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十七岁gl第二部:金秋摄影技巧——菊 花 拍 摄 全 攻 略 (名家攻略。重新排版。不看是损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31:57
    此贴找来,费尽千辛万苦,网上的,不是要注册的,就是只有文字版的 ,要么就是只有图片 。无奈之下,只好东拼西凑,终于成品出现 。

欢迎大家学习,拍摄出好的作品。

刊2009年12月号《照相机》杂志
菊 花 拍 摄 全 攻 略
——创作漫谈之三(菊花篇)

许宗馨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距离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爱菊,不仅因为它高洁、韵逸,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季节,傲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寒花已开尽,菊蕊独盈枝”,“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这就是菊最可贵的地方。诗人、画家把它作为描绘对象,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更是喜爱它,好摄它,把情感与美丽寄托之中。

       △了解菊习性

        知晓菊文化 要拍好菊花,首先得了解菊花,了解菊的生长习性,这无疑是颇有益处的。菊花原产中国,它的品种丰富异常,变异层出不穷,具称是当今全球商品性生产总产值最高的名花。根植华夏之菊,也作“鞠”,以身姿为低头鞠影之式,故有此名。因花开于秋季,故又称“秋菊”。按分类不同称谓各异,如按花期分为“早菊(9-10月)”、“秋菊(11月)”、“晚菊(12月)”及5月菊、7月菊等。菊,野生分布较广,而人工栽培菊花,《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 的记载。汉代时,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魏晋时期已大量种植,后逐渐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撰《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是我国首部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皆源自中国。公元四世纪,中国菊花传入朝鲜,再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培育的菊花,已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菊花带入欧洲。18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收集很多优良品种回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菊花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又从英国传入美洲,菊花得以遍布全球,成为世界各国喜爱的名花。

        我国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有“梅、兰、竹、菊”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奢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花象征人的品质高洁。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题菊花》诗中豪迈地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歌颂菊花耐寒与独立。又在另一首咏菊诗中把菊花比作身披黄色盔甲的战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人们爱菊,以菊明志。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令人神往的境界。

        提起菊花,人们就会想到屈原的名句:“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礼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这里的“菊”、“秋菊”是和******词中“战地黄花分外香”的“黄花”一样,都指的是野菊。野菊花小而繁,色黄叶碎,我国南北均多野生,它之见重于古人,主要因其有药用、饮用及食用等经济价值。是家菊的重要祖先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原种。 

        自从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名篇问世后,因文****提到陶渊明爱菊,把陶渊明爱菊、赏菊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陶渊明的赏菊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秋菊有佳色,褒露掇其英”广为流传。所有这些,都给了以后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拍摄菊花的创作深刻启迪,赋予了由衷的好摄之情。

        每当深秋季节,万花纷谢,唯有菊花凌寒怒放,生机勃勃。而菊文化是国人在采菊、育菊、赏菊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仪表万方,气宇轩昂,悠悠千余年间,赢得历代画家、诗人、摄影家的青睐。

        △策划与准备

        菊花的花期较长,这对于拍菊是个很有利的条件,可以从容作好准备。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摄影器材自然是先要准备的。但要根据个人自身条件,适用够用即可,不要一味追求高档器材。其实,拍菊花一般常用的摄影工具也基本够用了,家用小型数码相机,俗称卡片机也一样能拍出不俗的菊花照片。当然,有数码单反机身、微距镜头、中长焦等镜头更好。关键要扬长避短,根据自己拍摄创作的需要选择合用的器材。稳定的三脚架是很有益的附件,最好配备,还有反光板、背景纸或KT板等也根据自己的拍摄计划决定取舍。此外,拍摄之前,最好做好筹划,比如,去菊展园里拍摄还是在朋友家里拍菊花盆景或是去野外拍野菊,根据不同的去处和拍摄不同类的菊花作个较为周密的拍摄计划,包括器材的配置,还要策划一下进行创新拍摄的想法。有影友说大家都提倡快乐摄影,这样太累了吧?!个人感觉,养成这种习惯,有益无害,而且,较易得到满意的作品,岂不带来更多、更甜蜜的快乐吗!

       △拍摄前细心观察,与菊花深度对话;

        拍摄中求变化、求新颖、求深度。 要注意培养审美意趣 ,首先要懂得赏菊.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菊花品种繁多,赏菊最好知道一些欣赏“标准”(相对而言)。 赏菊第一要看种型,以花径大小分为大菊和满天星;第二要看花瓣,主要有桂瓣类、管瓣类、平瓣类、匙瓣类;第三要看花形,主要有荷花、莲座、反卷、芍药、管盘、舞环、松针型;第四看花色,大体分为黄、白、紫、粉、红、茶、绿、墨、杂九个色系,每一色系又有明暗和浓度的变化。在赏菊的细心观察中,我们不但要赏析菊的妖媚、唯美,更求其内涵与深度。观察每一瓣花、一朵花、一群花的机理与结构美

如图1《机理和图案》

 图1   《机理和图案》

引用 | 回复 | 管理 | 设为最佳回复| 2010-10-10 20:08:35 1楼 Hoteam
haoge_188积分:34900
帖子:1076
注册:07-04-05
  [个人博客]     [个人播客]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发现群花与图案,独朵与数花的“征兆”和“寓意”;或情感的拟人化,或造型的人格化……从而唤起、激发拍摄灵感。如


图2:《牵手》

图3:《双雄》

 图4:《铮铮铁骨》

图5:《金色狂舞》等。
        总之,要因时因地制宜,花有百态摄无常规,不同品种,亮点迥异,各有短长,有靠艳丽色彩取胜的,有靠曼妙多姿示美的,有靠线条曲直引人驻足的,要在勤观察、多思考、发现魅力,寻找新意、谋求变化上下功夫,所谓一看、二品、三拍摄,实在是简洁的经典总结。

△注意构图

         以巧补拙 拍菊和大多数花卉一样,不要贪大求全,不问头青眼肿,全部拿下,花展要全景的,盆景要全部的,美朵要全取得,这样反而没有了主体,或者说主体不突出,没有了视觉中心,更谈不上“冲击力”了。多数情况下,构图要忌乱求简,排多求精,否则会陷入主次不明,画面语言混乱的困境,即太多的图像信息元素会造成视觉焦点的盲从,使整个画面失去主体和亮点;菊花是花团锦簇、花朵较密集类的花卉,较易采用直入主体的开放式构图。但开放式构图,仅有花朵是不够的,虽然没有多变的枝干线条可以利用,但要考虑用花叶陪衬,甚至利用空白等手段变化构图,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拍菊展时,要处置好菊花的展牌,尽量在取景构图时将其排除画面,实在不好排除时,最好与工作人员商量,暂时拿走,拍后复位,以避免影响画面,当然最后一招是后期处理了,但个人认为此招为下策,因为一费时间,二欠自然。

         此外,在拍菊的取舍上有二点建议,一是不为品种儿齐全劳心费神,有影友的习惯思路是如何把展会的菊花品种拍全了,当然,这自然是见仁见智,无可厚非,要是应邀主办方意愿,更是件好事,否则,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求变、求新、求深上,因为我们不是新制“本草纲目”、菊花新标本;二是黑心之菊、纯白之菊要谨拍,往往给人的视觉感受不是很好,最好与其他色彩菊花组合拍摄。 
△展现美妙生动细节

造就神奇视觉感受 微距拍摄会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细节和更强烈的质感;同时,普通视觉难以查视即不可及的微观世界,也可在微距镜头前精彩斑斑、一览无余。



图6:《夏日小野菊》。
        所以,微距拍摄是我们挖掘菊花构造的奇妙、美丽与画面构成的途径之一,当然,也包括与之相融的小动物等。微距摄影镜头设计特点即为平面像场,其景深范围极小,这是光学设计的初始结果,所以,焦点的选择和聚焦的精确程度极为重要。通常我们用数码单反和微距镜头拍摄时,用自动聚焦模式,稍稍偏离主体一点点,聚焦环即重新聚焦,或嗤、嗤……拉大锯式的彷徨、徘徊,而用手动聚焦则可漫不经心,从容作业,更稳当,更准确,调控更自如。现如今,大部分家用小DC数码相机都设有专门的微距模式,这一点较传统相机有很大优势,过去进行微距拍摄是少数买的起昂贵的专业微距镜头的摄影家、“大款”们的专利,一般人则是一种奢望,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的数码相机均具有微距拍摄功能,可以说,目前微距影像获取的便利手段,将花卉摄影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不过,用小DC、卡片型数码相机拍摄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相机微距功能,大多是依靠锁紧镜头的镜片组后,利用光线衍生出的最近汇焦点来完成的,所以,往往会出现画面布光不均匀的情况,这时,要及时调整有效微距焦距段,以便在比较适合的拍摄距离内,改善感光均匀度。这一点,往往比调节光圈控制景深范围(微距拍摄景深调节范围很有限)作用更明显。

引用 | 回复 | 管理 | 设为最佳回复| 2010-10-10 20:15:32 2楼 Hoteam


△让静态更美丽

       使动态更鲜活 把露珠、蜻蜓、蝴蝶等停驻在菊花上的生动,飞行中动态的生机摄入画面,使整个画面生态有趣,也是我们不错的追求之一。如





图7:《雾雨之中更凝情》、

图8:《蝶恋花》。


        菊花身上的美丽元素,往往是取之不尽的,即使是枯花败叶。比如,残存花瓣上那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或萎落的花蕊、野菊丛中恋恋不舍的蜜蜂、蜻蜓与蝴蝶;甚至人工喷洒在菊花上的露珠,都能让更多的美丽驻入菊花画面,鲜活的动态生命,也可人为的贴入画面,有时,我们拍摄时遇有蜜蜂、蜻蜓或蝴蝶正在菊花的美丽画幅中,自然将其捕捉入画那感情好,没有美丽菊花,也无大碍,尽量将其动、静态的美姿抓住,后期用软件将其移入菊花画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不过,一定要做的天衣无缝,剪入虚化的背景中最为合适。抓拍这些小动物也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当你抓拍不成,它飞走了,一般过一会儿,它准会再度归来,你可要抓住机遇,不管是用陷阱对焦还是跟踪聚焦,捕捉精彩是“硬道理”。顺便有个建议:拍蜜蜂可不要扒在花蕊和花瓣上的,一是没有生气,二是破坏菊花的美丽,最好还是飞行的,因为,不但生机勃勃,更让菊花静中有动,精彩唯美。总之,菊花本身充满着丰富的美丽元素,叶片的独特造型与油润、花茎的挺拔、各类品种花蕊、花瓣的艳丽与柔韵,花儿随风的摇晃、雨雪中的傲气,这些充满魅力的细节,都是我们在拍摄前、中构思、琢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菊花的美丽毋容置疑,我们既可以通过相机取景器,仔细端详菊花的花瓣、花蕊、花叶和花的整体造型,也可以身在花丛之中,感受花儿的曼妙与艳丽;如何把众多的美丽元素用镜头凝固,如何更有突破的展现菊花的“精、气、神”,要看拍摄者与菊的对话中,驻入更多更足够的“虔诚”与“情感”了。
△用光与影调

         光影艺术是摄影艺术的本质所在。完美的影调就是最美的摄影语言之一,唯美影调,用光宜柔不宜硬,这是一般规律。定向光源与漫射光源相结合的采光方式,一般尽量避免光比较高的直射光源,(当然并不绝对,光比大,拍摄中能很好地保留高光部分的细节,一些相机有很好的动态平衡功能可以帮助实现 )。“顺光平,逆光阴,侧光润,顶光硬”,即顺光照射,花朵受光均匀,但质感平淡;逆光环境下的花朵虽轮廓鲜明,但主体阴暗混沌;而侧光中的花朵生动鲜活,质感丰富;被接近垂直角度的光线照亮的主体,则反差强烈,视觉感受较为苍白。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在正午的直摄阳光和光源强度较大的光线条件下拍摄花卉。光线柔和,漫摄光源丰富时,才是最能展现花草唯美营调和细腻质感的时候。有条件,利用柔光伞遮挡或用反光板进行二次折射,都不失为创造良好光线条件的好办法。 不过,这是一般规律,要驾御好它们,有时却可“化腐朽为神奇”,光比大,只要控制好高光部份的层次,同样能创造更有视觉冲力的好照片。


△背景与曝光

          一般常用而且效果和谐自然的背景处理——即虚实有度 巧用背景映主体。比如,当有数朵美丽的花儿同时展现在你的镜头前时,也不要利用大景深将起全部拿下,最好是选择一两朵为主角,而把其他的花儿虚化作背景陪衬,即主次分明、虚实得当,这样画面才更具美感。如



图9:《野菊》。

          因为,通常人们的视觉习惯是由点到面的延伸,所以,这种美感不但符合我们先天的视觉习惯,也是摄影艺术唯美要素的规律之一,同时更能体现菊花的仪态美和生命活力,更能体现菊花的精、气、神。
在野外或展棚里拍菊花,其现成的生长环境和展位的其他花儿就可作为主体的背景,因为空间较大,有利运用较大光圈虚化纷乱的背景,从而突出主体,让画面简约、干净,最大的好处是容易与主体菊花形成和谐美妙的主次融合。如

图10:《舞者》。

         如在家中或空间狭小的环境里拍菊,则可以用背景纸、KT板等做人工背景,需要考虑和认真对待的是,不管用合适的色调充实背景还是用虚化的方式保持背景的洁净度,都要注意光圈对景深范围的控制,以及对画面空间感的影响,这就是最具体的摄影语言。用数码相机拍摄可随时回放观看效果,随时改进重拍。
         还有有意把背景处理的特暗或特亮,即产生高、低调影像照片,因画面对比度强烈,容易产生较吸引人的视觉冲力,也是影友们常追求的影像效果之一,在影室拍摄中也是摄影师常用的影调选择。但是在自然光照下,要注意以下二个关键环节。
        一、背景选择 一是可以人造背景。用黑或深色、白或浅色的背景纸、布、KT板作背景,黑、深色背景则产生低调影像效果,白、浅色背景则产生高调影像效果。二是因时因地制宜,利用所处环境、现有光照比营造高低调影像效果的摄影作品。例如,以天空或空旷的野外作背景,则产生高影凋作品;把所拍主体对象置于光照强的位置,把光照不到或背光、阴影部分作背景,或者把主体物放在光线较亮的门口,室内暗光作背景都能生产低影调摄影作品。
        二、曝光补赏 一般情况下,高、低调影像的拍摄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曝光补赏。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所有相机自带的自动曝光测光表是针对标准灰板的18%反光率进行测光的,现在大多数相机有大都采用了多点加权平均测光自动曝光,对于拍摄大多数目的物,此测光、曝光是基本正确、适当的。但对高、低调影像中的特别亮或暗的对象,相机里自带的测光表就“失灵”了,这时即需要实施正、负曝光补赏了。如以天空为背景时,因为天空很亮,相机里的测光表就会给出较少的曝光量,所以,要想主体得到合适的曝光,必须进行正的曝光补赏,要根据背景即天空的亮度情况,一般“正”补光即增加1-2档曝光(不宜补过了,多补了容易损失主体物边缘的细节,如果2档还不够的话,数码后期处理时还可以局部提亮);若经验不足或把握不大,可以用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多拍几张供选用(一般数码相机大都有此功能);黑或暗色背景则相反,需要负补光即减少曝光量,可根据背景的暗黑程度和主体物所占画面的大小比例,一般负补0.3-1.0档曝光量,不到位的话后期还可作适当调整,也可采用包围曝光多拍几张供选用。当然,最科学最可靠或者说万无一失的是用独立式测光表测出准确、适当的曝光参数,然后手动曝光拍摄。如没有专门的独立式测光表,用相机的点测光模式对着传统胶卷盒盖(标准灰板颜色)或对着自己手背(黄种人即一般中国人手的反光率和标准灰板反光率大体相当)测光,记下参数,而后手动模式曝光。没有点测光功能和手动曝光模式的小DC,则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角度,对着主体半按快门聚焦、测光,保持不动锁住聚焦、测光值,再调整拍摄角度,对着天空或暗背景,取得理想的构图后按下快门。办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取得合适的曝光量。如果不进行曝光补赏,任凭相机的自动化操作,则亮背景下产生的影像基本为剪影,暗背景下则主体曝光过头,细节损失大甚至成为难以使用的废片了。 
         对于大多数以上谈到的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中调影像的拍菊曝光量,一般利用机内的自动测光表,即可得到大体适当的曝光。对于主体特亮(如白花)或特暗(如深紫色花),而且占据画面大部分时,则亮的正补0。3—0。5档、暗的负补0。3—0。7档,这只是经验之谈,最稳妥最可靠的还是准确测光、手动曝光了。
△拍摄角度的选择

          拍摄角度对于菊花的造型的表现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角度无外乎正拍、俯拍与仰拍。鉴于菊花的生长特点,纯正拍,大多只能看到花的侧面,很难展示其造型美的丽质。当然,什么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您有特殊的构思或想法,甚至可以专门体现“半面”之美,则另作别论;也还有不同品种花儿下垂,象向日葵一样“面部”向阳,即也可向着您,这时,平拍效果则特好了,如

图11:《和美》。

        而通常较常用、较讨巧的角度是平视稍作适当俯拍,这样,花的平面“三维”即立体造型展现无遗,当然,更需要采光的配合;或者可以高角度俯拍,全面展示花的面庞与神情。仰拍菊花,有时也能表达菊的“高大”和傲霜之气,而用低角度大幅仰拍少用或谨用,也因其花朵大、无枝干,如此拍菊,往往只见其叶,不见其朵;而取其单枝单朵或小野菊,人为的放置高处,以蓝天为背景,大幅仰拍则却另有一番图片言语。如




图12:《傲视蓝天》。

         总之,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处理得当,因地因时制宜,灵活运用,同时注意的是,拍摄角度要以多观察、多尝试为基础,要与采光、构思、构图有机结合,以取得良好的视觉引力为基本。

引用 | 回复 | 管理 | 设为最佳回复| 2010-10-10 20:19:50 3楼 Hoteam


△诗情画意菊文化 贴切融入赋内涵

         观菊赏菊是件惬意之事,用相机定格住自己的爱菊,更是快乐有趣的精神享受。这里面浓缩了构思、构图、用光、曝光技巧等多项摄影语言与技术内涵,可以说是审美情趣和视觉创造力与控制力的集中体现,融汇着无穷的智慧与艺术的升华。在拍摄中,将深厚的菊文化作为创作的奠基石,巧妙地贯通交融,是谋求画面深刻的途径之一,如写意赞菊赏菊的名诗名句名篇,将其再现于读图时代的更直观的图片语言,让人们更形象的品菊、赞菊、爱恋这极富人格味的唯美之菊花,岂不是特大的快事?!其写意诗情,感悟生态自然的氛围,远远超越着写实于生活的现实意境。这种超脱,能造就媲美乃至超越国画、音律一样的美感享受,纵情诗情画意的境界,寓情与景,借景抒情,把自身的情感寄托在这“咔嚓”之声中生产的平面图片之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富韵味,更美好,更精彩。
△后期处理与创意摄影

           菊花摄影属于艺术类拍摄(除标本类外),可以广泛的应用各种摄影技艺与手段,包括那些用各种软件进行后期数码技术处理,其想象、创意的空间很大。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以拍好原始照片为根本,能一次性拍好并完成创意的决不留后期尾巴。需要后期的整理与制作的,一般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也有在整理过程中萌动灵感的则最好一气呵成。数码暗房即后期软件处理是传统暗房的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神奇功能和作业的便利性让摄影艺术越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更让创意摄影天地无限,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里简述几个实例。
1、较为常用的创意摄影如多次曝光等,在菊花拍摄创作中对丰富图片语言、朦胧主体、淡化、虚化背景,提高画面视角引力,起着相当奇妙的作用,如


图13:《月光圆舞曲》。

           多次曝光可以直接用相机一次性拍摄成功。尼康D300、D700,富士S3、S5、宾得K10D、K20D等中档以上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此功能,直接按说明书作业,即可完成。但具体创意效果要自己把握好,如一虚一实、虚像大于实像的二次曝光,多次曝光中每次实像的经营位置,相机里每次曝光量可以很容易的平均设定,如你要特意要哪个影像清晰些,可以在此次曝光时正补光0。3EV左右,反之则负补光0。3EV左右,要注意的是,不能太多正补,否则,整体曝光太过,影像细节将大大损失。多次曝光也可在拍摄后,通过软件后期制作,方法、途径是多样的,最常用的有在Photoshop软件中,通过“图层” 对话框复制原作图层,再扩放、调整透明度(20%—50%)、再通过“滤镜” 对话框,进行模糊处理(高斯模糊或动感模糊)、再合并图层并通过“图象”对话框,调整色阶等直到满意为止;也可通过新建图片文件,将原作二次拖入,进行类似上述操作完成,这样更灵活更好掌控。
         2、人为地制作高、低影调作品。即通过“套索工具”、“魔术棒”等选取原照片背景区域,再通过设置背景色,将背景换成淡色(高调)或暗色(低调)后,再通过“图象”对话框,适当提亮或压暗主体,巧妙形成高、低调影像照片。如

图14:《共鸣》(高调)

图15:《依依母子情》(低调)。
        3、让摄影与诗、书、画相融相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拍摄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来。通过调整背景,提诗,书写(也可直接打印)、有必要时融合国画画菊叶等手段穿插进行(在宣纸上书写诗词、画叶后,翻拍成电子文档,再通过软件制作合成)。如

图16:《秋菊》。
          通过软件实现创意摄影,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空间,有无穷无尽的发掘潜能,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创造,随着软件的不断完善、创新,实现我们的创意将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简单,开拓我们的创意将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美妙神奇。
△不断深入学习 潜心探索创新          随着摄影器材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且价格日趋平民化,也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艺术与技术将更加广泛普及。拍出以菊花为题材的好片佳作也已成为家常便饭。菊,可能还是3000年前的菊,而拍摄创意、拍摄方法、拍摄器材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其菊花的新作美片会层出不穷。发展无极限,艺术无止尽。永远的学习,不懈地追求,将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多、更密集、更有品味的快乐!具体的行动,一是求新追科探突破。首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与科技发展同步,及时掌握科技发展在摄影术中应用的知识,让新技能快速得心应手的运用;其次,要探索新途径、新变化,追求新突破。人常言,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再好的菊花摄影名作,您即使是“模仿秀”,能达到乱真的地步,也不会有什么大感觉,所以,我们欣赏、学习大师的作品,要学习其技艺的核心——创作方法、思路等,在变化、突破上做文章。二是以不变应万变。一张好照片有很多元素,最简单、最基本的是光和影运用,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一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二要有吸引人眼球的主角,三则画面要简洁。这往往也是摄影作品的最高境界所在。但仅仅守着这个“不变”,僵化、教条不行,要在“应”字上下工夫,要以此对应万变,而万变则不离其衷,不离摄影的本质——“光”与“影”的应用。我们围绕这个不变,而多方位引进变化新元素,如生态的“真、善、美”;新选题、新手法;唯美的高画质;画面表现的内涵、深度;拍摄的难度——技巧的难度,美妙瞬间的难度……如

图17:《花好月园》

图18:《辉映》。
让我们为获得菊花的崭新视觉享受而努力着,奋斗着,快乐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