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上的角斗国语 电影:2011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48:47

2011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案

(2011-06-07 11:18:3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专题讲授,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授课;案例教学;理论结合实际讲授;

【教学时数】2课时

【导入】最近国际局势紧张,阿拉伯世界动荡不安,突尼斯、埃及、也门各国,相继发生“变局”,群众上街抗议、总统下台出逃等等,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借助阿拉拍局势产生的模仿心理,中国互联网上流传一些帖子,动员群众于2月20号上街,遵循“海外指挥、网络联动”原则,要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主要广场与街道聚集闹事。2月20号北京王府井大街,6、7个运动骨干分子聚集起来表演,但却有超过100多个国外记者提前得到消息,扛着长枪大炮(摄影器材)拭目以待,另外吸引了几千群众围观!摆开了一幅即使没有新闻、没有革命,也要制造些新闻、制造些革命的阵势!由此可见,世界不和谐,中国也不会太平。我们所提出的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既定战略,是基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在国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为应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安康福祉和国家社会的繁荣稳定。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而在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中显示,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6。按照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判断,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因此,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并逐步逼近危机线。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也就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这是一个既充满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过去20年,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民众来信上访上升了近500倍。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折射出在基层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这些因素在“三农”问题、拆迁问题、失业问题、治安问题、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等方面均有表现。

一、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和根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从不同侧面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和谐的内涵、本质、价值、目标、途径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作用。

★ 和谐的本质:和而不同

“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产生新事物、新东西。孔子把“不同”而又和谐共生,看作事物的本质,看作做人的根本原则。和谐还包括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中相和谐的事物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都是现实的存在,谁也不会被清除和消灭。否则,就很难保证多样的统一、协同的运动。和谐还要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要条件适宜,事物就能将各自的潜能合理释放,并与其它要素循环互补,有机关联。

★ 和谐的内涵:心和、人和、家和、国和、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很丰富,既涉及个人人伦关系,又涉及家庭关系;既涉及国家内部施政理政,又涉及国家间关系的处理;既涉及人类社会又涉及自然万物。一言概之,“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身的全面和谐。总起来说包括五个核心内涵:心和、人和、家和、国和、天人合一。

心和,是说人身心的恬静和谐,主张正确处理好名利、理智与欲望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适度原则,保持谦和、恬静的心态。只有具有和谐的人格,才能消除自我的固执,化除封闭隔阂,超越世俗狭隘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阔的心胸去看待一切人和物。

人和,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提倡宽厚出世,协调好人际关系。孔子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固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家和,是说家庭的和睦相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家”文化,十分强调家的作用。儒家就明确提出家和万事兴,主张孝悌。孝是对长辈的尊重;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和爱护。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国和,是指国家内部要保持稳定有序,外部要和平相处。国家内部的和谐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要行“王道”而不是“霸道”。行王道的核心在于“以德治国”、“以仁施政”,要以民为本。二是经济上要发展并公平分配。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是说,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不患寡而患不均”,儒家尤其反对两极分化,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三是文化上要多元一统。多元,就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统,就是在多元思想相互揉和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能兼容并蓄的主导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就实现了一种“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的格局。在国家外部和谐问题上,孔子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要以文化和恩德感化外邦,发对轻率付诸武力;孟子更是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建立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关系。

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孔子认为,“天地生万物”,主张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老子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法则。

★ 和谐的价值:和为贵、和无寡、和则一

孔子认为,“和”对一个人来说,是君子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一个国家来讲,“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寡和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人心是否稳定。荀子则指出,“和则一,一则多力”,他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组织强大就能战胜万物。孟子更是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经典名句,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只要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思想,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社会和谐的世界体系中,仍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 和谐的最高目标:大同社会、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种理想社会。

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这些对大同社会目标的描述,无疑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有某些相似之处,也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 和谐的途径:中庸之道、以礼治国、仁爱兼爱、无为而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都有自己实现和谐社会的模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法途径,首推中庸之道;同时,儒家还提出遵循人伦纲常、礼乐制度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有仁爱之心。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老子则提出“无欲、无为、无争”,主张治理天下就应该顺其自然,不要扰民。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西方的和谐思想

★ 哲学寓意中的和谐:对立统一产生和谐、自然和谐美

★ 政治视野中的和谐:平等者、理想国、民主自由

★ 经济角度下的和谐:和谐经济、自由经济秩序

★ 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和谐制度、新和谐公社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进行的劳动者合作社实验。新和谐公社是欧文建立的理想社会模型。19世纪初欧文在新拉纳克自己管理的工厂中进行改革,为工人开设供应廉价物品的商店,把劳动时间缩短到10个半小时,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为工人子女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师范学校等。新拉纳克的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就。1823年欧文提出建设共产主义新村计划,试图让他的理想更大规模地变为现实。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公社实验。

新和谐公社规定,全体成员按照年龄大小从事各种有益的劳动。5-7岁儿童,一律无条件入学;8-10岁儿童除学习外,还要参加公益劳动;12岁以上青少年,要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工作实践;20-25岁的青年人,是公社建设的主力;25-30岁,主要从事公社保卫、产品分配和科研创造等工作;30-40岁的人负责组织管理协调;40-60岁负责对外交往;60岁以上的老人负责捍卫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落实等。这样一来,“新和谐公社”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和谐”相处。

但是,“新和谐公社”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它处在整个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且,参加公社的人形形色色,抱有各种目的和想法,社员之间不久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变得不像预想的那么“和谐”了。更何况,欧文的建设理论也有致命的弱点。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成员的活动目的只要满足本社成员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公社生产少而消费多,产生矛盾;加之成员觉悟水平不一,导致脑力劳动者日趋增多,而体力劳动者日渐减少,导致技术工人匮乏,工厂作坊经常停产关门,甚至连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也不得不闲置起来。这种情况,使欧文再也没钱来补贴公社的亏损。4年后,公社宣告破产。

“新和谐公社”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家们,毕竟在资本主义统治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这种尝试及其思想,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2、列宁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

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时时处处千方百计地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等等。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 毛泽东的相关思想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论述。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要求: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双百”方针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并明确指出,国家建设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但是,由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特别是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然而,毋庸置疑,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邓小平的有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

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二是强调要两手抓。这是一种统筹发展的观念。三是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按照这种思路,邓小平提出了旨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并在香港、澳门得到了成功实践。四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富起来。五是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

某种意义上,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基础。

■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

江泽民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需要注重强调的有两点:一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进一步阐述。中国问题很多,但如果没有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只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解决当前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真正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一种矛盾凸显期,我们有很多地方政府在维稳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人力,甚至采取侵犯人权的办法来控制上访人员,结果事与愿违,效果差不说,群众意见还很大。这种通过高压手段得到的表面稳定是不可靠的,也是难以持续的。我们的地方官员必须要转变维稳思路,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及严惩官员腐败等根本问题上,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赢得社会真正的和谐和稳定。江泽民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处理的论断,确实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问题提供了某种重要启示。

二、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现实依据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一是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1.7倍,而我国目前是3倍多。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如果扣除来年农民的生产投入,同时把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福利考虑在内,那么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5-6倍,属世界第一。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据联合国调研,目前中国上海发展的总体水准相当于欧洲的葡萄牙,而贵州省发展的总体水准只相当于非洲的加纳。三是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等社会事业,以及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相对滞后。按照发达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来看,教育所占GDP的比重开支应该达到5%左右,才能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后劲,才能支持社会发展的后劲。而我国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左右,这几年逐步增加到3%左右,但依然不够,明显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美国而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每年出口创汇达900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文化产业一年的产值才1200亿人民币,对我国这样一个文明大国来说,这样一种文化产业规模实在可怜。这几年美国输出民主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先是通过影视文化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然后通过外部压力促使一个国家内部发生不稳,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继而构建民主政权的目的。苏联解体是这样,最近埃及、也门、利比亚也是这样。(3)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典型的情况是,农民看病吃药大多需要自己掏腰包,这种医疗保障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而且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还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艾滋病的蔓延,血吸虫病的死灰复燃,2003年爆发的“非典”等等。

(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截止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突破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按照5.89%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亿。人口的快速持续增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提高。

首先是资源透支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我国目前仍停留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层面,对国外资源高度依赖,而国内资源透支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相应的社会风险因素,成为影响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诱因。其次,生存环境压力加大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方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我国人口基数大,能源不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等,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里面我们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是就业问题严重。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就业的“硬骨头”。人民大学教授做了个德尔菲失业风险调查,认为我国的失业警戒线是7.03%,如果到了9.73%,社会发展就进入风险期了。庞大的失业队伍的存在,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尺度。

二是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体制内维权机制不畅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结构性原因,而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2008年6月22日凌晨,一位14岁的女孩在贵州瓮安县西门河溺水身亡,由于当地治安环境不好,以及多年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积弊,家属对死者死因表示质疑,由此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本来只是一起刑事案件的定性之争,结果发展到一场严重的打、砸、烧群体性事件,正如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说,发生这件事,是因为长期积累的矛盾,没得到及时处理。瓮安群体性事件背后真正的问题,在于民众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不满、不服。构建和谐而具有建设性的政府与民众关系,必须真正关注民生。政府应当将当地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利益分配的公平、各种各样的民生需求等,作为日常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民生问题,在当前最突出就是要将民众的温饱、就业、治安、医疗卫生、最低保障等问题提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首要议程。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的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底线,也是和谐社会的“底线”。如果底线失守,人们在内心充溢的焦虑,便会转化为对当地政府的失望、怀疑和不满。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成果显著,但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都要求落实公民权利,完善公权力服务职能,规范行政权的运作,同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落实乏力;公权力重在“揽权增收”而服务性质不彰;行政权存在滥用现象,甚者与资本结合,或与民争利或“腐败扰民”以致公信力丧失等。显然,正是基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往往会扩大矛盾,必然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三是贫富差距问题严重。中国改革正处于十字路口。近年来,劳动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上对党政机构和垄断企业的高收入非常不满,民众的“被剥夺感”强烈,危及社会稳定;同时,劳动者收入偏低,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也制约了经济转型。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400多美元,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改变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行业、区域等收入悬殊问题,如何解决劳动报酬严重偏低,防止财富向权力部门和垄断部门集中,避免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是对决策者的严峻挑战。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拉美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由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如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巴西到90年代末仍高达0.64,一些国家还由于贫富悬殊,社会严重分化,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逼近0.5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限度,20%的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

这就要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为持续增长培育新的基础。对中国来说,目前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为此,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民的比例,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

(四)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当前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民主法制观念缺失,有法不依、执法违法问题突出。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人民群众,都还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今天的中国社会已进入社会矛盾凸发期,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表达与社会协商机制,使社会公众受到侵害或有不同意见时,能有一个畅通有效的利益申诉和救济渠道。任何堵塞言路和打压民众合法权益诉求的行为都无益于增强当权者的执政合理性和合法性,相反,这只会削弱公民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五)一些社会成员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一个典型的情况是,社会经济发展上去了,但社会风气却败坏了。武汉工业学院 何东平教授指出:“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还有毒性堪比地沟油的“烤鸭油”。为了钱敢于裸体,为了钱而寡廉鲜耻……为富不仁真实道出了时下中国某些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

(六)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当前中国腐败的最新表现形式是“三权交易”,即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严重侵害了公民法治社会的机体,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腐败已成为执政党和人民的公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2004年以来,我国有36名省部级干部被双规,有2856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被查处,其中多数涉及贪污和受贿。仅2005年,全国就有11071人因为贪污贿赂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中727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正在得到遏制,但反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七)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拉萨事件:在佛教当中,佛是善良的象征,但是达赖却利用他对藏族人的号召力采用暴力手段准备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而西方反华势力也从中推波助澜。

新疆7.5事件:2009年6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一家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数百人参与斗殴,两名新疆籍员工死亡。“6·26”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社会治安案件。然而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上街进行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至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实表明,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事件。

历史无数次证明,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

中国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虽多,但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一定能增强中共的执政基础,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总体思路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也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三个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要求。

第二个层次是总体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三个层次是工作重点,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第四个层次是工作导向,即“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社会要和谐,根本地取决于两条:一是要“把蛋糕做大”。这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要“把蛋糕分好”。这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持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和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即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即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来讲,一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二是转变就业观念;三是坚持不懈。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一定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这里面尤其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我们坚信,只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全文有多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