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东屿岛酒店:每个少男少女都想成为“邢燕子” | 华夏记者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00:30
每个少男少女都想成为“邢燕子” http://www.jizhe.cc  华夏记者网    时间:2009-12-28    字号:大 中 小


  

每个少男少女都想成为“邢燕子”


  1960年,19岁姑娘邢燕子登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作为“邢燕子突击队”的队长,短发、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邢燕子,很快被定义为那个时代的美女,成为全国年青人的偶像。


  而仅仅两年前,17岁的邢燕子只是天津一名普通初中毕业生。她从天津城里回到宝坻乡下。但她当时可不是为了赶“下乡”的潮流。8年后,中央才提出“知青上山下乡”的口号。


  邢燕子下乡,最初目的很简单,陪伴独自在乡下的爷爷。


  那时候,她父亲已是天津某工厂副厂长。没人指望这个城里的漂亮姑娘,能在乡下呆多久。村民们都私下议论她“呆不长久,过段时间总要回城”。


  邢燕子刚到乡下那会儿,也确实闹了不少笑话:村里分配她到厨房,让她烧个大锅稀饭,她看着稀饭马上要跑出来了,却只能急得乱叫:“快来人!粥跑了!”旁边有个老大爷逗趣说:“你快跪下来给粥磕头,磕了就不跑了”……


  村民们谁也没想到,连煮稀饭都不会的邢燕子,会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铁姑娘”。而当时的邢燕子留在乡下的信念很简单,“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我要听党的话,好好的建设农村”。


  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都在搞大跃进,村里劳力紧缺,男劳力就只剩下8个,团支部交给邢燕子任务。她就琢磨:这劳力不够啊,要想完成任务,一定得动员村里的女劳力。


  于是,她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到田间地头干活去。她跟妇女们说:“闲着也是闲着,上田干活,还能挣点公分吃粮食。”


  就这样,邢燕子先将村里的妇女劳动力聚集起来,组成了一个妇女“生产突击队”(后改名为“邢燕子突击队”),大家跟男人一样干活做工,按邢燕子的话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打渔、耙地、上肥、抗沙……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响应党中央的“生产自救”,邢燕子带领“邢燕子突击队”一鼓作气,开垦了荒地560亩;除了垦荒,“燕子突击队”还要治鱼、打苇帘、编草帽辫,往往一天只能睡5、6个小时。


  她们的辛苦没有白费,3个月的辛苦劳作,她们赚了人民币36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比不小的财富。


  邢燕子说,这3600块可是救命钱,“第二年的生产、生活全靠这3600块。虽然并不富余、但比起当时大多数的村子,已经算很不错了,有了它,第二年的生产、生活倒也能撑得过去。”


  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经历了一年的灾荒,从上到下都需要有一个劳动模范人物,为他们树立信心、与无情的自然抗衡——邢燕子手中鲜亮的劳作成绩单,迅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于是,《中国青年报》等一些媒体开始报道“劳动模范邢燕子”的先进事迹。


  有了媒体的报道,邢燕子一下子就火了。


  1960年10月,邢燕子还登上了《人民画报》的封面。在这期画报上,除着重报道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之外,还附有郭沫若为她写的一首《邢燕子歌》;邢燕子说,这歌在当年非常流行,“人人都会唱!”而当时的青少年们更是“人人都渴望当邢燕子”。


  60年代的男女关系是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结实、短发的邢燕子,满足了当时人们对美女的想象。每天都有人给她寄给表达仰慕的信“都要用麻袋装,每次收信都好几麻袋”。但她却接受了组织安排的婚姻,嫁给了同村比自己大7岁的农民王学芝。


  而在“邢燕子突击队”和邢燕子之后,国内又涌现出了一批劳动模范生产队或劳动先进人物,这其中包括就“农业学大寨”、陈永贵、郭凤莲等等;3年自然灾害给中国人民带来厄运之余,也树立了不少劳动榜样——那时候的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些积极向上的劳动典型人物和劳动典型集体。


  邢燕子说,在3年自然灾害、甚至灾害过后的农村建设中,她与她周围的群众、甚至全国人民都笃定不疑的坚信,“自然灾害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只要艰苦奋斗,就一定会有新农村。”


  经历过“偶像时代”的邢燕子后来又走过了文革,很多人都将习惯性的将她和“知青下乡”联系到一起、称她是“知青偶像”,但邢燕子不同意这个称谓、她说“那都是后来的事情,我下乡的时候还没知青这个叫法儿”。


  对于“知青上山下乡耽误了一代人”这种说法,邢燕子也有些迟疑,一方面,她认为“那时候对青年的管理也没什么经验,可能会出点偏差”,但另一方面,她又坚持认为“青年人就应该下乡吃点苦,温窝里长出来的苗长不好!”


 

 

雷锋:一个时代的潮流先锋


  所有的偶像里面,雷锋的地位是巨星级的,他是新中国偶像里影响最大的腕儿,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新中国长大的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作文里描绘过这样的场景:主人公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给老奶奶让座/给老奶奶家打扫清洁之后,老奶奶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主人公回答:“我叫雷锋。”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雷锋,他的名字是一代中国人的偶像: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都为他题过词,参观过他的纪念馆,发表过向他学习的讲演;他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教科书里,许多学者研究“雷锋精神”,有上千本的书记录着他的事迹;每年的3月5日,都有一批士兵、农民、工人以及科学家,因为在工作中取得先进业绩而被命名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这种表彰方式自雷锋去世至今的四十五年里从未间断。


 


  雷锋不只是课本上、教科书里的“先进人物”。他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的“潮流先锋”:他参加少先队、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钢铁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期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今天,雷锋的头像正在像切格瓦拉的头像那样演化为当代商业、艺术与生活的Logo,具有时代感的热情、无私和奉献精神是他们共同具有的人格和道德,这也许成为对当代缺失的一种呼唤。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整个的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状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精神风貌和特征: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保尔柯察金,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名字。说其虚幻,只因为它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而它又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可以说他就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个再现。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1942年被介绍到中国后,从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间,共印刷出版57次,发行250多万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时也像小说一样轰动一时。保尔手握铁锨、头戴布琼尼军帽、大衣被风吹起的形象被无数的青年人狂爱,那种狂热劲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


 

 

冬妮娅:资产阶级小姐的爱


  那个年代,在不停地阅读《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部传奇的同时,一种隐形的情愫在阅读者心中膨胀:小说中这位资产阶级小姐冬妮娅的光芒盖过了英雄保尔,她的衣着,她的美丽,她对爱情的执着,读者在脑海里闪闪发光。她与保尔之间小布尔乔亚式的恋情也曾成为当时青年人渴求的时尚。


  这位纯情美丽的乌克兰少女,林务官的女儿,与还没有炼成钢的率真少年保尔相偎在宁静的湖畔,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初恋时光。初恋是纯真、幸福的。一个是火车司机的儿子,一个是林牧官的女儿;一个是穷小子,一个是娇小姐……在巨大的“阶级”差别下,他们仍因情而爱,因爱而苦。没有阶层贫富的界限,对残酷的现实生活一无所知。这种令人艳羡的纯粹的爱,只有莎翁的朱丽叶和罗密欧能与之媲美。不同于朱丽叶的柔弱安详,冬妮娅对爱情的追求更加明朗热烈,性情也更活泼,仿佛灿烂春光中的一朵玫瑰,刚刚盛开,沉醉于爱情和世界的幻想,对所有的美好充满了爱恋,信任。全然不知地狱的火焰已经快要冲出晃动的地壳,烧毁她拥有的一切,烧毁她的未来。


  以下文字节选自刘小枫《记恋冬妮娅》


  二十多年前的初夏,我恋上了冬妮娅。恋上冬妮娅之前,我认识冬妮娅已近十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高小时读的第一本小说。


  其实,一开始我就暗自喜欢冬妮娅,她性格爽朗,性情温厚,爱念小说,有天香之质;乌黑粗大的辫子,苗条娇小的身材,穿上一袭水兵式衣裙非常漂亮,是我心目中第一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但保尔说过,她不是“自己人”,要警惕对她产生感情……我关心冬妮娅在革命中的位置,其实是因为,如果她不属于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就不能(不敢)喜欢她。


  我很不安,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冬妮娅身上缭绕着蔚蓝色雾霭的贵族式气质,爱上了她构筑在古典小说呵护的惺惺相惜的温存情愫之上的个体生活理想,爱上了她在纯属自己的爱欲中尽管脆弱但无可掂量的奉献。她曾经爱过保尔“这一个”人,而保尔把自己并不打算拒绝爱欲的“这一个”抽身出来,投身“人民”的怀抱。这固然是保尔的个人自由,但他没有理由和权利粗鲁地轻薄冬妮娅仅央求相惜相携的平凡人生观。


  这一私人事件发生在一九七五年秋天。这一私人事件发生在一九七五年秋天。前不久,我读到法国作曲家Ropartz的一句话 :Qui nous dira la raison de vivre?(谁会告诉我们活着的理由?)这勾起我那珍藏在茫茫心界对冬妮娅被毁灭的爱满含怜惜的这段经历,我仍然可以感到心在随着冬妮娅飘忽的蓝色水兵衫的飘带颤动。我不敢想到她,一想到她,心就隐隐作痛……


 

 

夏梦:中国的奥黛丽赫本


  1965年的香港电影界,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电影界相似,向往社会主义祖国的左派影业有很大影响力,“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和“凤凰影业公司”是其中的主力,它们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是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所统领。左派的竞争对手是邵氏影业与陆运涛所主掌的电懋公司,与他们声色犬马的影片相比,长城用来吸引观众的主要卖点除了进步的意识形态之外,就是以夏梦为首的三位清纯美女。夏梦,石慧,陈思思——她们清新的笑颜,良好的教养,几乎是当时市井文化中可以仰望的顶点。


  长城的三位公主都是美女,二公主石慧以清纯玉女形象闻名,是典型的蕙质兰心,三公主陈思思则长相比较现代,有点混血味道,但要说到最美丽的一位,则属大公主夏梦无疑。在公司每一年的联欢会上,夏梦一定是[十大姐]舞蹈中的大姐,如果他人的舞衣是洋葱绿,她必定是寿桃红,如果跳 “采苹果”舞的人采的是青苹果,她的必定是鲜艳的红苹果。 直到很多年以后,一些老电影人回忆起夏梦,还对其绝代风华念念不忘。正如导演李翰祥所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武侠大腕金庸则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在老影迷心中,夏梦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香港女明星。


  夏梦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1933年生于上海,1947年移居香港。17岁那年夏梦怀着好奇心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表演天赋,她一步步成长为长城的当家花旦。在1950年至1966年的十六年中,夏梦一共拍摄了近四十部影片,其中有多部获奖。


  事实上,当年的香港电影界并不缺乏美女,夏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而夏梦之所以能给影迷们留下恒久的赫本级的清纯印象,这多半要归功于左派影业对角色的严格自律。夏梦不但是人民的好儿女,而且兼有冰雪情操与绝世姿容。相比之下,“右派”当时争相拍摄的“武则天”、“杨贵妃”等红颜祸水、淫乱宫闱,在塑造女主角方面就要略差一筹了。


  当然,剧本只是一个好的基础,最后的成功仍需归因于夏梦的天赋和其在演技上的刻苦钻研。她以松弛、凝炼、朴实自然的表演风格,主演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外型宜古宜今的夏梦,不论饰演大家闺秀或风尘女子,贤妻良母或青春少女,都能使角色熠熠生辉。加上香港左翼影业在影片制作上以认真严谨著称,因此夏梦所拍摄影片多属可观性强及具水准的作品。长城凤凰导演李萍倩说:“夏梦镜头前适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员。


  夏梦主演的很多电影在内地都获了奖,比如,1953年的《绝代佳人》就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最佳电影奖。1963年,身居内地文化界要职的夏衍甚至专门为她将巴金的小说《憩园》改编成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故园春梦》。当时的传媒界,大多由左翼人士充当先锋,因此在报章上与她相关的文字,除褒扬外,很少其他。而二十上下的她却还尚属懵懂,浑不知这些寓意着政治意味与文化情结的片子,早已赋与了她与众不同的灵光绕身。


  据说,当年夏梦的绝代风华还惹起了金庸的暗恋,为了接近夏梦,金庸更是主动投身“长城”作编剧,但终未成功。


  在左、右派影业的竞争中,香港电影第一个“黄金时代”到来了。在这风起云涌的年代,仅1950年—1960年间,就出品了多达2130多部的剧情长片,其中粤语片1535部,国语电影452部,厦语片137部,潮州语电影6部。此外还有30余部纪录片。


    毁灭的爱满含怜惜的这段经历,我仍然可以感到心在随着冬妮娅飘忽的蓝色水兵衫的飘带颤动。我不敢想到她,一想到她,心就隐隐作痛…… ( 本文来源:腾讯网 原题: 60年代,谁在影响中国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