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斯尼大巴专线:南平医患:政府乱作为公安不作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22:00
南平医患:政府乱作为公安不作为(图)   文章提供 于 2009-7-6 15:51:29 (北京时间: 2009-7-7 3:51:29)
  文章作者: 陈强 董伟    阅读时出现乱码? 解决办法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自我保护越来越成为医生行医时的第一原则

  6月18日8:00,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杨厝村村民杨俊斌,因“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功能衰竭”入住南平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术中术后风险,患者家属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于6月20日对患者施行手术,手术顺利。

  6月20日22:10,患者突发变症,经抢救无效于21日0:20宣布死亡。对此,死者家属认为院方对患者的死亡负有责任,当晚就聚集在泌尿外科,要求院方做出解释,拒不移尸,同时将参与抢救的泌尿外科主任胡言雨和医师王波扣留在病房,并提出高额赔偿要求。

  6月21日7:30,死者家属到医院门诊大楼打横幅、摆花圈、烧纸钱,封堵大门通道,并将4名医务人员滞留在死者病房内。21日起,南平市、延平区两级政府和卫生、公安部门及患者所在镇、村领导多次协调处理,均因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分歧较大,协商未果,并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有人员受伤。后经多方做工作,死者家属与医院达成初步协议。

  6月23日上午,南平市第一医院80余名医务人员聚集到市政府门口集体上访,打出两条写有“严惩凶手,打击医闹”,“还我尊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横幅,要求政府严惩伤人凶手,出台相关措施,确保今后安全的医疗秩序。随后,南平市人民医院、仁爱医院、延平医院部分医务人员也加入其中,经多方做工作,上访人员于当天19:30左右全部撤离,事态得到平息。

  ——摘自南平市政府7月1日给福建省政府的《关于处置“6·21”医患纠纷情况的报告》

  尽管南平医闹风波已经平息,但是对这起事件的反思还在继续。人们质疑当地政府对这起事件的处置是否得当,一些人甚至批评“政府乱作为”,“公安不作为”。他们认为,当地政府迫于医闹的压力,要求医院与患方签订“不平等”协议,医院出巨资补助患方,并同意双方不追究刑事责任,虽然花钱买了一时的平安,发出的却是不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的错误信号,将来医闹只会愈演愈烈。而面对扣留医生、打人、损毁公物等明显的违法行为,警方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加以制止,导致事件升级。

  带着上述疑问,7月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再赴南平,采访了南平市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何三保。何也是这起事件现场处置小组的负责人之一。

  政府是否乱作为

  官方主导下医患双方签订的协议,是此间舆论的焦点之一。这份协议的内容包括:医方同意补助患方21万元;由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均有人员受伤,“双方同意责任自行承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南平市第一医院的医生说,“以前闹闹,赔钱就算了。这次扣留医生,捅伤医生,结果医院照样赔钱,还签订协议规定互不追究刑事责任。真是奇耻大辱!”有人认为,正是这个让“医生觉得很窝囊”的处理结果,直接诱发了该院医生集体上访。

  何副市长解释说,这份协议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不得已做出的妥协”。他给记者提供的一份《关于处置‘6·21’医患纠纷情况的报告》,对此有详细描述:

  在官方处置小组介入之前,医患双方就已经开始谈判,由于双方差距较大,协商进展缓慢。21日 22:00左右,约180名太平镇杨厝、曾厝等村的死者亲属及村民乘7部中巴、2部农用车赶到医院,冲击谈判地点行政楼,并冲击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造成一名警察受伤。23:00,部分村民将花圈、横幅和医院门诊长椅摆放到八一路及滨江路上,造成市区两处路段交通堵塞。与此同时,处置小组又了解到一些新的情况,太平镇除了杨厝、曾厝、西山、后山四个村的村民已加入声援队伍外,刘家村和南溪村的村民也准备加入。

  这份报告说,“处置小组分析情况后,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认为应尽快平息事态,防止引发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鉴于上述情况,处置小组找医院领导分析事态,认为目前纠纷不仅是医院本身的稳定问题,已影响到市区的安定问题,建议医院顾全大局,做出让步,接受死者家属提出的21万元的赔偿要求。经医院领导班子紧急碰头,同意与死者家属达成协议。

  那么为何要在医患协议中写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呢?据何透露,该条款是在草拟协议过程中患方突然提出的,并要求镇政府作为见证人在协议上签字。处置小组认为,协议表达的是医患双方的意愿,镇政府不宜在上面签字。

  何指出,这份协议虽然有“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但不影响警方依法办案,因为“双方的承诺没有法律效力”。

  据介绍,在这起事件中,医患双方均有多人受伤。经伤情鉴定,患方7人轻微伤,医方2名轻伤、3名轻微伤。至7月3日,3名涉嫌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向警方自首后已被取保候审,另有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已被警方刑拘。这8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患方人员。

  公安是否不作为?

  何副市长认为,这起全国闻名的医闹事件,在开始阶段和之前发生过的其他医闹类似,就是死者家属摆花圈、要求院方解释死因并赔偿。后来因为一些医生“不够冷静”,冲进病房解救被扣留的医生,使得事态突然升级。

  然而,南平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则认为,是现场警察的不作为,才迫使他们自行组织前往解救被扣医生。

  对此,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办公室谢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一份准备在7月6日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新闻稿念道:由于考虑到死者刚刚去世,其亲属情绪十分不稳定,扬言如果有人强行带离院方人员,将以死相胁。若此时草率采取强制措施带离被滞留的院方人员,极有可能刺激死者亲属的情绪,造成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届时不仅会给市第一医院带来更加不利的负面影响,也会给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后期协调处置带来更大的难度。

  基此,我局领导经与在场的太平镇党政领导、杨厝村两委干部沟通商讨后,决定先采取说服劝导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死者亲属思想工作,并且专门向死者亲属发放《法律告知书》,要求他们依法反映诉求。约11:30,经镇、村干部和我局民警多方工作,死者亲属让泌尿外科主任胡言雨先行离开病房。然而,时隔片刻,数十名院方人员突然冲到14楼泌尿外科与死者亲属理论,要求将仍滞留在病房内的另2名院方人员带离。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局民警会同在场的镇、村干部竭力劝导,同时,我局与市一医院沟通联系,要求院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矛盾激化。约11:35,院方人员被全部劝退到13楼。但仅过了2分钟,刚刚撤离的院方人员又从另一楼梯通道冲上泌尿外科,欲强行将被滞留的院方人员带离。双方为此发生冲突,互相投掷木凳、矿泉水瓶、垃圾箱等物并发生肢体冲突,造成双方数人及我局多名在场劝阻的民警受伤。经极力制止劝阻,院方人员才撤离泌尿科……13:25,数十名院方人员戴着口罩分两路从不同楼梯通道再次冲进14楼泌尿外科,强行将被滞留的2名院方人员带离泌尿科,并与死者亲属又发生肢体冲突。

  谢主任脱稿解释说,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党政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因此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做到“三可三不可”(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他说,胡言雨被放出来后,已经出现重大转机。这时,如果院方人员保持克制,经过我们和死者亲属耐心细致的沟通,另2名被滞留的人员迟早也会放出来。

  关于“公安不作为”的结论,更多的网友是在看了网上流传的南平医闹视频后得出的。谢主任说, “网络上的视频,我不好评论”。他强调,警方的作为主要体现在维护现场秩序,化解矛盾,制止过激行为,防止局势失控。何三保副市长也对记者表示,如果没有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后果不堪设想。


6月23日,南平市第一医院部分医务人员打出横幅。


医患纠纷升级没有赢家。 CFP供图


  解剖永安“医闹”现象

  只要有医疗活动,医疗纠纷就会存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通过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方式解决。然而,近年来,在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越来越多地采取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贬损医院的声誉等种种非法手段迫使医院答应其不合理要求。

  医闹逼政府出手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陈少华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医院的院长们在一起开会,大家谈论最多的不再是医院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是愈演愈烈的“医闹”。

  三明市第二医院位于永安市,是当地等级最高的医院。自从去年秋季因“麻醉事件”赔偿死者家属40万元之后,该院就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医闹”。据透露,一年来,该院付出的赔偿额约200万元,因医闹造成医院就诊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千万元以上。

  该院的医生说,“这么赔下去,我们的心都寒了”。一位工作两年的研究生最近在给医院的辞职报告中表示,“当医生风险太大”,面对“医闹”,“我伤心透了”。

  受同样困扰的还有当地的另一家大医院——永安市立医院。今年3月中旬,一位21岁的女大学生患暴发性心肌炎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移送到殡仪馆12小时后,死者家属又返回医院以摆花圈、挂横幅的形式“讨说法”。据该院院长陈永全介绍,“死者刚去世时,其家属还表示要请医生吃饭,感谢医生辛辛苦苦抢救了一个晚上。在得知一位73岁的脑瘤患者在三明市第二医院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死者家属大闹医院刚刚获赔28万元后,他们便以医院‘误诊误治’为由,要求院方高额赔偿”。

  陈院长说,“我被死者家属围困在办公室内16个小时,并被要求抱着死者遗像。他们扬言知道我家住在哪儿,儿子在哪儿上学,为安全起见,我家人不得不躲到朋友家中,读高二的儿子停学4天。”

  在死者家属和医院僵持10天后,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由永安市卫生局预先垫付给死者家属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等相关费用共计13万元。死者家属同意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该起医疗纠纷。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丧葬费等费用以法院终审判决为准。”永安市卫生局的官员说,签订上述协议,是想引导死者家属走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目前死者家属已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记者想采访死者家属,就此案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死者父亲陈某单位的传达室,陈某在对记者身份进行一番盘查之后,询问记者此行的目的。记者告知南平医闹事件发生后,想做一个相关的调研。陈某听到“医闹”二字立马拉下脸来:“我们是向医院讨说法,不是闹事。我拒绝接受采访。”

  当地接连发生的“医闹”事件引起了永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3月29日,永安市委书记江兴禄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问题。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市医患纠纷日益突出,‘医闹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市的医疗卫生秩序”。随后,永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的通告》。卫生局的官员表示,这个通告还真管用,最近两个多月来,全市只发生过一起小规模的“医闹”事件。

  医闹缘何成为常态

  永安市卫生局提供的一份分析报告称,目前该市医疗纠纷已由偶发性事件演变为常发性事件,由单一冲突发展到群体性暴力冲突,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事件也有增无减。据统计,2005年5起、2006年15起、2007年20起、2008年47起、 2009年1-3月份15起,呈显著上升趋势。从2008年初以来,仅三明市第二医院和永安市立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就达53起,赔偿高达250.41万元(其中三明市第二医院35起,赔偿196.5万元,永安市立医院18起,赔偿53.91万元)。其中申请医疗事故鉴定5起,提起司法诉讼的没有一起。

  表面上看,大部分医疗纠纷是通过协商解决的。事实上,其中有部分名义上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而实际上是患者及其家属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胁迫医院和政府,以谋取高额经济赔偿。

  此间人士分析认为,“医闹”之所以愈演愈烈,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闹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捷径。因为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仅耗时长,而且即便得到赔偿(一般不超过10万元)也远不如以“胁迫协商”的方式赔得多。据永安市卫生局官员透露,当地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只有20%左右确认是医院的过错。也就是说,走医疗鉴定的路子,大多数情况下是赔不到钱的。

  二是“职业医闹”的介入,使得患者或家属动机不纯。在一些人看来,死了人医院就得赔钱,“大闹大赔,小闹小赔”。医院考虑到自身形象,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反而助长了医闹。

  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医闹”事件处置不力。警察在现场往往只是维持秩序,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对明显的违法行为不敢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结果是为了稳定放弃法律原则,导致法律权威和政府权威的缺失。

  四是旧的医疗体制产生的以药养医,医疗服务市场化的现实,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行为被当成了买卖关系。一旦出现纠纷,患者就把所有的情绪发泄到医院和医生身上。

  五是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医学的发展、医生的技能远远滞后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加上患者及家属对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医疗服务也常常得不到满足。

  六是医院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医务人员在履行执业行为和职责的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以及医护人员水平问题,发生个人的疏忽、差错,并且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生硬,导致患者不满。

  最终没有赢家

  此间受访的医务人员表示,“医闹”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医疗纠纷发生以后,患者及家属最常采取聚众围堵医院、医务人员,长时间停尸于病房,在医院设置灵堂等行为来胁迫医院,造成医院门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影响其他患者正常就诊和医院的诊疗活动。

  二、医务人员产生“畏难”情绪。以往在本地医院可以进行治疗和解决的疾病,现在部分医务人员出于“自保”,不敢手术、不敢治疗,而不得不将病人转往上级医院,从而一定程度延误救治,并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据悉,三明市第二医院原则上不为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该院一位医生说,过去有1%的生还希望,我们就尽100%的努力;现在哪怕有20%的生还希望,我们也不敢接,而是建议患者转院。他们担心,长此以往,不但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提高,同时造成医保费用的增加,也加重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三、医务人员外流导致当地医疗水平下降。三明市第二医院近两年来引进的10名研究生大部分已经离开,该院一些医生不安心工作,已经在网上发布寻职信息。

  四、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一些医生为避免误诊、漏诊,采取小病“大检查”,客观上增加患者医疗开支,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三明市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百禧告诉记者,过去医生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学医,子承父业。“今年高考,我们医院的医生都不让自己的孩子报医科大学了”。

  南平可能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南平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医闹”在闽北地区已是家常便饭,这次是因为医生们不堪屈辱集体到市政府请愿才酿成了全国性事件。

  这位医生称,此前媒体曾报道过南平市下属两个县市的另两起医闹事件。2007年7月,武夷山市妇幼保健院一孕妇由于羊水栓塞胎死腹中,死者家属组织数十人围堵妇幼保健院,设灵堂、摆花圈,医院被迫停诊7天。2008年12月18日晚,松溪县医院收治的一名重度摔伤病人在该院去世,当班医生被死者亲属围堵了一夜。此后两天,近百名医务人员走上街头抗议,医院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据南平市卫生局今年4月完成的《南平市近年医疗纠纷情况调研报告》,从2006年到2008年,南平10个县、市、区的医疗机构共发生医疗纠纷554起,总赔付金额高达1171.37万元。其中2006年165起,2007年203起,2008年186起。

  按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患双方可选择以下三条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申请医疗鉴定;双方友好协商;通过司法程序。然而,在南平市近三年来发生的554起医疗纠纷中,通过医患协商或在卫生行政部门参与主持下协商处理的有476起,占86%。其中引起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有161起,占“协商解决”部分的三分之一左右。

  南平市副市长何三保说,许多病人的死亡根本不属于医疗事故,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闹”。为坚决查处和打击借纠纷为由,以闹事要挟,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南平市决定立即开展为期半年的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治安专项整治行动。

  6月30日,南平市公安局发出了关于《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治安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此次行动的三项目标:一是侦破一批现行“医闹”案件,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二是攻克一批“医闹”积案,严惩未被依法打击处理过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整治一批“医闹”重点地区和单位,有效维护其正常医疗秩序。

  根据这份“实施方案”,南平市警方将对2006年1月以来涉医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进行全面排查,重点选择一批性质严重、影响较坏的大案列入整治攻破目标。对“医闹”中打砸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骨干、涉黑涉恶人员要坚决打击,绝不放过。对可能在今后医患纠纷中继续沉渣泛起的,要提前预防,露头就打。

  “实施方案”要求,对医院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要做到优先出警、优先受理、优先查处。对“医闹”事件要快速反应,先期处置,努力避免事态扩大引发群体性事件。要进一步规范处置医患纠纷的群体性事件等执法活动,加大打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各地要逐步建立完善三种机制:一是预警机制,对可能酿成“医闹”的事件,要高度敏感,超前工作,及时制止;二是处置机制,及时稳妥进行现场处置,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三是沟通机制,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医疗机构建立信息报告、情况沟通、快速反应、互联互动制度。

  南平市卫生局也很快起草了《南平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的讨论稿,试图探索建立解决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讨论稿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在各地“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各医疗机构“设立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室”。同时明确公安机关应“依法处置现场发生的各类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患者在医院内拉横幅、摆花圈、设灵堂等行为,“经劝说无效的,现场处置民警可以依法进行清理”。对于“聚众占据医疗机构诊疗或办公场所,寻衅滋事的”,“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的”,“破坏医疗机构的设备、财产和病历、档案等重要资料的”,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生要求立法保护行医权

  南平“医闹”事件让医卫界沸腾。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 “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自我保护越来越成为医生行医时的第一原则,而不是“患者利益优先”的古训。同时,90%的受访医生呼吁尽快立法保护自己的行医权。

  调查由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发起,题目是:“中国医生眼中的医闹”。参加该调查的医生为6287人,其中:以医院等级分,绝大多数来自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私人诊所或民营的不到100人;以医师职称分,大多数为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很少,仅42人。

  调查结果表明,医生们对“医闹”的定义比较宽泛,涉及以下行为的都被视为“医闹”:辱骂、拘禁、殴打医务人员;拒绝搬运尸体,在医院设灵堂、设置障碍阻碍患者就医;打砸医院财物、扰乱医院正常秩序;在诊疗室、医师办公室、医院领导办公室内滞留不走,影响医院正常工作。也有不少医生认为,提出巨额赔偿的也属“医闹”之列。

  在这种定义下,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供职的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在过去年3年中,本人遇到或身边同事遇到“医闹”的次数超过5次的医生比例高达53%。只有4%的受访医生称截至目前自己和“医闹”绝缘。

  调查显示,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一旦遇到非常危重的病人,即便是医院完全有条件救治的,实行“救人为先、立刻救治”的医生比例仅仅只有15%。这是一个历史的低点,也明显违背卫生部的要求。

  遭遇上述情况,27%的医生选择“防止病人愈后不佳引起的纠纷,将其转诊到上级医院”;57%的医生选择有保留的救治—“要救治,但是要反复和家属强调危险性,谈话录音,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

  另外,现在医院在医疗纠纷赔偿处理中常常要求科室医生负连带赔偿责任(占81%)。25%的受访医生表示,如果自己遇到了“医闹”,并且被医院要求连带赔偿一定金额,一定通过给其他患者多开药,或多开检查项目等方式来弥补损失。还有30%的受访医生表示要看赔偿金额多少,少了就自认倒霉,多了则拿别的患者“弥补”。

  如果换位的话,当医生变成患者或患者家属,遇到了自我防范非常强的同行,他们会有什么感觉?超过一半的医生表示理解同行的做法,但是“心里不舒服”;12%的医生表示不能理解,“非常不满意”;还有三分之一强的表示完全理解,因为换成自己也这么做。

  由于“医闹”威胁到医院的正常秩序,甚至威胁到医生的人身安全,90%的受访医生呼吁国家立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让“医闹”承担该负的责任。

  同时,医生们还期望医院,特别是院领导,能够站出来捍卫员工的利益,不要做无原则的妥协。多数医生对政府在医患纠纷中息事宁人的做法不满,认为不问是非曲直一味求稳定,得到的稳定一定是暂时的,隐患却是继续滋生的、长远的。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