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萌老师拉拉队服颜色:古城西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8:17:04

                             古城西安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城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是中世纪后期中国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全国古城中也是世界迄今保存最为完善和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最新考古发现,西安城墙包括了五个时期的增扩大修茸,即隋唐初建、唐末五代、宋元、明清和现代增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宏大壮观场面。

现城墙的基本规模和成型,增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公里。东北两面比唐长安皇城扩展了约1/3。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墙顶内外沿筑女墙,外沿女墙有垛口5984个 ,内沿女墙无垛口,城墙外壁四周每隔120米有一马面,共计98个,上建墩楼(敌台)。马面长12米,宽20米,高与城墙相同。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其中城西南角为圆形。明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明崇祯九年,陕西巡抚孙传庭又修了四关土城墙。有四个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即现在的东西南北门)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安远门(北门)

永宁门(南门)

安定门(西门)

长乐门(东门)

清代曾对西安城墙进行过12次补修,其中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的工程最大,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了砖面,城墙内壁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一道溜水槽,排除顶面雨水。民国以后新辟城门12座,东有朝阳门、中山门(小东门),北有解放门、尚武门(小北门)、尚德门,西有玉祥门,南有含光门、勿幕门(小南门)、朱雀门、和平门、文昌门、建国门。

为了保存和利用西安城墙,从1982年起,西安人民开始了西安环城公园的建设,对城墙进行加固补修,复原了魁星楼、敌楼和南门闸楼,用石块镶砌河岸,在城楼、箭楼、角楼、敌楼上开辟博物馆,增加旅游设施。护城河与城墙绿色林带相配合,成为城市一大景观。为了增加古城池的可观赏性,又将城墙附近的高层建筑进行了拆迁,主要城门内外有多处建为广场、绿地,最近又开通了内墙下的顺城巷,使城墙成为西安旅游的一大亮点,成为人们游玩览胜休闲的好去处。

 

 

  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有钟鼓楼。钟楼和鼓楼是我国古代在城市、宫殿、寺院中用作报时和显示威仪的建筑。汉唐时期城市实行里坊制,规定宵禁,晨昏都要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北宋以后,里坊制取消,却保留了钟鼓报时的习俗。因此,在元大都、明南京和明清北京及许多地方城市的显著位置都建有高大的钟楼和鼓楼。采用“楼”的形制,是因为可利用其下层为共鸣腔,使声音悠扬远播;而且钟、鼓楼以其突出的体形体高成为城市主要街道的对景和周围地区的构图中心,对城市景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附近往往形成繁华的商业区。现存建于明代的西安钟楼便处在城市的中心点上。

西安钟楼

 “鼓楼”,也有人认为是北魏李崇所创,初用以传递信号,便于擒贼辑盗。书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故后人效之,州县多置鼓楼以御盗寇。

西安鼓楼

佛教寺院在唐以前只建有钟楼和经楼,对称地放在寺院前部或后部,宋代以后才引入鼓楼,东钟西鼓,多放在寺院前部,一般都是对称的一组相同建筑,藏经楼则被安排到了全寺最后面。钟和鼓在寺院不仅用于报时,也具有宗教宣传作用。“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清钟夜响,发人思绪,无怪唐代诗人张继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佳句,使得苏州寒山寺一举闻名。清光绪年间重修寒山寺,在大殿后左廊建钟楼,内藏清铸大钟,至今每逢除夕午夜,不少中外游人还要专程到寒山寺听钟。各地的钟鼓楼,尤其是各处寺庙的钟鼓楼各有其特有的鲜明建筑风格.

西安大兴善寺钟鼓楼

西安小雁塔钟鼓楼

陕西三原县城隍庙钟鼓楼

陕西宝鸡五丈原武侯祠钟鼓楼

陕西宝鸡炎帝陵钟鼓楼

上海七宝镇七宝教寺钟鼓楼(两侧)

鼠年即将来临,除夕之夜,辞旧迎新,钟鼓齐鸣,祈幸盼福,愿国富民泰,九州安康!

阅读(593)

分享(0) 

评论(34

分类:魅力西安

 发表于16:58

 

正在加载评论...

[2007/11/25] 千古之谜-西安小雁塔   [折叠]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东段南侧荐福寺内,故又名荐福寺塔。寺建于唐文明元年(684年),初名献福寺,是唐睿宗李旦为其父唐高宗李治死后献福而建的寺院。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入荐福寺译经。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一座佛塔,即小雁塔。小雁塔为方形15层砖结构空腔密檐式建筑,其平面呈正方形,每层叠涩出檐,南北各开一门,塔身从下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往上愈小,原高45米,现存13层。小雁塔秀丽玲珑,别具风格,与慈恩寺大雁塔的雄伟气势遥相辉映,因规模较后者小,便得名小雁塔。荐福寺内有一大铁钟,铸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寺僧每日清晨撞钟,声闻数里,称为“雁塔晨钟”,清代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在其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几十次地震,尽管震塌了两层,但塔身仍不倾不倒,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几次大地震,曾使小雁塔“三裂三合”,十分神奇。明成化末年(1487年)长安地震,小雁塔上两层被毁,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如窗户”。三十多年后,明正德末年(1521年),又一次地震,一夕之间,塔身不仅无恙,其近40厘米宽的裂缝竟又恢复合拢,愈合如初。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小雁塔被又一次震裂开,8年后(1563年),地震又让它“塔合无痕”。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小雁塔第三次震裂开,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再度经地震而复合。

  到底是什么缘故让小雁塔“三裂三合”而仍“傲立千年始未倾,历经百震终无毁”呢?据勘探推断,小雁塔塔基四周约直径70米的地下,由外圈至塔基中心处的夯土逐渐加深,约至30米处而后以青石垒数层,再以条砖砌出塔之身基,出地三米为台基,其正上坐塔。整个夯基类似一个弧形的“大锅”,小雁塔就坐落在这个“大锅”的中心,“大锅”体与大地成近似分离状态。地震时,塔的垂直压力和水平震动产生的应力分散效应,使塔的重力均匀分散,地震产生的能量得以化解和转移,从而使小雁塔身历经劫难而不倒。但更深层的原因,特别是为什么“三裂”后又能“三合”呢?个中奥秘,至今也无特别可信的解释,或许要等科学更发达的时候,才能揭开。

千古之谜小雁塔!神奇的小雁塔!

阅读(812)

分享(1)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的中心地带,是唐代长安城的皇脉之地,始建于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隋唐皇城基础上经过历代修茸,明代洪武初年扩建而成.城墙呈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防御体系.

    悠悠岁月,浩瀚青史,星转斗移,沧桑巨变,每一块城砖,都铭刻着历史的年轮.

 

西安城墙北门入城仪式 

   

阅读(556)

分享(1) 

评论(37

分类:魅力西安

 发表于22:38

 

正在加载评论...

[2007/08/09] 西安景点歌   [折叠]

 

东方亮起太阳升,中国有座西安城。

东西南北四大街,钟楼鼓楼在其中。

清真大寺化觉巷,碑林孔庙藏石经。

柏树林街卧龙寺,关中书院育明清。

藏密黄教广仁寺,董仲舒居下马陵。

山高有灵东岳庙,饮水思源甜水井。

“八办”风雪七贤庄,“西安事变”举新城。

土地神祗城隍庙,环城公园林道静。

                  (一环内)

道教圣观八仙庵,皇家花园兴庆宫。

太平公主罔极寺,秦庄襄王韩森冢。

唐开元门桃园路,汉影山楼枣园东。

梨园旧址大白杨,仿唐乐舞振新声。

                    (二环内)

朱雀门对明德门,电视塔邻唐天坛。

密宗一行大兴善,乐游原上寺青龙。 

太极宫墙西五台,玄武门里第十中。

辛家庙南斡儿垛,奉元安西王府城。

大小雁塔南门外,北关接着大明宫。

西郊项羽烧阿房,半坡遗址浐河东。

天禄石渠汉书馆,黄门口即西安门。

含元麟德唐太液,火车站北门丹凤。

长安牡丹甲天下,雁塔金榜夸题名。

彩霞紫云曲江池,《大唐追梦》园芙蓉。

太白南路木塔寺,丈八北路鱼化寨。

汉太液池柏梁村,高低堡子建章宫。

新石器址米家崖,薄后窦后汉杜陵。

灞水西岸轵道旁,刘邦入关降子婴。

二世胡亥西曲江,寒窑宝钏五典坡。

七万九千七百米,新开门香入夹城。

长安南墙山门口,唐城北墙铁二中。

浐灞交会上水腰,草滩三桥古闻名。

                     (三环内)

兴教寺埋唐僧骨,白鹿原上堆霸陵。

丝绸之路走西口,长乐未央拥汉城。

秋风渭水秦咸阳,凤鸣歧山周丰京。

紫气东来唐长安,龙首原南隋大兴。

沃野千里膏腴地,天府陆海上等国。

秦中自古帝王州,十七王朝建都城。

潏滈泾渭穿南北,沣涝浐灞贯西东。

荡荡“八水绕长安”,纡余委蛇分经营。

四关险塞固形胜,被山带河流金城。

古有“关中美八景”,今辖九区四县城。

太白积雪六月天,草堂烟雾龙象生。

曲江流饮歌画船,雁塔晨钟报晓声。

灞柳风雪长相思,骊山晚照锦绣岭。

咸阳古渡渭城曲,华岳仙掌朝阳峰。

                     (三环外)

华夏文化发祥地,长安区看好风景。

五楼村遗新石器,客省庄存龙山风。

郭杜仓颉造字台,祝村姬满穆王陵。

灵台灵沼镐京观,丰镐遗址沣西东。

周车马坑张家坡,毕原文武周公冢。

汉昆明池斗门镇,石父石婆天河星。

刘恒劳军马不前,亚夫兵壮细柳营。

唐杜氏茔司马村。明十三陵大府井。

少陵原西杜甫祠,将军陵园杨虎城。

华严宗源华严寺,樊川八寺烟雨中。

“铁顶武当”太兴山,香积寺源净土宗。

终南神秀南五台,翠华云雨太乙宫。

子午栈道大义谷,沣峪温泉翠微宫。

高冠瀑布祥峪乡,八座名山绣画屏。

                    (长安区)

临潼文物甲天下,骊山名胜贯古今。

原始村落赠姜寨,名医扁鹊戏水东。

女娲炼石老母殿,李耳奉供殿长生。

栎阳古镇秦国都,飞泉激瀑寺石瓮。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八奇迹”世界名。

焚书坑儒洪庆谷,鸿们宴道通新丰。

举世罕见铜车马,特级佛宝庆山帐。

幽王褒姒烽火台,玄宗贵妃华清宫。

                     (临潼区)

蓝田日暖玉生烟,猿人遗址公王岭。

蔡文姬墓三里镇,《辋川图》碑二十景。

峰峦回旋悟真寺,彩塑连环水陆庵。

汤峪温泉疗肌肤,蓝关古道屏要冲。

                      (蓝田县)

山富水丰“金周至”,“第一福地”属秦岭。

仙游寺唱《长恨歌》,楼观台颂《道德经》。

太白绝顶拔仙台,八云塔美秀天空。

源清流洁黑河水,曲折引进西安城。

                     (周至县)

资优物阜“银户县”,高冠谷水激圭峰。

译经圣地草堂寺,全真道观重阳宫。

祖庵碑林蒙汉文,回文诗碑钟楼行。

渼陂湖水最佳处,空翠堂来思“诗圣”。

                      (户县)

秦川黄壤白菜心,奉正原隆如高陵。

李晟墓碑公路桥,三阳寺塔学校中。

汉东渭桥白象村,米堆石气新遗踪。

“泾渭分明”马家湾,汉魏唐宋老县城。

                     (高陵县)

陕北高原信天游,秦巴山区岭南风。

关中平原八百里,陕西处处有名胜。

半坡骊山华清池,鸿门秦陵兵马俑。

文庙龙门司马祠,桥陵华山东线行。

昭陵乾陵马嵬坡,汉武大帝霍去病。

塔庙大佛法门寺,咸阳宝鸡西线行。

蓝田猿人水陆庵,楼观沣西车马坑。

兴教香积草堂寺,长安南线一日行。

汉城唐宫三原庙,人文初祖黄帝陵。

摩崖造像药王山,长安北线一日行。

“天然历史博物馆”,人文自然好景观。

华夏精神之故乡,世界千年古都城。

            (西安市外陕西境内)

注:这是西安一位旅游爱好者创作的,本人全文摘录以供旅友们欣赏

阅读(301)

分享(0) 

评论(6

分类:魅力西安

 发表于11:20

 

正在加载评论...

[2006/11/17] 半坡之美   [折叠]

 

    西安是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灿若星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景点越来越多,而经过五十年的风雨洗礼,半坡倒日益显得有些“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是啊,它没有大雁塔高耸突兀,它不如兵马俑雄浑壮观,它难比华清池的翠山碧水,它不敌芙蓉园的婀娜丰韵。然而黄土满面、纯真憨厚、朴实无华的半坡姑娘,虽“养在深闺”少人识,却难掩她独特的天生丽质。半坡之美,是平淡之美、自然之美、深邃之美。

走进四千多平方米的展区,一切都似乎平淡无奇。这里没有熠熠耀眼的金银玉石,也没有巧夺天工之惊世杰作,有的只是遮风挡雨的居住遗址、简单朴拙的劳动工具、粗糙耐用的生活用品。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箭头、网坠、骨针、鱼钩、陶钵、陶盆、陶碗……,再现出人类历史的摇篮时期,闪烁出人类初始的智慧之光,折射出人类发展的步痕轨迹。正是这些普通的一石一陶,孕育了秦砖汉瓦唐彩宋瓷的辉煌;正是这些简陋的茅舍窑穴,夯实了摩天大厦豪华都市的基础;正是这些粗糙的木弓骨箭,开创了人类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伟业。半坡,也正是在这平淡之中显示出它不同凡响的魅力、独具特色的美丽。

半坡人,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完人了。四十多座房屋遗址、几百座储藏窖穴圈栏陶窑、二百多座墓葬、上万件石器骨器,向我们展示了原始部落刀耕火种的生活场景。人面鱼纹图、红底黑花彩绘、石骨兽牙制的装饰品、笔划简单酷似文字的符号、细腻实用的瓮罐瓶壶,向我们描绘了史前人类聪明才智的清晰轮廓。先民们作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日后能“流芳千古”,所以这里丝毫没有神斧鬼工的刻意、雕梁画栋的富丽、沾金贴银的铜气,一切都是那样质朴自然,却又是那样惟妙惟肖、美伦美奂,令人拍案叫绝。半坡之美,是自然和谐之美。

半坡,犹如纸碎金迷、物欲横流的尘世之中一处世外桃源,清雅幽静、平淡如水。然而,那盆盆罐罐、片瓦块石、坑洼洞沟,都在无言地阐述着历史的年轮,发人深思、令人神往。半坡的东南几十公里之外,是蓝田猿人居住的公王岭。蓝田猿人走了几十万年,才走完这短短的里程,成了半坡人,实现了类人向人类的转化。从半坡向西十几公里路,就是西安的中心。半坡人才走了六千来年,就走完了这巨变的历程,成了现代人,实现了人类自身翻天覆地的转变。从蓝田猿人到半坡人,漫长的岁月,是劳动改变了一切。从半坡人到现代人,虽然仅仅是前一段的十分之一时间,人类社会的变革却是前者望尘莫及的。这一切同样归功于劳动,尤其是脑力劳动,是人类智慧的发展、是科学文化知识,加速了社会的前进步伐。也许再用不了一、二千年,那时的人回头来看我们这些“先民们”的遗址时,就会感受到与我们现在看半坡人时同样的时间距了。九泉之下的我们,大概会为自己的落后感到相形见拙、无地之容吧。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史的长河总是奔流不息、永无止境的。我们能够创造与先民们天壤之别的生活,同时也会为后人比我们生活的更美好而感到由衷高兴。这就是半坡给我们的启迪,也是半坡带给我们的独特的深邃之美。

半坡之美,美之半坡,我心中的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