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错别字:毛泽东的特供香烟解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00:14


第A24版:解密新闻
毛泽东一生嗜好香烟,在他留给世人的诸多影视、图片、文字资料中,手夹香烟成了他的公众形象,为国人所熟悉,也为外国人所了解。但是,毛泽东所抽的香烟产自何处,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毛泽东与香烟结缘
毛泽东是何时起开始学会吸烟的,至今尚无文字记述,他本人也不曾讲过。但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烟瘾已经很大了。1927年一二月间,毛泽 东在湖南长沙、湘潭等5县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抽的是一种“叶子烟”。当时湖南农村老百姓都抽这种烟,毛泽东为便于接近群众,一边提问一边抽这种烟,让参 加座谈会的群众备感亲切。
据有关文章记述,毛泽东一生中主要吸的是“纸烟”。战争年代的纸烟来源主要是国民党军队“进贡”(战利品)。 因此,香烟的牌子自然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毛泽东曾经戏称为“吃百家饭,抽百家烟”。战争年代,毛泽东抽烟没有保障,大都是战士们缴获什么烟就抽什么 烟,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卷烟。没有这种烟的时候,毛泽东烟瘾来了就用纸卷成喇叭筒,里面包点烟丝。靠着这种烟,毛泽东度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战争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吸烟更多了。这时候生活条件改善了,香烟来源稳定,同时,毛泽东的工作更加繁重,他常以香烟来作为神经缓冲剂,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吸烟,休息时也点上一支烟,一边吸一边思考问题。他的许多重要思想便是在烟雾缭绕中产生的。
据说,伏罗希洛夫元帅在斯大林死后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泽东说: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不至于逝世那么早。于是,毛泽东也戒了烟。但是,10 个月之后,他又重新抽了起来。他说:“戒烟无益于事,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毛泽东最喜欢抽的是“熊猫”牌香烟。他也曾抽过“555”牌香烟,但很 快就不再抽这种“鬼子烟”了。也许是因为这种烟太呛,也许是因为抽洋烟要花外汇,反正,只抽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坚决不抽了,改回抽“熊猫”牌香烟。
上世纪60年代,有一天毛泽东患重感冒,病中烟瘾发作,一抽烟便咳嗽不止,李先念向他推荐什邡烟厂专门为中央领导生产的13号特供雪茄烟,吸过后,咳嗽 立即缓解,毛泽东说道:“此烟既过瘾又不咳嗽,真是太妙了。”此时,毛泽东的身体日渐衰弱,医护人员既不忍心让他承受戒烟的痛苦,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身 体受损。后来,有关部门便想了个办法:与烟厂合作,专门为毛泽东生产一种掺有中草药的雪茄烟,去掉一部分香烟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让他既过烟瘾,又尽可能 轻地损害身体。因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毛泽东开始吸由四川什邡卷烟厂特供烟生产组制造的香烟。
毛泽东选定什邡特制2号烟
四川什邡种烟历史近200年,以质地优良的什邡烟叶为原料制成的什邡雪茄,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什邡卷烟厂创办于 1918年,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贺龙元帅抽的雪茄烟,就是该厂工人卷制的。由什邡卷烟厂给中央生产特供烟,是由贺龙元帅提议,经中央办公厅和四川省 委书记李井泉研究以后决定下来的。毛泽东那次犯咳嗽病后,贺龙元帅建议他抽雪茄(注:毛泽东以前抽纸烟),毛泽东试过一次后,感觉不错。于是,什邡卷烟厂 接到上级通知,开始为毛主席制作特供雪茄。
生产特供烟是一个新课题,为确保落实好这项政治任务,什邡卷烟厂专门成立了特供烟卷制组。经 过技术攻关,一共研制出了35个配方,在样品试制成功之后送交北京。其中的1、2、13、33号成为选定产品,毛泽东选定的是2号烟,属于味道比较淡、有 食指那么粗的中号雪茄,而贺龙吸的是33号烟,味道非常浓。不久,厂方接到通知,按中央首长选定的1、2、13、33号进行生产。
为毛 泽东特制雪茄烟,对制作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首先在选料上,“特供”严于“出口”。要选上好的烟叶,先进行粗加工:去烟梗;为了增加湿度,要拿越南桂皮、 曲酒蒸;然后用特级花茶漂,此环节中的具体操作,要根据天气的不同而变化。之后是晾晒、卷制,最后放在烘箱里烘干,10支1包,装进烟盒。特供烟全用手工 卷制,单人日产仅为20至30支。包装用白盒,编号封条,由专人送到成都军区政治部,一月一次。
特供烟组的工人一天做多少支,上级过问 不严,但如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有一次,几支燃不着的烟被国家卫生部封条盖章退回来,按照烟上的编号,很快查出是谁做的,并立即将其撤 出特供烟组。另一次,国务院开会,中央领导人正抽着,烟头弹出火花,将台布烧了一个洞。电话立即打到成都军区,军区派员到厂查访,检验的结果是烟芯太细和 外皮筋未铲平。厂里针对这两点改进工艺,此后,类似情况再未发生。
对于什邡卷烟厂来说,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制烟,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为 此,厂里专门安排了两个房间,成立了生产小组。这两个房间的安全措施非常到位,周围拉着钢丝网。进屋以后,特制的烟放在一个上锁的大铁柜子里,铁柜子里还 有一个上锁的小柜子。逢年过节放假的时候,门窗还要贴上封条。
“132”雪茄烟的诞生
1971年“9·13”事件后,送京的特供烟停止使用,为了确保毛泽东吸食雪茄烟的安全,中央办公厅决定将特供烟卷制组迁往北京(注:此前,中央及北京市曾派两名北京烟草技工到什祁“取经”,但没有学会,于是最终决定请四川师傅到北京制烟)。
经过严格政审,征得本人同意,什邡烟厂选中黄炳福、姜跃秀、刘宗贵、范国荣等几位厂里技术高超的骨干。1972年3月,这几位四川师傅举家迁至首都北京南长街80号。这座内外套双层四合院位于举世闻名的南长街81号中南海对面,原是匈牙利大使居住的地方。
四川师傅到北京后,根据毛泽东的吸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在13号雪茄烟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千种中草药筛选和极为特殊的工艺处理,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终 于研制出专供毛泽东个人吸用的特供2号雪茄烟。当时,毛泽东常在颐年堂点上一支特制的雪茄烟接见外宾和组织会议,所以,特供2号雪茄烟取名为“颐年世纪 ”。
不过,给这样一个新产生的小单位定什么名称,当时颇费了一番思索。基于不搞对外牌号、便于内部称呼联络等因素,生产小组对外叫“360信箱”(小组的通讯地址),对内则称“132”。直观地说,这个名字只是两种烟的型号,即13号和2号。
在这个专门制烟的屋子里,共有13个职工。除了从什邡卷烟厂调来的4个人,还有经过精心挑选的1个保安、1个厨师、l个开车的司机、2个锅炉工、l个支 部书记,外带几个学徒。该小组在近6年的生产中,只卷过13号和2号这两种型号的雪茄烟。2号烟特供毛泽东,13号烟供给李先念等其他领导人。因此,更确 切地讲,“132”应被写作“13·2”。
“132”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生产原料仍由四川供,辅助材料在当地购买,特供烟月产 15至20条。“132”内部纪律十分严格,不能向外打电话,外出要请假,回来要汇报,不准会客。作息和学习制度也过硬,早上6点20分起床,冬天扫雪, 夏天擦灰,晚上9点半睡觉。8小时工作制,上、下午各做一次工间操。每天用90分钟学毛著、学《反杜林论》。每周一次党员会,一次民主生活会,用“老三篇 ”对照检查自己。
“文革”给“132”小组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遵守党的纪律,保守秘密,对自己做的事情始终保持沉默,他们的婚嫁对象也要经过组织的严格考察,他们的子女从未进过南长街80号的这扇大门,他们不能接打一个电话。没有人知道他们的默默奉献。
毛泽东于1976年9月逝世后,特供烟的生产并没有停止。为了外事的需要,北京卷烟厂一直承担着这一特殊任务。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与中南海警 卫局商谈商标注册事宜,随着注册的成功,北京卷烟厂将当时为毛泽东主席提供的卷烟起名为“中南海”。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大、十四大、亚运会、国庆45周年 庆典以及招待外宾等场合,特制“中南海”都是专用烟。
(来源:《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