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徐家大院: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49:02
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招生就业的繁忙季节,学校招生以及学生就业,企业用人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同时,有关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如一方面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同时,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而且,这种情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普遍性。这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就开始火爆起来了呢?情况恰恰相反,当前,招生仍是众多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难点。这就导致了一种反常现象:一方面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招生冷”,鲜有人问津,境地异常尴尬。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了解的情况看,这里面有部分职业学校声誉不佳、学生就业缺乏政策保障等问题,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存在着问题,导致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不了解,甚至误解、存在偏见。

    只要反思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小学、初中阶段,我们什么时候对学生进行过职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呢?。我们现在的教育几乎都是为中考、高考准备的,而且,我们一直在教育引导学生向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企业家等职业目标奋斗,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走上普通高中、考重点大学这条道路。

    当代职业教育有待规范和发展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同普通教育并行和沟通的教育序列,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走向21世纪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事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两大任务,一定要在提高质量中继续大力发展,在大力发展中进一步提高质量。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前景广阔,应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有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代经济、科技和教育一体化的趋势表明,在一个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体系中工作和生活的社会成员,不仅需要有适应本行工作的职业素养,而且需要有适应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不断变化的全面素质,这就决定了现代教育既有分流教育、又有综合教育的趋向,实行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的渗透和沟通是顺应这种趋势的现实选择。这种选择包括:在中小学教育中除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外,应按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渗透部分职业教育的因素;在高中阶段教育分流的同时,适当发展一部分综合高中,在进行综合教育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分流;在职业学校中适当加强文化科学基础教育,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开拓普通高校通过必要程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途径,职业学校也可寻求通过必要程序吸纳普通学校毕业生的途径等等。总之,职业教育要置于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同普通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一个开放的、多样的、灵活运行的系统。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是包括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队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的系统工程。规划要体现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的要求。要密切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深化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依靠企业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分析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措施,是非常迫切的。如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职业学校和专业的布局结构;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等。有必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职业教育应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积极参与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是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必将引导职业教育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现有的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仅占总数的一半;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了三分之二。发达地区前一阶段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他们迫切需要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在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进程中,将发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作用。另外,通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规模,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培训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展。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求。据测算,适龄劳动年龄人口2020年将达9.26-9.61亿。职业教育层次在稳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有适度高移的趋势。按照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将以初中后即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为主,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还要适当发展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包括初级职业学校、初中二年级再加不同时限的职业培训等)。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技术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也由于城乡劳动者文化程度的提高,一部分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高一层次的职业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复杂的生产装置的操作人员,知识含量高的第三产业的基层管理和业务运行人员等等。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表明,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各类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要想在新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必须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所以,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教育部提出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国家当前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