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设计大赛:斯义桂的音乐人生——介绍已故世界著名华裔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7:06
斯义桂的音乐人生
',1)">
——介绍已故世界著名华裔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
汪校芳
在奉化市城东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座墓的铬文与众不同:歌声扬全球留得美名传千古;英灵归西天教我如何不想他。其主人是当年与林语堂、张大千并誉为海外华人世界三巨星的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终身教授,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的斯义桂先生。海外媒体评价说:“东方人学唱声乐就如同西方人妄想唱好京剧一般,简直难如登天。这位能用中、英、德、意、俄、法等六种语言演唱数百首世界名曲的著名音乐家,曾以一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唱遍亚、欧、美、大洋洲四大洲。
成长在抗日岁月里
斯义桂祖籍奉化市大桥镇斯张村,1915年出生于上海。其父斯礼遂在奉化学得一手过硬的石匠本领闯荡上海滩,以强毅的体魄,精致的匠心,赢得了上海老九庄绸缎店、金城银行、上海银行、江湾市政府大厦、陈英士纪念塔等建筑的石作工程,立足于上海滩。其子斯义桂却选择了一条比金石撞击更能爆出铿锵之音的音乐之路,竟至石破天惊。
1931年“1·28”淞沪抗战,激发了上海各界的抗日热情,还是中学生的斯义桂,参加了由上海音专一批热血青年举办的以抗日救亡为主旨的音乐补习班,斯义桂非凡的音乐潜能才被发现,使之成为这所当时中国惟一音乐学府的学生。在上海音专,他从理论到技能都接受了严格系统的训练,还得到奉化人应尚能、苏联人苏石林这两位名教授的悉心指导,使斯义桂的男低音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为他漫长的歌唱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斯义桂在抗日战争期间非常活跃,为抗日救国的募捐义演,演唱了大量的爱国歌曲,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随着知名度的增大,他得到了最高当局蒋介石的青睐,致使一度辍学在励志社音乐股工作了一段时间。1938年西安事变前夕,斯义桂应邀赴洛阳参加了庆贺蒋介石50寿辰的演唱堂会,他唱了首岳飞的《满江红》,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背着“不抵抗将军”黑锅的张学良,竟至泪流满面。将军的泪水深深感动着斯义桂,也促使这位满怀抗日救亡激情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歌唱艺术与民族救亡运动联系在一起,远走香港等地,以激昂的歌声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以义演的所得献给前线的抗日将士。
1941年,因香港沦陷斯义桂回到上海。汪伪政权的威胁利诱,送来“委任状”逼他“出山”。以民族大义为重的他毅然拜别父母,泣别妻儿,逃出上海来到重庆,成为国立音乐学院青木关分院声乐教授。1944年4月14日,斯义桂应孙夫人宋庆龄的邀请,与著名舞蹈家戴爱莲联袂,为声援前方抗日将士,在山城最体面的国泰大戏院同台义演。斯义桂一曲《在铁索中》,戴爱莲一舞《拾穗女》,征服了来自全国各阶层的爱国观众和盟军官佐,人们纷纷倾囊,这场义演共收到抗日募捐40多万元。
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为开辟更高层次的音乐天地,勇于进取的斯义桂于1947年毅然放弃教授待遇,离别妻子儿女来到美国。师从曾与声乐大师卡鲁索同台演出的女中音声乐家艾迪丝·瓦尔克和“大都会歌剧院”职业演员、男低音歌唱家亚历山大·基普尼斯。两位恩师将他们西洋传统发音方法的精髓与他特有的东方细腻、柔和、婉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锤炼其声乐潜能和特长,从而形成了斯义桂秀美而浑厚的声乐表现风格。面壁两年后的1949年11月,正值而立之年的斯义桂登上了专供世界一流歌唱家展示风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演出厅,准确、熟练、艺术地演唱了勃拉姆斯组歌,热烈的鼓掌和无数的鲜花向他涌来。这次个人演唱会的成功,标志着斯氏的声乐跨入了世界级层次的门槛,终于在国际声乐舞台上为中国人争得了一席之地。此后,他又先后在纽约举办了5场独唱音乐会,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台柱之一。
二十世纪50年代,斯义桂不但走红于美国主要城市的舞台上,还远走澳大利亚、新西兰,拓进欧洲。他那以中、英、德、意、俄、法六国语言所演绎的古典的、现代的等各种风格的数百首世界名曲,为世界各地的听众所陶醉,各地的新闻媒体总是以“出色的歌喉足以与伟大的俄罗斯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媲美”,“夏氏之后第一人”,“东方来的奇迹”,“一个金嗓子”,“唯一中国声乐家在西方乐坛备受推崇之艺人”为报道标题。1966年,斯义桂与著名的FRANAC公司签约,在美国灌制出版了第一张十英寸唱片;1966年、1967年两次获得巴黎国家唱片学会奖。七十年代是斯义桂歌唱艺术走向辉煌的时期,他活跃于欧洲的伯利恒音乐节、荷兰音乐节、巴赫音乐节、贝多芬音乐节、阿斯彭音乐节等国际权威音乐舞台,还获得了荷兰政府为独唱、独奏唱片中最佳音乐诠释者所颁发的“爱迪生奖”。1970年起,斯义桂先后在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在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任声乐系主任、教授、终身教授。因他在国际声乐界的崇高地位,不但荣任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就职仪式后音乐会的首席演唱,还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担纲演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欢乐颂》,1985年当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欢迎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美时,斯义桂作为社会名流应邀作陪。
寄情于祖国怀抱中
著名诗人余光中有一首《赠斯义桂》的诗———
第一次骤听你咏叹的低音
鼓荡而深沉,在淡水河畔
将我的乡音摇撼又摇撼
似水的乡音里,你磁性的歌吟
摇船一样摇我回对岸
……
斯义桂在台湾、香港演出时,激昂的歌声不但激起了人们对抗日战争峥嵘岁月的回忆,激起了诗人勃发的乡情。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只能趁在香港、台湾演出之机望故乡以解乡愁。到了1978年6月,斯义桂才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北京,踏上这片离别30多年的故土,这次北京之行受到国家副主席宋庆龄的接见,也与发妻邢幽幽女士和子女相聚。1979年中美建交时,按中美文化交流协定,斯义桂与周文中分别作为美国政府文化代表团B组和A组组长,到北京进行官方访问,并在北京饭店与后任三届奉化市副市长的长子、“画家市长”斯端仑和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的女儿斯美绮相会。官方活动结束后,斯义桂访问上海,上海音乐界欢迎斯先生到来的热情,激沸了这位炎黄赤子的一腔热血,他不但在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为中国留学生设立了奖学基金会,还决定尽快再回上海讲学,为培养祖国的音乐人才尽绵薄之力。
1979年7月中旬,斯义桂从美国带来了声乐书籍、唱片、录音带等整整18箱行李,第三次来到祖国,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讲学与授课。得悉斯义桂教授莅沪讲学,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向美声唱法学习的热潮,甚至连远在西藏、新疆、内蒙等地的音乐教师和歌唱演员都纷纷慕名而来。斯义桂不但带给国人科学的教学观念,新鲜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声乐教材,还把“质地放在首位,演唱时声音的美、表情的美、语言的美应综合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响而不放纵,轻而不畏缩;高音不冲不滑,低音不压不垮”等积40多年艺术实践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回报给祖国和母校。虽只有短短的五个月,却在我国今天的权威音乐教材中,公认斯义桂是7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代表人物。
斯义桂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学告一段落后,积念已久的故乡之旅终于成行。1979年12月,他终于来到奉化老家,踏进当年父亲专门为他完婚而建造的故宅。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刷得满头银丝的发妻邢幽幽女士,在故宅专门为他准备了一桌十分丰盛的接风宴。当邢女士敬上他最喜爱的绍兴酒时,斯义桂发现发妻颤抖的双手中捧的竟是当年结婚时妻子陪嫁的锡酒壶!这可是家中祭祖祝福、寿筵节宴、亲友见访等喜庆时不可或缺的宝器!当年,他们在这厅堂里红烛高烧,锦缎围桌,举行了热闹非凡的中式婚礼,新婚的甜蜜,在上海补办西式婚礼的时尚,初为人父的激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定格、时而交叠,似乎非常遥远但又是那么的亲切难忘,一幕幕如意识流般跳跃着……
“罪过,罪过!”斯义桂双手捧杯,一饮而尽。一并吞下的似乎还有说不尽的思念话,表不完的愧疚情,也使这位久别家乡的游子,产生了要叶落归根的强烈愿望,作出了百年之后要魂归故里的决定。
1994年5月11日,这位世界著名声乐家走完了七十九个春秋的辉煌历程。5天后,美国社会各界250多位朋友在旧金山教堂里举行追思会。斯义桂先生周年忌日到来时,美国音乐界人士为这位大师连续举办三场专题音乐会,世界著名钢琴家傅聪专程赶往旧金山举行纪念斯义桂先生钢琴演奏会,同时举办了斯氏声乐艺术成就实物、图片展……这位最喜欢唱赵元任、刘半农先生那首撼人心魄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唱家,将永远活在热爱和平和音乐人们的思念里。
转载:http://www.nbzx.gov.cn/article.jsp?aid=1957
本博编辑室重新编辑制作整理并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