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兴横街2到47号:毛主席塑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3:21
辽宁省文革后拆除和保留的毛主席塑像  

据网络和有关资料,文革后辽宁省文革后保留的毛主席塑像有:沈阳市中山广场、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丹东市火车站广场、抚顺工人文化宫、阜新市解放广场、凌源市杨杖子镇国营向东化工厂。

 

沈阳市中山广场

沈阳市中山广场,文革时叫红旗广场。塑像建于1968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任总指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创作,1970年竣工。塑像高10.5米,基座高约8米,宽11米,长23米。是毛主席身着大衣,右手挥手的塑像。整座塑像用玻璃钢浇铸,基座用红色花岗岩贴面。基座上刻有林彪的题词:“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由铸铜后再贴金。1971年“9.13”后被除掉。

在毛泽东塑像四周,还有由人像组成的群雕,人像高3.5米,由56个工农兵群像组成。是全国文革中矗立的毛主席塑像仅此一处附有群雕。因此,这座塑像和群雕是唯一选入《中国城市雕塑50年大型画册》的文革时的雕像作品。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广场前后的工农兵群雕曾借鉴了沈阳的群雕。这是毛主席塑像前部的群像,表现我国人民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奋勇前进。

基座后部为“建党”群像。

左侧为“井冈山星火”(1927-1936)、“抗日烽火”(1937-1945)、“埋葬蒋家王朝”(1946-1949)3组群像。

右侧为“社会主义好”(1949-1957)、“三面红旗万岁”(1958-1965)、“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1966-1969)3组群像。

2007年,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群被宣布为辽宁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后,对群雕表现的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对群雕也进行了修改。(以下照片引自《博联社》网 成文军摄的照片进行整理)。左右照片分别是群雕修改前后的照片。

“革命委员会好”大牌子被去掉,而变成了一个花篮。三个人手中的《语录本》被去掉,但胸前的“像章”保留了。

样板戏《红灯记》李玉和手拿着的“红灯”去掉了。但手里握着的东西不知是什么?

1957年发表举世闻名的《这是为什么》社论的《人民日报》,变成了一块……布。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变成了一面红旗。

M的《炮打司令部》不见了。女红卫兵袖标、贴大字报的浆糊桶、浆刷子和大字报不见了(像个练武术的?)。煤矿工人手中的《语录本》不见了。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主楼前的毛主席塑像。 

 

丹东市火车站广场

文革时丹东市火车站广场改名“红旗广场”。1970年3月12日  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丹东红旗广场敬建伟大领袖毛主席大型塑像,成立丹东市敬建毛主席塑像指挥部。同年6月7日开始修建红旗广场,并在广场中央建立毛泽东主席塑像,1971年7月1日落成。 

 

抚顺工人文化宫

抚顺工人文化宫门前的毛主席塑像。

 

阜新市解放广场

阜新市解放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据说重22吨。

 

凌源国营向东化工厂

毛主席塑像位于凌源杨杖子镇的国营向东化工厂。照片为成文军摄。据他实地拍摄介绍,向东化工厂(475厂)是中国兵器集团所属企业。在上世纪初70年代,该厂由黑龙江省密山县迁到此处。1989年,工厂把塑像迁来,起先安放在厂区外的镇上叉路口中央,后安放到家属院里。之后,杨杖子镇镇政府又从石雕之乡的河北曲阳,定制一尊比原来体量还大的汉白玉材质的毛泽东塑像安放在镇上叉路口中央。

 

模糊的照片 历史的碎片

大连火车站广场毛主席塑像。1967年设计、施工,当年竣工。照片上可看到,当时在主席塑像的四个角有4个红卫兵守卫。文革后被拆除。

1968年春天,一座不锈钢的毛泽东塑像矗立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广场上。这是“辽联”派(有的说是辽革派)组织建设的毛主席塑像。文革结束时被拆除。

塑像建成后红卫兵留影。

辽宁工业展览馆里的塑像。这可能就是安放在沈阳中山广场上的塑像。资料显示:照片是“中山广场塑像”部分主创人员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合影。当时塑像制造地点就在“辽展”。

抚顺301厂。热烈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全身巨型塑像落成典礼-请柬。不知塑像拆除否?

 

千秋功过自有评说

大连金石滩毛泽东像章馆,是目前伟人像章陈列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场馆。像章馆中有一座毛主席塑像。“为人民服务”5个字由像章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