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是哪个省:格律诗词的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1:53:41
格律诗词的概念   诗和词都是韵文。格律诗词,故名思义,就是遵循一定格式和规则的韵文。这些格式和规则都是通过诗词中的字、词、句表现出来的。字有音、形、义三要素,格律诗词对字的要求主要是指字音。字音由音节和声调组成,音节构成韵,声调体现平仄。词则通过词性和构词方式表现对仗,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句式表现在一个句子中的字数多少与节奏,比如,诗是整齐的句式,一首诗中或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词是长短句,每句字数不一样,但哪句长哪句短是有规则的。这些字词句的格式和规则组成格律诗词的基本要素,我们通常把押韵、四声、平仄、对仗称为诗词的四大要素。

  一 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词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韵母。大家知道,汉语拼音一个字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一种韵母就是一种韵,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字。 如“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 等,它们的韵母都是 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南歌子 [宋]张泌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xiāng)。画堂开处晚风凉(liáng),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yáng)。
  这里“香”、“凉”、“阳”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ng。
  在汉语拼音中,韵腹 a、o、e 前面可能还有 i、u、ü 组成另一个韵母,如 ia、ua、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 等,这种 i、u、ü 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麻(má)”、“家(jiā)”、“瓜(guā)”的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来是同样和谐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甚至很不和谐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化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这里的“斜“字在唐代读作sia(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和谐的。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词。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较为不合理了。今天我们如果倚声填词作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时,却还是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二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么形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成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的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辩别四声,是辩别平仄的基础。

  三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 “"声调铿锵”,虽然有很多讲究,但是平仄和谐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么样交错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毛泽东《长征》诗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份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凡在普通话里读除阳平外其它三声而在这些方言里又读作阳平的字多属入声)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四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中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和“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词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是有它的规则的,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在此不赘述)

  附:入声字的辨别方法
  一、用谐声的声旁类推:
    孰足谷发伐甲夹白索莫国出豕匊尃乍各畐敝失吉夬厥只合鬲商及夕析息弗伏蜀
  二、声韵母特点辨记法:
    1) B、D、G、J、ZH为声母而又读为阳平的字必定是入声字(指普通话)
    2) 韵母为üe的字都是入声字(注:“靴”字例外)
    3) 川黔等地方言中韵母为ê、uê(如或、国、黑、白)的均为入声字。
  三、同音字辨记法:凡与下列字同音的字均为入声字
    直十及鼻笛习读竹孰局足筏扎杂夹伯夺国茁得格折则别迭洁决学答拔
  四、根据诗词押韵来记忆
    如词牌《满江红》《念奴娇》格律要求押入声韵。
  五、用方言对应规律来记忆:凡普通话里阴平、上、去三声字在西南方言里读阳平的字多为入声字。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详见《平水韵表》)
  写诗填词都离不开韵。古人科举以诗赋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不同,作诗韵脚也会各不相同,这给考官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审音为主要任务的字典,如《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即所谓“官韵”。唐开元年间,由礼部颁行《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在唐宋两朝又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修订本是南宋淳祐壬子年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由于编者刘渊是山西平水人,所以这部书也称《平水韵》,后人说的诗韵即指《平水韵》。
  《平水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每卷又按韵母的异同,把汉字分为一百零六类,即一百零六韵。写诗填词只许用同韵字,无论哪个时代的、操哪种方言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样一来,《平水韵》就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中,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根据平水韵分类,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词韵:
  第 一 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
       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 二 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
       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 三 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四 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
       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 五 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六 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 七 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
       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 八 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
       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 九 部 平声:五歌[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箇通用
  第 十 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之言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韵母及韵母组合 对应的古词韵

1 佳麻
2 开来
3 先寒
4 江阳
5 逍遥
6 国歌
7 灰微
8 森林
9 冬青
10 希奇
11 诗词
12 别叠
13 忧愁
14 读书
15 须臾
16 绝学

 a ia ua
 ai uai
 an ian uan üan
 ang iang uang
 ao iao 
 e o uo
 ei ui
 en in un ün
 eng ing ong iong
 i (er并入)
 i (整体认读)
 ie (y)e
 ou iu
 u
 ü
 üe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声
 第五部 佳半、灰半
 第七部 寒、删、先、元半,十四部 覃、盐、咸
 第二部 江阳
 第八部 萧肴豪
 第九部 歌,部分入声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第一部 东冬,十一部 庚青蒸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
 十二部 尤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部分入声

诗韵和词韵

  一、平水韵(旧韵)(详见《平水韵表》)
  写诗填词都离不开韵。古人科举以诗赋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不同,作诗韵脚也会各不相同,这给考官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审音为主要任务的字典,如《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即所谓“官韵”。唐开元年间,由礼部颁行《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在唐宋两朝又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修订本是南宋淳祐壬子年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由于编者刘渊是山西平水人,所以这部书也称《平水韵》,后人说的诗韵即指《平水韵》。
  《平水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每卷又按韵母的异同,把汉字分为一百零六类,即一百零六韵。写诗填词只许用同韵字,无论哪个时代的、操哪种方言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样一来,《平水韵》就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中,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
  根据平水韵分类,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词韵:
  第 一 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
       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 二 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
       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 三 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四 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
       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 五 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 六 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 七 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
       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 八 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
       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 九 部 平声:五歌[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箇通用
  第 十 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
       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
       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 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之言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韵母及韵母组合 对应的古词韵

1 佳麻
2 开来
3 先寒
4 江阳
5 逍遥
6 国歌
7 灰微
8 森林
9 冬青
10 希奇
11 诗词
12 别叠
13 忧愁
14 读书
15 须臾
16 绝学

 a ia ua
 ai uai
 an ian uan üan
 ang iang uang
 ao iao 
 e o uo
 ei ui
 en in un ün
 eng ing ong iong
 i (er并入)
 i (整体认读)
 ie (y)e
 ou iu
 u
 ü
 üe

 第十部 麻、佳半,部分入声
 第五部 佳半、灰半
 第七部 寒、删、先、元半,十四部 覃、盐、咸
 第二部 江阳
 第八部 萧肴豪
 第九部 歌,部分入声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第六部 真、文、元半,十三部 侵
 第一部 东冬,十一部 庚青蒸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第三部 支微齐,部分入声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
 十二部 尤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第四部 鱼虞,部分入声
 部分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