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比较好的网咖:7000亿利润的好日子能持续多久? ——蔡慎坤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3:58

7000亿利润的好日子能持续多久?   

2011-11-03 08:13:5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披露10月31日正式落幕,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出现下滑,银行业却是旱涝保收,16家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1.66万亿元,超过西部六省同期GDP总和。实现净利润近700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平均每天狂赚25亿元。

上市银行旱涝保收,主要是利率上浮的净利息收入,以及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根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收入总额超过1.2万亿元,占到营业总收入的近八成。其中,五大国有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的75.7%,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总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超过90%。

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几乎无一例外同比出现上升,多数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在上半年上涨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当前,多数银行净息差已升至2.5%以上,一些股份制银行净息差甚至已超过3%。

在一个金融市场完全被官方垄断的环境中,7000亿的收益并不足以值得炫耀,因为这样的利润是以牺牲广大储户的利益为代价的,特别是今年以来存款负利率日趋严重,而民间火爆的高利贷市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资金都来自银行,银行信贷资金在高利贷市场兴风作浪,一批银行从业者通过高利贷市场牟取了巨额的暴利。

官方施行的最低法定贷款利率与最高存款利率之间的息差,使所有银行只要开门运营就能获取稳定的收益。这种金融手段实际上就是以牺牲储户的利益来养肥银行。尽管最新的物价涨幅微降至6.1%的水平,但仍比银行一年期存款高了几倍,而国内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比这个数字肯定要高。高通货膨胀对统治者来说,历来是个特别敏感的问题。

根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目前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已经高达61%。上市银行净息差很难再持续增长,因而银行总收入也难以再持续攀升。

银行业7000亿的利润并没有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市场反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加担忧,对银行未来的风险更加警惕。瑞银的最新报告就表示,尽管中资银行利润增幅很大,但其持续盈利能力会大打折扣:贷款增速正在放缓,且这一趋势应该会延续;不良贷款的数量将会大量增加;银行在未来两到三年必须筹集更多资金以支撑信贷的持续增长;如果利率市场化继续深入,银行利润率就会受到挤压。

事实正是如此,尽管多家银行的潜在风险在账面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关注类贷款余额都在下降,归入不良贷款的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余额未出现重大变动。但信贷资金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入民间高利贷市场,隐含的交替风险不容忽视,而更多的信贷资金同时投向房地产以及政府融资平台,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政府融资平台偿付能力低下,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随时都会浮出水面。

房价飚升的罪魁祸首,是银行信贷,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10.26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26万亿元,这两个指标都比2008年底增长了1倍。更为严重的是,据有关机构估算,现在的55万亿的银行信贷中,60%~70%其实都与房地产有关。无论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及土地抵押贷款都是如此。房价上涨时,这些贷款风险自然隐蔽起来,如果房价下跌,其风险有多大并不是银监会能把握的。当某个资金链环节断裂导致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爆发时,不仅掩盖的问题会全部暴露出来,而且很容易迅速放大风险并随之蔓延。

当然,沉浸在好日子中的银行业对将来的风险视而不见,抑或否认其存在。一旦风险爆发,银行从业者该升官的升官该分赃的分赃,最终买单的无疑又会是慷慨的中央财政和不明不白的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