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欢乐谷万圣节 攻略:层出不穷的“孝子工程”忽视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5:43

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孝,最早在古代象形文字上的意思是: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子在一旁小心搀扶,于是就有了上老下小的服侍形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种天性,更是一种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最传统的观念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很难善待老百姓;一个连基本家庭责任感都不具备的人,不可能对国家、人民恪尽职守、认真负责。

我国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不少“名孝”,流传千古,为人楷模。汉武帝时期,更是将“举孝廉”作为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方法。按《孝廉法》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推举的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

孝由心生,岂能靠人造?不是风风火火的搞些千人毒日之下给父母洗脚,万人雨雪之中背诵《孝经》,就能培养出大量孝子。孝,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耳濡目染。

岳飞是人尽皆知的民族英雄,其母姚氏也被赞为“贤母”。岳母励子从戎,岳飞也听从母训,移孝作忠,奔赴抗金战场,终成一代名将。

岳飞事母至亲。尽管军务繁冗,然而只要不出兵,岳飞总是晨昏侍候母亲,亲自调药换衣,无微不至。有时为了照顾母亲的休息和调养,他连走路和咳嗽都不敢发出声音。岳飞在克复襄汉六郡后,其母病重,于是他上奏恳请暂解军务,回家照料母亲。母亲病时,他“尝药进饵”,亲自侍奉;母亲去世,他赤脚扶棺近千里。岳飞认为:“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培养孝心,绝不是给孩子讲讲二十四孝故事那么简单。简单地说,养成孝心,旨在变化孩子的气质,养成一种敬、诚之心。惟具有这样的精神气质,孩子才会尊敬父母,成人后才会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这是孝的心灵基础。当然,通过培养这一孝心的心灵基础,孩子也才能够接受普遍的人文教化,而发育成为好人、好公民。这就是曾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的含义所在。

李密,字令伯,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长大后的李密将祖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冬天,天不亮就把炭火点好,放在祖母的身旁;夏天,他怕祖母受到蚊蝇叮咬,总是睡前用蒲扇驱赶蚊蝇。有时祖母把被褥弄脏,李密都耐心地给祖母换上干净的,并洗换衣服。但是,朝廷一再催逼李密入朝。 于是,李密给晋武帝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终养祖母,然后报效国家”的心情与愿望,受到皇帝的赏识及恩准。晋武帝下昭赠李密奴婢二人和许多金银布匹,并下令让地方财政供其俸禄。这封信就是名传千古的《陈情表》。世人称:“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孝”本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不过,孝在中国社会中的意义远远没有这么单纯。急功近利地培养所谓的孝子,难免到头来造就了一批批假孝子。

比如说,如今多地开始将孝道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北大也将“孝”列为招生的考评指标。出发点是不错,但在有些人眼里,孝多了层含义,不仅可以当官,还可以上好大学。孝道成为一种新兴的政绩工程,开始被官员们天天挂在嘴边。

山西蒲城县原副县长高戈为给母亲祝贺90岁寿辰,将戏台子搭建在中学操场上,扰得邻里乡亲不得安宁,仅烟花礼炮一项估计花费不低于10万元;重庆铜梁县副县长刘国华岳父去世,每天车来车往,嘉宾云集,一场丧事办了10天9夜。

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武今明,把父亲和岳母的生日改为每年的元旦,在贪腐案发前,每年元月一日,都会大摆宴席,广发请帖,邀请机关熟人和大小商贾为其父亲和岳母祝寿,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黄金送暖入武府。”

这是孝吗?对位高权重的官员来说,为父母做寿做白事,正好是“收缴”下属红包和彰显气派的好时机。而对另一部分官员而言,孝则是升迁献媚的大好机会。

河北某市的原房管局长石占海,为了给自己的婚外情找一块安全的乐土,竟然把父母墓地建成了个“安乐窝”,仿照帝王陵墓的样式,霸气外露。此后,石占海频繁给父母“上坟”,“孝心”不仅感动了家人、同事,更令他在事业上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还有某位副局长,在出席一位县领导父亲的葬礼时,陪在坟头放声大哭,如丧考妣,不知道的还以为死的是他亲爹呢。最后还是县领导一声令下,副局长立即一个“急刹车”,眼泪和情绪都是收放自如,足见其“精湛演技”。其实,他还有一位病重多年无人照料的老父亲,家中缺衣少米、缺医少药,仅有两间破土坯房和一床多年未曾换洗的旧棉絮。一提到自己这位 “大孝子”,老人就禁不住一边摇头,一边默默流泪,让人唏嘘不已……
  

 根据慈孝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数据:“98%的家庭认为,孩子的孝心与其学习和成长关系十分密切;对各个学龄段100名学生的孝与学习之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96%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有孝心;对100名有网瘾和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孝道调查的结果显示,听父母话和有孝心的仅占3%。”

总之,好好学习的都是孝子,如此一来,不知“北大硕士”廖天野一例又该如何解释?无形的“绿领巾”和“红校服”早在工程展开之前就已经带上了,这样的教育方法怎能培养出小孝子?

孝其实就是一种爱,而我们的教育长期忽视和缺失的正是爱。孝心缺失的背后,正是学校和家庭“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失衡。学校“成绩第一”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家长“考上北大就是孝顺”的畸形思维不去除,一两堂品德课很快就会淹没在题海之中,而孝心培养仍然是那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难以想象,让学生开“低智商鉴定”来开脱自己教育失职的老师,会在孩子心灵上投射下怎样的倒影。这种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又怎能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心存感恩?

再看这份调查数据,有“家庭”、有“专家”,就是没有孩子的声音。家庭被父母代表了,孩子则被问题青少年代表了。调查者直接无视孩子的意愿,就像某些官员直接无视人民的权利。这种高高在上的视角,展开的只能是“孝子”工程,而不是“慈父运动”,只能板着脸孔让孩子听话,不能让父母学习与孩子平等地沟通,亲密地交流。事实上,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由衷的爱意,才能因爱而“孝”,而不是因迫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