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清弘历番外: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5:24
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二)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对于世间众生心态,了解得非常深入,智慧都是来自于历经人生的种种苦难才产生的慧。一个人如果「持而盈之」,「盈」就是满,「持」就是自恃,认为自己很有才华,自夸、自满、自大。「不如其已」,「满招损,谦受益」,不如保持沉默,保持「静」比较理想。

 「揣而锐之」就像不断磨得很光、很亮的一把剑,暴露锋芒、暴露光芒之后,赞赏、认同你的人会跟着而来 。于是「不可长保」,另一方面批评你、攻击你、围剿你的,也会跟着而来,世间就是如此二元对立,所以就没办法「长保」。因此,老子在世间保持非常低调的姿势,众生在二元对立的世界,没办法了解「老子」的内心,众生习惯于颠倒梦想的思维世界,这些智者讲出真理实相,一般众生是没办法了解、接受的。老子奉劝大家:如果锋芒显露,危险也会跟着来;如果有自私、自我之心,当然更不用说。如果无我、无私,但是只要显露锋芒,一些攻击也会跟着而来。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如果一个人自认很有才华、「金玉满堂」很富有,又有炫耀之心,一样「莫之能守」没办法长久保有,不是儿孙、子孙会把这些花光,不然就是引起别人的窃盗之心。老子都希望我们大家渐渐来到平凡、平实、平淡,如果爱炫耀、显露锋芒,就会招来攻击、批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一个人富贵、又骄傲,就会自找麻烦。如果富贵,但是又平凡、平实、平淡、谦虚,就比较不会招致问题,因为容易引起瞋心、嫉妒心。如果一个人有自我,有我是、有我能、有我慢,后面的问题就会跟着而来,这是「满招损,谦受益」。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功成名遂」,在世间法都成就了,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回馈世间,这时候又能够「身退」,是「天之『道』」。如果不退,接踵而来的就是嫉妒、攻击、批评,不管你做得多么正、做得多么好,赞赏你的人越多,攻击、批判、围剿你的人,也会越多。所以,一个真正了悟真理实相的人,在「功成名遂」时,就会「身退」,这是「天之道」。不要以为好像是消极、不够积极,这些是人生的历练,老子提出很珍贵的人生的哲学、人生的历练,跟我们大家分享。

     老子可贵就是把宇宙人生的实相,解析得非常的深入,把众生心看得非常深入,现代心理学家都没办法体会到老子所看的深度,只是发展到「超人格」心理学,来到跟神学领域已经渐渐接触了。但是,不管多么深入,只要还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没办法体会超越的世界,老子就是把众生心看得很深入、很透彻,就提出来跟有缘人结缘,希望大家能够避免重蹈覆辙,以及很多的失败。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什么叫做「得道」?就是真正能够体会大自然的运转法则-体道、悟道,更进而深入的,他会「行道」,是「解行合一」。当真正体会整个宇宙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之后,不但会跟整个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一致,而且也会展现大自然运行法则的特性,你才能够真正行出「道」的特征、质量,一定是无我、无私。

     整个大自然的法则除了「无常」之外,再来就是无我、无私,另外一个就是「涅盘寂静」。大自然所展现的就是无常、无我、涅盘寂静,老子所使用的名词虽然有点不一样,但事实上都是相同的指向大自然运行法则的这些特征。

     见法、体道、悟道之后,真的会做到「无常」,展现无常、无我、还有涅盘寂静的法则,当你真正体会又做出来,才叫做「得道」。如果只是知见上了解「三法印」,知道「无常」、知道「无我」,则只是知见方面,都不叫做「得道」。真正见法体悟之后,又能够真正做出来,「道」才跟你合一,就是「与道合一」。

     真的能够行道,才叫做「与道合一」,「与道合一」才叫做「得道」。所谓的「得道高僧」,不要把「得道」变得很抽象,「得道」就是了悟整个大自然法则,然后与其运行一致,然后解脱自在。

     一个人要「载营魄抱一」,「载」就是保持、持守,「营魄」就是我们的身跟心,「抱一」就是身、心、灵是一体的。你能不能「载营魄抱一」?也就是身、心合一?我们一般众生的身、心是分离、不一致的,能不能让我们的身、心、灵合一呢?也就是我们的表面意识跟潜意识能够一致。

     「能无离乎?」能不能让我们的身心灵合一、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戴着很多的假面具。一般人当正要生气之时,却认为自己是别人心目中很有修养的人,在别人面前怎么可以生气呢?!于是不敢显露出来,但是内心里面却是很郁卒、很苦闷,结果把闷气积压在心里面,这样不是真正消化的不生气,而是你心里想生气,但是因为在别人的眼光中,认为你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为了你的修养品牌,就要在人家面前装出一副不在乎,但是你内心里面却是不平,在苦闷的压抑着,事实上你内心里面是慢慢内伤、表里不一,这样就没办法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专气」就是心不散乱、清醒明觉 ,「致柔」就是身、心很柔软。「能如婴儿乎?」能不能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朴呢?一方面是小孩子的肌肉很柔软,小孩子蹦蹦跳跳跌倒了,然后爬起来拍拍屁股,没事啊!大人能够禁得起这样摔几次吗?小孩子跌倒了,能够没事又爬起来,是因为他很柔软。所以,越小婴儿的肌肉越柔软,但这只是一个比喻,形容我们的身、心能不能像婴儿般柔软。

另外,小孩子的脸孔都很纯真可爱、天真无邪,老子希望我们恢复到像小孩子般的纯真淳朴、天真无邪,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方面是有在成长,但是我们纯真的心灵也渐渐丧失了,尤其是一直在官场名利堆中追逐打滚,丧失的情况就会更快。

     曾经有一位学员跟我诉苦:现在想修行,因为以前造成很多债务逼身,家庭经济的现实发生问题,很想单纯下来,但是却有「时不我予」的情况,他问那些债务要不要还呢?我跟他讲「要还啊!」他讲说如果要还,要再去打拼个一、二十年也还不完,甚而有时候要昧着良心去做。我就跟他讲:该承担的要去承担,但是不要再造恶业,还是要凭着良心理性去做,怎么样从当下点点滴滴的多去种善因,那些苦也是意喻从现在开始要多播种善因。

     很多现实的生活问题,会让一个人渐渐丧失纯真善良的本性,原本纯真的脸孔浮上很多的忧悲恼苦,甚至如果习惯于勾心斗角或是耍心机的,看起来都不会单纯。老子希望我们「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回到一个返璞归真、天真纯朴。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清除我们很多的污垢,来到没有瑕疵,净化我们的「身、口、意」,断除我们的贪、瞋、痴,也就是佛陀所讲的「自净其意」,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让我们的贪瞋痴、十个结慢慢净化断除。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很多人以为「无为」就是消极悲观、什么都不做。「爱国治民」难道整天都坐在那里不动吗?难道就是悲观消极吗?绝对不是的。你还是一样积极爱国、治理人民,这只是一个比喻象征,不管做什么事情,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在各个岗位上善尽你的职责,做你该做的工作,就是「爱国治民」。但是最重要的心态是「能无为乎?」能不能真的做到无我、无私?

我们做事情不是从「小我」出发考虑,不是从自私立场考虑。在公司里面不管是一个小职员、经理或是董事长、总经理,如果处理事情能够真正为整个公司,以及全体员工着想,再慢慢扩大为整个国家、人类的这种宽阔胸襟处理事情,质量是不一样的。「无为」就是包括你的起心动念,不是从自私、小我的立场出发,秉持着这一种无我、无私的精神,公司一定会很稳定的发展。

     「天门开阖」「天门」就是六根,当我们的「六根」一打开,就好像我们醒来,然后跟外境接触,也就是「六根」触「六尘」。「天门开阖」就是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能为雌乎?」「雌」只是个譬喻,就是能不能是柔软、安详、宁静?我们平常众生的身、口、意,对外都是一直在冲动、冲动,现在能不能让我们的六根对六尘,亦即我们身、口、意在接触境界的时候,能不能是柔和、安详呢?柔和、安详的接触这个世间,慈悲的善待一切众生。

     佛教有讲到「三妙行」,「妙」就是身、口、意的柔软,然后展现出一股安详、柔和、慈悲,这样的特征在阴阳、雌雄对比来讲,「雌」就是柔和、安详的一种形容,「雄性」阳刚则是代表一种冲动,所以「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我们当然必须要不断的虚心学习、博学多闻,然后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当我们能够「明白四达」,包括「明心见性」,再来「能无知乎?」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或是开悟、见法的人,或是世间的知书达礼,各方面都能够很通达、有才华,但是能不能展现无知、无智?也就是不会炫耀你的聪明、你的才华,能不能展展现「大智若愚」?

老子不断勉励我们要有内涵,但是又不会想要去炫耀、暴露我们的锋芒,所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无知」不是变成是白痴、什么都不懂,而是能不能展现「大智若愚」的精神、特色?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几句经文是要我们「体道」、「悟道」,所描述的都是大自然所展现出来的实相、运行法则、特征,这些都是「道」。老子希望我们大家慢慢去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太阳跟「虚空」代表我们一般所称的「天」,地球是包括大地、流水、空气,是属于「地」方面的,亦即所谓「天地」的具体意思。天地不断默默在养育一切动物、植物,这些动物、植物都是在天地大自然默默养育之下,才慢慢的成长,都是诠述整个天地默默孕化万物的精神、特色。

「生之畜之」所谓的「现代创世纪」,我们整个太阳系形成之后,地球慢慢冷却下来,然后地、水、火、风的因缘具足,加上太阳的普照,经过几十亿年慢慢的孕育、孕化,地球上从最初、最微细的植物、单子细胞,然后从那些植物慢慢的的衍生,包括动物开始慢慢的演化、演化,才有后来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的一切动物、植物,在五亿年以前的动物、植物,跟现在的这些动物、植物,又是不断的一直在演变、演变。不管天地再怎么变化,地球上就是充盈这些动物、植物,也都是天地慢慢所养育的这些众生、动物、植物。

     整个大自然是「生之畜之」,然后「生而不有」。大自然在养育这些动物、植物、众生,但是又不占为己有,这种无我、无私的精神真的是不容易做到。一般众生没有体悟到整个大自然的精神特色,一般父母亲就认为小孩子是我生的、要听我的,我是你的父母、你是属于我的、要和我同姓,包括连姓氏都要计较。以前如果女方家中没有男生、兄弟,都会要求对方所生的其中一个小孩冠上女方姓氏,就是一般所说的抽「猪母税」,为此姓氏都在计较,要传我们家的香火,这是属于比较复杂的民俗观念评析。

     事实上,这都是我们众生的一般观念,父母亲在生下小孩子之后,就会认为小孩子是我的,我是爱你的,但是「爱」的背后,都有父母亲的「意思食」在里面,我们要慢慢去检讨、慢慢探讨,父母亲会把小孩子占为己有,甚而比较严重的,就认为小孩子是我们的财产。一般人认为养育小孩子很辛苦、要花费很多钱,有的人也会认为是一种投资,父母亲养小孩,往往就会认为孩子是我的、要听我的,最好能够实现父母当年未完成的梦想,希望小孩子能够帮他实践当初无法实现的理想,于是孩子往往又背负着父母亲的期待。

     父母亲的有些期待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却是让孩子背负着很沉重的压力,能不能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身为父母亲的,协助孩子成长,如果欠缺智慧引导,会加诸很多「重量」在孩子的「书包」上面,他会背得很重。如果他对医学系没有兴趣,但是你却一直希望他成为一位医生,他也会读得很辛苦。如果孩子对音乐没兴趣,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弹钢琴、拉小提琴,很羡慕!觉得这样很好,就一直要你的小孩子也去学钢琴、学古筝,或是琵琶、小提琴,假如不是小孩子自己有兴趣,学习起来会很苦。为什么小孩子会这样痛苦呢?因为父母亲认为孩子是「我的」,有时候只是没有说得那么明确而已,有没有慢慢看到这些心态就是我们背后的「自我」作祟?

     如果有「自我」,就会有「我所」,而大自然展现出「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不会占为己有,整个大自然如此养育我们,让众生到处自由奔跑、自由发挥,但是众生从来也没有说要对天地更加孝顺、回馈天地。一般父母亲认为「养儿要防老」,如果没有回馈就认为是「不孝」。所以,一般众生的爱是有条件的,也许有人听了不爽就会说:「那我们养儿子是要做什么?!」

     越是有条件,彼此都会有苦。如果我们养儿的心态里面有很多的条件、很多的期待,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你就会很苦。如果小孩子的个性、理念跟作父母的观念不一致,「意思食」的冲突也都会很苦,因为彼此有自己想要走的路。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爱小孩,是协助他成长,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协助他开发智慧,不是自思的把他占为己有。

     例如:有一只小鸟好可爱,有人喜欢牠,就一直把牠紧紧抓着,俗语说「捏住怕掐死,放手又怕飞走」,对于我们所要抓取的「我所」,就常常这样一直抓着。于是爱这只小鸟,就是把牠抓着,这只小鸟被你抓住之后,牠很苦啊!能不能让牠自在飞翔?如果你真的爱牠,就让牠自由自在。只是在他成长的过程,协助他开发智慧,这样而已。

     「为而不恃」做了很多事,但是却没有一种「自恃」,没有我是、我能、我慢的心,包括说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很认真负责在做该做的事情,员工们也尽心尽力在做,如果是真正通达情理的长官、董事长、总经理,当完成这些工作的时候,他不会很自满的认为自己很厉害。但是有的董事长或是公司的高级主管会认为:你们员工都要靠我吃饭,是我在养你们…。     这就是摃高我慢,这样员工是不会与他同心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为而不恃」,越是默默的在做、越懂得谦虚,上下员工才能够一体、才能够同心。这些都已经是探究到很深层的心理方面,能够做到「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长养万物、养育小孩,但是不去主宰他们,只是协助他们成长;不是去主导他,只是协助孩子成长,让他慢慢形成自己的特性、特征、特长,而不是当个导演。一般父母是把小孩子当做演员,父母在背后当导演,这样孩子就变成好像是一个傀儡。

能不能做到长而不去主宰呢?「是谓玄德」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真的是累积很多的阴德、至德,就是真正体会到、又做到法界大自然「无我、无私」的精神。「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都是在描述整个大自然养育一切众生的特征、特性,在这个养育的过程,却都展现出无我、无私的特色。佛教一直宣说「无我」,我们学佛者少用讲的,而是要真正把「无我」的质量、特性做出来。

     不要在嘴巴上面一直宣说「无我」,但是却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事业,必须要别人改成我隶属系统的姓氏,要成为我的皈依弟子,这样才是我们这里面的人。如果不是,就认为你们是外人,是来这里挂单的。都有很多的内外门墙、墙内墙外,这里面都还是有「我」跟「我所」,还有「非我所」,能不能把这些框框都去除掉,真的做到无我、无私?

     「无我、无私」的最佳模范,就是整个大自然的真理实相,天地父母每天都是如此展现,太阳是如此每天不断输送能源,除了照亮我们的光明以外,最重要是地球上一切动物、植物的生命能源,包括我现在能够讲话,这些「能」的背后一定都要有能源的。吃食物、喝水,这些种种能源都是直接、间接从太阳能转换。

我们所有生命的能源是直接、间接从太阳转换,但是我们很少去体会及感恩太阳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具体一点讲,就是不知恩、不知感恩。但是太阳从来不会埋怨,真正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特性,虽然众生不知恩、不知感恩,也不会有任何抱怨。所以,真正要体会「无我」的精神,一定要深观整个法界、整个大自然。

     有人问:「我们的老师是谁?我们的上师是谁?我们的法师是谁?我们的导师是谁?你现在是以谁为师?你说:要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你是以谁为师呢?」我就回答:我是以大自然为师,是以整个法界为师。佛陀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就是超越佛陀这个「指月的手指」,然后去看到整个法界,能够来到以法界、以大自然为师。当以法界、大自然为师之后,再慢慢去看到、体会大自然「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真正「无我」精神的展现,到后来才真正体道、悟道、行道而得道,才能够「与道合一」。

     「无我」不是从经典文字上面去解析、推敲,一定要真正做出来。大地每天在喂食你、养育你,任你践踏、任你大小便、任你吐痰,都是无怨无悔,都在宣说「无我」。很多人认为大地是无情的,而我们人类才是「有情」,人模拟无情的高尚、高级很多,然而就是看不到整个天地的养育,智慧眼没有打开就是看不到,于是就在那里展现我慢。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深入了解佛经、经典、走上《解脱道》,以及深观整个大自然、世间的真理实相,让我深深感触整个法界展现的,就是无我、无私,以及涅盘寂静的精神,「三法印」都在当下一切境界、大自然展现的实相里面印证及展现。在历史上,能够真正展现无我、无私精神的人物也是有,但是却不是很多。令我深深佩服的,佛陀是其中的一位。那些真正解脱的阿罗汉,就是如实深观整个法界,然后完全臣服、溶入整个法界,做到无我、无私。

     中国历史上,老子是展现出无我、无私的精神,包括耶稣也一样展现大爱、博爱,告诉众生要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体会整个天地父母对众生的大爱是无我、无私,耶稣也是要协助大家体道、悟道,而行道、得道。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制造一辆车子,主要是要让我们去运用里面的空间,不是把车子制造之后,摆起来放着欣赏,这是不切实际、不实用,这样它只是一个艺术品,不叫做「车」。一辆车子,里面的空间是最重要的,制造车子就是要应用到里面的空间,因为有了空间才能够应用。

建造一栋房子,我们开凿门户、窗户,「凿户牖以为室」若只看文字上面,又会执着在门、窗户上面,事实上就是开凿窗户、开凿门户,然后建凿一个房间。「当其无」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在于房子的外壳,是要运用房子里面的空间。我们算坪数、几坪?坪数越多,价钱当然就越高,我们买的不是外壳,而是里面的空间。房间的坪数越大、空间就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因为里面有「空」,才有「室」之用,房间才能够利用,佛教所讲的「空能够生妙有」,就是因为有「空」。「空」能生妙有,因为有「空」才能够起妙用,佛教以「空」、老子用「无」形容。比如大会议室里面,因为有很多「空」的位置没有人坐,这样你才能够进来,坐在「空」的位置上。我们一般都只是看到有形有相的,这栋房子盖得好豪华、好美丽,但是事实上你最终想要用的,就是里面的「无」、里面的「空」。

     像我现在能够在台上走来走去,不是讲台、黑板重要,是因为这里有「空」,这里有满大的空间,我才能够在这里走来走去、才能够起妙用、才能够在这里上课、才能够在这里讲话,因为有空间的存在,我讲话的声音才能传达到你的耳朵。就是因为有「空」的存在,你才能够看到我的存在。如果没有「空」,你把一个东西放跟你的眼睛近距离的紧密贴近,你能不能看得到?没有「空」,你是看不到的,把声音贴近你的耳膜,看你还能不能听到声音?没有「空」,是听不到声音的。

     你能够起种种作用,都是因为有「空」,这里讲的就是「空」的重要。「空」,老子是用「无」或是用「道」来形容,也是在诠述「道」的妙用。耶稣就用「上帝」的妙用来形容,它能起妙用,希望大家能够站在超越宗派、宗教的立场来看。

     我们要回到以大自然为师,所有的善知识都只是协助你回到法界,以大自然为师。真正的善知识一定是协助你回归法界,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绝对不会引导你去朝向他身上、去抓住他,他只是个「指月的手指」,协助你去看法界、看大自然。所以,「法」不是在我身上,我只是体悟之后,告诉你如何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如何真的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佛教讲要断净十个结,十个结怎么断?我只是告诉众生此生此世可修、可证、可达,指明一条回到涅盘界的解脱之路。

     因此,一定要去深观法界。如果目标是在人相上面,你很难、很难!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能够超越一切人相、我相。《金刚经》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要在众生身上打量,而要回到法界。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在制作陶瓷手拉坯的艺术方面,我们一般众生都只是着重在外形、外相,越特殊、越奇奇怪怪的,价格就越高。但是事实上真正有用的,是器皿里面的空间,这里强调「埏埴以为器」制做一个陶瓷器皿,「当其无」就是因为里面有「空」,所以器皿才能够发挥作用,才能够存在、发挥作用。如果你制作一个陶瓷器皿,但是陶瓷器皿里面却是填实的,没有「空」,它就不是一个器皿,就不能够发挥盛装东西的作用。所以,「空」能够生妙有,有「空」才能够起妙用。

     更深入探究,建材本身一切来自于空,在解析「现代创世纪」时,都已经有提过。要有一个「空」的地方、空旷的一个空地,你才能够盖起房子。因为有「空」的存在,有空地的存在,房子才能够盖起来,「空能够生妙有」就是因为里面有空间,有一个门、又有窗户。

如果一个房子做成密闭的,没有「空」可以进去,这个房子有等于没有,也是没办法发挥作用。因为有「空」,所以能够再起作用,里面有很多的房间、空间,我们都是要应用这个「空」,如果没有「空」的存在,一切「有」没办法成立。因此龙树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有才能够成立」。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就是我们看杯子的有形有相,因为有陶土所做成的杯子,可以是一个便利,你真正要用的是里面的「空」,所以叫做「无」,里面的「空」才能够发挥作用。「无之以为用」我们有一个家可以回来遮风避雨,是有它的便利,但是你要应用里面的「空」。因为有「空」,才能够「无之以为用」。佛教所讲的「空」,绝对不是顽空、断灭空,请大家不要怕「空」。老子把「空」以「道」的实用、实际方面,让大家更具体体会。

     如果没有体会「空」能够生妙有、起妙用,一般单单只是在文字堆里面钻研「空」,到后来落入顽空、断灭空,然后怕空、怕无。如果有正确的理解,就知道没有「空」,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空」,是没办法发挥作用的。因为有「空」、有杯子的存在,就能够装水,才就能够喝里面的“罗汉果水”。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如果沉迷在花花世界里面,你的五官会渐渐迟钝而麻木不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如果很重视口味方面,「令人口爽」口腹的欲贪、口腹之欲就会越来越强,包括说:为了口感很好而吃一个熊掌,但是却因此就要牺牲一条熊的生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畋猎」就是射杀野生动物,因为野生动物奔跑得很快,就要奔跑得比牠更快,也就是你的心要很凶、很狠,才能够抓到牠、射猎到牠。表面上你好像很快乐,认为我能够射到、我有所得,但是无意中你的身心是越绷越紧,越冲动、越凶、越狠,到后来「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把你的快乐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之上,包括有的人挫鱼,是比钓鱼更为残忍,这些都不太好,不要把我们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驰骋畋猎」,会「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果一直标榜奇珍异宝,你的心、你的行就会起盗贼之心,如果一直重视这些,众生就会起盗贼之心,众生的视野是越来越狭窄而盯在那些上面,是看不到无边无际的法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现在年轻人所听的音乐,剌激剂量都很高,而且越来越强,有的年轻人认为以前的音乐,让人听了就想睡觉。事实上,是众生的心灵质量越来越受染污,很难得到宁静与澄静,结果各种物质不断在剌激,我们的心灵会渐渐迟钝、麻木,所需要的刺激量就要越强。

前几个月到大医院去看一位重病患者,医生讲这个人以前常常喝酒,且喝得比较多,神经线就会越来越粗、越来越麻木。当感觉越来越麻木,打麻醉针的剂量就必须比别人多很多。如果一直追逐感官的享受,你的心会渐渐丧失宁静纯朴,渐渐的麻木、迟钝,你的感觉就会从「先知先觉」,慢慢的降到「后知后觉」,然后慢慢来到「不知不觉」。

 真正的修行者、重视心灵质量的人,包括欣赏音乐方面,也都是尽量越接近返璞归真、大自然的音乐。现今人类变成两极化,有的人就一直迷失,有的人找不到安心,于是喜欢大自然的音乐、心灵的宁静。因为我们人类也是来自于大自然,还是会很喜欢天籁之音,如果真正重视心灵质量,你会很懂得欣赏大自然的之美。

 前几天跟一位开画廊的朋友互动,他满不错、满忠实的,从事开画廊这方面的工作,他所结交的就是一些喜欢书法、陶瓷艺术方面的朋友,也常常有参展、有来往,看到他们展示的字画标价,一幅都要好几万元。实际上,这端视每个人的价值观而定,有的人觉得很不错,就会很珍藏。对我而言,若你要赠送我、要我拿回去家里挂,不是说不好,有需要的人当然会欣赏,但是我是觉得可以不需要这些,拿回去挂、回去保存,觉得是多一个牵挂,当然在嘴巴上是没有讲出来,而是心里在想:花那么多钱买回去,我是觉得不必。后来就跟他说:我欣赏的是大自然的艺术,他回答:大自然的艺术是很深、很深的。

 真正最深奥、最美的艺术还是在大自然,如果真正懂得大自然的艺术之美,不必花费那么多钱才能够欣赏到有生命的艺术、生动活泼的艺术。老子就讲说:如果迷失在物质、感官的享受方面,你的心灵就会渐渐的迟钝、渐渐的麻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就是充实内在美,充实心灵、充实智慧,不是去追求外在感官的享受。「不为目」不着重外表、不着重外相,不是说看到了储藏很多的珍宝艺术,就认为这个人好像很懂得欣赏艺术,好像很有才华、很有钱。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包括佛陀,就是孑然一身。一身所有的就是指有一副身体,无价之宝就是大自然、法界,佛陀的法堂在大自然之中。所以,来到佛陀的法堂听闻佛陀讲经说法,都是在这么纯朴、纯真的树下,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佛陀四处走动,哪里众生有需要,我就到那里讲经说法;没有需要,我就离开。

「圣人为腹,不为目」几乎都是解脱者的共同质量,像中国一些真正有证量、解脱的禅师,真正也是来到很潇洒、解脱自在的,像《永嘉大师证道歌》都是展现出潇洒自在的人生。

「故去彼取此」放下外在的感官享受,「取此」就是多充实内在、内涵。佛教、包括老子,都是要我们开发内心的智慧,打开我们的智慧眼,让我们在很单纯、很朴实的环境情况之下,也能够很快乐、很安详、很自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空虚,不管外在多么有名、多么有利,不管你住在设备装潢得多么富丽堂皇的皇宫里面,你的内心还是苦闷不安。

真正开发智慧、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不必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皇宫,纵使是家徒四壁,一样都很快乐。像我以前到现在住过房子,都没有去修修补补、增增减减或是装潢,都是最简便就好,能够用、可以用就好了。如果有去过我的茅篷、茅舍,就知道我家里面都没有装潢,真的是回到很简单、很朴实,但是内心却是很富有、很知足的。

如果以后你们有因缘去创办一个道场,也是勉励大家要尽量简单、朴实、实用,能够遮风避雨、安心在里面打坐就好了,不必富丽堂皇、样样很讲究。如果大家有因缘接触到南传地区真正重视修行的人,他们都在丛林里面住着茅篷,那些设备都是实用就好,能够遮风避雨防蚊虫就好,一切简便化可以对大自然的破坏减到最少。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一般众生总是很喜欢往上爬,只有水是往下流,不断一直希望能够出名、争名,老子就讲「宠为上」得宠就是不断高迁、向上高升,「辱为下」就是被贬。你受到侮辱,也就是降官位,为什么会有惊慌的感觉呢?因为「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最主要的是有得失心态,就会受之若惊。如果没有得失心态,我升官也是一样很朴实、很实在的,既然因缘是这样,一样把当下该做的这些做好。

但是一般众生不是这样,当升官的时候,就会「新官上任三把火」,又会有很多的炫耀、我是、我能。当你展现这样的心态,后面接之而来的,就是批评、批判、嫉妒、攻击、毁谤。一般众生都是有得失心、怕失去,当遭遇被贬、降职、被攻击,一旦有得失心,内心就没办法自在,因为会有所罣碍,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呢?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里的经文很容易被误解,很多人认为「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肉身,才会有很多的大患、后患,如果是死亡、甚或是自杀之后,就没有「后患」,于是有些人的修行观念偏差之后,变成很厌恶自己的身体,有的人就是这样错误解读。包括佛教讲到「修不净观」,本来这是一种对治方法,但是如果用错之后,一直深入修练「不净观」,加上观念又偏差之后,就很容易会走上自杀之途。有的走上悲观消极,包括错误体会老子的用意,认为很多的后患、很多的痛苦,就是因为有这个肉身,如果没有这个身体,就没有后患…,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体会。

     佛教所谓的「不净观」,是一种对治方法,是要协助众生来到中道的「如实观」,「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指的不是狭义的身体,我们为什么会有很多的痛苦?为什么会有很多的烦恼?是因为有「身见」。因为有「自我、我见、身见」,就会构筑很多颠倒梦想的世界,就是佛教所讲的「苦海」,就是你的「大患」,有「身见」、有「我见」,就都会有我慢,以及很多的我执。

     一个人为什么会那么多的痛苦、烦恼、不安?就是因为有身见、有我见、有我慢、有自我。如果一个人能够体证「无我」,就是「及吾无身」,「无身」就是没有「身见」了,「自我」消失了,就会用「无我」的精神在做事,你的苦海就会消失了。

     佛教所讲的十个结,第一个结就是破身见,破身见、破疑、破戒禁取,叫「证初果」。讲说「断」只是一个方便说,真正要彻底破除「身见」,十个结后面的我慢跟无明破除,前面的「身见」才有可能真正破掉。所以,证初果、破身见结,只是你的「身见」方面已经降低了一大半,已经有相当大程度的臣服,这方面已经不会碍着你、不会卡住你了。

     真正的「破身见」,一定要体证到「无我」,老子是没有划分那么仔细,只是直接把身见跟我执、我慢一起讲,真正要体证、做到「无我」,就没有「大患」。只要有自我、有身见、有我慢,你的苦海就无边。当「自我」真正去除,身见、我慢断除,你就出离苦海,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真正体证「无我」、做到「无我」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以身为天下」,起心动念都是为天下、为众生。爱「以身为天下」,他的爱不是「小我」的爱,不是自私的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能够真正做到这方面的,必须是体证「无我」的人。

     真正无我、无私的人,「可寄天下」可以「托天下」,天下苍生的重责大任就可以托付给他,「无我」的人才能够真正承担起重责大任。如果有我慢、自私心,当你承担重责大任,从表象的一个角度来说,好像是在利益众生,但是从另一个深层的角度来讲,也一样是利弊参半。

体证「无我」的人,真正展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必定能够念念以天下苍生为重,不是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假如公司里面能够有这样的人才,真的念念以公司全体为重,把个人的名利放在后面,是公司里面很难得的人才,有有眼光的上司,就会重用这样的人。

所以,真正要做到无我、无私,不要认为自己的境界还差得很远,听闻这些也不要自卑,如果产生自卑,我就是白讲了。希望大家能够见贤思齐,往这方面努力做,就是解脱之路。如果照见到我们的不足,没关系!我们愿意去改进。看到我们的心量不够宽大,没关系!接受自己的丑陋、不足,从现在开始打开我们的心胸,打开我们的智慧,这样才是真正逐步迈向解脱。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如果是从哲学、文字上面解析,纵使研究三年,仍然还文字上面解析。然而,无论怎样解析,也无法知道什么叫做「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可得,名曰『微』」对「本体」、「空」方面的描述,佛陀对这方面也有讲到,但是没有像老子描述这么多。老子对「本体」方面的描述更多,他是从上讲下来,但是这样却太玄、太深了,实在没有几个人可以体会到。佛陀是希望大家一步一脚印,所谓「先知法住智,后知涅盘智」,逐步、扎实的一路上来。

     能够体会「空」的奥妙,老子称之为「道」,把现象界的银河系缩小到一个太阳系,地球上面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像这里的白板可以碰触得到,可以看得到、碰触得到的,都是属于现象界。现象界就是现出一个相,你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触得到、听得到、碰得到,像这个麦克风也是一个实际的存在,可以碰得到、拿得到,也是属于现象界。

     就是因为有「空」的存在,现象界才能够存在。「空」的无色,才能够容纳现象界、色界的存在。「空」里面是无声的,才能够容纳现象界有声音的存在;没有物质的存在,才能够容许物质的存在;没有声音,才能够容许声音的存在。所以,《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对「空」的描述。

     老子对「空」就是用这些形容,我们的手在空中挥动,要抓什么?能够抓得到吗?能够抓得到空吗?你说「我用塑料袋装进空气,然后密封起来再抓」你是抓到什么?里面是空气。这里就是对「空」的一个特性之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夷」是一个形容,你想要看它,是看不到的;你想要听这个「空」、听这个「道」?事实上,《道德经》是对「道」的诠述。如果与佛教配合,就是对「空」的描述。以基督教来讲,是对「上帝」本体的描述。对儒家来讲,就是以「无极」描述其特征。

     你想要听,「听之不闻」听不到它里面的声音,因为「空」里面是无色的、无声的。「搏之不可得」你要抓、抓不到,因为「空中无色」。这个「空」不是很空洞,是实际的存在。因为有这些「空」的存在,所以麦克风才能够在这里存在,不要把「空」想得很抽象,其实就是「空间」,但不是单纯的空间而已,「空」里面是很奥妙的。如果我想要抓这个麦克风,马上就可以抓得到,有形、有相、有色,但是旁边的这个「空」,它是无形、无相、无色,我想要抓,抓什么呢?只能够抓个「空」而已,所以「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可得」你想要抓,却抓不到。「视之不见」举例而言,从你的位置上看到我或是看到我身后的白板,通常都是直接由你的眼睛投射出来看到我这个身体,或是看到后面的白板,一定是要看到有形有状的东西,你才看到有东西存在。但是你、我之间的「空」,我们通常都忽略掉了。除了以眼睛看以外,还要带一点「心眼」去感觉这个空间,如果智慧眼没有打开,是看不到这个空间。所以,必须要有东西、「有」的存在,才能够显现「空」的妙用,你跟我之间的距离,以及我身后白板跟我之间的距离,就是「空」的多少大小。

     「空」,虽然是无色无声,无香、味、触、法,但是却能够起妙用,就是因为它是无色界,才能够容许色界的存在。「空」里面就是无声,才能够容许声音的存在。像我现在上课讲话的声音,已经是在「空」里面,在我们教室的「空」里面传播。假如现在旁边有人在拼场,放很大声的音乐,你能够清楚听到我讲话的声音吗?你会听不到的,声音跟声音之间会互相冲突、干扰。声音也是个「有」的存在,也是个「声尘」,声音跟声音之间会相互干扰,但是「空」跟声音是不会干扰的。

这即是「空」的妙用,因为「空」的无声,才可以容许有声音的存在,才能够清清楚楚听到我讲话的声音,所谓「空中无色、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可以慢慢跟《心经》连贯起来体会。     因此,不要以为「空」很抽象,「空」是一个很具体的存在,只是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当你越来越清楚之后,就能够了解何谓「先知法住智,后知涅盘智」。「心与空相应」就不会是抽象的。

「此三者不可致诘」因为「空」的特性太玄、太奥妙了,实在无法很具体完全诠述出来,只能够概略的讲述,包括科学家也无法完全解开宇宙之谜。「故混而为一」只能够概略的诠述。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描述「空」的特性,它存在的明亮度,如果大家有机缘到山上或是到郊外,在灯光比较少的情况之下,再抬头看看整个天空,「空」本身不是黑的。像现在如果把教室全部予以密封、灯全部关掉,里面就变成一片黑暗,是一个黑的,但是「空」本身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必须在空中里面,然后太阳系形成,发光、发亮之后,那个地方才会变得比较亮、比较白。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会发亮的太阳,而星星旁边有一点白白亮亮的,但是再远一点,在星星旁边周围就是空本身的本色。

     是描述「道」的色,它的色是什么?不是黑的、也不是亮的,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而是灰色的。这是一个形容,假设我们回到都没有灯光、在黑夜的情况,在户外可以看到路吗?可以的!虽然没有像白天那么明亮,但是晚上还是可以看得到、可以走。我们的眼睛在灯光比较不足的时候,瞳孔是会放大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在月明星稀或是月亮不明,光是一些满天星的情况之下,还是可以看到路、还是可以走。这就是「空」本身实际的颜色。但是如果现在把教室全部封闭起来,灯光全部关掉,就算你的瞳孔再怎么放大,能不能看到路走?是看不到的。

描述「空」的本身-「其上不皦」不是明亮的,但是「其下不昧」也不会很黑暗到看不到路可走。有时候走到郊外或森林中比较黑暗,如果爬到视野开阔的山头,你一样可以看到远处山的形状、看到星星。所以,「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对「空」本身颜色存在的一种描述。

     「绳绳不可名」整个法界万物生生灭灭,从「空」本身能够生妙有,绵绵不绝一直能够产生万物。但是要我予以界定一个定义、取个名字,实在没有办法。因为「空本无名」没有名字,你要称什么名字都可以。「绳绳」表示「空」中能够生妙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复归于无物」一切来自于「空」,然后又回归于「空」。「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又回复到空」质、能会互换,「空」里面的能源慢慢凝结,然后演变这些物质出来。但是所有现象界存在的物质,又慢慢会回归到能源的情况,能源又回归到整个法界,称做「复归于无物」。因为一切都一直在演变、演变。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空」是没有形状的形状,「空」的颜色是没有颜色的颜色,勉强说出「空」的颜色,不要落入色界里面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只是一个方便让大家易于体会,就是「无状之状」。「空」本身就是没有形状,只能勉强说是像什么形状,「无物之象」,「空」里面是没有东西,但是因为「道」太深太玄了。如果没有说出来,你又不知道;如果说出来了,又怕落入语言文字。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文字,要实际去体会、意会、感触、接触。

     「空」为什么叫做「无色」?用手拨拨看、用手拍拍桌子,桌子就是有色,就是「色界」。物质的存在,你要去捶它,手一定会痛。如果你在「空」里面,再怎么捶、再怎么打,也没有关系!因为「空」里面没有东西阻碍你。

「是谓惚恍」「惚恍」也是一个名词的诠述,是一种闪烁不定的状态,事实上就是这样的情况。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在哪里?「空」在哪里?要去哪里找寻宇宙的边际?一直想去寻找宇宙的边际、「空」的尽头,你是找不到的。包括现在的天文物理学家也是一样用哈柏太空望远镜去照射,想要找到宇宙的边,结果还是找不到。现在的哈柏太空望远镜,可以照射到120亿光年之外的银河系,当下所看到的光,是120亿年以前银河系传送过来的,是一个距离的描述。宇宙天文是用「光年」来形容距离,现在能够发现到120亿光年以前的银河系,包括天文学家也推论到150亿光年,但是也还不敢论定说,我们发现到宇宙的边,还是看不到,所以你一直要去找空的边在哪里,「迎之不见其首」,你找不到。

     「随之不见其后」你无法找到「空」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佛教就用几个字来形容,「空间」是无边无际,「时间」是无始无终,在无边无际的「空」跟无始无终的「时空」交会,就只有当下这一点。你所能够活的、所能够掌握的,就只有当下的这一点。这些都是对「道」方面的一种诠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因为「道」与「空」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如果能够体悟「道体」,体悟「道」的玄妙、宇宙的本体方面,「执古之『道』」能够体道、悟道而行道,「御今之有」就能够行道了。「执古之『道』」是体道、悟道,如果只是体悟,却做不到、做不出来,表示你不是真的知「道」。

要真正体会到「道」、悟「道」,就能够行「道」,与「道」合一,所展现出来的举手投足,就会跟无我、无私的「大自然法则」相一致。贯穿无我、无私的精神而为,叫做「以御今之有」。「御」表示实际的展现出来,「有」就是做什么事情里面会贯穿无我、无私的精神。能够「执古之道」能够体道、悟道,就能够「行道」,才是真正的「得道」。

「能知古始」真正能够了悟「古始」,就是能够了悟「道」的精神特色。「是谓『道』纪」才能够说是真正的「得道」。「『道』纪」就是得到「道」,了悟生死大事,与「道」合而一、解脱自在。

 

-第15章-

    第十五章(【老子新释】第38页)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经》实在很深奥,必须要有闻思修证的基础,加上人生涉猎要越深,你的苦也要吃得够多,才能够跟老子所弹奏的心弦起共鸣,才能够听到老子所弹出心弦之深、之妙,一般人实在不容易体会到。

     「古之善为道者」真正体道、悟道,而行道、得道的人,「道」就是宇宙大自然的实相真理,真正体会整个法界真理实相,开悟的人、得道的人,是「微妙玄通」,是很微妙、很玄奥的,然后又是通达的,因为他对真理实相非常了悟,这样的人是「深不可识」,德行之深,是一般人没办法用常理,用一般的知识去判断、衡量、测定他,所谓「自古圣贤多寂寞」。

     一般众生没办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永嘉大师证道歌》提到「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只有心行世界真的提升到解脱的境界,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一般人实在不太容易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能勉强做一些形容。因为再怎么形容,都只会以一般的知见来判断、衡量,而落入语言文字,还是用原来的思想框框架构来衡量,所以也只能够勉强形容一下。不管讲出来的、或是书写下来的,都无法完全描述他们的真实内心世界,只能够「强为之容」,勉强的形容。

     「得道」之人所展现出来的外相、作为是如何呢?「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如果从文字上面来看,会觉得一个得道高僧,有时候看起来好像裹足不前,不够“阿莎力”、不够气魄。像江湖兄弟都很有气魄,「路见不平就会拔刀相助」,他们的心态都是没有好、没有坏。人家会两肋插刀,你怎么都没刀呢?怎么没有义气呢?

解脱者所展现出来的,一般众生会觉得好像很没有个性、没有脾气,人家会在政党背后摇旗吶喊、冲锋陷阵,你怎么都没有展现那一份热情…,就是类似这种情况,会觉得这种人是「豫兮若冬涉川」。

     事实上,他在「世间」有些方面的表现,众生看起来觉得好像没有魄力、没有承担,然而他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但是众生不了解,希望怂恿他加入党派,有时候就是很难为,所以他对为人处事常常是「若冬涉川」,好像冬天走在结冰的河川。老子是居住在华北地区,冬天会结冰。走在结冰的河川上面,是不是要小心谨慎?如果一不小心,有可能滑倒,如果冰层比较薄,还有可能掉落入,因为薄冰会破裂而掉入河谷里面,这是一个形容。这样的人在世间做事,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好像「若冬涉川」的小心翼翼。

     「犹兮若畏四邻」会有一些顾虑、犹豫,好像怕四周的人,别人就会认为「奇怪?这个人怎么不够“阿莎力”?」事实上,因为他是有所顾虑,一方面也不敢妄动、动辄得咎,因为一般众生就是用二元对立的是非、好坏眼光衡量他、框住他,他所展现的不符合一般众生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框,就变成「犹兮若畏四邻」,这是一个形容,绝不是负面的。

     「俨兮其若客」有时候他却比较谨慎一点,好像作客的态度。「望之俨然」人家都嘻嘻哈哈、很好相处,他看起来让人觉得不是很好相处,又有一点像客人。因为他是有所顾虑,一般人都会认为解脱者不是应该很洒脱吗?怎么会这样呢?事实上,老子把众生心看得很深透。耶稣就是欠缺这一份智慧,不是说耶稣不对、不好,他同样有相当深入的体悟,对众生真的都是满怀着慈悲,希望协助众生出离苦海。但是因为耶稣三十岁就出来弘法利生,对众生心还不是看得那么透彻,一昧很热心去弘法,因为锋芒毕露,很快!三年就被众生围剿、被判死刑。

     是人类以二元对立的道德标准眼光将他判罪,耶稣是被一般宗教家、法学家、政治家、道德家予以定罪,不是被扔石头打死,是被判死刑、上十字架。判他死刑的人都是自认很聪明、很有宗教意识、很有道德情操、很有正义感的人。

老子就是深透到这个层面上,体会到这些大道理、真理实相,看到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想要跟大家讲出实相,但是众生不是不喜欢听,不然就是听不懂,他们都是很孤单的走。像苏格拉底也是这样,为了启发众生的智慧,却无法讨好一般政治家的欢喜,最后也是被判死刑,赐毒而死。

     老子道出那些真正大智慧的人,处在人间真的就是「常独行,常独步」,如果从文字上面去看,不容易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大慈大悲愍众生,但是又没办法真正展现出来,有一点左右两难、进退两难啊!想要度众生,众生又会围剿;有所退缩,众生又会认为阿罗汉是自了汉。阿罗汉也是被众生判定死刑,认为阿罗汉是自了汉,只为自己的焦芽败种。

     所以,解脱者的内心世界都是很孤单。为什么外界会误认阿罗汉是自了汉?他们宣说实相是很简单,但是一般众生就是不想要,是要奇奇巧巧的,是要越学越玄、越虚、越妙的。讲出一条很简单、很朴实、很平凡、很快速的解脱道路,你们就是不相信。告诉你们一条不收费、也不标价钱的无上甚深无价之宝,你们就不相信。认为定出几十万、几百万,要用多少钱才能够得到的法宝才珍贵。

真正的解脱者绝对不会昧着良心,说不应该说的话,做不应该做的那些事,这些解脱者都凭着良心理性在说,问题就是当他要说实相,众生不容易了解,又责备他们不慈悲。其实不是他们不慈悲,而是众生不接受他们真正的慈悲。为什么老子才有这些心声?也道出很多解脱者的心声,他们「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心事若不讲出来,没人能够了解,若是用唱的就更好听了。

     以上三种是跟众生相处的模式。展现「涣兮若冰之将释」,觉得他好像冷若冰霜,但是当你真正想挖宝、亲近他的时候,又会感受到他的大慈大悲、不会藏私,只怕你不要而已。也不会说告诉你什么法,需要多少条件、多少钱。他们是如此真诚的想跟众生分享法、分享法喜,「涣兮」就是他们真的很想布施、回馈世间。「若冰之将释」外表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热情,但是当你真正想挖宝、想接触的时候,却会发现他们的热情、慈悲之心。

     「敦兮其若朴」真正「得道」的解脱者是敦厚、朴实的,不会自欺欺人,来到返璞归真。讲话不会沽名钓誉,因为体证到「无我」,做事情都是无我、无私,也不会建立个人山头,不会去抓什么宗派,不会去抓我的弟子、我的派系、我的继承人…。

「旷兮其若谷」他们的心胸是如此的开旷,就好像广大的山谷,是形容他能够包容百川、容纳众生,为人处世又是虚怀若谷,不懂世间法方面,还是一样会虚心学习。

     「混兮其若浊」外表浑浑噩噩,看起来一元槌槌(呆呆的),真正的解脱者很难从外表看得出来,更不容易从穿着看得出来,他就是表现得如此朴实无华,不会穿出让人家认为是金光闪闪的大法师,除非在必要的场合。因为他很不喜欢打扮成金身坐着像木头,被众生钉在框框里面很痛苦。

所以,真正的解脱者不会去当被众生关在皇宫里面的国王,而是像闲云野鹤、跟整个大自然溶为一体。「混兮」从外表真的看不出他修行之深,但是内面却是藏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的智慧。「混兮其若浊」好像浊浊的、“一元槌槌”,他是不露锋芒、浑浑沌沌。

     「孰能晦以理之徐明?」谁能够在这晦暗的世界里,告诉众生真理实相?让众生逐渐从「无明」转为「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在这混浊的世界里,协助众生渐渐宁静下来?清醒明觉活在当下,了悟真理实相。「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在众生安止的情况之下,慢慢协助众生能静能动?能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呢。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必然是得道的高僧,必然是有智慧的解脱者。

「保此道者不欲盈」真正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是「不欲盈」,也就是不会自满、不会自以为是。「盈」就是自满高傲,真正体道、悟道、行道的人是虚怀若谷,在「解脱法」方面,是来到无为、无学。但是在「世间法」方面,有不懂的,还是会虚心学习,并不是解脱之后,就什么都懂了。本来不会开飞机,当悟道之后,就变成会开飞机?本来不会计算机、网页、上网,不会因为悟道开悟之后,就精通计算机了。「世间法」方面,还是会虚心的学习。只是内心的苦、不安,对真理实相方面的体悟,已经来到无为、无学的境界。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因为不自满、能够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不断「去故更新」,生命也是都是很新鲜、很活泼、很生动的。

以前我大概是在国中时期,开始考虑到自己智慧生命的成长,我的名字是祖父帮我取的,祖父不识字,意思就是「永远进步」,取名“永进”。当我渐渐长大,也常常自我勉励必须要不断的永远进步。怎么才能够永远进步呢?就是不断的虚心学习,你懂得再多还是一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我在大专时期,桌上的座右铭就是「虚怀若谷」,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再成长。

如果一个人自傲自满,生命就停止下来开始老化,变成老顽固。只要能够不断的虚心学习,生命「故能蔽而新成」,能够不断去除阻塞,生命就是新鲜、生动、活泼的,年纪比较大之后,就不会被年轻人认为是LKK“头脑僵化”硬梆梆的,真的要很柔软。

 

-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很重要、也太妙了。

老子希望我们「去圣绝学」、「绝学无忧」。他担任过国立图书馆馆长,学问是相当渊博,任职期间有公务就处理,公余闲暇就浸泡在书海中。由于他对人生方面的涉猎很深,又是饱学多闻,确实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每一句都无赘言,直接契中核心。

这一章是叙述修行的方法,与体证到的内心世界、万事万物的真理实相。「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非常好、非常棒,老子整个修行方法的核心就在这六个字。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当然是一个形容,亦即有很多的法门,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性,以不同的方法协助众生慢慢契入,协助众生慢慢成长。

以「世间法」方面,佛陀展现出的大慈大悲是比老子更积极。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的「有为法」,到后来是要协助众生契入无为、无为法。佛陀讲很多方法,结果众生却没有掌握核心要领,就一直执着在很多「方便法」上面计较。事实上,佛陀的本意也是希望大家透过这些「有为法」,然后契入「无为法」。

老子就直接讲「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就是「无为法」的修行要领,心要能够保持一种「空」,当「致虚极,守静笃」,才会渐渐来到「明觉」。老子的方法是没有方法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讲的「无为法」。如果你还在用方法,「有为法」就是还有自我。有「自我」就会有主体、有客体,有「能观」与「所观」,还会有心、有境。

佛陀很慈悲的希望大家透过「有为法」,逐步从向初果、二果、三果上来,然后慢慢发现只要还有「自我」,就会有苦、有烦恼、有不安;只要还有「自我」,就是还没有溶入整个法界。以「有为法」证到三果,无明跟我慢都还在,因为有能、有所,「自我」都还在,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都还存在,在初果、向初果到三果的过程,都还在「以慢断慢」的境界。

「慢」就是「自我」,用「自我」在断慢。以平稳度而言,佛陀所讲的解脱道是最稳当、最稳定,一步一脚印逐步上来,就能够来到「无为」,但是要从「有为」契入「无为」很不容易,只要一步一脚印去走,佛陀讲七年内一定能够来到「无为」的世界。如果基础够,还不必那么久。老子直接讲述「无为」的世界,不希望大家还在用「我慢」断「慢」,都是直接讲「无为」的方法。「致虚」就是把自我去除掉,把自我、我是、我能、我慢都空掉,让你的心放开。

空,不是顽空。空里面是含有明觉的,能够「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够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然后又能够「止观双运」,整个法界的法流、法音、法义就会穿流而过,会如实显现让你了解。「山水禅」是属于高级的禅修,不要以为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没有基础是没办法了解山水禅的深义。当你能够清醒明觉活在当下,整个法界的法流才会穿流而过,才会宣说「无常法印」。

当一个人能够「致虚极,守静笃」之后,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这时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假设在禅堂里面,还在用一些「有为法」,一直在观呼吸,或是在数息、在随息,或是持咒、念佛号…。当你在用这些「有为法」的时候,听得到外面的虫鸣鸟叫声吗?用这些「有为法」就是因为还在自我的意识里面,禅修都有协助大家慢慢不用方法,保持「空、明、觉」。修行是从点、线、面、空,觉察力慢慢的开发,从这个「点」然后慢慢的线、面,再来放大到「空」,就是来到没有方法。当放开的时候,鸟叫声、虫鸣声就自然穿流而过,不是刻意去听,法界的真理实相就会如实显现。

是「如实」的显现,不是以头脑去作意、想象、思维,这样又是落入「有为法」,以「自我」解析。如果有参加过几次禅修,就会品尝到这样的感觉。「致虚极,守静笃」之后,就会「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就是所有现象界的一切,包括一切人、事、物,或是风声、雨声、读书声…等声音,「万物并作」当下森罗万象许峥嵘,森罗万象一直生生灭灭,市区里面一样可以看到、听到「无常法流」,在郊区、在山上也一样可以听到,所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我」就用「无为」的方法去观察,体悟整个法界生生灭灭的真理实相。在修行方面,「世间法」的禅定是寻、伺、喜、乐、一心,「出世间法」的禅定是觉、观、喜、乐、一心,就是保持一个「空、明、觉」。「觉」里面是有观的,「观」不是用头脑去思维、想象,而是放开心灵之后,以心灵去体悟,也就是实际去喝到甘露法水,不是用头脑去想象、解析罗汉果茶的味道是如何,而是在口渴的时候直接喝。当你真的去喝到,比我用任何的语言文字形容、诠述还更重要。

语言、文字都只是协助你亲自来喝到,当你真正喝到了,那些语言、文字也就不用了。「夫物芸芸」就是现象界的这一切,都是不断的生生灭灭,「各复归其根」。现象界「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又回归到「空」。佛教也讲现象界的一切就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当它有「生」,就一定有「住、异、灭」,有「成」就会有「住、坏、空」,现象界的一切一定是无常的流动变异。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就是落叶又归根,一切来自于「空」,又会回到「空」。「归根曰『静』」,「静」就是「空」的特性、涅盘寂静的特性,回归到「空」「是谓『复命』」因为来自「空」又回到「空」。如果体会不到「空」,找不到心灵的家在哪里,没办法大安心、大自在。如果能够体会到我们都是来自于「空」,将来也回归到「空」,当下就能够「与『空』相应」,到哪里都能够自在。「复命曰『常』」,「复命」就是生生灭灭都是一种现象,叫做「常」。「常」就是永恒的真理法则、宇宙的真理法则,那些法则、法性是永恒的存在、超越时空的。

「知『常』曰『明』」如果能够了悟大自然的运转法则、现象界生生灭灭的法则,叫做「明」,也就是佛陀、佛教所讲的「去除『无明』转为『明』」。了悟真理实相、了悟现象界,包括每个众生你、我身心的实相,它们的无常流动生灭变化。当真正了悟「无常法印」、彻证「无常法印」之后,就容易契入涅盘寂静。

当了悟「无常」、「无我」,很容易就能够契入涅盘寂静。宇宙大自然法则、真理实相,最重要的两个特性就是「无常」、「无我」,众生不了解真理实相,就会背道而驰、自讨苦吃。我们能够了解这些真理实相,就能够来到解脱的世界,就是涅盘寂静的世界,也就是苦的消失、苦的止息。

当了悟这些真理实相,就叫做破除「无明」,众生的「无明」就是对自然的法则、真理实相不了解,包括不了解我们身心内外的实相,叫做「无明」。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去除掉「无明」,然后成为「明」。

老子所讲述的方法就是当能够「致虚极,守静笃」之后,就能够了悟真理实相,到达解脱自在的世界,转「无明」为「明」,了悟大自然的法则。对空海而言,佛陀跟老子都是等同的智能,只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及诠述的角度,稍微不一样而已,事实上我看到他们所指的都是相同的《解脱道》。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能够真正了悟真理实相,也是「明心见性」,「致虚极,守静笃」是为了让你「明心」,让你的心渐渐清净下来,如果还有在使用「有为」的方法,你的心还是紧绷的,没办法真的很清、很明。当你不使用方法、来到「无为法」,你的心才是真的「空、明、觉」,真理实相就是这样穿流而过、如实的示现,就能够「明心」而「见性」。

「见性」就是体悟到「无常」跟「无我」的真理实相,于是就远离颠倒梦想的世界,破除「无明」转为「明」。如果「不知『常』,妄作凶」,这里的「常」不是不变的「常」,真理一定是超越时空,不管到哪里一定都是如此,「常」就是讲超越时空的真理,如果不知道大自然法则「恒常」不变的真理,不知道超越时空,你一定会抓「常」、抓「我」,就会背道而驰。佛教认为这样就会自讨苦吃、苦海无边,老子讲「妄作凶」,「妄」就是胡作非为,跟大自然的真理实相背道而驰,「凶」就是自讨苦吃。

怎么趋吉避凶?怎么趋乐避苦?不是去消除外在的那些境界,不是界定一个二元对立,然后一直消除别人、消掉外在那些境界,真正要趋吉避凶、真正要离苦得乐,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了悟真理实相、解脱自在。

如果听得懂以上所讲的这些,你所收获的就是价值五百万以上,真的是「无价之宝」。如果你用千万元或付出全部财产去求法、去觅道,却没有听到这些真理,还不如花这一个小时好好听闻上述这些内容,好好掌握整个从「无明」转为「明」的修行方法核心。

「知『常』则容,容乃公」如果一个人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真理实相、法则之后,一方面体会「无常」的法性而不会背道而驰,再去体悟整个法界大自然所展现的无我、无私精神,这时候你就会有包容量。整个大自然、整个法界是展现无我、无私的精神,但是以色列人不容易包容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也不容易包容以色列人,宗教与宗教之间常常都是不容易包容,宗派与宗派之间也都各标新立异,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常常都是没办法真正完全包容,这是人类处在二元对立的世界。

我们的修行在属于高级班的层次,希望大家回归到法界来体验、体悟。把你们丢到法界里面去看看,整个大地就是如此默默的承载、承担一切众生,我们的地球是如此平等在对待以色列人,也在对待巴勒斯坦人;如此对待美国人,也善待阿富汗人。包括太阳也是普照大地,你所瞋恨的人、界定的坏人,太阳还是一样平等的普照。卅、四十年前,台湾跟大陆对立,政治上说是汉贼不两立,但是太阳还是两利、平等对待。

如果大家能够从整个法界大自然体悟「无我、无私」,以广大胸襟的包容量,像大海可以容纳百川,包容的心胸就会展现出来。「知『常』」就是体悟大自然的真理实相法则之后,就会展现出包容量、超越二元对立。当你超越二元对立之后,「容乃公」有容乃大,真的能够无我、无私,就能够秉公处理。如果没有超越二元对立,处事都是从自私的「小我」立场去出发。

假设你的小孩子跟别人家的小孩子吵架、打架,遇有哭泣的时候,当你一出来就会马上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同样看到几个小孩子在那里,你一找、一看的,就是自己的小孩。那个「我」、「我的」就会显现出来,这样我们在处理事情、判断事情的时候,常常只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哭,但是却没有看到是自己的小孩先打别人。所以,在衡量事情、判断事情的时候,只要你有「自我」的立场,我们就没办法公平、公正。

就像法官在审判案件,假如背后有政党背景,是不容易秉公处理。在此,我们都没有责备任何人或是任何党派,而是一般众生只要有「自我」自私的立场,就不容易秉公处理。如果能够体会整个大自然的真理实相之后,就会包容且会秉公处理。「公乃全」,真的能够大公无私而秉公处理,考虑就会周全,「周全」就是会超越二元对立、超越「自我」的立场,以无我、无私的精神秉公来处理。

「全乃天」当你能够超越二元对立,考虑周全去处理事情,以平等心善待一切,这时候的是非、对错当然是很分明,能够秉公处理而超越二元对立,乃是天地的精神。「天乃『道』」整个天地展现「大道」的精神,整个法界的精神,就是耶稣所体会到的博爱,没有敌人。耶稣也是强调大家要真的超越二元对立,以慈悲之心、以博爱之心善待一切众生。

「『道』乃久」真的能够体道、悟道而行道,体会「道」的精神,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就「『道』乃久」,你的所做所为才能够长久,不是两眼一闭之后什么都「空」。佛陀距离现在已经是两千五百年了,但是对后代的影响还是绵绵不绝。老子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六百年,后代的人虽然不容易体会到老子这些观念,但是可以感觉他真的是一个智慧者,也真的想要效法他能够来到这样的境界。

所以,纵使是两千五百年之后,人类对老子、耶稣还是这样的尊敬,因为他们都是体会到大自然法则、真理实相,又真正体证无常、无我,展现出无我、无私的精神,就会体道、悟道而行道。

「没身不殆」一方面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如果以「世间法」而言,就算肉身死亡之后,后代的人还是尊敬你,精神还是常留在人间。如果处事都是从「小我」立场出发去考虑,用一个「我」、我是、我能、我慢,到最后死的时候,一定是一场梦一场空。如果你现在当下能够展现出体道、悟道而行道,展现出无我、无私的精神,就是溶入一体的世界,当下就不生不死,而且你的所做所为,会天长地久,「没身不殆」。

「天」跟「道」的意义有何分别?现象界的这些星球、日月星辰,我们称为「天」,「道」是整个法界,包括虚空。

 

-第17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一个解脱者所展现的言行,一般众生是不容易看到的,在《阿含解脱道》有提到一般众生不容易看到老子的足迹,真正解脱者的足迹也不容易看到。

     「太上,不知有之」有道君主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就是一个真正的智慧者,回馈世间、利益众生,众生不容易觉察得到─「不知有之」。例如太阳是如此照耀着我们,而且养育着我们,但是众生很少能够体会太阳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很少人去感恩。而太阳天天出来燃烧自己,不但是照亮众生,而且把生命能源转换给我们。我们的生命能源都是来自太阳的转换,如果没有太阳,你、我、他一切动植物不可能存活着。

太阳比亲生父母亲对我们都还更重要,因为你的父母亲当下也都是需要太阳的能源,太阳对我们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天天看着太阳,也不知道太阳存在的重要,甚至有时候还会嫌弃它。「太上」就是真正对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却感受不到它的重要,大地一直在支撑着我们,就像母亲养育着我们,把我们这些众生拥抱在怀抱中,但是我们却很少去体悟到大地的重要。

     「太上」就类似像太阳、大地、空气,还有地、水、火、风、虚空,真正对我们的生命分分秒秒都非常重要,但是众生却体会不到它们存在的重要,所以「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呢?你是会亲近、喜欢这样的人,然后夸赞他,一般人是在这一种层面的比较多。「其次」就是类似我们的父母、恩师,包括佛陀、耶稣或是你所喜欢的教主,或是如果修道的道家方面,把老子都当做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你有感受到他们的大慈大悲、他们对我们很重要,父母亲对我们很重要、养育我们,这些有形有相的人物,我们很容易看得到。

当你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助你一臂之力,令你终身难忘、感恩不尽。有的小孩一直抱怨自己的父母亲对他不好,认为别人父母对他很好。有一次到小明的家里,父母亲对他很客气,煮他很喜欢吃的饭菜给他吃,去吃了一顿以后觉得很喜欢,认为别人的父母很好、很尊重他,但是却认为我的父母亲呢?别人家施一点小恩,你就会觉得别人很好,但是真正天天在养育你的父母,你却常常在抱怨、发牢骚。现在的小孩子常常会这样,所以要让小孩子多吃点苦,他才会懂得感恩。

     真正分分秒秒在养育我们的天地父母,我们却很少懂得去感恩,然后对有形有相的这些,认为他们展现出来的友好、慈悲,我们就好感恩啊!老子把它说成是「其次」,一般人容易看得到,就容易感受得到。因为我们一生下来就跟它一体,于是就不容易感受得到。「其次畏之」再来就像国王、君王…一些权威的人,或是包括宗教的一些法师,有的很重视权威,树立一种权威,或是有些领导人、上师很重视权威,你就会畏惧他、敬而远之,保持一种畏惧。事实上是因为自我意识越强,我慢越强的,我们就会畏惧他。

     再其次呢?你是会侮辱他、瞧不起他。就像暴君或是流氓、地痞,压榨百姓的这些人,你会很气愤的觉得这个人缺德啊!造恶啊!越往下的这些,众生越容易看到,都在一些是非、好坏道德标准方面,很不容易超越二元对立去看到整个法界。不只限于佛教,一般宗教很容易把他们的教主设定一个框框,制作一个偶像化,然后目标都锁定在这上面。事实上,佛陀是要我们去了悟整个法界,回归自依止、法界依止,绝对不是要你去抓住他。佛陀希望我们自依止、法依止。「法」就是大自然、真理实相,更具体的就是法界,就是整个大自然。

     佛陀因为彻证「无我」,不是「我」对你们很重要,一切众生都是「无我」,因此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无我」的精神,他不是要你把他当做偶像,不是要你去抓他,而要回归法界。真正体证「无我」的人,绝对不会把自己树立成一个权威的偶像,然后要你去巩固他、抓住他。当他真正体会到这些,「自我」一定是消失的,老子就是体会到这方面的层面,然后就归纳出「太上,不知有之」。

     「信不足焉,不信焉」如果一个人讲话不守信用,常常是在开空头支票,别人就不会信任你。佛陀就讲述过阿罗汉讲经说法的原则,不会开空头支票,他讲的一定是真理实相,可修、可证、可达,而且对众生有益的才讲。

「悠兮其贵言」就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好不如无言」,但是要体会到「无言」,你需要有很多的语言,要体会到不立文字的「无字」,你要看懂「无字天书」,要有很多的有形文字协助你去看懂「无字天书」,禅宗讲说「不立文字」,但是在中国的各宗派里面,禅宗所留下的文字却是最多。

事实上,这些语言文字都是要协助你,去看懂无字天书,听懂无声之言、无言之言,「悠兮其贵言」,真言不必多。所以,老子也不会赘言、不会多。佛陀就讲「真正能够帮助大家解脱的那些法」,就好像我手掌上的这些树叶。森林那么多的树叶,都是一些世间法、方便法,真正能够帮助大家解脱的,就是手掌上的树叶这么多而已。只要你能把握住究竟法,要迈向究竟解脱就很快,如果你不能把握住,就要修个三大阿僧祇劫。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个真正体道、悟道、行道的人,因为是无我、无私,做什么事情是「三轮体空」的做,不为出名、不为个人的名利,是无条件、无所求的默默付出、默默去做,做当下该做的事情、对众生有益的事情,绝对不会为了名利。当他做这些「功成事遂」,然后「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很自然,认为也没有什么。那些真正的智能者默默在点亮灯塔,点亮一些明灯,协助众生出离苦海,但是真正的智慧者做的这些,一般众生不容易体会到。如果跟众生讲说有某种密法可以传授,要怎么来修、怎么膜拜,你就会觉得它很重要。真正解脱者所展现出来的质量,老子都把这些境界诠述出来了。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段文义非常深奥,从文字上面不太容易了解。一般人讲仁、义、道、德、孝、慈,怎么会是不好呢?如果从这里经文的字面上而言,老子是否定这些的,就像是「无鱼,虾也好」、退而求其次的情况,如果根本原则没办法掌握住,就退而求其次。如果还在讲仁、讲义,表示离开了「大道」;若修行还在展现我是、我能,表示还没有解脱。如果在弘法,觉得自己很厉害、神通广大、我是、我能,认为你们要来顶礼我、叩拜我,这些都表示还没有解脱,还有很强的自我、我慢。

     老子认为说:如果一直强调仁义道德、忠孝,表示你离开一体世界,落入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世间法」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老子是希望我们提升,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一体的世界,与道合一。但是当你没办法做到这样的心境,你离开了一体世界,就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才讲说「大『道』废」。离开了一体世界,就会落入二元对立,就在那里仁、义…。不是说仁义不好,老子都是以高标准在讲,如果以「世间法」来讲,当然仁义、慈悲、孝仁爱这些都不错,但是要讲解脱法、究竟法,这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失去了解脱的质量。

「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智慧」不是解脱者所谓的智慧,也不是佛教所讲「般若智慧」的智慧,是世间的世智辩聪,展现我是、我能、我慢的聪明才智、智慧,如果一直标榜聪明才智,世间就会有很多的伪诈。现在的经济型智慧犯罪,头脑都很聪明。

有一次在南投,到一个收容本来必须监禁的问题青少年,只要愿意读书,让他们像假释,在里面是比较自由、能够读书。一位主任跟我讲他们很会「耍小聪明钻漏洞」,因为里面是禁烟,虽然管制都很严,但还是会查到烟,问他们的烟是怎么来的?是怎么点烟的?由于所有打火机全部都管制,结果招数讲出来是利用电的短路来点烟,不管你是否电路烧坏或是耗电,两个电线接触的时候会起火花,他是利用这个点火抽烟,很多他们想得到而我们却都没想到,很多奇奇巧巧的都是他们教给我们的,那些就是世智辩聪的斗智。虽然是被关禁的,也是设法要去耍弄。

「智慧出,有大伪」如果世间标榜聪明才智、世智辩聪、辩才无碍,世间的种种虚伪巧诈就会显现出来。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都是很仁爱,和平相处、互相尊重,以平等心善待一切,当下做所该做,不必特别强调、刻意标榜孝子。就是因为六亲不和,所以才有养育十个儿子,其中却有九个走光光,只剩一个,以前常骂这个儿子又笨又呆,结果都是他在奉养父母,所以「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果政治清明,大家各守岗位,很认真负责,就不必标榜谁是忠臣,就是因为「混乱」,才会标榜忠臣良相。如果强调忠臣良相,表示这个朝代国家「昏乱」。我们要能够超越「世间法」的思维角度,来看老子所讲的绝对世界、解脱世界。

 

-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从经文的语言文字上面,你不但无法了解老子所讲的深义,而且还会责备老子总是强调一些跟世间人不同的观点,所以后文有老子自嘲「你们大家都很聪明,只有我很愚痴」,世间人都很聪明,只有我是憨憨呆呆,下一章就是老子自我解嘲。

「绝圣弃智」一般人都要标榜圣人、圣贤,后来的佛教及其它宗教方面也是形成这种情况,把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变成一个超级圣人,甚至有些宗教又把他们的教主神格化、神化,把心目中的偶像一直在膨胀、膨胀,结果大到太阳都被这个相遮住了,所以看不到太阳的重要。

变成大家心目中很大的一个相,这个「小我」在这里坐禅,心想:「佛陀那么厉害,舌头还可以覆面,我的舌头只有这样;佛陀的手是过膝,我到处看,过膝的也只有猩猩而已。我就要努力把手拉长吗?」结果把目标都变成是在形象化上面,你看不到背后真正所讲的真理实相。

老子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阿含经》课程也有讲到,如果你标出「圣、凡,大、小,高、低…」就是「二元对立」,变成佛陀是圣人、我们是凡夫,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仆人,上帝是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其它人都只是迷途的羔羊,没人敢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这样就是大妄语,这样就是大我慢。

佛教也是这样,没有人敢说这一生这一世要成佛、究竟解脱,人家会认为是侮辱佛陀,这样是大我慢,我们众生罪业深重,众生应该要好好的礼忏、好好的消灾,我们要如何修…。结果让众生反而走入迷魂阵里面。事实上,佛陀法号「无上正等正觉」,是成佛的一个特征。「无上」就是没有上下、没有大小,一切众生完全是平等、正等。佛陀是如此在教导我们,但是众生又把佛陀变成是一位最高级的无上师。你把佛陀推崇得越高,相形之下你就越低;你把佛陀吹捧得越大,你就越渺小,于是你就不敢成佛、不敢解脱。

一些宗教的信仰情操,本来是不错,鼓励大家成长。但是你一直在标榜圣人的形象,三十二种好、八十种相,把他神格化之后,反而害了众生没办法解脱。如果我们能够「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大家真正能够超越这些「二元」,超越那些圣凡、高低大小,很快就能够来到一体世界-众生平等。你会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才能够真正消除自卑、卑慢,没有自卑之心、才不会有我慢。

只要有自卑之心,一定就会有我慢,佛陀教导我们无上、正等,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每一个众生都是法界独一无二的存在,老子希望大家不要在二元对立的标榜,这样反而害了众生陷入迷魂阵里面,希望「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为」如果还在强调技巧,法门、方法多巧、多妙、多深,要怎么样对我好、对我恭敬,或是要供养多少,我才传给你…。众生就会起盗贼之心,设法要接他的衣钵、秘宝。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刚才所讲的这三种,不管是用讲的或是用写的,都无法真正了解经文的深意。老子是用文字写出来,我们从文字上面来看,还是没办法真正了解它的深意。

「故令有所属」还是要讲述一个提纲、一个重点,如果从文字上面来看,会往消极悲观来解读,以为老子否定智慧、否定那些圣人,认为老子是否定仁、否定义、否定孝慈…。事实上不是这样,老子所讲的,都是立足在很高的高标准来讲,希望大家迈向究竟解脱、超越二元对立。

一个解脱者所展现出来的质量是怎样呢?原则是怎么样呢?「见素抱朴」一个真正的解脱者看起来就是素素的、土土的、返璞归真,看起来“一元槌槌”的样子,是实实在在,不会取巧、虚伪。

「少私寡欲」不要恶性的竞争、故意标新立异,法界最神奥、最奇妙的,都是整个法界所展现的。再怎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人,不可能「无中生有」变出一个黄瓜、南瓜,只有法界大师、法界大自然才能变出这些。你再怎么神通广大,包括佛陀也是一样,在此不是否定佛陀,而是希望大家回来看到实相、真实人间的佛陀。大家看到人间真实的佛陀,才能够来到解脱自在。

佛陀再怎么神通广大,不要以为他要吃饭就是一个念头起来,然后饭就飞过来。佛陀肚子饿了要吃饭,再大的神通也都没用,还是要去托钵,还是要走路出去,不是用飞的出去。不要迷信一些宗教信仰,把解脱者吹捧得又膨又大,真的回到实相世界来看,这样才会看到真正的解脱者,你也才会成为真正的解脱者。

或许有的众生会觉得在他心目中的偶像这么好,本来每天要膜拜佛陀八十八拜,经过你这么一说,回去之后腰就弯不下去了。事实上,我对佛陀真的非常尊敬,为什么很尊敬佛陀?因为他是如此真实的一个真人、解脱者,我尊敬佛陀是因为他把真理实相诠述出来,本身也是展现出解脱者的质量─无我无私,老子也是一样,都相当值得我去尊敬。

后来,我体会到再怎么尊敬佛陀、看到佛陀的无我无私,就是协助我们去看到法界,我尊敬佛陀,但是更尊敬整个法界。因为佛陀也是法界之子,大家要慢慢醒过来,去体悟真理实相。人间的佛陀就是那样的真实,你的手多长、多大,佛陀也差不多是这样;你是怎么出生的,佛陀也是怎么出生。除非难产、剖腹生产,佛陀不会从右脥生出来,很多人还是很坚持认为一般众生从子宫生出来,是污秽的,佛陀是圣人,是从右脥出生的。

众生都会把他们心目中的圣人神格化,如果我是神父、牧师,除非能够带领你们走到那里,然后海就隔开,我自己能够做到才讲,如果做不到,就要保留。我们不去论断摩西那时候可不可能,我只能勉励大家实际做看看,跟大家讲的真理实相,都是可修、可证、可达的,有些是信仰的归信仰,事实要回归事实。

有一段话「宗教信仰往往阻碍人类对真理的认知」。事实上,耶稣或是佛陀都是智慧者,他们希望大家到实相,但是因为当他们离开人世间,后世的人把耶稣、佛陀神化之后,众生就看不到真理、看不到实相了,老子是希望你要超越这些,去看到真理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