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骚寡妇与木马:优秀财务经理人访谈――财务职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6:52

优秀财务经理人访谈――财务职场

转载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渴求成功。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素质很高、能力很强的大学生,却因为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拿着微薄薪水,为谋求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奔波。其实,只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职业思路,他们也许会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从容。


现任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CFO兼人力资源总监的彭锦根先生,曾是一名会计学大专生,从基层出纳员历经财务经理、副总会计师直至CFO,在财务领域里辛勤耕耘,一步一步走得相当踏实。为揭示其职场成功“秘芨”,本刊记者专访了彭锦根先生,以期能为身陷财会职场迷途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使读者能更为真实地了解彭锦根的心理感悟,本文采用了对话的方式。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彭总,作为建工金源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集团化企业的CFO,请您首先谈谈您在财务方面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彭锦根(以下简称“彭”):我1993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在那里我读了两年,是专科毕业。1993年,我国进行的会计改革,改变了长期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我在大学里学会的是简单的学习方法、会计原理、会计假设和会计等式等基础性问题,我经常跟父母说,学习方法是我在学校里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走出大学校园,我来到中国建筑二局工作,开始接受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这些新东西,并着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习是没有终止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学,1995年,我开始考CPA,1996年CPA全科通过,我还通过考试获得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其间,我读过一个研究班,但是我觉得那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很快放弃了。现在正在攻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拓展国际视野。基本上,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大学是我专业学习的一个起点,在这之后,我的学习一直没有中断过。

 

从工作角度来讲,我的体会最重要的是实践,我参加工作是从出纳做起的,我平时喜欢读书,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市场上新的会计书籍很多,那个时候国外的图书则相对较少,我将书上的知识与公司的实际相结合,因为我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国企,各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因此作为国企的出纳,我还是能接触到比较全面的会计业务,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能是工作表现还可以吧,年轻又有上进心,1997年,我做搅朔止静莆癫烤恚痪欢问奔洌 998年我又被调回公司总部,1999年开始做总部的财务经理,随后就担任了公司总部副总会计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首先感觉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比较清楚的,我是一级一级做上去的,当时从国外的发展情形来看,会计人员大概需要十年的积累,我当时在国企做了九年,积累了九年,做到高级管理层。作为公司的副总会计师,我在国企实践了自己的许多想法,比如由于下属多家分公司,将资金部从财务部划分出来,做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成立内部银行,提高了公司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为加快年轻人的成长,在财务部门实行员工的轮岗制;另外还在公司内部进行了预算管理方面的尝试。

 

然而,我感觉在这种国有企业的氛围中,可能还不足以让我更好地去发挥,当时我认为自己应该找一家更大的公司,而且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到更大的公司去发展。正好清华同方的一个朋友推荐我过去,我就去了清华同方,刚开始我做同方的企管总监,负责财务分析、预算、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法律等事务,事情比较杂,等到后来同方整合为四大部门时,我就做了部门的财务总监,在这个职位工作了两年,后来就来到了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我的职位是CFO、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人事和行政工作,一直工作到现在。我觉得现在的职位与我所追求的CFO是比较吻合的,能够在公司的战略制订与执行、决策支持、绩效管理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从您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您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基层出纳一步步向前发展的,那么,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认为是哪些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彭:我们经常讲到的一句话“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虽然我只是一个大专生,现在我的学历还是比较低的,我在清华同方时,同方里有不少的博士、海归,但是我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并不差,而且我在同方的职位也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立意高远呢?我们做财务的,在刚参加工作时要有一个高远的志向,说起来好像比较虚,但是你可以把这种高远志向理解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一个高级财务管理者、CFO或总会计师,同时,每个人都向往一份美好的生活,那么我需要在财务人员里成为一个冒尖的个体,或者我跟某个水平比较靠进,这都是一个立意,在这个立意之后的所有过程,包括学习、考试、工作、平时的读书、思考都是为了这个立意去努力的,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我其实是从出纳岗位直接跳到分公司财务经理岗位的,为什么会实现这种跳跃呢?其实我的立意比较高,我的思想已经准备了,我的知识在不断地储备,我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就容易抓住,正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立意,就基本不会有一个大的目标追求,工作容易换来换去,心里也会很不安,我身边的有些人,不是说他们不优秀,但由于他们没有坚持,做一段时间转换一个工作,今天觉得做销售好,明天又认为做生意好,总是摇摆不定,到最后,各方面都不具备竞争力。我在国企一呆就是九年,九年之后我才做了一个大转换,现在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这时回头看,“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说得很对。这里面还要坚持,每个人都有志向,但很多人不能坚持,比较浮,比如财务毕业生,许多人是从出纳做起的,有些人觉得出纳岗位没劲,要求调岗,而国企的岗位调换比较慢。从我自身来说,我做出纳的时候,也帮其他人做些别的事情,让我干什么我都非常乐意做,我一直想,我将来肯定不会是今天这样,我不断跟别人沟通、学习,别人也愿意让我做。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做下去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除了工作,学习也是这样,大学毕业后,我的学习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我的学历并不高,但重要的是我在不断地学习,来补充我的知识。

 

“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这几个字可能是回过头来总结出来的,有了自己的理想,就踏踏实实去做,坚持下去,成功可能会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其实,在我发展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人扶我一把,发现我是可用之材,愿意提拔我。很多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我的才干没人发现呢?这时你应反过头思考:我做得到底如何?这时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对自我发展的认识,对发展要素的认识都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人愿意去帮你?你要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多和人沟通,尽量使个人的追求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这时领导也愿意提拔你。

 

新:彭总,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给自己定下了相对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不断地去逼近自己的目标,那么在这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您有没有对自己的目标产生怀疑?您又是如何来修正自己的目标?

 

彭:有。所谓的目标,是一个阶段性清晰的目标,我上大学时,没有老师告诉我应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毕业以后就靠自己摸索。毕业的第一年,我也是很糊涂的,在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那个年代,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国企工作还是很受重视的,我也比较爱玩,也没有什么职业发展的想法。但是当我看到外界在不断变化,加上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也注意到身边的财务人员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时印象里大概会有一个未来应朝哪个方向去努力的想法,会想着“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题,我当时就想,我只有大专文凭,应该补一个本科,这是最起码的,我报过自考,但还是放弃了;后来我想应该把社会上比较看重的CPA资格考下来,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立足之本。有了这个意识和动力,我就去认真准备,等到CPA考试全科通过后,发现无非是一张纸,并不代表能力。这时,我发现原来在一个机构、一个组织里面,真正的发挥不是那么简单的,应该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为人处世之道,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随后自然会想到我应该怎样发展,我应该努力做到什么职位,目标又清晰一些。当你做到预想的职位时,你会发现你的眼界又开阔了,这时你会发现跟自己当初设想的又不一样,我应该怎么做?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下去,不断去总结,不断去调整自己的目标,你会发现目标越来越明确。当目标逐渐清晰的时候,成为一名CFO就是我的追求,或者说是带领一个优秀的组织前进。目标的制定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很少有人能够在刚毕业时就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这中间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微调和波动,但如果你有一个积极的、上升的心态,踏踏实实去做的话,就不会有问题,就怕那种大起大落,一旦受到打击就一蹶不振,这样不容易成功。

 

我在建工金源还兼任人力资源总监,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我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管理,我总喜欢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艘航船,进入茫茫大海,如果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这时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使航行一段发现方向错了,没关系,可以调整一下,不断添加燃料动力,以一种平静的心态继续前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当航船进入茫茫大海时,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心中难免一片茫然。

 

新:您是直接从出纳“跳”到财务经理管理岗位,做过副总会计师,现在担任CFO、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就您任职的公司来讲,也曾更换了几家,那么在这些任职环境和角色的转换过程中,您是如何做好这些转换工作的?

 

彭:其实还是上面提到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有进取的决心,并且有着坚定的目标,那么实际转换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同出纳比较单一的业务相比,财务经理需要管理财务人员,负责制定并完成部门目标,进行财务分析,对公司经理负责,而做出纳的时候,我心中清楚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并有意去做这样的锻炼,平时多观察和思考应该怎么做,不断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这样在上手之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旦这种角色转换发生时,经过短暂的调整和学习就可以较快地适应这种转换;公司之间的转换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很多准备工作已经提前做好了,在转换的时候,就能很快适应。比如我从国有企业转换到同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企业文化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方里面有很多高学历、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由于之前在国企工作时,我并不封闭自己,平时就注意结交这样的朋友,另外,我平时读的书比较多,包括大量管理类书籍,我不断地留意CFO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于是,我很快适应了环境的转换;如果转换的两个工作环境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心里不做任何的准备,那转换时确实会比较困难。

 

新:彭总,从上面的谈话中我知道您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善于读书。现在出版的书籍琳琅满目,各种书籍可谓鱼龙混杂,这令不少愿意读书的朋友眼花缭乱,似乎有许多知识要学习和了解,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对于这些追求上进的财务人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彭:这个问题非常好。社会上关于人才的划分有几种说法,有一种“T”字型人才,不仅知识面比较宽,而且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入的研究,比如我是财务专业出身,但我没有局限于财务,我注重横向、宽幅的发展,现在我也担任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同时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在公司的企划、宣传等方面做很多工作,我觉得这样做很有价值。许多人可能读了大量专业方面的书籍,汲取的多是知识和工具,属于纵向方面的学习,但是还有横向方面的书,比如管理类、个人发展类、自传类等书籍,甚至包括有些小说、影视剧,这些书籍和影像有助于开阔思路、加强知识的运用,属于应用层面的,现在很多人读书局限于专业层面的,而忽略了横向应用层面的。大量阅读管理类书籍后,你会发现,企业的发展是有规律和共同点的,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将其中的相似点找出来,这个时候你再思考所在企业的情况时,你的思维就不再局限,而你在跟管理者——包括CEO、副总裁等沟通时,他们会感觉到你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人员,而是一个高级财务人员。比如会计准则中的应收账款科目,如果从应收账款的源头来看,可能会发现公司的某些细分客户、目标客户总拖欠货款、而且资金状况不佳,你会建议公司放弃这些客户,选择优质客户,这就是一种联系和运用,这时你看问题就会更加深入。

 

那么作为财务人员,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读?第一,当你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就去找来读;如果在工作中,有些地方琢磨不透,比如关于企业如何发展、个人该怎样发展等问题,想不明白,就要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相关书籍。其次要学会思考,边读书或者在读完之后要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我们企业或个人有哪些启发?我应该怎样去做,然后去大胆地实践,实践过程中不断追求成功,这种循环会构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方法会比较好。我们公司很多员工都在读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公司正在筹备建立一个“思与行”俱乐部,提倡“读书、思考、实践、成功”八字。另外,读书的时候还要讲究速度和效率的问题,我一年大概会挑五十本左右的书来读,有的书只用一两天时间就翻完了,读完之后再把目录浏览一下,书的框架和要点都知道了,自己再总结出几条核心,这样就会有收获,这些是我读书的体会。

 

新:可以说,财务是企业的信息中枢,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发生联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建议吗?

 

彭:现在全球都在谈财务职能转变,从记帐型向决策支持型转变,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文章。这里反映一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财务工作有一定的相对清晰的规则,同时也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在这样的情形下,财务部门始终在某一组织内部运作,是组织的一部分,而财务往往会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会计和财务工作本身,片面地认为按照相关的法律、准则和制度去做就是正确的。实际上,企业的运作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链,需要财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财务需要同其他部门沟通,需要从其他部门得到相关数据或信息,如果处理不好各种关系,很难开展财务工作,最后反而被挤到了夹角里,这其实反映了财务人员将财务知识同企业运转结合的水平。举个例子,企业的销售部门需要一笔数额不小的广告投入,作为营销部门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但财务部门从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认为该笔广告未必能引起销售的显著增加,不应该进行该广告投入。本来,广告投入与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难题,如果直接拒绝销售部门的费用申请,会落阻碍公司发展的口舌,那么财务部门应如何去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这个时候,财务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比如通过分析计算表明公司近三年来广告投入增长与销售增长呈不相关的关系,建议销售部门将广告投入缩减到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去处理,销售部门可能更容易接受。

 

新:您现在担任公司的CFO,请您谈您的财务理念?您又是如何在公司内部灌输这些理念的?

 

彭:我的财务理念是“谨慎+发展”。乍一看,两者似乎挺矛盾的。其实不然,谨慎原则说的是在公司运转过程中,如何保持相关资产的流通性,如何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和现金流量等问题,只有将这些做好了,才能确保企业是健康的,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有些企业曾经发展得很快,资产规模也很大,但其壮大的措施很简单,就是单纯依靠投资或并购,而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其实这些企业的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比如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很容易就垮掉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案例已经有不少。因此,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在做强的基础上,将企业做长,打造成“百年老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谨慎加发展,这就是我的财务理念。

 

从资金投入到价值增值,企业运作其实也是财务运作的过程。财务理念的灌输很多时候并不是靠单纯地宣传企业应该谨慎地发展,而是应该依靠一个系统来贯彻落实。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立一套战略循环系统,每一季度末,我们都会对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后续三个季度的业绩进行预测,通过战略会议来检测公司的战略走向;在战略会议下设有预算会议,相应地有预算制度,将公司的所有业务都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这个系统来思考,还有正在建立的业绩考核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预算的观念已逐渐渗透到公司的管理之中,预算使整个公司的工作重心聚焦于业绩,创造了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等管理工作上的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指向,这样,通过这个战略循环系统,使得这种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新:您在建工金源担任了两年多的CFO,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CFO应该在一个企业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您能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彭: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CFO的能力框架问题,在一个公司中,既有CEO、CFO、CIO及其他副总,但是由于能看清企业的价值链,掌握着充足的信息,CFO的角色非常特殊。根据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两大方面非常重要,首先,CFO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在公司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比如我们做客户细分、筛选客户时,CFO可以将公司以往客户的资料调出来,分析不同客户对公司的毛利贡献,这样可以分析出哪个客户或者哪个地域的客户是公司的重点客户,哪些是非重点客户,这样会对公司有关战略的制定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其次,如何确保制定好的战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这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管理系统来推进战略实施,在这方面,CFO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已经开始通过战略循环系统和预算管理制度来管理战略的实施,能够让公司在这个系统里运转,朝既定目标前进,对我来说,很有成就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渴求成功。然而,令人遗憾是:很多素质很高、能力很强的大学生,却因为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拿着微薄薪水,为谋求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奔波。其实,只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职业思路,他们也许会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从容。


现任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CFO兼人力资源总监的彭锦根先生,曾是一名会计学大专生,从基层出纳员历经财务经理、副总会计师直至CFO,在财务领域里辛勤耕耘,一步一步走得相当踏实。为揭示其职场成功“秘芨”,本刊记者专访了彭锦根先生,以期能为身陷财会职场迷途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使读者能更为真实地了解彭锦根的心理感悟,本文采用了对话的方式。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彭总,作为建工金源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集团化企业的CFO,请您首先谈谈您在财务方面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彭锦根(以下简称“彭”):我1993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在那里我读了两年,是专科毕业。1993年,我国进行的会计改革,改变了长期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会计模式,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我在大学里学会的是简单的学习方法、会计原理、会计假设和会计等式等基础性问题,我经常跟父母说,学习方法是我在学校里学会的最重要的东西。走出大学校园,我来到中国建筑二局工作,开始接受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这些新东西,并着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习是没有终止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学,1995年,我开始考CPA,1996年CPA全科通过,我还通过考试获得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其间,我读过一个研究班,但是我觉得那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很快放弃了。现在正在攻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拓展国际视野。基本上,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大学是我专业学习的一个起点,在这之后,我的学习一直没有中断过。

 

从工作角度来讲,我的体会最重要的是实践,我参加工作是从出纳做起的,我平时喜欢读书,在学校的时候就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市场上新的会计书籍很多,那个时候国外的图书则相对较少,我将书上的知识与公司的实际相结合,因为我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国企,各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因此作为国企的出纳,我还是能接触到比较全面的会计业务,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能是工作表现还可以吧,年轻又有上进心,1997年,我做搅朔止静莆癫烤恚痪欢问奔洌 998年我又被调回公司总部,1999年开始做总部的财务经理,随后就担任了公司总部副总会计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首先感觉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比较清楚的,我是一级一级做上去的,当时从国外的发展情形来看,会计人员大概需要十年的积累,我当时在国企做了九年,积累了九年,做到高级管理层。作为公司的副总会计师,我在国企实践了自己的许多想法,比如由于下属多家分公司,将资金部从财务部划分出来,做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成立内部银行,提高了公司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为加快年轻人的成长,在财务部门实行员工的轮岗制;另外还在公司内部进行了预算管理方面的尝试。

 

然而,我感觉在这种国有企业的氛围中,可能还不足以让我更好地去发挥,当时我认为自己应该找一家更大的公司,而且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到更大的公司去发展。正好清华同方的一个朋友推荐我过去,我就去了清华同方,刚开始我做同方的企管总监,负责财务分析、预算、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法律等事务,事情比较杂,等到后来同方整合为四大部门时,我就做了部门的财务总监,在这个职位工作了两年,后来就来到了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我的职位是CFO、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人事和行政工作,一直工作到现在。我觉得现在的职位与我所追求的CFO是比较吻合的,能够在公司的战略制订与执行、决策支持、绩效管理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从您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您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基层出纳一步步向前发展的,那么,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认为是哪些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彭:我们经常讲到的一句话“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虽然我只是一个大专生,现在我的学历还是比较低的,我在清华同方时,同方里有不少的博士、海归,但是我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并不差,而且我在同方的职位也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立意高远呢?我们做财务的,在刚参加工作时要有一个高远的志向,说起来好像比较虚,但是你可以把这种高远志向理解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一个高级财务管理者、CFO或总会计师,同时,每个人都向往一份美好的生活,那么我需要在财务人员里成为一个冒尖的个体,或者我跟某个水平比较靠进,这都是一个立意,在这个立意之后的所有过程,包括学习、考试、工作、平时的读书、思考都是为了这个立意去努力的,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我其实是从出纳岗位直接跳到分公司财务经理岗位的,为什么会实现这种跳跃呢?其实我的立意比较高,我的思想已经准备了,我的知识在不断地储备,我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当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就容易抓住,正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立意,就基本不会有一个大的目标追求,工作容易换来换去,心里也会很不安,我身边的有些人,不是说他们不优秀,但由于他们没有坚持,做一段时间转换一个工作,今天觉得做销售好,明天又认为做生意好,总是摇摆不定,到最后,各方面都不具备竞争力。我在国企一呆就是九年,九年之后我才做了一个大转换,现在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这时回头看,“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说得很对。这里面还要坚持,每个人都有志向,但很多人不能坚持,比较浮,比如财务毕业生,许多人是从出纳做起的,有些人觉得出纳岗位没劲,要求调岗,而国企的岗位调换比较慢。从我自身来说,我做出纳的时候,也帮其他人做些别的事情,让我干什么我都非常乐意做,我一直想,我将来肯定不会是今天这样,我不断跟别人沟通、学习,别人也愿意让我做。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做下去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除了工作,学习也是这样,大学毕业后,我的学习一直没有中断过,虽然我的学历并不高,但重要的是我在不断地学习,来补充我的知识。

 

“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这几个字可能是回过头来总结出来的,有了自己的理想,就踏踏实实去做,坚持下去,成功可能会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其实,在我发展的每个阶段,总会有人扶我一把,发现我是可用之材,愿意提拔我。很多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我的才干没人发现呢?这时你应反过头思考:我做得到底如何?这时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对自我发展的认识,对发展要素的认识都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人愿意去帮你?你要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多和人沟通,尽量使个人的追求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这时领导也愿意提拔你。

 

新:彭总,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给自己定下了相对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不断地去逼近自己的目标,那么在这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您有没有对自己的目标产生怀疑?您又是如何来修正自己的目标?

 

彭:有。所谓的目标,是一个阶段性清晰的目标,我上大学时,没有老师告诉我应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毕业以后就靠自己摸索。毕业的第一年,我也是很糊涂的,在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那个年代,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国企工作还是很受重视的,我也比较爱玩,也没有什么职业发展的想法。但是当我看到外界在不断变化,加上环境的压力,同时我也注意到身边的财务人员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时印象里大概会有一个未来应朝哪个方向去努力的想法,会想着“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题,我当时就想,我只有大专文凭,应该补一个本科,这是最起码的,我报过自考,但还是放弃了;后来我想应该把社会上比较看重的CPA资格考下来,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立足之本。有了这个意识和动力,我就去认真准备,等到CPA考试全科通过后,发现无非是一张纸,并不代表能力。这时,我发现原来在一个机构、一个组织里面,真正的发挥不是那么简单的,应该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为人处世之道,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随后自然会想到我应该怎样发展,我应该努力做到什么职位,目标又清晰一些。当你做到预想的职位时,你会发现你的眼界又开阔了,这时你会发现跟自己当初设想的又不一样,我应该怎么做?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下去,不断去总结,不断去调整自己的目标,你会发现目标越来越明确。当目标逐渐清晰的时候,成为一名CFO就是我的追求,或者说是带领一个优秀的组织前进。目标的制定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很少有人能够在刚毕业时就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这中间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微调和波动,但如果你有一个积极的、上升的心态,踏踏实实去做的话,就不会有问题,就怕那种大起大落,一旦受到打击就一蹶不振,这样不容易成功。

 

我在建工金源还兼任人力资源总监,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我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管理,我总喜欢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艘航船,进入茫茫大海,如果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这时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使航行一段发现方向错了,没关系,可以调整一下,不断添加燃料动力,以一种平静的心态继续前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当航船进入茫茫大海时,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心中难免一片茫然。

 

新:您是直接从出纳“跳”到财务经理管理岗位,做过副总会计师,现在担任CFO、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就您任职的公司来讲,也曾更换了几家,那么在这些任职环境和角色的转换过程中,您是如何做好这些转换工作的?

 

彭:其实还是上面提到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有进取的决心,并且有着坚定的目标,那么实际转换起来就会比较顺利。同出纳比较单一的业务相比,财务经理需要管理财务人员,负责制定并完成部门目标,进行财务分析,对公司经理负责,而做出纳的时候,我心中清楚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并有意去做这样的锻炼,平时多观察和思考应该怎么做,不断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这样在上手之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旦这种角色转换发生时,经过短暂的调整和学习就可以较快地适应这种转换;公司之间的转换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很多准备工作已经提前做好了,在转换的时候,就能很快适应。比如我从国有企业转换到同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企业文化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方里面有很多高学历、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由于之前在国企工作时,我并不封闭自己,平时就注意结交这样的朋友,另外,我平时读的书比较多,包括大量管理类书籍,我不断地留意CFO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于是,我很快适应了环境的转换;如果转换的两个工作环境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心里不做任何的准备,那转换时确实会比较困难。

 

新:彭总,从上面的谈话中我知道您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善于读书。现在出版的书籍琳琅满目,各种书籍可谓鱼龙混杂,这令不少愿意读书的朋友眼花缭乱,似乎有许多知识要学习和了解,但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对于这些追求上进的财务人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彭:这个问题非常好。社会上关于人才的划分有几种说法,有一种“T”字型人才,不仅知识面比较宽,而且在某一点上有较深入的研究,比如我是财务专业出身,但我没有局限于财务,我注重横向、宽幅的发展,现在我也担任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同时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在公司的企划、宣传等方面做很多工作,我觉得这样做很有价值。许多人可能读了大量专业方面的书籍,汲取的多是知识和工具,属于纵向方面的学习,但是还有横向方面的书,比如管理类、个人发展类、自传类等书籍,甚至包括有些小说、影视剧,这些书籍和影像有助于开阔思路、加强知识的运用,属于应用层面的,现在很多人读书局限于专业层面的,而忽略了横向应用层面的。大量阅读管理类书籍后,你会发现,企业的发展是有规律和共同点的,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将其中的相似点找出来,这个时候你再思考所在企业的情况时,你的思维就不再局限,而你在跟管理者——包括CEO、副总裁等沟通时,他们会感觉到你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人员,而是一个高级财务人员。比如会计准则中的应收账款科目,如果从应收账款的源头来看,可能会发现公司的某些细分客户、目标客户总拖欠货款、而且资金状况不佳,你会建议公司放弃这些客户,选择优质客户,这就是一种联系和运用,这时你看问题就会更加深入。

 

那么作为财务人员,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读?第一,当你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就去找来读;如果在工作中,有些地方琢磨不透,比如关于企业如何发展、个人该怎样发展等问题,想不明白,就要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针对性地去寻找相关书籍。其次要学会思考,边读书或者在读完之后要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我们企业或个人有哪些启发?我应该怎样去做,然后去大胆地实践,实践过程中不断追求成功,这种循环会构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样的读书方法会比较好。我们公司很多员工都在读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公司正在筹备建立一个“思与行”俱乐部,提倡“读书、思考、实践、成功”八字。另外,读书的时候还要讲究速度和效率的问题,我一年大概会挑五十本左右的书来读,有的书只用一两天时间就翻完了,读完之后再把目录浏览一下,书的框架和要点都知道了,自己再总结出几条核心,这样就会有收获,这些是我读书的体会。

 

新:可以说,财务是企业的信息中枢,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发生联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建议吗?

 

彭:现在全球都在谈财务职能转变,从记帐型向决策支持型转变,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文章。这里反映一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财务工作有一定的相对清晰的规则,同时也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在这样的情形下,财务部门始终在某一组织内部运作,是组织的一部分,而财务往往会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会计和财务工作本身,片面地认为按照相关的法律、准则和制度去做就是正确的。实际上,企业的运作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链,需要财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财务需要同其他部门沟通,需要从其他部门得到相关数据或信息,如果处理不好各种关系,很难开展财务工作,最后反而被挤到了夹角里,这其实反映了财务人员将财务知识同企业运转结合的水平。举个例子,企业的销售部门需要一笔数额不小的广告投入,作为营销部门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但财务部门从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认为该笔广告未必能引起销售的显著增加,不应该进行该广告投入。本来,广告投入与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难题,如果直接拒绝销售部门的费用申请,会落阻碍公司发展的口舌,那么财务部门应如何去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这个时候,财务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比如通过分析计算表明公司近三年来广告投入增长与销售增长呈不相关的关系,建议销售部门将广告投入缩减到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去处理,销售部门可能更容易接受。

 

新:您现在担任公司的CFO,请您谈您的财务理念?您又是如何在公司内部灌输这些理念的?

 

彭:我的财务理念是“谨慎+发展”。乍一看,两者似乎挺矛盾的。其实不然,谨慎原则说的是在公司运转过程中,如何保持相关资产的流通性,如何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和现金流量等问题,只有将这些做好了,才能确保企业是健康的,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有些企业曾经发展得很快,资产规模也很大,但其壮大的措施很简单,就是单纯依靠投资或并购,而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其实这些企业的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某个环节,比如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很容易就垮掉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案例已经有不少。因此,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在做强的基础上,将企业做长,打造成“百年老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谨慎加发展,这就是我的财务理念。

 

从资金投入到价值增值,企业运作其实也是财务运作的过程。财务理念的灌输很多时候并不是靠单纯地宣传企业应该谨慎地发展,而是应该依靠一个系统来贯彻落实。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建立一套战略循环系统,每一季度末,我们都会对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后续三个季度的业绩进行预测,通过战略会议来检测公司的战略走向;在战略会议下设有预算会议,相应地有预算制度,将公司的所有业务都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这个系统来思考,还有正在建立的业绩考核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预算的观念已逐渐渗透到公司的管理之中,预算使整个公司的工作重心聚焦于业绩,创造了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等管理工作上的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指向,这样,通过这个战略循环系统,使得这种理念得以贯彻落实。

 

新:您在建工金源担任了两年多的CFO,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CFO应该在一个企业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您能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彭: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CFO的能力框架问题,在一个公司中,既有CEO、CFO、CIO及其他副总,但是由于能看清企业的价值链,掌握着充足的信息,CFO的角色非常特殊。根据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两大方面非常重要,首先,CFO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在公司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比如我们做客户细分、筛选客户时,CFO可以将公司以往客户的资料调出来,分析不同客户对公司的毛利贡献,这样可以分析出哪个客户或者哪个地域的客户是公司的重点客户,哪些是非重点客户,这样会对公司有关战略的制定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其次,如何确保制定好的战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这需要通过建立一套管理系统来推进战略实施,在这方面,CFO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已经开始通过战略循环系统和预算管理制度来管理战略的实施,能够让公司在这个系统里运转,朝既定目标前进,对我来说,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