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翰墨是什么意思:论“立家、立业、立命、立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08:03
论“立家、立业、立命、立身” 这几个字眼的顺序到底怎么排列,我始终不知道,任何一个都是人生必须的阶段,而彼此联系。立家、立业、立命、立身,似乎这样的感觉更为合理,暂且就这样的排列,也就暂且这样写出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的前辈孔圣人早就有提出了人生的几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

       立家,应该是三十岁之前的事情,有了家事业,命运,身份都有了。这是我的理解,存在不同的思考,那就是人生境遇不同,出生在好的生活环境,事业也需不要自己思考,命运也就成为定局。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很成功的人,却每天很不开心,因为除了工作的时候意气奋发,其余的时候就萎靡不振。一旦回到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寝食难安。于是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判断这已经是忧郁症的前兆。医生给他一个建议说,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在表演,所有人去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的演出,等心情开朗了我们再来讨论下一步的治疗。这人沉吟半晌,抬起头时却泪流满面:“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这很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状态,当我们作为职业角色,一次次成功,不断收到掌声和鲜花时,我们惟独难以正视自己的心灵。想想已有多久我们没去看看心底真正的愿望?已经有多久我们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和胆量?我们真的懂得自己的内心吗?

        三十而立:学会打扫心灵

      “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起来了,是否要有车,有房,或者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就算立起来了呢?而立之年对于人的一生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我想这种“立”包括内立和外立。外立是指大多数人到了三十岁,会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会成家,会有一个社会角色,稳定的社交圈,这是一种外有坐标的确立。但是人真正的“立”在内心。我曾经说过一个标准,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在三十岁以前用加法生活,在三十岁以后用减法生活,用理性的勇敢对世界说“不”。

       什么是加法生活?当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踏上社会,他要就业要谋生,所以要积累资源,财富,价值,情感,都要一层层加入到生命中。然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像一栋新房子,刚刚搬进去的时候,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最后终有一天发现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了。电脑用到一定程度要清理内存,家住到一定程度要淘汰旧物,惟独没人想到我们的心灵谁去打扫,腾出空间来存放梦想?

       人到三十岁,起码要学会清理心灵的能力,应该知道你积累过去是为了了解未来,你应该清楚自己究竟是谁,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当你学会说“不”的时候,人就学会了成长,学会用减法生活。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有“觉悟”,什么是觉悟?看看这两个字的结构,就是“看见我的心”,觉悟并不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发现和了解,而是反观自己,看见我的心,以觉为悟。这就是而立之年的真实发现。

       四十不惑:寻找仁,智,勇

       不惑之年在今天这个时代困惑空前多。过去我们很贫瘠,但贫瘠有时候也是一种辛福,因为无可选择。在一个物质选择过于庞杂的年代,人的内心有准则是一种奢侈,没准则是一种灾难,因为那会陷入深深的困惑。

     “或”建立于“心”之上。于是“惑”与“不惑”,奥秘就在于“心大”或“心小”。当心很小,世间诱惑很大,心就会被压垮,不知道如何选择;而“心”如果很大,就托住了上面的“或”。也就是说,选择什么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当外界变得复杂,提供过多的选择时,我们要听从心灵简单的准则,我们的心在引导我们。

       孔子的学生曾问:如何能做一个真君子?孔子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忧,惧,惑 都是客观外部世界带给我们的感受,而仁,智,勇则是人的内心定力,就是我们要觉悟的部分。我们无法选择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选择内心是什么状态。一个人永远是心态决定状态,内心的价值观决定外在的形貌。

       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真心地对别人好,善待他人,孔夫子解释这个“仁”,说“夫人者,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要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你也去立别人,每个人都想发达,自己相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你这么做了的话,叫做能近取譬。就是在你最近的地方,弯弯腰举举手就帮了别人,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

       所谓仁者无忧,忧虑过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而世界是循环的,在你最近的地方伸手帮助别人,也一定会有温暖的光环照到你身上,你同时也受着他人的恩惠。

       什么是智?智就是“知人”,了解,懂得他人,尊重人。真正的智者是懂得他人的心。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好感受容易发生,懂得和理解却变成极其奢侈的事情。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因为心疼丈夫,向来把鱼的中段给丈夫吃,自己吃鱼头和鱼尾;丈夫临终时说,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我从小最喜欢吃鱼头-----这就像生活的寓言,有多少时候我们凭着爱而生活在误解中?

       智者要懂得他人的心,更要懂自己的心。而懂自己比懂他人更困难。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什么意思呢?全世界都在夸你,劝你的时候,你不再往前走;全世界都在苛责你,说你做错了的时候,你内心可以保持不沮丧。外界有一万种声音,心中却只有一种声音,不管多大的悲喜都能过去。所以说,智是人生修炼的功课。

         什么是勇?两强相遇勇者胜。人与事碰到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心灵的勇是大勇。

孔子在游学过程中曾被一群带武器的人包围,他的徒弟很慌张,孔子却弦歌不辍。他对徒弟说,勇敢有很多种,水中不避蛟龙,是渔夫之勇;林中不惧猛兽,是猎人之勇;白刃相交于前无所惧是烈士之勇,而一个人了解什么是这个时代的真正情况,了解自己,了解内心,那是君子之勇,圣人之勇。我冷静分析,我没什么仇人,又何必要惧怕?现在我们太强调技巧,而缺乏心中之勇。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十二个字,容易做到吗?可能我们修炼一生,都未必完成。真的了解了,也就离“不惑”不远了。

      知天命:活出宽度来

      知天命就是凡事人已经不较劲了,“天命”就是世间的归宿。人不再事事纠缠于心,刻意于世,觉得放不开,觉得我就怎么这么倒霉,掉一花盆就砸我头上了。其实人天天计较的不就是这些小事吗?

      所谓知天命就是要活出效率来。我很欣赏一句话,叫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决定,但我们可以决定宽度,宽度就是生命的两岸。如果我们的河床宽一点,心胸通透一点,一条小溪就可以变成一条大河。什么是人生的效率?就是你总会发现一些颠覆规则的机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要知道生活中的机遇转瞬即逝。知天命就是人要有发现的眼睛,随时颠覆规则,抓住机遇。韩国人说有一种怪物,脸长在后脑勺上,当它迎面走这来时你看不清,等它擦身而过才看清楚,却已经抓不住了,这种怪物就叫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靠的勤奋,规则,学历不够,还要有大智慧,有时就是逆向思维。

     六十而耳顺,再听什么样的话,听人家说什么都觉得人家有道理。什么是“耳顺”呢?就是对任何一种事情,你都会觉得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你都会站在他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表述就是一种悲天悯人,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和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

      从心所欲:提前到三十岁

      一个人终于可以按照心灵指引的方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而成什么。这种对于自然的顺应是最好的境界,即从心所欲。问题是我们一定要等到70岁才能走到这个境界吗?也许你不太顺,但起码可以多体谅别人;三十岁不能从心所欲吗?当你敢于说不的时候,已经尊重了你自己的心。这就在于你人生有没有这样的觉悟。

      当然,有人说,我无钱无官。怎么能从心所欲呢?这个从心所欲不是指役使他人,而是指世间万物为自己所用。在这一点上我最佩服的就是李白。余光中先生写李白,我觉得他是今人写李白最得神韵的。他写梦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何等华丽啊!他是个独立的英雄。我想从孔子到陶渊明,李白,到苏东坡,一脉相承,中国文人真正的英雄境界,永远是以心灵的自由勇敢,拥有这么一片不可替代的天空作为他最高的自由。

       寻找心灵,寻找快乐

       发现你的心灵,这个命题有何意义?意义在于你可以发现所有的快乐在自己的心中。

       每一个人你心灵里面对快乐的信仰和你获得快乐的能力,首先成全的是自己,这是你在生命中雪中送炭。而我们今天追究一点物质生活,我们过得更好一点,这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先要有一个发现幸福感和发现幸福能力的心灵作为皮。

       所以孔子那个时候告诉我们的特别简单,就是人怎么样通过一种内化的能力把所有你对外在世界的需求放在自己身外.比如说他要去布道,“子欲居九夷”,然后学生跟他说,“陋,如之何”,那么简陋的地方你去干吗啊?孔子淡淡回答了八个字,“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今天的物质世界,也就是选择的空间,比他那个时候,不是百倍千倍,而是一个无穷尽几何的倍数。但我们是不是对外面的欲望太多了呢?我们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有所依附,独立的心灵才会有所发现,才会发现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其实这种君子心灵世界的建构,对今天人来讲是一种获得幸福的能力。

       给梦想留点空间

      人生路上,每一步都有些通病,历朝历代的人都会犯。

      讲一个走楼梯的故事,两个人住在80层楼,一天回来晚了,发现当天停电,电梯不能用了,怎么办?走呗,年轻人怕什么。于是背着背包就上楼了。一口气走到20层,觉得有点累,就把背包卸下,想等会儿有电了再返回20层取。这样又走了20层,实在太累,两个人开始相互抱怨,这样一路吵一路走,又走了20层。这时吵架也吵得没力气了,看看也到了60层,希望就在眼前了,所以两个人反而觉得轻松了,慢悠悠地又走了20层。终于到家门口,结果忽然发现,原来钥匙放在背包里,而背包拉在20层。

        这有点像人生的寓言。小时候意气奋发,理想,壮志------一切都装在行囊中。等20多岁步入社会,面对社会的竞争,挑战时就会妥协,就想先把梦想存放在校园,我现在要去打拼,等我建功立业之后再回来取。走到了40岁,差距出来了。有的人干得好,有的人还老样子,于是相互抱怨,这就是为什么有59岁现象,退休前发现人失落了很多东西。到60岁退休了,也就从容了,没什么想法了。到临终前,发现生命最大的遗憾,是20多岁时的梦想从未跟随我们。那时候想自己十八岁的时候为什么不勇敢一点?人的一生可以扔下很多东西,但别扔下梦想,所以我们要腾空背包,让梦想留在心里。发现自己的心灵,为我们自己构建一生的幸福。

        人生不就是这样子的吗 ?幸福才是穷其一生的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