是把清热解毒药乱用一气。

现在很多医生治疗感冒,总是把清热解毒药作为首选,感冒了,动不动就是吃板兰根颗粒,有的以至于洗澡后来预防感冒也吃板兰根颗粒。这种方式是极大的错误,其实很多感冒,是着凉了引起的风寒感冒,这种感冒的治疗在于辛温解表,也就是说通过吃辛热药来发汗来治疗,吃苦寒的清热解毒药,反而会“冰伏”寒邪,不但治不了感冒,反而会加重感冒;有人说凉药不能适用于风寒感冒,那用于风热感冒总没错吧,其实对于初期引起的风热感冒,也一样不能用苦寒药,而是要用辛凉药。味辛能透,味苦吃多了反而会化燥,要用也只有明显的内热了,才能用。切记!!!

很多人感冒了,大量的喝水,结果是感冒反而加重,脾胃也吃好了,有的还拉肚子一类的症状出来。这种人大多脾胃虚寒,多喝水反而消不掉,加重了脾胃的负担而损脾胃。水是阴性的,多喝水也会和清热解毒药一样,会冰伏病邪的。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此时病人的身体已虚弱,免疫力下降,治疗得以补为主,更要小心应用清热解毒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人的生命机能,自离开母体后,主要的能量就是来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慢性炎症,再加乱吃苦寒败胃的清热解毒药,只会让脾胃受损,只会更加重了病情。中医外科学对慢性炎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炎症的治疗总结出了清、消、托法。慢性炎症,是身体虚弱使毒邪内陷而无力把毒邪外托,如《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外科发挥》的“内补黄芪汤”等都是很有名的经典方剂,体现出了慢性炎症的治疗思路。其实,对于慢性炎症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炎不炎了,最主要的是机体免疫力下降,自我修复功能差了,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千万不能乱吃清热解毒药。

所说的板兰根只是清热解毒药的一个代表,是药三分毒,有治疗作用的一方面,也有副作用的一面,小心,小心。

文荣医院中医科  吴南京

      附:一个误吃板兰根颗粒的心声 

憧憬 11:58:33
师傅,您的板蓝根之说太对了,我这次感冒就深有体会,先是怕冷,第二天突然感觉喉痛,吃板蓝根,喉不痛了,但发烧了,加重了病情,后来又去茶馆喝茶,使病情更加恶化。 
憧憬 16:40:37
师傅,您在呀,这次重感冒,吃了您的药,还好,感觉体质也没亏,病也在慢慢的好转,谢谢您!

 

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中医 吴南京

两个月前,金华宣传部朱大人爸爸的肺心病,吃了些中药被我控制住了,于是她叫她的一个亲戚何某,来找我治。

何某82岁了,得肺心病30多年,天气一变化就咳嗽、哮喘、心悸,晚上不能入睡,一躺下就气喘不能呼吸。这次朱大人介绍来时是九月中旬,天气刚好变化很大,长年生病,身体也很虚弱了。得了风寒,咳嗽时痰中有血,血色鲜红,气喘不能卧,神疲无力,稍动则气喘汗出,自述在家里楼梯爬到二楼也要休息两次。舌淡暗,苔滑腻偏黄,舌头一伸出有水滴出。右脉沉细弦涩,左脉虚弱无力,整个脉像偏数。肾功能检查尿素淡和肌苷都高出很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2+,红细胞2+。体温38.5度。

诊:风寒化热,水气凌心。

治:清肺化痰,健脾利水。

生石膏50麻黄10杏仁15桔梗15党参30苍术20茯苓100生甘草15陈皮15干姜10半夏20鱼腥草30。1剂。

病人上午煎吃一次,两小时后气喘开始好转。下午原药再煎吃一次,晚上不咳喘,能躺下安睡。

第二天病人来诊,说其痰中已无血,体温36.5度。舌淡暗,苔稍退,但还是滑腻,但滴出之水已无,苔色转白。脉沉细弦,重取无力,左脉偏虚。

生石膏30麻黄5杏仁15桔梗10党参30苍术20茯苓50生甘草15干姜20陈皮15半夏20鱼腥草30。2剂。

三诊时病人自述能爬到三楼才会气喘。已不咳嗽,体温正常。舌淡暗,苔白稍腻。脉沉细弦,重取无力,左脉偏虚。

麻黄5杏仁10黄芪30党参30苍术20茯苓30生甘草15干姜20陈皮15半夏15当归15鸡血藤30鱼腥草30。2剂。

四诊时病人身体感觉良好,没有什么不适。多活动后还是气喘。舌淡暗,脉沉细弦,但已不会和原来那样的弦劲,是弦而缓,重取无力,左脉偏虚。

黄芪50党参30苍术30茯苓30生甘草15干姜20陈皮15半夏15当归15鸡血藤30麻黄5杏仁10五味子30鱼腥草30。5剂。

五诊,病人无不适。舌脉如前。

黄芪50苍术30茯苓30生甘草15干姜20陈皮15半夏15鸡血藤50炙麻黄5杏仁10五味子30菟丝子30覆盘子30炮附子15山萸肉30益母草30。10剂。

六诊,病人无不适,舌稍转红,左脉稍有力。

黄芪50苍术30茯苓30生甘草15干姜20陈皮15半夏15鸡血藤50炙麻黄3杏仁5五味子30菟丝子30覆盘子30炮附子15山萸肉30皂角刺10石菖蒲10益母草30。20剂。

七诊,病人尿常规里蛋白1+,隐血已没有,肾功能检查得尿素淡和肌苷已接近正常。再以六诊原方再服一个月。

 

分析:

本病治疗实在棘手,病太多了,但遵从中医上的“急则治标”的治疗原则,虽说还有很多其它的病,但风寒化热和水气凌心这个病机必要作为首先解决的治疗。病人久病,身体素虚,加上天气的变化,一不注意势必让痼疾发作。着凉去,从中医上来说,就是伤寒,只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和所伤寒邪的轻重而决定病情的轻重。这病人本有痼疾在,“久病必虚”,体虚不能固外,所以天气一变人就易生病,气温下降,人着凉了,冷空气直接到肺来,体表的毛孔收缩,体内阳气弱,膀胱气化不利,所以水液代谢不利,阻于肺引动痼疾而咳喘,上凌于心而心悸不得眠。体内的热气不能外散,郁而化热,这就是伤寒为什么会发热的原因。治疗得先把心肺问题解决,这是关键中的关键,痼疾不是一日而成,治也不是一时而就,急的先治。

该患者是高年之人,身体又有痼疾,天气的变化,让病情一下子严重起来,但治疗的关键在于对心肺功能的恢复,外有寒闭于表,内有水气凌心并且水气同时阻于肺。于是重用茯苓100克以利水强心,生石膏、麻黄、杏仁、生甘草为《伤寒论》中著名的“麻杏石甘汤”,可以说是一个风寒化热的专方,因病人痰中已出血,说明了热重,所以重用生石膏以去热;加桔梗泄肺祛痰,本药和生甘草合用,有很好的祛痰效果;党参、苍术、陈皮、干姜、甘草、茯苓、半夏健脾化湿,以绝痰之源,同时病人是高年之人,健脾补气以扶正气,达到去邪而不伤正;风寒化热,再加上痰湿闭阻在内,极易化毒,所以再加用鱼腥草,一可清肺解毒。二是本药气香味辛甘,气香可以和脾气,辛甘味,虽说解毒,但不会有苦寒类解毒药对脾胃的副作用。三是本药有很好的排痰效果。方中用药,虽温寒并用,攻补兼施,但总的一个目标就是清肺排痰,利水强心。达到治人治病的目的。

二诊时,病人痰中已无血,体温正常,急病已去。但舌淡暗,苔稍退,但还是滑腻,脉沉细弦而无力。病机转变,治疗就得有所转变了,因郁热已去,所以生石膏的用量要减少,因为生石膏太寒了,以免伤正,但病人还有气喘急,生石膏是金石之品,质重下沉,可以宁肺,所以还是得用。但病人的舌脉体现体内痰湿还是重的,所以加重干姜用量以制生石膏之寒性,以利于化痰。

三诊时病人气喘明显好转,已不咳嗽说明标病已去,治疗得以治本为主了。所以去生石膏之寒以免伤脾阳而不利化痰,因为本病痰瘀互结的病理产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解决,本病必治不好。所以对于治本来说,也必得以运脾化痰、利肺通络为治。

治至六诊时,病人肺部之咳喘之标症已经全去。“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何况是这样一个八十多岁的高年之人,肾气不用说也是虚的。肺主气,但气之根在肾,气这统在脾。还有本病人肾功能也不好,这也是必须对待的问题,所以治疗则要从脾肾中去求了。然本病的顽痰瘀阻,已成痼疾,治疗实非一日可成,治疗也得再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对于这种本来有痼疾,又得新感病的病人,必要先治新感病,这是一个治疗的原则,必不能错。痼疾虽说是主要的病,但病情稳定,外感会速化,从而引动痼疾而会至人于死命,风寒化热又水气凌心的,必要先保住肺心的功能,救命为第一要务。急标控制住了,再根据病机的转变,不断的调整治疗方法,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剥。治疗直治到病之痼疾稳定病机时,再针对这一主要矛盾来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治疗。

 

中医  吴南京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 吴南京
自《伤寒论》中的“桂枝茯苓丸”、“胶艾汤”等名方一直在临床中应用,后来别的医家又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发展到了“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到今天这些方剂还有很大的生命力,于是一些中医生就在上面的几个药方中套方治疗。治不了病,还理直气壮的说“女人以血为用事,历代的名医都是以血药来治疗,我用,有错吗?”

说到血,就必要去考虑到肝藏血。清代名医叶天士也说到“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叶天士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后世的中医生治疗妇科病也一直是从肝论治,要么四物、桃红四物来养血活血,要么逍遥来疏肝。这在金华来说是很普遍的,我看过金华地区所有的中医妇科医生的中药方,都是上述的套路。

昨天上海来了一个病人,她也看了很多中医,治疗角度和思路和金华的中医完全不一样,很正确,只是因为药量少了,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很正常,一个医生名气大了,会为名所累的,不敢放手去治疗,这是一些名医的通病。但也可以看出来,上海的中医环境比金华要好得很多很多。这也说明了治学之难。

叶天士说的“女子以肝为先天”没有错,错在后世的人不善于学习,误解了本意。

补血不是说单纯去吃补血药,更不是因为一句肝为先天,就把妇科病一切从血来治。我们要去深层次的理解气和血的关系,五脏和血的关系。

肝藏血,但我们要来考虑一下这血从那里来?肝血不是肝自生,而是通过脾胃对食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先天肾精所化而得(见《医宗必读》的“乙癸同源论”,以及《黄帝内经》所论述肾气对女性生理的重要性)。肝中主“藏”而已,所以肝血不足,要补,这补在于健脾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养肾固精,精足以生血。这才是补血的根本。

从《金匮要略》到《妇人大全良方》对妇科所讲的较多是风冷和瘀血为主。从妇科病来说,实在是有很多病是由于风寒和瘀血所造成,所以活血化瘀药也是妇科病治疗中常用到的。于是也就造成了现在很多中医生在治疗妇科病时乱用活血化瘀药。以至于在治疗时常常是治不了病人的病,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说到瘀血,我们有必要来知道下有那些因素会造成瘀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阴物,不能自运,必得在气的推动下才能运畅,所以气病会造成运血不畅而至血瘀。气不足,无力运气,这种瘀血主要的原因是气虚所引起,治疗得以补气为主,气补足了血自畅行。气滞则血瘀,气不通,则血也不通,所以对于气滞所引起的血瘀,治疗上则得以理气为侧重点了。

血虚了,血脉不充,血流也会不畅,这种瘀血的根本原因是血虚,治疗得补血为主,补血得在脾肾中求之。

现在社会性开放,本人治疗过很多不孕症的妇女,一问下,95%不孕症的妇女都有过流产史。流产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次流产可以说是做一次月子一样的,但是大多人因为工作、生活、观念等因素,对于生了孩子会去好好的做月子保养身体,而对于流产后大多数人是不太注重的,这样一来,人的身体一下子就虚去了。“肾主生殖”,流产最大的伤,莫过于伤肾气。肾主“藏精”,肾虚了,精也就亏去,这样精不足自不能达到“精生血”的目的,肾气为先天的原动力,肾气一亏虚,脾胃之后天之根本也会动摇而不能正常的运化,于是随症脾也虚。本人从大量的临床上来观察,流产后的病人,85%都是脾肾两虚为基础病机。流产过程中大多会有较大的出血,于是气血也就会随之而亏虚。气血亏虚了,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也就随之而来。比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阻塞等等。

很多流产过的女性病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流产后的几个月月经量会减少,月经中有血块。有的人急了,看到这种情况就去看中医,从金华所有的中医生来看,所用的中药处方都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先是用红花等药来活血,吃了这样的中药月经量会多点起来,病人开心,说这医生的技术高明。过两个月以后,月经量更少去了,于是医生又在原方上再加三棱、莪术等破血药来用,病人的月量又多点起来。病人又开心,再过两个月又更少去了,医生直接叫病人用西药黄体酮来治疗,有的也做过性激素水平的检查,显示病人的黄体水平是正常的,但医生还是一样的叫病人来用黄体酮,到了最后,病人打黄体酮也没有月经来了,一检查是子宫萎缩、卵巢萎缩的病出来,于是医生说这病没法可治。这种情况在金华我是见多了。

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医生对瘀的机理和对妇科中女子以“肝为先天”这一句话没有很好的去理解;主要是医生的知识面太小了,不能达到由博返约,不能看到核心病机,只会见病治病。

瘀血是一个很常见的妇科疾病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另一种妇科病的病因。

比如说到流产(特别是现在的刮宫手术流产,对人的元气损伤更大)后,病人元气大亏,以至于瘀血阻闭。“血不利则为水”,水为阴邪,易伤人的阳气,阳气伤了,又不能化水湿之阴邪,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时间一长,病人主会形成一个脾肾阳虚,水湿阻遏的病机出来。比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慢性盆腔瘀综合症等疾病,就是这一核心病机。

对于很多妇科病来说,活血是必要的,要不治不了病。比如盆腔瘀血综合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不孕症、宫颈糜烂、阴道炎等等,都有瘀血的病理因素存在,在治疗过程中也必要用到活血化瘀药。

但是在运用活血化瘀药时,得考虑到多方面。血虚的得以补血为主、气虚的得以补气为主,活血只能少少的用点,稍稍疏通下就可以了。

虚症的病人要以补养为主,一般医生都知道。我也常常对我的学生说,临床运用活血化瘀药得有选择性用,因为活血化瘀药的种类很多,有的温热之性,有的寒凉之性;有的是活血中兼有止痛作用的;有的是活血中兼有理气作用的;有的是直接破血的;有的是活血中有止血双向作用的等等,在临床运用上都得有所区别。不能动不动就是红花、三棱等药来乱用。

对于有急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发作期)的病人,在选择活血化瘀药时。这时病情的热毒很明显,治疗得解毒散瘀结,选用一些凉性的活血化瘀药,同时又有较好的解毒散结作用的,比如益母草等性寒凉,又有活血化瘀,和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活血药为好,同时配合一些解毒散结药,比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支莲等。

对于慢性病,病人的身体较虚的,则得选择一些有活血化瘀,又有很好补血养血作用的药。同时得根据病人的身体实际情况,气虚得在补气的基础上用活血化瘀药,阳虚得温阳的基础上用。在选择用药上,比如当归、鸡血藤等药为合适。这两个药,大体差不多,但还是有差别的。说到补血,当归的效果要比鸡血藤强点,但当归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一些大便干结的病人来说,则以选择当归为合适;而对于一些瘀阻较重的,则以鸡血藤为优了。

对于月经后期或者是月经量少的病人来说,则要在问诊上多问,得问得细。比如说在月经前两三天着凉去了,“血遇寒则凝”,月经周期会向后推,月经里还会有血块,这种情况得在温经散寒的基础上来活血。如果说病人有过大病史、手术史、流产史的,则要考虑到病人元气问题,不能一见到月经量少或者月经后期的就一路的攻破药猛下,要不,只有加重病人的病情。这时必要根据病人的“虚”,治疗得在补养的基础上选择活血化瘀药。病人来月经时会很明显疼痛的,可以选择元胡、川芎、乳香、没药等有很好的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严重提还可以用到虫类药来搜剔。有时虽说病人的身体很虚,但瘀血严重内阻的,瘀去才能生新啊,治疗上逐瘀就是补正。但病人只是少有血块的,没有明显疼痛,身体表现很虚的情况下,活血化瘀药还是得选择有活血又有补血作用的为好。

比如一个出血15天以是的病人,也一样得考虑到瘀血的问题,因为出血必有留瘀。有的人一看到病人出血10天以上的,就急了,诊断时不去详细的问清情况,一见到出血,就是乱用止血药,这是不对的。治疗得视瘀血的严重程度来定,向来的月块很多,这是瘀血严重,不论出血多少天,也一样得以逐瘀为主,瘀去了,血也就止了,再来补养身体;如果说病人出血的血块只有一点点的,这说明了瘀血不是很重,看出血量多少,多了得马上用止血药,血止了再来化。但不论瘀血生和不重,云南白药和三七都是可以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瘀血严重的妇科病人,这两种中药都很好,只是用量上有讲究,瘀血严重的,云南白药胶囊一次得吃四粒,三七弄成粉来吃的好,一次得吃到5克以上,这两种药都有很好的化瘀作用,又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对于一些瘀血严重,又出血的病人来说很合适,但在临床治疗上一样得通过诊断来进行,病人的身体真的虚了,还是得在补养的基础上用上述两药。本人一般是以煎好的中药汁来吞服上述的药。效果还可以的。

瘀阻时间久了会化热,在妇科病上,一边见虚寒,一边见伏热的情况很多见(特别是一些慢病妇科病更多见)。本人治疗一般用“大剂量的黄芪+四逆汤”为基础方,再配合益母草等有透热化瘀作用的活血药来治疗,能达到一边温阳,一边清透伏热的效果。

是药三分毒,活血化瘀药也一样,最明显的就是耗血伤血的副作用。除了当归、鸡血藤等少数的几味活血化瘀药没有这副作用以外,大多都有。所以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病人来说,选择活血化瘀药得很注意,临床治疗过程中,问诊越细越好,确切把握病人身体的虚实程度,再来选择合适的活血化瘀药。如果说一见到某名医的一文章就机械的套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弄不好,会酿成大症的。

任何治疗(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要达到治疗效果,都必须在人体的免疫基础上才能达到,如果说一个人的免疫力都根本无法达到运药的地步了,那就是吃仙丹也是空谈的,中医上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至理,这也是治人的一方面,在临床治病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见病治病,更要考虑到人体这一方面,治人治病一起治,这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横店集团医院  吴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