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威尔怎么样:马王堆出土房中术著作教人科学做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5:07:39



马王堆出土房中术著作教人科学做爱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予今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做爱须遵守科学原则。《天下至道谈》一书,谈的全是房室生活。这就是说,书的作者认为男女性爱须符合天地自然界的规律。书中阐述了“合男女必有则”,讲的就是做爱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多种医书,分别书写在帛和竹木简上。其中三种竹简《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十问》,以及帛书《养生方》、《杂疗方》的主体部分,属于古代房中类医书。据专家考证,各书的抄录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末或前三世纪初。按此纪年推算,应在先秦时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时期流传过的房中著作有八种,合共186卷。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多已失传。马王堆出土的房中著作,便成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性学著作。那么,两千多年前古老的房中著作对今人有些什么启示呢?这个议题很值得大家来研讨。笔者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由于上述医书均用古老文字写成,属性艰涩,为避免引文占的篇幅过多,权且以当今的语言释义为主。 

 

做爱须遵守科学原则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予今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做爱须遵守科学原则。《天下至道谈》一书,谈的全是房室生活。这就是说,书的作者认为男女性爱须符合天地自然界的规律。书中阐述了“合男女必有则”,讲的就是做爱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度。《合阴阳方》谈的也是阴阳交合即男女交媾的事,所谓“合阴阳之方”,讲的也是男女交合的原则和方法,以求更好地享受对身心有益的性生活。其余房中著作所持观点也都一致。

 

马王堆房中著作告诉世人,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联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发生作用。男女交合既是男女双方的事,因而交合时要注意互相的协调与配合,做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切忌单方面粗暴鲁莽,草率图快。男女交合须在你情我愿下进行,当女方毫无性的要求时,如男方强行交合,会对双方特别是对女方的身心造成伤害。还说对房事要采取慎重态度,绝不可随意为之,“慎勿出入”一词寓意深长。

 

男女交合是双方的事,故不宜在女方产生性冲动之前与之交合。“不先女人”即是此意。在交合之前应先互相抚摸嬉戏,等到双方都产生性冲动,才是最适当的交合时机。《天下至道谈》说的“先戏两乐”,指的就是交合之前必须先行嬉戏达至双方兴起。《合阴阳方》则将尽情抚摸相抱拥吻称为“戏道”。今人将做爱前的互相拥吻爱抚以“前戏”名之,似与古人同类用语有渊源关系。

 

那么,如何得知女方性的冲动已被唤起呢?《天下至道谈》和《合阴阳方》都讲到“五征”、“五欲”、“五音”,其涵义是:“五征”指的是女子性冲动的五种征兆,“五欲”指的是女子产生性冲动的五种表现,“五音”则是指交合时女子发出的五种叫床之类的声音。医书作者对男女交协作出如此生动的概括,目的是让男方注意观察女方的反应,在行动上做到默契配合。正如《天下至道谈》说:“察五音以知其心。”

 

上述房中著作,对两性交合的姿态及性技巧,做爱产生的快感及性高潮的种种表现,都有细致的描写。《天下至道谈》强调说:“乐之要,务在持久。苟能持久,女乃大喜,亲之弟兄,爱之父母。凡能此道者,命曰天士。”意即女方享受性的快乐,关键在于男方的持久。如果男方做到了,女方会大喜过望,亲你胜过兄弟,爱你超过父母。凡通晓阴阳交合法则、精于房室之道者,可命名为“天士”。古之“天士”,知天道者也。

 

《天下至道谈》作者,重视交合的“前戏”活动,重视交合中女方的各种感受,重视女方最终享受到性满足,并不是出于对女性的偏爱,而是为了顺应“合男女必有则”的规律。作者耐心交代男方说,在女方有了性欲后,既不要犹豫不定,也不要仓促行事,既不要太过兴奋,也不要太过迟疑,交接时还要注意“必徐以久,必微以持”,即动作必须徐缓微细方能坚持长久。这当然也不是出于对男方的厚爱,折射出的仍然是“必有则”的颜色。

 

《天下至道谈》提到的女阴解剖部位名称有12个之多,显示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不仅已具有一定的解剖知识,而且发现阴道的不同解剖部位对性交刺激所作反应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一个女阴部位名叫“谷实”,经专家考证即是阴蒂。此乃女性获取快感的最重要器官。写在丝织品帛上的《养生方》,卷末附有女阴部位示意图。原来可能绘有12个女阴部位,可惜残缺不全,已难以辨识。

 

《天下至道谈》还讲到“七损八益”,其含义是在房室生活中,要防止七种有损于人体健康的做法,而善于采用八种对身体有补益的做法。其核心思想体现的是房中养生,也就是性养生。要求懂得性养生的人,遵守男女交合的规则和法度,使性生活成为一种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活动,而不会为了单纯追求性满足,从而导致未老先衰、折损寿命的后果。马王堆房中著作还多处讲到男女交合与寿夭壮衰的关系,反覆强调要懂得交合之道,善于用八益去七损,加上必要的饮食,辅之以适当的运动(按指导引),就可以“却老复壮”、“延年益寿”、“得者寿长,失者夭死”。有关“七损八益”的性养生之道,下面还将作详细介绍。

 

马王堆房中著作所讲的法则或法度,是由谁定的呢?《十问》写了一段假托黄帝与医学顾问的对话。

 

黄帝问于天师说:“万物为何能够运动变化?花草树木为何能够生长?日月为何能够放射出光明?”天师答覆的大意是:“请您考察一下天地之情就可得知,万物的生成有其自身固有的法则。谁能驾驭它就可赢得生发的权利,谁要违背它则难以继续生存。”

 

至于法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法则并不是由什么人制定的,“虽圣人非其所能”,而是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十问》指出:它“生于无征,长于无形,成于无体,得者寿长,失者夭死”。意即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生长的,看不出什么征象和形状,其成长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按照它所体现的规律办就长寿,否则就短命。同墓出土的帛书《道原》在推究“道”的本原时指出:“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按其自身发生的规律在生成着,人们依赖它,运用它,却看不见它的形状,也无以名之,就把它叫做“道”。这意味着,道既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人类的性行为自也不能除外。 

 

不可以极情纵欲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今人的另一重要启示是,在房室生活中不可以极情纵欲。

 

《十问》中有一段假托尧与舜的对话:

 

尧问于舜说:“天下什么最为贵重?”

 

舜回答:“生命最为贵重。”

 

尧又问:“生命该如何保养呢?”

 

舜答:“端看阴阳之道了。”

 

尧接着问:“人体有九窍(按指七窍加前后二阴)、十二节(按指四肢大关节)其设置皆有所处,为什么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同时生长,而先于其他器官就衰退得不行了呢?”

 

舜答:“人进饮食时用不着它,也不用它思考问题,它隐藏于下体连人都避免直呼其名。只因对它频繁使用而不加宽限,才使它与身体其他器官一起生长而先矢去作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才好呢?”尧又问。

 

“要使生殖器官健壮,就得节制房室生活。即使产生了性欲,也不要轻率地进行交合,即使交合也要保精勿泄,使精气饱满。这样,虽年满百岁会比以往几十岁时还强健有力。”舜答。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适度的房室生活可以“行年百岁,贤于往者”的长寿长生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这种观念,可能源于道家重视生命关爱生命的“重生贵生”思想。

 

马王堆房中医书的作者,在行文中不时提出告诫,要注意节制房室生活,两性交合要适度,不可以极情纵欲。《天下至道谈》说:“为之弗得,过在数已。”意思是,交合时不能勃起,系由于房室不节、过于频密所致。本书还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认为贪图女色的人,没有节制的性生活,会损害自己的健康,因而强调性爱必须像圣人那样遵循一定的法则。

 

《天下至道谈》等著作为求保养肾精,还提出闭精不泄即控制射经的主张,认为这样可以产生耳聪目明、养神益智的效果。据悉,九世纪中期,西方医界也有人摸索出控制射精的方法,英国有人写出调查报告说,各阶层都有人成功地、健康地使用过这种方法。不过,此法是否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有效性。

 

中国传统医学在论及“欲不可纵”时说:“肾精源于先天,可赖于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但其输出消耗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超过了补充再生的速度,势必导致肾精的亏损,甚至逐渐衰亡,造成早衰、早老、易病、早夭等后果。因此,必须适当节制房事,使其不伤损本元。”(《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这便是中医学将“房室不节”视为产生疾病的重要内因之一的理论依据。

 

西方医界有人认为,男子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是蛋白质、糖分和盐类等,并由此得出桀论说,排除精液本身对健康无影响。西方医界近年也有研究说,性生活过度的人易早死。义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还显示,男子每六小时射精四次,持续一天之后,男性射出的精液中就再也找不出精子了。总的来说,西方性学研究一百多年来获取不少成果,不过对男女性生活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是性行为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似乎滞后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西方性文化的显着特点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但对纵欲的人性弱点则过于放任。欧美鲜有人从保健上对节欲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时向大众发出必要的警讯。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成为当代临床常见病来看,节欲观念值得现代人认真思考。虽然阳痿的致病因素,不单是由于纵欲。

 

古代房中家为求节欲保精,对男性适当的交合次数制定过参考系数。马王堆房中著作没有涉及此属性。相传黄帝身边有一位名叫素女的医学顾问,依据与黄帝就“阴阳之术”的对话而写成《素女经》一书,对各个年龄层的做爱频率有所记载。托名之风起于战国盛于西汉。《素女经》的成书年代恐在马王堆房中著作之后。书中所记如下:“人年二者,四日一泄;年三者,八日一泄;年四者,六日一泄;年五者,二一日一泄;年六者,即当闭精,勿复更泄也。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相有强威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古代房中家认为,房事既是人性的基本需要,老年人也不例外。《素女经》的另一抄本根据“人有强弱。之分,对老年人性事频率的说法是:“六盛者日一施,虚者二日一施,七盛者可三日一施,虚者不泄。”

 

今人看来,上述频率不免有太过保守之嫌。殊不知,古代房中家立足于节欲保精的深谋远虑。今天的性学研究者也发布全球性调查报告,东方国家性行为频率均值多低于欧美。如因次数不如人而妄自菲薄,实在没有必要。不仅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做爱频率因人而异;而且性行为的满意度,主要不在于频率高低,而在于做爱品质的保证。如此说来,古人定下的频率系数,可能蕴涵着“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深意。

 

唐代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所着《千金方·房中补益》说:“人年四以下多有放恣,四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退衰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他告诫青年人千万不能凭借年轻力壮就极情纵欲,尤其不赞成年纪轻轻就服食壮阳春药,指出那会断丧天元,使人末老先衰,甚至会危及生命。孙氏希望年至四的人,须识房中之术。他指出:“年末满四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唯向死近。”后世房中著作所讲的“情欲当节,过之伤人”与马王堆房中著作的观点是相承续相呼应的。 

 

性医学以预防为主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今人的又一个启示是,它讲到性医学时着眼于预防,重在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性事活动中,哪些做法是有益于健康的,哪些做法是应当避免的,还有哪些做法是有害的,医书中都有所论述和交代,集中体现在“七损八益”的论述中。

 

所谓“七损”,是指在房室生活中有七种做法对人体有损害。现简介如下:

 

一曰闭。患有疾病的男女不可同房,若不禁戒可伤五脏。也指交合之时阴茎疼痛或精道闭塞不通,甚至无精可泄,又称内闭。

 

二曰泄。指交合之时男子精液早泄;因汗液也是精气,故交合时如大汗淋潍,或正当汗出之时交合,就会从两路走泄精气,因而又称为外泄。后世房中著作,也把身体流汗和汗出如雨,视为交媾禁忌。

 

三曰竭。因交合太过频繁,致交合时精液耗竭。

 

四曰勿。性器官不能勃起的人,不能勉强行房,为之则废。

 

五曰烦。凡患有气短喘促或心慌意乱、烦躁不安者不可交媾,为之则会使病情加重。

 

六曰绝。男女一方不愿同房而强行交接,对一方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犹如陷入绝境一般。或指阴茎举而不坚硬要行房,中途泄精,精气衰竭。

 

七曰费。指交合时过于急速图快,徒然耗费精力。 

 

所谓“八益”,是指八种对性事有补益作用的做法,能从中获得促进健身长寿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曰治气。指平日操练呼吸吐纳,调理气息,以巩固精关,蓄积精气。

 

二曰致沫。致沫即致其津液,指平时习练导引行气时,不断服食舌下津液。

 

三曰智时。智即知,知时就是掌握交合的适当时机,知其时而为之。

 

四曰畜气。畜通蓄,指积蓄精气后再行交合。

 

五曰和沫。指男女双方互相亲吻而吸其津液,又指交合动作舒缓而阴液不绝。

 

六日窃气。当前位置可理解为积气,指交合行将退出阴茎尚能勃起时即行退出,有利于积聚精气。

 

七曰寺赢。寺,持也,指经常保持精气赢满。

 

八曰定顷。顷同倾,指平日节制房事,交合时就会气定神闲 ,阴茎无倾倒(按指阳痿早泄)之虞。

 

“七损八益”言简意赅,令人印象深刻。其核心思想体现的是房中养生,也就是性养生。意谓性生活是人类至为重要的生命活动,懂得性养生的人应会遵守交合的规则和法度,使性生活成为一种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活动,而不会为了单纯追求性满足,导致未老先衰、折损寿命的结果。

 

《天下至道谈》在论及“七损八益”时,有一段谈到房事与衰老的关系,现释义如下:健康长生的方法,就是要育阴阳之气,懂得以八益去七损之法。如若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四岁后就阴气衰减一半,五就起居呈现衰老,六就耳不聪目不明,七就气血下枯上竭,房事不举。这是由于血脉凝滞而不流畅的缘故。若令人复壮,应去七损以救其病,用八益以益其气,这样衰老者可恢复如壮年,壮年人则可不至早衰。

 

《养生方》也说:“善用八益去七损,耳目聪明,身体轻利,阴气益强,延年益寿,居处乐长。”

 

研究古代医书,言必称《黄帝内经》。据信《内经》成书在马王堆医书之后,书中也讲到“七损八益”,显示古代医家因重视房中家的这一研究成果,才将其收入《内经》之中。它在讲到“七损八益。时指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指阴阳)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想系由于当时别的著作已详细论及,所以《内经》没有细述七损八益的属性,弄得后世注家解说不一。直到马王堆房中类医书出土,世人方才从中获悉“七损八益”的确切属性。

 

后世不少房中著作谈论到“七损八益”,与《天下至道谈》相比,只是各有侧重之点、属性同异互见罢了。不过,房事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基本思路则是一致的,其中的渊源关系分清楚。

 

“七损八益”的属性,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性事的普遍规律。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对性事的认知程度,远比我们今天想像的要精要深。

 

总起来说,自先秦以来谈论“七损八益”的房中著作,讲的都是性生活应该注意的事项,也可以说是将“合男女必有则”部分属性具体化。通过预防手段消除可能的内伤疾病,达到健壮长寿的目的,这应属于防微杜渐的第一医学的范畴。先秦时期的古人就认识到性医学须立足于预防,令今人叹为观止。早在人体科学尚在萌芽时期,古代的房中家就认识到人的性行为与健康衰老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因果关系,同样令人击节赞叹。性医学的预防观和性生活的养生观,堪称为中国古代性文化的精粹。在古今中外的性文化中,唯有中国房中家主张养生的性文化独树一帜。 

 

辅之以饮食加运动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今人的另一个启示是,性养生涉及诸多方面。

 

帛书《养生方》因以养生方药为主要属性,故帛书整理小组将其定名为《养生方》。医书作者实际上并不是谈一般养生,重点谈的都是与性有关的养生。将其定名为《性养生》,似更为确切妥贴。

 

《养生方》属性约可归纳为三大方面:一是壮阳补阴方,即增强男女性功能的方剂;二是行气导引方,即以气功为主的运动疗法;三是食药结合,即饮食与药物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这三大方面,将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都考虑进去了。这显示作者是有意识地把性养生看做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虽然当时没有这种说法。

 

帛书《养生方》开端缺损,现存行数行在最前的两则标题,一为“老不起”,二为“不起”。前者指年老肾虚患有阳痿者,后者则指一般的阳痿者。阳痿,即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本书作者为防治本病提出多种措施:一是将某些壮阳中草药制成药液、药丸、药酒、药粥服用,能使阴茎勃起,能收壮阳效果。除内服以外还有外用的,如用可使阳具勃起坚劲有力的药水洒洗外阴,用有壮兴阳道作用的药巾抚弄阴茎使之勃起等方法。二是建议经常食用某些具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雀卵、鸡卵等,认为食之可“令人强益色美”,即身体更强壮,容颜更健美。古代壮阳药物当真有效吗?《养生方》说服用一种药液后,可“使人即起”,即能使阴茎立马勃起。《问》也说:“诚能服此,可以起死。”起死是重振雄风的意思。三是习练当时普遍流行的导引行气,并将其运用到房室生活之中。《合阴阳方》和《天下至道谈》对房中导引术式均有介绍。

 

《养生方》作者针对女性性冷淡等的用药问题,也有专门论述。大致说来,即将中草药或动物药煎煮后以布里之,制成坐药置入阴道,以提高女子的性欲,促进女子的性兴奋,并用以治疗女阴瘙痒症。所使中草药以蛇床子为主要成分之一。据悉,后世对妇人阴寒兼女阴瘙痒症,多以“蛇床子散”为首选方药。当代药理实验显示,蛇床子有性激素样作用,对家兔阴道粘膜无腐蚀作用,且有一定的抗滴虫作用。中医因其对女阴瘙痒症的治疗有效,迄今仍习用阴道坐药及外洗方法。

 

马王堆房中著作述及性养生,并不局限于防治某些与性器官有关的疾病,还着眼于全面增强人的体质,一是从饮食方面,二是从运动方面。先从饮食方面来说。《养生方》要人们经常服食滋阴食品,因其具有养阴扶阳、促使精气旺盛的作用。男方精气旺盛,则行房之时方能与女方抗衡,对峙而能持久不衰。《养生方》强调“君必食阴以为当(当通常)”,就是您得长期服食滋阴之品,这样做才有利于不断补偿精气亏损。马王堆房中著作多处提出“精盈必泻,精出必补”的观点。

 

再从运动方面来说。马王堆房中著作写作时,习练导引行气是善于养生者的一种工余活动。所谓“治气”,就是坚持导引行气的气功锻炼。从同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相当普及的医疗体育运动。导引行气除直接应用于房室生活中,也用于某些生殖系统疾病如阳痿的防治。大陆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自上世纪50年代建院以来,将包括导引行气在内的气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常见病,其中也行有阳痿等生殖系统疾病。今人研究认为,气功是一种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它能促使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养生方》中还有以“走”和“疾行”为题的两节属性,说的是加强行走足力的方法。在专讲性养生的著作中,为什么突然谈起行走和快速行走的事情来呢?似乎只有一种解释,即步行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最适合大众的健身运动,因其有利于增强体质和增强耐力之故。今人认为行走尤其是快步行走,是适合中老年锻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而持之以恒的有氧代谢运动,是增进中老年健康的最佳方式。看来,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对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的理解,与今人相比并不逊色。

 

美国推出的《2005年饮食指南》认为,饮食仅仅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饮食和活动是分不开的,两者都联系到整个生活方式。出乎世人料想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论及性养生的时候,分重视饮食与运动这两个养生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当世人回眸向马王堆房中著作逐一扫描,从做爱须遵守科学原则到不可以极情纵欲,从性医学以预防为主到性养生涉及到诸多方面,把反映性养生文化的文章几乎做足了。人们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打着灯笼到地球村寻觅,像神州大地如此多采的性养生文化遗存,恐怕在别处再也难找了。

 

性事必须学习才会做

 

马王堆房中著作给予今人的启示还有一个,那便是人出生以后有两件事不需要学就会,一是吃,二是呼吸,但性事是需要学习与实践才会做的。《天下至道谈》说:“人产而所不学者二,一曰息,二曰食,非此二者,无非学与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代性观念相当开放的社会里,茶楼酒肆都可随意谈论性事,为什么还要学习呢?主要原因想必有三:一是“合男女”,即男女在一起交合,并不是难事,而要做到“必有则”,即按照一定的法则办事,就非学不可了。二是年轻人一门心思用在纵情恣欲上,若不督促他们学习房中宜忌,那不是要眼看他们步上未老先衰之途吗!孙思邈氏所谓“年未满四者不足与论房中之事”,不过是正话反说罢了。三是由于一般人虽也学了,但多浅尝辄止,成效不彰,所以要提倡反复学。

 

上文曾引用《天下至道谈》这句话:“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在医书的作者看来,懂得“损生者色也”的涵义,按照行房的客观法则办事的人,唯有圣人而已。“圣人”是指什么人呢?旧时圣人当然不是指一般的凡夫俗子,而是指品格高尚、智慧非凡的人物。上文还说过,凡通晓阴阳交合法则、精于房室之道者,可命名为“天士”。这帮助,男女做爱的科学法则并不是那么好学的。

 

就只有“圣人”、“天士”,才能尽享鱼水之欢、增年益寿吗?当然不是。马王堆房中著作不时讲到“道者”、“能者”和“有道之士”,指的就是懂得交合之道,善于实践,并且能向他人推广的人。达到“圣人”、“天士”级别的,毕竟是人群中的少数。后者则是《天下至道谈》中说的“人有善者”,即善于处理房事者,说他们在七损八益上就会做得比较好。看来只要勤于学习,知行合一,做个“有道之士”并不太难。在性观念相当开放的古代社会,善于处理房事的人会比较多。

 

但即使在性观念相当开放的古代社会,在凡夫俗子中也有不少对交合之道一无所知的。这些人或许认为,交合并不是非学不可,没学过不也生儿育女了吗?房中著作将其称之为“俗人”,指的是一般蒙昧而不懂得交合是有游戏规则的人。《问》针对这种人说了八个字:“俗人芒生,乃恃巫医。”意指蒙昧的俗人,得病只好去倚仗巫医了。

 

值得今人深思的是,在性观念开放的古代社会对房室之事尚需要学习,长期生活在对性讳莫如深的社会氛围的人们又该如何学习呢?

 

据报导,中国大陆有一对年轻夫妇婚后一年因未成孕去看医生,体检未发现异常症状。医生问道:“你们同房了吗?”答曰:“同房了。”又问:“你们是怎么同房的呢?”又答:“我们每天都睡在一起。”又问:“你们做爱没有?”原来,这对年轻夫妇以为睡在一起就是做爱。结婚一年没有性生活,焉能怀孕?!

 

这并不是性无知的一个极端的事例。南京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女大学生普遍性知识匮乏。在一次举办性学讲座时,一名女大学生提问:“男生坐过的座位,女生去坐是不是会怀孕?”

 

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悄悄地在进行着一场性革命。人们的性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由于长期处在性蒙蔽、性压抑的状态,而且国家大、人口多,性知识的普及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中国性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性盲比文盲多,很多高知识也是性盲。大陆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说,全国育壮年文盲约有一亿三千万人。由此估算性盲的总人口,应在一亿三千万以上,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不过,做爱应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要尽情享受性高潮的快乐,须把性快乐与性养生恰当地结合起来,正在成为中华儿女日益普遍的要求。相信要不了2、30年功夫,性知识将会有一个大普及、大提高。 

 

关于性文化的几个问题

 

本文主题在于,分析现存最早的马王堆医书中的房中著作,研究其给予今人的启示。笔者在退出本文时,对中国性文化问题尚有几点浅见,愿借此机会与万千读者交流。

 

一是马王堆房中类医书开了中国性学研究的先河。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性学是研究性的科学,它包含研究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和性技术。从本文的概略介绍中可以看出,马王堆医书的房中家谈性和性满足并不是从单纯的性生活角度,而是涉及到性养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及性技术等诸多层面。因此说这些房中著作向世人展示的,是属于性的科学亦即性学,是恰如其分的,并无牵强附会之处。再者,有人认为,性学研究创始于欧美。有的说:“最早开展性研究的是英国医生艾利斯(1859-l939)。”有的说:“美国的玛斯特和约翰逊医生完成了性医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任务,其《人类性反应》一书出版于1960年。”由此可见,欧美对性学的真正研究只有百余年历史,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至少要早两千年。马王堆房中类医书有五、六种之多,并非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他们的著作是当前世界上最早的性学文献。

 

二是两千多年来以性学为中心属性的房中术在民间不绝如缕。房中术兴起于春秋战国,盛行于汉魏隋唐。可以肯定地说,后世的房中著作与马王堆房中类医书是一脉相承的,且不断有所发展。有人说,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国家。实际上不是这样。学者的基本共识是,梳理一下房中术在历史上的兴衰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段。如以已经逝去的20个世纪的岁月计算,在前13个世纪的历史时段里,性在茶楼酒肆是可以公开讨论的,房中术是一门显学;而在后7个世纪的时段里,即在宋明程朱理学昌盛、禁欲之风盛行之后,性在社会上才成为禁忌之物,没人敢公开谈说,房中术基本上变成口口相传的隐秘。既然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尽管理学认为“人欲”是万恶之源,却无法禁绝房中术在民间的传播。英国李约瑟教授(1900~1995年)在所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专门将房中术介绍给世人,认为“它具有相当大的生理价值”,“在医学上和生理学上都是正确的”。可以说,中国不仅有丰富多采的饮食文化,也有颜色斑烂的性文化。

 

三是应该给历代房中著作以确切的评价。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传统文化中屡见不鲜。房中类著作自也不能例外。自东汉道教兴起后,有些房中派别在房中术追求健康长寿之外,为它披上一层可致神仙的宗教外衣。诸如“御女成仙”、“黄赤合气”、“采阴补阳”、“御女多多益善”等,都应视为糟粕。但不能因为其中掺杂有糟粕和反科学的东西,而从整体上否定或贬低它。由于对它的研究整理做得不够,迄今未能恢复它长期遭到污水溅泼的真实面貌。荷兰汉学家高罗佩(1910~1967年)是国际上较早系统研究中国性文化的一位学者。他在其所着《中国古代房内考》(SexualLifeinAncientCina)中说,具有高度文化和思想的古代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性生活予以高度的重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他们的性生活是健康的、正常的。此前西方学界相当普遍地认为,古代中国人的性生活是堕落的、变态的。自高氏的著作在西方问世后,上述言论已销声匿迹。反观中国自己的研究,显然落后了许多。

 

四是迅速恢复房中类医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汉书·艺文志》在收录房中八大家的着述时,行为方技一类,与医书并行。《隋书·经籍志》中,房中著作被行入医方类。《新唐书·艺文志》中,则将其行入医术类。由两汉到隋唐的历代史志目录中,对房中著作均有记载,且将其视为医学或医学的一个分支。由此可以想见房中著作在历史上享有的重要地位。虽然古代的一些房中著作已经散佚,但存世的仍为数不少。日本丹波康赖氏辑录了中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于公元世纪编撰成《医心方》一书,书中第28卷为房内卷,辑录了唐以前多种房内专着。在马王堆房中著作出土前,此书曾是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最早的文献。汉唐以降,重要的房中著作大都收在道家的汇编类道书《道藏》之中。这些性文化的宝贵遗产,端看今人用什么眼光看它了。2000年在北京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理当给“房中术”设一条目。令人遗憾的是,翻遍全书却未找到它。但愿修订再版时能增补一个条目“房中术”,而不再回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