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联盟新城: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7:33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

(2011-07-13 19:23:33) 转载标签:

李银河

换妻

聚众淫乱罪

同性恋

一夜情

艳照门

分类: 人物相关

     李银河,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认为:任何人都有和除了配偶之外的第三人发生性关系的权利。她对于“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问题所持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相比,持更大的宽容性。她认为性的淫乱只不过是一个道德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应当由教育部门、宗教部门来加以劝导,而不是由法律部门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惩罚。法律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越俎代庖了。她还说,世界各国对淫秽品法的设立与否一直有激烈的争论,这个问题在我国为什么就不可以争论?为什么就不可以置疑?反对设立淫秽品法的声音为什么就不可以发言?

    从李银河的种种观点来看,她一直在宣传着性自由和性的人权,她认为一夜情在道德上完全没有问题;举行性聚会,只要是出于自愿,就不违法。她说,国外有所谓的虐恋俱乐部,只要他们高兴,可以多个人聚在一起发生性行为,中国的“聚众淫乱法”早就应该改了。而且她认为“换偶”没有道德问题。

 

                            

                            “换偶 ”问题与“一夜情”见解

  

      李银河又在博客再挺换偶称没有道德问题,称聚众淫乱罪过时。李银河再发高论称换妻应当受到保护,换妻是公民合法权利。李银河关于换偶的重要观点是将性行为分为三种情况,即犯罪的,比如强奸;犯错的,比如红杏出墙;合理的,例如夫妻生活。在李银河看来,“换偶”行为如果伴侣不知情,那就犯错的,但如果伴侣之间彼此接受,那就合理。

   李银河认为,从法律方面来说,中国刑法中的“聚众淫乱罪”将所有三人以上的性活动规定为非法,而此法律已不再适用。她认为,这个法律条文与宪法保护的公民的人身权利(其中包括性权利)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李银河倡导尽早改变这一过时法律,同时她建议在法律改变之前,换偶者可以用两对分别在不同地点的方式规避这一法律。在李银河看来,只要一个地方只有两个人(无论他们是法定夫妻还是两个个人),法律是不能治罪的。

  在道德方面上,李银河认为换偶与婚外恋包二奶的性质不同,她觉得换偶是男女平等的,也不违反婚姻道德;而婚外恋、包二奶一般是男性欺负女性,违反忠实承诺的。所以,李银河说“前者没有道德问题,后者却有道德问题。”

  据凤凰网近期网上调查显示,46.6%的网友认为换偶行为很正常,可以接受换偶。据新民网了解,李银河关于换偶言论得到了木子美认可,木子美认为,换妻是一种寻找新鲜的性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娱乐。此外,木子美认为夫妻一起出轨,吻合婚姻的契约。木子美说:“将来结婚的话,会征求老公的意见。他同意,就可以一起娱乐一下,调剂婚姻。”

  但是,李银河的换偶之说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据凤凰网近期网上调查显示36.6%的网友表示绝对不能接受换偶行为。一位从事IT行业的企业高管认为性和爱不可割裂,他称不能理解换妻的人,也不支持这种行为。如果说什么性疲劳了,完全可以通过换一换环境,比如两个人出去旅游之类来解决。认为换妻存在许多变数,比如一次或几次之后,有人心理出了障碍,后悔、产生罪感之类,肯定影响家庭关系,甚至是社会不安定的潜藏因子。

  换妻会导致夫妻反目,她坚决反对换妻。她说,“换妻的危险性大,一定会造成夫妻间的隔阂。很难想象没有道德、伦理约束的社会是什么形态。也许不仅性泛滥、换妻,更可能乱伦风盛。

    李银河赞成一夜情,李银河针对夜情有着自己的观点:“一夜情的发生,有个前提,我觉得必须是单身人,如果要是已婚的人呢,他去搞这个一夜情就违背了婚姻的承诺,违背了忠诚的承诺,违反了婚姻道德。因为你在结婚的时候,你就有这个忠诚的承诺,你去搞一夜情就违背了婚姻道德。”

                                  

                           关于同性恋

 

  李银河关注同性恋,认为同性恋在中学生、大学生里,特别是大城市,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年轻一代根本觉得这不是个事儿了。异装癖、虐恋最终都是指向快乐,并没有对其他人伤害,这种心理是很健康的。在李银河看来,一个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只要没有伤害到其他人,即使做出了大多数人看来很奇怪的选择,我们也一定要尊重他的选择,因为那是他的权利,故认为同性婚姻应当合法化。

    李银河“欲望上海”事件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事件的主要情节是:一个外国男人在博客中炫耀自己与多名中国女人的性关系,遭到网络追杀。分析这个事件背后的动力因素,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某人炫耀自己性能力的反感。在中国,一般人平均终身只有1.3个性伴侣(美国人平均性伴侣数为13个,法国16个),其中还要包括离婚再婚和丧偶再婚。所以,如果某人有两个性伴侣,就已经足以招他人嫉恨(有人会觉得他太占便宜——正面评价;有人会觉得他太堕落——负面评价)。如果某人有超过三个性伴侣,他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这个外国人在网上炫耀自己有多个性伴侣,当然招人恨。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或一个中国女人,或一个外国女人,他同样要招人恨的。即使他并没有真这样做,而只是在想象中占有了多个性伴侣,也同样招恨,这就是后来传出该老外的艳遇只是想象的产物并没有真的发生,仍然不能免于人们的唾骂的原因。

  第二:对于男人搞女人的反感。在男权社会中,性问题上有一个很奇特的赚赔逻辑,在一桩性行为中,男人是赚的,女人是赔的。按照这个逻辑,一个男人搞女人,他是在占女人的便宜,而被搞的女人是吃了亏的,所以要为她们伸张正义,不能让这个男人白白占了便宜去。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也同样要为这些被占了便宜的女人们讨回公道。

  第三:对于一个男人搞多个女人的反感。在男权制的社会中,在性的问题上盛行男女双重标准,一个男人可以搞很多女人,所谓妻妾成群,所谓雄性的攻击性,所谓男人的花心;而一个女人却不可以搞很多男人。现在提倡男女平等,提倡的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如果一个男人从人格上不尊重女人,不把女人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伴侣,就会招人恨。女人对他是百分之百,他对十个女人,每个人只给百分之十。这种公开的不平等当然会招人憎恨。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他也同样会招恨。

  第四:对于外国男人搞中国女人的反感。按照前述赚赔逻辑,这外国男人搞中国女人,当然是中方吃亏,外方占便宜。很多人追杀此人是出于这个赚赔逻辑,觉得中国人吃了亏,外国人占了便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搞了很多外国女人的中国男人在中国人眼里不但不是坏人,反而是非常有能力的,这种能力甚至被夸张被艳羡,也没人因此去追杀这个中国男人,没有中国人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慨。简言之,如果是外国男人搞了中国女人,就是中方吃亏;如果是中国男人搞了外国女人,就是中方占便宜。

  根据上述分析,认为网络对这个外国男人的追杀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因为别人性伴比自己多而追杀某人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羡慕这样的生活方式,应当自己去尝试,而不是去追杀别人。

  其次,赚赔逻辑是男权社会的逻辑,仔细想也是没有道理的,是对性行为的误解。其实在一桩性行为中,双方应当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赔一方赚的。

  再次,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个男人搞多个女人,而没有一个女人搞多个男人,证明这个社会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治疗这个不平等社会的办法也许不是去追杀搞过很多女人的男人,而是让更多搞过很多男人的女人涌现出来,对此不平等现象加以平衡

  最后,由于外国男人搞了中国女人而去追杀他并不等于爱国主义,正像表扬那些搞外国女人的中国男人也不等于爱国主义一样。中国的女人被外国男人搞了也许是因为西方国家现在普遍还比中国富裕,到中国也同样富裕了,就会有更多的中国男人搞到很多外国女人,甚至会有中国女人搞到很多外国男人。而要实现这样一个局面,不是靠追杀一个来自富裕国家的男人能奏效的,而是要靠把自己的国家搞得更富裕些。

“欲望上海”

  

    李银河“欲望上海”事件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事件的主要情节是:一个外国男人在博客中炫耀自己与多名中国女人的性关系,遭到网络追杀。分析这个事件背后的动力因素,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某人炫耀自己性能力的反感。在中国,一般人平均终身只有1.3个性伴侣(美国人平均性伴侣数为13个,法国16个),其中还要包括离婚再婚和丧偶再婚。所以,如果某人有两个性伴侣,就已经足以招他人嫉恨(有人会觉得他太占便宜——正面评价;有人会觉得他太堕落——负面评价)。如果某人有超过三个性伴侣,他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这个外国人在网上炫耀自己有多个性伴侣,当然招人恨。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或一个中国女人,或一个外国女人,他同样要招人恨的。即使他并没有真这样做,而只是在想象中占有了多个性伴侣,也同样招恨,这就是后来传出该老外的艳遇只是想象的产物并没有真的发生,仍然不能免于人们的唾骂的原因。

  第二:对于男人搞女人的反感。在男权社会中,性问题上有一个很奇特的赚赔逻辑,在一桩性行为中,男人是赚的,女人是赔的。按照这个逻辑,一个男人搞女人,他是在占女人的便宜,而被搞的女人是吃了亏的,所以要为她们伸张正义,不能让这个男人白白占了便宜去。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也同样要为这些被占了便宜的女人们讨回公道。

  第三:对于一个男人搞多个女人的反感。在男权制的社会中,在性的问题上盛行男女双重标准,一个男人可以搞很多女人,所谓妻妾成群,所谓雄性的攻击性,所谓男人的花心;而一个女人却不可以搞很多男人。现在提倡男女平等,提倡的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如果一个男人从人格上不尊重女人,不把女人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伴侣,就会招人恨。女人对他是百分之百,他对十个女人,每个人只给百分之十。这种公开的不平等当然会招人憎恨。即使他不是一个外国男人,而是一个中国男人,他也同样会招恨。

  第四:对于外国男人搞中国女人的反感。按照前述赚赔逻辑,这外国男人搞中国女人,当然是中方吃亏,外方占便宜。很多人追杀此人是出于这个赚赔逻辑,觉得中国人吃了亏,外国人占了便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搞了很多外国女人的中国男人在中国人眼里不但不是坏人,反而是非常有能力的,这种能力甚至被夸张被艳羡,也没人因此去追杀这个中国男人,没有中国人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慨。简言之,如果是外国男人搞了中国女人,就是中方吃亏;如果是中国男人搞了外国女人,就是中方占便宜。

  根据上述分析,认为网络对这个外国男人的追杀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因为别人性伴比自己多而追杀某人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羡慕这样的生活方式,应当自己去尝试,而不是去追杀别人。

  其次,赚赔逻辑是男权社会的逻辑,仔细想也是没有道理的,是对性行为的误解。其实在一桩性行为中,双方应当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赔一方赚的。

  再次,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个男人搞多个女人,而没有一个女人搞多个男人,证明这个社会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治疗这个不平等社会的办法也许不是去追杀搞过很多女人的男人,而是让更多搞过很多男人的女人涌现出来,对此不平等现象加以平衡

  最后,由于外国男人搞了中国女人而去追杀他并不等于爱国主义,正像表扬那些搞外国女人的中国男人也不等于爱国主义一样。中国的女人被外国男人搞了也许是因为西方国家现在普遍还比中国富裕,到中国也同样富裕了,就会有更多的中国男人搞到很多外国女人,甚至会有中国女人搞到很多外国男人。而要实现这样一个局面,不是靠追杀一个来自富裕国家的男人能奏效的,而是要靠把自己的国家搞得更富。

                          

                           “艳照门”风波

 

 艳照门”风波冲击到众多品牌,很多人呼吁抵制当事明星所代言的产品,阿娇遭到网友的投诉和抵制,《梅兰芳》剧组接到通知,将不再拍摄阿娇剩余戏份。而社会学家李银河日前在博客里认为这是“受害人变成了罪人”。她批评那些“投诉和抵制”的网友:“你们没做过爱吗?如果你们一方面自己也做,一方面认为这是一件丑事、坏事,你们的神经是多么分裂呀!”对此,网友们展开热议,反击称当事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

    李银河在博文中认为当事明星是受害人:“不明白为什么受害人会变成了罪人。投诉和抵制背后的逻辑是:他们有性行为,所以不清纯了,所以不能再扮演清纯的角色,不能再代言清纯的产品了。”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

  网友“此言差矣”说:“关键是像阿娇,本来走的就是清纯路线。不是恶心她做爱,是恶心她装清纯!李老师你肯定不知道,阿娇曾经说过,看到谢霆锋和张柏芝接吻觉得很恶心!也说过她拒绝婚前性行为,可早在说这句话之前就已经和陈冠希……至少说明她撒谎了、虚伪了,她一直在装,请问一个虚伪的人还能说她清纯吗?”

  而网友“星火燎原”则认为李银河是偷换概念:“李老师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被放在网上的确应该同情受害者,但“艳照门”是一男对N女,是玩游戏还是集体淫乱?或者不过是一部A片的女主角之一罢了,没什么值得同情的。”网友“小微”进一步指出:“那不是简单的性行为。那叫淫乱,并不值得整个社会就这么宽容,这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下一代的教育没什么好处。阿娇是许多青少年的偶像,她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最受害的人不是她们,而是这个社会。”

  网友“耳朵”也认同当事人应该首先负责:“观点固然有理,可是一个男人多个女人的行为与兽何异?关键不是传播量的大小和人们的态度,而是当事人自己内心是否反省。”

  网友“半导体”认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看清所谓偶像的真实面孔不好吗?让粉丝们也醒一醒吧。‘艳照门’真正的核心是应该怎样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空间。”

  也有不少对李银河表示赞同的。网友“蓝图”认为:“李老师的评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尽管会招来很多板砖,但值得为这份勇敢直言鼓掌。”网友“黄昏晚霞”说:“公众人物也是人,也要有性爱。”持这种态度很普遍。有网友颇感同身受:“不能因此去嘲讽与羞辱他们啊!”

  网友“虫虫”也指出:“应该宽容当事人,以谅解的心态对待,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这是人的一种善良的本能。但是行为不当的地方该受指责的要指责,因为这也是一种教育。”

  网友“非此非彼”则强调当事人的行为是私德而非公德。“床上本就应该风情,个个床上还是君子岂不是可怕。所谓隐私是看到也只能当没有看到的事情,但现在人对旁人的隐私关注太多了。”他认为:“的社会越来越缺乏同情。而同情也是一种道德,而且在道德的排序上居于前面。本质上说,都无权对他人的私德作出严厉评价。”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博文中也称:“希望当陈冠希的床照风暴过去,那些女子再一次出现的时候,这千千万万因为好奇而上网看过、笑过、谈论过,甚至传送过的人,也能给她们掌声。掌声一半给她们,鼓励她们、支持她们,在遭逢失窃嘲讽与羞辱之后,勇敢地站起来。掌声一半给自己,因为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卑劣与崇高。当幸灾乐祸的卑劣过去,同情悲悯的崇高总会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