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极地海昌门票:高中高三语文上册下册全册教案,复习学案下载4(还有1,2,3,5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25:44

高三语文复习第30讲

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南京一中  孙芳铭

 

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例1:……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时,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唐弢《琐忆》)

在这段文字中,“议论”是什么意思呢?文中所说“议论”的内容不是事实。接下来引用一个成语并加以分析,再则“不敢去接近他”与上文“总之”领起的句子相对应。据此可知,这里的议论,就是造谣毁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例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鲁迅《拿来主义》)

文中“抛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抛给”不同于“抛来”,但可称为“送来”。这“送僵”是什么意思呢?跳过一段才说“送来”的具体内容。根据“送来”的东西可知,“抛给”就是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如果不作这样的分析,“抛给”的语境义是说不清楚的。

三、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意。这里换一个角度说三点:

1.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

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譬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所选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首段共用了五个“内容”,要求辨别其中的三个“内容”所指是否相同,这就不能仅看词面而妄断,需要运用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加以辨别。

2.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

有一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譬如“辖制”和“影响”的词典义是不同的,但在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有了一致的意义。都是表示“管束“的意思。像这样的语言现象不能不分外留心。

3.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

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这也应该注意。譬如2001年所选《铜奔马正名》第17题要求辨别“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原文运用“未惬人意”、“更属不妥”,而选项改为“不能令人满意”、“更逊一筹”。有一些考生却不能认定其对错而误判。又如2003年第10题是一个“推断题”,不少考生看不出“台风将远离日本”与原文“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之间的差异而误判。

四、典型试题分析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 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 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是:

                                                                                           

“关门”的含意是:

                                                                                           

(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②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③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①                                           

                                           

                                           

这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II卷现代文阅读的前三题,这里只说第1题,其余两题后文将会用到。

这篇散文题为《门》,阅读全文可知,“开门”和“关门”是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两个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意仅仅依靠当句和首段是无法作出解释的,只有读到第六段才能找到形成答案的依据。这就是:“开门是一种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根据后一句,“开门”可解释为“意味着一个结束”。根据“关门”的含意可以推知“开门”的含意义一是“意味着一个开始”。关于“开门”原文“动作”后的冒号领起两个“某种”,可见它还有一个含意。“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实际是说“预示着一个新的发现”这样“开门”的含意便解释完备了。当年有不少考生摘抄“开门是一种神秘的动作……”作答,这是不行的,因为它并没有将开门的含意直截了当地“解释”清楚。

五、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考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过程里,我们的注意力常常给名牌的理论著作垄断去了。不用说,《乐记》、《诗品》、《文心雕龙》、诗文话、画说、曲论以及无数挂出牌子来讨论文艺的书信、序跋等等是研究对象。同时,一个老实人得坦白承认,大量这类文献的探讨并无相应的大量收获。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只能算作者礼节性的表了个态。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名为‘文选’,实则人选。”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质”是“历史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忘记,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断思想。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断思想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两者同样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节选钱锺书《读<拉奥孔>》)

1.“言论常常无实质”的“实质”是指什么?

答:“实质”是指                                                             

2.文中与加点的“三言两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个短语是:                         

3.文中有三个加点并标了序号的“片断思想”,它们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              ;②和③              ;①和③              。

4.“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这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0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其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于我们的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化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4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

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是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在探索自然界的基础知识。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追溯到最初并未考虑它的实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就是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念、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新华文摘》1998年第8期,有删节)

1.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教育?

   答:“最好的教育”是一种                                                            

                                                       的教育。

2.“复杂的情况”是指                                                               

3.“同样的观点”是指什么观点?

答:指的是                                                                   

                                                                               

4.“基础研究”是怎样的一种研究?

答:                                                                              

5.作者在提出“另一个重要挑战”之前所阐述的那个“挑战”指的是什么?

   答:                                                                                 

                                                                                  

 

附:答案及简析

   (一)1.精辟的见解。(注意:“倒是”前后的话是对照着说的,前者“无实质”,后者“说出了精辟的见解”)

2.零星琐屑(不能答“鸡零狗碎”,因它是贬义)

3.同   不同    不同(①和②是指脱离了系统的, ③是指萌发而未成系统的)

4.重视大量陈言加空话的名牌理论,轻视有见解的三言两语)。

(二)1.培养更具有创造性,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原文用“不仅……还”作了阐释)

2.社会要求大学教育和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的经济效益。(要注意本段论述的针对性)

3.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根据‘同样的观点’……”是承接上文而来的)

4.是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最基本层次上的知识的科学研究(下句“我所说的基础研究……”就作了阐述)

5.如何使大学教育和研究重视人的全面培养,重视基础研究。(文章标题的中心是“面临的挑战”。请注意第二段首句“固然……然而”的作用)

 

 

高三语文复习第31

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理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

在社会科学类的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指说明性的)中,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大致都属于这一类句子。

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譬如孙犁《荷花淀》写坐在地上编席子的女人见到丈夫回来后的种种无常言行,便问道:“怎么了,你?”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其中蕴含的情感比“你怎么了?”要丰富得多,自然是重要的句子。又如鲁迅《祝福》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鲁镇年终祝福的盛况,以及家家户户忙碌于“恭请福神”的情景,然后写道:“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概括说出浓重的封建思想统治了的鲁镇是一个封闭的小镇,这里的人们保守、迷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这个环境厌恶的心理。这又同祥林嫂的命运和“我”对祥林嫂的态度密切相关,因此它也是重要句子。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例1: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一句是全文结尾处高度评价马克思伟大人格的一句,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应从“私敌”和“敌人”这两个词入手。“私敌”是因个人的利害冲突而形成的敌人;未必有一个私敌,那么句中的“敌人”就是公敌。依据上文,所谓公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敌人。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2:后来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本例画线句子是一个复杂单句,主语是“伟人”,即托尔斯泰,谓语是“埋葬”,而“就像……被人”是四个状语。据此可知,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托尔斯泰逝世了。而有的同学理解该句是却在定语和状语上纠缠,而终于没有搞清其主要意思。

这种方法在社科文、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用得最多,也行之有效。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譬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段首句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许多同学都觉得无法回答。其实其前文是评述马克思在科学上的贡献及其对其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上的关注,其后文是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再依句“因为”和“首先”可知,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为什么重视科学研究。于是本句的意思是:马克思重视科学研究是为了用科学来推动革命实践。第六段有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因此留到“鉴赏”部分再作详细阐述。

三、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不要人为地“拔高”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如例2所举《世间最美的坟墓》中那一句,有人解释为“表明托尔斯泰与底层民众融为一体”,就是一个典型的“拔高”式的理解。

2.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这里便不再举例阐述了。

四、典型试题分析

1.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这是2001年全国卷一第23题,原文请看第30讲的“典型试题分析”栏。

孤立地看,“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可以有多种理解,但放在原文中就不一样了。第五段写道:“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即保持自己的“隐秘”。句中的“马群”与“人”作比较,“放牧的马群”没有“一个人”可言,没有“门”可言,即没有“隐秘”可言,也没有感情可言。因此该句应这样理解: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人需要有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这样的答案实际是从分析表达意图入手而形成的。

第(2)小题这句话是第七段的首句,它紧承第六段而来,并引出后面的两句话。第六段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开门”和“关门”的含义,“开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而“关门”意味着一个结束。该句后文又说“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请留心这里的“不断”二字,而该句本身又有“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的判断,因此本题的答案只能是“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换个角度说,“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是“开门和关是(生命)一部分”而“开门”是一个新的开始,“关门”意味着一个结束,再加进“生命之严峻流动”的意思,可以答成“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了人生”。

第(3)小题则比较容易,因为该句后面有“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膊的别一个入口是不存的”这样一句阐释性的话。组织本小题的答案时要注意原句说的是“一扇门的关闭”是一个过程终结,而不是人生的终结。

本小题的答案是: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五、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美哉,书卷气

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至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次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读书大可随缘。我读书并不拘泥于某一类书,往往碰到什么就读什么。友人赠我一套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置诸案头。翻读起来,立即被那种语淡意深的风格所吸引,便一读再读。有一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初集,看得很有兴味,于是多方寻求,得到二集、三集……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沧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有删改)

注: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最大博物馆。

1.联系全文看,“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2.“别积聚使你沦为乞丐的财富”这一句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3.本文结尾一句说:“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这句话含意丰富,请写出两点。

答:(1)                                                          

(2)                                                             

4.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紧扣题意概述有书卷气的好处。这“书卷气”是指通过读书养成的读书人特有的风格和气质。

B.大学者熊十力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这是因为《儒林外史》像一面镜子,让他进一步认识了自我。

C.文中引述王冶秋先生多次读《阿Q正传》的不同体会,表明读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

D.“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句领起第二、三两段,从本质上揭示了读书的重要作用。

E.“读书大可随缘”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个观点,意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读者,读书不必选择,书都可以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谈生命(节选)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般有力的洪涛,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看见了夹岸的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裴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的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摘自《青年文摘》2001年第3期)

1.作者虽然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事实实上已经作出回答。作者认为生命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                                                                           

                                                                              

2.“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答:                                                                           

                                                                              

3.文章结尾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也要感谢生命。”为什么在快乐和痛苦中都要感谢生命?

答:答: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意在展示生命前进和成长的过程。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一句,形象地表现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平和宁静的心境,也透出几分惆怅。”

C.“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人根本没有来生,应该抓住今生,不断奋斗。

D.第二段末句连续使用四个“再”字,重现了“一江春水”拼搏不止的形象,展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E.本文的写作意图是: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附:答案及简析

(一)

1.要让书为扩展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服务,而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作者是在阐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引受默生的话的,该句的后一分句从反面作了说明。引用后作者还有评说)

2.只积聚物质财富而不读书会使人精神贫乏。(“沦为乞丐”是比喻性说法;要注意分号后一句话)

3.(1)精神财富使人弃实而自豪;(2)希望人们多读一点书,多一点书卷气。(“头抬得高高的”表明精神充实而自豪;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的象征,分句间是因果关系。末段与开头相照应,隐含着“希望”之意)

4.C、E(“优化人生”是在下一段阐述的;“不必选择”以下不合文意。随缘,有随机之意。作者说的是“不拘泥于某一类书”)

(二)

1.生命来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停前进,去争取成功的过程。(应根据两个比喻的具体内容联想到人生作概括)

2.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要联系文章内容作答,意思对即可)

3.因为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人生特有的快乐和美丽。(文末说“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4.B、C(B项“几分惆怅”无根据;C项“人根本没有来生”之说文中无根据)

 

高三语文复习第32

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信息,这是当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从阅读学,尤其是学习性阅读来说,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这“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一、获取信息的途径

主要有三条途径: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以考查筛选、提取信息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几乎没有不考查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而且一般是放在第1题。因此,在阅读中要十分重视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譬如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就首先要弄清“拿来主义”这一基本概念。文中有这样一些语句与这一概念的含意有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经过分析可知,第1句侧重于说明怎样拿,第3题着重说明拿来后怎么处理,第4句说明空行拿来主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第2句的“占有,挑选”是“拿来主义”的核心。读过《拿来主义》的同学都知道,其实这就是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是根本上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以及全盘接接、全部否定等各种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

2.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例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是一个信息量极丰富的长句子,阅读时自然不能放过。在这句话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重要信息一般是抓得住的,还有没有其他信息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状语中隐含一条重要信息,即高度评价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的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研究下去还会发现其他重要信息,如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构成及其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等等。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写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这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例2: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的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名著需要重读》)

这段不长的文字引述了中外许多作家的作品,既说明了经典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说明了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而后者便是作者主要表述的意思,也是这些材料包含的主要信息。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即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要注意作者对材料所作的评述,注意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

二、关于整合信息

提取信息是为了整合信息。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譬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论述为什么要改造学风、怎样改造学风时,对调查研究说了一些话。按照整合的要求,首先要把这些话提出来,并加以整理归纳,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性:(1)马、恩、列、斯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另一方面是调查研究的方法:(1)对国内外各方面作系统的搜集材料和整理工作,(2)应用马列主义理论对周围的环境作系统周密的调查,(3)对敌我友三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能像这样把分散的信息提取出来,归纳出来,就是完成了“整合”工作,能这样做也是提取信息能力强的表现。

在高考中,许多阅读题的正确解答,都需要作这样的整合。如2002年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像这样的试题,首先要把文中相关的材料、语句提取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归纳,即进行整合,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三、筛选、整合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从高考来说,主要应注意两点

1.提取信息要准确

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譬如上列2003年第20题,“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规定了提取、整合的角度。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文章开头所说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这是精神财富;文中列举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这也是一种精神财富。这两个方面正好是试题要求的“两点”。顾此失彼,或者不从精神财富方面去考虑,都是不准确的。

2.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

这是从筛选的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因此 ,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介绍事物属性的语句。准确理解表述作者见解、观点或传递新知识的语句。

例3: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人类能进行人工冬眠吗》)

这段文字首句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第2句说这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就是“调节性”在“更宽范围”上获得进化,并举例说明。据此就可以认定,冬眠动物与非冬眠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具有调节性,而在于调节范围的宽窄、调节能力的强弱。如果不抓住“在更宽范围”上的限制,不注意“就要……强”的强调,提取信息就不会准确。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 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1)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4)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这是一篇介绍“转基因作物”研究情况、评价转基因作物利弊的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1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正确的一项是D。A项的“环境影响”之说错,应是移植其他生命体的基因;B项的“抗除莠剂”、“抗病毒是“特性”,而不是“基因”;C项“杂交作物”错“转基因作物”的“杂交作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2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实际是考查从重要句子中提取信息的成功,答案是C。文中画线句子是两个句子,用举例方式说明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产生的问题,A项之错在“污染环境”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B项的表述以偏概念,“有可能加快出现”不等于“无法对付”;D项错在“保护”,有选择地杀死某些害虫与“保护”另一些害虫,完全不是一回事。解答本题可知准确理解语言的重要性。

第3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实际是考查从重要语句中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B。A项的主要错误在“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实际上有的已推广,有的还在实验室试种;C项的原文是说“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而该项的表述违反了原意。D项否定增产的目的,显然与文意不符。

第4题考查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不准确的一项是C。C项错在“已经”,文中只是说专家担心,而它却说为既成事实。其他三项都可以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句。

五、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节选自邵汉民《儒家文化精神及价值的现代透视》)

1.对“人本意识”的理解,不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项是(    )

A.人本意识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张“人贵物贱”,把人当作人看待。

B.人本意识主张尊重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看重以的生存发展。

C.人本意识承认个体主体的作用,看重人的个性及个体的独立及发展。

D.人本意识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追求人的主体性和独立自觉的价值。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次是(    )

A.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注重的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B.中国儒家和西方思想家都尊重人性、人权和人的发展。

C.儒家民本思想以肯定人性为手段,西方民主思想以肯定人权为目的。

D.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人格尊严,西方民主思想强调人格平等。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分类而居;人性是普遍存的,不可否认。

B.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C.儒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观点的核心是争取民心。

D.儒家认为了解民情、尊重民意、与民同乐等都是尊重人的体现。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

B.人本意识让人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伟大,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C.儒家强调的“民贵君轻”,警示后世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吸取民本思想的营养,扬弃官本位意识。

附:答案及简析:

1.C(本项错在“看重人的个性”。文中说“突出人的个性”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看法。其他三项都可在文中找到依据)

2.D(A项错误显而易见;B项“尊重人权”只是西方思想家的观点;C项错在“肯定人权为目的”,西方思想家肯定人权是为了“导出人格平等”)

3.B(本项依第二段所用材料及分析作概括,文中有“靠自己的努力”、“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等语句。A项错在“分类而居;C项错在对“核心”的判断,文中对“人贵物贱”等观点有阐述,其核心是突出“人的社会价值”,而非“争取民心”;D项的内容是作者的评述,而不是“儒家认为”的,且“了解民情”于文无据)

4.A(文中将儒家和西方思想家的观点作比较,说明其异同。作者说的是“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不能等同”,没有谁比谁“高明”之意;再则,“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把两家学说搅在一起,表述的也不是西方思想家的“高明之处”)

 

 

 

高三语文复习第33讲

现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南京一中  孙芳铭

 

归纳内容要点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阅读的常考点,但往往得分率不高。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高考试题,这两方面的都有。就全文的内容要点而言,较典型也是比较难的是1996年的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物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2000年第21题也有点难。“这篇散文(《长城》)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也是着眼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纳。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上举2000年第21题是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归纳,而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与历史上的长城,其中有这样三句话:①“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②“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据此,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可归纳为以上三点:①一卷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文章第二部分写现实的长城,其中有“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且充满自信”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据此,对“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一小题,可以归纳为“开放,自信”。

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有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

                                                                                   

                                                                                   

                                                                                 

本题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怎样回答本题呢?首先要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这段文字首句是概括性语句,为一层。下文“威廉斯认为”、“他曾设想”各领起一个层次,最后一句是结论。首句包括两个要点:①有吉尔福特的理论作根据;②有数百名教师参与,有10年的实践经验。中间两层包括两个要点:①正确理处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关系;②探求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这四点就是威廉斯研究成果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在实践中收到显著效益的原因。这样的归纳自然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通过层次分析来归纳,就会出现要点不全的毛病。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前面此述1996年的第27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年选择的文章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介绍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色,第二、三两段详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色,最后一段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对后世的影响。文章首句说,“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联系全文看,所谓“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就是在处理“音式”和“表达感情”关系上的发展变化。首段说,欣赏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可见巴赫只重“乐式”。莫扎特呢?它的音乐既表达感情,“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可见是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的。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文中说,他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可是为了表达感情,“这些乐就被不客气地分散了”。可见它的音乐创作是感情突破乐式的。这样,该题的答案就行成了:巴赫——只讲究乐式;莫扎特既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这样的答案正好从一个稳定的角度归纳出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也符合文意,因而是正确的。一般说来,需要考生自己提取精要,独立概括的试题往往是比较难的。

二、归纳内容要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这两点请参考下面的试题分析。

三、典型试题分析

1.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括限用4—6字)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之间便发生了这样一串分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阴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象。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言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这是2000年春季高考卷的第23题。试题所说的“议论”,就是用破折号标示的七种议论。从各句“议论”的内容看,前两句“大体”上属一种态度,即起来斗争或发动全村打虎;三四两句属于明哲保身的态度;“虎在深山中”一句是是非不分;最后两句则是是非颠倒的态度。因为试题要求是“大体上”的,所以不必一一概括;概括时要抓住主要的文句,即鲜明地表示某种态度的文句,否则要点会遗漏。

2.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情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19题。从这段文字看,最后一句是小结句,“童年的烙印”就在该段的前几句中。前两句是领起性质的句子,打下“烙印”的应在这两句之后。中间的四句话分别为一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父亲”、“母亲”“亲族”的爱;第二层说的是家乡的山水草木;第三层说的是“悲欢离合的家史”;第四层说的“邻里乡情”。据此,本题的答案是: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如果不对这段文字作层次分析,不凭借文中的词语,就会像许多考生一样,比较容易的题目也得不到好分。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杂剧的产生

“杂”与“剧”本为两个独立的字眼,唐人将其捏合为“杂剧”一词来概括某种表演形式时,自然要受到当时语言环境的影响。换言之,在“杂”与“剧”的诸种义项中,唐人的取义势必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杂”与“剧”的组合也势必最能体现它所要概括的表演形式的基本特征,让人观其名而知其实。那么,最初的“杂剧”之名所要表达的特征是什么呢?其一是“杂”,也就是说,此种伎艺属于娱乐性质的俗乐而非雅乐,同时,该伎艺形式多样,杂七杂八。其次是“剧”,也即此伎艺包含了戏谑的科白形式。因其“杂”,所以杂剧最初包含了许多杂戏的内容,这是杂剧从散乐杂戏是脱胎的痕迹;因其有“剧”,故其表演中又包含了诨科对白的因素,这是杂剧区别于杂戏的重要标志。在这两个特点中,“杂”为形,“剧”为神,前者使杂剧形式多样化而具有综合性的优势,后者则使杂剧超越百戏的伎艺表演而升华为戏剧艺术。

明乎此,我们就知道最初时杂剧何以和杂戏混称,就能了解杂剧与诸戏的差别,就能明白杂剧之名,之所以有从诸多的歧称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因为杂剧本身包含杂戏的内容,所以杂剧有时也被称为“杂戏”、“百戏”、“角抵之戏”、“参军戏”等名(其例证说下节)。这些名称要么过于宽泛而不能体现杂剧这一表演形式的特点,如杂戏、百戏;要么过于具体而不能概括杂剧的基本形态,如角抵、参军,从而最终将冠名权拱手让给了“杂剧”。

由此,我们还明白了另一个问题:杂剧何以会在唐代产生。虽然与剧谈戏谑相近的俳优滑稽周秦就有记载,虽然与杂剧同属一路的散乐百戏先秦也已出现,但直到魏晋,二者一直局限在滑稽说白和伎艺性表演的戏路里,未越雷池一步。这一僵局,直到杂剧的问世才被打破。而杂剧之所以在唐代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的土壤,这一土壤就是魏晋以来盛 行的剧谈之风。剧谈作为一种戏谑斗嘴,不仅有诙谐滑稽,而且更强调“斗”即对抗性,其蕴涵的新的戏剧因素——“剧”,也即诙谐的话语冲 突很容易在这片活土上发育为新戏种。那么,剧谈之风自何而来?我以为来自魏晋的论难。论难不自魏晋始,但成为社会习尚则在魏晋。当时的士大夫受佛教玄谈的影响,好斗机锋,论难成风,王衍、王澄、谢鲲之辈皆为论难高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论议的影响,论难逐渐向伎艺化、通俗化转变,由学术活动转化为民众的娱乐活动。剧谈就是一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戏谑性质的通俗论难。在斗口一义上,二者相通。《钓矾立谈》:“是以一时豪杰,如萧俨、江文蔚……之徒,举集其门。(韩)熙载又长于剧谈,与相反复论难,多深切当世之务。”这里,“剧谈”与“论难”并举,可见其意相近。当然,如前所述,剧谈更具有戏谑诮难之义。事实上,某些带有嘲诨意味的论难,已和后世的戏剧相当接近,如《启颜录》中有一段北齐弄痴人石动筒与法师的论难即是例子。

(节选自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

1.“杂剧”之名所要表达的特征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答:                                                                           

                                                                                  

                                                                                   

                                                                                       

2.“杂剧”与诸戏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                                                                          

                                                                                     

                                                                                     

3.作者认为杂剧产生于唐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4.根据文意作推断,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杂剧脱胎于散乐杂戏,插科打诨、念唱做打等戏剧因素是不断增强的。

B.杂剧也称为“杂戏”、“百戏”、“角抵之戏”等,因为它们都属于娱乐性质的杂俗之乐。

C.论难剧谈谐趣的话语冲突是杂剧对抗性诨科的诱因,它促使滑稽戏语向具有对立冲突的杂剧转化

D.论难剧谈的盛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使戏剧性的诨难成为一种被人接受的娱乐方式。

E.佛教的传播及其教义的影响是杂剧成为剧的重要原因。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从第一自然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每点不超过30个字。

   答:①                                                                             

                                                                                    

                                                                        

                                                                                        

2.“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指什么?

答:核心是指                                    (不超过10个字)

3.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定出两点,总计不超过45个字。

答:(1)                                                                      

   (2)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白居易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本质,这种本质决定诗歌能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B.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C.白居易认为唐代李白、杜甫的许多诗和梁、陈的诗一样,嘲风雪、弄花草,所以被他砍得所剩无几。

D.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E.白居易的诗歌美学思杨有许多合理因素,但是也有偏激之处。

[    ][    ]

附:答案及简析

(一)1.此种伎艺形式多样,属于娱乐性的属俗乐而非雅乐;②包含了戏谑科的形式。

2.杂剧表演包含了诨科对白的因素,具有综合性,表演也升华为戏剧艺术,而诸戏却未到达这一水平。(首段说:“包含诨科对白的因素”是杂剧与诸戏区别的重要标志。该段末句又对杂剧特征作出概括。还应与后两段对照)

3.①魏晋以来盛行的杂剧之风向通俗化、娱乐化转变;②剧谈中的对抗性带来新的戏剧因素;③有散乐、杂戏的基础。(原文第三段专论杂剧产生于唐代的原因,要抓住“剧谈”本身的变化和影响,但不能忽视“杂戏”等的基础)

4.B、E(杂剧也称为“杂戏”、“百戏”等,是“因心杂剧本身包含杂戏的内容”;文中谈到“佛教议论的影响”,未谈到佛教传播是杂剧成为“剧”的原因)

(二)1.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②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

2.儒家传统美学思想(观点)

3.①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②认为统治者应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4.C、D(对照原文可作判断)

 

 

 

高三语文复习第34讲

 

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一、什么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结字是明朗的、直说的;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  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孙犁的散文《黄鹂》,由实而虚,经过几番推导,而不断飞跃,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读完全文,经过一番揣摩,就可以领悟到溶化在艺术画面里的生活感受和得到的人生见解,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破坏人生和文艺“极致”的义愤。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三条。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1:1999年第23题第1问: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的失败,亦是合作塑像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又由于集体创造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那么这成功失败是属于集体,而不仅仅属于个人。

这段文字中的每一句话都明说着或暗含着作者的一种观点。哪一句话表达作者对“教育的最大成功”的观点呢?首句说教师的“成功”,自然不是;次句说“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有点像,但不是。因为下句有“说得正确些”,可见它不够正确。而“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一句概括力强,内容完备,就是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之处。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这个句子表述明确集中,找出来就找到了答案,不必再作概括。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例2: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三句话,第一句与第二、三句之间用“然而”作转折,可见第1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后两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引完以后写道:“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这便点明了引用后两句话的意图,也就是“要说明”的道理。因为题目规定要用自己的话作概括,因而需要从揭示“警惕”的原因方来概括,写成“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再来看引用第一句话要说明的道理。联系前后文看,所谓“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就是人类潜在的创造能力。“解放”它,从教育来说,就是培养创造能力。“人们越来越要求”,这是社会发展所致。这样看来,作者要说明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引文本身,但规定要用自己的话作概括,因此可以“转化”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例3: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它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应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它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来分类而辨体。……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的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

中国古代……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开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

从上列摘引的文字看,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评述《古文辞类纂》这部书的。这两个方面就是“它的材料的丰富”和“它的分门别类”。作者对此有何评价呢?对它的分门别类,先说“觉得靠不住”,后说“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也就是它的分类不够合理而简明。对“材料丰富”的评价不像前者那样集中而明朗,而是含蓄在最后一段之中的,即“严守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等句中的,换言之,它是严守封建教条的。这样看来,本题的答案是: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封建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这个答案正好符合“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限制,因而是正确的。

一般说来,能通过前两条途径作解答的试题相对比较容易,而要用第三条途径来解答的试题,则一定比较难。

三、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意全文的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前题。

2.要准确理解语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

  (1935年8月11日)  朱自清

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

《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死水》转向幽玄,更为严谨;他作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锼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但他的诗不失其为情诗。另一面他又是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爱国诗人。

但作为诗人论,徐低更为世所知。他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尝试的体制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陈西滢氏评他的诗,所谓不是平常的欧化,按说就是这个。又说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饶钹,很少提琴洞箫等抑制缠绵的风趣,那正是他老在跳着溅着的缘故。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己作情人,如西方诗家一样。但这完全是新的东西,历史的根基太浅,成就自然不大——一般读者看起来也不容易顺眼。闻氏作情诗,态度也相同;他们都深受英国影响,不但在试验英国诗体,艺术上也大半模仿近代英国诗。梁实秋氏说他们要试验的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装进外国式的诗意。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心,他们是要创造中国的新诗,但不知不觉写西洋诗了。这种情形直到现在,似乎还免不了。他也写人道主义的诗。

                        (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散文精品》,略有删改)

1.朱自清认为,闻一多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的。

2.在朱自清看来,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特点是                          的。

3.闻一多和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既有相同处,又有相异处。相异处的主要之点是:闻一多作诗                       ;徐志摩作诗                                  

4.下列对闻一多,徐志摩的比较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闻一多、徐志摩都有志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然而都不能摆脱西洋诗歌

的影响。

B.闻一多、徐志摩都凭借想象写作情诗,然而成就都不大。

C.闻一多、徐志摩写诗,在技法上都考究运用比喻,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的、鲜

明的。

D.闻一多重视新诗理论的探索,徐志摩重视新诗体制的尝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

影响。

E.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惟一的爱国诗人,而徐志摩是一名吟咏爱情的爱

情诗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

       现在,社会上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的确太混乱了。这种混乱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以繁体字回潮为中心的文字混乱;二是以方言泛滥为代表的语言混乱;三是以胡编乱造、不知所云为特点的语文水平滑坡。

       世界上任何一个统一文明的国家,都有通用的语言,规范的文字,发达国家不用说,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有的国家语言和文字的规范是自然形成的,有的则加上了政府的推动、干预。与语言文字统一和规范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中国恐怕是最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是尽人皆知的,其实,历代盛世也都有过类似的措施。历代王朝要求“书同文”、语同音,都是着眼于全国政令的畅通,以保证国家统一,但其影响所及基本上局限于官场。

       1955年,我国的经济刚渡过了困难的恢复期,党和政府就提出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和简化汉字。这是因为当时要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要解放生产力,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克服方言所造成的各地交流的障碍,用一批简化了的汉字迅速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统一祖国的事业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程度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完善,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就越高。不能想象,如果普通话没有成为全国的通用语,统一的市场怎样形成,怎么运转。

       众所周知,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传输手段和速度的竞争。当前,我国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造信件、印刷品、电话、传真等,语言不通、文字不规范,自然就会造成沟通的障碍。现在,欧美各国正在竞相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列入议事日程,我国也在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将来要在我国实现多媒体计算机的联网,并加入到国际网络中去,要克服的拦路虎之一就是繁体字。有人说,以前搞简化字是为了解决人们识字、写字难的问题,现在有了计算机,这个问题不存在了。事实并非如此。简化字40年来已经为八亿多人所掌握,现在要普及计算机,该用简化字还是恢复繁体字,这是不言而喻的。何况,计算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完全代替人的认读和手写,简化字的优势依旧:让计算机“使用”繁体字就要多占内存空间,传输速度也比简化字慢。换言之,当年搞简化字并没有想到计算机的问题,但无心插柳柳成阴。当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发展,这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更高。不久就可能进入实用阶段的声控计算机,其重要的前提就是使用者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1.现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混乱状况的主要表现是

                                                                                

                                                                                

       2.作者认为,我们国家应当有“通用的语言和规范的文字”,理由有五项,请简要写出

每项的要点:

          ①                                                                  

                                                                  

                                                                 

                                                                 

                                                                 

       3.第四段“无心插柳柳成阴”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它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答:                                                               

                                                                    

       4.作者认为,我们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哪两项?

                                                                 

                                                                  

 

 

 

 

 

 

 

 

 

 

 

 

 

 

 

 

 

 

 

 

 

附:答案及简析

(一)繁丽严谨。请注意对《红烛》、《死水》的评论。 2. 热情奔放(要注意“他是跳着溅着不含昼夜的一道生命水”的比喻意义,还要注意“又如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饶钹”一句)

3.重理解控制  重感情抒发  4.B、D(文中没有论及“民族特色;C项的第二个“都”不含文意,“活泼、鲜明”只能用于徐志摩的诗;E项“当时中国”之说不合文意,本文只论及《诗镌》的诗人)

(二)1.①以繁体字为中心的文字混乱;②以方言泛滥为代表的语言混乱;③以胡编乱造、不知所云为特点的语文水平滑坡。2.①是国家统一文明的一个标志;②现在社会的语言文字使用太混乱;③有利于政令畅通、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人民群众互相间的交流;④有利于迅速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⑤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3.简化汉字对中文信息化处理大有好处,已得到广泛应用。4.①纠正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混乱状况;②大力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

 

 

高三语文复习第35讲

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

南京一中   孙芳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2001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的要求。

一、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1998年高考试卷选文)。文中说“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年高考就出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毫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君、卫道、孝亲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两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E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 法 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7—10题。

第1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项具备这四个要点,所以“最准确”。

第2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3题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D项不正确。

第4题考查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B。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高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    )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4.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A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曾经到达)

 

 

 

高三语文复习第36讲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

南京一中  孙芳铭

       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

       目标主要有两点:

       1.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

       层次分析是着眼于内容的分析。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标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摸清这种关系,既是分析结构的需要,也是弄清写作思路的需要。譬如2000年全国卷第23题问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003年综合赏析题“A.本文以不会退色的乡土情节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这样的试题大致上是属于对文章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

       二、分析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明确结构分析的目的。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都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还拿2000年的高考试卷所选《长城》来说,当年第24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①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第①小题上文已说过,这里只说第②小题。

       当年这一小题大多数考生都答得不好,得分率很低。“联系全文看”,文章主体部分先写“历史上”的长城,说它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后写开放的长城,说它开放而充满自信。但在倒数第三段提出两个问题:你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倒数第二段写“你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即都不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不要回答呢?要!这最后一段就是作出回答: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解承受历史的再冲荡,因此这最后一段就表现出一种民族的自信力和自豪感,而这种自信力和自豪感即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原来作者写历史上的长城,实际说的是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写现实的长城,既反映新的形势,又表现对发展趋势的看法。而最后一段实际是写未来的“长城”。如果考生能作这样的分析和探究,这一小题就会答得很好。

       2002年所选《话说知音》、2003年所选《乡土情结》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高考试题直接考查结构分析的试题并不多见,而需要凭借结构分析来正确回答试题的频率是相高的。

       三、典型题分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a)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树荫里。(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c)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新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l)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信怕、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1)第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下面是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叙),再交代选择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共分两层)

(a)(b)(c)(d)→(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 泰的愿望,共分三层:

(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

(c)(d)

        (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共分五层

(a)→(b)→(c)→(d)(e)(f)(g)→(h)

 

       这是高考全国卷的一道试题。这道题指导段内层次分析和思路分析结合在一起考查。按标示的序号,全段共8句话。(a)句总说对托尔斯泰墓的感受,(b)(c)两句介绍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d)句以下用“他的外孙女跟我讲”作转接,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直至埋骨于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全段分三个意群,即三个层次。可见本题答案为B。A项“先叙述参观过程”,明显错误,“两层”之说与段中意群不合;C项“将来”、“现在”、“过去”之说明与思路不合;D项“五层”之分,与意群不合。因此这三项全不正确。

       四、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杨柳(节录)

丰子恺

       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儿。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持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一)

       ①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②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棵大杨柳树。③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和美丽。④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⑤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⑥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⑦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⑧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⑨杨柳不要吃人家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做“贱”的。(二)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而千万条细柳,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亲吻。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三)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题材。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杨柳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东君的势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            。(四)

       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边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处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五)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杨柳“美丽可爱”的?把每一方面概括成一个句子,并标上序号。

                                                                                

                                                                                 

                                                                                 

2.段(二)句⑨是对哪些话作小结?

       答:                                     。(只要写出序号)

3.段(四)说,杨柳“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具

体描写的语句子是                                                           

                                                                          

                                                                           

                                                        (摘录原句作答)

 

4.段(三)与段(四)“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中的“贪婪”照应最紧密的一词是

                   

5.在段(四)末尾的空格中加一个短语,使全句成为对全段内容的概括。这个短语是    

          。(只能4个字)

6.本文由五段组成,已标上序号。用“  ”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应该划分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谢  天

(台湾)陈之藩

       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了。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可为什么却要谢天呢?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父?——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谜。

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才得到一种新领会。

⑥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耳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耳;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谦卑的致词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好像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忽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了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了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1.如果要将本文划分为3个部分,应该如何划分?试作“  ”在下面段落序号之间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为什么“我”会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答:                                                                        

                                                                                

3.“我”对“天”的看法,前后有什么改变?用自己的话回答。

(1)原来,“我”以为“天”是指                 

(2)后不,“我”以为“天”应该是指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的开篇显得平淡,甚至有俗套之嫌,但作品的主题却深刻而富有哲理。寓深刻于平淡,融哲理于浅显,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B.本文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第一、二部分是分说,分别从祖母和爱因斯坦两方面说明人们对“谢天”的态度;第三部分则总结,得出结论。

C.本文以“谢天”为线索,将祖母、“我”及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等三个材料组织起来,从而使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比如作品通过祖母与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的对比,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

E.用“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的材料,表现“我”的幼稚无知,为下文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作好了铺垫。

 

 

 

 

 

 

 

 

 

 

 

 

 

 

 

 

附:答案及简析

       (一)

1.①杨柳枝条在春风中飘来飘去的样子可爱;②生命力强;③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

供人用;④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本题实际是要求分析意群)

2.⑤⑥⑦⑧(句⑨“因此被人看做‘贱’的”同句④“因此人们说它‘贱’的”相对应,不是对全段的小结)

3.首段第二句:“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飘出许多弯率微微的S线来”。

4.贪图(“只贪圆自己的光荣”便是贪婪)

5.惟(只)有垂杨。(“别的树木……拼命向上”,故用“惟(只)有”;杨柳的姿态和品格的“美点”都是“下垂”)

6.(一)(二)(三)(四)(五)(首段以“觉得……非赞它一下不可”作领起;中间三段是赞美杨柳;末段首句“这是我……的感想”概括上文)

(二)1.①—④ ⑤—⑦  ⑧—⑨

2.①因为这饭确实是祖父母挣来的,与老天爷无关;②因为受了教育,认为“感谢老天爷”是迷信,已跟不上时代 。

3.(1)神灵(2)支持、帮助自己取得成功的众人(或:先人的遗产,众人的支持,机会的到来)

4.A、C(本文不是总分或结构,而是承递式结构,逐步递进至核心,故B项不正确;祖母与爱因斯坦是则材料不构成对比,也不是为了赞扬爱因斯坦的人格,都用来说明“应该谢天”,故D项不对;E项这个材料说明“我”接受了启蒙教育,已不再信神灵之说)

 

高三语文复习第37讲

现代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高京一中  孙芳铭

       高考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讲只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物征。譬如鲁迅笔下的河又、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笔下的吴孙甫,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都是著名的文学形象。平时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我们所做的人物性格分析,实际上就是做的鉴赏文学形象的工作。

高考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要求已有许多年,但是,近若干正面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还只有2001年春季考试中心一道题。我个人觉得,在强化文学鉴赏能力考查的现在,就越应重视它,因为考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1]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空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化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产,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⑤胸怀宽广,解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这样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三、鉴赏人物形象就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这就是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概括性表达;“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好”,这便是简要分析。没有这样的分析,“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话”。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解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  土

邹志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的。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 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糖,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真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要同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下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得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不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因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1.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答:                                                                              

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答:                                                                           

3.请用一、两句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

   答: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属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 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这是2001年春李招生试卷的21—24题。第1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要点是: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农民;象征了博大宽容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黄土”是象征物。它象征什么呢?文章首句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这便是答案第一点所本。第二、三两句又说:“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这便是答案第二点所本。倒数第三段说:“黄土是博大宽容的……”这便是第三点所本。

第2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答案要点是: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鉴赏人物形象,不解架空分析,要结合作品内容作分析归纳。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型意义;还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第一点是评述人物典型意义,它是依据总领全文的第一段作概括的。其他四点都是依括各段内容作归纳的,第②到⑤点后面都有“简要分析”的一句话,也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

第3题带有推断性质。这篇散文主要描写老一辈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为此而写到他们的生存环境。本题要求依据 当时的生存环境作概括作推断。这便是依据文听材料推出新的结论来。答案是: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的精神贫困。(意思对即可)

第4题考查综合赏析解力,不正确的两项是B、C。B项“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之说,在文中无根据。文中说他“不大主动去医院”;即使去,也是被强迫的,而不是说医药卫生条件差。C项“愚昧无知”之说与文意不符。父亲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是被“剥夺”的结果,是“也事”混乱所致,而不是“遇昧无知。”

五、练习与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我 的 同 班

冰 心

L 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 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作事,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信、排难解纷,无论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是十岁以前就决定的。因我的母亲多病,服中医的药不大见效,西医诊病的时候,总要听听心部肺部,母亲又不愿意,因此,我就立下志愿要学医,学成了好替我的母亲医病。在医预科三年,成绩还不算坏,眼看将要升入本科了,如今竟然功亏一篑!从班导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生理学实验室。我说:“L大姐,我不能同你们在一起了,导师不让我继续学医,因为校医说我的肺有毛病……”L在姐愕然,说“不是肺痨吧?”我摇头说:“不是,据说是肺气枝涨大……无论如何,我要转系了,你看!”L大姐沉默了一会,便走过来安慰我说:“可惜得很,像你这么一个温和细心的人,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很好的医生,不过假如你自己身体不好,学医不但要耽误自己,也要耽误别人。同时我想念你若改学科,也会成成就的。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她赶紧又加上一句:“你素来对文学就极感兴趣,我常常觉得你学医是太可惜了。”我听了大姐的话,转入了文学系。在她指导鼓励之下,我渐渐地消灭了被逼改行的伤心,而增加了写 作的勇气。至今回想,当时若没有大姐的勉励和劝导,恐怕在那转变的关键之中,我要做一个颓废而不振作的人吧!在我教书的时候,L大姐已是一个很有名的产科医生了。在医院里,和在学校里一样,她仍是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作一班大夫和护士们敬爱的中心。在那个大医院里,我的同学很多,我每次进城去,必到那里走走,看他们个个穿着白衣,挂着听诊器,在那整洁的甬道里,忙忙的走来走去。闻着一股清爽的药香,我心中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兵士,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也许是羡慕,也许是伤心,虽然我对于我的职业,仍是抱着与时俱增的兴趣。

抗战前一个月,我从欧洲回来,正赶上校友返校日。那天晚上,我们的同级有个联欢会,真是济济多士!十余年中,我们一非多个同级,差不多个个名成业就,儿女成行(当然我是一个例外),大家携眷莅临,很大的一个厅堂都坐满了。觥筹交错,童稚欢呼,大姐坐在主席的右边,很高兴地左顾右盼,说这几十个孩子之中,有非分之九十五是她接引降生的。酒酣耳热,大家望洋兴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气氛愈加热烈了。主席忽然起立,敲着桌子提议:“现在请求大家轮流述说,假如下一辈子再托生,还能做一个人的时候,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有人说他愿意做一个元帅,有人说愿做个百万富翁……轮到我的时候,大姐忽然大笑起来,说:“×××教授,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女人。”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当着许多太太们,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也笑着反攻说:“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L大姐说:“不,我仍愿意做一个女人……”

盛会不常,佳时难再,那次欢乐的聚会,同班们三三两两的天涯重聚,提起来都有些怅惘。事变后,我还在北平,心里烦闷得很,到医院里去的时候,L大姐常常深思的皱着眉对我们说:“我呆不下去了。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我们都走吧,走到自由中国去,大家各尽所能,你用你一枝笔,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手,我相信大后方还用得着我们这样的人!”大家都点点头。我说:“你们医生是当今第一等人材,我这拿笔杆的人,做得了什么事?假若当初……”大姐正色拦住我说:“×××,我不许你再说这些无益的话。你自己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事,学文学的人还要我们来替你打气,真是!”

一年内,我们都悄然的离开了沦陷的故都,我从那时起,便没有看见过我们的L大姐,不过这个可敬的名字,常常在人们口里传说着,说L大姐在西南的一个城市里换上军装,灰白的头发也已经剪短了。她正在和她的环境,快乐的,不断的奋斗,在蛮烟瘴雨里,她的敏捷矫健的双手,又接下了成千累百的中华民族的孩童。她不但接引他们出世,还指导他们的父母,在有限的食物里,找出无限的滋养料。她正在造就无数的将来的民族斗士!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回到故都重开级会的时候,我能对她说:“L大姐,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

(选自《冰心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有删节)

1.对文中“在这里不是‘生’着,只是‘活’着!”这句话如何理解,请做简要阐释。

                                                                                  

                                                                                  

2.简要分析文中L大姐这一人物形象。

                                                                                        

                                                                                    

                                                                                            

3.请简要概括文章后半部分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如同一个受伤退伍的士兵,裹着绷带,坐在山头,看他的伙伴们在广场上操练一样”,形象地表现了我被逼改行以后的颓废而不振作的状态。

       B.“L大夫,我知道你下一辈子,一定愿意做一个男人。”是以世俗的眼光看妇产科医生职业,以为不如“大元帅”、“百万富翁”、“教授”等伟大荣耀。

       C.文章开头说“L大姐是我们最敬爱的一个人”,结尾说“下一辈子我情愿做一个女人,不过我一定要做像你这样的女人!”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作者文笔清新婉丽,语言质朴典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L大姐可亲可爱的形象。

       E.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但并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学医是为了救治像亲人似的被庸医所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附:答案及简析

1.在沦陷后的北平,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只能是苟延残喘,生不如死。(这句话是在芦沟桥“事变后”“心里烦闷得很”时说的;还应联系下文作分析)

2.答案要点:①L大姐在学校处于领袖地位,在医院是大家敬爱的中心,是富有爱国心、追求进步的优秀知识分子;②说话做事,敏捷了当,乐于为人排难解纷;③医术高明,曾为成千累万的孩童接引降生;④富有正义感,有强烈的爱国心,积极投身抗战。(应依据人物本身的言行作分析,要参照文中具有评述性和概括性的语句)

3.日寇八侵,故都沦陷,民不聊生,优秀知识分子投身抗战。(请注意“抗战前一个月”、“事变后”、“一年内”等表时间的词语)

4.A、D(A项“颓废而不振作”是曲解,后文有两个“也许”可作证明。D项说的“肖像描写”在文中不是“主要”的)

 

 

高三语文复习第38讲

现代文阅读·鉴赏作品的语言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总起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包括叙述人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这两个方面。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这两方面的语言在刻划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例1]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自己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曹禺《雷雨》)

       这是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一番对话。周朴园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鲁侍萍对自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先用硬的再用软的两种手段对付鲁侍萍。本来是鲁侍萍哭,他自己并没有哭,却不说“你”先可以不必如何,却偏用“我们”先可以不必如何。一个人称的变化便显示出他的狡诈、阴险,企图“软”化鲁侍萍的心理昭然若揭。而经历了三十年磨难的鲁侍萍根本不吃这一套,她的话语愤怒控诉了周朴园的罪恶,撕掉了周朴园的假面具。在人称代称的运用上,“你”与“我”分得清清楚楚。这便表现出鲁侍萍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表现其性格的跃迁。例1《高等教育》中的强一再说到“做好自个儿的事”(也有叙述人转述的),朴实无华,较好地表现了强的敬业精神和人性的美好本质。能作这样的分析,便是一种对文学语言的鉴赏。

       不过,对高中毕业生鉴赏语言的要求只是初步的。从历年来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考查修辞技巧的鉴赏,偶然涉及其他语言技巧的鉴赏。

       二、鉴赏作品语言的目标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譬如1999年第22题(《创造宣言》)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样一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能力。就高考而言,这样的试题相对较少。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譬如2002年第22题:“怎样理解(《话说知音》)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音,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就属于这样的试题。2003年(《乡土情结》)第22题C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孤苦无助的境遇。也属于这一类。

       就高考而言,像这样要求说出表达作用的试题是比较多的。

       三、鉴赏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例2]

青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步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掉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既           ,既          ,既            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1.  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空格里应填入什么词语?从文中找出来,写出下面的横线上。

我会像你一样既            ,既            ,既            吗?

2.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答:                                                              

3.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为“土地忠诚的女儿”,

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答:                                                              

4.下面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青菜》的旨趣最为接近?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法)卢梭

B.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但丁

C.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俄)冈察洛夫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李白

       5.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

       这是一份较早的高考阅读题,这里只说其中的第3题。“为什么措词发生变化?”这就得从作品的内容来分析。仔细阅读这篇散文,就会发现,作者从青菜的外在美落笔,称青菜是土地“美丽”的女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的。而后由表及里,由实及虚,写青菜“紧紧依靠土地”扎根土地等内在“美德”,到了文末称青菜是土地“忠诚”的女儿。经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知道,措词的变化是因为写作内容的变化。内容变了,措词就跟着变。离开内容就“美丽”、“忠诚”是说不出所以然来的。

       2.要分析语句的组合关系。

       所谓组合关系,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着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着分析受它们修辞、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因完整的句子来显示的,就要作结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鉴赏的正确率。上面到2002年的第22题,你就可以这样分析:前一分句的主干是“响声让人们咀嚼和回味”、“咀嚼”前为“欣慰”作修饰——这显然是一种审美享受;后一分句的主干是“咆哮催促行动”——这是说它的鞭策作用。联系上句可知:“响声”、“咆哮”是知音传说发出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形象地表达了知音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分析鉴赏,而是就句中的拟人、比喻本身作分析,很可能得出的是一些空泛的结论。

       四、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报  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地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①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不超过8个字)

②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因为□□□□□□□□□□(不超过10个字)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不超过12个字)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

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第1题考查评述文章内容的能力,答案是①没几天便是立秋;②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第①小题不用多说。解答第②小题一定要依据试题的提示“联系全文看”,因为到了第六段作者才说出怅然的原因:“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

       第2题为鉴赏表达技巧(也可以看作评价文中材料的作用——评述思想内容)。文中说,太阳花又名死不了,死不了也被我种死了。接着说“玉簪花却不同”,以下写出玉簪花的强大生命力。据此了解,本题的答案是:反衬玉簪花的生命力。

       第3题是鉴赏语言的试题。第一自然段使用6个“便”字,等于告诉你这里运用了修辞上的反复。“便”在文中是副词,起修辞、限制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这里修饰的是动词“是”,“是”后面是一个个节令。“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又可以表示前后时间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将一个个节令紧凑地衔接在一起,中间连标点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穿,仿佛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过。据此,本小题的答案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第②小题的“领取”是动词,它后面的宾语从具体的季节“春”、“秋”到“四季”到“生活”,可见是层层扩大范围的。“领取”又是作者一种面对现实的人生态 度。“领取”不是“索取”,只“领取自己那一份”,“只在心中领取”,便悠然自得,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向人们展示美好的一面,也总有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只需及时领取就是了。这样看来,本小题的答案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

       第4题是综合赏析题,正确的三项是A、C、E。B项对本文主旨的概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文中讲玉簪花的精神只是顺便提及的,说成“主要”赞美它没有根据。D项错在“不要有非分之想”,因为它在文中根据不足。下项讲“绿波”能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某些道理,而“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则夸大过分,有牵强附会之嫌。

       从本题看,文学鉴赏,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五、练习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野菊花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乐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却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在第四段,作者说:“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典《十面埋伏》的壮烈”,请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2.联系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野菊花的野性?

答: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2)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的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答:(1)                                                                   

                                                                               

(2)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三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用“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是为了写淮河堤畔、大别山麓由野菊花织

造出的梦幻般神奇的织绵,而这些又把第一段的“漫山遍野”形象化了。

B.第三段写到“几番秋雨秋风秋霜”之后的紫燕、鸿雁、松柏、檀竹等景物的变化,是用以后衬野菊花斗霜开放的特点。

C.文章第四段描写了野菊花花朵的形态,文中用“挣”、“冒”、“睁”、“宣泄”、“毫无保留”等富有力度的词语,表现了野菊花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D.第五描写了野菊花的枝条、叶片、宿根等的形态,表现了野菊花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

E.本文以主要篇幅来表现和讴歌野菊花的野性。她勇敢地开放、不懈地拓展,显示出强烈的进取精神,这便是它的野性美之所在。

 

 

 

 

 

 

 

 

 

 

附:答案及简析

1.野菊花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的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请注意“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在文中的作用。前句“宣泄成河成瀑”的比喻突出其热烈、奔放之势,“聚散如云如雾”的比喻既突出香味之浓郁,又表现出“聚散”的变化)

2.(1)她不禁锢自己;(2)她不固守成规。 (请注意文中“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美啊”概括的范围)

3.(1)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如织锦泼金般的开放使人惊叹不已。(2)野菊花的野性美中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展现自我价值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前一句的陈述对像是野菊花的花朵,这两句都要联系上下文作分析,并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

4.A、B、E(C、D两项分别应是“不禁锢自己”、“不固守成规”)

 

 

高三语文复习第39讲

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

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

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

现。如第37讲“典型试题分析”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就属于这类试题。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这也是常用的题目。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估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3年的第21题(见后文“典型试题分析”),都属于这样的试题。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譬如分析文章开头描写“连日浓云阴雨,冷风嗖嗖”的天气,就要看到它是为了引出牡丹的“拒绝”开放,其目的在于衬托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格。又如这篇散文的叙述角度不是“我”而是“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促成两者之间对牡丹高贵品格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又如文中写了许多“想象”之词,想象牡丹花开的盛况,想象牡丹可以赢得的荣誉和赞颂。而现在牡丹拒绝了这一切,坚持按“自己的选择”办事,因此这样的“想象”描写衬托出牡丹在“拒绝”中所表现的品格。如果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孤立地鉴赏技巧,有什么价值?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看,“飒飒响着”、“嬉戏”是写景物的动态,“白雪”的“白”是“亮”的,“温柔”是有情感的。品味了这些词语,就可以对这景物描写的作用作多角度的分析概括:①更衬托出坟墓的朴素;②衬托出墓地的宁静;③活泼的景物可为墓地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如果不揣摩语言,对这里景物描写的鉴赏很难到位的。

四、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答: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答:                                                                           

                                                                               

3.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

   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

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19—22题。第1题在“归纳内容要点”一讲中已经分析过,第

2题比较容易,不去分析它,重点说后两题。

第3题的题干共有两句话。第1句话概括说明文章第四段的内容;第2句话中,“请你结合乡土情结”是答题方法的提示,“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是答案内容的要求。这道鉴赏题的答案是: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乡土情结”。从全文看,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乡土情结”,并说明“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会不会使之褪色,但并没有揭示“乡土情结”的内涵。第二段主要写“童年的烙印”,这是写“乡土情结”形成,已经触及其内涵;第三段写少年离别家乡的情景,这是写“乡土情结”的发展。而第四段写出前文所没有的崭新内容,这就是“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这句话中,“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大大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与首段“辽阔的空间……”相照应,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永不褪色。有了这两点,本文的主题便得到了深化。再联系最后一段,这种“深化”会看得更清晰。

从本题的解答看,鉴赏表达技巧,绝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因为“作用”、“好处”都是指表达内容而言的。

第4题是综合赏析题,正确的两项是A、C。A项是对全文结构和思路的评述,其正确不必多言。C项“失根的兰花……”的比喻运用,有何作用呢?上文说,“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再从比喻本身看,兰花是“失根”的,“萍”是“浮”的“逐浪”的,秋蓬是“飞舞”的,蒲公英是“四散”的,都是孤苦无助的,漂泊无定的,这样看来C项是正确的。

B项错在“这一切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方向”与文意相违,因为原文说,“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D项“极富新意”之说错。“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是“旧典”,文中只是用以证实“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未见新意,新意在“但百余年来……”以下,但是与用此典故无关。E项是对作品末段的评述,“笔法生动”大致可说,“具体,细致入微”的评价则显然与原文不舍,短暂几十个字,何来“细致入微”?何来“具体”?

从这道综合赏析题看,准确理解作品,是鉴赏正误的关键。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新年

                      傅东华

①中学生杂志社邀我谈话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故乡到上海。女儿娟,儿子浩,都特地向学校告了假,和我一起到车站迎接。

②母亲接到了,在别后的琐屑家庭谈话中,提到明年是父亲的七十阴寿。那是我心里正被《中学生》编辑出给我的题目“新年”占据着,及至提到父亲,这才像通了电似的突然把新年的观念的和父亲的影像融合了起来。

③是的,自从我能记忆的时候起直到我童年的终了,每个新年的回忆里总是父亲的影像居于最前列。一到腊月初头,父亲的面容就变严肃了,账目要清理,年事要备办,一切都得父亲独个人担当。有时候,父亲紧皱着眉头,双手互相笼在袖筒里,默不作声地在房里整日地往来踱着,我们都知道他正过着难关,于是新年将到的喜望就不觉被给父亲的同情所销克。

④但是到了新年的晚上,年夜饭照例是十大碗,照例一到上灯就开始。那时街上讨债人的行灯还正往来如鲫,我们却已安然团坐吃喝了。因为这,父亲总是很郑重的对我们说:“我们能够这样也就不容易啦。”

⑤元日早起,父亲就穿着廪生的衣冠开始请神供祖。正厅中心的方桌上这时挂上红桌帏,朝南一张椅子上披上红椅罩,上面竖着一个纸神马,桌上供着神果盒:这就是过新年的主要背景了。在这背景上演着过新年的节目的就只父亲一个人。我们都是看客。我们看过他必恭必敬的跪拜祖先容,看着他送往迎来地招待贺年客。这些,在我们都是过新年的有趣的节目,在父亲却是严肃的义务。啊,我是直到现在才了解这种义务的意义的。

⑥到了灯节,每夜,父亲总先领我们到别处看过一遍,这才回家等着,等到灯行过我家门口,我们全家人就都让在门口看。行列的末节是关圣帝君的香亭,前面有个灯伞仪仗,伴有细乐,后面四面尖角旗,一面大帅旗,都挂着灯笼,也有一副锣鼓伴着,总是冬仓冬仓地敲得那么单调。我们听见这声音,总感着一种兴会完尽的不快,而父亲每夜又必加一上句结束词:“好啦好啦,明天再看啦!”这使我们愈加觉得难过。最后一夜他只换了一个字,音调却悲怆得多:“好啦好啦,明年再看啦!”我们听见这话时的感触是难以形容的,但也直到现在,我才十分了解这话的意义。

⑦父亲去世已经27年了,故乡废止行灯也已有了好几年,即使他活到现在,也已不复得“明年再看啦”。

⑧娟和浩都不曾见过祖父,不知祖父怎么个样子。他们自己的父亲不会像祖父那样过新年给他们看,这是他们的不幸。但是每年新年终了时的那种悲怆情调他们却也尝不着,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幸福?而且当他们的父亲过着这样的新年的时候,他还没有做中学生哩。

1.文中先后出现“明年再看啦”这句话。

(1)在第⑥段中,“我们”和“父亲”对这句话的感触是什么?

答:“我们”:                                                                

“父亲”:                                                                   

(2)联系全文,第⑦段中的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

答:                                                                          

2.请归纳出“父亲”这形象的特点。

答:(1)                (2)                (3)                   

   (4)                (5)               

3.作品将“父亲”放在“新年”中描写,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

答:                                                                         

                                                                              

4.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篇首《中学生》约稿的叙述并非闲笔,它与篇末“他还没有做中学生哩”等文字遥

       相呼应,传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B.第③段“是的,自从我能记忆起……居于最前列”一句,有承接过渡的作用,从而

       使文章的时空转换严谨自然。

       C.第④段“那时街上讨债人的行灯还正在往来如鲫”的描写,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突出

       “我家”怡然自乐的生活景况。

       D.父亲紧皱眉头踱步与必恭必敬跪拜祖先容,灯节的热闹气氛与父亲的悲怆音调等对

       比描写,使“父亲”形象更加鲜明。

       E.作者的文笔十分朴实,而“父亲”的形象极其鲜明,作品的思想感情与非常深沉真

挚,足见作者文字功底十分深厚。

附:答案及简析

1.(1)(“我们”)难过(或:不快;或:兴会完尽的不快)  (“父亲”)悲怆(或:艰难度日悲怆) 

(2)(庆幸)不再如父亲般艰难度日。(这道题只要细读上下文就能回答)

2.答案要点:①很有责任心;②很有能力;③能独立承担家庭责任;④安分守己,安于现状;⑤艰难地独立维持生计。(请注意,本题只要求归纳“父亲”这一形象的特点,没有要求简要分析)

3.①文中的“新年”犹如一道难关,将父亲置于“新年”这一环境中,更能表现人物人性格特点;②通过父亲如何艰难地度过年关的描写,更真切形象地表达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主题。(请特别留心第③⑧两段)

4.C、D(C项突出父亲的能干;D项“踱步”与“跪拜”不构成对比)

 

高三语文复习第40讲

现代文阅读·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南京一中  孙芳铭

       “评价”和“鉴赏”一样,本身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这里只能从高考对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要求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说,主要是指两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主体。没有材料,就没文章可言。一般说来,在议论性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全部论据,包括事实论据、事理论据以及证引的各种文献资料,都是材料。在说明性的文章中,作者所介绍的事物和引用来说明事理的文字,也是材料。在叙述性的文章中,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也是材料。

作者凭借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态度等,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与观点的和谐统一,构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什么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高考所说的评价思想内容,主要指下列三点:

1.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

在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要靠材料来证实或表述的。因此,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内容的一个重点。从试题来看,有要求说明文中的材料表达 什么观点的,有要求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的,也有要求 概括材料本身的要点的。

2001年社科文阅读第18题:“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便属于评述材料作用的试题。

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性的原则。从操作层面说,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本身的含意,同时要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材料的,分析运用这些材料的前后作者说了哪些话。

2.评述作者提出某种观点态度的原因

譬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又如2001年全国卷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这类试题实际上是要求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作用因果关系的分析,透过“结果“去寻求相应的原因。

3.评述文章的主旨

本项不要求考生作直接评述,而是放在综合赏析题中,要求考生判断评述的正误。

我们在这一部分的三个小标题中都用“评述”二字却不用“评价”二字,这是因为这一方面的试题注重的是“评述”。就答题来说,也是以“述”为主,以“评”为辅的,所以考生对“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试题不必畏惧,因为它本身并不难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三、评价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应注意下列三点:

1.要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要坚持观点和材料一致的原则。

3.要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解“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例]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段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了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5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位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的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于此。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期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要评价本文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弄清楚鲁迅为什么“不应离我们远去”,作者为什么要提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看法;再逐段把握其主要内容,如“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等等。没有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是不可能有正确的评价的。

再说具体评述。

在本文的第三段,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主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其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引这则材料之前指出,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妨碍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这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某些劣根性”,要批判“阿Q精神”。引有这则材料之后又说:“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意义正在于此。”还有其他的话。根据这样的分析就可以认定运用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今天,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

再说评价作者的观点。在第一段,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该段中,作者先简要叙述自己的阅读经历,然后说道:“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这样说,既是对“有人说”的否定,又是提出上述观点的依据。后面又说:“一个时代,是提倡供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 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这实际上说明青年时代树立正确阅读观、接受怎样的人生影响的重要性,也是对上述观点的发挥。再结合后文的内容,就可以对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作出这样的评价:阐明了青年朝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一个时代所提倡的阅读观所具有的人生导向作用。

作者在文章末段说“我并不排拒周作人”,这也是一个观点,对此读者可自行评述。

依据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原则 来评述材料的作用和作者的观点,便是一种价值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