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宠弃妃落雪完结版: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漕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7:02

当文先生写了《领略最无锡最江南—南长街》一文后,有位网友在其跟帖中谈到在我们家乡常州漕桥也有一些“古迹”,并建议大家去看看。带着对“古迹”的好奇和欣赏,文先生周日来到位于常州武进南部的漕桥镇漕桥村。

 

 

 

 

 

这就是漕桥。从其外表及介绍该桥的文字来看,这确实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桥。

 

 

 

 

 

漕桥下面是复兴东路。这“复兴东路”被当地人称之为“老街”。然而在文先生看来虽然该街有一些老房子,但都是“零星”的,因为它们中间有许多现代建筑,不能形成“老房子群”,而且其中一些老房子正被其房主乱拆乱建,因此文先生的觉得它们很难形成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充满古韵的“老街”。

说到“老房子”,文先生颇为感慨。恕文先生直言,常州“文保”等有关部门在对待有价值的“老房子”等珍贵的历史遗存的保护问题上做得很不尽人意,很差劲。文先生认为市府有关部门的所谓“保护方式”搞得像“瘌痢头式”的(将古建筑周边的老房子及所处的老街全部拆除,古建筑孤零零放置在那里,如“临清木业会所”,“吕思勉故居”等)及“半边疯式”(巷子中一边是老房子,一边是高楼大厦的现代建筑。如“青果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的,而不是整体布局,对有价值的“古建筑群”进行整体修缮保护,文先生认为这种保护方式是严重的失策。况且那些“老房子”与那一幢幢“现代建筑”放在一起,尤其是尚未修缮的老房子给人感觉就像“贫民窟”似的,很不舒服,很不协调,根本没有“老巷子”的味道。

眼前这座颇具特色的“漕桥”横跨在漕桥河上,但桥的两头却是现代建筑,文先生觉得这布局很不协调,很难烘托“漕桥”之魅力,也很难显示出人们常说的“小桥,流水,人家”那一种韵味。此时此刻,文先生联想到漕桥镇的另一个村子—“杨桥村”,如今正被常州打造成“江南千年古村”,并且初具规模。再回过来看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以“漕桥”充满古韵的名字命名的漕桥镇的“漕桥村”却是如此之现状,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有悖“漕桥”声望的。文先生觉得漕桥镇政府的做法像“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让人感到真不是滋味。但愿该镇今后的“开发与建设”一切从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对当地的文化底蕴应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对那些有价值的尚可修复古建筑应修旧如旧,拆建协调有序,从而较好地体现当地的民俗风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