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契约奴在线下载:“铁哥们”包拯巧救文彦博于水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13:51




    文彦博尺牍《内翰帖》,行书,纸本,26.4×43.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内翰帖》,凡十行,(此帖《三希堂法帖》改作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一字。

释文:
    彦博启,先此邮中得报,内翰奄弃盛年。久忝知契,闻讣摧咽,况乎天性,何可胜处?切须自勉。老年如何当此,生于前年,罹此痛,犹赖素曾留意于无生法,故粗能自遣,幸听愚者之言。彦博

                                                                                               

延伸阅读(一)
“铁哥们”包拯巧救文彦博于水火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据《宋史》本传记载,文彦博与包拯都在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名列前茅。
  主考官刘筠,曾任庐州太守,对年轻的包拯颇为赏识,言传身教,期承衣钵。他曾三次主管考试,这是最后一次。他认为开科取士,主要是选拔经世治国的政治人才,不是物色一些文人雅士,因而把传统的以诗赋为主、策论为次的评分比例颠倒。所以这一次登榜的韩琦、文彦博、包拯、赵概、吴奎、陈旭等,日后都成了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曾位至权要,执掌国命。著名的“嘉佑盛世”,就是以他们为中坚所缔造的。
    包拯进士及第后,辞官居家养亲十年,当他首任天长县令时,文彦博等已青云直上、身居高位了。庆历三年(1043年),韩琦辅助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而包拯才由端州调进御史台任监察御史。皇佑二年(1050年),文彦博、宋庠为相,包拯由陕西再度调回朝廷,在谏院任职。谏院和御史台合称“台谏”,其成员由皇帝直接选拔和任命,不由宰执推荐,他们也不得进入“二府”活动。从职责上看,包拯与文彦博应该保持距离,有一定的对抗性和制约作用。
    这时候,宋仁宗正宠幸张贵妃,为取得她的欢心,一次授予她的伯父和养父三司使张尧佐宣徽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项要职,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因而引发出一场政治风波。包拯率先上章谏阻,弹劾张尧佐无功食禄,窃居高位,不知羞耻,同时批评宰相曲意阿循,使皇上做了“私昵后宫”的错事。
    这里说的宰相,实际上就是指文彦博、宋庠。
    包拯一马当先,谏官吴奎、陈旭、御史中丞王举正、御史张择行、唐介也纷纷慷慨陈词,竭力劝阻。在辩论时,包拯“音吐激愤,唾溅帝面”(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张贵妃见势不妙,连忙告知张尧佐,主动辞去宣徽使、景灵宫使。宋仁宗的困境得以解除,还落个乐闻直谏的美名。台谏官员感到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张尧佐也给人留下自愿退让的好印象。
    过了八个月,张尧佐再次被擢升宣徽使,离开朝廷,调往河阳。包拯、吴奎明知圣心难移,并没有坚决反对。唐介仍然凌厉进攻,更把矛头指向文彦博,说他当益州(成都)太守时,用金丝间织的“灯笼锦”献给张贵妃,才进入“二府”;平定贝州动乱,生擒贼酋王则,当了宰相,是占了前帅明镐的功劳。又说吴奎交结文彦博,互张声势等等。特别是说“文彦博因贵妃而得执政”的话,等于宣告宋仁宗爱听“枕头状”和“牝鸡司晨”,宋仁宗自然龙颜震怒,当即把唐介逐出朝廷,贬往英州(今广东英德县)。同时文彦博也离开相位,出知许州,谏官吴奎调往密州,以息事宁人,所以结果是两败俱伤。
  做为谏院领导人的包拯见吴奎调出,削弱了谏院力量,便奏请挽留吴奎,同时指责唐介“轻妄之词,诬罔天听”。宋仁宗看了却说:“介昨言奎、拯皆阴结文彦博,今观此奏,则非诬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坚持调走吴奎。包拯情不自安,连续写了七份报告要求调到外地,表明自己心迹。宋仁宗以他在谏院供职不到两年为由,没有批准。从这次风波中可以看出包拯、文彦博、吴奎三人关系确实不错,但并不像唐介所说的“阴结”,而是“阳结”。因包拯早就向宋仁宗说过,谏官御史“不之二府”的传统做法有“疑下”之嫌,不如开诚布公、“不避二府”、团结报国为好。                                                                     (佚名)

 


    文彦博题诗刻石

延伸阅读(二)
文彦博任将相50年

  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北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
  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先祖本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之讳,取“敬”反文旁改姓文。后晋亡后,复姓敬,至北宋立国避翼祖(赵敬)庙讳又改姓为“文”。
  其曾祖父与尚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有“丰沛之旧”,实为其幕僚。天福初,石敬塘与唐末帝争夺政权,遣使向契丹求援,在辽太宗的鼎力协助下,石敬塘被立为皇帝,但其曾祖父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虽幄中之助居多,而绵上之盖薄方。”仅授代州崞县令,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以岚州录事参军终结其官宦生涯。
  其祖父名锐以“荫补入官,为郊社署丞,后辟为石州军事推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在北汉立国二十九年之后,北汉亡于宋。

尽管宋太宗对“刘氏旧臣率度材而被用,”但是文锐“以疾退便于家居,且以颐养为怀,无复出之意。”平素“以杖履浮沉于乡里,颇用文酒燕乐于朋友。”文锐卒于宋至道二年(996)九月三日,享年五十三岁,可知其应生于后晋开运元年(944)。
  文锐原配为户部郎中王丕之女,有子三人,长子文洎(即文彦博之父),次子文淳,曾为郊社斋郎,三子文渊未仕而亡。王氏早逝,文锐续娶郭氏,有子一人,名文渭。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以强直勤敏、振利攘害,名闻达不可掩。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
  文洎娶妻耿氏,耿氏早亡,只留一子即文彦博。续娶申氏,申氏生一子二女,子文彦若举进士第,长女嫁曾任天章阁待制鞠咏之子鞠齐卿,次女嫁殿中丞元吉之子进士成伟。文彦博娶陈贯之女。
  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废已久无人治理。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遂撤去。
  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大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复致仕。绍至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佑党人”,刻元佑党人碑,禁止元佑学术。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如《双泉》云:“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又如《题榆次县鼓楼》:“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纟由)被,努出头来放早衙。”文彦博工书法,黄庭坚云“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
  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于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虽多所建树,但文彦博为维护封建统治,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总体说来,文彦博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