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地址 邮编:换届话“官德”:为官何以要修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3:57
2011年09月10日 10:50:08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者按
全省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党性。这次全省市县换届坚持“六个坚持、六个注重”原则,强调以德为先,首次将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四德”纳入干部考核当中,考察中发现干部的“德”存在问题的,绝不能提拔使用,已在领导班子中的也要调整下来,可谓对总书记指示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从今天起,省纪委与本报合作,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一组关于“官德”的系列文章,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深入理解。
“官”既是一种特殊职业,也是一种特殊身份,有其特殊的道德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并提,彰显了官德修养的时代意义与时代要求。为官何以要修德?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位为官者都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实有进一步说明的必要。
官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官员首先是公民,作为公民应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奉行基本的道德理念,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是为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起点。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来看,没有道德的发展,也就没有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潜能素质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协调发展、主体人格完美发展,道德发展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官员只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才能使自己步入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时,作为官员,只有以德修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以道德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真正做到以德服众。群众的评价,首先指向对官员道德的评价;群众的“口碑”,往往来源于对官员道德的“口碑”。官员若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想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困难的;失去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就失去了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官德关系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
党和政府要治国理政、取信于民,离不开良好道德形象的支撑,道德形象是党和政府权威确立的基础。党的道德形象来源于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关系党的道德水准高低,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的先进性彰显和表达党的先进性。从现实来看,党风问题说到底是道德问题,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水准下降、道德素养滑坡,既败坏了党风,也损害了党的道德形象。塑造党的道德形象,要从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抓起;官德修养既是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党风建设的突破口。
同时,官员的道德水准关系政府的道德形象。政府的权力交由官员行使,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交由官员管理和分配。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官员才能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性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官员才能公平、公正地分配各种公共资源,自觉抵御各种权力寻租行为,防止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现象的产生,有效维护政府的道德形象。
因此,官员的道德修养决非个人的私事、小事,与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密切相关,官员的道德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道德形象。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道德评价,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道德评价,主要依据官员的道德素养与道德形象来判断,各级领导干部应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
官德直接影响民德和社会风气
在群众心目中,官员应是道德的楷模,官德代表社会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对民德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官员作为个体,其道德水准固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但官员作为群体,由于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其道德水准在客观上折射和体现整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群众往往从官员的言行举止中感知社会的道德取向,并以此来评判或调整自己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正如孔子所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即是说,只要统治者做出表率,讲究礼仪、道义、诚信,那么,百姓没有敢不服从、尊敬、说真话的。官德是风向标,官德影响民德,官德水准提高了,群众的道德水准随之也会提高,社会风气因此得以净化,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因此得以提升。
同时,官民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官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官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实现官民良性互动与官民关系和谐,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相反,官德不良,容易漠视群众的利益诉求,自觉或不自觉地疏远群众,难以把群众放在心上,更不可能把群众当亲人,由此将引起官民冲突,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德不良,上行下效,将导致全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可见,官德修养既是个人的事情,又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官员要从关系个人发展、党和政府道德形象、民德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科学认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解决问题,才能将官德修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目前,全国范围内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大换届已进入关键阶段。为确保换届风清气正,中央提出了“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的换届纪律,广东省委常委集体作出“八项承诺”,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这些纪律、承诺和要求,既能保证换届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意识,促进领导干部道德水准的提高。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陈金龙
港报:官德纳入选拔标准 中央用人导向显新思路
香港《大公报》3日刊出评论说,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勃兴,官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频出,这不但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也折射出对公务员加强道德培训的紧迫性。国家此次出台《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旨在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文章摘编如下: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制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时期对全体公务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轮训,并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此举旨在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将干部道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公务员局在印发给各省区市和国家部委的通知中也指出,此次《大纲》正是为了落实胡锦涛讲话的精神,并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此次培训的重点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着力加强对基层一线、窗口部门等直接服务民众的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培训的基础知识包括十大方面,如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国外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等等,分成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等四个专题。按照要求,在本次轮训中,每位公务员的培训时间不少于六学时,同时并将建立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长效机制。
中国古代有关官德的故事与箴言不胜枚举。如“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资治通鉴》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很凝练地概括了德与才的关系。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官员为政就会偏离方向。
近几年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勃兴,官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案例频频爆出。如郑州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的雷语“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江西修水县城南派出所女警察对前来办事的市民发飙辱骂;河南鹿邑县一老妇为了办事对乡长下跪磕头而乡长仍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这些事件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也折射出对公务员加强道德培训的紧迫性。
职业道德缺失问题,自有其生存的制度和观念土壤。对官员的监督更多地仍然依靠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党政部门,群众监督仍居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这让很多官员在面对百姓时心无顾忌,甚至飞扬跋扈。久而久之并助长了官本位意识,权力崇拜和长官意志主导一切,而与普通民众脱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问题不解决,对于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政府的公信力,将形成严重的损害。国家此次出台《大纲》,也是充分体察到了这一点。
必须应当重视的是,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仅靠六小时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围绕此问题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考核监督机制,甚至是一票否决制度,对于道德不合格者及时清理出官员队伍,也要真正落实温总理所强调的“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才能使官德建设不走过场。(马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