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子 废后复仇结局:净空法师:庄严的含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5:33

净空法师:庄严的含义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4 10:24:00 

 

 

1.真正懂得业因果报,不敢做坏事,人生苦短,几十年一弹指就过去了,造作这些恶业,将来受苦报不值得。

2.你真了解、真清楚,不但恶事不敢干,恶念都不会生。起念头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的福报。你念五欲六尘是无量的罪孽,这种事情怎么能干?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决定不能干。违背伦理道理,那个业叫引业,引导你到三途。你造的一切善恶,那是满业,你到哪一道你是享福、还是去受罪。所以这个不能不清楚。

3.希望同学们不要受骗,学佛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受人欺骗,不能够迷惑,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自己就更重要,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真的,古时候念佛堂的堂主有个口头禪,时时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心专念」。时时刻刻听到这句话,重要!你念这句阿弥陀佛,那个福报是无量无边,无与伦比,为什么要搞别的念头?什么念头都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这个要知道。

 

 

净空法师法语:几十年一弹指就过去了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11-5 8:29:00  

 

 

1.真正懂得业因果报,不敢做坏事,人生苦短,几十年一弹指就过去了,造作这些恶业,将来受苦报不值得。

2.你真了解、真清楚,不但恶事不敢干,恶念都不会生。起念头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的福报。你念五欲六尘是无量的罪孽,这种事情怎么能干?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决定不能干。违背伦理道理,那个业叫引业,引导你到三途。你造的一切善恶,那是满业,你到哪一道你是享福、还是去受罪。所以这个不能不清楚。

3.希望同学们不要受骗,学佛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受人欺骗,不能够迷惑,这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自己就更重要,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真的,古时候念佛堂的堂主有个口头禪,时时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心专念」。时时刻刻听到这句话,重要!你念这句阿弥陀佛,那个福报是无量无边,无与伦比,为什么要搞别的念头?什么念头都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这个要知道。

 

净空法师:化身实例一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4 10:12:00 

 

 

化身是突然之间你看到他的,他帮助你,事情办完就没有了,你再找也找不到,你不知道他到哪裡去,这化身。像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从­南方,他怎么走的?三步一拜。你想想看,他一天能走几里路?三步一拜,拜三年才到五台山。三年这么长的时间,难免不生病,尤其是­走到偏僻的地方,附近没有人家,这时候生病怎么办?他是求佛菩萨保佑,佛菩萨也真照顾他。这种示现是教化众生,教什么?教化众生­对佛菩萨的恭敬,恭敬心能求得佛法;没有恭敬心,佛菩萨来传法给你,你也得不到,你没恭敬心。所以世出世间法都是从恭敬裡头求得­的,教敬,用这个方法教人尊师重道,我们要晓得他的苦心。生病了,遇到一个乞丐照顾他,照顾了十几天,把他的病养好。这个乞丐也­很了不起,外面讨一点东西来给他吃,到山上找一点药草来给他治病。病养好了,他问这乞丐,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哪裡?他说他的名­字叫文吉,文章的文,吉利的吉,他叫文吉,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大家都知道我。他走了,别处去要饭,不见了。老和尚继续三步一­拜,大概又拜了一年多,路上又病了一次,又碰到他来了。两次,两次路上得重病都是他帮助的,所以他很感恩,到五台山去打听,大家­知不知道有个乞丐文吉?人家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化身,你需要的时候他就来了,事情办完他就走了,就不见了,感应不可思议!这个­化身,你看照顾他十几天,把他的病照顾好能上路,走了。《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这个事情,化身。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五集)2011/2/10 档名:02-039-0275

 


净空法师:化身实例二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4 10:13:00  

 

 

    我还遇到过一次,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那个时候学校是国立第三中学,现在是贵州铜仁第一中学,是我们老学校。我们的校长周邦道­的夫人,我们的师母,抗战胜利之后,学校解散了,交给贵州省地方政府去办去了,我们离开学校都回家了,都流亡学生。校长一家人住­在南京,他南京住宅,我去过,很大的院子,真是庭院深深。大门进去是庭院,再进二门是天井,像四合院一样,天井,在第三层才是他­居住的住宅,要通过三道门,走很长的路。师母告诉我们,她说有一天她在家裡,有个和尚到她家裡来化缘,问他:是哪裡来的?

  「九华山来的。」问他:要什么?「五斤香油。」她没给他,那时候不信佛!师母是个非常好的人,非常慈悲、有爱心,对学生的爱护超­过她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那么多年,照顾学生非常周到,子女不太关心,学生第一。所以我们学生对于师母就像对自己母亲一样,对校长­就跟对老父亲一样,感情非常深厚。师母这五斤香油没给他,没给他这个和尚就走了,走了之后,她忽然想起来,她说奇怪,他怎么进来­的,我们家三道大门,大门没开;走的时候门也没开,怎么人不见了?这一个疑团,好多年解决不了。到台湾之后都住在台中,李老师在­台中讲经,这么样就认识了,向李老师请教,把这个故事说出来,李老师说那个和尚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非常后悔五斤香油没给他。

  这化身,你看这个化身告诉你,来去无踪,没有敲你家的门,来的时候三道门没开,他怎么来的?走的时候三道门也没开,他怎么出去的­?而且在一块见了面,谈话时间很久,决定不是错觉。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五集)2011/2/10 档名:02-039-0275

   

净空法师: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发布:guokun []   日期:2011-11-4 10:17:00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唐朝时候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夜晚睡在郊外坟地,半夜很渴没有水喝,看到旁边废墟乱瓦中有一些水,就把水捧起来喝。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一看这是从死尸流下来的水,他当时心里觉得很恶心,然后豁然大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他喝的时候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到第二天才知道是死尸流出来的水,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一切唯心造」,心清净平等,死尸的水也与泉水一样好喝。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7)

 

 

净空法师:请问这样是否不专一?

发布:guokun []   日期:2011-11-2 12:09:00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问:深圳经常有法师来结缘,并且讲法,多数净宗同修也去听。请问这样是否不专一?

答: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最好是跟一个老师学。何时才能离开老师?古人的标准是要开悟,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就毕业了。古时候叫出师,可以离开老师了。假如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你一定会走错路。

  修学净土宗,条件没有那么高,只要达到功夫成片,自己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人讲经你都可以听,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去,因为没有妨碍。如果自己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把握,还是专修比较好,也就是说不要离开老师。谁是我们的老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就是《无量寿经》,因此天天要读诵,天天要思惟,要懂得经上所讲的道理与方法,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一定认真努力去做;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做。只要两、三年的时间,你就有把握往生。

  净土法门成就快,我们看《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念佛三年五载往生的人很多。曾经有同修问我,是不是他们修了净土宗,寿命只有三年、五年,刚好往生?我说不见得,哪有那么巧的事!何以他们念佛三年五载就往生?他具足了往生的条件,什么妄想都没有,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毫无留恋,所以寿命不要,提早走了。因为两个世界相比,一个是极乐,一个是极苦,既然极乐世界去得了,何必还在极苦世界受苦?但是有个例外,能去还不去,就是这个世间还有很多有缘的人需要帮助,所以迟一点走。如果在这个世间没有缘,就先走了。明白这个道理,修行不能不专一,不专一很难有成就。

 


“呆子”中秀才

发布:丛林学人 []   日期:2011-11-1 16:13:00  

 

 

                                 “呆子”中秀才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平时没有什么故事书、小说之类的东西可供消遣,茶余饭后就常听老人讲故事。祖父在年幼时上过两年私塾,后因生活所迫参加农业劳动,学业中断了。纵然如此,在当时的乡下人看来却已是很了不起了,因为若非家中稍有余资,子弟绝无入学识字的机会。祖父有机会识得些许文字,加之记忆力又很好,生活经历又较一般人丰富曲折,所以很会讲故事。我在童年时就常听他讲故事,好多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经很模糊了,但其中一节关于“呆子中秀才“的故事却印象颇深,今天特意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则故事发生在前清时期,主人公是距我们村东八里的王汉庄人氏,其姓名已不可考,我们且称他为“呆子”。此人生性愚鲁,但因家境殷实且为独子,父母溺爱有加,年纪虽已经很长了,并没有像平常农家子弟那样从事农业劳动,而是仍混迹于私塾坊中,与年纪小自己很多的小学童整天嬉戏玩耍。至于学业却是糟糕得一塌糊涂,先生为此深感不安,多次致意其家人与其空耗钱粮,不如令其归家习一技之长,以便作将来安身立命之资。其父不以为意,先生只好作罢,任其在塾中厮混。
    某年,阳高县中令治下学童应秀才试。先生嘱诸学童回家告与父母,若家中财力允许将于某月某日赴阳高县城考试。呆子见先生不嘱自己一言,急问先生:
    “老师,前几番考试您老说我学业不成不能应考,现在我已读了这许多时的书,本次秀才总能稳稳到手。先生为何不将我带去,让我也显显手段,中个秀才回来,从今后也好让父母在众乡邻面前扬眉吐气地做人。”
    先生略一思忖,道:“你既有此一说,我也就不再瞒你。你的才资不足以承圣人之言,在塾中厮混至今日全赖父母之赐。不如就此辍学回家,学一技之长,将来也好奉养父母。”
    愚生听先生此言,又思及平日里众学童、乡邻的戏弄,反道越要下定决心去考个秀才。先生此番若再不带我去,我就回家禀明父母一个人去。于是拿定主意回到家中向父母言明。却不料父母也不许去,呆子见此情景不觉呆性大发,在家中厮闹不休。父母对此愚儿溺爱有加,岂忍心让他这样的作践自己。于是就打点行装,多给盘缠,千叮咛万嘱咐,无论中与不中都要早日归家。
    此时先生与塾中众学童早已上路,呆子于是一人在后急追,一路行来却未见众人的影子。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呆子错过了宿头心中不觉慌乱,因为那时入夜常有凶猛野兽出没,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又往前赶了一阵,隐隐看见前方灯火隐现,走近才发现是十余人家的一个小村庄,乡民大多已睡下,只有一户人家点着灯火。于是呆子壮着胆子去敲门,敲了许久主人才出来开门。呆子上前说道:
    “大哥啊,我是川下王汉庄的学童,今天去阳高城考试。第一次出门不懂打尖住店的事情,能否在你家里借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决不给你多添麻烦。”
    那开门的汉子踌躇了好一阵子,说了些家中有大事不便留客的话。呆子一再央求,只住一晚决不添任何麻烦,请大哥行个方便。汉子过意不去,嘱咐他只可住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向人说起。 
   呆子于是欢天喜地地进了屋,打开行李就睡下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外边有扣门声,说话声,女子、小儿的啜泣、讨价还价声,心中虽好奇,但主人嘱咐却也不敢违拗,只好闭眼假寐。
    只听得有人说“三更半夜”“怎么办”“哪里找”之类的话。过不多时,声音小了许多。过了一会儿,听到有脚步声在他的卧室门口停了下来,似乎是踌躇了一番,“当当当”的响起了敲门声:
    “赶考的先生,打扰了!请起来说话!”呆子听得东家的声音,不敢怠慢,连忙答道:
    “主人莫急,说话就起来,请稍等!”虽满腹狐疑,却不敢出言相问。不一会儿,收拾停当,开门请主人进屋。
    “先生打扰了,”主人说,“我有一事相求,望先生相助!”
    “好说,好说,但说无妨。”
    “深更半夜打扰先生,请先生多多包涵。先生且随我来!”
    呆子随着主人来到堂屋,却见有许多人:正中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围坐了三五个男子,此刻目光都齐刷刷的射向了他;门口一位满面戚容的青年妇人与几个孩子偎在一起,并没有抬头;男主人到了这里只是靠墙角蹲了下去,把玩着旱烟斗闷不作声。呆子见这阵势也不敢随便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八仙桌上一个中人模样的人说道:“先生来了,我们就立约吧!先生请来这里坐!”说话间,众人为呆子挪出了一个好位子。呆子稀里胡涂坐在位子上,也不知立什么约。众人这时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有人把一支秃头毛笔塞到他手里。
    这时中人又转向主人,道:“某某,你可想好了吗?今日一旦约成,你的老婆孩子从此就再也不随你姓了!”
    听到此处,呆子方知是写卖妻儿的契约,心中大惊!心中暗暗忖道:“破人夫妻,拆散骨肉是大损阴德的事情,我一个清白人岂可助纣为虐,写这等肮脏契子!”可转念以一想:“若不写这一纸契约,主人定不依我,到时要赶我出去,这黑天半夜、野兽出没,我到哪里安身。”
    呆子这里正胡思乱想,那厢主人家却说道:“只管让先生写来,我甘心将妻子、儿女折与某人抵赌债……”言下却已是呜呜咽咽,言语不成样子了。那边的妻儿早已抱作一团,嚎啕不已。这时灯火黯然,悲声一片,睹之者无不悲伤垂泪。
    呆子这里又想:“真是太可怜了!主家好赌破家虽然可恨,可这索债的人也太可恨,将他妻儿这样生生夺去,心肠也太狠毒了些!我不如问问他,欠下多少赌债。”
    “大家不要着急,此事需慎重。我且问问各位,主家欠钱几许?”
    其中一人答银钱多少多少。
    呆子又问道:“若主家将这许多银两填还,是不是妻儿可保齐全。”
    “那是自然!这天下有欠债还钱的道理,如今他拿不出钱来才将妻儿来抵债。若是能将银钱拿来,我等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只是怕他今日拿不出钱来,妻儿只能随我等去了。”
    “我看今日之事不至于如此。诸位请稍候。”
只见呆子折回卧房,将一个包袱拿来,自顾自的打开。只因他心思简单,见事情不堪,只想着帮人家保全妻儿,将父母交代的财不可露白的嘱咐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从中取出银两,交与索债之人。债主见此光景,也不好再相逼迫,与中人悻悻而去。
    主人一家得此意外周济,自是千恩成谢。呆子在钱财上从不在意,平空折去这许多钱财也不民为意。只是觉得一路辛劳,又折腾这半宿,困倦难当,也不懂得与人客套,回到卧房倒头便睡。
    睡去不知多久,在迷蒙间见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推门进来,呆子忙起身让坐。老者自叙是此家翁,特来谢先生今日义举,全我家儿孙之德。又说已身曾于何年何月中秀才,当时试卷尚在,请先生斧正。说完将一篇麻纸书就的文章放于呆子的枕侧,倏然不见了。呆子不觉一惊,睁开眼睛四外看去,才知道是一场梦,这时天已蒙蒙亮了。呆子惦记老者放在枕边的那张卷子,扭头去找时哪里有卷子的影子。心中不免有些难过,暗道自己想秀才的功名快入魔怔了,又想到自己平时在书坊之中种种境况,想来这秀才恐是无望了。
    正胡思乱想,却听得头顶上的天棚哗啦啦一阵乱想,似有耗子在上边作祟,掉下些许尘土在头脸了,呆子暗叫“倒霉”,还没等他爬起来拂去,一件更大的什物忽忽悠悠地从天棚上掉了下来,落在他的枕边。原来是天棚年久失修,不知是何时糊上去补窟窿的一张麻纸脱落了下来,呆子拿起来准备随手丢掉,猛然发现上边写满了蝇头小楷,不觉多看了几眼。呆子虽然平时呆头呆脑,可在塾中日久,还是识得不少字,赫然发现这是一张秀才考试的卷子,虽然年深日久污秽不堪,呆子却象发现了宝贝一样高兴。又想起梦中老者叮嘱当“牢牢记在心间”的话,越发宝贝地不得了,于是仔细在身边藏好,准备记熟了去应考。
    不多时天色大亮,呆子起来洗漱完毕。主人一家早就预备下了可口早饭,呆子昨日赶路辛苦,加之半宿忙乱,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肚了,也不和主人家客气端起饭碗吃了个肚子溜圆。用罢早饭,和主人闲聊,问起家里老人时却说已过世多年,生前是个秀才,在乡里很受众人拥戴。呆子心里越发的惊异。
    饭后不顾主人一家殷情挽留,执意去阳高城寻找众师友。盘旋了几日,到了考期进场应考,发现正是当日从天棚落下的题目。呆子早已记得烂熟,下笔如有神助,到了发榜之日,同去的一干人众,偏偏只有呆子一人考中。众人都沉诧异,呆子才同众人说起当日之事。
    呆子因有全人夫妻、儿女,延其子嗣的功德,以下下之质得中秀才,不能不说是上天福善祸淫的具体体现。我们现代人自认为比古人聪明,如果学一学呆子的“呆气”,没准也会时来运转,得到从天上掉下的一个大馅饼

 

净空法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死了才去的

发布:wwdxk []   日期:2011-11-4 10:09:00 

 

 

接触淨土宗那就更了不起,淨土是什么?淨土是无量寿。我们现在学淨土,就已经走无量寿这个道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死了才去的­,这个要知道。死了能去那个不可靠,机率不多,人死了之后多半都到六道去了。中阴得度有,很少,第一个,你自己要有因,这个因是­你前生曾经修过这个法门,跟这个法门的缘非常深,你也真想去,临命终时还有牵挂不能放下,就没去成,这又搞轮迴。这一次碰到,搞­清楚、搞明白了,在中阴的时候,中阴很苦自己也尝到,乾脆放下,有一帮人给你超度、给你迴向,你真的接受,真的参与,行,可以得­度。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真正往生的人是临终的时候见到佛,他临终时候不迷惑,告诉大家:我看到阿弥陀佛了(别人看不到),­佛来接引我了。佛身旁还有哪些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跟佛一道来接引的,这是真的,决定不假。这个愿景,跟诸位说,人人都能­办得到,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缘不再有贪恋,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对世缘有一丝毫贪恋,就去不成!对这个世间没有一样值得你贪恋的,­包括佛法都不能有贪恋。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学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二六时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染污,你才决定得­生。佛教我们随缘,随缘妙用,不要攀缘,缘没有成熟决定不能勉强,缘成熟了顺其自然,没有丝毫自己的意思。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七五集)2011/2/10 档名:02-039-0275

 

倓虚老和尚: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2-18 17:41:00   
 
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

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铺吃饭。我走了之后,药铺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来全家挨饿,流离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访,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他呢?唉!天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的!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着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又一寻思。唉!天下的女人改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的。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的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的修行,将来遇见她们,也劝她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还有……唉!放下吧!……放下吧! 虽然是心里千头万绪,想这样想那样,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习气太深的缘故。架不住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理智来抑制它,结果也都放下了,觉得一无牵挂,万缘皆空。

  为人子的,能够出家办道,了生脱死,让父母及过去一切先亡都能借光超出六道轮回,这才算真孝。也才算大孝!不然父母活著的时候,不问他的事,再不然就吃肉吃鱼的,让他造下一些杀业,父母死过以后,又捏著鼻子痛哭,这简直太没意味了。所以莲池大师在他的七笔勾头一条,就说:“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 如果出家人,在出过家之后,不能办道修行,这样在世俗人情来说,对父母没有尽到生养死葬的心;在出世方面来说,也没能让祖先离苦得乐,超出轮回。这样倒反不如一个俗人。因为俗人,当父母在的时候,早晚能昏定晨省,竭尽侍奉之责,父母还能得到一些好处。出家人,离俗之后,东跑西奔,父母一点受用也得不著,如果再不能办道修行,那简直太辜负出家的意义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52342.html)  

净空法师:临终可以用念佛机助念吗?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11-4 8:58:00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
 

    问:这位广西南宁的团,他说有同修代问,有两个问题。如果真的很想往生,但往生时没有缘,没有人助念该怎么办?

  答:可以用念佛机,那个日夜可以不间断,提醒自己。要真正想往生,实在讲条件并不要很多,有真信、有真的愿、真正肯念佛,想见阿弥陀佛,要具备这个条件。既然是真信真愿,你要把这个世间人情世故统统放下,你才能去得成。虽有真信切愿,这个世间有一桩事情放不下,那就是一条绳索拉住你,你就去不了。世间最难分难舍的,不外乎两桩事情,一个是亲情,一个是财产。这两样东西要放得干干净净,心里头一丝毫的牵挂都没有,你往生没有障碍,要放下。不管是多少,只要有一丝毫牵挂,往往就这一生不能往生,那是比什么都可惜。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你要问什么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不要说等我临死的时候再放下,现在放不下,临死的时候还是放不下。


 

达真堪布:有功德的人总带着谦虚的态度,不会有傲慢

发布:悉以诸音而说法 []   日期:2011-11-4 9:06:00 

 

 

    ……

    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对佛法产生了一些看法和疑惑,产生了一些诽谤,这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都没有做好,还到处说自己是学佛人、修行人。你像学佛人吗?你是修行人吗?你的心胸那么狭窄,内心那么复杂,一会儿发火,一会儿生气;一会儿挑这个理,一会儿挑那个理。光说别人,不说自己。光看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不对。对佛法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就开始说别人。我们说要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不照别人。可是你只照别人,就不照自己。说这个人怎么不好,那个人怎么不是。哪有这样学佛的人?

    我们现在是佛门弟子,是佛的代表,应该好好表法啊!应该给佛脸上添光。但是我们做的都不对,那么自私,那么自利,那么自爱。执着心那么强,总觉得自己好。学佛的人应该有谦虚的态度,不能有傲慢的态度。

    我们看看自己,那么傲慢:学佛修行了,懂得了一点道理,然后就排斥别人,小看别人,这个也看不起,那个也看不起,总觉得自己很有知识,很了不起。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跟他有什么区别?他有烦恼,你也有烦恼;他有痛苦,你也有痛苦。还觉得自己很有知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有傲慢心的人,根本没有功德。谁有傲慢心,谁就没有功德。真正有功德的人总带着谦虚的态度,他不会说自己怎么好,不会有傲慢的态度。我们都有傲慢心、嫉妒心,这很难看出来,这是佛说的,华智仁波切也这么说过。

    我曾经听一位居士说:“我没有傲慢心。”我问他:“你真没有傲慢心?”他说他没有傲慢心。我跟他说:“那你到街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没有分别的,给每一个人磕一个头,能行吗?”他说可能不行。我说:“你看你还是有傲慢心吧。”如果在你的相续中彻底没有傲慢心了,那个时候你肯定能,那有什么可难的?你没有傲慢心的时候一定能做到。

    ……

    节选自达真堪布《百日共修 皈依 (九)》

 


净空法师法语:人弃常则妖兴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2009-5-13   
  
 1 《左传》里头说得好,“人弃常则妖兴”,人要是把伦常舍弃掉,这社会变成什么?妖魔鬼怪。 2 我们今天看这个社会,确实是妖魔鬼怪的社会,不像人的社会,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 3 什么叫妖魔鬼怪?我们要搞清楚,否则的话,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个,自己还不晓得,你说冤枉不冤枉!“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违反常道就是妖魔鬼怪。 4 什么叫常?常是常道,仁义礼智信叫五常。我们对人不仁慈,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反常;义是义务,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我们今天做多少工作要计算代价,这就是没有义;礼是礼尚往来;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理智;信是信用,守信。 5 佛法里面五戒的精神,跟我们儒家讲的五常相同,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严格地遵守,那才叫人。 6 如果我们人都没有做好,还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菩萨,哪有这回事情!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学生,先要把人做好。 7 我们现在得人身,如果没把人做好,身心有极重的污染,现在是个人样子,三恶道里面已经注册挂号,不久就得去报到,那可不得了! 8 由此可知,学佛的同修那么多,他对佛菩萨也很恭敬、也很虔诚,为什么不能成就?他的心不是人心,他那个心是妖魔鬼怪的心。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2184.html)   

净空法师法语:不念佛时牵肠挂肚一大堆,还是夹杂,你心不清

发布:念念弥陀 []   日期:2011-10-23 22:47:00 

 

 

1  念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佛心。

2  一念为自己是夹杂。

3  夹杂,不是说你念佛时夹杂,不念佛时牵肠挂肚一大堆,还是夹杂,你心不清净。

4  一面念佛,一面还想参禅、还想念咒、还想看经、研究戒律、做法会,统统是夹杂。

    

大安法师: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

发布:地水火风 []   日期:2011-11-4 13:52:00  

 

 

 

居士: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

法师:深信切愿达到什么程度,它不是一个量化的问题,是你的心理上感觉的问题。

你刚才提到忙碌的生活,是个“穷忙活的人”。你知道自己“穷忙活”,这就有点厌离的萌芽了。

三界火宅,是苦海,是牢狱,是茅坑,不容一刻的停留。感受到了世间的种种苦,进而真切地认同这五欲的世间无可贪恋,那么这世间的苦难就成就了你的厌离心。厌离心生起了,欣求心就恳切了。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一恳切下来,这就是你的切愿了,而这个切愿,是以你的深信作为依托的。你的深信切愿一生起,就会自然努力精进地念佛。深信、切愿、持名,往生的资粮就具足了。所以娑婆世间众生以八苦为师,以逆境为师,藉烦恼为菩提,成就信愿行。

所有的烦恼,我们只要用智慧观照它,用正确的观念去领纳、接受它,它都是我们修行的财富。就好像污泥浊水,用好了,正好是滋长莲花的养料。越是污泥浊水,它的养分越大,莲花开得越好。所以有人说,水涨船高,冰大水大。你的烦恼重,那你的菩提觉性也会高;世间越苦难,我们求解脱的渴望也会越恳切,这些都是非常辩证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观照世间的种种苦,生起深切的厌离心;观想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生起恳切的欣求心。深信、切愿、持名,就能脱离苦海,往生极乐。

  ------------------------------------------------------------------------------- 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4-5 10:49:00    
 
【祖师语】      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6/6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