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之女在线观看:大悲咒译文和解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0:04

大悲咒译文和解说


悉陀喻艺

译:【悉陀】为成就的利益,【喻艺】为无为虚空:意为诸天神祇悉得成就。

解说:此句是说佛法广大无边,不仅能广渡众生,即使天神地祇亦受恩泽。观世音菩萨在洛迦山道场说本咒时,曾密放神通,使光明照耀十方净土,遍及三千大千世界,一时诸佛菩萨皆受震动。并得果证。众生若能潜修此无上妙道,专心致志于方寸之间,使自性清净,天理流行,一切顺其自然,则必能日渐离却人世诸般苦恼,自可灭除魔障,接进庄严佛土了。

 

室皤啰耶

译:【室皤啰耶】为自在,意为诸天仙女均能成就自在妙道。

解说:此句是指菩萨在本咒中特现出天女法相,俾与诸天仙女接近,方便度化。由于诸天仙女多属人间贞孝烈女,在世间未能得闻正法,致尚不能脱离生死轮回。所以菩萨以悲悯心情,特为说法,使其得修清净佛果。因此在家的妇女实应仰体菩萨慈悲,敬谨言行,一要孝顺父母,敬重公婆,二要敬爱丈夫,亲近子侄,三要礼敬亲友,和睦邻里。加以常存善念,多做善行,温淑谦让,不生是非,如此自会得人敬重,得菩萨护佑。而能早得佛果,荣登极乐了。

 

娑婆诃

译:连接上句为:无为法性自在成就。

解说:此句是接上句,为阐扬道法宏大,道果高深,当以功德为基础的真言。因为无德则不能成道。菩萨为阐扬无边道法,分身显灵,专为成就三界十方一切有情同证佛果,而展露神通,凡学道者,应以天地万物并育之心为己心,以菩萨普渡众生之愿为己愿,尽己所长,广为布施,朝夕惕励,勤修不辍,最后必能超越迷悟,了然真空实相之理,达到自在无碍的妙境,如此便是成就了佛之圆满大道,不负菩萨普渡众生的愿望。

 

那啰谨墀

译:【那啰谨墀】意为贤爱成就。

解说:那啰谨墀是说菩萨以无量慈悲,施行大乘无上妙法,指点贤者以防其误入小乘之道的真言。〖大乘〗是由梵语〖摩诃〗衍译而来,意为载运大法同登彼岸。亦即以所得之大智慧,悟彻人生,解脱烦恼,了悟不住生死的真谛,进而渡己渡人,同登彼岸。但众生常误解大乘佛法为不可易习的佛理妙境,而又误以小乘为入门工功,因而常舍大乘佛法而就小乘,使道业反而多所波折,其实大乘〖为人〗,容易增进功德,小乘〖为己〗,不易增进功德,所以修大成易而修小乘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修道人应知所警惕。

 

娑婆诃

译:此句是接上句再度叮咛,其用意是怕众生堕落于旁门左道。

解说:此句是菩萨叮咛修小乘道者,赶紧觉悟,不执成见,求大乘法圆成佛果的真言。要知诸佛以一大因缘出现于世,是不以小乘为济渡众生为最终的目的,修习小乘道者,必须了解自我的修行,只是修习大道的初步工夫,要登上佛土,定要在大乘佛法上求圆满成就才可。菩萨之所以一再如此强调大乘佛法的重要,主要是大乘才是真正的彻底解决〖我与众生〗的渡脱问题,否则众生各自为己,必然造成私见,私见一起,执着便生,执着一生,烦恼必多又如何能够成佛?

 

摩啰那啰

译:【摩啰】为如意,【那啰】为尊上,意为修道如意,无上坚固。

解说:此句是说:无论天地神祇,一切众生,凡修大道者,均可如意得金刚佛体,永久坚固而不坏的真言。菩萨指点众生要能修得大道,最重要的是要能清净自己的身心,抱持慈悲忍辱的胸怀,不思恶、不思善、放任其心,悠游自在,方能超服自然,得到无上善果。所以佛法上说明修道人要修大道就要做到六度大行,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修道人日常行为上的基本准则,这六度大行是向济度众生的目的前进,修道人必须勤勉励行,才能体悟其般若妙用,若是只在小乘上用功,是无法得到佛智的。

 

娑婆诃

译:此句是连接上文,意为劝人认清真正大道要时时有警觉心。

解说:这是菩萨指点众生修道时,应体悟大道真正秘奥的真言。大道无他,重在自悟,不假外求,用功之法,要在敛光返照,了达本性,所以真心学道者,应抱百折不挠之志,脚踏实地,勇往向前,才能脱离苦海。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在何处?岸在心中,如心中有岸,则处处是岸。前人有诗说:〖竞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因此修道人要时时警惕自己,把持自己的心性使真正悟澈,才不会白费工夫。

 

悉啰僧、阿穆佉耶

译:【悉啰僧】为爱护,【阿穆佉耶】为不空,意为爱众和合。

解说:此句是菩萨不忍众生受诸苦恼,所以特现药王菩萨相,治疗诸疫,使一切众生得享安乐的真言。到底众生的病症由何而生?一言以蔽之,人之有病,多因妄想而起,因为妄念一生,三毒必至,三毒一来,则烦恼必多,久之则病魔必乘虚而入,因此众生之病多由自起,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所以妄想萌动时,则是疾病发生时,因之医者治身病,圣者治心病,菩萨行疗诸病时,也都是教人观心,教人悟澈生死、名利,以慈悲之心度人度己。

 

娑婆诃

译:此是承接上句,以圆满慈悲,安乐众生。

解说:此句接上文,是说人以心病为患,惟道得予医治的真言。是菩萨见世人多病的原因,无不由无明业而来,在七情六欲上种下病根,一经外邪感触,即发生种种苦痛,成为不治之症,所以特发慈悲,以大道济世,望世人看破色身,自在修行。佛祖示人看空修道,实在是医心病的无上药饵,凡是患心病者,如不及早治心,则病根永无回春之日,而道以修心为上,见性第一。此处的娑婆诃,就是强调此点,也就是劝告修道人要有圆满慈悲的心情,方能体悟大道。得证佛果。

 

66、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译:【娑婆】为忍受、善说、善到等,【摩诃】为大乘法,【阿悉陀夜】为无量成就。

解说:此句是菩萨以无量慈悲,为渡大千世界一切物类,特随缘随相以化导各类众生成就妙道的真言。因为佛法广大平等,菩萨大慈大悲,所以对于婆娑世界一切万物众生,都一律平等,只要万物有情,真诚向道,则菩萨必以无量慈悲手执宝瓶,随缘渡化,疗治众生疾苦,此不只是以人为然,即是其它一切物类亦是如此,因之各类众生,不可自视低等而自暴自弃,应体悟菩萨慈悲,真诚向道,努力修行,方能得缘渡化,同登佛土。

 

娑婆诃

译:意为究竟涅槃,众生悉皆成就。

解说:此句是承接上句,菩萨以无量慈悲化导各类众生,随缘得道的真言。大千世界各类众生以〖人〗为上,所谓〖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要以其独具之灵性,帮助各类众生齐心向道,不可恃强凌弱,忽视上天好生之德。要知宇宙形成之初原是浑然一体,其后光分日月,气化清浊,乃有天地之别,进而万物滋生,成形别类,日久天长物竞天择,乃有今日之世界,因此人物同源,迨无分别,只是各尽其用,顺其自然而已。生而为人,实应体验此天地好生之德,珍重自己,爱惜物命,尤须仰悟菩萨慈悲渡世之心,广结善缘,同济同修,以达光明世界。此是天心也是佛心。

 

 

者吉啰、阿悉陀夜

译:【者吉啰】为金刚轮降伏怨魔,【阿悉陀夜】为无比成就,意为以金刚**降服怨魔得无比成就。

解说:此句是菩萨为渡众生而以金刚**排除怨魔的真言。由于众生常受执着之苦,对于大千世界抱有无限奢望,以致沦入欲海而不自觉,每因欲壑难填,就会怨天尤人,不是自暴自弃,就是为非作恶,终致堕入六道,惨受轮回之苦。菩萨为渡化众生悟却此痛苦之根源,乃指点众生要立心向道,修习三味真法,息虑凝心,正心行处,进而心无妄念,事事不贪,则人欲渐淡,怨气自消,久之心平气和,不着一相,自能得成大道。

 

娑婆诃

译:此句为总结上句,意为化导众生,解除怨憎。

解说:此句是菩萨在阐扬大道时,以自在心情,化导众生,使之皈依无上妙觉的真言。菩萨为使众生能彻底了误修道是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不但要能安于现实环境的清苦,而且也不能为修行的结果,抱持立即成佛成圣的意念,因为佛果之得,乃在多世因果,绝非现世所能领受,如果修道人不能有此正念,则会徒增烦恼。所以菩萨为使众生对修道产生坚定的信念,乃以无量慈悲,指点众生多行善业,不造恶果,随缘和合,顺乎自然,如此必能由定生慧,终获无上菩提。

 

波陀摩、羯悉陀夜

译:【波陀】为红莲花,【羯悉】为善胜,【陀夜】为悉皆成就。

解说:此句是菩萨坐莲花宝座大放光明,指示修道人要以无比的智慧,明辨真伪,远离一切罪恶的真言。由于大千世界,物欲横流而众生不察,不知不觉陷入俗世的名利当中甚而沦入万劫不复之境。菩萨乃指点众生了悟人世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眼成空,应以清净之心及早修持,勤诵本咒,当能使身心完全解脱,远离世间之诸般烦恼。唯诵本咒时要深具诚意,不可徒自口念。并能按日持诵,不要间断,切忌始勤终怠,徒造罪业,众生有幸千万不可辜负菩萨此大慈大悲的无量恩德。

 

娑婆诃

译:本句为总结上句修道要在省察中多用工夫。

解说:此句是菩萨指出修道人应了解,道成于自我省察的真言。修道人于修道时,应随时注意自己的内心,不使有欲念产生,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不使远离大道。敬香默祷,诵咒念经亦均在警惕众生不可迷失。否则纵使菩萨有心救渡,亦难点化。因此众生若有心修习大道,首应先坚定心志,时时省察,并且要能出之至诚,若发现所行不当即应立予改过,千万不可自我宽恕,藉口拖延,为此扪心自欺,积恶不改,久而久之就会集成大恶,而远离道业,沦入万劫不复之境了。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译:【那啰谨墀】为贤守,【皤伽啰耶】为圣尊,观自在。

解说:此句是菩萨渡化众生,赶紧修持妙道,脱离一切灾难的真言。世人常为声色富贵所迷以至丧失本性,无法自拔。有些人一心为财物打算,穷年征逐,不仅身心受苦,也不一定有福。而人心不足,今日纵有华屋、良田,明日还要功名显贵,于是相互倾轧,奴颜婢膝,患得患失,不只心无片刻之闲,身体亦难求一时安稳,为此惶惶终日,到头来身心枯竭,大病缠身,甚而无常早到,悔恨何益?因此菩萨慈悲,乃要众生赶快向道,以求身心安泰,同赴安乐佛土。

 

娑婆诃

译:此是总结上文,众生应真实修持,断诸烦恼。

解说:此句是菩萨点化众生要真实修持,断绝烦恼,恢复本性的真言。人之所以受诸忧患、恐惧,无不因于贪图物欲之故。为了灭却这些苦痛,菩萨乃一再显现法相,指点众生潜心向道,并要有坚定的决心与不屈不挠的意志,才可修习。因为意志坚强,则任何外魔皆无法动摇,进而身心安泰,道果可期,如果世人不明此理,徒在表面上做工夫,而不求内在的修为,甚而误入旁门,则后果确是可悲。所以众生必须要潜心修持,力图恢复本性,方能脱离人生苦海。

 

摩婆利、胜羯啰夜

译:【摩婆利】为大勇、英雄,【胜羯啰夜】为生性、本性。意为若皈本性,大勇之德,皆可成就。

解说:此句是菩萨发大慈大悲,现千手千眼,遍照法界,指点众生皈依正觉的真言,由于众生所处之环境,常为邪恶所侵扰,声名利禄,财帛女人在在都是诱惑人堕入万恶深渊的恶魔,因之,面对浮华的大千世界,众生若不正心修身以图自拔,则不仅有负菩萨慈悲,自己亦必沈沦苦海。所以我们要修道,就要先在自性上下工夫,自性清净,纵使处身尘环,心亦不会为外界所动。能不妄动无明,则无论生活于何种环境,都可泰然自处到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至高境界。

 

娑婆诃

译:此句边接前句菩萨显现大迦叶尊者法相,指引众生修持。

解说:此句是菩萨发大慈悲,要普渡大千世界一切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悉得善利的真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原本痴迷,极易受到现实环境的引诱,而跌入苦海,遭受各种轮回之苦,菩萨为怜悯这些众生,特别又显现大迦叶菩萨,手携念珠,以引导众生以脱离黑暗之境,我辈众生应体念菩萨此一慈悲,把握机会,努力修持,以成正果。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译:【南无】为皈依,【喝啰怛那】为宝,【哆啰夜】为三,【耶】为礼,全句是礼敬皈依三宝。

解说:菩萨重说此句的用意(与首句同),在于说明修道有捷径,希望世人不要自误,及早认真修持,并且再三叮咛:诵本咒的人应至力于降服身心参悟生死的大事。由于一般世人皈依佛法,大多不能悟澈真如,只知吃斋念佛,打坐冥思,以为这就是正道修行,实际上这种图具形式的修行方式,是不能到达极乐世界的,菩萨要渡众生,主要是渡众生的心,渡一颗以礼敬〖佛〗、礼敬〖法〗,而又礼敬〖僧〗的修行真心。只要修道人能把这三者融为一体,诚心礼敬学习,终必有成。

 

南无、阿唎耶

译:【阿唎】为圣者,【耶】为礼,意为皈命顶礼圣者。

解说:此句是说修道,要忘我相,方能念头不生,改过自新的真言。参求佛法重在扫除内心的妄念,并能专心一致,念兹在兹,如此,日长月久,智慧开通,则成道可期。菩萨闎(传?)扬佛法,旨在示人以诸法无我,万物皆空的道理,修道者若能修到此一极处,自然也就能诸念不起,万象不生,进而能超然物外,不受因缘之苦。但是要想到达此一境界,修道者必先要有礼敬圣者的心情,默持善念,贞定不移,并能忍辱持戒,勇猛精进,才能获得无上正果。

 

婆嚧吉帝

译:婆嚧吉帝是说道法无穷,能修,则由清净达于极乐。

解说:此句是菩萨重申大道高深的真言。凡有生则有死,有成则有败,但世人仅喜生而恶死,结果呢?怕死还是不免一死。所以欲求长生,必须在死处求生,就是说自己须先将自己的欲心大死一番,方能了解真正生的意义,否则欲念不灭,苦海无边,无法保持清净,以致永沦苦海。反之,若能静心,少欲,定静修持,则将步入极乐世界,不受轮回之苦。

 

烁皤啰夜

译:烁皤啰夜是说修道人欲成清净法身,先要扫除眼根、色尘。

解说:此句是菩萨直指大道真传,并期修道者有门径可寻,不致误入歧途的真言。所谓门径,就是众生在修道时要习修禅定,期能得出世之果,门径概分为六项,一是要有求脱之愿、二是要能积乐胜行(意为积功德)三为使心善一体(意为常存善念)四是资师圆满(意为得名师指点)五是所缘圆满(意为心有正识)六是作意圆满(意为时时警觉)此六门乃为修道人所必须理解的,只要真能了解其含意,则修道人当可灭除眼根色尘,达到即性见定的境界,而不会受外境的色相所惑。

 

娑婆诃

译:承接前句,意为修道人需再断耳根声尘。

解说:此句意为修道断除耳根,而后始得成就无上妙境的真言。菩萨要求众生在灭除眼根之后,仍要灭耳根声尘,原因是耳根不净,则无法闻法证道,宋儒程子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故修道,闭息邪念,但存一片至诚,返观返听,处处返乎自然,然后四大五蕴不待净而自净,不言空而自空,方得成为真空妙体。〗这些话就是说明修道要贵乎息邪念存至诚,声尘断除,方能辨清邪正,否则靡靡之音,怪诞之论,均可使修道人沦入魔道而万劫不复。

 

唵,悉殿都

译:【唵】是诸咒母,【悉殿都】是修道的总枢纽,意为修道要扫除鼻根香尘。

解说:此句是菩萨劝告世人要修道,先要能平心静气,呼吸调和,使自己渐渐精进,而入无思无虑的境界,这是修道的最重要法门,因为心不和,气必粗,气一粗则神不宁,神不宁则万念俱出,万念一出如何能悟到如来呢?再者香味诱人,容易使人贪图口欲,口欲一生,则心有杂念,杂念一生,魔障即起,又如何能修行顺利呢?所以众生必须断除鼻根、香尘的欲望,才能达到悟澈万象,空灵不昧的境界,这是修道的根本工夫,不可不注意做到。

 

漫多啰

译:【漫多啰】意为修道人要断灭舌根、味尘。

解说:此句是菩萨对修道人在断除眼、耳、鼻三根之后,还要断灭舌根的真言。一般来说,舌根分为两方面:一是味欲,二是口舌。美食人人爱好,但是美食也最伤身。其次是口舌,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都是由于口舌所引起。菩萨认为人要是犯了两舌的毛病,必然会产生妄言不实,搬弄是非,恶口伤人,言不及义的种种不良后果,于是人与人之间即常生怨憎之心,终致不能和谐相处,恶业丛生。菩萨为要众生修道所以先要众生断除舌根、味尘,方能得悟正觉。

 

跋陀耶

译:【跋陀耶】为随心圆满。意指身为一切痛苦的根本,修道人要断灭身根触尘。

解说:此句是菩萨慈悲,指点众生速离迷途的真言。身之为形,乃在使性有所托,如人性不觉,则身体即是皮囊,很快就会腐化。所以身之为用是用在修行人道,天道,不是用来贪图享受,但众生不知,百计昧心,以致无法超脱。这是世人的通病,所以菩萨特再显现法相,渡化众生了悟此身色相,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一旦缘散,则一切俱无,所以众生应深深了解人世的升沉苦乐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实用不着太予执着。

 

娑婆诃

译:娑婆诃为完结的意思。意为本咒全篇终了,众生如能诚心持诵,必能有大成就。

解说:此句是菩萨教人念念于道的真言,因为修道人若仅把眼耳鼻舌身修净,而无法使意根断除,仍然难以登达彼岸,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这个道理。菩萨要让众生了解,一切的根所产生的业,都是由于意念所生的影响,心意诚则一切事可成,心意不诚,则一切事必然都会失败。持诵本咒的众生在念诵到此时,应以最大的虔诚,行善修道,以感谢菩萨的大慈大悲,渡化众生脱离苦海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