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吧设计风格照片:学海拾贝·说“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6:55

学海拾贝·说“仁”

 

   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据有人统计,“仁”仅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 次,可见其重要地位。不同的学生问他同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他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仁的,这就增加了“仁”的复义性。当子张问他什么是仁时,他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五方面回答,这当然还是仁德的修养和运用问题,而不是仁的本质问题。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所说的这五种品质是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他认为,做到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做到宽厚就能得到群众,做到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做到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做到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孔子认为,仁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我还看见因跳进去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过因实践仁德而死了的。他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的确是这样,水与火满足的是人的动物本能或人的自然属性,而仁却满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超出动物本能的部分,亦即其社会属性。当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二者也不可作完全割裂的划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就强调人的精神需求,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言,的确可以说老百姓对仁的需求超过了对水与火的需求。再看看下面一段问答。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樊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樊迟从老师那里出来以后,又去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请教老师什么叫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是含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说,舜帝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边站了;商汤王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孔子认为,仁者是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于樊迟对智者识别人的道理不太理解,又引发了孔子关于选拔人才的一番论述。其实,在《为政》篇里,当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够使老百姓服从时,孔子已经回答这类似的话:“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所以,如何选拔人才,一直是孔子思考的问题,也是他向当政者提供的治国方略。只不过在本篇里,孔子原本不是说的从政治国问题,而是一般性地向樊迟解释什么叫智。在孔子看来,能够知人,识别人就是“智”的体现,能够知人识别人的人当然也就是智者了。那么,孔子关于智者的要求是高还是低呢?表面看来是低,实际上却是非常之高。俗话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人的面,要求很低:要知人的心,要求就非常之高了。

   儒家对仁的追求归根结蒂表现在仁心上,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仁者安于仁和智者烦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如孔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须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但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还是回答说:“也难说。只有当乡人中的好人喜欢他,乡人中的坏人厌恶他时,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又有一次,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对他加以考察。”(《卫灵公》)可见,对一个人的好恶一定要有是非标准,既不能只凭个人的私心得失之见,也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人云亦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孔子提出了“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厌恶人”的看法。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修养以“仁”为核心的内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见,正确对待他人。

  从“仁者爱人”追求仁德出发,必须要摈弃邪恶,才能成为仁人志士。子曰:“茍志于仁矣,无恶也。”又说:“当仁,不让于师。”只要是行仁义的事,也就不能拘泥于任何人和任何形式了。只要是仁的事,就不必谦让,而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这也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那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另一个方面意思是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要自告奋勇,积极主动上前,而不要谦让于其他的人。孔子对人的最高要求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的,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的。”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念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杀身成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仁。实际上,儒家关于人的内修和外用十分广泛,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面对激烈的竟争,绝不能尔虞我诈,为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至于说到仁的外用归结起来,一是敬慎,二是恕道,三是无怨。这三条都是“仁”的外用,仁道的实践,重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