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日历 去广告:一位大陆音乐家的台湾随笔 对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58:24

一位大陆音乐家的台湾随笔 对联

对     联

        第一次去台湾,带什么礼物给我的朋友们?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只带两样:
        一是每人一册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东方既白》——这本书收录了我的朋友,文化记者侯军写的三十万字关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书法和茶道的文字,收录了他在1990年同作家兼画家冯骥才,1991年同我的两篇各近两万字的长篇对话。我曾撰一对联,概括全书内容:


    与冯公谈与鲍公谈纵横谈东方艺术
    为书道写为茶道写上下写华夏精神


         二是每人一副由我用隶书书写正文用行书题款的对联。
        我自幼受饱学的父亲影响,好舞文弄墨,虽不成材,但遇到机会,总要不知深浅地“票”一把。我从来都不写现成的诗词或格言,而是根据当时的场合或对方的特征杜撰带有文字游戏色彩的对联。
        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在文字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由格律诗对偶句发展而来的汉字文化独有的文学形式,是“诗词歌赋”中“赋”的基本格式——偏巧西方音乐中在技巧上与其类似的Fuge ,我们音译为赋格。父亲讲过的历代佳对,以寥寥数语显示出高度的文字技巧;他讲过的趣联,更以幽默诙谐体现了超凡的语言智慧。他和清代文学巨匠纪晓岚的嫡孙,甲骨文大学者王襄的公子曾共处十余年,每每以对句遣兴,甚至还把唐诗、宋词或毛泽东诗词中本无关联的句子摘出来编成或字意均佳,文情并茂,引人入胜,或字对意不对,出奇制胜,令人叫绝的对联。这股风气自然被他带回家里,影响着我们弟兄们的童年。
        于是,这次去台湾,赠对联便成了我的拿手把戏。
        首先要赠的。是住在台北挹翠山庄的台湾音乐教育界老前辈颜廷阶先生:


                  海岛乐坛年年栽桃李
          山庄雅室日日诵宫商

                               乐界伯乐颜廷阶老师哂正


        我这次去台湾,实际上是颜廷阶老师推荐的。1991年10月,我的《中国民歌24首管弦乐曲》在天津首演后,我把德国录音师米勒录制的全部曲目翻录了许多盘录音带,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们。为我的音乐会立下汗马功劳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年轻编辑杜新谷,在收到我的录音带之后,径直交给了他在台湾的姑父颜廷阶先生。桃李遍布宝岛的颜老师听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寄给了他当年的学生,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的陈澄雄团长。当时,陈团长完全不认识我,只是因为听了这盘录音,就贸然决定在已经确定好的参加作曲家研讨会的名单上加上我的名字,并特嘱在会议期间的新作品音乐会上演出我的新作。
        我到台北的第一天,便把感谢颜老师知遇之恩的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他。七十多岁的颜老师遂以他娴熟老到的车技驱车带我在台北市区参观了总统府、中正纪念堂、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荣民总医院、台北师院和建设中的“捷运”工程。中午在川味的永康牛肉面午餐。午后又到阳明山,路经几位文化名人和政府要员的府邸,最后到山峦围抱的中国文化大学音乐系参观。由于颜老师退休闲居,加上这位烟界前辈允许我在他的车里同他一起关起门来自由自在地吞云吐雾,以后我每次到台北周游列街,必乘颜老师的福特。
        第二个,是三毛在散文《借书》中曾经提到过的王恒先生,他是我在天津结识的台湾音乐家。我同他的全部关系都在这对联的上下句里:


    津门高唱大黄河声声唱中华儿女荣辱
    宝岛低奏小白菜曲曲奏炎黄子孙悲欢


        1991年11月,高雄实验交响乐团的指挥王恒先生应天津“民进”(不是台湾的民主进步党,而是大陆的民主促进会)邀请,到天津指挥天津乐团演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管弦乐团是专业的,合唱队却有近半数是业余的。王恒使出浑身解数,悉心排练,终于冒着揪心和辛劳的双重汗水成功地用指挥棒画下了《黄河》的最后一个音符。他在天津期间,我们经民进成员,天津乐团指挥张椿和介绍而相识。张椿和向他介绍了刚刚由该团首演的我的《中国民歌24首管弦乐曲》,他听了录音,很感兴趣,便带走了总谱的复印本。
        1992年春节,由王恒指挥高雄实验乐团在《世界风情夜》音乐会上演出我这部组曲中的八首选曲。演出后,他寄来了实况录音带和精美的节目单。我听了录音,乐团的总体水准不敢恭维,但纯弦乐的几首还不错,凄婉悲凉的《小白菜》和幽默诙谐的《杨柳青》尤其动人。
        由于台湾当局当时限制向大陆邮寄录影带,演出的实况录影是事后他到洛杉矶,托他在台湾国立艺专读书时的同班同学陈可健寄给我的。


        对于曾在台湾演唱我的童声合唱套曲《四季》,到欧亚美八个国家访问演出,声震维也纳的台北荣星儿童合唱团,我的对联是:


     唱四季人间仙乐
     走八方天国圣歌


        荣星儿童合唱团是台湾音乐前辈吕泉生创办的久负盛名的音乐团体,这副对联实际上是送给吕泉生先生的。我到台北后,按远在美国的吕先生所示把对联交给了合唱团的秘书洪综穗小姐。
        1991年,吕先生在76岁高龄来天津,经他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同学,天津音乐学院的吕水深教授同我相识。我把我童声合唱作品的乐谱送给了他,其中的童声合唱套曲《四季》后来由荣星合唱团多次在台湾和海外演出。
       1992年,我托来天津访问的罗兰带《炎黄风情》的录音给他。他接连来了几封信,说:“你的路,是中国交响乐的一条明路。”“你的音乐能够唤醒中国人共通的民族精神。”还说:“让音乐表现炎黄子孙握手,那是现代中国艺术家该做的事。”“你有能力创造打动12亿中国人爱民族的心的音乐。”吕先生每年必寄精致的贺年卡给我,卡上必定有他手写的令人忍俊不禁的打油诗。  
        1993年4月,我借访问美国之机到洛杉矶去看望已到美国定居的吕泉生先生,吕先生委托一位台湾来的音乐家开车到我住处接我。这位台湾音乐家一直义务充当我和吕先生的“车夫”,我们一起在一家韩国烧烤店神聊,也是他付费。闲谈中知道,前一年曾帮助王恒从洛杉矶寄给我录象带的,正是这位憨厚的陈可健先生。而再过一年的这一次,邀请我到台湾参加会议的,又是他和王恒的同班同学陈澄雄。

 


        赠与东道主——指挥家陈澄雄团长的对联是:
         手下繁弦急管
     台上古韵新声


         赠与陈团长领导的台湾省立交响乐团的对联是:
         
不俗不雅求雅俗共赏
      亦中亦西为中西融合


        而赠与这次作曲家研讨会的是:


        连半屏山九州同吟华夏古韵
     隔一湾水两岸共奏炎黄新声


        这一副对联是在竹阳海鲜馆酒桌上拿出来展示给会议代表的。打开卷轴,满堂喝彩。遗憾的是,人们称赞的是我一挥而就的隶书,而冥思苦想而成的对联内容几乎没有人过问。
         此后五年,我再没有杜撰对联。直到1999年11月,阿镗以金庸小说为题材的《侠之大者》音乐会在深圳举行,我因故不能躬逢其盛,便用传真发去了如下的贺联:
         
论文武写情义奇书风行天下
     融中西歌大侠雅乐重振汉声
        祝金庸先生阿镗先生叶聪先生深圳交响乐团侠之大者交响音乐会成功


        2001年1月,罗嘉琳小姐来电告之:被陈澄雄称为台湾音乐教父的资深音乐家许常惠先生因摔倒出现脑内出血合并颅骨骨折,在台北荣总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许常惠先生为台湾省彰化县人,留学法国回台后早年曾任教於台湾师大音乐系,对台湾音乐文化贡献卓越。我在台北、台中和鹅銮鼻多次同许先生长谈,在台湾音乐方面获益非浅。我撰一挽联,纪念这位为台湾音乐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前辈音乐家:


    敬挽台湾乐界教父许常惠先生
       说南管唱八音酒醉红玉
       论布农谈九族夜话黑潮


        挽联的后面,加了这样的注解:             
        红玉酒肆是许老师在台北与朋友聚会的地方。一九九五年春我曾在此同许老师通宵饮酒谈乐。
       南管是从福建传入台湾的中国汉唐古乐,八音是台湾客家传统音乐。这两类音乐是许老师特别推崇的非原住民音乐。
       布农是台湾原住民九族之一,许老师曾在原台湾省交举办的首届作曲研习营上播放了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祭典的合唱,我和在场的其他音乐学者、学子无不惊叹。
   黑潮文化圈理论是许老师关于台湾原住民文化起源与分类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