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妻成瘾全文免费阅读:“黄世仁”发家前也是“大春”——人生感悟15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30:32

“黄世仁”发家前也是“大春”——人生感悟153

(2009-10-20 19:51:40)

    中国长期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大多数地主是从佃农,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积攒财力,节省开支,有钱就买地,逐渐富起来的。他们必须与人为善,也不可能对雇工太严酷,才可能维持那份家业。

旧社会有许多社会地位较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民地主。他们主要是中小地主。他们既受豪强地主欺凌,自己又得勤于劳作,只有太忙时才会雇人。

后来才知道,所谓刘文彩,周拔皮均为捏造和栽赃出来的典型。刘文彩是个大慈善家,这一点已经被当地政府承认。

是不是地主,和资产的多少,与道德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个人通过勤俭持家富起来,我们不能说他是个坏蛋。同时,一个地主通过吸鸦片变成了佃农,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好人。

“农民周春富的腰间常年捆着破布条,‘从不闲着’,他一辈子最大的努力就是勤俭,勤俭,然后买地。1947年,在土改的暴风骤雨中,这个富户家长被划为“地主”,并且死于批斗中。而以周春富为原型塑造的“周扒皮”,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地主’代表。”

用今天的话语,周扒皮属于“先富起来”阶层。其实,扩而大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历史——小平的这一著名命题,乃是一个普世性的历史哲学命题。

“地主怎么这样仁义勤俭?对着长工怎么这般窝囊?”一些人看了央视正在播出的连续剧《闯关东》后,在网上提出此疑问。

痞子英雄和仁义地主,其实是生活中的常态。没有一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流气和痞气,是很难在行伍里脱颖而出的;而地主如果太目光短浅太凶恶,是很难发家的。

对20世纪70年代初或更早出生的人来说,没有目睹过地主的样子,而是由教科书或文艺作品告诉他们地主是这样的:刘文彩、黄世仁和那个在雷锋叔叔手臂上砍下三刀的地主婆。

这样的地主,未必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更多是一种概念演绎。一旦被贴上“地主”的标签,似乎就应该这样凶恶,有如土匪就应该是座山雕那样子。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地主和富农都生活在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里道德伦理的约束力是很大的,李逵上了梁山面对陌生人很残暴,回到老家的村子就成了规规矩矩的李铁牛,何况一家子长期生活在某个村子的地主?他们必须要有个好名声,才能保证家业兴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1949年以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大多是私有的,土地交易当然有凭借权力强买强卖的现象,但多数土地买卖是基于双方自愿的交易。地主有了土地后,被雇佣的工人并非丧失了自己人身权,因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效果依赖于劳动者的自觉,对地里干农活的人不可能拿着鞭子让他卖力,所以地主必须笼络好长工,才可能使土地有更好的收益。

因此“黄世仁”发家前也是“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