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pro如何付费:[文化]泉州民俗文化之岁时风俗(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7:39
『福建』[文化]泉州民俗文化之岁时风俗(转载)访问数:915  回复数:16
楼主作者:幽灵使  发表日期:2005-7-18 09:21:00    春节
  
   人们过春节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因这一天是一年之首日,故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所以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这样,原意为春季或春天节序的“春节”,即成为农历元旦的专称,并为后人所沿用,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年”。
  
   春节为一年诸节之首,是一年之中最具喜气氛围的节日。此日子正之时(零点)一到,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是时爆竹喧天,家家户户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但因燃放爆竹有伤人、费钱、污染空气等弊端,近年来,鲤城市区禁止燃放爆竹。清晨,全家人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见面笑逐颜开,互道“恭喜”,俗称“贺正”。对登门贺正的 客人,主人心热情请甜:或吃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是日街头巷尾、村前厝后,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解放后,春节定为传统节日,放假三天,期间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使佳节气氛更加祥和、热烈。 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多于正月初一上午举行春节团拜会,殊不知此俗泉州古时已有。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诚一美俗,惜废于清,喜复于今。
  
   作为一个节日,春节一般仅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但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却向腊月(农历十二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时间长短,各地小一。在泉州,全民欢乐的气氛大致要延续到元宵,“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其中又以初五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正如泉州俗谣所称:“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初五后各就各业,农民也要舀挑粪肥,开始农作春耕。也有以初六力界,称“初五舀肥,初六隔开”。
  
   正月初五这天,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龙、南埔等地,以及介于惠东、惠北之间的辋川村,还有一个只有其北邻莆田地区才有的特殊节日,其称呼各地叫法不一,或曰“吃大顿”,或曰“做大岁”,或曰:“无头节”,其由来各有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都称是明宗靖某年春节前,因倭寇偷袭,人们纷纷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于正月初五这天补做“年兜”节(除夕),祭奠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清嘉庆《惠安县志.祥异》对明代嘉靖年间倭冠为患殃及惠安沿海地区的史实,有明确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郡始有倭寇。三十五年,指挥童乾震御倭战几。三十六年,倭寇邑海滨诸乡。三十七年四月,倭薄(县)城,时城新筑,令林咸偕绅李恺、康惟心、张宇御之。……三十九年四月,倭攻崇武城,千户郭怀仁、朱紫贵失守。遂陷城,据四十余日,燔军民居,大掠而去(同书卷7《城池》则称‘焚毁杀掠殆尽’)”。可与民间传说相互印证。尽管有历史学家指出,明代倭寇队伍中也混杂有中国人,但民间的传统看法,普遍都是把这些倭寇视为来自海外的强盗。如果我们能对“吃大顿”、“做大岁”、“无头节”的节俗文化内涵加以认真的研究,在今天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穿插在庆贺性节日中的这种习俗,虽然与整体的欢乐气氛形成极大的反差,但乐中思悲,却可以增强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忧患意识。所有这些,也许就是上述习俗能沿承至今的一种合理解释吧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 西南国际珠宝城 比后再买更放心,看得到的实惠!
更多品牌专区>> 1#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2:00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大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在正月初一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自朔至望,为春节的系列民俗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丸”,此食俗始于宋代。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是日以元宵九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元宵节吃元宵丸,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如今的元宵佳节已成为泉州人与“三胞”团聚的“团圆节”,有首《元宵月正圆》的闽南歌谣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泉州元宵节的习俗不少,如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沿海一带未成年女孩还时常结伴祀“棕蓑娘”,其时要备好食品及一寸长的小红绣鞋一只或小衣衫一件,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其供品或边祝边吃,或祝毕带回,小红鞋或小衣衫则要焚化。此“棕蓑娘”当为全国许多地方所敬妃的厕神紫姑。《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阴杀之于厕间。上帝怜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泉州未成年女孩敬把“棕蓑娘”,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与全国其他地方占蚕桑、占姻缘、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和迎神赛会的活动,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及至南宋,灯烛之盛,已闻名全国。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花灯制作技术不断革新,品种繁多,造型新颖,巧夺天工,为海内外所共赏。每逢元宵佳节,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星宿,而开元寺、威远楼等处更是灯光灿烂,人山人海。安溪县龙涓山后村的尤灯十分别致,“龙头”和“龙尾”由公众合备,中间插进各家各户的灯笼,全村只擎一条灯龙,灯龙越长,象证该村人丁越兴旺。迎神赛会于元宵节当天或过后数日举行。明代晋江人何乔远的《闽书》说,其时“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珍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解放后,泉州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文艺踏街”,大人丰富了人民的文娱生活。
  2#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4:00  清明节
  
   清明为24节气之一,既是时序标志,又是传统节日,时间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或前后一天)。称之“清明”,当与此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而清明”有关。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大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泉州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在厅堂祭妃祖先。清明节前后10天内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和抬骸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扫墓时要除棘草、培墓土、描碑文(须用红漆)、献“纸钱”,然后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楮、放鞭炮,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出现了缅怀先烈,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的新风气。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另据清代乾隆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与泉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馃”。“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清明划馃”是以糯米、小麦、地瓜干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馅,蒸制而成,香甜适口。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馃”,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3#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5:00  浴佛节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副悬挂在泉州开元寺大门两旁的对联,相传为南宋大儒朱熹所撰。早在唐代,已有无等禅师于南安九日山无等岩刻上“泉南佛国”四字。北宋之初,泉州奏僧尼未度者四千,已度者万数,其后因宋王朝滥卖度牒度僧,僧尼队伍更是迅速膨胀。可见朱熹所撰对联,绝非空泛之言。古代泉州佛教如此兴盛,自然会在岁时节日民俗上有所体现,这就是农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又名“佛诞节”。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但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相传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据旧方志的有关记载,每逢此节到来之前,泉州的寺僧们要于四月初一日遍走间巷,募化人家,名曰“洗太子”。至初八这一天,寺院里要举行“浴佛法会”,全寺僧侣和信徒们要用香汤为佛像洗浴,作为佛诞生的纪念。是日,民间无子者,可用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尽管浴佛节民俗现今已少听说,但泉州“此地古称佛国”,因此不能不略加提到。
  4#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6:00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屈原,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另一说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对这一说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大多。但不管怎么说,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要室内消毒、悬挂蒲艾、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更要胸佩“香袋仔”、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目的只有一个,即避免在“恶”日受到外界邪祟侵害。尽管有不少学者经过细心的考证,认为在端午节包粽了、划龙舟的习俗,其起源与纪念屈原大夫,但对于一种民俗文化而言,这并不重要。如果我们对上述两种说法进一步加以探讨,反而可以发现,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心仪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超升成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护佑百姓渡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长有福祉。因此可以这样说,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其实,农历五月并不是只有初五这一天才是“恶”日,而是整个五月都是“恶”月。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是月(即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五月气候多雨湿热,人的体质也较差,恶病病疫,时常泛滥成灾。故至南朝时的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在记荆楚五月风俗时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端午节习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恶”方面。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而实际 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清乾隆《泉州府志. 风俗志》载:“是月(即五月)无定日,里让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另外,泉州城乡旧时还有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叫“采莲”,又称“唆啰连”,举行活动的时间,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日,而新编方志则记为端午节这天。是日清晨,采莲队伍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的“铺兵”,手举长杆红旗,一路如醉似颠,充当前导。随后有四人沿途 敲锣灯鼓,以助声势。队伍中有几名男扮女装的提花婆,动作滑稽,格外引人注目。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老龙头,徐行压阵。采莲队伍在“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唆啰连哪,啰连哩啰连啦……”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游街串巷。“铺兵”挨家挨广人宅舞旗拂扫,驱邪求安,主人要礼施红包,并燃放鞭炮送出门,提花婆则回送白玉兰花或小型木雕龙头。泉州有的民俗学者认为,“采莲”风俗乃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唆啰连”据说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又说是古越族人呼龙舟为“(三点水+)页滤”,所以才有“唆啰连”这种音词。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但近百年已没再举行。由此看来,崇武的赛龙舟、游龙舟和“采莲”习俗一样,都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泉州端午节习俗,旧时还有“水上捉鸭子”,以及晋江内坑亭顶独有的“鼓锑”(训练和表演枪法)等,如果我们再把赛龙舟也考虑在内,都看作是有益于健身防病的体育活动,那么,活动时间选择在被视为恶日的端午节,就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5#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7:00  七夕
  
   公历3月8日为现代的一个国际性妇女节日,而农历七月初七日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的属于妇女的节日,名“七夕”但这两个节日在本质上并不相同,“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而“七夕”乞巧,则曲折地反映了中国旧时代的妇女们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可悲地位。
  
   她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巧”一些,是为了更能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七夕”节使在封建礼法制度下处于无权和受压抑地位的妇女们,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使她们在这个指定的日子,能合法而堂皇地通过“过节”的形式,表露心中深藏的美好愿望,舒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从而体现出我国民俗文化中关心女性和同情女性的一面。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有: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并尊称为“七娘妈”。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可见民间是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人们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让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大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人们说,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颓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是夕如下小雨,人们则谓这是牛郎、织女于分手之际,彼此依恋不舍,挥泪告别。泉州有关七夕的民间传说,极富人情味,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大妻,每年须至七夕时才得以一会,是个悲喜交集的日子,泉州人却把它演化为织女的诞辰,并举行相应的祈祥活动,这就大大地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伤气氛。泉州人还把原为大帝孙女的织女(故织女又称“天孙”)的辈份提升一级,说成是人帝的第七个女儿,泉谚云,“父母疼尾仔。”这就缩短了天帝与织女之间的感情距离,而天帝为使女儿不因婚后而荒废生产,原意让她每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尚不致于太绝情。喜鹊虽有报错喜的过失,但它那种将功补过,任劳任怨的精神,也确实令人感动。这些故事情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泉州民俗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庸”的儒家伦理思想,即以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可见,泉州素来号称“海滨邹鲁”,并非溢美之言。
  
   七夕中午,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看来,热情好客的泉州人,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了,共庆“七娘妈生”。至于供品以“七”为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数的思维模式有关,即“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样之数。如泉州民俗以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需取菜果七样做羹,名七宝羹。七月初七为“重七”,亦是吉日,把织女演化为七娘妈,可能也与“数七”有关。
  
   泉州人还把七娘妈奉为护佑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女神,因此在“七夕”还表现出一种关心下一代的节日氛围。新生婴儿在第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即干妈),称“新契”,至16岁才解除契约,称“洗契”,其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此外,泉州七夕尚有“乞巧”民俗,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
  6#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28:00  冬至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把冬至节当作过年一样隆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义改称“亚岁”。泉州人称“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7#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18 09:32:00  我们前面在介绍春节民俗时曾提及,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是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点,向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其后延至元宵节,前伸则至腊八节。腊月与农历过新年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八节、送神、除夕等,可视为春节的序幕,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除夕。
  
   由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 除夕,泉俗称“年兜”,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其日子视该年腊月是小月还是大月而定,或二十九。或三十。泉州除夕这天的节俗主要有祭祀祖先,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跳火盆”,辞年守岁等。
  
   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是日中午,要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晚上台家吃团圆饭,古称“围炉”。俗谚云:“年兜不回家无某(妻)。”故是晚外出亲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均要回家团聚。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
  
   晚饭后,农村有“跳火盆”的习俗,意为年谷大熟,燔柴报天。所谓“火盆”(或称“火群”),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的火堆,凡家中男子成员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中在家兄弟替跳。大家边跳边念:“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两,新年财源人厝内。”沿海乡民则念:“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谣词各地大同小异。火盆跳后,各家主妇 即把其灰烬收置火笼中,藏于房内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但也有民俗学者认为,除夕“跳火盆”,意在以火驱除身上之疫,如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泉州为福建省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泉州回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也过除夕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冬至等汉族传统节日。此外,尚有属于本民族的三大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这三大节日来自伊斯兰教,后来不信奉宗教的回民,同样过节。圣纪节在回历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据传穆圣逝世的日子,乃回历十一年(632年)三月十二日(有曰十三日),故亦称“圣忌”。此节的庆祝纪念仪式,主要在清真寺里进行,阿訇要预先备办清炖牛肉和羊肉,以及用面粉等原料油炸而成的“油香”,招待到清真寺参加纪念活动的回民。
  
   开斋节在回历十月一日 ,成年的穆斯林自回历九月一日便开始斋戒,称人斋(亦称封斋,把斋),斋戒时间为一个月,故称“斋月”。斋月开始,泉州清真寺张灯结彩,大殿香烟缭绕,一派节日景象。斋戒者竟日枵腹,惟晨昏见星而食。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盖德尔夜”,是“真主”颁降《古兰经》之夜,家家厅堂及清真寺礼拜殿烛光辉煌,象征《古兰经》灿烂光辉,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当晚全家团聚并宴请汉族朋友,而后穆斯林们又汇集清真寺,共庆佳节,至更深夜静始尽欢而散,其盛况有如汉族除夕。到了回历十月一日开斋节的早晨,各家户主换上节日盛装,在阿訇带领下同往诸家拜斋,互道“色兰”(问安祝贺)后,客人须应主人之请,随意品赏一下茶点,以示对主人的亲热与尊重,称为“口到”,其活动有如汉族过春节。
  
   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一日,亦称忠孝节、牺牲节、宰牲节、献祭节,也有人称为小开斋节(小节)。泉州穆斯林在这天虽然也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但节庆气氛略亚于开斋节。8#作者:净土听雪  回复日期:2005-7-20 20:34:00  写得很贴切。楼主是泉州人吗
  9#作者:无胆色狼  回复日期:2005-7-21 00:50:00  呵呵,少了一个公次于“春节”,“清明”的“普渡”和排名第四的“半年节”10#作者:幽灵使  回复日期:2005-7-21 17:29:00  没错,偶是泉州地区的!11#作者:晓枫悠悠  回复日期:2005-7-21 18:42:00  樓上的幾位都是泉州的吧12#作者:潘帕斯旅行者  回复日期:2005-7-24 23:08:00  偶祖籍是泉州的,家在西街,就在开元寺附近.感觉泉州的民俗气氛很浓厚,文化底蕴很深沉.泉州的牛肉羹.元宵汤圆及双塔牌豆干都是偶美好的回忆!13#作者:林梦祈  回复日期:2005-8-14 23:28:00  同意,路过14#作者:彻底坠落  回复日期:2005-8-15 19:58:00  作者:无胆色狼 回复日期:2005-7-21 0:50:00
  
    呵呵,少了一个公次于“春节”,“清明”的“普渡”和排名第四的“半年节”
  ========================================
  
  对啊
  现在是各地开始普度的时候了
  我们村普度刚好是中秋节
  哈哈
  老人家可以按照时间排列把附近几个村的名字像顺口溜那样念得很好听
  不过现在普度越来越没气氛了
  一方面大家都有工作要忙
  一方面政府整天都在提倡节约禁止这些活动
  郁闷
  
  真要细说还有很多的
  以前小时候就盼着这些节日有好东西吃
  哈哈
  
  象立冬是补冬
  要杀鸡杀鸭进补的
  
  还有尾芽
  大大小小的企业老板都要给员工发点小钱或者一起辍一顿
  当然家里也是要烧香的
  
  春节前几天几乎都有特定的意义
  我只知道初二是回娘家
  还有好象是前几天不可以去井里提水(现在都不用井了,哈哈)和洗东西
  
  还有正月初九也是个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