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s8螳螂厉害吗:专业投机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0:51:36


    专业投机原理


    前言 

    正如同威廉彼得•汉米尔顿在他的著作《股市晴雨表》一书的前言所写的那样,前言多为一种辩解。在这里我也有很多希望加以解释的地方。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关注股票市场,就被市场波动所吸引,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像大多数热爱投机市场的人一样,夜以继日地沉迷其中,随着时光流逝,开始逐渐了解市场变动的内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书籍,希望可以找到一条捷径,可惜真正值得一读的书太少太少,他们不是过于注重理论化,就是过于肤浅。还有一些书籍更糟,甚至自称为制胜的宝典秘籍。却没有人真正试图对市场本质进行剖析,即使有人试图这样做,也无法解释清楚,反而将我们的思路又带入混乱。因此,我希望将自己对股票市场地经验坦诚布公的表述出来,以便帮助那些希望掌握正确操作知识的投资人,早日步入成功的殿堂,使之少走弯路。

    猛然看,介绍技术分析的书籍已铺天盖地,本书仍占用不小的篇幅介绍技术分析,仿佛有充斥文章的嫌疑。事实并非如此,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这些大量的技术分析书籍中,很少对技术分析进行深刻的破析。绝大多数都将技术分析当作一个简单的工具来看待,而我们在本书中对整个技术分析做了较为完整的注解,这几乎是从来没有人真正试图做过的。通过对技术分析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刻的解释,可以告诉读者每一个买进卖出的时机是怎样形成的。只有真正地明白它们形成的原因,才能正确加以运用,否则生搬硬套必然会遭受失败,所以是不可省略的。

    此外,很多投资人仅仅重视操作的方法,认为一本书中投资的方法越多就越实用,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更直接的找到获利的方法,这是明显的误解。真正实用的方法,完全是建立在对市场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和对市场各个方面综合研判,才能有较高的成功率。仅仅从单一的现象着手,其结果往往是错误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极少的。就比如说,整个道氏理论正式命名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这百年中,尽管道氏理论在不断完善,可是买进时机与卖出时机从未改变,始终仅有一个即:“卖出时机的确认,是铁路指数与工业指数,同时向下突破多头市场最近一个修正低点的日期”;买进时机的最终确认,“由铁路指数和工业指数,同时向上突破空头市场前一个修正走势的高点,并持续上升的时候。”始终没有别的研判方法。

    再从交易的频率上来看,道氏理论在1897年一直到1957年的60年中,仅仅形成了11个买进和卖出时机。由此可见,一个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应该绝对谨慎,非常慎重地对待。因此,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书籍应着重于揭示市场的本质,而不能够随便地不负责任地滥竽充数,否则是极不负责任地行为。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你市场波动的本质。

    很多人认为,只要熟练地掌握技术分析就可以做到无往不胜,这种想法是十分幼稚的,正确的策略是成功绝不可缺的基石,没有正确的操作策略是绝不可能获得长期的成功。但是这一类的书籍同样凤毛麟角十分罕见,基于以上原因,因此我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描述,将本书的重点,放在解释市场波动的本质和对于正确认识投资策略上,因为这是成功不可或缺的。
    因为没有前人铺路。同时本人文笔笨拙,所以必然会有错误之处以及表达不精确的地方,希望见谅。并希望各位读者多加指点,交流沟通。    非常感谢我的朋友JININHE,是他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才能使这本精美的电子书籍早日与您见面,深深地感谢他辛勤的劳动!!     获得追求自由的权利    在大多数人眼中,所谓自由就是不被限制人身行为,享有自由生活的权利。事实上,自由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在现实生活中,自由的权利往往被各种因素所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制约是来自于金钱的匮乏,没有金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失去自由。
    当我们渴望与家人长相斯守,生活的窘迫会迫使我们背井离乡赚取微薄的薪金;当我们渴望从遥远的异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却常常因生活拮据无法成行;当我们希望和朋友一起度过一个轻松的周末,却为获取一份薪金养家糊口而放弃。这都是因为金钱的匮乏造成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失去自由。在未来的生活中,没有金钱,失去的自由的程度将会更高。因此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必须找到获取金钱的最佳途径--即获取成功。    什么是成功?成功的定义很难界定。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认识并不相同,但是通常有三种理解。多数人认为所谓成功,就是一个人可以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有文凭,事业有成,有社会地位,就叫做成功人士。或者就是一个人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不论这些目标是什么,不论是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还是一国的元首。还有人认为成功的意义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论任何时候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随波逐流,这才叫成功。成功通常是一种感觉,而不应是仅仅被大众所认同的,我不能轻易地对成功下一个定义,因为成功有时往往只是一种感觉。但我想对于所有的人来讲,成功伴随而来的是金钱的独立,和安逸的生活,这应该不会有什么疑问。而金融市场正可以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只要我们通过不懈追求。    有时尽管没有极佳的机遇,个人的努力不能创造巨大财富,依然可以使我们的成就超越常人,生活安逸。大富由天,小富由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逐步改善自身的缺陷,以待时机来临。    未来中国的股票市场,必然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市场,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只要我们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必然能够拥有成功,并以此获得追求自由的权利  
     第一章 走向成功之路

    一、投机的本质

    在本书的开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界定“投机”一词的含义,因为投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被看作贬意词。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投机具有不劳而获的意思,因而被大众所厌恶。即使在最有解释权的《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也是“钻空子谋取私利的意思。”所以每当我们谈到投机时,仿佛在讨论一件不光彩的事,或者在进行狡辨。

    其实恰恰相反,投机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将这个词拆开来看,仅从单字的含义来讲,同样是《新华词典》的解释“投”有“瞅准、有目标的意思”;“机”是“能够迅速适应事物的变化,灵活”的意思。如果我们将它综合起来,它的意思就是“能够瞅准机会抓住迅速变化的事物本质”的意思。这样看来就没有丝毫贬义的感觉。投机一词在英文中的解释,也同样丝毫没有贬义的意思。事实上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不正是为了能够抓住迅速变化的时机进行交易吗?如果这也是你的追求,相信你就不会在意用怎样的字眼形容我们的追求了。

    投机行为被人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投资人认为它是在短期行情中漫无目的地进进出出,其实投机行为并不像大多人所认为的一样,是在短期行情中交易。在股市真正经典书中,投机行为都是以中级行情的变动进行交易,而不是在短期行情中交易。只有交易者才会选择短期行情进行交易。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机者,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大量的学习从中找到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然后再抓住最佳时机进行买卖交易。

    投机需要必备的素质,并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了解股票波动的内在本质规律),它还需正确的投资态度、良好的投资的策略、以及如何调节我们内心的冲突,和执行既定原则的决心。只要我们通过辛勤的研究,客观的分析,并认真地观察历史的发展,投机行为就会使我们最终走向辉煌的成功。本书所有的知识,都是一个优秀的投机者应该具备的,它将指引你走向真正意义的成功。

    当你真正明白投机的内涵,就可以相当容易地在投资与投机之间转换角色,投机就是投资中的投资。换言之,就是投资经验的最终浓缩。

    二、投机者必备的态度

    证券市场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梦想的世界,冒险家的乐园,仿佛只要找到正确的经文,念一声芝麻开门,财富就可以滚滚而来。

    正是为了迎合这样的心理,中国证券市场短暂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小丑一样的人物,他们不是声称自己找到了投资的诀窍,就是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对证券市场评头论足,全然一幅专家模样。有人声称自己发明了一套理论准确性极高;人声称自己的工作室预测和跟踪了最近几年所有的牛股,并连续出书四处吹嘘自己的理论;还有人大言不惭号称股神,声称自己最近几年如何如何了得,没有一只股票亏损,百战百胜想赔钱都很难;还有人宣扬自己运用xx测市,成绩如何出色等等。还有一些分析人士发明了各种分析股市的方法,并加以各种奇异的名称,什么股市三十六计,制胜多少招,还有人甚至称自己的方法一年能获利十倍。这些繁杂的理论名称仍华丽,但却华而不实。书读百遍,仍然一无所获。事实上世上本没有什么股票操作的秘诀宝典,更没有一套绝对有效并能够迅速掌握的股市绝招。

    一个理论在成熟市场是经过几十年时间的观察分析,运用上百年的资料加以统计,再经过几十年时间验证它的准确性,才逐渐成形。比如说道氏理论,它的形成几乎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晶,从查理士·道尔到威廉彼·得汉·米尔顿,到罗伯特·雷亚,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和严谨的观察,才有了现在的构架。中国证券市场成立的时间非常短,只有12年时间,并处在幼年不成熟时期。这就造成了我们验证和统计资料的困难。比如说旗形走势,在我国证券史上一共出现过几回?一个完整的牛市和熊市一共才出现过几次?我们从仅有数据中寻找到的规律,往往苍白无力。而这些人用自己仅有几年的投资经验,再根据证券市场仅有几年的数据轻率地下定结论,就声称自己的理论是如何准确,自己是如何的百战百胜,是多么滑稽可笑。

    正当他们吹得热火朝天时候,真正专业且握有大量资金的券商们,正忙着将资金投入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一套战无不胜的仙招,也绝非用几个公式就可以盈利,不论在任何市场,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一夜之间成为经济巨人。我们看看那些成熟市场中出现的成功人物,不论是垃圾债券之父麦克尔·米尔肯、还是金融杀手索罗斯、或者股神沃伦·巴菲特,都是经过几十年的财富积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成为巨富。在中国,因为市场的不完善,既没有卖空机制,又不能够透支,而且交易范围很小,取得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可是他们却口出狂言,是多么的可笑。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遵循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原则,而不是一日暴富所产生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那么多投资人急功近利渴望迅速成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投资人。他们在市场热烈的时候被暴利传闻所吸引,希望踏上淘金浪潮,将资金刚刚划进帐户,不具备一点点投资知识,就急忙将所有的资金凭感觉或轻易地听信他人意见买进股票。有的人甚至即使只剩下两三千元,也要将他们买成基金或低价股,直到剩下的资金已经不能再进行任何的投资才心满意足,好像今天是最后的买进机会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投资人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但是他们也同样在经历了短暂的获利之后,很快陷入了套牢的泥潭,长期在其中挣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原因非常简单,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入市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投资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投资知识就投身股市,简直就像瞎子开车一样,是十分危险的。

    事实上证券市场上的成功不是取决一些什么奇怪的因素,或者一个人智商的高低,而是与其他行业一样,是对于从事事业的兴趣。换言之,就是狂热的程度。

    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真正所关心的不只是金钱的波动,而是对股市运作规律产生的兴趣,成功就是狂热迷恋编织的产物。我们必须要有将证券投资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的认识与决心,而不是当作一个获取暴利的场所。

    如果你所希望的只是在证券市场碰运气,或者希望在自己最近无所事事的生活中做一点点缀,等有正式的事再离开,这些想法是十分危险的。证券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真正的掌握之前,不但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常常要付出高昂的学费,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以股票为终身职业的话最好离开。很多人认为我危言耸听,因为毕竟现在有很多投资者刚刚入市就已经有所获利,这一点我不想过多争辩,事实胜于雄辩。

    如今,社会的进步之所以日新月异,就是在于分工,只要做好我们最擅长最热爱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而不是到处撒种最后广种薄收。我们要做的不是面面俱到地掌握所有的挣钱方法,而是将热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拥有成功的一生。

    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依然选择这个行业,那么首先我要祝贺你,因为你已经具备了正确的态度。但在真正开始投资之前,你还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从心理上的到专业知识方面的,而不是急于投资

    三、成功者的素质

    不论在任何行业,所有的成功者都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证券市场也是同样。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才使他们不畏艰险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是我们必须加以借鉴的。  

    远大明确的目标    成功的投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有渴望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人首先要敢想,有远大的目标才会加倍努力。如果你最高的目标只是房顶上的麦粒,就绝没有可能天天磨练你的翅膀,以便飞上蓝天。     信心   每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对于自己成功有着绝对信心,这种信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几乎是顽固不化,不可理喻的。但就是因为这种信心,支撑着他忍受一次又一次难以承受的失败打击,这种失败造成的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也是不能承受的。任何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最后都会造成意志的崩溃与绝望,沦为失败者,最终被淘汰出局。只有坚定的信心,才是坚持不懈的保证。这是一个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地方。     狂热    成功者真正感兴趣的是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而不是金钱。他们不会仅仅为投资而投资,他们往往将多数时间用于研究市场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交易。可以说他们的狂热绝不仅仅是成功可以给他们带来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证券分析的迷恋,那种渴望出类拔萃的愿望,和对随之而来的挑战的爱恋,而金钱仅仅是成功人生的附属品而已。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夜以继日地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中。    成功的投资者,不论自己手上的资金是一万还是十万或者是一百万,他都会一视同仁,进行一丝不苟的操作。因为他重视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操作方法和策略是否正确。犹如一个台球的顶尖好手,不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训练中,他都会对自己每一次出杆的质量负责,他之所以可以成为顶尖好手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    如果投资人纯粹是为赢利而进行交易,就往往容易被股票的波动所左右,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很难坚持已订的原则与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正是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对和错,而不仅仅是股市的波动,才使得他们面对股市的波动,做到不以一时得失为操作的根据,而是仅以对错作为唯一的依据。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魄力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有独立下决心的魄力。金融市场的本质,决定了正确的决策往往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所以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孤独的,属于极少数的一群。他们有信心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实施。事实上坚定信念,坚信自己对市场的客观判断不随大流,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异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才可以使他们在投机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赢家。     耐心    花花世界,碌碌苍生,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心境如水?     通过对市场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一年之中没有几次真正的投资机会,有时甚至仅有一两次。投资机会最少也是在中期调整中出现,有的甚至是长期行情的转折点,而不是在短期波动中。这样就造成投资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等待最佳的投资机会中,每一天都在观察大量的股票波动,可是一年到头真正的投资机会仅有几次。就像一只蜘蛛,天天在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立即采取行动毫不迟疑。在没有理想时机的情况下,必须学会耐心等待,克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善于忍耐和精于等待。     谦虚    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必须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很多问题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多数人视为极其简单的、或者不屑加以解释的、没有人敢提出的被视为愚蠢的问题,恰恰是最让人深感知识匮乏的问题。往往最简单的问题里包含着最深奥的道理,所以想要成功,你必须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从事投机行业,你必须要彻底了解成功人士具备哪些优良品质,知道自己和大多数历史上成功的大投资家有哪些差距,这样才有可能缩小差距,以便早日成功。而不能仅仅依靠自我感觉去猜测。     四、寻找错误的根源

    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造成我们无尽的烦恼,痛定思痛总结经验,可还是无法找到错误的根源。这并不是什么可笑的事,这种事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因为疏忽大意,接连几次都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于是他总结经验发现,每一次他丢失东西之前都见到过蜘蛛,于是认为蜘蛛是不吉祥的动物,因此每次见到蜘蛛就将它捏死以免再招坏运。他不去找自身的错误反怪罪于蜘蛛,几乎所有的迷信根源都是来自于这种错误,这就是典型错误分析的产物,结果只会使错误继续。

    这种事情不仅在生活中有,在市场上也十分常见,有的人因为自己没有主见,轻信别人的传言,而买进股票被深深套牢,他不去检讨自己的错误,反而怨恨告诉自己消息的朋友。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大意,造成了严重的亏损,他们不去找亏损的真正原因,反而怪罪证券市场有着太多的黑暗面,或者怪自己运气不好。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事实上不管怎样,交易的指令和决定权都是在你的手中掌握,而不是别人。轻易听信他人的传闻,本身就是致命的错误。

    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出现了,都不知道问题在那里。最悲哀的事之一,就是大多数人连自己失败原因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要找到错误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加以纠正。正确地面对错误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重要的是勇气,很多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对于有的人来说等于承认自己的愚蠢。事实上每当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的同时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正确面对错误并承认错误决不是羞耻的事,而是人的优良品质。每当我们纠正了一种错误,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五 、操作的思路

    我们做任何事,不论投资股票,还是经营企业,都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操作的思路。 
    就像我们要从一群年轻人当中挑出最长寿的人,首先应了解的是有哪些因素是可能影响人的寿命,然后以此挑出最符合条件的人。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只能做到尽量考虑周全,而不能精确考虑所有潜在因素。     首先要看他们本身是否有什么严重疾病,比如心脏病、肺结咳、或胃病之类,随后看他是否有什么不良嗜好,比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身体过于肥胖等等。然后再看他的家族是否有较为严重的遗传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癌症之类。其次所从事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爱好的危险系数是否过大,是否会影响健康。再从一些小的方面看性格是否开朗乐观等等。正确的判断必须在客观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侥幸的基础上。当我们对于这一人群进行以上考察后,发现某一人,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十分符合条件。这样就可以判断他能够活到80岁甚至更长,他就是我们的最佳人选。     在判断的时候,我们不考虑意外的因素,比如说车祸或者遭受火灾之类,尽管这些因素也是可以直接影响人寿命,但是却忽略不计,因为这种概率非常低,往往仅有几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从以上方法着手研判某人是否能够长寿是长久成功的前提,但不是必然的结果。有时即使运用正确的方法,纵然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缺,也有失败的可能,比如突然触电身亡或患某种致命疾病,并最终壮年夭折。而有时,即使一个人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还大量吸烟,并且家族有遗传病史,他依然有可能活到80岁或者更长,尽管这种现象有时也会出现,但我们却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以成败论英雄,重要的是操作的态度和做事的方法,而不是结果。从长期来看,我们可能客观而周全地考虑所有问题,但依然会接连出错。而有时运用错误的方法付诸行动,却连续获得一些成功。但我想说的是,正确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有所盈利,错误的方法也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都有亏损。但是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长久的盈利,错误的操作方法也必然造成最终的失败。见成则喜,见败则痛,都是无知的表现。如果想获得长久的成功,我们只能尽量遵守交通规则,而不能保证永远不出车祸。    不论熊市还是牛市,不论被市场如何变幻莫测波澜迭起,运用正确的方法我们就会在每一个夜晚安然入梦,因为我们的方法必然会获得长久的成功,成功如同水到渠成一样自然而然而不会有任何的意外。

    六、成功的捷径

    成功是否有捷径,是很多人争论的话题,如果一定要说有,我想成功的捷径一定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无有其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走过无数的弯路。因此加以总结,从自己惨痛的教训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希望能给朋友加以借鉴,少走一点弯路。 
    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回顾历史。关注历史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证券知识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关注历史上曾发生过什么,证券市场上总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只是市场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有智慧的人不仅仅从自己的失败与成功中寻找教训,还大量地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因此在投资股票赚钱之前,首先应该先追溯历史,看一看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投资家是如何赚大笔利润的,以及更多的投资人是因何亏损惨重的。    不论做任何事物,不论经营企业,还是作股票,成功无一例外的是建立在对我们对所处的行业了解的程度,我们对这个行业了解的程度越高,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我们的经验就越丰富。因此关注历史是不可或缺的课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成功的路如果有捷径,其中之一就是追溯历史。   随着对市场了解的逐步加深,我们还需要再进行一定的模拟操作,进行热身训练,之后再考虑真正进行交易。很多人轻蔑的认为这样无异于纸上谈兵,但是我却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尽管这样忽略了股价波动对我们的心理影响,但是它可以使我们花很小的代价就得到锻炼,毕竟除了心理承受能力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演练,如果我们很满意自己的成绩,可以适量地稍微投入一些资金进行实际操作,也许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获利的能力,但我还是建议你介入的不要太深。投入资金的多少因人而异,因为人的财富不同,但不宜过重也不宜过轻,以每一个百分点的下跌,都叫我们心痛的投入为宜。因为我们此时的锻炼,就应逐步增加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重点。随着经验的成熟逐步加重仓位,这一期间以一年为佳。除非你信心十足,否则最好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练。    大多数投资人开始关注股市的时候,往往是市场最火热的时候,此时不断见到别的投资人在不断获利,他们总是心急如焚,担心错过获利的好时光。我要说的是,一个先装满头脑的人金钱会随之而至。那些急切致富的投资人,现在往往已经亏损累累。相反那些首先立足于掌握证券知识再介入的人,反而已经有了可观的收益,这种情况几乎无一例外。    在投资生涯中,写交易日记是加快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径。在交易日记中,你必须详细记录你的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交易的真正原因,然后认真加以分析。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我们常常听信他人的小道消息冲进杀出,或者在没有出现明显的进出信号前过早交易,或者经常的违反自己既定的交易计划等等,总是在同样的地方犯错,在一个地方跌倒。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就可以找到很多同样的错误。只要认真加以总结和修正,将会十分有利于我们未来作出正确决定,使我们的投资技巧很容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很多人不愿意回顾过去的失败,认为这是向伤口中撒盐。想要成功,你必须面对自己的错误,只有认真总结失败教训,逐步加以改变,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    另外,人的本能是从众的,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在证券市场上,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人的心理更是趋于一致。而投机市场上大多数人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摆脱大众的思路。    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自己,换言之,就是要仔细观察自己是否有大众地交易习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某种习惯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就一定要加以改正。具体地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在交易所里我行我素,而要交很多的股友,当你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和自己一样的习惯,或者有很多人持有同自己一样的股票时就一定要加以改正。聪明的人总是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摆脱大众的思维,就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七、你一年想获利多少     我曾经统计过一百家上市公司2002年全年的总资产收益率,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可能会吓你一跳,他们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仅为1.67%,就是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相当于一年期存款利息。上市公司往往是中国最好的公司之一。他们不论在政策上,还是在方方面面都享受国家的扶持,同时有着所在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和资金优势,但是他们的收益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有很多公司亏损累累。
    我们再回顾历史上国外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得到这样的一组数据:     本杰明·格雷侃姆
    他曾经被称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是巴菲特和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老师。他在1948夏天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3年的24年里总共增长了80倍,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0%。     沃伦·巴菲特
    当代最伟大的投资家。在他的四十年职业生涯中,每年复合增长率平均为28.6%。      彼得·林奇    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曾经被称为“首屈一指的优秀基金管理者”,“投资界超级巨星”。在他操盘的13年里,创造了报酬率高达2703.12%的成长纪录,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为32%。     乔治·索罗斯     量子基金创始人及经理人。被称为“市场驱动者”和“金融界的超级明星”。从1969年成立量子基金以来的20多年里,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5%,如果加上最近几年的收益,复合增长率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就是这样的增长率,通过日积月累使他们成为西方成熟市场最成功的资金管理人。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大多数的散户,却往往不能满足于一年10%的收益,他们总是寄希望于每年50%、100%的利润,想想是多么的幼稚。也许有人会振振有词的说,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每年200%,甚至更多的收益,每年都有人做到,甚至会指出一大堆的例子来证明。事实上这些财富神话的例子根本经不过验证,那往往是谎言的产物。即使个别的故事是真实的,往往也是在牛市中孤注一掷赌博的结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自己失败的厄运,最终很快会随着行情的反转迅速烟消云散。    不论任何行业只有正确的树立目标,才有可能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很难会有好的结局。我们应该把把股票当作一个事业,而不是赌博。我们要象经营一家企业一样的态度运作我们的股票投资,这样,我们就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了,正确的思维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我们贪婪的欲望,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即使是朝阳行业的企业也会非常满足于一年15%的增长率。    查理士·道尔曾经在1901年7月11日《华尔街日报》的社论中说:“一个人无论其资本是多少,如果他希望在股票交易中得到回报是每一年12%而不是每周50%,那么从长远来看他的结果要好得多。每个人在个人经历中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那些经营商店、工厂或房地产是小心翼翼的人似乎认为,在股票交易中应该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股市原本和普通的行业没有什么区别,想要长期生存,唯有正确的态度,否则必然是失败的,市场是残酷的,最终牺牲的必然是那些企图快速致富自以为是的男男女女。

    八、成功的基础是稳健

    曾经听某个朋友说:“大多数投资者害怕的不是亏钱,而是害怕错过获取较大利润的时机。”听见这句话时很不舒服,但是细细想想,事实的确如此,也许这就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所谓中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吧!      
    事实上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宁肯错过较大的获利机会,也不能够轻举冒进。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在每一天每一个细小地波动中,都寻找各种投资机会,这在大多数的时候和赌博无异。就像我们不可能去用手区分十五度的水和十六度的水一样,而事实上我们只要有能力精确区分零度和一百度的水,就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了,这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实用,最不容易出错的。我们要的是追寻最高的成功率,和绝对的把握,而不是相对地机会。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最低限度地减少错误,往往才是巨大成功的基础,而不是在于抓住多少次机会。我们必须要对每一次投资机会慎之又慎,宁可踏空不要做错。    正如同巴菲特的一句名言:“股市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这个名言已经广为流传,但是是否真正被每个人所深刻了解我不能肯定,但是我还是要建议你每天早上能够将它默读一遍,然后将它深深地刻在你的脑海里,永远不要忘记。

    九、复利的魅力

    快速致富是每个投资者强烈的愿望,许多初入股市的投资者希望快速致富,这种浮躁的心态往往欲速而不达。很多人以为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巨大的资金与庞大的信息网,和超出常人数倍的能力,其实并非如此,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与长远的投资计划,复利会使你走向真正的成功。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爱下象棋的国王棋艺高超,在他的国度从未有过敌手。为了找到对手,他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中说无论是谁,只要下败他,国王就会答应他任何一个要求。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皇宫,要求与国王下棋。经过紧张激战,年轻人终于赢了国王,国王问这个年轻人要什么样的奖赏,年轻人说他只要一点点小小的奖赏,就是在他们下的棋盘上,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中放上一颗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一倍,每一个格子中都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数量的一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摆满。国王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因为即使一粒麦子只有一克重,也需要数十万亿吨的麦子才够。尽管从表面上看,他的起点十分低,从一粒麦子开始,但是经过很多次的乘积,就迅速变成庞大的数字。    这个故事的结尾,国王是怎样解决信用问题我已经忘记了,但是它却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复利效果。    真正的成功都是复利所致,如果一个人在20岁开始以一万美元开始投资,如果可以保证每一年的复合增长率是35%,等到他70岁时,就可以拥有328亿美元的资产,这就是复利的效果,无以复加。    李嘉诚先生从16岁开始创业至一直到73岁时,白手起家57年,家产就已达126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普通人是不可想象的,李嘉诚也因此成为世界华人的首富。但是我们仔细来算,如果我们有一万美元,每一年复利可以达到28%,用同样时间,就可以做到同李嘉诚一样出色。猛然看,一年28%的利润并不高,我们也许会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获得比这高得多的收益,但事实上,成功的艰难不是在于一次两次的暴利,而是持续的保持。    比如说沃伦·巴菲特,他被称之为美国股市的股神,一个白手起家,资产达三百亿美元的投资人,每年的投资复合收益不到30%。乔治·索罗斯被称之为金融领域的投资大师中的大师,每一年的复合平均收益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也只有大约35%复合收益就使所有投资人望尘莫及。并且索罗斯是在全世界的股票市场、黄金市场、货币市场、以及期货市场中不断投机,利用财务杠杆,以及买空卖空中才做到的。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成功是成年累月积累而成的,而不是一朝一夕的暴利所致。    所以说成功的关键就是端正态度,设立一个长期可行的方案持之以恒地去做,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二章 我对技术分析的理解

    小序
    自1602年,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后,从1611年开始,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交易,并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到现在为止已经四百年了。期间,无数的投资人,股评、经济学者、商人、银行家们,绞尽脑汁地寻找各种方法,不惜运用占星术、周易占卜、数学测市、甚至于月亮引起的潮汐,或黄金分割等各种不同的方法,企图通过错误的途径,找到一种可以战胜市场的炼金术,以求巨大财富,但最终都铩羽而归。原因是他们只是寄希望于臆想中,找到获取利润的方法,而忽略了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股票市场上,只有找到它的规律,才有机会战胜市场。而技术分析正是对于股价波动规律的总结,它是以统计学的方法根据股价过去循环的轨迹,探索未来股价变动的方向。因此必须加以掌握,并以此作为了解市场的方法。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对技术分析的研究,开始慢慢的理解市场的本质正是技术分析的形成根源,因此,将自己对技术分析体系的理解逐步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借鉴。

    一、技术分析的基石

    所有的理论,往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原则与基础上的,技术分析体系也是如此,它也有三个前提。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对技术分析的三个前提加以说明。

    1. 市场行为包含一切
    这句话最早起源于道氏理论,它的含义是指:指数波动反映的是市场所有投资人的心理变化,每一个投资人在决定买卖行为时,已经从他的角度考虑过影响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之后才会进行买卖行为,因而产生价格与成交量的波动。股价的波动最终反映了投资人综合的认识。认为股价要涨的不论是什么原因,都随着他的信心程度买进一定数量的股票,不管这些人士认为是有内幕消息还是认为政治局势稳定,或者从技术分析图表中判断出股价要涨,都会导致投资人的买进。卖出也是同样,所以不论是什么原因,股票指数的升跌变化都反映了所有一切,只要是可以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都已经掺杂反映在股价的波动中,最终演变成为一张股价趋势图。     2. 价格波动呈现有趋势变动    趋势是技术分析十分重要的观念,因为只有有趋势的变动,股价的波动才有可能被预测,股价的趋势仍然起伏不定,但是最终是朝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也许是上升也许是下跌,或者是横向发展(盘局)。因此技术分析者希望利用指标或图形分析,尽早确认目前趋势或及早发现反转信号,以便及早掌握最佳时机获取利润。     3. 历史往往重演    股票的交易最终目的无非是一种获取利润的行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最终目的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在这种心态下,人类的行为模式趋于一致,过去股价波动方式,在以后还将不断发生。基于这个假定,我们才能通过研究过去来了解未来,达到我们通过技术分析来预测市场走势的目的。

    很多技术分析者对于这些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石,都是抱着无足轻重的眼光来看待,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任何技术分析者必须理解和熟知这三个基础的内在含义,这是技术分析入门的基础,任何对于他们的误解都会转化成为资金的亏空,用基石来形容它们决非是语言上的游戏,他们就如同一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必须充分重视

    二、我对K线理论的理解

    我们知道,K线分析中有许多范例,可分为大阳线、大阴线、小阳、小阴,等等等等,按照经典的K线分析方法,每一种情况都代表着不同的市场含义,我们只要掌握了它们就可以信心十足的进行交易了,事实真是这样吗?
    用单只k线分析后市十分盛行,尤其是新入门的投资人,更是常常运用单日或几日k线作为操作股票的依据,机构大户因此常常在单日k线上做文章,企图获取不正当的收益。所以在日常交易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奇怪现象,比如在收盘前一分钟突然股价大幅上涨或下跌,收盘价被拉高或打压很多。或者在日曲线图中,股价突然在极短时间内大涨或大跌六七个百分点,然后股价又迅速回到先前水平,就跟什麽也没有发生一样。这些都是机构在利用拉台或打压股价的手法,来控制k线的变动,诱使投资人进行交易的一种手法。这种方法对于庄家来说简单易行,用极小的代价就可以换取丰厚的利润,所以一天的k线多容易出现骗线。这种现象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并最终造成k线分析者的亏损。    所有的的k线范例是从大量的实践与统计中总结出来的,在准确性上来看也是相对略高,但是我们在操作中还是要必须认真配合k线所处的位置,而不能仅仅以类似的经验简单推断。    未来股票价格走势判断必须是建立在整体股价趋势的基础上,才有它的价值,而不能仅仅以一两天股价的动向就轻易下结论。以点带面,管中窥豹是十分危险而且不负责任的。比如同样一只大阳线,在突破一个头肩底形态时,它的意义是可以代表买气的旺盛,第二天股价很可能借势上涨。但是在连续大幅暴跌后出现,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个超跌反弹而已,决不能代表买气的旺盛。    一条大阴线通常代表卖气衰竭,卖方占绝对优势,预示着第二个交易日股价通常会继续下跌。但是在实际交易中,我们有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股价在一价位处波动,突然有一日股价一开盘就在涨停盘价位,随后股价迅速下跌,在昨日收盘价处止跌企稳,随后整日横向波动直至收盘。从k线图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光头光脚大阴线,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高开的结果,它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更不能单纯地以前面所述的大阴线意义来对待。    因此我们判断后市,必须要重视k线所在的区域和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我们的胜算。仅根据单日股价变动来推断后市的走势,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虽然这样,k线的学习仍然是不可以省略的,它是技术分析的基础知识,正如同我们学习写文章是从单字开始学起一样,尽管大多数的单字通常不具有什么意义,但我们必须从这里开始学习,因为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以简到繁的。     小序    经常留意股价波动的投资人,常常可以看见股价走势波动至某一价格水准处,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跌,或者横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好像在这一价位处存在着某种力量,可以改变股价波动的趋势。股评家们也经常预测,股价将会涨至某一价位,或者会跌至某一价位才有反转的可能,他们预测的根源也正是出于对于这种力量的了解,认为股价在某一价位会有支撑或者阻力,这一防御线又被称之为抵抗线。    抵抗线可分为上值抵抗线和下值抵抗线,又叫做阻力与支撑。所谓下值抵抗线(支撑线)就是当股价在下跌过程中,跌至某一价位处,即会产生买进力量或者卖出减少,使股价的下跌告一段落,或者反弹或者横向波动。而上值抵抗线(又叫压力线),是指股价上涨至某一价位处,很容易遭遇卖压增大同时买方力量减弱,造成股价反转下跌或者横向发展。    一般来说,抵抗线产生的价位处通常很容易辨认,因为那多半是股价过去波动的盘局,或者上一段行情股价波动的最高值或最低价位处。

    (一)支撑与阻力的形成根源

    要想灵活运用支撑与阻力获利,必须要了解支撑与阻力形成的真正原因,同其它的技术分析的根源一样,它们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支撑与阻力,并深入地解析它们的形成原因。

    (1)股价k线图上密集成交地带形成之后,股价一旦向上突破,这一形态往往就成为支撑区域;当股价一旦向下突破,这一区域往往就会成为阻力区域。    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波动时间较久,这一个价格区域买进的投资人越多。股价跌破这一价格区域,就使买进的投资人全部被套,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心理折磨和亲友的担心埋怨会造成巨大压力,侥幸心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担心,一旦股价重新回到这一价格区域附近,投资者必然急不可待的卖出股票,以求减少损失,于是就会形成很强的卖压,使股价不易突破这一价格区域,阻力因此形成。    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内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持仓成本越来越接近这一价格区域,突然有一天股价突破上行,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投资人获利越来越丰厚,获利回吐的压力造成股价回落。当重新跌至这一个价格波动区域,在这一价格区域处买进的投资人,因利润减少或者除去手续费已没有利润,同时高位没有卖出的投资人对高价产生怀念之情,导致卖出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这样卖压开始减弱,股价因此而起稳。另外在高位卖出的部分投资人并非完全看空后市,只是因获利颇丰才卖出,见股价距离卖出价位差价较大,又回至当初持仓成本区域,又反手买进,期待股价再度升高时再卖出获取利润,这种投资者为数不少,所以很容易推高股价,这就是支撑形成的原因。
     (2)上一波行情股价波动最高点与最低点处,往往容易形成支撑或阻力。    这通常是后悔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心造成。股价上涨至一个高点回落之后,当股价再次上涨时,很多投资人就开始猜测股价会在何处反转,因为错过了上一次的最高点空欢喜一场,所以通常会认为这一点位有较强的阻力,很多人就将前一个高点位处作为卖出时机,因此容易形成阻力。    上一波行情股价波动的最低点价位处往往会形成支撑,原因同样如此。当股价在下跌过程中,投资人往往不知何处是底,但是很多投资人因为错失上一阶段行情的最低点进货,所以十分懊恼,因此常常以前一次行情的低点作为进场时机,同时股价跌至这一价位时,持有股票的投资人亏损往往日渐加大,产生了浓烈的惜售心理,所以很轻微的买进,就造成股价的大幅回升,这就是支撑的形成原因。     (3)百分之五十的原则。    当股价在某一个价格区域换手率很大,形成时间也较长,此时股价突然上涨或下跌,上涨幅度达到50%时,常常会受到很强的卖出压力,造成股价反转或横向波动;或者股价下跌50%处时容易受到支撑,改变股价波动的方向。
    这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到处都有投机客,当股价一旦开始涨跌时就开始迅速寻找进出的时机,多数人的买卖依据不是因为什么客观原因,而是以自己的盈亏情况作为买卖的依据。当股价上涨幅度达到50%时,一方面持有股票的投资人获利丰厚,投资增值已达一半,担心股价反转,到头空欢喜一场,开始卖出股票。同时持币的投资人认为股价上涨过快涨幅较大,而不肯进入,因此股价很容易反转下跌。    当股价从一个价格区域下跌跌幅达到50%处时,持有股票的人就因亏损过大而不愿卖出,反而逐渐摊低买进。投机客因为股价大跌到原价的一半,认为股价不会再跌而大量买进,因此常常使股价反转。    事实上,不仅是50%处容易受到支撑与阻力,30%、100%处都容易受到支撑与阻力,这些点位也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原因也完全相同。     (4)整数价位,比如10元、20元、50元等等,还有指数点位1000点、2000点、10000点等等这些点位常常会形成重要的支撑与阻力。    一方面是因为投资人认为在这一价位买进卖出股票之后,比较容易计算盈亏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于新高价的恐惧与底价的预期,也会使他们在面临整数关位时急于进行交易,久而久之这些价位就形成了阻力或支撑。     (5)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之内上下波动,连续几次都不能向上或向下突破,那么这个形态的上档高点就会成为阻力位,而下档的最低价位处就成为一条支撑线。这个点位被冲击的次数越多,上下的幅度越大,支撑与阻力就越具有意义。    这是因为,当股价连续两次没有向上突破时,短线投资者就会认为这一价位不易突破,因而以此作为参考卖出股票,在低档价位处买进股票,进行高抛低吸,以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更多的人发现这种现象,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支撑与阻力的意义就会越强,这就是股票箱的产生原因。    通常情况下,一个阻力位一旦被有效突破,这个价格区域就从阻力变成了支撑;同理,一个支撑位一旦被跌破,就会转变成压力。

    (二)运用原则

    通过我们对于支撑与阻力的了解日益加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知识为我们获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用上述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客观因素,以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1)市场情况
    在多头市场中阻力位的意义相对比较弱,而支撑的意义通常比较强;在熊市则是另一种情形,在空头市场中,阻力位的意义比较重而支撑的意义则比较弱。    这是因为在股市的上涨过程中,投资者的心态因屡屡获利,或者看见他人的获利效应较为稳定,本来盈利后准备卖出的投资人因大势向好,而提高盈利预期。另一些原本等待解套后就立即出局的投资者,在乐观的市场气氛中,也蠢蠢欲动,希望有所利润再卖出。所有的人欢欣鼓舞,于是产生了支撑的意义就比较强,而阻力的作用比较弱的现象。    在空头市场中,大多数的投资人发现大家都是在亏损,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在这种时候,一有获利投资人自然地产生落袋为安,以及见好就收的心理。同时,原本被套之后期待解套的投资人,也因大市利空不断,大盘持续下跌,由期待解套变化成为少亏就行的愿望,自然会导致阻力位的意义比较重而支撑的意义则比较弱。     (2)压力区与支撑区形成的时间长短。    如果成交密集区域形成时间很长,已经达到了五六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往往就不具有支撑和阻力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这一个价位区买进的人,多数都已经在低位割肉卖出了,即使有人还没有卖出,这部分人也已经寥寥无几。这一区域已经不再是大多投资人的成本区域,所以就不会产生较重的支撑与阻力。     (3)换手率的大小对于一个支撑位与阻力位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个价位的成交量越大,说明这一价位换手率越高,平均持仓成本越靠近这一价格区域,这样当股价越靠近这一价格区域,支撑与阻力的就越具有意义。    投资人在选股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两只股票条件都比较适合,那么我建议你应该选择在下跌过程中,成交量较小的那一只股票,因为这种股票在上涨过程中因套牢的投资人比较少,所以上档压力较轻,比较容易大幅快速上涨。    投资人的心理波动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买卖欲望,而买卖欲望往往决定了股价的支撑与阻力的强弱,只要我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动,就很容易预测股价的支撑与阻力所发生的区域并以此进行交易     小序
    当股价朝某方向移动一段时间之后,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股价无力继续上涨或下跌,形成暂时平衡现象,股价呈现横向波动,这一成交密集地带被称为形态。    总体来看,买卖双方争斗比较激烈,分歧较大,股价波动幅度就大。买卖双方对于价位的争议不大,看法较为一致,股价波动就小,价格波动就较为稳定。    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 短线客自然而然开始在形态里依据形成的高点和低点,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企图获取最大化的利润。投资人也依照自己的计划买卖,支撑与阻力因此产生。    股价在变动过程中,多头与空头激烈争斗,在图形上往往容易形成头肩形、扩大形、喇叭形等形态。如果多空双方交易较缓和,市场气氛清淡,往往容易形成圆形、或盘形。在一般的市场气氛中容易形成双重形、上升三角形等形态。绩优股容易出现较为平稳的走势,而垃圾股的走势通常较为尖锐容易产生大幅波动。这都是投资人心态和市场气氛影响股价波动。可以说每一种形态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市场气氛和投资人的心态。    我们学习形态分析,不要只是简单背下各种各样的图形,死记硬背的结果还是一窍不通。我曾经见过很多的朋友,指着图表上已经经过长期上涨之后形成的形态,告诉我这是一个大型的双底,意味着应该买进;或者指着一个长期下跌之后形成的形态,称之为头肩顶,告诉我应该卖出。对此我哑口无言。我们必须了解各种形态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形态明确的区分。这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各个不同形态之间由上升趋势和下跌趋势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循环周期。不论任何时候,不论任何市场,市场上永远是从底部-初升期-整理-末升阶段-顶部-初跌阶段-下跌过程中的整理-末跌阶段-底部。他们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直到市场的消亡,否则永不改变。因此只要我们通过它们的特征了解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就可以借此了解市场的本质,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投资机会,然后获取丰厚的利润。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种形态以及连接它们的中级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特征逐一详细解析,将它们的本质展现在你的面前。

    (一)底部

    底部形成的原因    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先前高位买进的投资人都已深深套牢,因此产生坚决不肯卖出的念头。同时开始后悔早先为何不及早脱手,期望有一天股价有所反弹,在较高价位卖出股票,因此随着股价的下跌卖出越来越少。随着卖出压力减少,股价下跌减缓,前期卖出的短线客见股价跌势有所趋缓,开始进场买进股票,希望低吸高抛。同时高位套牢的部分投资人开始回补,希望可以摊低成本早日解套。这些买进的力量因为卖压较弱,因此很容易将股价推高。    随着股价上涨,在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开始获利回吐,同时一部分高位套牢的投资人已经彻底绝望,只等行情有所反弹就要卖出股票,见到股价有所回升就急于卖出,这些卖出压力造成股价回落。随着股价再次下跌,持币观望的短线客就猜测股价会在那里止跌,以便先人一步买进股票。他们通常会参考前一个止跌回升的价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价位有支撑,因此买进。而在较高位没有卖出的投资人,出于怀念先前的高价,也不愿低价求售,抛压再次减少,使股价再一次上升。股价又一次的上涨,许多错过前次高位卖出的投资人开始反省,如果通过高抛低吸打短差的方式,很快就有解套的可能,最少可以减少损失,因此开始逢高卖出。同时还有部分短线客开始逐步获利回吐,再一次造成股价回落。
    在整个底部过程中,买进者主要是高位被套牢的摊平成本者和抄底资金。底部投资人的心理变化尽管有差异,但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总之,股价在低位的时间越长久,上下波动的次数越多,打差做短线的投资人就越多,这样底部就越不容易被突破。    在整个底部形成过程中,有时形成时间较短,有时形成时间较长,有的底部是在极度恐慌的市场气氛下形成,有的则是在清淡的气氛下形成。因为条件不同,因此形成的底部也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异的底部形态,就像后面所介绍的各种底部。可以说每一种底部都是不同市场气氛和投资人不同心理变化的产物。    随着基本面的好转,有实力的机构大户通过全面调研,以及内幕消息得知公司要有较大的变动,公司的财务状况将有所好转。利用市场悲观的气氛和投资者对后市的恐惧,逐渐拉高股价诱使投资人将股票卖给自己。这时的市场上仍然利空不断,但是在主力机构的介入下,股价却不再下跌,开始缓慢上涨,成交量逐渐开始放大。低价买进的投资人很久没有获利,十分珍惜到手的利润,一有获利就迅速卖出。而高位长期套牢的投资者,害怕再次错过减少亏损的机会而忍痛卖出,希望在低位再次补回。大量的卖单遭遇机构买进表现在图表上,就是股价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突破颈线上涨,标志底部形态的终结。     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作道氏理论的牛市第一阶段,或波浪理论的第一浪。    股价突破颈线上行,由于股票持续上涨,经过了长期下跌的投资者,好不容易略有获利,多抱有落袋为安的念头,急切获利了结改为观望。而此时重仓持有的机构,为摆脱获利丰厚的短线客,趁着投资人信心不稳定,借势打压股价以达到加重散户恐惧的目的。而随着大势的渐渐走低,市场上有关机构出货的传言多如牛毛,市场看空气氛再次浓厚,当股价下跌至前期高点处,就止跌企稳。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机构大户真正进货的时期,也是精明投资人介入的最佳时机,但中小散户大多两手空空。这一阶段被称为反抽阶段。    一般来讲,底部形态的形成就如同我们所介绍的一样,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这样个股会在很大程度上与大盘波动一致。但有时机构消息确凿,获利的把握非常大,十分肯定公司将会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就会及早进场大量买进,整个形态都是在机构大户的控制下完成的,表现在图表上就是个股与大势的完全背离,大盘下跌它横盘,大势稍有起稳迹象,个股就开始了上涨。这是因为机构的大量买进,会造成股票脱离大势的影响,所以机构急于吸货的心态,则正好可以从个股与大盘的关系中简单辨别。     底部形成过程中的市场气氛    从市场气氛来看,底部阶段投资者对行情绝望,市场人士大多持悲观的看法。在这一时期,很少有人提及股票市场,似乎人们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即使有人提起,说起的都是满天飞的利空的消息,和某某投资人惨遭巨额的损失这类传闻。这时很少有人肯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部分主力和大多数中小散户亏损累累。证券公司门可罗雀,中小散户暂时停止买卖,以待股市有所反弹再套现。没有耐心的投资人失望之余,纷纷认赔抛出手中股票,绝望的离开市场另寻出路。     后市的研判    底部被突破之后,未来走势强弱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市场气氛。总体来说市场气氛越恐慌,投资人越看空后市,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底部未来涨幅往往越大。
    这是因为广大投资人越看空后市,对未来的行情越绝望,高位套牢的投资人往往忍痛割肉,低位的换手较为充分,而持币的投资人又不敢随便进场,机构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当大量的筹码集中到了机构手中,后市的涨幅就越大。     (2)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一旦向上突破涨幅就越大。    股市有言:“横着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股价自牛市的终结开始,经过长期下跌,大量投资人被高位套牢,很多人甚至亏损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投资人是不肯轻易割肉卖出手中持股的,除非是长期的绝望,用时间来瓦解这些投资人的信心。这样在日复一日的时光流逝中,越来越多的持股者忍痛卖出了手中的股票,时间越长,割肉的人就越多,这样股票就在底部进行了大量的换手,机构就比较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上档的压力也越来越轻,所以说底部越长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上涨的幅度就越大。     (3)底部形成的时间越长,一旦向上突破,反抽的概率越小。    反抽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底部形成的时间较短,机构在底部吸筹较少,控盘能力较差。同时低位投资人换手不充分,一旦股价上涨,在高位套牢的投资人担心再次错过卖高价的好时机,而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因获利丰厚,而急于兑现,因此很容易产生强大卖压迫使股价走低。而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机构吸货越充足,同时剩下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对后市都是十分有信心的,因此浮筹就越少,这样筹码稳定不易出现反抽。     (4)在同样长时间形成的底部,振幅相对较大的底部形态一旦向上突破,未来的涨幅通常越大。    股票的振幅越大,投资人的市值波动越大,他们往往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产生打短线的念头就越强,以求摊低成本或者获取利润。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在稍高的价位卖出股票,平均持仓成本很快就摊低了,一旦股价突破上行,上档压力通常不会太大。

    判断底部的方法

    (1)底部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低迷的市场气氛中,不断传来利空但是股价却不再下跌。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机构大户利用市场气氛作掩护,大量进货造成的。     (2)底部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呈现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的态势。
    这说明股价的上涨建立在积极换手基础上,而股价稍有下跌,成交量就迅速萎缩,说明投资人的利润一有减少,或者略有损失卖出欲望就迅速降低。表明投资人心态转为稳定,后市会有上涨趋势。    (3)每当新股上市就跌破发行价值后,这一价格区域很可能就是中期的底部甚至长期牛市的底部。    股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一旦股价跌破发行价,就会造成新股申购者的恐惧,最终造成公司发行新股十分困难无法融资,管理层就必然要用利好来刺激股市,以保证股票的发行顺畅。所以说当证券市场上出现新股跌破发行价时,市场十有八九就是一个中期底部。     (4)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历时也较长。    这是因为底部要有欺骗性,机构故意引导股价的波动,千方百计的掩饰自己的行动,绞尽脑汁改变图形,使其不像是底部,迷惑投资人。同时悲观的气氛使投资人的心态也很不稳定,时而冲动时而压抑,他们的情绪推动股价的波动忽上忽下,捉摸不定。因此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

    (二)初升期

    随着底部形态完成,股价开始上涨,这一期间多数股票上涨速度较为缓慢,股价上涨一波三折。这主要是因为股价在刚刚启动的时候,空头观念十分重,过去高位买进的投资人损失惨重,随着股价的上涨,担心错过再次逃生的机会,而忍痛逢高大量卖出。同时低价买进股票的投资人,因很长时间没有获取利润,十分珍惜到手的利润,一有少量利润就迫不及待的落袋为安。而且机构控筹还不充分。每逢重要的技术价位都有大量的抛盘,所以使得这一段股价上升缓慢,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此时仍有利空消息不时传出,但是基本面已经开始有转好迹象,这就是初升期。随着供求关系逐渐平衡股价上涨日渐乏力,整理形态开始形成。

    (三)整理形态

    整理形态形成的原因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大多数投资人获利丰厚,产生强烈落袋为安的念头。他们开始逢高卖出,产生较强的抛压,股价回落。随着股价下跌,投资人的获利渐渐减少,因此卖出意愿有所减弱,股价逐步起稳。而高位卖出的投资人见股价回落已深,下跌趋于缓和,预计股价有可能再次上涨,开始回补。同时不肯追高买进的投资人屡次错过良机,见股价回落就急于买进。他们的介入变成实质购买力,再次推动股价上扬,当股价回升到前期高点附近或前期高点之前,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就再次获利回吐,前期未即时卖出的投资人也担心再次错过卖出良机,加紧卖出股票,造成股价再次回落。    股价往往在一个价位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反复上下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越来越高,卖出欲望逐步减弱,获利盘和短线客多被清理,卖压越来越轻,剩下都是对后市十分有信心的投资人,股价最终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突破形态上涨。    整理形态中,主要卖出股票的是获利丰厚的低位买进者。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均线系统,在均线系统没有靠近形态之前,极少有整理完毕的现象。而30日均线一旦开始靠近形态,股价往往随时有可能会突破盘局上涨。    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每个股票持有者的心态和市场的气氛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整理形态,在卖出压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往往容易形成矩形整理形态、上升三角形形态等。当市场抛压较大时,容易形成契形形态、旗形形态等。当市场气氛清淡,股票质地极好时,容易形成圆形整理形态。可以说每一种形态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市场气氛,和投资人的心态。    整理形态有时的确是自发形成的,纵然没有人操纵也一样会出现,因为这是多数投资人获利丰厚的卖出造成的。但很多情况下,机构会借势打压股价和传播利空的消息,来达到更加彻底的清理浮筹的目的。在整个整理形态中,机构主要是起到一个诱导的作用。这一阶段相当于波浪理论的第四浪。     市场气氛
    在整个调整过程中,市场的气氛总体来讲是悲观的,市场上利空不断,到处流传有关主力大户出货,和一些不利于基本面的论调,悲观气氛十分活跃。     整理形态的意义
    整理形态术语又叫洗盘,它主要有三个目的。     (1)清理出获利的筹码,提高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
    如果机构不进行借势洗盘,高位时他所面对的是大量获利丰厚的投资人,这样在高位一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蜂拥而出了,机构自己就无法获利派发。因此,必须要他们在高位换手,来摊高平均持仓成本。投资人持仓成本越高,高位卖出欲望就越弱,这是机构顺利出货的前提。     (2)教育投资人不要轻易抛出手中的持股。    机构通过打压震仓,将不坚定的投资人赶走,再大幅拉高使抛售股票的投资人后悔万千,深感不该轻易卖出股票。而在洗盘过程中没有卖出股票的投资人,守得云开见日初,赚了大钱,今后再有大幅振荡也不肯轻易卖出该股了。使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更加坚定做一个长线投资者。这样在高位派发时,就不会和机构抢着卖出持股了。     (3)降低成本。    通过洗盘可以在较高价位卖出手中持股,在较低价位购回,摊低平均成本。    机构通过洗盘,一边撵走了意志不坚定的投资人,重新在高位引进了另一批看好后市的投资人。一边教育了继续持股的投资人,不要轻易买卖股票,长抱不懈才能挣大钱,并摊低了自己的持仓成本,一石三鸟。这样机构才能够在高位从容出逃。     研判洗盘的方法     (1)市场气氛。    不论任何时候,洗盘阶段的市场气氛都是令人悲观的,在这一阶段,投资人大多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股价再次下跌。市场上也总是不时传来利空的消息,很少有利好出现。     (2)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呈现逐步明显减少,迅速萎缩的倾向。    在整理形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成本一旦接近这一价位区域,投资人的卖出欲望就逐步减少,显示在图表上就是迅速萎缩的成交量,表示投资人心态良好稳定,卖出仅仅是获利丰厚所致。     (3)分时走势图上看,洗盘过程中股价上涨较为缓慢,并伴随较大的成交量。而下跌则正好相反,下跌的速度急促,成交量较小。    这是因为股价在调整过程中,投资人因获利丰厚,多有落袋为安的心理,因此卖出意愿较强,而很少有人愿意买进,同时机构借势打压,因此下跌速度较快而没有成交量。上升时速度较慢并伴随较大的成交量,这是因为较多持股人一旦股价开始上涨,担心股价再次回落,卖高价的心理使他们产生逢高卖出的念头,而投资大众卖出股票的特点是挂单,因为贪图高价,股价越高挂单卖出的人越多,因此越上涨成交量越大,上涨越艰难。同时机构大户也故意打压使股价的上升一波三折,使投资人觉得很不踏实,逐步高位换手。

    后市的研判

    形态完成之后如何挑选最佳的股票?主要从以下几点判断。
     (1)整理形态形成与突破时市场气氛悲观,或者投资人越不看好某只股票时,一旦上涨涨幅往往惊人。    因为越是担心越不看好后市,投资人卖出的愿望就越强烈,而一般散户越不敢轻易买进,敢于买进和继续持有的投资人,通常对后市很有信心,换手也较为充分。所以一旦上涨股价上涨幅度较大。     (2)形态形成时振幅越大,一旦向上突破之后涨幅往往越惊人。    股票振幅越大,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市值波动就越大,他们就越无法忍受死抱股票,产生打差价的心理越强烈,每逢高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卖出欲望,这样该股的平均成本往往较高。而那些经历振幅较大的波动,还不肯卖出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死多头,他们即使股价再高也往往不肯轻易卖出。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上行,抛压较小     (四)末升阶段     随着整理形态的终结,股价又一次选择了向上突破。此时经济已步入繁荣阶段,上市公司盈余大幅增加,市场的浮筹大量减少,机构控制大多筹码。他们利用各种各样利多消息将股价持续拉高,甚至于重复公布利多消息来刺激股价上扬。由于股价不停上涨,此时不论内行外行,只要买进股票便能获取丰厚的利润,看空的投资人已经完全动摇,并逐渐加大买进数量。开户的投资人在资金柜台排起了长龙,市场乐观情绪浓厚。从来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的外行人,在暴利示范效益的诱惑下,也开始关注市场并买进股票。市场成交量持续大量增加。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有关大机构进货的传闻随处可见。这一阶段的后期是有心的大户长期操作之后,逐渐获利了结的时期。他们所卖的虽不是最高价,但也获利丰厚。只有中小散户被乐观气氛冲昏头脑,越买越多。    在这一阶段,股价上升的速度十分快,这是因为经过第一阶段的上涨和整理之后,剩下的股票持有者都比较坚定,已经培养起长期持股的信心。而新进场的投资人相对来讲成本比较高,卖出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股价上升迅速。    这一阶段相当于道氏理论的牛市第三阶段,和波浪理论的第五浪。

    (五)顶部

    顶部形成的原因

    随着股价涨幅越来越大,理性的投资人和一些仔细研究过基本面的投资大户,深知股价已大大超出了实质价值,因此乘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悄悄卖出手中大量股票。当他们的大量卖出遭遇散户的热烈买进,形成了巨大的成交量。在机构大户的有组织的卖出下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筹码,不可能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倾仓完毕,因此随着股价的下跌停止卖出,培养买气。所以股价稍作回落卖压就迅速减少。
    因为市场气氛十分热烈,在高位卖出的投资人随着股价回落,逐步加大买进力度,加上抄底的资金介入,于是股价被轻松的推升至前期高点价位处,或高于前期高点处再次出货。这一时期有时耗时较长,市场气氛激烈往往会形成头肩顶或复合形头肩顶、菱形等。气氛较为缓和就容易形成双顶、圆顶。多数来说顶部形态的形成与股票的业绩也是有关系的,顶部形态波动幅度较小,持续时间久的往往是优绩股和大盘股。垃圾股通常顶部比较尖锐短促,这是因为持股人心态不同所造成的。总之,顶部形态的形成与当时的市场气氛、投资人对股票的看法紧密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大户逐步出完手中的筹码,市场上的抛压越来越重,股价最终无人维持跌破形态,一个新的下跌趋势开始了。    有时当股价脱离顶部下跌时,持有股票的投资人随着股价的下跌而产生观望心理,造成股价卖压减轻,股价容易回升形成反抽。    当股价再次反弹至颈线处又无力向上穿越再次下跌,就更明确的告知投资人应放弃任何的幻想,抓住最后的时机逃命,而不应再去斤斤计较自己的损失,因为今天的低价就是明日的高价,后天的天价。

    市场气氛

    整个顶部过程中,景气极尽繁荣,人气一片沸腾。不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有的传媒都不断报道证券市场的利好消息,所有人大都在讨论股票,资金大量涌进市场。新股发行加速,而上涨的股票多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门股,原为热门的优绩股反而开始有步履蹒跚的感觉。这一时期股票暴涨的现象屡屡可见,投资大众大量买进股票,以期待着股价进一步上升,而指数却不在上涨。

    研判顶部的方法

    (1)顶部形态的最大特征就是巨大的成交量,和热烈的市场气氛。
    只有趁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机构大户才能够顺利脱身,如果市场气氛清淡,机构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大量出货。而巨大的成交量是投资大众买进机构大量的出货造成的。     (2)从分时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在顶部区域股价拉高极为迅速,而且成交量往往较小;下跌时速度缓慢,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    投资气氛热烈,广大投资人看好后市不愿卖出,持币的投资人积极买进,因此上涨迅速,买多卖少上升时成交量自然就小。而下跌时速度缓慢,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是因为投资人的买进和卖出都有挂单习惯,轻易不敢追逐高价,市场气氛一片大好时,投资人此时多希望买进股票以求获利,因此很多人开始买进,他们大多数在买进时都采取挂单等待的方法。通常股价越低买进的挂单越多,机构则是主动卖出,这样机构越卖价格越低,成交量就越大。一方面下方买盘较大,另一方面机构也故意放慢派发的速度,作出股价下跌时一步三回头的假象,欺骗投资人使他们认为下跌十分艰难,诱使投资人买进股票,于是就出现出这种现象。    (3)顶部形成前的一个高点,成交量往往已经达到了这一波原始行情的最大成交量,在随后的上涨过程中,尽管指数再创新高,但是成交量往往无力再放大了。换言之,成交量和股价不再继续价涨量增的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往往是顶部形成的最早征兆。    如上证指数1997.5.8日牛市最顶峰时,市场气氛尽管依然异常热烈,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尽管股价不断攀升,但是成交量已经开始明显较前一个高点有明显萎缩的趋势,也就是说成交量与股价出现了背离现象,表明后市已经危如累卵。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大机构借良好的市场气氛,偷偷在某一板块大量出货造成的。我们可以回顾所有的历史走势,就可以发现,每次大盘见顶前,真正的超级大盘股已经有出货的迹象了。我们可以看一看马钢股份、上海石化、深宝安这些超级大盘股,他们在1994年9月、1995年5月19日1997年5月8日这些大盘上涨的最后一段时间,尽管大盘在不断上涨,他们却在大盘离顶部最后一个阶段前,提前形成顶部。    这是因为这些股票的机构吸货较多,要出货必须要乘着最热烈的市场气氛,否则就无法顺利出货。大势上涨是因为大量的新股,以及过去的没有上涨过的股票(多数为垃圾股)上涨所推动的。因此,当我们发现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而成交量却没有创出新高时,就要小心是否大势即将见顶。    顶部一旦形成,换手率越大压力越大,这一区域越不容易被突破。这是因为股价跌破顶部之后,上面大量套牢盘会产生强大的卖压。所以我们选择股票时,就应该尽量避免选择这样的股票。    顶部形态与道氏理论中的熊市第一阶段,描写的完全是同一种现象,这一阶段的本质就是大户出货阶段。

    (六)初跌阶段

    随着股价向下跌破颈线,股价开始下跌,很多投资人发现获利越来越艰难开始反省,这一阶段的下跌速度相对较慢,呈现出一步三回头的走势。这是因为部分投资人仍然被套,但是比较犹豫,心存侥幸的希望股价只是回荡而已,盼望着新的上涨很快就来临,因此多数不肯轻易止损,所以压力较小。跌幅最大的常常是冷门股和垃圾股,这是因为这些股票的上涨完全是题材的炒作,丝毫没有实质业绩支撑,一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慌忙出逃,因此下跌急促。绩优股在这一阶段因为有业绩支撑,持有者的心态稳定,因此下跌幅度较少。在这一阶段买进者,多是刚刚高位卖出的投资人,和新进场的投资人,另外前期套牢买进摊低成本的也随处可见。
    这一阶段相当于道氏理论中空头市场的第二阶段,和波浪理论的第六浪。

    (七)下跌过程中的调整

    下跌整理的形成原因

    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跌幅越来越大,投资人亏损也日渐加大,因此产生惜售,卖压开始减轻,跌势减缓。持币的投资人见股价跌幅已大,开始进场买进。前期被套的投资人加大回补力度以求早日解套。他们的买进因卖压极轻很容易推高股价。但随着股价的上涨,低位买进的投资人产生获利回吐的意愿,高位被套的投资人担心股价再次下跌错过卖出时机,加紧卖出股票。鲜有人肯在稍高价位处接盘,股价欲涨无力再次下跌。在这反复的过程中,随着平均持仓成本逐渐降低,卖出的投资人逐渐增多,最终推动股价继续下跌。
    从整体来看成交量呈现价跌量增,价涨量减的趋势。总的来讲,这是一个较具规模的大型反弹,表示股价会继续下跌,这一阶段又被称为逃命期。     市场气氛

    在这一阶段,市场上的利空消息已经开始被验证,人们对于后市开始绝望,但是心存侥幸的念头支撑着他们,期望一切只是暂时回档,投资人因损失较大而过于谨慎。

    判断下跌途中整理形态的方法
    (1)下跌过程中的整理形态,成交量的变化往往呈现出价涨量减,价跌量增的不健康的走势。    价涨量减,价跌量增,说明股价的上涨完全因为投资人的惜售造成的,而不是主动的购买力造成。随着股价的上升投资人亏损稍有减少,就有大量的卖盘涌出造成股价的下跌。价跌量增说明稍有下跌就有很多人急于出逃,买入者都是不肯出高价的抄底资金,反映出投资人心态极不稳定。     (2)通常情况下,下跌途中的整理形态形成周期较短,形态简单。
    下跌途中的整理形态,是投资人因损失惨重产生的惜售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持仓成本一旦摊低,卖压就会增强,造成股价很快就继续下跌,因此形成时间短促,形态简单。

    (八)末跌阶段

    这一阶段是主跌行情。在这一阶段,大部分股票跌幅巨大,利空消息满天飞,公司不景气的消息每天都在公布,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裁员,希望以此渡过难关。这是股价下跌最快的阶段,也是最具杀伤力的阶段,有的股票甚至以跌停板的方式下跌。过去深度套牢的投资者本来抱着死多头的态度,现在已经开始动摇,在失望之余忍痛割肉卖光股票,并下定决心以后再不踏进证券市场。绝大部分投资人都看空后市,最少也产生卖出部分持股的念头。就在这绝望之余,股票市场已经悄悄的见底,新的一轮牛市就要开始了。
    在这一阶段下跌的主要是绩优股,因为这种股票的持有者通常是最后失去信心。这一阶段,实际上就是道氏理论的空头市场第三阶段,也是波浪理论的第八浪。

    小结

    大多数人都有猜测顶部与底部的强烈愿望,目的是希望在最早的时间里,进行交易以求获得最大的利润。我曾经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这里,试图找到可以快人一步的方法。最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获得的只有一次次地亏损,经过多次惨败,最终使我明白,这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不论任何时候,作为一个谨慎的投资人,不论你判断后市的手法是多么的高明,只能够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最终研判依据。研判股市的最终走势方向,只能以明确的有效突破为依据,而不能在一个形态未完成突破之前草率进出,否则必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要轻易的猜测头部,而要让市场自己走出头部再确认。不要轻易猜测底部,而要让市场自己走出底部再确认。只要你能够准确的研判出突破的有效性与否,你完全可以掌握股市先机。    不论是底部还是顶部,并不是说一个形态必须完整的形成之后,它的突破才有意义。很多时候,形态如果受到突发因素的影响,未能顺畅的完成就开始突破,而产生出畸形形态,只要价量配合合理,同样有分析意义。比如说在一个头肩顶的形成过程中,头部与左肩已清晰完成,但因某种因素影响,致使右肩未完成就跌破颈线,这个形态依旧有效,仍然可以视为头肩顶进行操作。     五、我对颈线的理解     在接触形态分析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到颈线,无论任何形态,不论是反转形态,还是整理形态,都以颈线的有效突破作为研判后市走向的依据。但在所有的技术分析书籍中,仅仅提到了它的存在,从没有人试图将它真正所代表的含义加以解释,使颈线颇具神秘色彩。事实上颈线的意义十分简单,就是指一个形态的支撑与阻力。
    回顾所有颈线的传统画法,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底部颈线画法,基本上都是将每次反弹高点加以连接得出。而顶部颈线是将每次回落的低点加以连接形成的。这样画出的直线,为什么对后市有指导意义?要从它所表达的含义说起(如图)。

    (一)底部颈线的意义

    (1)心理预期
    股价在连续下跌之后反弹,随后在某一价位处止涨回落,当股价再次上涨至这一价位处时,投资人就自然而然的担心这一价位是否会再次产生阻力,于是产生卖出观望的心理。同时短线客会产生高抛低吸的念头,在低点买进在反弹高点卖出,以求利润最大化,每当股价涨至高点处就开始卖出。因为这些原因,使颈线处出现很大的卖压。     (2)平均成本
    在整个底部形成过程中,很多投资人在这一价格区域买进股票,他们的平均成本都在颈线之下,一旦股价向上突破颈线,这些买进的投资人就全部获利,获利卖出的欲望,使颈线处出现强大卖压。    因为以上原因,所以颈线很难被突破。形态持续时间越长,颈线被冲击次数越多,越不易被突破,除非强大的购买力量介入,才会造成被突破的局面。既然有大量的资金介入,后市就极有可能开始大幅上涨。     (二)顶部颈线的意义
     (1)心理预期    当股价在连续上涨过程中突然回落,在一价位处止跌继续上涨,当股价再次回落这一价位处时,很多投资人预期这一价位还会出现支撑,因而减少卖出。另一些高位卖出的短线客预计股价不会再跌,产生高抛低吸的念头在此买进,形成惜售和买进的力量。和底部颈线相同的是,这一点位被冲击的次数越多,这一价位处买进的意愿就越强。     (2)平均成本    一个顶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很多投资人在这一价位区域买进,当股价跌至形态低位处时,这些投资人就毫无利润可言,因此产生强烈的惜售心理,造成卖压减少,因此不容易突破。另一方面,一旦股价跌破颈线,会造成大量投资人被套,股价再次回升到颈线处,投资人就会产生少亏出局的念头卖出股票,形成强大卖压,造成股价继续下跌。    因为有以上原因,颈线不易被突破,一旦被有效突破,通常意味着行情已经发生反转。    另外还有整理形态,总的来说上升过程中的整理形态颈线的意义,与底部形态的颈线意义相同。而下跌过程中的整理形态的颈线意义,与顶部形态的颈线意义较为一致。不论是上涨过程还是下跌过程中,只要一个形态形成,我们就应该迅速寻找这个形态的支撑与阻力,而不是仅仅是支撑或阻力。因为只要股价没有明显的选择波动方向,我们就不能断定它必然是涨是跌,而寻找支撑与阻力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判断股价波动的方向,加以正确投资。    很多时候,颈线并不是水平的,常常略微向上或向下倾斜,这都不影响颈线的意义。重要的是,它必须正确的反映股价的支撑或压力。所以说颈线的意义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就是代表一个形态的支撑与阻力。

    (三)确认股价向上突破颈线的有效性

    (1)突破颈线的有效性,必须以当日收市价高于颈线的3%以上为依据,幅度越大越好。
    要求必须3%以上涨幅,这是因为大多数投资人在形态形成过程中,平均成本都在颈线附近,加上交易费用,股价涨至颈线处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另外还有一些投资者在其中屡次坐车,产生固执的念头--除非在新高价卖出,否则决不卖。只有新进场的力量,有能力使股价一口气推高至颈线3%以上,释放这些急于出局的筹码,才表明行情是由大资金推动造成的,确实选择了突破的方向。    将收盘价作为确认突破的依据,是因为当投资人发现股价某一天大幅突破之后,他们就会赶到交易所认真注视股价的波动,经过一天充分思考,在收盘价之前已经作出了买卖的指令,所以最具参考价值。而开盘价或者最高价,往往不是在大多数的持股人的关注中出现的,因此意义较小。    (2)当天的成交量必须放出大量。    巨大的成交量代表高额的换手,表示低位买进的投资人获利回吐遭遇大资金进场产生。    但是放大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有效放大,在所有的技术分析书籍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根据以往经验,一般来讲向上突破之日的成交量,最少是在整个形态日均换手率2倍以上,才可以称为有效成交量,在这一基础上换手率越高越好。    (3)观察突破当日日曲线图的走势。   当日分时走势必须强势上扬,股价在上午收市之前,就已经经过较大幅度的上涨,而不是在下午收市前才突然大幅拉高。一个有效突破当日成交量往往极为均匀,在价跌量减,价涨量增的健康走势中完成突破。均价不断随着股价的上涨增加,随着股价的回落迅速萎缩,只有这样的走势,才有可能是有效突破,否则很可能只是一次假突破。    对于确认股价向下突破的有效性,以突破当日收市价低于颈线的3%以上为依据即可,而不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因为只要实质造成投资人较大的亏损,就可以造成恐慌。每当股价靠近颈线时,就会出现卖压,而不需要实质换手。

    六、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

    请仔细观察股价走势图。如果稍加留意,你将发现很多股价走势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成交量往往在上升趋势中,跟随股价的变化而不停变化。随着股价的上涨,每当走势创出一个新高,成交量都大于前一个高点的成交量,并且每一个高点出现之后回落的低点,成交量都要大于前一个低点的成交量。总之,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上涨越来越大。而股价稍有回落,成交量就迅速萎缩。
    在长期下跌趋势中,往往从最高点开始,成交量随着走势的下跌,开始萎缩。并随着成交量的萎缩,下跌速度也越来越慢。而且每次创出新低后回荡的高点,成交量也会小于前一个回荡高点的成交量。    这种现象不是绝无仅有,在许多数股票走势中都是如此。它绝非是一种巧合,而是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产物。    在长期上涨过程中,随着股价上涨幅度越大,持有股票的投资人获利也越来越丰厚,因此逐渐加大卖出力度,见高价就卖,逢低就予以抢进。同时场外资金因为见到获利效应,因此随着股价上升幅度越大,就有越多的投资人大量进场追逐利润。这种心理随着股价的升高越来越强烈,因此每次创出新高,成交量就越大。    而在上涨过程中,股价稍有回荡,成交量就迅速萎缩,是因为巨大的卖压是获利丰厚所致,获利稍有减少,卖出就迅速减少造成的。    在长期下跌过程中,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下跌逐步萎缩,是因为随着股价下跌幅度越来越大,投资人的亏损就日渐加大,因此他们越不愿意割肉卖出。而此时场外观望的资金因无利可图,也逐渐减少。因此,成交量就随着股价的下跌逐步萎缩。    股票在长期下跌过程中,买入者通常是四种人,1:补仓者。在前方高点买入后希望摊低成本,及早解套者。2:看笑话的。见到自己的朋友或熟人高位套牢,觉得现在买入,股价一旦上涨,别人解套自己就早已获利出局,因此买进。而买进一旦被套,就也变成第一种人。3:贪便宜者。觉得股价已跌的太多,现在买入很安全。4:前期成功出逃者。在高位获利卖出的投资人,见股价远远的低于自己的卖出价位,又进场买进,以求高抛低吸。    在多数时候成交量在长期上升行情中,遵循着价涨量增,价跌量减。但是在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说在某个个股在长期上升趋势中,在脱离底部时,成交量遵循着价涨量增,但是上涨至一定幅度之后,成交量就无力随着股价的上涨而放大了,有时还有随着股价的上升成交量逐渐缩小的现象。    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恰恰相反,在中国市场上经常出现。这是因为,随着股价的上升,机构大户已经逐步控制了大多数的筹码,机构既然持有大多数股票,外面流动的筹码自然就少了。因此成交量就不可能再随着股价的上升而放大了。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就表明这只股票机构大户已经充分控筹了,随后的走势就不能够用一般的技术分析方法研判了,因为这时机构大户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股价,诱使投资人钻进他们设的陷阱中。    有人说什么指标都会有假的,但成交量是不会说谎。事实上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成交量和任何指标一样,都是可以做假的。机构大户可以通过对敲作出大成交量,但是却无法使成交量在他的控制中萎缩。因此,萎缩的成交量必然是真实的。    总的来讲,投资人越认同股价,交易就越清淡,成交量就越小。投资人对股价的看法越不一致,认为股价较低的投资人就会积极买进,认为股价较高的投资人就会卖出手中持股,买卖交易就越活跃,成交量就越大。    请留意,成交量通常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研盘方法。只有一面认真观察价格波动,而同时又掌握成交量的变动,才算是完善的分析方法,而不应该厚此薄彼

    七、趋势的含义

    每一天醒来,等待我们的都是铺天盖地的资讯,数以万计的股评、分析师、投资者、以及无数机构不停发出对后市的看法,期望最早对明天或后天的走势加以预测。仿佛预测对了,他们就是伯乐,错了就是笨蛋。他们就是这样一天天这样忙于预测,仿佛就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大盘每一次一次有力的反弹,就会使很多所谓的专家精神抖擞,急忙用什么所谓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XXX测试法企图快人一步对后市的走势进行预测,事实上近期的走势就像一次浪潮上的小浪花,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短期波动而已,短期波动是不可预测毫无疑义的,只有中长期趋势才有可能被较为有效的预测。因此他们所做的一切是毫无疑义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从前一个山上有一个寺庙。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这两个师徒在山上住了很多年。    有一天,老和尚老了,为了要小和尚早日成熟,于是老和尚就给小和尚一个碗要他到山下端一碗水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因此小心翼翼的紧盯着水上山,生怕撒出了一点,可水还没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连着几回都是这样,于是只好上山如实禀报老和尚。老和尚听小和尚将经过细说之后,告诉小和尚,你上山的时候不要光眼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不要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你最应关注的路。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依次去做果然成功的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将眼睛放在碗中,就会忽视路的变化,水撒了自然是难免的,结果是什么也做不成。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眼盯大的方向,而不理会小的波动。    有的话我想再说一千遍一万遍也不嫌多,那就是对于股价趋势的判定必须以总体波动判断,绝不能以点带面。如果希望获得长久稳定的盈利,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分析中长期趋势,而忽略短期的波动,以便获取可能得到的利润,否则损失的只会是是你的资金而已。就说到这了,否则有人又要说我不懂得技术分析的博大精深了。

    (一)道氏理论的形成

    小序
    道氏理论是股票市场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技术分析方法,自1902年正式命名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这百年中经历了时光的考验,成为现今所有图表分析的基石。在股票市场差不多每一个人都听过道氏理论,即使没有听过,也肯定接触过道氏理论名词,譬如“牛市”、“熊市”等专业名词。它不仅能根据道琼斯工业股平均数以及铁路股平均数的波动,来解释并预测股市未来的动向,而且还能成为景气指标。

    (二)道琼斯指数

    在详细介绍道氏理论之前,很有必要对股票平均指数加以说明。在道氏指数未提出之前,很多银行家和商人都知道,大多数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都倾向于同涨齐跌,而那些与总体趋势相反的例子很少出现,即使有,持续的时间通常也很短。每当一个上涨趋势出现后,一些股票比另外一些涨得要快一些,涨幅也稍微大一些;当趋势开始转为熊市时,总有一些股票迅速地下跌,而另一些则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以阻止这种下跌趋势的作用力-不论怎样大多数股票都倾向于同向波动。不用说他们现在这样,并且将永远这样。这种现象已为人们所共知,但经常被人们当作理所当然的现象,造成重要性经常被人忽视,事实上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查理士·道尔最终在1895年提出了工业指数,代表所有行业。最初仅有几只股票组成,其数量在1916年增加到20个,而在1928年10月增加到30个,并一直维持至今。1897年查理士·道尔又提出了铁路指数,由20家铁路公司股票组成,这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铁路公司是主要的产业。    查理士·道尔主要是利用自己所编的工业指数和铁路指数,根据它们的波动方向,来分析预测工业活动的景气变化。因为工业指数代表商品的生产情况,铁路指数通常代表大多数商品的运输情况,如果两者同时上升,表明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很顺利,公司的效益就会更好;如果铁路指数与工业指数同时下跌,则说明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不景气,公司的效益就开始下滑。如果只有一个指数上涨或下跌时,则不能作出对后市的明确判断,需观望到两个指数同一方向涨跌后作出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道氏理论的创始者--查理士·道尔,声称其理论并不是用于预测股市,甚至不是用于指导投资者,而是一种反映经济总体趋势的晴雨表。因为证券市场是工商变动的晴雨表,所以查理士·道尔通过分析价格过去的变动,以推测工商业的未来循环演变。后人根据逻辑推断,既然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末如果可以预知公司的效益开始下滑,股市就必然会随之下跌;同理,公司的效益开始更好,结果就必然会造成股价的普遍上涨。因而成为一种推断股市波动的一种方法。    查理斯·道尔是公认的,第一个试图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平均价格,来反映证券市场的趋势而做了彻底努力的人。    道氏理论在上个世纪30年代达到巅峰。那时《华尔街日报》以道氏理论为依据每日撰写股市评论。1929年10月23日《华尔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浪潮转向”一文,明确地指出多头市场已经结束,空头市场已经来临。这篇文章是以道氏理论为基础提出预测的,随后果然发生了历史上最可怕的股市崩盘,道氏理论因此名噪一时。

    (三)道氏理论的运用前提

    雷亚认为,道氏理论正确的运用必须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必须无条件的接受。

    (1)人为操纵无法影响原始波动
    指数的短期波动有可能受到人为的操纵,中级趋势也有可能受到这方面有限的影响,但是原始波动是绝对不会受到人为操纵的。    这是因为股票市场异常庞大,没有任何的个人或团体有能力影响整体股票市场长期趋势。如果市场的长期趋势能被操纵,这样道氏理论也就没有意义了。    (2)市场指数会反映每一条信息
    每一位对于金融事务有所了解的人,他所有的希望、失望,都会反映在“道琼斯铁路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每天的波动中。基于这一原因,市场指数永远会适当的预期未来事件的影响。如果发生火灾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市场指数也同样会迅速加以评估。    道氏本人也同意相应的看法,他在1901年7月20日的华尔街日报上说道:“市场价格并不像风中摇摆不定的气球,从总体价格而言,它代表一种严肃而经过仔细考虑的行为结果,那些眼光深远而信息灵通的人,会根据已知的事件预期不久将发生的事件,调整价格。”    股市指数的波动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在股票市场上你可能觉得政治局势稳定,所以买股票;另外一些人可能觉得宏观经济向好,所以买股票;还有人认为利率可能调低,值得买进股票;更有一些人因为有内幕消息,或认为所谓大公司即将出现收购合并,所以要及早买入。    反之,当大家有不同恐惧因素时,有人以为自然灾害会日趋严重;有人以为政局动荡而恐慌;有人恐怕通货膨胀来临;有人听到内幕消息说大股东要出货;都会造成他们卖出手中持有股票。总之,不论大家抱有什么态度,即使是不同的观点,不论是什么原因,股票指数的升跌变化都反映了所有一切。投资人士应该分析反映整个市场心态的股市指数,股市指数代表了群众对后市的看法,是市场行为的总和。    (3)道氏理论并非不会出错
    道氏理论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并可以击败市场的系统。成功地利用它协助投机行为,需要深入的研究,并客观地综合判断,决不可以让一厢情愿的想法主导思考。    事实上,不仅是道氏理论会出错,没有任何的市场研判方法有十分的把握。自然界的很多领域并不存在精确预测,因为他们没有必然的定式,这里面就包括证券市场股价变动,它就和天气的变化一样是不可精确预测的。这是因为市场是由人组成,而人是有选择能力的生物,他们并没有特定的研判依据,每一天在证券市场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做市场决策。每一项决策都会影响股价的波动,而且股价的波动又会影响人的买卖意愿然后反过来再影响股价的走势。因此,最好的理论可以做到的也就是在大部分的时候看清市场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能永远地不出任何错误。

    (四)道氏理论的基本要点

    任何市场必定存在三种趋势,基本趋势、次级趋势、短期趋势(如图1),不论任何时候,这三种趋势必然同时存在,彼此的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分清这三种趋势,是投资人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首要前提。

    (图1)
    1、基本趋势    三种趋势中,最重要的是基本趋势,基本趋势又叫原始趋势,即股价长期的上升或下跌的走势。每一段涨势都持续不断地向上穿越先前所创高点,中间夹杂的下跌走势都不会向下跌破前一波跌势的最低点。总之,只要是上升趋势,就是由高点与低点都不断出现新高的价格走势构成。这个基本趋势就是上升的,被称为多头市场(如图2);相反,每一段跌势都持续不断的向下跌破先前所创的低点,中间夹杂的反弹走势都不会向上穿越前一波反弹的高点。总之,下降趋势是由低点与高点都不断下滑的一系列价格走势构成,这被称之为空头市场(如图3)。    (图2)  (图3)    基本趋势持续时间可能在一年左右,也可能长达数年之久。正确判断基本趋势的方向,是投资行为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基本趋势通常是长期投资人在三种趋势中唯一考虑的。一位投资者如果对长期趋势有信心,只要他可以确定多头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在多头市场形成时尽早买进股票,一直持有到确定空头市场已经形成再卖出。    没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提前预测有关基本趋势的幅度大小与期限长度。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利用历史上的价格走势资料,以统计方法归纳主要趋势的普遍涨幅与时间周期,提前做出适当预期。     多头市场    多头市场又叫原始上升趋势,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货期。在这个阶段中,一些有远见的投资人,察觉到虽然目前市场处于不景气的阶段,但却即将有所转变,因此买进那些跌幅很大,公司业绩相对有保证的优绩股。尽管有少数投资人敢于少量买进,但是他们对股票仍然存有戒心。这时市场氛围通常十分悲观,一般的投资人非常憎恨股票市场,甚至完全绝望地离开了它。此时的成交量是适度的,但是在弹升时开始放大。这一阶段的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肯于卖出的投资人越来越少,有内幕消息的机构大户和对后市有信心的投资人,开始不断提高买进价位,造成股价开始逐步上扬。但是市场因为抛压过重,因此上涨显得步履蹒跚。随着机构大户的介入越来越深,第二阶段开始了。    随着第二个阶段的开始,很多股票价格十分稳定地上升,成交量逐步放大。此时企业景气的上升以及公司盈余增加的消息,吸引了广大投资人的注意。在这个阶段,使用技术分析的投资人通常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投资人因获利或因别人的获利效应而信心大增,交易越来越活跃。这是大多数股票价格大幅急促上涨的时期。最后第三个阶段终于出现了。    此时整个市场沸腾了,人们聚集在交易所,交易的结果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新增资金大量进场。在这个阶段,朋友间常谈论的话题是“你看好什么股票?”大家忘记了市场景气已经持续了很久,股价已经上升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目前已到了卖出的最好时机。这个阶段的最后部分,随着投机气氛的高涨,成交量持续地上升。冷门股交易逐渐频繁,没有投资价值的垃圾股急速的疯狂上升。新股在不停的上市,但是却有越来越多一流的优绩股,投资人不肯跟进。这些现象一旦出现,往往就是多头市场结束的先兆。     根据道氏理论将1896年至1988年的市场指数加以归类统计,多头市场主要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    (1)由前一个空头市场的最低点起算,主要多头市场的价格涨幅平均为77.5%。    (2)主要多头市场的期间长度,平均数为两年零四个月(2.32年)。历史上的所有的多头市场中,75%的期间长度超过657天(1.8年), 67%介于1.8年与4.1年之间。    (3)多头市场的中级调整走势中,跌势通常较先前与随后的涨势剧烈,另外折返走势开始时成交量通常相当大,但回落到低点时的成交量则较小。     空头市场
    空头市场又叫原始下跌趋势,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货期,它真正形成时间,是在前一个多头市场的最后末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有远见的投资人和股票的操纵者,开始觉察企业的盈余已达到最高峰,股价超出实际价值很多,没道理再维持下去,因而开始加快出货的速度。此时成交量很大,投资人大多数依旧热衷交易,是成交最活跃的时期。随着机构出货的力度越来越大,第二个阶段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第二个阶段是恐慌时期,随着机构大户的出货,股价逐步开始下跌。在这一阶段,想要买进的人开始逐渐减少,而想要卖出的人则急着脱手,价格下跌的趋势突然加速到几乎是垂直的程度。在恐慌时期结束以后,通常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次级反弹或者横向变动。在这一阶段,大幅下跌的股票主要集中于垃圾股。从表面上来看,第二阶段的卖压,反映经济状况与企业盈余的衰退。接着第三阶段来临了。    这一阶段是由那些缺乏信心的投资人,对于健全股票的绝望卖出造成的。不论价值如何,许多人急于求现至少一部分股票。没有投资价值的低价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就已经跌掉了所有的涨幅。这一阶段业绩较为优良的股票,随着不断传来的利空消息持续下跌,这是因为这种股票的持有者往往是最后失去信心的。空头市场最后阶段的下跌,集中于这些业绩优良的股票。最后空头市场在坏消息频传的情况下结束,最坏的情况已经在股价上被预期了。通常在坏消息未完全出尽之前,空头市场已经结束了。这一阶段是最具杀伤力的,指数在这一阶段大幅下挫。    雷亚在观察中发现,空头市场的末梢阶段,任何的悲观情绪和利空消息,都无法使股市进一步的下跌。然而在严重挫折之后,股价也似乎丧失了反弹的能力。种种迹象都表明,市场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投机不活跃,卖出行为也不会再压低股价,同时买方的力量也无力推升股价,整个市场都笼罩在悲观的气氛中。一些大型企业通常出现财务困难,股息被取消,公司大量裁员。因为上述原因,股价会呈现狭幅盘整的走势。一旦这种窄幅走势明确向上突破,市场指数将出现一波比一波高的上升走势,其中夹杂的跌势都未跌破前一波跌势的低点,这往往是新趋势的开始。     根据道氏理论将1896年至1988年的市场指数加以归类,总结出空头市场的以下特征:    (1)由前一个多头市场的高点开始算起,空头市场跌幅平均为29.4%,其中75%的股票跌幅介于20.4%至47.1%之间。    (2)空头市场持续时间平均是1.1年,其中75%的股票耗时在0.8年至2.8年之间。    (3)空头市场开始时,通常会以较低的成交量试探前一个多头市场的高点,接着出现大量急跌的走势。所谓"试探"是指价格接近而绝对不会穿越前一个高点。成交量偏低显示信心减退,很容易演变为"不再期待股票可以维持过度膨胀的价格"。    (4)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下跌,突然出现急速上涨的次级折反走势,随后股价开始小幅盘整,成交量开始渐渐萎缩,然后股价仍将再创新低。    (5)空头市场的次级反弹,通常都呈现颠倒的"V-型"走势。其中低价位的成交量偏高,而高价位的成交量偏低,总体呈现出价涨量减,价跌量增的迹象。     2、次级趋势    因为次级折反走势与基本趋势的波动方向相反,并对基本趋势产生牵制作用,这些与基本趋势相反的折反走势又被称之为修正趋势。次级折返走势是多头市场中重要的下跌走势,或空头市场中重要的反弹走势。大多数次级修正走势的折返幅度,大约是前一个主要走势波段(介于两个次级折返走势之间的主要走势)的1/3到2/3之间,持续时间在三个星期到三个月之间。对于历史上所有的修正走势来说,其中61%的折返幅度,约为前一个主要走势波段的30%至70%之间。其中65%的折返期间介于三个星期至三个月之间, 而其中98.4%介于两个星期至八个月之间。截至1990年,"工业指数"与"运输指数"在历史上共有695个中期趋势(包括上涨与下跌),其中仅有9个次级修正走势耗时短于两个星期。    价格的变动速度是另一个特征,同主要趋势相比较,次级折返走势有暴涨暴跌的倾向。次级趋势是投机者主要的考虑,投机者关心次级趋势,目的是在次级趋势中,寻找较为准确的买进或卖出时机,尽可能地追求最大的获利或减少损失。    有时次级往返走势可以被盘局所代替,一个盘局出现在一种或两种指数中,持续两三个星期左右,有时长达数月之久,价位的波动仅在5%左右。这种波动显示出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均衡。但最终在这个价位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已不愿意卖出手中股票,而那些想买入的投资人,必须提高买进价位,来诱使他们卖出股票。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买进的投资人已越来越少,一些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发现他们不能在盘局中卖出持股,所以低价贱售,以求快速成交。股价向上突破盘局上限,是多头市场的延续。相反,向下跌破盘局的下限,则是空头市场的开始。一般来说盘局时间愈久,价位波动越窄,它最后的突破就愈容易。    盘局常常发展成重要的顶部形态和底部形态,分别代表着出货和进货,但是它们出现在主要趋势的休息整理阶段更多。它们往往取代了次级往返走势。很可能一种指数正在形成盘局,而另一种却发展成典型的次级往返走势。在向上或向下突破盘局后,有时在同方向继续停留一段较长的时间,是不足为奇的。    判断行情是否为修正走势时,必须结合成交量的变化、修正走势的历史统计资料和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态度。但一个走势,究竟是次级折返走势,还是原始趋势的结束,在没有明确的突破信号之前,我们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定论的。    雷亚将次级折返走势比喻为锅炉中的压力控制系统。在多头市场中,次级折返走势相当于安全阀,可以释放市场中的超买压力。在空头市场中,次级修正走势相当于为锅炉添加燃料,以补充超卖流失的压力。     3、短期趋势    短期趋势反映的是股价在几天之内的变动情况,它们是短暂的波动。短期趋势极少超过三个星期,通常少于六天,98.7%的短期趋势持续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星期。不管是次级趋势还是主要趋势,都是由一连串的几个或更多的短期波动所组成。    只有交易者才会随时考虑短期趋势,投机者与投资者只有少数情况下,才会关心短期趋势,目的是在短期趋势中寻找最佳的买进或卖出时机,以追求最大的获利或尽可能减少损失。短期趋势本身尽管没有什么意义,但使得主要趋势富于神秘多变的色彩。在一个无论成熟与否的股市中,短期变动都是唯一可以被操纵的,因此由这些短期变化所得出的推论,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而主要趋势和次级趋势是无法被操纵的,只有国家的财政部门才有可能进行有限调节。    股票市场的三种波动趋势就像潮起潮落一样,主要趋势就如同涨潮和退潮的过程。多头市场就像涨潮,一浪接着一浪,不停上涨,直到最高点,然后逐渐退去。空头市场就像退潮,一浪低于一浪,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整个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一个个波浪就是次级波动,海水的表面被涟漪所覆盖,这和市场中的短期变动意义一样。潮汐、波浪、涟漪分别代表着市场的的主要趋势,次级趋势,短期变动     (五)道氏理论的判定原则
     1、用两种指数来判断市场未来的走势。    道氏理论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和工业两种指数的变动方向,来判断空头市场和多头市场的起始。只有通过这两种指数的同向变动方向,才能够最终作为判断的依据。    空头市场的确认日,是铁路指数与工业指数,都向下突破多头市场最近一个修正走势低点的日期。两种指数突破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现象。    多头市场的最终确认,是由铁路指数和工业指数同时向上突破空头市场前一个修正走势的高点,并持续上升的时候,两种指数突破的时间可能有所差异,这是十分正常的。     2、把收盘价放在首位。    道氏理论不重视一个交易日中的最低价、最高价、开盘价,而只重视收盘价。这是因为收盘价是时间紧促的人看财经版唯一阅读的重要价位,是投资人对当天股价的最后评价的结果,大部分人根据这个价位作买卖的决定,因此把收盘价放在首位。     3、用成交量判断趋势的变化。    成交量的变化通常是跟随股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成交量也可以对主要趋势做辅助判断。在多头市场,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上升增加,随着股价下跌而减少;在空头市场,成交量大多随着股价下跌增加,随着股价的上涨而减少。但这只是大致情况,有时也有例外。因此正确的结论,不能仅仅通过几天成交量的变化作为依据。在道氏理论中,最终结论只能由指数的变动产生,成交量仅仅是在一些有疑问的情况下,提供解释参考。     (六)道氏理论的实际验证
    很多人对道氏理论持怀疑态度,为了验证道氏理论是否有实际操作意义,有人专门选择了道琼斯指数1897年7月12日至1956年的60年间的走势,验证道氏理论是否有实际操作意义。   他仅用100美元从1897年7月12日开始投入道.琼斯工业指数(假使他买卖的是指数),他买卖的依据就是仅以道氏理论提供的买进信号,作为买进时机。以道氏理论提供的卖出信号作为卖出时机,其他时候决不进出。六十年后他的经营业绩如下:    通过60年的交易,在1897年我们只要投入100美元,严格按照道氏理论的提示开始进行操作,不做主观的决定,这样到了1956年就变成了11236.65美元。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竟然为8.3%,这真是令人兴奋的答案。    尽管这并非十全十美的操作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最终长期业绩十分出色,尽管没有将佣金以及印花税考虑其中,但同时也没有把应得的股息计算在内。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综合考虑应扣除的佣金、税金,再把应得红利加入进利润,那末毫无疑问利润将会增加很多而非减少。    反过来看,那些所谓纯粹的长期投资者,如果依旧死抱着“只要买入好股票,然后睡大觉”的想法,作为投资的座右铭,在这同一时期仅仅进行一次交易,即使在这一时期中买进最低点然后卖出在最高点。(这实质是不可能的)就是说,1896年8月10日达最低点29.64时买进,100美元的投资到这一时段的最高点即卖出,即60年后1956年4月6日的521.05,只增值到1757。这与严格遵循道氏规则操作所得的结果,11236.65元差距是非常大的。从这一点来,看道氏理论不仅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用性     (七) 我对道氏理论的理解     至今为止很多的投资人,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对道氏理论有着很深的误解。他们总是寄希望于找到一种既简单,而又能够战胜市场的方法。就像找到一个聚宝盆,放进一颗芝麻,就变成一两黄金。事实上,这在证券市场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失望之余,他们开始指责道氏理论,说它不能对中期行情有指导意义,还有人说道氏理论对选股没有帮助,甚至有人说道氏理论反应过于迟钝。总之,这些指责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对此我们能说什么?世间万物没有十全十美,在证券市场上,也不可能有一套完美无缺的分析体系。如果有又怎么会有人亏损呢?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运用道氏理论判断熊市的来临,或牛市的开始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根本就不存在铁路指数,但是道氏理论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氏理论真正的贡献,是强调市场总体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道氏理论将整个熊市与牛市各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前面对这些各阶段特征的了解,使我们很清晰地明白,市场各个不同的阶段的特征和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投资人心理的变化。道氏理论中的股市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在成熟股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譬如说牛市的末端是由垃圾股主演,直到1999年纳斯达克的网络股狂潮出现,再一次应验了道氏理论的牛市第三阶段主要是由垃圾股大幅上升的预言。随后,在熊市的第一个阶段网络股的狂跌,又验证了熊市的第一阶段是由垃圾股主跌。在道氏理论中,牛市的开始,是在一片看空的市场气氛之中,而熊市的开始则是在一片看好声中等等,这些各个阶段的特征从始至终从未改变。牛市和熊市的交替,代表了投资大众筹码的变动过程,每个过程的涨幅高度和时间周期可长可短,但是它们的差别只会是程度上的,而不会是根本的不同。只有了解市场每一个时期的变化与特征,我们才可以从这些特征中,了解市场是处于什么阶段,应该采取的是什么对策。    回首一个世纪前雷亚著作我们可以发现:雷亚曾经将道琼指数历史上的所有价格走势,根据类型、幅度大小与期间长短分别归类。他当时仅有30年的资料可供参考,但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是,他当时归类的结果,与现在拥有的大量资料统计结果,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分别。比如说次级往返走势的幅度与形成时间,不论多头与空头市场的资料分别或综合归类,几乎与雷亚当时的资料完全相同,唯一分别仅仅在于资料的多寡。这个现象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尽管世界的变化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投资人也走马观花的换了几代,但是,造成价格波动的心理因素却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市场的变动不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明天,主导市场波动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所有股价波动都起源于投资人的心理变化。
    比如说道氏理论中,在牛市过程第一第二个阶段,主要上涨的是绩优股,而第三阶段是由垃圾股组成,这并非是什么没有原因的信口胡说。从投资心理来讲,在市场的前两个阶段,投资人因过去的损失较大,风险意识十分强,所以对后市的上升通常会较有疑虑。而绩优股有业绩支撑,所以他们通常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持股较为稳定,所以较为容易拉抬。如果是在第一第二阶段就是垃圾股,恐怕没有多少人肯跟进,股价稍有回荡,持股人因没有信心就会大量卖出,机构往往空吸一肚子货,也不见得能成功拉抬股价。只能在牛市的后期,随着投资大众的盈利,他们买卖股票的欲望随着获利信心越来越大,再加上绩优股已经涨幅过大,不再适于大幅拉抬,市场一片乐观通过比价心理,投资人开始认可垃圾股,只有这时主力大户才能够借各种题材,大幅拉高垃圾股和冷门股。    在下跌过程中,熊市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由垃圾股下跌为主。这是因为持有这一类股票的投资者,通常没有什么信心,完全受题材的诱惑,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因此在熊市的开始垃圾股就开始大幅下跌。熊市第三个阶段,主要下跌的是绩优股,这是因为绩优股持有者,通常是最后才死心。在熊市刚开始,尽管利空不断,但绩优股的持有人相信手中的股票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但后来大多数股票的暴跌,使投资人持有优绩股的信心严重受挫,并且在此时真正的利空才被兑现,投资人才真正开始绝望大量开始卖出绩优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每一种市场特征加以分析,通过它们了解投资人的心理变动。因为每一种特征,都是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产物。对道氏理论的理解,实质就是对大众投资人心理的理解。只要我们了解投资人的心理结构和变化,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市场,并以此了解整个市场的变动原因。这是任何渴望成功的投资人必备的课程。    回顾一下前面所讲的“牛熊循环周期”,以及艾略特的“波浪理论”的八浪循环,再回顾到氏理论的六个不同阶段,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很容易就可以明白,原来证券市场各个技术分析方法尽管各有不同,事实上他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揭示它们的本质最终反映的都是投资人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而主导市场变化的真正原因就是投资人的心理变化。只要你对某种技术分析的理解正确,就完全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它来了解所有技术分析的体系,最终了解的是市场的投资大众,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道氏理论也不例外。    道氏理论当然有它的缺陷。道氏理论在实际运作中强调的是从大的趋势中获取利润,而忽略中期趋势的波动。道氏理论建议投资者从牛市的确立日开始持股,一直到熊市的来临。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浪费了许多的投资机会。从多头市场来看,正如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其实并不是在整个多头市场中,所有的股票一直上涨,在熊市所有股票一直在跌。实质上在牛市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主要上涨的是绩优股、超级大盘股。第三个阶段中主要上涨的是垃圾股、冷门股、以及新股。在原始下跌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主要下跌的是垃圾股,第三阶段是绩优股。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完全可以在多头市场的第一第二阶段,尽量持有我们选出的最有潜力的优绩股、大盘股。在第三阶段中持有垃圾股、新股、冷门股。在不久将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做空机制,我们可以在下跌的第一第二阶段,放空垃圾股,在第三阶段放空优绩股。这样我们即使选择的股票,不是在各个阶段中最出色的,总体一个循环下来,我们的成绩也极有可能是出类拔萃的,而不应该死抱一种股票。    道氏理论适用于股价平均数,比如说道琼斯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日经指数等等。也适用于各种分类指数。可以说在一个市场上市值越大、上市公司数量越多,它的循环就遵循道氏理论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市场越庞大越不易被操纵。而个股则不同,它完全有可能被操纵者严重影响所以失误率较高,就像水盆中的水可以被人随意搅动,但是大海的潮起潮落则永远遵循潮汐的规律。    道氏理论使我们站在新的高度看市场波动,就像俯瞰城市的全貌,使我们一目了然,而不会迷失在短期的细微波动中。这对于投资者系统地了解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主要参考书籍《专业投机原理》、《股市晴雨表》、《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一)趋势的形成

    要想真正地了解趋势线的含义,必须首先要了解何谓趋势。所谓趋势简单地说,就是股价波动的方向。

    投资人如果用心观察股价走势图,很容易可以发现,过去股价的变动并不是毫无规律随意升跌,而是总体沿着一定的方向波动。正如道氏理论所述,只要是上升趋势,每一段涨势都持续不断地向上穿越先前所创高点,中间夹杂的下跌走势,都不会向下跌破前一波跌势的最低点。总之,上升趋势是由高点与低点都不断出现新高价的走势构成。而下降趋势,是指每一段跌势都持续不地向下跌破先前所创的低点,中间夹杂的反弹走势,都不会向上穿越前一波反弹的高点。总之,下降趋势是由低点与高点都不断出现新低价的一系列价格走势构成。

    趋势的产生是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产物,当一家公司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业绩逐年提高,营业额大增。随着某一项目即将建成,今后的前景更加光明。在这种时候,在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因对股价后市有信心,在股价较高价位处因获利丰厚才少量卖出,一旦股价下跌回落就停止卖出,造成卖压减轻,下跌缓慢。而高位卖出的投资人因股票业绩较好,就随着股价的下跌开始回补。没有买进的投资人看好后市,担心错过买进良机,每一次股价从高处回落到前一低点之前,担心踏空而及早买入。强烈的买方力量,阻止股价的下跌,使股价还未跌至前一个低点前,就止跌回升。这些实质的购买力,造成了节节升高的上升趋势。

    相反,当市场受经济萧条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开始下滑,盈利减少甚至亏损,股价自然受影响开始下跌。在公司业绩未明显提升前,投资人担心股价下跌使自己套牢,因此不愿追逐高价。在低位买进的投资人,见股价稍有回挡,担心再次错过卖出时机,就急于变现。多数投资人因连续的亏损对后市绝望,产生认赔出局的念头,在股价下跌到低点时因损失较大不愿卖出,而股价略有回升,见损失有所减少,宁可亏损也急于卖出。这些强大的卖出压力,自然使股价形成一波低于一波的走势,促使股价接连走低,形成下跌趋势。

    简而言之,上升趋势里,投资人都在等待回挡时机买进股票;下跌趋势里,投资人都在等待反弹卖出股票。这就是趋势形成的原因。

    二)趋势线的形成

    股价遵循趋势发展,这种趋势有可能上升、或下跌、或横向发展。而他们向一个方向波动的时间有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从时间上划分,分别为原始趋势(长期趋势)、中级修正趋势(中期趋势)、和日常趋势(短期趋势)。几个单日股价波动,构成了短期趋势。几次短期趋势,构成了中级趋势。几个中级趋势,构成了原始趋势。当股价受到外来力量影响,长期趋势走到尽头,就发生了反转,朝相反方向运动。周而复始,循环演变。

    在许多时候,股价波动不但遵循趋势上升下跌,且许多下跌趋势的高点,都止于同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上。而有的时候,上涨趋势的低点,多数都落在同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上。就连持续几年的原始趋势有时也同样如此。换言之,股价的上升波动是由一连串股价波动组成,这些波动的低点相连接,就形成了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如图1)。下跌波动有时也同样是由一连串的波动组成,这些波动的高点相连接,就形成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如图2)。有时这一条直线既不像上倾斜,也不向下倾斜,而是横向波动。不论这些直线的波动方向是向下还是向上或者横向波动,这些反映股价波动方向的直线,统称趋势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同样因为投资人心理变动而产生。

    每一位投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买进时,可以买进最低价,卖出时尽可能的卖到最高价位。因此,他们总是审视股价的波动趋势,希望在上升趋势的回档过程中,以过去的低点作为参照物,在尽量低的价位买进。当他们发现股价在上升过程中,每一波行情的总是一波接着一波,不断创出新高,而低点也一底高过一底时,他们就会不约而同的通过衡量股价波动的角度,在回荡到上一个低点之前进场买进,而卖出的投资人也随着股价的下跌,利润开始减少,逐步减少卖出。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条向上倾斜的购买力,买进的欲望越强烈,这条上升的需求线就越陡峭。这就是上升趋势线的形成原因。

    当股价回落的低点,屡次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止跌上升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加入逢低买进的队伍中,造成支撑的意义更强劲。因此,在很多的时候,制造一条上升趋势对于机构的拉高,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投资人总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因此产生尽量卖高点的念头,从股价过去运动的轨迹中发现,股价每一次反弹的高点,都较前一个股价反弹的高点略低,于是他们就会通过观察股票向下倾斜的角度,在前一个高点前卖出股票。这种预期心理,造成想卖出股票的投资人随着股价的反弹,逐步卖出,越接近前期高点卖压越重。因此形成了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线,这就是下跌趋势线形成的原因。

    (三)趋势线画法

    趋势线究竟应该如何画,画出的趋势线才是真正具有指导意义是我们最关心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研判的准确性。
    可以概括地说,原始趋势是由几段中级行情组成。由股价的上一波原始上升行情形成的最高价,与现阶段原始下跌行情的第一个中级折反走势的高点相连接,所形成的一条向下倾斜的压力线,被称为原始下跌行情的下跌趋势线。由最近的原始下跌行情产生的最低点,与现在这一波原始上涨行情的第一个中级折反走势的最低点,相连接成的一条向上倾斜的下档支撑线,被称之为原始上升行情趋势线。    中级趋势线是由几个短期趋势所组成,因此中期上升趋势线的画法,由股价的最近的中级下跌行情产生的最低点,与现在这一波中级上涨行情的第一个短期折反走势的最低点,相连接成的一条向上倾斜的支撑线,被称之为中级上升行情趋势线。由股价的上一波中级行情形成的最高价,与现阶段中级行情的第一个短期折反走势的最高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向下倾斜的压力线,被称为中级行情的下跌趋势线。

    (四)趋势线突破的有效性

    股价朝一个方向波动到一定时候,总要改变方向,对于新趋势的开始,必须从突破的有效性加以确认。对于趋势线突破的确认与形态突破的确认基本一致,也是从突破支撑或阻力的幅度,与成交量的变化来确认的。
    1、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当日股价收盘价必须超过趋势线3%以上为有效突破,幅度越大越好。但是从指数的走势图上看,在指数上涨或下跌时,很少有大于3%的幅度,所以指数突破趋势线就不能够以此为依据,只要指数突破幅度在1%以上,并连续三个交易日未跌破趋势线或回升至趋势线以上时,即为有效突破。

    2、股价向上突破下跌趋势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而且越大越好。充分的换手才是股价持续上涨的保证。但指数的突破仅仅是以指数突破的幅度为依据,而不理会成交量的变化,成交量只能作为参考。向下突破上升趋势时,成交量不用放大就可以视为有效突破。

    有很多人认为,当趋势线一旦被股价横盘突破之后,往往预示着股价马上就要反转,是较早形成的买卖信号,应当及早进出。这种看法是不足取的,尽管趋势已经被股价横向突破,趋势的波动方向已经改变,毕竟趋势并没有反转,这时只有等待这一形态形成之后,被明确地向上或向下突破,才真正给出一个明确的买卖信号,而不应该急于进出。

    (五)趋势线的运用原则

    1、趋势线经过底部或顶部越多,形成的时间越久,这条趋势线就越有参考意义。
    这是因为越是经过越多的支撑与阻力,发现这一条趋势线的投资人就越多,他们就会加入到高抛低吸的行列,来利用这条趋势线赚取利润,使这条趋势线越来越牢固。但要注意的是底部与底部,顶部与顶部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可太近。     2、一条过于陡峭的趋势线,通常不具有实质意义,总体来说30度到45度的趋势线最有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陡峭的上升趋势线,是股票上涨速度较快造成的。这样持有该股的投资大众平均成本较低,随着股价的上涨,获利越来越丰厚,这样越向上抛压就越大,很容易产生巨大的获利回吐压力造成股价狂跌。而一条陡峭的下跌趋势线,说明大众持仓成本很高,大多已经亏损严重,随着股价的下跌,往往很容易因投资大众的亏损惨重而产生强烈的惜售,改变股价波动的方向。只有经过充分换手的趋势线才是稳定的。所以一条陡峭的趋势线通常不具有实质的参考意义。

    3、在下跌过程中,股价在市场气氛较为热烈的情况下,大幅反弹形成的高点相连接,构成的一条向下倾斜的上档压力线。以及上涨过程中,在悲观的气氛下冲击形成的恐慌性低点,相连接的一条向上倾斜的下档支撑线。是最具意义的趋势线。

    (六)趋势线的作用

    1、趋势线一旦出现,股价上涨或下跌至趋势线附近时,往往会对股价的波动产生一定的支撑或阻力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卖买的参考。
    2、当趋势线被有效的上涨或下跌所突破时,往往预示行情已经发生逆转,投资人应考虑买进或卖出,以获取利润或减少亏损。    3、投资人常常因追逐短线价差而造成踏空,趋势线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大势,以免因小失大。    在很多时候,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况,当一个长期趋势线形成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每一次指数探底回落的低点,往往是前一个成交密集区域的高点(阻力位)。而一个下跌趋势中股价反弹的高点,又往往止于前一个成交密集区域的低点。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每一个形态一旦形成,它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后,往往成为一条上升趋势的一个下档支撑,而不会被跌破;每当一个形态的下档支撑被跌破,往往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下跌趋势线的反弹高点(阻力位

     一)均线周期的选择

    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三日到数百日平均移动线都有投资者采用。但是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移动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多数投资人。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均线,比如5日、10日、20日或者5日、10日、30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事实上,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中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

    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又是正好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人采用。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240日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我们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

    很多投资者设置一些不常见的均线周期,比如:7日、9日、13日,27日等等,目地是担心庄家故意骗线。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是短期波动,随时就有主力故意划线的可能。这是因为短期均线最容易操纵,而中长期趋势则很难故意划线,假如所有的投资人参考的均线周期都是240日均线,即使主力知道这一点,他又能怎样做骗线?这正是要三种趋势同时考虑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处心积虑的设置一些不常用的均线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不论是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移动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二)均线系统的优点

    均线系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的确可以将道氏理论数字化、具体化,均线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均线系统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股价波动的趋势。    每日股价起起落落,常常叫投资人难以分清股价波动的趋势。通过均线系统,我们很容易一眼看出股价波动的趋势,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或是横向波动。     2、可以将大众的平均成本公开。    均线系统可以将大众的平均成本公开,而平均成本是判断股价波动非常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得知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成本后,很容易可以从投资人获利和亏损的程度,判断他们的买卖愿望和即将作出的决定,并以此作为买卖的参考依据。     (三)我对葛兰维定理的理解     正如前面所讲,均线系统可以表示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成本,它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表明各个时期投资者的盈利和亏损的程度。投资人盈利和亏损会影响他们的买卖决定,并最终造成股价波动,葛南维因此从中总结出《葛兰维八大定律》(如图)     1、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股价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获利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所以作为买进信号。     2、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3、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性质基本与第二条相似,可参考第二条的注译,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     4、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5、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6、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7、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8、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这种走势的性质与第七条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第七条的定律注解。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第三条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葛南维定律第一条与第二条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第六条与第七条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买进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这种情形必然出现在顶部形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所反映的市场气氛与卖出原因与顶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形态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进出时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投资人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结果。    在葛兰维八大定理中,第四条与第五条的正确运用必须要有乖离率的配合,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乖离率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四)乖离率的形成原因和运用

    在证券市场上,如果投机气氛浓厚,往往在人为操纵下或利好利空的刺激,造成股价出现暴涨暴跌,但是不管怎样终究有个限度。股价离均线太远,就会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因此如果我们熟悉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乖离率,那么必然会提高我们的获利能力,因为乖离率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分析方法。
    乖离率又叫偏离率,它是将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的差距用百分比表示,告诉我们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差距大小。乖离率可以分为正乖离率和负乖离率,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上,则乖离率值为正值;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下,乖离率则为负值;当股价与平均移动线数值相同,则乖离率值为零。    乖离率最早来源于葛兰维的平均线定律,它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分析。因为均线可以代表平均持仓成本,所以股价一旦大幅下跌,跌到平均移动线以下时,其乖离率值为负数。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的负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投资人损失越大。这样大多数投资人因损失惨重而不愿忍痛割肉,导致卖压极轻。同时产生低价买进股票以求摊低成本早日解套的想法,加上低价拣便宜的人,很容易将股价推至均线附近。所以当乖离率负值越大时,股价反弹的可能性越大。    同理,当股价大幅上涨,涨至均线上方,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数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买入的投资人,获利越丰厚,投资人落袋为安的想法自然越强烈,会给股价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股价大幅下跌。这就是乖离率提供的买卖依据形成的原因。    乖离率基期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太短,反应就过于敏感。但是基期的日期选择太长,反应就过于迟钝。通过比较,我们通常将10日平均移动线作为最佳基期,因为它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迟钝。

    公式:

    [10日乖离率=当日指数(或股价)-最近10日平均数/10日平均数]*100%。

    10日乖离率通常在-7%- -8%之间开始反弹,这是最常见的反弹区域,这一点大致与多数人的认识基本相同。但以这个点位作为进场点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数值经常被跌破,安全系数不高,往往又操不到底。作为一个谨慎的投资人,应该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点位,所以我们建议以-10% - -11%之间作为进场时机。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工具书上,都认为乖离率的上下波动的折返点大致相同。事实上它们的波动并不以零轴线对称,而是总体重心略微向上倾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十分慎重的对待,出于稳健的做法我们还是建议在+8%予以卖出,而不应该预期过高。

    运用乖离率时,必须对以下几种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提高成功胜算。

    1、股票流通市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运用乖离率的成功率。
    正如前面所说,乖离率的形成,是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造成盈利和亏损产生的本能反应的结果。总的来讲流通市值越大的股票,机构就越不容易控筹,散户的比重往往也就越大,因此越是遵循投资人本能反应,使用乖离率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2、运用乖离率交易时,尽量在低位成交密集地带运用,而尽量不要在高价位区使用。    股价在低价位处徘徊时,筹码多在投资人手中,因此更遵循投资人的本能反应,成功率相对较高。在高价位区,机构往往控筹很充分,股价容易在机构的操纵下暴涨暴跌。     3、股票业绩的好坏。    从实际运作中可以发现,股票的业绩越好,持股人的心态就越稳定,股价下跌时乖离率值通常较低时就开始反弹。这是因为持有股票的人心态稳定不愿低价求售,持有现金的投资人担心错过良机即早进行买入的结果。而垃圾股通常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乖离率在股价下跌时,往往负值很大时股价才开始反弹。这是因为垃圾股下跌时,投资人往往没有什么信心,持有垃圾股的人经常在下跌过程中为减少损失而忍痛割肉,持有现金的投资人觉得心里不踏实而不敢轻易介入,这都加重股价的下跌力度。所以绩优股通常乖离率负值较小时就开始反转。垃圾股通常跌至负值较大时,才开始反转。所以业绩不同的股票,运用乖离率时应灵活对待。

    乖离率在使用上应尽量地在低数值处买进,在不太高的数值处减仓,而不要担心错过机会。机会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我们应尽量地谨慎对待投资机会,不论错过多少次机会我们的本金还在,一旦因急躁造成亏损,后悔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章 证券分析的本质

    一、技术分析的根源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特有的规律。从宇宙的运动到光的传播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规律,不论任何领域都是在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很多现象因频繁出现次数过于密集,以至于造成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表面上看是一种巧合,实质是事物的本质表现。透过所有物体一旦失去支撑或阻力,就一定落到地上这一规律,伊萨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埃德蒙特·哈雷通过大量的研究通过运算,预言1682年出现的一颗彗星,将在1759年重新返回,这一推断最终在哈雷去世的17年后被验证。爱迪生通过对电的大量研究,最终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他们之所以有惊人的预见与发明,无一不是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对规律加以总结,最终了解事物的本质。只要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并对规律本质加以了解,一切事物未来的变化都能够较为精确地预见。

    人的行为也是有规律的,通过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研究,就可以提前预知他们未来可能所作的决定。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思维是独立的,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的见解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在某些方面超越常人。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当你酒足饭饱之后,看见一根金华火腿会有什么感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熟视无睹。但是当你饥寒交迫时看见它,又会有怎样的感觉?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垂涎三尺,无一例外。    当我们的梦想成真时,有谁不是兴奋不已?当我们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时,又有谁不是痛心疾首?    当别人的孩子病了,也许你会无动于衷,但是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又有谁不是心急如焚?    如果我们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的财富,有谁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如果我们从一无所有,一夜之间富可敌国时,又有谁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我们的痛苦和快乐,有谁不是建立在利益得与失的基础上?人和人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利益得失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我们的利益,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人类秉性最直接的表现之处,所以市场的运动也同样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早已被前人总结归纳,只要认真观察,客观分析,我们就可以站在前人肩上,轻松地将隐藏在规律背后的本质加以揭示。    技术分析是前人运用统计原理,对于市场进行大量统计归纳,从较高的成功率中,总结出的分析方法。就像大雁的飞行方式,大雁不懂什么是空气动力学,但是长年累月的飞行,不断尝试,使它们发现用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行最节省体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这种特有的飞行方式。技术分析的形成也是一样,投资人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一些图形和某种现象一旦出现,买进股票或卖空股票获利概率都非常高,他们将这一种现象加以归类,就逐步形成了一种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可以分为指标分析、形态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时间周期分析。从表面上看是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实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特征的总结。仅仅利用单一的技术分析方法分析股价未来波动,实践证明准确性并不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有时候某种技术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给出买卖时机,但是有的时候却失误率很高。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以至于有时我们无法正确判断。这些原创人在金融市场倾家荡产,用血与泪总结出的经验,尽管有缺陷,但都是他们对市场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观察。    传统的技术分析,很像我们判断黄金真伪的方法。有的是用手掂它的重量,有的是观察它的色泽,有的测试它的硬度,所有方法都是对于黄金某些单一特征的了解。事实上运用单一的方法,失误的机率很高。就像只了解黄金的密度和硬度,而不知道它的颜色,通过这两个特征研判,就有可能被人用铅所蒙骗,不论硬度和密度铅与黄金都比较相似。反过来如果仅知道黄金的色泽,并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也会被人用黄铜所迷惑。    因此可以说不论任何的单一分析方法,都不可能十分精确的判断,如果我们希望对投资机会有更为精确的把握,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技术分析的学习借此了解市场的本质,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只有明明白白知道市场本质,才有长期获利的希望。找到它的源头所在,才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大量统计,以及认真分析技术分析形成的原因,以此了解股市运动规律的本质。然后通过对市场内在规律的了解从各个角度综合研判,而不局限某种单一方法,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所有技术分析家或技术分析理论的创始人,都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些规律的内在原因就是投资大众的本能反应。    通过前面对于技术分析体系中的形态分析、趋势分析的剖析,只要我们头脑中不加以任何偏见与固执,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技术分析的形成,是投资大众本能反应的结果。所以正确的学习技术分析,应该以此了解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的本能反映和心理变化。

    二、残缺的基本分析

    实际上,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不仅仅是股价的波动,股票基本面对投资人心理同样也能造成很深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股价的波动,因此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基本面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基本面的关注不是说去了解传统的基本分析的分析方法,而是通过了解投资大众对于基本面的认识和看法,来了解投资人在基本面有所转变之后买卖欲望的变化。
    所谓传统的基本分析认为,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未来前景,上市公司经营前景好股价就高,经营前景差股价就低,而不是供求关系决定股价的波动。    基本分析必须是建立在完整、真实、全面的资料基础上。但是基本分析者,又怎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研判资料的准确性?上市公司伪造财务报表的行为屡见不鲜,不说中国市场一般性的伪造业绩,仅仅大案就年年层出不穷。无法无天的琼民源、000557银广夏、600083红光、600065大庆联谊、600709蓝田股份等等等等。2001年,有关部门抽查了16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数额达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不成熟市场才会出现的现象,即使在成熟市场上也是同样,就连一些过去信誉极好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也屡见不鲜,安然、施乐、世界电信、默克制药等等大公司伪造财务报表案,就是近年前才发生的。财务丑闻就更不计其数。著名评级机构魏斯(Weiss)于二零零二年六月中旬表示,三分之一美国上市公司可能篡改盈利报告。基本分析者怎样避免这些地雷?

    基本分析忠实的拥护者认为,只要有全面的资料与理性的头脑,就可以对每一只股票进行精确的定价。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即使可以保证资料的正确,一个公司如果出现了被收购或兼并、重组的情况,是否能以过去的资料,在股价飚升前发现它的内在价值的转变?历史一次次证明,一家公司在正式公告兼并和收购之前,股价往往已经经过大幅上升。我们翻开走势图,看一看600779科利华、000590紫光药业、600735兰陵陈香、000004北大高科等等过去的走势,就可以明白什么叫做走势包含一切。仅在2000年,深沪两市就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更换,占当时所有上市公司的百分之十以上。再加上公司内部资产重组,每年都有几百起之多,有的公司的重组更是彻头彻尾。比如600845宝信软件,在第一大股东的重组下,从一家生产钢管的传统型企业,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家全高科技公司,生产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讯系统、软硬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等新型产业,到了今天除了证券代码未变,其余完全面貌一新。而股价在公布重组前,上涨了一倍还多。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怎样在消息未公布前,正确分析股价上涨的原因,同时有能力及早跟进?

    基本分析者坚信基本面影响股价,但是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股价也同样在影响基本面,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只股票的业绩极为优良,股价达五十元左右,每股的配股价可以达到三四十元。而另一家公司因股价不高,只有十元左右,它的配股价最多也就是八九元。同样的总股本与配股数量情况下,前者明显比后者募集的资金要高出很多,所投入新的朝阳行业的资金与科研资金,就明显会多得多,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些优势必然会有力地推动基本面的再次高速成长,这就是股价影响基本面的例子。

    一家公司的业绩好,股价就长期走牛,在市场上成为龙头。比如四川长虹,在这个市场上每个人都知道四川长虹是彩电生产的龙头企业,有多少人因为证券市场自觉了解四川长虹的产品情况,最终信任这家公司的产品。几年前,长虹公司的空调还未推出,市场上已人人必知长虹空调即将面市,这是任何的广告所不能代替的效果,是因为股票的示范效应。好的产品不仅可以使公司出名,好的市场形象也同样可以使它的产品出名,再刺激公司的销售。

    基本面影响股价,股价的走强又回过头来影响基本面,不知道基本分析者是如何分析这种互相推动的现象,如果基本分析不能够对以上的几点理性客观地分析,即使我们不能说基本分析毫无意义,最少也可以说基本分析是不完善的。

    基本分析认为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及早进入就是最明智之举。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他们在几百年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即使是有人在几百年前知道它的价值,对于他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可以给他带来财富?假设世界石油储量像海水一样丰富,它的价格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昂贵?如果仅有现在世界石油储备的10%呢?

    表面上看基本面的变动是股价波动的内因,实质只是借口,炒作的理由。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基本分析,因为尽管基本分析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但投资人对基本面的看法,却能够影响投资大众买卖股票的欲望,最终造成股价的波动。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譬如有两个股票同时开始下跌,一只股票是绩优股,另一只股票是垃圾股,可以肯定的说,这两支股票通常是垃圾股跌的较快幅度较大,而绩优股跌得通常较慢,而且幅度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持有垃圾股的多为投机客,他们通常没有持股的信心,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哪怕亏损较重也肯忍痛割肉。而持币观望的投资人也因种种担心不敢轻易进场,所以垃圾股通常下跌较快。而绩优股则不同,这种股票的持有者信心较大,所以一旦股价下跌,不肯轻易割肉,甚至还有不少人还敢逢低买进摊低成本,持币的投资人也因是绩优股敢于买进,所以在同等的市场气氛下跌幅要小于垃圾股,下跌速度也会小于垃圾股。这就是投资人对基本面的看法影响股价波动的实例。在所有股票的投资过程中,95%以上的投资人会适当考虑基本面的变化,只是程度不同而以,完全忽视基本分析仅仅是极个别走火入魔的技术分析者。因此我们应该留意的是投资人对基本面的认识,而不是基本分析本身。

    基本分析影响投资人的交易欲望是十分常见的事,有的人因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担心股价下跌,急于卖出而不愿买进;有的人担心转配股上市造成供大于求,而急于卖出股票;有的人因洪水肆虐,担心洪泛区的公司业绩受到影响,而卖出股票;有的人因为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好转,认为股价会上涨,因此买进股票;有的人因相信某公司中期业绩较好,而买进;有的人因为中国加入WTO而买进入世受惠股;还有的人发现宏观经济开始向好,而买进股票。这些都是基本面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造成他们的交易行为。

    投资大众对基本面的看法,和他们面对股票波动的本能反应,影响了他们的买卖欲望,买卖的欲望又影响了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最终决定性的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不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生命之源的水和氧气,它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们的价值绝对不是钻石所可以相比,但是价格与钻石却不可同日而语。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价值连城,一方水的价格才几毛钱,而氧气根本就没有价格,这就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一颗完美的钻石也许是举世无双的,每一个人都想得到,所以水涨船高。而氧气与水却随处可见,得到容易所以就不具有较高的价格,所以说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不仅仅在股票市场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论在期货市场、艺术品市场、还是菜市场,世间万物所有的价格都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不是什么内在价值。

    所以想要成功,就不能按照传统的基本分析,去分析某一条消息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意义,这样毫无价值。而是要看大众投资人究竟怎样分析这一消息,投资人的理解最终会成为实质的买进和卖出,影响供求关系造成股价波动。不论投资人对后市的看法是否正确,只要看好的力量大于看空的力量,就会使需求大于供给,造成股价上涨;只要看空的力量大于看好的力量,就会造成供大于求,造成股价下跌,至少暂时可以改变股价的波动。就像一九九九年美国纳斯达克的网络股,尽管现在已经证明过去网络股的投资人大都是错误的,但是股价却在他们狂热的购买力推动下大幅上涨,有的股票涨幅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只要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早已经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了,又何必站在一边说一些没用的废话?以上就是我对于基本分析运用地理解。

    除了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投资人的买卖决定。这些因素只要投资人认为会影响股价的波动,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因为只要大多数投资人相信会影响股价的波动,就会引起他们的买卖行为,投资人看好后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造成实质的购买力;投资人看空后市,不论是否盲目,有实质问题也好,流言蜚语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底里也好,或者杞人忧天也好,都会导致卖出,形成供求关系影响股价波动,而不论这种看法是对是错。

    三、操纵行为对股市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股价波动的真正原因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影响股价供求关系的不仅是投资大众,当大机构获取十分明确的信息,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往往是改变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散户只是一盘散沙,仅仅是它们在市场上进出,只会有一些小风小浪,只有机构大户的巨量资金介入,才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机会,我们要捕捉的就是这样的投资机会。

    机构大户的操纵行为与市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股市是充满投机气氛的场所,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杜绝投机行为。因为正是由于证券市场存在着这种心理,才使得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如果完全消灭投机操纵行为,管得过死就会使市场波澜不兴,市场不景气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妨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操纵行为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够加以适当的监管和引导。

    只要有投机机会,就一定会有机构大户蜂拥而至,通过操纵股价博取利润。我们且不说新兴的中国股市机构们是如何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这些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被誉为最成熟健康的美国股市,自始至终都有操纵行为贯穿整个证券历史。1929年的股灾,是摩根斯坦利集团和其他金融集团操纵失败的产物;垃圾债券之父麦克尔·米尔肯,因涉及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内幕交易案被控有罪入狱,这一案件直接造成了1987年的股灾;乔治·索罗斯自九十年代以后,首先袭击了英镑,导致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放空墨西哥货币,使被誉为外国投资者天堂的墨西哥在一夜之间就变成地狱;1997年一手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随后突袭香港。这一连串的运作中没有人会说乔治·索罗斯没有操纵行为。

    投机取巧在任何国度都有市场。1999年一位投机者首先以每股几美分的价格,大量买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之后在互联网上放出重组并购的假消息,造成大量跟风,使该公司股票大幅波动,他迅速卖出股票获取巨额利润,最终被美国证监会严厉处罚。直到2001年,这种操纵股市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中华网和包括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雷蒙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美林证券公司等中华网上市承销商,以涉嫌操纵股市的罪名,被美国中小股东告上法庭;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以调查华尔街股市分析家是否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中存在操纵行为,为承销或拥有此类股票的投资公司制造舆论牟取利益,并从中捞取分红收入;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女分析师一边向投资者推荐,一边出售自己持有的同一只股票;纽约州检察总长埃利奥特·斯皮策2002年04月8日宣布,美国投资业巨头--美林公司涉嫌通过损害客户利益谋取私利,纽约州最高法院已经命令美林公司改革其经营行为。

    这些案件都是近年才曝露出来的一小部分问题,就像冰山一角。但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操纵行为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只是隐藏的程度和操纵行为是否出格而已。

   根据定义得知操纵股市是指一种证券欺诈行为,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以获取利润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的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股票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和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

    尽管定义清晰,事实上监管部门很难真正区分并证明机构的操纵行为。如果我所公布的消息是确实的,那算不算操纵?如果不算的话,有的公司为了配合机构的进货或出货的方便,伺机公布一些有利机构而又是事实的消息,又怎样理解这种行为?如果我强调个人观点,比如对市场的一些分析和看法?算不算是散布未经证实或者可以起到误导作用的信息?如果算的话,那么证券分析师难道从此不再分析市场,从此不再论市了?如果不算的话,某些分析师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报喜不报忧,有所隐藏地公布某种信息或者断章取义地传播某些消息,这些行为证券监管机构又怎么加以区分?

    在制定证券法规时,没有想到还有另一些行为同样能够控制市场,华尔街所流行的名言中有一句非常著名:“某某人打了一个喷嚏,华尔街立即就会感冒。”这句话说明了那些金融大亨对华尔街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事实上这同样是描写影响股市的操纵行为之一。在华尔街有很多久负盛名的人物,很多投资人包括投资基金经理人都以跟进他们作为买卖的依据。当这些人看好一只股票,并大量地买进之后,往往会通过某种渠道告诉广大投资人他极为看好这只股票并持有这只股票,结果必然造成这只股票被别的投资人买进力量所推高。随着股价的上涨,他们又乘机悄悄卖出手中获利丰厚的股票。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大鳄,都曾经运用过这种方法,又有谁因此被指控操纵市场?乔治·索罗斯操纵股价就使用过这种方法。他曾经在90年代初投机英镑。在当时来讲,英镑的确有很大的贬值压力,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量子基金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赢得这场决赛的冠军,因为量子基金本身筹到的资金仅有100多亿美元,而英国政府则有多于他几倍的外汇储备。英国政府如果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度过这次危机。但是索罗斯在自己吸进足够的货币之后,就开始到处宣传自己看空英镑,利用自己巨大影响力引来更多的跟风投机商,并鼓动一些经济学家加入他的行列,为自己冲锋陷阵,形成巨大的抛压,最终迫使英镑贬值。

    另外内幕交易也同样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之一,在国外上市公司交易自己公司的股票是正常的行为,上市公司很多时候都有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消息,他们的交易或多或少都涉及一些内幕信息,那么这是否属于违规?如果是,难道他们就不再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了?监管部门又怎样能够完全避免这种内幕交易的行为呢?美国安然公司的很多主要股东,不就是一直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直到公司破产才暴露出来的吗?

    成熟股市在证券法规范以后,操纵行为仍然被严令禁止。但是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因为证券法也无法在合法与非法之间划一道极其分明的界限,只要这种界线不是绝对明确,就是试图操控市场者大作文章之处。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机构操纵时适可而止,不要过于放肆是不会给他带来隐患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金融市场上最成功的赢家,事实上就是最成功的骗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投资大众,当大家真正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将所有的人都骗进他所设的陷阱中,然后悄然离去。于是他成功了,他所有的获利都是那些相信他的人亏进去的,他所用的方法和江湖骗子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更隐蔽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手法称做谋略。

    任何市场上都存在操纵行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较成熟的市场上,机构只能够在某些方面影响和诱导投资人,而不能完全掌握股价的波动。但是它们获利的关键是一样,都是利用散户的恐惧与贪婪,使他们在高位买进机构卖出的股票,而在低位割肉卖出股票给机构,使机构可以顺利完成高抛低吸,以此获取利润。

    在证券市场上不可能有新的事物,今天发生过的以前同样发生过,以后还会继续发生。证券市场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永远是操纵与被操纵。

    四、庄家的思路

    当一个上市公司内部发生变化,或者宏观经济要发生转变时,机构往往凭借自己的信息网和对机会的敏感,迅速发现投资机会,准备投资。他们的资金量十分巨大,进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必然会在图表上留下蛛丝马迹,这样就为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依据。

    机构对后市的真实看法,绝不会告诉我们,反而会遮遮掩掩。但盘面是无声的语言,它会用独特的语言,将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机构和投资大众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机构在低位买进时,需要投资人卖出股票给他;机构在高位卖出时,需要投资人在高位大量买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一定要用某种手段影响投资人,他们不可能威逼投资人买进,只能通过欺骗来诱使投资人进行交易,所以一切方法都是建立在对投资人了解的基础上。用小利诱使他们进入,然后大量卖出获利丰厚的股票。用他们最厌恶的手段搔扰他们,迫使他们在损失惨重的底部区域卖出股票给自己。

    以上的一切只有借助于市场的气氛隐藏他真正企图,才有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投资大众的看法,就可以从市场的波动方向中判断出机构的举动。因为没有机构暗中交易,股价必然会朝着投资大众预期的方向波动。当出现股价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相违背,大多数投资人看空后市纷纷割肉,而股价却不再继续下跌,反而开始逐步上涨,这往往是机构借利空吸货造成的,表明有新的力量在偷偷大举介入;当绝大多数投资大众认为股价还会一涨再涨,看好后市积极买进,股价却不上涨,反而出现较大的成交量并跌破支撑,必定是机构借助于良好的市场气氛,大量出货造成的。股价的波动投资人越不认同,反转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投资的最佳点位,就是在极端的市场气氛中,在市场最热烈时,寻找卖空的机会;在最凄凉的市场气氛中,寻找做多的时机。

    为什么我们要紧盯这些大的资金持有者?首先他们的资金十分巨大,只要开始进场,不论对错,都会直接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推动股价上涨,这样我们就可以紧跟机构获利。可以说研究大机构的动向,就是研究资金的运动情况。

    另外,持有大资金的机构通常有十分强大的调研能力,专业水准高,信息灵通,从宏观分析到行业分析再到公司分析都比较精通,更能把握大趋势发展,对投资机会更敏感。他们的资金巨大,进出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退出更是十分艰难,所以通常会等到很有把握时,才会小心进场。当他们进场时,通常表明随后这只股票会有实质改变,机构大户的介入越深则说明后市越有实质的题材。

    并不是说这些大资金的持有者就一定会获利,他们也同样会出错,历史证明只有高水平的机构才有可能获利。

    许多人对机构充满迷信,认为机构是战无不胜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真正最终能够全身而退,并获取丰厚的利润的庄家是少之又少的,绝大多数的机构都是亏损累累损失惨重。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市场的机构,才有成功的机会,否则他们只会比中小散户的结局更惨。

    其实对机构的迷信是无知的行为,很多的机构甚至根本不懂的投资之道,而误以为资金为王,以为大资金就可以决定一切操纵一切。充足的资金是可以操纵价格,可以使股价随心所欲的上涨下跌,但是出货,唯有投资者的认同,才有可能买进,否则必然会失败,我们看看中科系、四川湖山、亿安科技之流,就可以一目了然。

    还有人很多人误认为每个机构大户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操盘风格,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各种风格和喜好,正确地对号入座才有成功的机会,这实在是无稽之谈,真正的高手是不可能有风格和特色的,因为他们所有的着手点都是散户的心理,和当时的市场气氛,以及怎样做才能符合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性格。那些自以为是的,顺着自己性格的炒作的蠢庄,必定会很快被市场所淘汰,这样的庄家即使跟对了又有什么好的结果?

    五、黄金买点的形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端,正确的把握绝佳的买进时机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最佳买进时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找到一些能够上涨的股票,但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仅仅会上涨的股票,而是要去寻找最具潜力的股票,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精益求精。所以通过设置一些前提,作为选股的条件,是我们提高胜算的基础。

    1、有宽广的底部。
    我们的首选是有漫长筑底过程的底部形态,这是因为底部过程中在低位盘旋的时间越长,平均持仓成本就越低,一旦向上突破投资人卖出股票的愿望十分强烈,机构很容易吸进大量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往往说明机构有十足做多的信心与实力,因此后市的涨幅就十分巨大。     2、突破时极其巨大的成交量。
    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是研判黑马股的重要手段,不论任何时候,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巨大成交量伴随的突破,突破时成交量越大,越具有意义。它表明投资大众因稍有盈余,或损失稍有减少就急于出局,遭遇机构大户的的大量买进形成的,所以越大越好。     3、极高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是我们选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相对强弱就是指一只股票与一群股票,或者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走势强弱比率关系,它也可存在于一个板块与大盘指数之间。最早提出相对强度的是罗伯特·雷亚。我们现在所指的相对强度,是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当大盘上涨10%时,如果某个个股在同一时期上涨幅度小于10%,我们就说这只股票的相对强度弱于大盘。而另一个个股的涨幅在同一时期大于10%,我们就说这只个股的相对强度强于大势。当个股强于大盘的程度越大,相对强度就越高。当大盘在下跌的时候,而个股在上涨,更说明相对强度极强。买卖股票的重要判断依据,就是相对强弱。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买进任何相对强度较弱的股票。如果大盘持续上涨,个股尽管也在上涨,但是相对强度却较弱,常常可以说明该股的上涨是十分被动的,多是大势上扬带动,表明这只股票上涨将十分有限。我们选择最佳股票时,前提就是在大势长期下跌的急速下跌期买进股价大幅上涨,伴随极强的相对强度突破阻力位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走势通常是机构利用悲观的市场气氛,大量买进股票造成的。

    在大势接连下跌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被深深套牢了,套牢的恐惧会使人难以忍受,解套愿望强烈。而在这时却有一只股票不跌反涨,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担心股价回调,因此大多产生强烈落袋为安的念头,急于卖出。而持币的投资人通常会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不敢轻易进场,因为在他们身边有着太多屡作屡挫损失惨重的朋友。即使敢于买进,通常也是试探性买进。或者去买进一些相对强度稍强的股票,这样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而更多的投资人干脆去买跌幅巨大的股票坐等股价反弹。这样相对强度最强的股票很容易大量集中到机构的手中,可以说这种走势的结果就是机构大量吸货的产物。既然他们肯大量买进,往往预示着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4、异常悲观的市场气氛,或者较大利空个股。
    在作多某只股票时,一致看空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悲观的市场气氛下,大多投资人都十分谨慎,出于恐惧心理投资人极易卖出手中的筹码,因此机构只要稍稍拉高股票,很容易吸进大量的筹码。越悲观的市场气氛越是买进的最佳时机。而市场气氛热烈的时候,大多数投资人往往对未来满怀希望,机构很难吸到大量的筹码,所以不论任何时候,尽量不要在市场气氛良好的时候买进股票,这样成功的概率不高。如果以后容许卖空股票时,也要尽量在气氛热烈的市场中卖空股票所以,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有机构开始大量买进某只股票,就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涨的开始,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是万万不敢大举进场的。因此,只要我们找到了被机构不顾一切大量买进的股票,就等于找到了未来的龙头。以上的方法就是为这一目的而设,最佳的投资买点是当以上条件都同时符合时,为最佳买进点位。也就是说,某只股票在大盘长期下跌过程中,它反而形成宽广的底部,最后在市场一片看空中,在极强的相对强度下,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颈线时,即形成最佳的买进时机。这样形成的买进时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功率极高,因此我们称之为黄金买点。但是真正完全符合以上条件的投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当符合前面的两个以上条件伴随着股价的突破时,往往也是较好的买进时机,因为它们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应该十分慎重对待。

    我们应该引以注意的是,这些前提并非是死的教条,随着未来市场投资主体渐渐改变,以上方法也许渐渐会不再适用,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论是任何时候的金融市场,永远是机构大户与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对奕,机构大户利用对市场投资主体的了解进行操纵,以求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我们只要真正明白股票的运作规律,了解市场上的投资主体的心理,从中找到最佳的方法还是易如反掌的。

    机构介入程度最大的股票,事实上也是最好与其他的股票区分的,因为它的走势往往与大众的预期截然不同,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真正困难,不是在于是否能够发现它,而是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在悲观的气氛中全仓杀进。更多的时候,恐惧和担心使我们更愿意在良好的气氛中,买进与大多数股票趋同的股票,因为这样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的是最好最强势的股票,就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我们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真正的目的就是了解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充分的了解,才可以真正找到蛛丝马迹。事实上不仅在证券市场上这样,任何的行业都是这样。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通过对机床正常状态下的了解,可以在机器出现故障的一霎那间,知道机器出现了什么样的故障。警察通过对正常人心理的了解,常常轻易发现那些已成惊弓之鸟的罪犯。(出于恐惧心理当周围出现警察时他本能地想逃避,而不敢正视。)我则通过对于投资主体深刻的了解,推断股票市场的走势,当某个股票一旦出现与大众的看法不和谐的异动,则说明有新的情况出现了,这往往很可能就是新的投资机会。

    六、最佳卖点

  股市有言,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当我们学会掌握最佳的买进时机进行交易之后,仅仅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掌握最佳的卖出时机。市场上最遗憾的不是原本就一无所有,而是在股票刚刚上涨的开始,投资人就纷纷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它狂涨,或者死死的抱住股票,任它暴涨暴跌体会上上下下的感觉,直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极少有人可以一直持有到高价区才卖出,为什么会有这么痛苦的遗憾?究其根源,只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一个长远的持股计划,不会捕捉最佳的卖出时机,因此很容易被股价小幅波动所困惑,最终失去了应该到手的巨额利润。如何选择最佳卖点,是获利极重要和困难的一环。

    很多人卖出是因为已经获利,而长期持有是因为已经陷入套牢的泥潭,这是完全错误的,好的投资策略恰恰相反,他只会让利润奔跑,而砍掉所有可能使他陷入泥潭的股票。

    首先我们必须要克服错误的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卖出的愿望取决于我们的得与失,卖出意愿通常随着亏损的加大而减少,随着获利的增加而增加,以及我们对后市过分的担心。所有的意愿都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志,而不是客观的推断。或者担心公司的业绩下滑会造成股价的下跌;或者担心市盈率太高难以支撑股价;或者担心某种宏观因素影响公司的前景,再影响公司股价。各种因素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事实上真正影响公司发展前景的因素早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上了,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如果我们希望取得良好的收益,卖出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是否股价已经跌破重要的支撑,开始进入下跌阶段,而不能以个人得失和主观的认识影响我们的卖出决定。

    因此我们首先对自己承诺,除非股票自己走出头部,跌破重要的支撑,否则决不因为任何的原因卖出股票。不论这只股票的价格有多高,有多少的利空传闻,市场气氛有多可怕,或者我们的获利程度有多丰厚。

   最佳的卖出点应随着股价地波动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最大化地保证我们盈利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对风险加以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如何正确选择最佳的卖出时机。

  (如图)股价在长期低迷的底部徘徊,直到有一天股价从盘局中向上有效突破a点,通过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知道行情已经开始翻转上升,于是我们在a点开始买进。因为a点原是颈线,被突破后就会形成支撑,于是我们就将它作为第一止损点。只要股价未跌破a点就静观其变,一旦股价有效跌破a点就立刻卖出。股价在上涨至b点处开始回落,跌至a点处受到支撑止跌回升,并很快创出最近的新高。直到上涨到c点处才遭遇卖压回落调整,逐步回落到b点价位处再次止跌回升,表明b点处又形成新的支撑,因此我们就把b点作为又一新的卖出点。当股价突破c点处,又一个压力被突破,因而这个点位常常会形成支撑,因此我们再次将卖出价位调高至c点,然后看着股价继续进行它的上涨旅途。

    因为有正确的卖出点保护,我们不会为小幅的振荡所吓倒,而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就这样,每当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受到抛压,回落到一个价位受到有效支撑时,我们就将卖出价位抬高至这一价位处,一旦这一价位被向下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时机。这样逐步移动卖出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利润就会越来越丰厚了,但是因为有卖出点的保护,所以我们深深明白,我们决不会将到手的利润重新还给行情表,因此我们就可以镇定自若的冷静观察行情的变化,而不是像大多数的投资人那样陷进深深的恐惧和贪婪之中。

   最后股价较长时间在d点和e点之间盘整,股价屡次在e点处受到支撑回升,因此我们将e点作为新的卖出点位,最终股价跌破e点向下滑落,预示着长期上涨行情的结束,于是我们就在这一价位处从容出局。随后股价往往小幅回调至颈线处即行回落,再次证明了牛市行情的终结。

    用一句话来讲,因为支撑一旦形成通常不易被跌穿,除非有强大的卖压出现才能造成股价跌破支撑。因此每一个新的支撑出现之后,一旦被有效向下突破时,(所谓有效跌破支撑的确认,同顶部颈线的突破确认相同,都是以收盘价跌破支撑的幅度在3%以上作为有效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点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股价趋势的反转。

    很多人在持有股票过程中,很喜欢给自己一个定位,譬如短线投机、中线持有、长线投资等,而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因为任何股票,我在进场前都没有计划准备持有期限。我只会眼盯着自己的止损点位是否被突破,只要我的止损点位不被向下突破,我就会一直持有直到趋势的反转,因为止损点位代表着我的持仓成本和趋势的反转。

    如果我所设的止损位不破,我就会持续持有,而不论是一个月还是一年。但是一旦如果股价向下跌破我的止损,只要规则容许我出局,那怕是仅仅持有一分钟,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局。止损点位的突破意味着趋势的反转,表示着他已经在近期内无法再给我带来利润,因此毫无持有的道理。而股价只要顺着我的预期成长,就意味着它会源源不断的给我带来丰厚的利润,就像好的员工不应该被开除一样,相反应该得到的是鼓励,因此我从不卖出正在成长的股票,无论持有时间是一个月还是一年。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们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来控制风险,每当股价上涨一个台阶,一个新的支撑形成,我们就将卖出点位上移至这一新的支撑价位,用以保护我们已经到手的利润不被侵蚀,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位就立即卖出,丝毫不能犹豫。因为有时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下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往往在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已经下跌很多了。尽管运用这种方法使我们不能卖在最高点,但任何事有得就有失,在我们寻求稳健的同时,就不得不有所付出,要想不被小的振荡所吓跑,适当地拿出一点到手的利润作为获取利润同时控制风险的代价,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势基本向好时一路持有,直至行情反转。

    在整个股票持有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来自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困惑,贪婪与恐惧总是时刻影响我们正常的判断。人的本性总是不切实际的希望自己地投资完美无暇,既不放过任何的利润,又不愿承担一点点风险,事实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整个证券分析体系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我们对市场上投资人的了解的过程。当我们彻底了解了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了市场上的投资人,就逐步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你要想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还需更进一步学习操作的策略。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小序
   有一篇文章叫《田忌赛马》,大概内容是这样的:齐国国君齐威王喜爱赛马,有一天齐威王听说大臣田忌家中有好马,提出与田忌赛马,共赛三场,以三场两胜者为胜方。田忌深知齐威王有很多好马,自己实力略逊一筹,担心比赛失败,终日闷闷不乐。有一位机智过人的谋士听说后,给田忌出了一个十分绝妙的对策,因为田忌的总体实力只略逊一筹,并不是差很多,所以要田忌用一等马与齐威王的二等马赛跑,用二等马与齐威王的三等马赛跑,再以自己的三等马与齐威王的一等马赛跑,这样不争一城一池的输赢,只求大的胜利。田忌采用这个方法,最终果然取得了比赛最终胜利。

  这是一个典型以弱胜强的例子,之所以胜利就是因为田忌运用了最佳的策略,历史上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前面我们对于证券市场的内在波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使投资人可以真正地了解市场波动的本质,但是否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成为常胜的将军?事实绝非这样简单,我们还需要极为完善的操作策略。专业知识本身决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仅要一边深刻地掌握股市运作的规律,同时还需运用最佳的操作策略,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的策略,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而运用错误的策略,不论你对市场的本质了解的程度有多深,最终仍会以惨败告终,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运用操作策略。

    一、长久的盈利方法
     小序    很多人对于股票市场有着很深的误解,不论现在还是过去,股票市场一直被大众视为投机赌博的场所。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最终带进了实际操作当中,加上侥幸与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者接连获利后的夜郎自大,常常孤注一掷以求一朝暴富最终必然会遭受失败的厄运。    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长期成功的前提,不仅仅要有操作的知识,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投资策略。正确的投资策略就是指:每一个希望长久在市场上成功的人,必须以长期经年累月的稳定获利为目标,而不争一日输赢。必须要有经营企业的态度,首先要考虑风险问题,以保证资本安全作为前提,然后再寻求长期而稳定的收益。最后在一切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再追求突破性的利润增长。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这一操作原则,就能够保证在长期稳定获利下,仍有机会博取暴利,尽管我们从不执著于一朝一夕的暴利。     二、中庸之道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总是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操作方法,既可以避免风险,又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这种愿望被多数投资人视为梦寐以求的目标。事实上完美无缺的投资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海市蜃楼而已。因此想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必须走中庸之道。

    “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所谓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走中间之路的意思。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业绩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一时得失,就要尽量地去走中庸之道,而不要过于偏激或保守,因为不论激进或保守,从长远的角度上看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就像我们出门选择交通工具,大多数人出门会选择骑自行车、坐班车、或者乘出租车。这三种方法中,骑自行车是最省钱,同时也是最辛苦,冬冷夏热。坐班车要比骑自行车舒适,但是要有一定的支出,还要花一点时间等班车。最后的方法就是乘出租车,这是最节省时间,也是最舒适,但花费是最大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省钱的方法就是最辛苦的方法,最舒适的方法就是花销最大的方法,而中间的方法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缺点,从舒适程度上来看,它要比打的要差,但要比骑车子舒适。因此综合其优劣,最终我们会选择以班车为我们的首选交通工具,这就是中庸之道。

    不同投资方法也通常大致可分为三种,1:最保守的投资方法,它相对应的是最低的风险加上极低的收益。2:最激进的投资方法,相对应的是最高的风险,同时伴随着最大化的获利。3:稳健的投资方法,就是说既不承担过多的风险,也不过于保守,目的就是在保守的基础上适量承担风险,增加获利能力。

    我们在市场活跃时,常常可以听说某人在一段时间,用少量的资金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人很快就被传媒赋予了新的形象,投资人无不以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质上,他们一部分是被大机构和传媒虚构的,目的就是引发人们的暴利效应,诱使大量资金入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依靠完全孤注一掷的投入加极佳的运气。道理非常简单,在市场上有几千万人参与投资,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总会出现一些运气极佳的投资者屡战屡胜,加上他甘冒一些风险巨大的投资机会重仓投入,所以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利异常丰厚。表面上看,这是十分辉煌的业绩,其实是异常危险的,因为他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孤注一掷的基础上。根本无法承担任何稍大的价格波动,所以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这就是为什么在每一波大行情来临时,就会出来一批这样的人。而一旦行情开始反转,他们就迅速消声匿迹的原因。历史证明,过于激进的投资人几经沉沦之后,有的痛定思痛改正态度,有的屡遭失败的命运最后在市场上消失。他们往往是最没有好下场的。

    凡事有利就有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尽管激进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但保守同样也是不足取的。保守的操作往往意味着很多时候,宁肯失去到手的机会,也不愿承担一点较高的风险。有时为了保障到手的利润而过早卖出,有的时候甚至回避一些风险稍大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形有时就像为了省五毛钱的车票,走六站路一样。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极为恶劣的市场中,它却能够独善其身。他们是过分谨慎的一族。

    我们需要的既不是最谨慎而保守的方法,也不是过于激进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在稳重的基础上,获得持久的盈利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再追寻最大化的利润。

    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一方面追求最稳健的策略,既不保守又不过于激进。大多数投资人在活络的市场中,运用激进的操作大获其利时,我们要忍得住寂寞。在市场极为恶劣的时候,其他投资人过于保守的操作时,我们要敢于大手笔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大势向好时,不要急于追求最大的报酬。在大势极为不利时,也不能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最成功的操作者。既有忧患意识又是乐观主义者,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的极少数人。

 

    第五章 操作思维的误区

    小序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讲,几乎每个人在运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良交易习惯,但是细细归纳又很有共同之处,以下这些是大多数投资人在证券交易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他们失败的主因,我们必须从中吸取经验,以此提高我们的交易水平,并以此了解大多数投资人的交易习惯。

    一、心态重于一切

    在证券市场上,讨论最多的,不是股市分析方法,而是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做好股票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仿佛一旦有一个好心态,成功就会接踵而至不费吹灰之力。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好的心态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确实是不容易的事。因为人的心理变化多少因自身利益和环境的影响起伏。就像一根木板平铺在地上,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可以异常轻松地从上面走过去,但是如果将它放在两栋摩天大厦的中间,敢试而且能够走过去的又有几人?股票的道理同样如此,平时引经据典尽管十分轻松,但是真正当股价的波动与我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时候,又有几人可以平心静气?
    尽管如此,获利真正的基础是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换言之,就是对股票波动根源的了解,而不是心态。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有可能因为偶尔心态不好,无法打出一百环的好成绩。但是一个不懂射击的人也绝不可能因他的心态极佳就打出好的成绩。脱离操作知识,空谈心态,就像一个人坐在随时即将倒塌的大楼下证明自己是多么勇敢一样,是无知的表现。    一个投资人通过不断地学习,随着对证券市场的了解越来越多,心态自然会变得平静下来,不会随着股价的波动而起伏,这就是艺高人胆大的意义。

    二、骄傲自大

    很多投资人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稍有盈余即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做股票的天才,逐渐产生骄傲的情绪。这是十分危险的,只要你的投资生涯开始,不论任何时候,你永远都是在和极限挑战,你的资金永远都是一个百分之一百,而不是一万或一百万,一千万。因为不论过去你的业绩是如何出色---将十万元增值到一千万,还是从一千万亏损到五百万。也不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你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你就一无所有了。这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
    投机行业的困难不是在于一两次的盈利有多么艰难,而是在于如何保住资本的前提下稳步前进。你从一百万亏损50%就变成了五十万,但是你要将五十万增值到一百万,却要盈利100%才行,而不再是先前的50%。当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获取了50%的利润之后,只要亏损30%就又回到了从前的水平。每一次的成功都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公平的事实,但是只要你选择这一行业,你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种不平等。所以不论任何时候,你必须要小心翼翼,因为任何的骄傲自大,都会造成你的疏忽大意,最后转化成为巨额亏损。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每当你骄傲时,适当的失败会给你教训,使你不得不谨慎小心地面对现实,比较容易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分量,但是有的时候,市场的情况十分符合我们的设想,我们就会置身于无往而不利的状态下,接连的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利润和荣誉感,常常会使我们失去自我的约束,误以为自己已经得到成功的钥匙。狂妄和自大,会使我们逐步的扩大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以便赢得更大的成功,并最后作出无可挽回的决策。这种例子不仅是在金融行业存在,还存在于任何商业行为中。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面对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能力。    天有不测风云,只有出身的牛犊才不怕虎,饱经风霜的猎人,永远都明白风险就在身边,稍有大意就会有灭顶之灾,所以他们行事总是慎之又慎。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在不停犯着错误,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许会犯错。但是在关键问题上总是小心谨慎。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清醒的认识,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总是有迅速纠正的能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骄傲却会像麻醉品一样使你麻痹大意,当你真正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不敢骄傲自大了。

    三、大资金的管理

   很多的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人都有一种相似的观点,基金或大资金管理者的成功,就是“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就是说在某一时期,只要市场的平均水平下跌了30%,而某一基金的管理者在同期仅亏损20%;或者在某一时期,当市场的平均水平上涨了30%,而这位基金经理在同一时间获得了40%以上的盈利,就是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从这一点来看,他们要求只是要做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就是成功。但我认为,这只能理解成为是他们为自己不理想的业绩寻找借口,或者是为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留下退路。
    比如说在1990年1月,日经指数为39000点,而到了2000年1月,日经指数仅为为19000点。就是说在这十年中,日经指数下跌了51%,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一个日本本土的基金在这一时期亏损了30%以下,那么这个基金就是成功的基金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可他们却在这十年间成功地亏损了30%。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成功。成功的意义首先在保证本金安全性的基础上,长久持续稳定的获利。不论市场的情况怎样,资金的管理者必须有责任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然后再稳定地得到回报,而不是依靠整个市场给你的回报。不要以任何的借口来隐藏你亏损的真正原因,这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也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你没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和信心,就请你离开市场,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的借口。

    四、错误的理念

    很多人认为,所谓传奇的成功人物,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和神秘的力量,能够使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通过对事物的了解和统计,掌握了它的规律。而不是能够使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正如人只能做到是四两拨千斤,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举起千斤重物。
    很多人认为,在进行操作前,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性格的周期操作,有的人因反应灵敏适合短期炒作。有的人因极具耐心与毅力就适合中长线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年复一年亏损的投资人信奉这一法则。    这种想法是荒谬的,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事物的态度,成功的人竭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失败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须要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到哪一种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方法然后自己去适应。物竞天择,证券市场上也同样如此,成功的路事实上只有一条,就是你去适应客观规律。    因此,想要成功,就请你放下狂妄的自尊。

    五、频繁短期交易

    大多数投资人为了取得最佳的投资收益,或者因为贪婪,反反复复进进出出,以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他们往往以几天甚至与几个小时的走势,就轻易判断股价的波动方向。其难度就如同,判断一只母猫的肚子里的小猫,几只是母的几只是公的一样。但说什么都是连猜带蒙,不具有实际意义。就像我们将自己的旅费,交给刚在火车上结识的的陌生人保管一样,是对自己资金的不负责任。
    有实力的机构和证券商以及经纪人也都非常鼓励市场的参与者进行短线交易,因为这样可以各得其所。经纪人可以得到佣金的提成;证券商可以得到更多的佣金;而炒作的机构则可以毫不费力的使盈利的投资者垫高持股成本,这样可以使他们在高位出货时没有太大抛压。既然目的都如此明确,因此他们就会不择手段的鼓励投资者进行短线交易,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一些短线英雄式的人物,告诉市场的参与者盈利的真理就是寻找短期的盈利机会冲进杀出然后积少成多。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有了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的牺牲者。    选股有时很像我们结交朋友, 短线交易就像我们通过和一个人短暂交往,通过几句话就开始信任他,并开始经济上的交往。中线交易就像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才开始认定一个人的品行,再决定是否较深地经济接触一样。而长线交易者像一个人通过成年累月的交往,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开始在经济上合作。孰优孰劣那一种更可靠自然就十分了。   

    六、不能把鸡蛋放在一起

    大多数人都认为,分散风险最佳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成不同等份,分散在不同的股票里,最好还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里,借此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华尔街有一句名言:“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这样的投资建议我不敢恭维,风险的控制在于精确的选股,和严格的止损的态度,否则你就算将资金分散到所有股票上,亏损还会持续。
    不论市场如何有利于我们的投资,也不论我们的投资技巧是否高明,我们对股票的看法总有差异,绝不会对所有的股票一视同仁,如果你最看好的股票上涨了100%,而次一等的只上涨了50%,如果我们将资金分散在这两只股票中,你仍然失去了最佳的获利机会,这种错误是不应该犯的。我们必须要信任自己的判断力,并投资于最看好的股票,而不是四处撒种广种薄收。    除非你的资金已经大到几千万,三四支股票对于你来讲已经不容易进出了,你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分散,但目的也应该是为了进出的自由不受瓶颈所限,而不是以此规避风险。

    七、期待利好

    浏览了几个最有人气的股票论坛,发现人气低迷时,几乎大多数投资者在失望之余,都会期望管理层发布特大利好刺激麻木的心灵,使低迷的市场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心理随着股指的走低,日渐强烈。回顾历史也很有相似之处,人们中总是希望于利好的消息刺激股市,事实上我们应该放弃这种期望,这种预期的结局最终只有一个,就是再一次深深的失望,再一次受伤。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风风雨雨的十三年,不论任何时候,不论任何行情,都不可能在利好的带动下出现,历年的减息、国有股减持的暂停到撤销、佣金以及印花税的屡次降低,以及林林总总的所谓利好,有那一次的行情是从利好中酝酿出来?又有哪一次行情的结束是由利空开始?     行情永远是在绝望中展开,在憧憬中结束。

    八、热衷摊平成本

    这是投资人最常见错误之一,当他们买进的股票一旦出现亏损,首先想到的就是摊低成本,以求早日解套。因为他们认为,当在10元钱价位处买进了5000股股票后,股价跌至5元处,如果补进5000股,平均成本就降低至7.5元,只要股价涨至7.5元处就可以解套了,要有机会涨到10元还会还有所获利。所以每当股价在下跌途中出现了有所放缓的迹象,就会有很多投资人开始补仓,有时甚至于在一只股票上多次补仓,逢低就买。他们将这种方法当作解套良方经常运用,在牛市时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帐面获利不少,并且固执地认为自己找到了制胜法宝,其实是十分危险的,往往是破产的捷径。
    很多人也许会不以为然地说,我已经有了很多次向下摊平的经验了,而且总是使我及早地解套了呀!是的,有的时候错误的方法也会使你有所获利,但是运用错误的方法,你不可能成为常胜的将军,并最终使你付出惨痛代价。    有一个朋友因为运用这样的方法不断解套,使他深信这种方法的实用,最终在1997年5月7日45元处,开始买进000568泸州老窖后不断在38元处,30元处两次补仓。还有的人在24.5元处买进苏常柴,并连续在21元处、17元处补进。其结果只要看一看走势图就可以得知。只要经历过几年股市的人,都可以举出无数相同的例子,但是大多数人仍然继续在犯这样的错误。在我曾经所在的证券营业部,股票持有量最大的股票就是600602广电电子,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人最早就是在2000年3月初,24元左右开始买进,随后在股价一路下跌过程中,不断补进并因此深深地套牢,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有机会解套。运用向下摊平的的手法进行操作,就像在埋有地雷的地里挖红薯一样,尽管不会每次都出事,但是一旦出事就是致命的,最终得不偿失。    我们必须从现在对自己承诺,不论任何时候,除非第一次买进的股票出现了获利,才能考虑加仓,否则绝不买进。真正的高手,只会在获利的时候加码,而不会在亏损时补进

    九、挂单的习惯

    在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投资人在交易时都有挂单的习惯,在买进时斤斤计较几分钱的价位往往将买单挂在买二买三档位上,不能迅速成交;在卖出时也同样,将卖单高高挂在卖二卖上或者更高的价位,希望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几乎很少在卖出价格买进,或在买进价格卖出,以便迅速成交。
    这是不容忽视十分恶劣的习惯,许许多多的投资人都曾经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事实上,如果你真的看空或看好后市,又何必斤斤计较几分钱的价位?我曾经见到很多的投资人,仅仅因为想多卖几分钱,没有成交,最终被深深套牢其中。或者为了省几分钱,最终没有买上心仪已久的股票,与暴利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惋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因小失大,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朋友,回顾一下你的交易生涯,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真心希望你可以迅速加以改正,古人曾经说过,从善如流,宜哉!

    十、迷信股评

    很多人十分喜爱听股评的意见操作股票,因为他们认定这种方法是致富的捷径。《经济半小时》曾有一个统计,"新入市的投资人在第一年大约有60%以上听股评推荐买卖股票。"很多人认为这一统计过于保守,但不论事实如何,最少说明听从股评建议,操作股票的人在投资者中占很大比重。
    实际上这恰恰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可以静下心想一想,如果股评家们能够点石成金,为什么还不自己蒙头买进,既轻松而且获利丰厚何乐而不为?反而告诉素不相识的人,自己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到处赶场作股评?深圳过去有人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项目是行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其中科学家排在了第一位,而股评家却排在了倒数第三位,与三陪女齐名。很多人为他们鸣不平,事实上这是他们咎由自取,下面的例子很可以说明问题。    2000年中国股市开始清理历史遗留问题转配股,当时有转配股都被视为有利空消息,所以在四川长虹转配股上市前,当时几乎所有的股评都提出了四川长虹存在大量的转配股,应小心观望,或者退出的意见,几乎所有股评家们都不看好长虹后市,四处提示它的转配股问题,鲜有不同意见。直到长虹转配股上市前,才仅有寥寥无几的股评,谈起长虹转配股曾经上市流通过的事实。    其实早在1995年8月21日,因为上交所违规,导致长虹转配暗中上市流通,最终造成长虹股票三个月的停牌,这就是著名的长虹风波。这一事件当时十分轰动,但是几年后,长虹所谓的转配股上市时,却极少有股评提醒投资人注意。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无外乎有两个,1:道德问题。就是说这些股评是知道长虹的转配股早已流通,但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隐而不说,甚至于落井下石制造恐怖气氛。2: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有很多的股评进入市场很晚,才两三年的时间,没有经历当时的长虹风波。这同样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一个刚刚入市毫无经验的人就大写股评文章,侵扰投资人的判断,同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历史证明股评的意见往往毫无意义,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股市,在成熟股市也是一样。美国的一个咨询公司在2001做过一个统计,股评家们在99年到两千年底所推荐的股票,普遍有较大的跌幅,而他们没有推荐的票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说股评是没有正确评估后市的能力。    事实上不要说股评,就连最具专业的基金经理在基金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如果以标准普尔指数作为参照物的话,各共同基金真正最后跑赢大市的,也不超过总额的2%。有的人对我的看法嗤之以鼻,他们总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即使他们的水平不高,我们也应集思广益。对此我不能赞同,有句话俗话说得好,两杯五十度的水加在一起还是五十度,永远不等于一百度。    注:很多人做类似讨论时喜欢说是针对极少数的,而我想说的则是正好相反,我是针对大多数的,因为毕竟有一些股评是坦诚的,至少我所认识的人群中就有。

    十一、制胜的秘诀

    曾经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获利的关键就是低买高卖,这一论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诀了,其实并不是正确的。
    多数投资人往往因股价下跌幅度极大而买进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股价和以前相比已经很低了,没有太大下跌空间,所以敢于买进。当股价在上涨至高价区时,他们往往认为股价已经太高,下跌空间太大,而上涨的空间又很小,因此不敢买进,而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卖出。    这是大多数投资人的误区,低买高卖是长年亏损的投资人信奉的“真理”,它误导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实际上股价反映的是这只股票的未来,而不是现在,市场的走势已经一再证明这一点,股价只要是大幅上涨,后续往往会有上涨的理由。只要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背后往往就有鲜为人知的黑幕,股价的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所有反映未来的一切都早已体现在股价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这样的陈词滥调?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摆脱大众的认识。     十二、借债投资     很多投资人刚入市时十分谨慎,往往投入很少资金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有收获,就异常兴奋的认为自己很有天赋,是投资的高手,急不可耐的将自己的全部家底投入股市,甚至借债投入,希望在短期赢得巨大的利润。    市场是无情的,历史往往证明借债投资股票的人极少有好下场,一方面借债投资表明他急于获得暴利的心态。心态太急噪,就不可能有耐心,而耐心恰恰是投资股票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另外因为投入巨大,任何股价的细微波动,都将会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往往经不起一点较大的波动,极容易失去理智,在这个市场上一旦失去理智,只有任人宰割,因此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借债投资股票。

    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很多风云人物,在得势时,主宰者千百万人的命运,一旦背运落魄之后,却为五斗米折腰。比如三国时的袁绍,一家四世三公,最后落得饿死在一张没有铺盖的床上;胡雪岩,晚清时的红顶商人,得势时富可敌国,最后落得死后家人的温饱都顾不上;民国时的陈果夫,得势时如日中天,但晚年流落台湾,最后就连看病还要借钱。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他们在成功时不考虑自己的后路孤注一掷,连家人的后路也不留,最后导致一招不慎满盘必输,这不是有智慧的人做的事。

    人每走一步都要为以后着想,得势的时候不要步子跨得太大,失利的时候也同样不要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一生无忧。不论何时不论任何理由,都不应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孤注一掷的投入市场,更不能借债投资,这种做法绝不仅仅是对于你个人的不负责任。

    十三、追逐热点

    炒股历来讲究炒作热点,所谓热点就是指一个板块。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热点板块是层出不穷的,从过去的地域板块、浦东概念、上海本地股、特区概念、权证概念、随后是新股板块、金融板块、钢铁板块、网络板块等等等等,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 
    大多数投资人也热衷追逐热点,他们总是乐此不疲的以此作为操作的依据,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获利的关键。事实上,这种做法包含着巨大的风险,无异于与狼共舞。     热点的出现无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诱使投资人割肉,以便庄家可以在低位买进廉价的筹码。我们都知道,散户通常是不愿意轻易割肉的,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亏损,除非有很大把握获利。当股价在大幅下跌之后,如果市场死气沉沉,尽管手中的股票已经令他们伤心绝望,没有盈利的机会他们是不会轻易卖出主力想要的股票,他们会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这时就需要有一定的热点轮动出现,可以诱使投资人禁不住诱惑,割肉出局再买进新的股票。这样,一方面机构有机会在低位买进自己想要的筹码,另一方面又可以引诱散户买进他们卖出的股票获利,一举两得,使散户左右挨耳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99年之前的老基金和股票,那时股票一跌,老基金常常会涨;老基金一跌,往往股票就要上涨,想必老股民都深有体会。    另外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的市值越来越庞大,机构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操纵大盘,因此他们希望借助于板块来轮炒,以便集中最少的资金拉高股价,然后当投资人开始接受的时候借助热点将自己手中的筹码卖给散户。如果我们回顾以往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不论任何时候,一个热点一旦真正形成,被投资人所接受,行情很快就到了止涨回落的时候。不论98年的资产重组,还是99年的绩优股,2000年的网络股, 2001年的申奥板块,当一个热点只要被投资人所接受,就很快像昙花一样凋零。热点的本质只是机构大户集中资金炒作的理由,借以拉高派发。    因此,想要在市场上成为真正的赢家,就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够轻易追随热点,而要以清醒的眼光,冷静分析,在不明白机构的真正意图之前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犯下难以承受的错误。

    十四、也谈“运气”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市场上,运气总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许多投资人都喜欢津津乐道自己因运气带来的丰硕果实,而大多数投资人也都渴望自己有好运气,以此获得更高的收益。抱有这种心态的投资人比比皆是,事实上我认为运气在投资过程中恰恰是我们应该忽视的。
    运气就像我们投硬币下赌注,如果正面向上代表胜利,反面向上代表失败,有时的确可能在好运的情况下一连几次甚至十几次连续胜利,或在运气不好时一连几次甚至十几次连续失败。但如果我们进行十万次或二十万次的大量投币之后,投币赢或输的比率最终一定基本均等。     股票的投资对我们来讲如果是长久的营生,又何必在乎一时得失?一个人的运气总是有好有坏,运用正确的方法,你就很容易发现,当你运气不好的时候,你很快就可以利用止损轻松摆脱,它绝不会给你带来过多的忧虑。一旦好运来临,很快就会带来大量盈利。因此,运气是我们最应该忽略的。

 

    第六章  最后的建议

    一、执行原则的重要性

     执行操作计划同样是十分艰难的。在很多情况下,执行既定的操作计划比系统的学习更为艰难,即使你深深地明白其中的利害,也不见得能够坚决执行既定的计划。就拿戒烟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知道吸烟对我们的危害,但是是否知道了吸烟的危害,和看见那些被烟草引发病痛折磨的人所受的痛苦,就可以戒掉烟了?事情当然不是这样简单。

    曾经有人作过一个统计,烟龄在10年以上的人群中,最多有16.5%戒烟时间超过两个星期,只有7%左右的人能够戒烟时间在一年以上,但是永远不复吸的人不到4%。戒烟如此简单,只要不抽就可以了。吸烟的危害是如此明了,每个人都明白它对健康的损害,但是大多数人戒烟的计划却最终往往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不仅是戒烟,不论进行减肥计划,以及交易计划,真正能够彻底执行并最终成功的比例,都是少之又少的。

    人的天性中总是容易接受不正确的东西,而抗拒良好的习惯,就像吸烟容易戒烟难。究其根源是因为人的天性总是有心存侥幸以及惰性。不论在任何行业,这两点是很多失败者的通病。在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不明白事情的严重后果,但是每当他们忍受痛苦真正要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心存侥幸的心理使他们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有的人戒烟是出健康的考虑,目的是尽可能地保持身体的健康并延年益寿。但是当他难以忍受戒烟的痛苦时,他就会问自己:人生有无数个变数,如果在五十岁以前就因为意外遭遇车祸,或者某一天游泳时不幸被淹死,现在的这些痛苦是否就是白受了?于是他再次点燃了一支香烟,最终这一次戒烟计划又告一段落。正如前面所说,一个成熟的理念是建立在长久的大概率基础上的,而不是一时的得失。换言之,就是通过历史权衡自己运用的方法是否可以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不论市场如何恶劣都可以保证长期获取利润,当我们的交易计划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相信你自然就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心存侥幸的念头了。

    除此以外就是惰性。问题不是在于他们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和后果,但总是一拖再拖,总想等一等再看,而不愿直接面对现实,继续原有的恶习。就像寒号鸟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寒风冻死我,明天要垒窝。”失去了极佳的改正时机,最终小病变成了大病。因此想要成功,我们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

    在多数情况下,股价的发展变化都是可以提前预期的,在一定范围中波动,所以应该在买进前就应该做好各种准备,而不是在投资之后再随着行情的变化再制定计划。当我们买进之后,股票的波动就是我们资金的波动,很多时候股价的波动之快,往往在你我的意料之外,常常几分钟的波动就是我们几个月的薪水,有时甚至更多,所以必然会随着行情的波动产生一些主观想法,很难不受情绪干扰。而有时一念之差,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投资之前,为最大程度避免心理上的干扰,最好的方法是提前设好进出的条件,当符合条件时即毫不犹豫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在真正投资之前做好准备,而不是在投资之后仓促决定,这样往往就能够避免最大限度地受到干扰。

    对于投机事业来讲,长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我们原定的交易计划。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遵循交易计划意味着长久的成功,违背交易计划必然意味着最终的失败。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做任何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出现意外的时候控制风险,使我们化险为夷,是长久成功的保障,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我们犯了某些错误,很多时候是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大多数意外都不是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有几个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够引发。但是当你有着不良的习惯,就会成为隐患,一旦时机成熟,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就像一个喜爱开车的年轻人,平时喜爱飙车,因为有着十分高超的车技,所以不喜欢戴安全带,并且还有酗酒的习惯,还不大注意交通法规。这些习惯如果在平时尽管危险,但是偶尔单一出现,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这些不良习惯通常是很多人的通病。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和几个朋友一起酗酒后又起了车瘾,整个飙车过程中,因为精力无法集中,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

    如果我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回避这种危险。就像一个称职的司机,平时注意保养,使车可以时刻有最佳的性能,又可以做到严格地遵守交通法规,有自我保护意识,时刻注意风险的存在。即使发生意外,通常只是有惊无险,出现大事故的机率很小。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在发生,之所以称之为意外,就是因为有时事情的发展,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所以,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我们安全的保障。因此,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只有雪上加霜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交易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要忽视这一重要性,否则早晚要付出惨痛的教训。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     1、系统的熟练运用    我们所接触到的委托系统有三种1:委托交易系统。2:电话委托交易系统。3:网上委托。熟练掌握这些交易系统的操作方法,对于我们的交易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因为,在我们买卖的时候多数是分秒必争的,这时股价的变动十分迅速。而往往你急于交易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弄得你手忙脚乱,最终延误了最佳的买卖时机。所以,在未正式买卖之前,必须反复地熟悉程序的要点,能熟练地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出有效指令。每当交易软件升级,或更换时必须及时熟悉。这样才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影响我们的交易。     2、在第一时间验证我们的交易结果    在每次交易后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检验自己的指令,是否已执行完毕,这是十分重要的程序。在很多时候,我们仅简单的,从电脑上的成交回报进行估算,判断自己的交易是否成功,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地从交易系统中,确认而不是估计。有时候因为疏漏而没有及时的成交,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按时领取交割单    我们常运用电话委托和互联网进行交易。因为有了便利条件,有时很长时间不去证券公司,并认为证券公司不会出错。因此,有时很久没有领交割单。可事实上证券公司和我们一样会出错,这种情况在很多证券营业部都出现过,这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到,每下一个交易指令都应该详细地记录交易的时间、买进卖出的价格数量,并及早的领取交割记录单详细核对,因为如果没有自己的记录,就无法判断证券公司的记录是否正确。及早发现错误,很容易挽回你的损失。而时间拖的久了就很难说清楚,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曾发生过错误。     以上的交易习惯在大多数时候,疏忽会较快被纠正,不会带来严重后果,但有时越不能出错的时候,反而犯严重的错误,造成祸不单行。这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必须平时加以养成。    如果我们不能对未来的变化加以准确预测,并因此出现错误,我们可以说自己不够敏锐。但是,如果我们有能力提前预见,却没有预见到,或预见到之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采取行动,积极避免和排除隐患,并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就只能怪自己愚蠢了。    成功的投资人在考虑问题时,一定会同时考虑利和弊而不会仅仅从一方面考虑,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看见有利的地方,大事可以顺利进行,在顺利的时候能够看到隐患,祸患就能够可以预先排除。     三、适当的休息
    总是希望自己有一个精品人生,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意义。为了实现梦想,我曾经夜以继日的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股票市场上,总是希望珍惜自己每一分钟,休闲对我来讲无疑是对生命的浪费,那时的我鄙视任何的休闲。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过无数次的弯路,猛然回首过去的轨迹,我才发现,不会适度的休息,同样是对生命的浪费。现在,我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股票市场上,而总是每隔一段时间要抽一些时间,到附近的水库垂钓,或独自一人去爬山。目的是要自己的身心在大自然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在休闲中,往往会突然闪现出很多平时所没有想到的灵感,因为适当的离开,会使你有机会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你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你一心一意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很多时候你根本很难分清现在所做的事是否有意义,或者不知你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在钻牛角尖。适当的放松自己,你会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这样你会发现,你往往会在一瞬间,学到你一个月也很难明白的道理。

    学会休息的人,才会成为长久的赢家。

    四、面对风险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画皮》。因为我喜欢那扣人心旋的情节,所以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每当画皮出现的时候,我总是心惊胆战的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担心自己一不小心看见鬼那可怕的脸,然后在漫长的黑夜里做长长的恶梦。尽管如此,每当画皮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出场时,我的脑海中总是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鬼”究竟是怎样的可怕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想象也越来越丰富,青面獠牙的样子更是栩栩如生的刻画在我的脑海,直到现在也无法忘记。很多年过去了,无意中在一个朋友家中又见到了久违的《画皮》,出于对儿时的回忆,我又将它借来在再看。当画皮出现时,在熟悉的音乐中和陌生的脸孔中,我深深的失望了,因为画皮在电影中的形象,远远的没有我想象中可怕,甚至不及印象里的十分之一。这时我才真正明白,真正可怕的永远是你心中的恐惧,任何事情都没有想像中更可怕,只要你敢于面对,敢于直视。

    交易的风险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人畏惧风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只要股价稍稍升高,或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惊恐万分,急于卖出手中的持股,或者拒绝买进原本计划买进的股票,美其名曰防范风险。失败者总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现象视为风险。

    事实上,只要我们进行交易,风险就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们只要上街就有出交通事故的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闭门不出,我们只能尽量的小心谨慎遵守交通法规,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不是因此将自己锁在家里。

    只要敢于面对,慎重的对待,详细的分析,风险远远没有你相信中那么可怕。面对风险,我们才能最终成为市场的强者。

    五、面对亏损

    在交易生涯中,亏损是我们最常遇见的,同时也是最头痛的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亏损,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讲亏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出现可以使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告诉我们,那里又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仇视亏损,而应该正确对待,尽管亏损不是令人愉快的话题。

    你的资金在流失,更可怕的是你的理论体系出现漏洞,亏损之后的恼怒和随之而来的痛苦是人之常情。我不认为有谁会高兴地炫耀自己的亏损,但是我所见过真正的高手,只会与人谈论他的亏损和失误,而不是炫耀他过去的辉煌,这正是他们的态度。亏损对于强者是常鸣的警钟,而对弱者则是锋利的屠刀。

    亏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亏损,证券市场上不论任何时候都不存在绝对的把握,即使正确的判断仍有出现亏损的可能,因此有时的亏损是正常的,是无可指责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亏损。因此一旦错误出现,首先就应该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属于正常情况下的亏损,我们不予理会,也没有必要为此痛苦不已。但是,当失误造成亏损时,我们就要认真地总结其中的原因,认真分析,必须找到错误的根源迅速改正。

    偶然的亏损并不意味着你很愚蠢。亏损是交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也是投机的一部分。就像学走路时难免会摔倒一样,是不应该羞耻的。所以它不应被遮掩,被掩藏。而应该认真分析错误的根源,然后逐步改善。你必须要有绝对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最终胜利。但不能有荒谬的自大,认为自己绝不会出错。你只需找到错误的根源,然后重新振作准备下一次投资。面对亏损,我们必须冷若冰霜荣辱不惊。永远不要指望你可以百战百胜,想要成功,就要保持冷酷。

    如果你的投资失误,而又不能正确面对亏损快速纠正,你的信心会在时光飞逝中消耗殆尽,最终沦为失败者。

    六、新的开始

   当你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相信你会对市场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不会像过去一样,整日深深陷入贪婪与恐惧之中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提醒你,无论如何你都不应过于乐观,任何专业的书籍只能够告诉你一条思路,告诉你怎样去做才能离成功更近。本书也是同样,它的作用只是提高投资人学习的效率,使之少走弯路。书中所有的知识都是投机的必备基础知识,犹如一个框架式结构的高楼刚刚完成水泥框架的浇注,当你可以掌握之后,你就具备了投机的资格,同时就可以算得上入门了,但也仅仅是入门而已。不要以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百战百胜,知和行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你自己去走,有时甚至可以说难于上青天。将简单的事做好原本就是不简单的事。

    你未来的成就取决于你对市场投资主体了解的程度。而对投资主体的了解,取决于你对投资人行为和市场的大量统计。长此以往你必将会有很大的收益,因为统计的结果最终不论是否符合你的理解,都将告诉你的见解和认识是对是错,以及你应该走的方向。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可以发现许多历史上的金融奇才,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大起大落,最终不是一无所获就是屡遭破产的厄运。他们的失败,无一例外的是因为没有一套完善的操作策略,和正确的投资态度,以及执行既定计划的能力。对于整个证券操作体系来说,它们哪一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就像讨论我们的身体器官,肺、肾、胃、心脏哪一个重要一样,事实上离开心脏,我们一分钟也活不成,但是离开了肺或者肾,难道就可以生存下去了吗?对于长久稳定的获利来讲以上几点缺一不可,绝不能孤立看待。

    如果你可以认真对本书进行总结,并能够掌握其中精髓,我不能保证你可以在每一次投资中盈利,但用我的方法,可以使你成为长久的赢家。永远不要期望你无往而不利,任何时候你须有进两步退一步的准备。就像一位台球高手,不论他的技艺多么出色,他也不会期望自己打进所有的球,赢得每一局的比赛,否则他必定会在痛苦和无奈中度过一生。真正的高手所追求的是,赢得多数局的获胜,追求比赛最终的胜利,这才是成熟的理念,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三种人,一种人终日忙忙碌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为生活奔忙默默无闻,却从来没有过梦想;一种人终日充满梦想却每日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真正付出过辛劳;还有一种人不但有理想,有目标,并始终默默追求,为自己的目标成年累月的努力。本书正是为他们所写,希望成为一盏明灯,可以为他们指引成功的道路。

    相信本书的结束,就是你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此我赠送你一句一位互联网名人曾说过的话:
    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    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   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    
    后记--颠峰之路

    表面上看,证券市场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市场,实质上是人生的缩影。股市中充满了贪婪的欲望,充满了人性的弱点,人类所有的丑恶本性和优秀的品质无时不在市场中闪现。一个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成功的人,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他们能够在行情暗流涌动风雨飘摇的底部满怀信心,在市场最狂热的顶部做到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股票的投资是一门艺术,市场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的修炼,和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一个仅仅沉迷于市场的投资者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手,摆脱人性的弱点,站在市场的外面看市场,才能真正明白股市的真谛。沉迷其中,最终只会被市场的每一个细微波动所左右,最后迷失方向,成为待宰的羔羊。正像古人那描写庐山的千古佳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功者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历尽风雨,在泪水与懊悔中逐步成长,逐步成熟。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辉煌和阳光的笑脸,而他们背后的艰辛、劳碌、失败的痛苦,人们却熟视无睹,甚至不屑过问,这委实是人类的悲哀。对股票的认识过程,就像人的一次重生,每一次的成长,都是在痛苦中成熟,在磨难中成长,最终升华为人生的理念。只有在整个生活中逐步升华,忽视个人的得失,才能最终伴随我们走向颠峰。只要我们能够战胜自己,就会最终战胜市场并拥有成功的人生。

    最后,当你真正登上成功的巅峰,回头再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股市,股市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