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杨修扮演者:【佳片U约】荷兰二战经典:《战火葬童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7:16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荷兰二战经典:《战火葬童年》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影片像《罗生门》那样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事件,剖析了每个人的内疚感。由于跨度太大,影片稍微有点松散。影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资料]
导演: 冯斯·罗德麦克斯
编剧: Gerard Soeteman / Harry Mulisch
主演: 德雷克·德·林特 / Marc van Uchelen / 莫妮卡·梵·德·冯
类型: 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荷兰
语言: 荷兰语 / 英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86-02-06
片长: Argentina: 124 分钟 / Spain: 141 分钟 / USA: 144 分钟
又名: 攻击 / 袭击 / The Assault
战火葬童年的获奖情况
1987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
1987年 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外语片
1986年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olden Space Needle Award) 最佳影片
战火葬童年 - 剧情
在二战的最后日子里,一个12岁荷兰男童目睹自己亲人遭到纳粹迫害。他长大后上大学、结婚、事业有成,但内心一直受到那段经历的煎熬。两个家庭也因为那场事件,导致后代受到长远影响:纳粹帮凶的儿子因为父亲的罪过而遭到社会排斥,以致他成为极端右翼份子;而栽赃于主角家庭的邻居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
[精彩影评]
1
马尔克斯以前写,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大家都知道谁要死,只是等待着故事往前推动。而这次罗德麦克斯这次则是讲了一桩事后意外张扬的刺杀案。路子走得与众不同,甫一开始便告诉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结果,荷奸被刺,盖世太保的人马咣咣咣打破了用五分钟描绘的平静生活。
若只是这么进行下去,势必陷入到反纳粹加同情犹太人的模板中。但罗导另辟蹊径,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绘安东的正常生活,尽管他已经选择去遗忘当年的惨痛,但一张阴影处的朱唇,和无意间轮番闯入生活的当年之人,在陈缓的节奏中一而再地把我们引入那个遐想——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首先要看到,罗导的意思并非去悬疑,猜出结果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重新审视每个人在那桩快被遗忘的事件中展现出的人性下的悲欢离合。政治理念意识形态不能成为电光火石下做出判断的基石,基石始终是人性。所以电影里才会在不同的几个时段出现以下的场景:纳粹咒骂社会主义,荷兰激进分子咒骂社会主义,美国人咒骂社会主义,但主角却并不言语。其实该骂的并非主义,纳粹最可恨却也有自己的原则,荷奸虽可恨却只是想苟且偷生,把尸体移开的人虽导致了安东一家毙命,却也是只想活下来。
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利己,二是活下来。
孩童时的安东,闪烁着一双明亮无辜的大眼睛,在黑暗中战战兢兢地看着刺客美丽的嘴唇,因为这张嘴唇,他娶了他前妻,因为这张嘴唇,他和他前妻离婚,因为这张嘴唇,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毙命在二战结束前夕。他用一辈子去寻找,那个美丽刺客在大时代下的悲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丝丝线线,都与自己的命运羁绊在一起。
二战,韩战,越战,冷战,战争始终在继续,以后还有伊战阿富汗,战争之外的人们喜欢打了鸡血一样上街游行来宣泄自己过剩的荷尔蒙,宣扬自己的主义自己的观点。唯独安东,痛苦流涕地在人群中疯狂地寻找自己的孩子,紧紧抱住,淹没在人群中。
因为那事件发生的终极原因,正是所有我看过的与二战有关的此类型电影中,最令人意外的一出。
2
本片通过二战中发生在荷兰的一起事件从多角度窥视了战争中的人性。影片反映的东西较多,我想就其源头也就是抵抗组织刺杀纳粹帮凶这个问题谈一谈。
我一直认为,战争是微观的,战争不是不计代价的,以爱国的名义损害民众的利益也是值得批判的。中国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曾派间谍不断在日伪占区从事刺杀日本兵活动,表面看来这种行动非常爱国,但实际上,每次刺杀一个日本兵,都会导致附近成百上千的百姓家庭受到牵连,遭到日军的报复,对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以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遭致敌占区人民对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后来还是国民党一个在汪伪政权的卧底知道此事后写信给戴笠叫他停止了这种得不偿失的刺杀活动。本片中也是,荷兰抵抗组织不负责任的暗杀活动给主人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还是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这样的暗杀有意义吗,用片中的话来说,杀了那个人战争就会早一天结束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漠视民众的利益,即使是在战争中。
[请您观看]
',1)">
http://player.56.com/v_NTcyNjg3MzE.swf
编辑于201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