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买衣服便宜的地方:高人:我看华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0:28:00
  高人:我看华陵作者:高人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4-15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红朝的领袖人物志中,尽管华国锋主政可谓是昙花一现,但他毕竟是直接承继毛泽东大统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尤其是就其主要行状还有人品来说,还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一位。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虽说距“米寿”88岁仅差一年,但也超过了“喜寿”77岁10年之多,算是善终了--更为难得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口碑与时俱进,尤为百姓称道和惋惜。

  其身后“回卦山”之遗愿,特获中央恩准。

  其家人本着“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文物、不破坏环境、不与民争地”的原则,选择其家乡山西交城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为墓地。

  今年清明,“华陵”照片见诸媒体,引发物议纷纭--在科学昌明、文明进步的当今之世,华陵的横空出世,与科学发展相悖,堪称盛世中国的奇观,不知世界将如何看我中华?

  但华陵的形胜与建筑的奢华,无法与南京中山陵媲美,与帝王陵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尽管392级石阶宽至“一主两辅”的三条步道,两侧竖以传统石雕栏杆,直达400平米的墓台,上置H形方鼎一座用以安放其骨灰,另一基座拟为其立像,地下的墓室不知如何与何用,至于是否追加陵门、牌坊、碑亭、祭堂等建筑,那是后话,谁都说他不准。

  如是,当然违背了华夫人韩芝俊老太“找一块荒山坡,埋了就行了”的嘱咐。

  问题在于,在“只唯上”的中国,安葬曾经的党和国家一把手,绝对非同小可,岂敢草草了事,背“大不敬”的恶名?尤其在注重乡情的中国,交城的政府和人民以华为荣,甘愿为之大兴土木不差钱,“觉得太寒酸了实在对不起老人家”也是人之常情。况且,籍华的名人效应,建设景区,发展旅游,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因此,才有了整座卦山的绿化,以及将华陵周边山林和征用的500亩农田,建成“卦山生态园”的规划,并附带开发出吕梁英雄纪念广场和晋绥革命历史纪念馆,与华陵组合成又一个“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政治和经济效益不容低估--诚如交城县委新闻办公室主任吕继峰所说,建设华陵之举,已经是“一方面,我们承受了很大的争议和压力,但另一方面,交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了。

  令人担忧的是,当今的中国,已是人满为患,死人与活人争地之说并非耸人听闻。加上丧葬费用的不断攀升,墓地被炒得比房价还贵,百姓“死不起”的感叹,与“生不起”之说一样,都是民怨的流露。在这种情况下,华陵占地之大,耗资之巨,为人诟病也就理所当然。莫说什么“不与民争地”云云,卦山都能栽树,“荒山石坡”何谓?也甭说“非常巧合,安放华国锋骨灰的石鼎,与他在天宁镇的出生地,以及在杜家庄的祖坟正在一条直线上”--这哪里是“巧合”,分明是风水师和堪舆家的杰作。

  更重要的是,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反对个人崇拜,乃是中共的宗旨,是故,厚葬之风绝不可长。

  有鉴于此,中办和国办理应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身后之骨灰,如不愿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可自行择地安葬,但须是当地公墓,占地面积亦不得超过常人若干,承办人如有逾制则严惩不贷。

  毛泽东纪念堂,胡耀邦之墓,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之产物,华陵当是最后之特例。

  愿华国锋在天之灵安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