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轮回txt:“无字天书”与毛泽东率兵上井冈(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47:22
无字天书”与毛泽东率兵上井冈


    点击此处直接购买此书

人生有许多三岔路口,事业经常面临选择的关节。秋收起义失败后,这支队伍向何处去?是宋任穷送来的一封“无字天书”,才使这支红色队伍踏上了井冈之路。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毛泽东领导下爆发了。工农革命军指战员们高举镰刀、斧头、红旗,呼喊着“暴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暴动!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分别向萍乡、醴陵、平江、浏阳猛攻,吓得长沙的大豪绅地主们纷纷跑到了乡下。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加之起义军缺乏作战经验,几仗打下来,部队受到很大损失。

9月中旬,正当工农革命军的指战员同敌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传来毛泽东签发的前敌委员会的一道紧急命令:各路起义部队撤出战斗,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

19日,各路起义军先后到达文家市。当晚,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研究这支红色队伍的去向问题,会上发生了激烈争论。主持会议的毛泽东认为,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力量对比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刚刚诞生,还是摇篮里的毛毛,必须悉心保护,才不致夭折。工农革命军出师伊始,打了一些胜仗,也受过一些挫折,但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目的是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而不是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这个目的目前是达到了——短短几天之内,湘赣两省的秋收暴动大大小小就有几十处,还影响到了湖北、广东等省。敌人纷纷出动反扑过来,这从反面证明了秋收暴动行动的巨大影响。只要人民知道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没有被斩尽杀绝,共产党正在组织工农武装起来和反动派斗争,他们就看到了希望,就会组织起来反抗官僚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的统治。这样,共产党人播下的革命火种就会燃成燎原之势。目前,这支刚诞生的工农武装,就是要找一个革命的摇篮来生存、发展和壮大,给全国的工农武装斗争创造一个样板,而决不能将自己稚嫩的胳膊,送到反动派的刀口上去硬碰。因此,毛泽东主张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先到文家市集中,研究下一步全军进军的方向问题……

会场一片寂静,沉默了一阵,师长余洒渡和三团长苏先骏先后发了言。他们说,攻打长沙是省委决定了的,现在全军会师了,应该反攻浏阳,直取长沙。毛泽东马上回应说,中心城市,敌强我弱;广大农村,敌弱我强。如果死抱住昨天的决定不放,不承认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不承认暂时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不了解指战员的反应和情绪,主张拿武装到大城市去与敌人硬拼,搞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势必要葬送这支秋收起义部队,势必导致这次湘赣边界秋收暴动的彻底失败。起义队伍应该先避开强大的敌人,到敌人最少的地方去发展壮大。毛泽东还比喻说,参天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就是因为它的根扎土很深;水上浮草之所以随风飘动,就是因为它的根基没有扎进土中。敌人在农村控制的力量薄弱,就有利队伍去找个落脚点,深深扎下根来,发展壮大。至于那些中心城市,只要力量强大了,命令一声,所有的大城市都会归革命力量所有。

“到农村去那不成了‘山大王’(土匪)!”余洒渡反驳道。

“我们到崇山峻岭之中去是武装割据的‘山大王’,是红色的‘山大王’,而不是过去的‘山大王’。我们可以与群众在一起。军队与群众如鱼之于水,失去了群众,就像鱼失去了水。”

“你这是逃、逃跑主义!”余贲民终于拍案而起。“你要是我的兵,老子就毙、毙了你!”

会场上议论纷纷。

毛泽东从容镇定,站起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目光,“走,不是逃跑,不是临阵退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孙子兵法的这个‘走’字,其实大有奥妙。走,就是流动,就是游击。声东击西,攻其不备;避实就虚,各个击破;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这些都是以‘走’为核心的游击战内容。今天我们在处于劣势的时候实行战略转移,正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进攻敌人。我们工农革命军深入到广大农村,一边游击敌人,一边发动群众,使之形成燎原之势,就有可能烧毁整个旧世界。这就是我们‘走’字的内涵,也即是战略转移的意义所在。”

经过激烈的辩论,毛泽东的想法逐渐占了上风,“取浏阳攻长沙”的意见没了市场。

那么,部队开到哪里去扎根呢?总不能走到哪,算到哪吧!

这时,何长工领着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

何长工介绍说:“这就是毛委员,这是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派来的宋任穷。”

毛泽东双手握住了来者的手,问道:“你从浏阳来的?”

“我叫宋任穷,是从南昌赶来的,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派我来找你。”

“泽楷同志派你来?……”

“是的。”

对于汪泽楷,毛泽东于1924年在安源就认识。在上个月的“八七”会议期间,毛泽东还见到了他。会后,两人交谈了很久。

宋任穷说:“汪泽楷同志说,秋暴的队伍应该退到赣西的宁冈去,这是他写给你的密信。”

毛泽东知道信要放在清水里才能显现出字,便对众人说道:“各位稍等一下,我看完信就来。”

很快毛泽东回到会场,问:“有一个叫金刚山的地方,谁知道?”

“金刚山?没听说过。倒是有个井冈山的地方,恐怕就是那儿吧。”旁边的朱亦岳回答。

“唔,金刚山——井冈山,应该是一个地方。去过没有?”

刘仁堪说:“井冈山那地方,实际上就是宁冈的范围,地盘是大陇、茅坪和大小五井一带,我去过那里。”

“哦!”毛泽东点点头,又叫何长工去食堂给宋任穷搞饭,安排休息。

毛泽东将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剩下的四名委员招来,传达宋任穷送信的简要情形以及密信的内容,说道:“那封药水密信,我在脸盆里看过便化了,省委在信中指示我们应退赣西宁冈。”

“要我们到宁冈去?宁冈是个什么地方?”余洒度问。

毛泽东将宁冈的情况讲了一遍。

余洒度又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毛泽东稍作沉默,说:“江西省委既然指示我们到宁冈去,说明他们对于那儿的情况是熟悉的,我们应该按照指示转到宁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