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都市小说主角姓叶: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中国人民敬爱的总理周恩来之间的革命友谊万古长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9:08
(今年的3月5日,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际,我特发此帖,以作纪念。)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中国人民敬爱的总理周恩来之间的革命友谊万古长青
文 / 小小百姓 (写于2008.03.03)


在中国,人们都知道“朱毛不分家”的故事。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了。从此,朱德与毛泽东便战斗在一起,从不分离。于是,便有了“朱毛不分家”的故事。可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上,不仅有“朱毛不分家”的佳话,还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中国人民敬爱的总理周恩来之间的佳话,我把它称之为“恩泽友谊万古长青”。

那么,为什么说“恩泽友谊万古长青”呢?我们知道,“朱毛”是朱德与毛泽东二人的简称,各取了他们的姓氏组合而成。“恩泽”则是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简称,各取了他们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而且“恩泽”本身就是一个词,是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因为“恩”与“泽”意思相近,其中有一个义项甚至相同。所以,这个词本身就既表明了他们二人有许多相近或相同之处,又表明了他们二人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更表明了他们二人都是大有功于中国人民的伟人。因此,我用“恩泽”来称谓他们,用“恩泽友谊万古长青”来比喻他们之间的长期共事于深厚友谊,我想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吧!

其实,周恩来与毛泽东的长期共事与深厚友谊,是说也说不完的。当周恩来还在上海党中央机关总部时,他已从陈毅的汇报中发现并深深地感觉到了毛泽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大约是在1931年秋冬季节,周恩来只身来到了中央苏区。从此,周恩来与毛泽东不但相识了,而且相互尊重,相互敬仰,合作共事,风雨同舟。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是在周恩来的力主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并使毛泽东进入了党中央最高领导层,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长征,挽救了革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领导下,使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重重阻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重托亲赴西安,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共同辗转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后又共同渡过黄河,共同来到了西柏坡,共同领导了三大战役,共同进了北京去“赴考”,共同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共同领导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共同领导了三反、五反运动,共同领导了大跃进运动,共同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共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共同利用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大门,共同使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联合国,共同开创了我国外交和国际环境的新局面,共同打倒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共同挫败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诡计,共同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等等,等等。四十多年间,他们从未离开过,而且是密切合作,同舟共济,相互关心,相互体贴,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了长期合作、风雨同舟的楷模。“恩泽友谊万古长青”这一词语就非常恰当地表明了如上的一切。因此,我用“恩泽”来称谓他们,用“恩泽友谊万古长青”来比喻和赞美他们之间的那种长期共事与深厚友谊,大概是再恰当不过了吧?!

尽管我们对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长期共事与深厚友谊的故事已经知道了不少,但我们还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一些认识而已。更深层的认识我们往往知道得不多。为此,就让我们来听听权威人士的解说吧!

在一本名为《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的书中,有一篇是专门访问金冲及的访谈录。访问的时间是1992年12月19日,访谈录的题目为《访金冲及》。在这次访谈中,金冲及着重谈了毛泽东与周恩来二人之间的长期共事与深厚友谊。他说:“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的确是不可分离的。说起来很有意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常常有两人并称的例子。……两个人中总是以一个为主,另一个也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往往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集体领导中,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说法,但两人关系的紧密是有目共睹的。在两人的关系中,当然毛泽东起着主导的作用。……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周恩来。当然从青年时代起,周恩来一直是很杰出的,但真正能使他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下充分施展才能的,还是因为有了毛泽东的领导。这是事实。而对毛泽东,有如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所说,最离不开的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相得益彰。”

接着,金冲及又说道:“尼克松曾讲过这么一句话:毛泽东是拿主意决定大事的人,周恩来是负责执行的。一般来讲,尼克松的话不无道理。……所以一般说来,毛泽东确实是更多地在把握大的方向,而周恩来更多地是负责执行和落实。”金冲及又补充道:“说毛泽东是决策者,周恩来是执行者,一般说可以,但不能说死,只是相对而论的。”然后又说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周恩来也是有意识地使自己主要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周恩来从国家和革命事业全局的利益出发,甘愿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而他内心却是钦佩毛泽东,相信毛泽东考虑这些更大的问题要比自己高明。”

总之,毛泽东与周恩来二人之间的长期共事与深厚友谊,这实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非常美妙的佳话,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一段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佳话。让我们为有这样的一段不寻常的佳话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吧!让我们为“恩泽友谊万古长青”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吧!

最后,我要再次大声呐喊,我要再次高声赞美:“恩泽友谊万古长青!”

(2008.03.03.写)




【补充】 为了进一步证明“恩泽友谊万古长青”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特将两位网友的文章附录于后,以供大家阅读、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附文一】伟大人物、伟大情怀、伟大友谊——周恩来和毛泽东关系点滴
[ 春天的惊雷 ] 发表时间: 2007-01-08 15:05:07

本文之所以称之为点滴,就是因为这些事好象不大(其实很大),内容不多;似乎不直接、也不连贯。

本也不准备写这些小事,因为,一、是这些事本身没多少内容(好多尚未解密;并且──即使是当年的知情者想谈到、也能谈到一些其它的相关的要事,文字捡查关也难以通过。这一点,当然不能去责怪管理人员),二、正是因为好多相关事未解密,这些能写出的事之间,似乎就与其它更大的事无大关联,人们也就很难在其中看到──那些本来属于“十分重要”的性质。

可是,今天又动了“写一下也好”的念头,是因为我看到,近来有人总是在网上“妙笔生花”,企图把周恩来描绘成常常背着毛泽东干事的人:比如,抵制大跃进错误、抵制文化大革命,从而保证了中国在前二十多年的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这些人这样做的结果,是犯下了双重错误:一是完全不符合事实;二是歪曲了周恩来的──从来就遵守纪律、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伟大形象。

一件小事是:

权延赤的一本书透露,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和党中央即开始物色毛泽东的接班人。在已披露的,某一次高层几个人的会议上,毛泽东首先说,恩来呀!我这个班是否让你来接?听罢,在党内历来口心如一的周恩来赶忙说:不行,不行,主席,正如你批评我的,我这个人事无巨细都要管,不能举重若轻,不是帅才。听罢,毛泽东也笑着认同说,是的,是的……据传,毛泽东对周恩来这个评价,不久引起一些人的议论,——为周恩来抱不平,而周恩来立即出来做工作说:主席对我的这个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后来的实践证明,周恩来对自己的评价、对毛泽东对自己的评价,是从心眼里接受的,绝没有什么“韬光养晦”!

是的,毛泽东同周恩来认识后的合作,从来都是以实对实的!没有一点"弯弯绕"!

二件小事是:

1966年,毛泽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写了一张大字报,其中提到了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的形左实右,为此,周恩来找到了毛泽东,问道:“主席是不是指我的那个‘马鞍形’的问题?我要重新加深认识?”毛泽东否认说:那算不得一回事……你那是个阳谋;他们不是,他们是阴谋,党内允许有公开的反对派,但不允许有阴谋反对派。

三件小事:

1975年底,周恩来的身体完全地垮了。医生们也明确知道周恩来将不久于人世。这时,在一些人看来,建国以来承受若干痛苦、尤其是文革中遭到不少冤屈的周恩来,临终前一定会留下好多的话的。说实话,这些人是多么迫切地希望周恩来能留下一些受冤屈、抵制错误的话啊 !然而,时刻拿着纸和笔,一直守候在周恩来身边的人们,最终是多么地失望啊!周恩来除了要读毛泽东刚发表的《重上井冈山》一词、对医护人员说“我这里不需要你们了,你们去照看别人吧”的话外,其它什么都没说。

四件小事:

1979年的前前后后,京城极少数文人精英,大谈周恩来长期抵制冒进、大跃进、迫害老革命家,排除左倾干扰,才艰难地把中国经济推向前进(人们由此可以知道,今天网上疯僧、思闻等人,是在重复当年这些文人的言论)……等,这时,邓颖超说话了:请大家不要这么讲,你们说的不是事实;我家恩来就是那么个人,他把组织原则视为生命,毛泽东错了,他也必然错了……他不会背着毛主席保护什么人,你们不要那样讲呢!

四件小事写完了(正巧,也没有时间写了),有兴趣的人读读,也许会从中进一步看到党和真正人民领袖的伟大,以及其它新东西。

今,本网民谨以此文祭奠敬爱的周恩来!

注:文中材料分别取之于<毛泽东语言艺术>和<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附文二】 宋庆龄:引路人●邓小平:跟倒走●白马调:大救星 (只节选了第一部分)
云淡水暖 于2008-02-25 21:54:25 上帖

后海的湖面,冰凌已经开始融化,沿着北沿的岸边前行,见到一群冬泳的爱好者在零度左右的冷风中大声喧嚷,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振奋。在醇亲王府的左面,见到一门楼,大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门前的告示板上贴了一张通知,大意是某月某日因内部修缮闭馆,近日起开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草民一家就成了闭馆后开放的第一批参观者。院子里很静,几乎看不到游人,但进了故居的主楼和旁边的院子,却有不少参观者在流连。

在陈设宋庆龄主席历史文物的院子的北房中,草民在一个玻璃陈列柜中见到了宋庆龄主席的一张手迹“追念毛主席”,上书:

【伟大的马列主义导师毛泽东同志自从推翻了奴役性的教条主义以后就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主席。国共谈判时期,我在重庆初次和他会见,就感到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他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那年我访问印度尼西亚回国后,毛主席邀我聚餐。我们谈话,这次谈得更为亲切,那时他就谈起了睦邻反霸的意见。我在上海时,毛主席亦曾访谈。和毛主席的几次见面和谈话,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回忆起来,他是一位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伟大事业的引路人,而朱总司令和周总理是伟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此文写于1978年,文革结束之后。宋庆龄主席还在纪念周总理的文章中说过【无论是在1945年至1946年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复杂斗争时期,在1947年至1949年决定性的全面武装斗争时期,还是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之际,周恩来始终站在毛主席一边】。在纪念朱德元帅的文章中说过【朱委员长是杰出的战略家,是毛主席的好助手】。

看得出来,宋庆龄主席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是发自内心的,特别是在提到另外两位伟大的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的时候,总把他们与毛泽东主席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宋庆龄主席对毛泽东的定位是“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 伟大事业的引路人”,是鉴于她参与中国人民求解放,求自立,求发展的整个人生经历的感悟,特别是“导师”一说,很能够表达那样的一种思维,就是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自立起来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