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稍息出哪个脚:第二节?隐寓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9:08:18

第二节 隐寓手法

标签:

隐寓手法

射覆

重言

逗漏

谐音

文化

分类: 内篇1

 本节介绍作者为了隐寓而使用的手法,见下:

1.谐音

谐音是指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使用谐音可以形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但如果所谐比较冷僻,不太容易看得出来,则会形成比较隐蔽的效果,这在《红楼梦》中有使用。现举一常见谐音的例子:《诗经》中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因“柳”谐“留”,故杨柳可寄寓惜别情怀。

2.比

“彼”“此”相近或相似,就可以以“此”比“彼”。在《红楼梦》中有“史比”“以家寓国”“以女寓男”等等。

“史比”就是利用在历史上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如两宋比两明,见后文。“以家寓国”则是因为“家国同构”,即“家”“国”具有阴阳性的关系,具有同一性,从而可以类比;“以女寓男”也是利用“男”“女”为一阴一阳的关系,两者具有同一性,可以相通。

3.倒读法

看“玉带林中挂”,将“玉带林”倒读,则为“林带玉”,即谐“林黛玉”。可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倒读法。

4.拆字法、合字法

拆字法亦称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法。拆字法在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中早已有之,经常将字拆分,便于记忆,如将“蒜”分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另外,拆字法也是制灯谜的重要方法,如一字谜:“牛过独木桥——打一字”,谜底是“生”字,正是将“生”拆分为“牛”“一”,并通过联想,得出“牛过独木桥”的谜面。在《红楼梦》中,作者也运用了拆字法,我们在解读时,需要将拆开的字“合”起来。

合字法就是二字或多字合成一字,我们在解读时,须将字拆开来读。如“袭人”拆分为“龙衣人”。

5.射覆法

射覆:射者,猜度也;覆者,遮盖隐藏也。射覆游戏历史悠久,《红楼梦》中宝钗也说“‘射覆’从古有的”。射覆游戏在早期主要是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语言文字形式的射覆游戏,其法是用相连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

《红楼梦》中出现的射覆法就是语言文字形式的射覆游戏,以其中内容来举一例:看宝钗和探春射覆,探春覆“人”“窗”两字,用的是“鸡窗”“鸡人”二典,所以探春所覆是“鸡”,宝钗猜着,用“鸡栖于埘”的典,所以射了一个“埘”字,探春见宝钗射“埘”字,亦知宝钗用“鸡栖于埘”的典,知道宝钗猜对了,因此“二人一笑,各饮一杯”。

6. 矛盾法

此法又细分为两个方面。

一、与常识相矛盾

《红楼梦》中出现一些名词,这些名词会与本身涉及的一些常识相矛盾。主要有两处:一是“宁国府”“荣国府”,二是“忠顺亲王”“义忠亲王”。简要说一下“宁国府”“荣国府”,在文本中,贾演、贾源是国公,按常识,其府第则应称为“国公府”,但在《红楼梦》中则称为“国府”,这与常识相矛盾。那么到底是“国府”对呢?还是按常识而来的“国公府”对呢?在隐寓层面,“国府”为对,具体解读见后文。

二、与文本中的基本情节相矛盾,即“真言”“假言”法。

太虚幻境中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这是阐述阴阳哲理的:人处于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对于矛盾、对立的两方,当你认为其中的一方正确的时候,必然会否定与之相对立的另一方。即是说所谓的“真”“假”、“有”“无”在人的主观意识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里只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对于客观的“真”“假”,如果认识不当,就会将“假”认为是真,那么“真”就是假的,即所谓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让“假作真时真亦假”出现在太虚幻境中,就是告诉读者,《红楼梦》中有“真言”,有“假言”。这些“真言”“假言”相互矛盾,会使读者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矛盾性的语言,从而引导读者向隐寓的层面思考,继而判断谁是“真言”,谁是“假言”。因此读者如果以假言为真,那么就会认为真言为假,从而不能探得作者隐寓。

先来看一对“真言”“假言”: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到“我也和你似的独出”,但我们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可知,元春是宝玉的亲姐姐,所以这和“独出”相矛盾。到底哪个是“真言”呢?“独出”是“真言”。这样的情节矛盾在《红楼梦》中还有很多,笔者会在后文解读。

在此说明一下,《红楼梦》中的“真言”一般是相对于隐寓层面来说的。

7.似不犯实犯

作者故意用原本已有的词汇,这些词汇或是历史名词,或是四书五经中的话语,或是常用固定词汇。这些词汇中都含有清朝忌讳之语,如“大明宫”是唐代宫殿名,但嵌“大明”二字;宝玉说“除明明德外无书”,这本是《大学》中的句子,但这里“明明德”是光大明朝之意,仍是嵌“明”字。这都是作者运用已有的固定词汇,看似合理,看似不犯,实则犯当朝之禁讳。

8.用典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用典,当然《红楼梦》也大量应用,但《红楼梦》的某些用典更加隐晦,具体见后文。

9.修饰①

主要指两种:一种是以仆人修饰主人,如侍书、入画修饰探春、惜春,即探春书法好,惜春绘画好;一种是以居住环境修饰人物,如黛玉所居潇湘馆,四面皆竹,以竹修饰黛玉,以竹来象征黛玉的高雅、脱俗。

在隐寓层面,亦使用,如袭人拆为“龙衣人”,用来修饰宝玉,即宝玉是“龙衣人”。

10.重言

重言是《庄子》中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红楼梦》中亦大量使用。在经篇上第一章第六节已作介绍。

11.“逗漏”法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宝玉只怕他睡出病来”,“便忍着笑顺口诌道:‘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宝玉“诌”了一个众耗偷果品的故事,故事很生动、有趣。其实宝玉讲这些,都是为了“逗漏”一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从而赞美黛玉。另外,作者还“逗漏”了“分身法”——“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

为了隐寓,作者也经常使用“逗漏”法,仅举一例:在“开夜宴”一回,探春抽到杏花签,就“逗漏”了一句:“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至于隐寓,详见后文。

12.名字字面释义法

如“赖尚荣”,字面意义则是“赖之尚荣”;“王善保”,即“帝王之善保者也”;“冷子兴”,即“冷兴”(“冷”开始兴起)。

有些名字则需要通过谐音后,再字面释义,如“詹光”,其谐音为“沾光”,即“爱占便宜”之意;“卜世仁”,谐音为“不是人”,字面之意很明显,不用解释。

仅举几例,详见后文。

13.以空间距离隐寓时间距离

笔者发现有三处,第一处是刘姥姥“千里之外”隐寓“千年以上”;第二处是“紫檀堡”在“东郊离城二十里”,其“二十里”隐寓“二十年”;第三处是邻居“宁国府”“荣国府”代指历史上依次传承的北宋南宋两王朝。具体解读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