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街到汉口火车站:创业圈赚钱的七大秘籍技巧和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09:44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创业赚钱须知一:在没有了解对方之前,不要赊帐出去,以免收不到货款“钱货两亏”。虽然生意暂时没有成交,但你不要后悔,你的货还在,还可以卖给别人。百货中百客。
创业赚钱须知二:要懂得市场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有缘人来了你要接缘,有时生意也要讲点缘份的。有的冷门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为此,创业圈cyq.cc笔者提醒你如果不出手,就要等一定的时间了,可能会影响你的周转。
创业赚钱须知三:货源要充足,要备好货,客人来了不会因为没有货而扫兴。如果客人来几次没有买上货,以后他可能就不会来了。
创业赚钱须知四:要诚实守信,不要卖假货差货。要对客人说清楚货的规格质量。要热情大方,要让利益给客户,不要斤斤计较。任何客人都厌恨短斤少两的。
创业赚钱须知五:如果你是独家经营的品种,叉是新品种,就该你大赚一笔了。你可能就会因此发财!你一定要卖高价,最好高到“月球”上去,你自己就笑得眼泪花花淌。这是你一生碰到的发财机会啊。人的一生就是次把两次。这就是我们说的“机会”!
创业赚钱须知六:谈生意时,不要让客人感觉到你想把东西卖给他,这时他就会跌你的价。你应该总结一套计巧,你表达出来的话语间流露出“我的东西是畅销的,你不要正好呢,正好把东西留给别人,以免别人说我不守信用”。但不要直说出来,让客人感觉你在说假话。客人因为逆反心理会立刻卖你的货。
创业赚钱须知七:求买不求卖。要求进好货,便宜货,在进货上下苦功夫,找产地找资源。卖货不要强求,只要你的货对路,客人是会找上 门来的。
无本创业,女服务员玩泥巴净赚80万
巴掌大的一块泥巴能卖上几十块钱,有这样的无本创业点子,你是不是都不信。但是确实有人做到了,无本创业金点子推荐给大家,做到了这个事情的正是魏小雨。
魏小雨原本是在重庆打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政服务员,然而,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们愿意玩泥巴这一商机,三年下来,她无本创业金点子--靠卖泥巴净赚了80万元。
心思敏锐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自乐的最好工具就是泥巴,用泥巴做小房子、捏小人、塑小狗,魏小雨做得惟妙惟肖。无本创业金点子,稍大一些她又对剪纸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绘画和剪纸多次参加县里的中小学美术作品展览。人们都说,魏小雨在美术方面很有天分。可惜的是,因为家庭困难她在读到高一的时候就辍学了。
1993年,魏小雨与同村的青年姜立强结婚了,次年生下了儿子。待儿子稍大点后,她就随丈夫来到重庆打工,丈夫做建筑泥工,她则到了张姓人家当保姆。雇主是双职工,有一个才4岁的宝贝女儿张韦。张韦从小娇生惯养,好哭爱闹,性格像男孩子一样好动。为了哄好小张韦,魏小雨几乎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但孩子还是经常哭闹。
2000年10月底的一天早晨,张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趁小张韦还没有睡醒赶到菜场去买菜。可是等她买好菜回来顿时惊呆了:张韦将阳台上的一个花盆弄翻了,花盆摔得粉碎,泥土撒了一地,小张韦正在地板上玩那些泥土,手上脸上全是泥。魏小雨赶紧上前制止,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一定要玩。无本创业金点子,没办法,她只得拿来一个盆子,用水和了泥,教小张韦捏泥人。小张韦玩得很开心。
张韦的妈妈下班后看到魏小雨在教孩子玩泥巴,气坏了,将魏小雨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勒令她将泥土倒掉。可小张韦哭着闹着不让倒。魏小雨只得偷偷留下了一些泥土,并与小张韦约定,今后只能趁父母不在家时偷偷玩。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魏小雨天天陪着小张韦玩泥巴,教她用泥巴做各种形态的动植物。说来也怪,只要手一沾上泥巴,平时怎么也坐不住的小张韦顿时就安静了。
不久,小张韦上了幼儿园,常偷偷带着魏小雨捏的小泥人去上学。一天,魏小雨去幼儿园接小张韦时,被与小张韦同班的几个小孩子围住了,他们纷纷央求魏小雨也为他们做个小泥人,有好几个孩子还掏出了钱。魏小雨心中一动,是呀,小孩子这样喜欢小泥人,我何不做小泥人卖呢?她决定试试。
不言放弃她要点“泥”成金
在重庆闹市区想要弄来一点泥土确实是件为难事。她想到了搞建筑的丈夫,建筑工地上一定有泥土。丈夫用塑料袋装了半袋泥土送过来,趁东家夫妇上班去了,魏小雨将这些土加上水和成泥,做出了人、猫、狗等多种形状。第二天,趁接小张韦的机会,她就将这些做出来的泥人泥狗带到幼儿园门口卖,结果一下子卖出了13个。魏小雨高兴坏了,可是没几天就没有小朋友买了。无本创业金点子,问题出在哪儿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了一大通:泥巴做的东西没有其他玩具好玩,其他玩具会动,泥巴的不会动;泥巴干了就裂缝,而且不好看……
魏小雨失望极了。接下来的十多天里,她再也没做泥人。但小张韦一有空就缠着她,让她教做小泥人,魏小雨的心里不由得活动开了——为什么其他小朋友玩一天两天就厌倦了,而小张韦玩了十多天还兴趣盎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他小朋友玩的是现成的泥人,而小张韦是自己用泥巴做泥人。自己动手做泥人是一种创造,小张韦可以在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魏小雨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她要开一家类似于“陶吧”的店,只是,她的店是让小孩子“玩泥巴”。
魏小雨将这想法告诉了丈夫,他吓了一跳,极力反对,无本创业金点子,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过“玩泥巴”也能赚钱的。但魏小雨想自己开店的冲动越来越大,便毅然向张家辞了工,然后拿出这几年的积蓄,在万州区白岩路以1000元的月租金租了一个小店面。白岩路附近有两所学校,而她开的店就是要面对学生。魏小雨让丈夫从建筑工地运来了一车泥土作为原料,将店面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2002年1月,这间名为“泥艺泥趣”的店铺开张了。但是一个月下来,扣除房租等费用,魏小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近400元。丈夫要她及时罢手,她不肯,她坚信生意总会好起来的。她说:“我坚信,在重庆我一定能靠这些泥巴赚钱。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关门的问题,而是去调查市场的需求,改进我们的经营方法。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这些泥巴会变成金子的!”
云开日出 她靠卖泥挣了80万
魏小雨开始对每一个到她店里来的小朋友进行调查,又到附近的学校去走访。孩子们反映最多的是两大问题:一是颜色单调,二是泥做的东西晾干后易裂易断,不好保存。其中,一个中学生提出建议说:“我们平时要上课,哪有时间去你店里,你不如卖泥巴,让我们自己回家做。”她想,普通的泥巴肯定是卖不上价的,也没有竞争力可言。要卖就要卖各种颜色的泥巴,以满足孩子们的视觉需要,而且要改变泥做的东西易开裂的缺陷。
魏小雨果断地将店铺关了门,她要寻找一种新的经营方法。她到各建筑工地和郊外找到了黄色、褐色、灰色等不同颜色的泥土,然后将它们碾细、掺和、调配,做出了多种颜色的泥巴。在制作过程中,又一个念头在魏小雨的脑海中产生了:如果能将这些泥巴做成颜料那样五颜六色是不是就可以像布贴画一样做成泥画了?她立即找来一块木板,用铅笔在木板上构画出一幅风景画的草图,然后将调配出来的几种颜色的泥巴粘贴上去,很快一幅漂亮的、具有立体感的泥画诞生了。
然而,那幅泥画只过了一个晚上便干裂了,缝隙一道一道的,就像龟背一样。无本创业金点子,魏小雨又想到了植物油,她掺入了植物油又适量加入一些黏和剂,经过无数次锲而不舍的实验,一种不会干燥开裂的画泥终于诞生了!她又在原来已有的几种颜色的泥巴里适量加入各种染料,这样一来,泥画的颜色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怀着成功后的喜悦,魏小雨一口气做出了500斤画泥,画泥的颜色有大红、黝黑、雪白、湖蓝、靛青、橘黄、草绿等29种颜色。她将不同颜色的画泥分别用小塑料袋进行包装,在塑料袋的外面贴上颜色的名称,每一袋一两,售价1.5元。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准备,2002年5月,魏小雨那停业了两个多月的店又重新开张了,她将店名改为“画泥画廊”。画泥画廊一开张,立即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这些学生不管是会作画的还是不会作画的,都喜欢到魏小雨的店里来买上几袋画泥,满足一下创作的欲望。一时间,店里的生意十分火爆,半个月不到,500斤画泥就销售一空了。
第一个月下来,魏小雨仔细算了一笔账,除去房租、成本等费用,画泥画廊净赚了11000元。这个数目可是过去魏小雨当保姆时一年半的收入,她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干劲儿更大了。
这以后她又做了多种尝试,从防挤压防变形发展到做画框,到2003年5月,经营了一年的画泥画廊获得了15万元的纯利润,这是魏小雨过去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但魏小雨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此时的她野心更大了,她想拓宽市场,将生意做大。她不能仅仅满足于让画泥画廊面对学生这点固定的人群,她要将服务对象拓宽到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去。一个偶然的原因让她把目光对准了新装修房屋。她发现新装修的人家越来越多,她要满足每个人当画家的愿望:一个崭新的房子装修好了,里面最醒目的杰作是一幅泥做的风姿绰约的画,这幅画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房子的主人!
如今因为生意火爆忙不过来,魏小雨已经聘请了三位学美术的人员为顾客画底稿,还请了四位职员打理售货业务。魏小雨说,通过卖画泥和画框,现在,她正在考虑开两家分店,进一步将生意做大。她还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看出,成功其实并不难,只要肯动心思,敢于坚持,每个人都有创业致富做老板的机会。
13岁起家,小本创业到千万身家
推销员、小商贩、装修工、基层共青团干部、旅行社经理……今年30岁的张建功做过很多行当。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凡元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
一路走来,甘苦自知。张建功说:要有所成就,先要学会战胜自己。
13岁的生意人
张建功是个苦孩子。1975年,他出生在山西大同的一个矿区,父亲身体不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3岁那年暑假,父亲把18元钱交到张建功手中,让他去做点小生意――卖锅盔(山西当地一种小锅饼)。一是为了锻炼他,二是为了补贴家用。
张建功背着沉重的装满锅盔的箱子,走几十里山路,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小煤矿。
第一天,张建功令人意外地拿回了29元钱。他也没有什么别的诀窍――别人一张锅盔卖三毛,他卖两毛五,而且他上门服务,所以他一天卖的要比别人多得多。
之后,张建功一边读书,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做小生意。他卖过服装,做过冷饮,批发零售过水果,给工地当过小工……这些经历让他至今仍觉得受益匪浅,那是一种战胜自我的过程,从中可以磨砺出坚韧品质,激发出深度潜能。
一个半大孩子,难免会受很多欺负,但张建功从来没有回家诉过苦。张建功说: 那时感觉非常累,不但身体累,心里更累,完全是以保尔?柯察金这样的英雄人物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在支撑着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会了包容和忍耐,张建功相信母亲经常和他念叨一句话:宽厚、宽厚,越宽越厚。心越宽,走的路也越厚重平稳。
基层团工作成就的总经理
1995年,20岁的张建功走出了大学校门。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回到老家山西繁峙县的一个乡镇当了团委书记。 他说:当时选择基层只是为了锻炼自己,为了有一天能干一番大事。
有经商经历的张建功对基层团的工作有自己的理解:农村青年更看重共青团组织能否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所以,他组织当地青年及下岗青工创立了繁峙县的第一个团办实体―――珍珠领带厂。因为张建功有丰富的营销经验,该厂很快取得了好的效益。升任共青团繁峙县委副书记后,张建功又自筹资金创办了五台山青年旅行社等团办实体。张建功在基层团的工作上开辟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因此被选为共青团十四届中央委员。但在即将被提拔为处级干部时,张建功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放弃仕途,进京创业。
2001年年底,张建功来到北京,受聘为北京凡元科技有限公司的部门经理,3个月后,因为表现出色,先后升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后来又逐步将公司发展为集团,下属7个分公司,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担任集团总经理。
请给我5分钟
2004年11月18日,四川省东方锅炉工业集团公司的办公室里,坐着一个面色凝重但眼神坚定的青年人,他刚被告知,集团的总经理同意给他5分钟会谈的时间。
这个青年人就是张建功。为了替公司取得东方锅炉工业集团的锅炉分销权,张建功来四川充当说客。当时,锅炉市场供不应求,作为中国主要的锅炉生产企业,东方锅炉工业集团的订单源源不断,自然不太愿意分销。
张建功很明确地指出锅炉市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软肋,全国各地的锅炉行业都看准了这块蛋糕,纷纷引进新技术,与东锅这样的大企业抗衡,加之国家发改委的宏观调控,锅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国有企业的营销方式相对滞后,虽然你们目前不需要分销,但是,几年之后,贵公司敢保证还能占有今天这样的市场份额吗?张建功的客观分析让对方眼前一亮,使得原定的会谈时间由5分钟变成了一个多小时。
最终,凡元科技公司成为东方锅炉工业集团惟一的驻外代表。这一年,也是凡元科技发展最迅速的一年。
凡元科技最初的业务是研发制造清除锅炉内积灰的节能环保设备―――弱爆炸波清灰器。虽然与清华及北航合作,有着过硬的技术及优质的产品,每年也能有上千万元的收益,但张建功并不满足,他提出,通过资源整合和项目对接,将企业做大,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同一资源不同产品的所有附加值。
张建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家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环保行业必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以公司最初的产品吹灰器作为敲门砖,敲开了多家大型火电厂的大门,为环保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质的产品能够真正服务于电力产业搭建桥梁。为此,张建功带领他的团队与紫光环保公司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的协议,直接并全面经营紫光环保公司的环保类产品和设备,这将为公司每年带来可观的收益。
企业家是企业的名片
一个企业要想做大,企业家的人品一定要过硬,领导者的素质往往体现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张建功就像是公司的一张名片,和他合作过的许多人都被他的诚恳、稳重所打动,对他非常信任。
张建功提到了4个词――梦想、激情、敏感和体验。他认为这是一个优秀企业家必备的优秀素质。有梦想才有目标;有激情才有创新和热情;企业家需要敏感地面对市场,因势利导,把握航向;体验是一种勇气,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草原狼是张建功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前段时间备受推崇的《狼图腾》,张建功仔细地看过两遍。在他看来,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动物。狼为了猎获目标,有时能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地潜伏一天,伺机出击。狼经常集体作战,能将速度快于自己许多的黄羊围入雪坑,然后一举歼灭。狼的性格,代表着强悍、坚韧、团队的合作和目标的一致,这种品质正是企业家需要的。
生活中,张建功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爱好,下属经常说总经理是个工作狂。惟一能让他停下来的,就是他的朋友。张建功称惟一的爱好就是交朋友,正是因为拥有了许多朋友,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珊瑚虫。珊瑚有一个特点,它从来都是一个网络、一个群体,其中任何一只珊瑚虫吸到养料的时候,都会让整个群体共享。所以,张建功想通过整合自己的资源,来使整个朋友群体共同受益,同时,自己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养分。
张建功的下一个目标是能源产业。但他不太愿意透露他的野心,让我先帮公司把金子挖回家,再来谈这个。不过,他深信,自己的舞台还会更大。
90后女大学生新点子玩“创业” 1年玩出300万
女大学生创业成功也的确有不少。也许说到90后,可能大家的印象还是觉得不成熟。90后女大学生创业似乎也与其它女性创业者显的更加不同。一位杭州的90后女大学生,把创业当成乐趣,创业1年,居然“玩”出了300万!
90后女大学生玩“创业” 1年玩出300万!纯属偶然
提起磁性剪纸的发明过程,90后大学生王子月笑着说:“纯属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纸文化源远流长。在王子月的童年记忆里,逢年过节,很多老人都会用一把剪刀、几张彩纸,瞬间剪出五彩斑斓的窗花,看到大人们两三分钟就能剪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觉太神奇了。因为镂空的剪纸比较脆,稍不注意就会撕烂,涂上糨糊之后就更加易碎,一次帮亲人装扮婚车时,王子月感觉这么漂亮的剪纸用起来却很不方便。正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越来越难见到很多起源于民间的剪纸艺术了。
在机关工作的父母业余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家庭的熏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乐此不疲。于是,她就和父亲商量,能不能找到一个既不破坏剪纸的艺术效果,又能易于收藏使用的好办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发明中。经过各种反复选择试验,王子月终于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磁性材料来代替传统的剪纸材料。使用这样的材料剪出的艺术剪纸很容易就可以吸附、粘贴在铁质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洁剂喷在背面还可以轻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会破坏剪纸。磁性剪纸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剪纸容易掉色、变色及收藏不方便的问题。
磁性剪纸发明之后,王子月的父亲王龙很快申请了专利。2005年8月17日,国家专利局通过了磁性剪纸的专利技术。由磁性剪纸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贴画和着色磁性剪纸两项专利。磁贴画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让孩子们拆分、拼贴,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专利的取得让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一专利产品走向市场。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龙还专门跑到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寻找商机。但是,磁性剪纸真正开始运作是在2007年之后。
90后女大学生玩“创业” 1年玩出300万!夺央视新金点子奖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亲的磁性剪纸专利从海内外报名的近3000项专利中脱颖而出,进入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大赛的决赛现场,经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发明协会等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严格评审,磁性剪纸项目因为其市场大、社会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代性等方面的优势,最终夺得了央视《我爱发明》大赛的首个最高奖——新金点子奖。这次得奖,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将这项发明推向市场的信心。
2008年,参加完高考,刚刚拿到杭州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子月,又惊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厅的通知:因磁性剪纸将中国的传统剪纸文化与现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故选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国故事山西祥云小屋展示。奥运会期间,王子月和母亲一起来到北京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展示磁性剪纸艺术。她们设计的获奥运金牌的各国优秀运动员的磁性剪纸肖像,特别是菲尔普斯、梅西、杨威、廖辉、郭晶晶、张娟娟等偶像级的人物肖像剪纸成了抢手货。
王子月和母亲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奥组委和国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从中外游客欣赏赞叹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纸蕴涵着的巨大商机。她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一专利转换成创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90后女大学生玩“创业” 1年玩出300万!不到一年赚30多万
在杭州师范大学在创业园里,1990年出生的晋城女孩王子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她的磁性剪纸。“磁性剪纸是个创意产业,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剪纸表现出来,它提倡的是自己动手、自己创新,并在动手中获得巨大的乐趣。操作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学会。而且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装饰、礼品赠送、广告促销……无论是作为节庆用品,旅游纪念品,还是艺术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一段如同做广告一样的介绍之后,思路清晰,伶牙俐齿的王子月告诉记者,磁性剪纸是她在晋城一中上学时就发明的专利产品,它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再生产。只要有铁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灵巧便携。因为不容易剪断、撕破,它比普通剪纸上手快,能让人们在十分钟内就体验到剪纸的乐趣。
让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还在杭州师范大学读一年级的她,在不远的义乌,创办了一家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的公司已经发展了十余家“飞点儿磁性剪纸”加盟商,光此一项的经济收入就30余万元。
5个大学生创业开书吧 微博营销年赚10多万
西南政法大学,陈雪梅和同学一起合作创业,在学校附近开起了书吧。
原木色的大门,三四张小桌子,一整面墙的书,还有点缀其间的绿色植物。
这,就是“豆芽”给人的第一印象。
简单、舒适,又有那么点文艺气息。
“豆芽”,一个安安静静开在西南政法大学旁边的咖啡书屋,一份五个大学生辛苦创立起来的小事业。
“单凭爱好不行,我们是经过了调研的”
星期三的下午,学生们基本上都有课,“豆芽”里面只有零星的几个人。
如不是汪小康主动和记者打招呼,真看不出他就是老板之一。
他个字不高,穿一件深紫色针织衫,看上去就和普通大学生没什么两样。
“没有谁规定文艺青年就要穿得很另类吧。”汪小康笑着说。
“不过当初我们几个决定做这个书吧,也有这方面原因呢。”
徐涛、汪小康、胡宇、陈雪梅、连竟成,这五个大学生怀着对文艺的爱好和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他们每人出资两三万元,共同创立了“豆芽”。意喻着,一颗小豆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单凭爱好可不行,做之前我们也经过了调研的,市内类似的小店我们都去考察过了。最后觉得项目可行,就在西政旁开了店,一方面是这里学生、老师多,很有市场前景。另一方面还可以兼顾学业。”汪小康对自己的创业透出了一股自信。
说话间,另一个“小老板”走了进来。
徐涛,戴一副眼镜,个子也不高,却比汪小康更活泼。
徐涛是湖北人,说着一口不算太标准的普通话。
“来我们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和我们一样,喜欢文艺。不止年轻人,我觉得追求自由、品质生活是不分年龄的,只要有共同爱好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聚会。我们还想建立个豆芽社区,让大家交流分享。”
要文艺也要赚钱
“开这个咖啡书屋,短期内是没有打算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汪小康接着说道。
但是如果不赚钱,怎么又有资金将书吧继续运作下去呢?
他们相视一笑。
“我们这里有不同口味的饮料、西点,但平均消费都不高,一般就十来元。另外我们还卖一些自己制作的明信片、小杂货、书籍之类的。这些也是我们赚钱的门道。”
“或许暂时我们盈利不多,但是靠着这些活动,我们却能积攒下大量的人气。”
“这个咖啡书屋才开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已经收回了投下去的十多万。”
“千万可别低估学生的消费能力”
“现在学校里面基本上都是90后的学生了,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呵护和疼爱,给的生活费自然就不会少。”
汪小康又分析到,“最近10月初,西政研究生部也搬到这边新校区来了。现在整个学校一共有2万多人,消费人群又大大增加了。”
“我们还在前面位置更好一点的地方开了一家小咖啡店。既有文艺,又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股东之一准备出国深造后,再把小店做大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其他三个“合伙人”一直没有出现在这家小店。
“陈雪梅和胡宇在另外一家店里呢,那家店这个时间段生意好一点,有点忙不过来。连竟成去厦门参加考试了,准备出国留学呢,专门去学创业方面的知识,为我们店以后的发展多打点基础。”
“我去把他们叫上来吧。”说着,徐涛就一溜烟的跑出门去了。
汪小康笑了笑,“徐涛已经被保送本校研究生了,胡宇正在研究生考试。就我和雪梅,准备毕业了还是继续做这个,把这家店当成我们的事业。当然,他们也会过来照看下店里的生意。”
不一会儿,徐涛就领着一个女生回来了。“这是陈雪梅,我们中唯一一个女生。胡宇还在那边忙着呢,实在过不来。”
其实原来和他们一起创业的还有几个大学生,但是现在因为对未来的不同选择或迫于家里压力,都离开了。
“还好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父母又知道我们确实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所以还算比较支持。”徐涛显得有些无奈。
“对于未来,我们设想了很多,正在准备一个大计划。”
说起自己的计划,几个人都比较兴奋。“在网上发帖,招募有共同目标的人,每个人投一点钱,大家一起来开一个店。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开店的想法,这样做,既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又能降低风险。不过这里面需要一份详细的计划,各种细节都要操作清楚才行。”
目标客户锁定清晰
靠微博做大了生意
整个聊天过程中,汪小康都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电脑。
“我是在看微博和豆瓣呢。刚刚又有人在微博上面问我们这家店的地址在哪儿呢。”
汪小康告诉记者,他们刚开店的时候,主要是靠同学之间的宣传,见效太慢。
后来,想到用微博和豆瓣网来做宣传。一是大家都是年轻人,网上的东西玩得熟,二是他们的目标客户主要以学生为主,会大量的接触网络,宣传起来目标更精准一些。
“一开始,我们开通了微博,加的好友自然就还是学校的一些老朋友,但是通过这些老朋友,我们又能认识一些他们的朋友,这样一层一层的传下去,我们就能将‘豆芽’传递给更多的人知道。”
汪小康似乎还不满意现在微博里面好友人数,“现在只有700多人,不过每天都在递增。和刚开始的时候比,还是多很多了。”
“通过微博上的宣传,我们又推出了自己的豆瓣网上的小站,现在那上面也有400多人加入了。”
“通过网络营销,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加入我们。很多人周末的时候都自己开车过来,这让我们觉得很高兴。”
“还有不少留学生、外国人呢。”徐涛抢过话头。说完,还不忘推销,让记者关注他们的微博,转发他们的消息。
“多一个人加入,就多一份力量嘛。”徐涛乐呵呵的笑着。
麻辣汤让姐妹俩 一年赚百万
“好吃的麻辣烫在城西,店面被姓金的两姐妹布置成黄颜色的格调,进去后让人感觉到食欲大开。”
“现在迷上了一家麻辣烫,味道好极了。就在小营小学对面的清吟巷,一家又小又破的店。”
“濮家新村后门菜场对面的几家也蛮好吃的,经常去光顾。”
这个夏天,杭州一家知名论坛上,讨论麻辣烫的帖子突然多了起来,麻辣烫俨然一副杭城路边小吃“当家小生”的模样。
麻辣烫今夏火热开涮
太阳火辣辣地顾自发着光,走在街上的行人无所遁形,不自觉地眯起了眼。
长生路上一家麻辣烫店内,安徽人小张却在热并快乐着。一张黑黑的忠厚的脸,三十刚出头却已经腆着个小肚腩,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招呼着过往客人。这是昨天记者见到他时的印象。
小张是喜欢杭州的这个夏天的。因为这个夏天,名不见经传的麻辣烫突然就红火了起来。
不足15平方米的小店内,摆上空调和冰柜,再加上几张桌子和凳子,装备虽然简单,但是对于一间街头麻辣烫店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店小更显得客人多。据说小张的店天天是“济济一堂”。昨天下午记者看到,店内的6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陆续还有客人进来打听“有没有位子”。
店内埋头大吃麻辣烫的大都是20岁上下的小青年,有的是逛街逛累了来小店里解馋的,有的是路过的游客来这里填肚子,还有几位是小店的忠实“粉丝”,据说是过两天就忍不住来报到一次。
这样火爆的场面同样可以在浙工大附近的麻辣烫店内看到。这家小店没有空调,但是麻辣烫散发出的阵阵诱人香味吸引着过往的行人。晚上10点多记者经过这里看到,店内正围坐着十几位顾客,一边挥汗一边吃得热火朝天。
餐饮业内有句“七死八活”的俗话,讲的是夏天是餐饮业淡季。这几天,杭城持续高温,很多人都感叹没胃口吃东西。但麻辣烫店却仿佛一夜间遍地开了花。20出头的小戴称自己是麻辣烫的忠实顾客,“夏天天气热,吃其他东西都没什么味道,只有吃麻辣烫,热上加热,这滋味可真是太爽了。”
经改良变成杭州版麻辣烫
麻辣烫是重庆的名小吃,但是,记者采访过的几家麻辣烫店主有安徽人、四川人、杭州人,还有台湾人……却都不是重庆人。
他们怎么会做重庆小吃的?他们做的麻辣烫正宗吗?据了解,这些非重庆籍的麻辣烫店,大部分是先请重庆人传授麻辣烫的制作方法,之后经过自己的改良,于是杭州版麻辣烫就粉墨登场了。
对于重庆麻辣烫手艺是否系出正宗,安徽人小张有自己的理解:“在不同的地方开店,要适合不同地区的人的口味。像在杭州做麻辣烫,如果完完全全按照重庆人的手艺,也许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喜爱了。
因为重庆的麻辣烫都以口味浓重又偏辣的红汤作汤底,而吃惯清淡口味的杭州人是不喜欢吃的。
在杭州,只能放一点点辣椒到白汤里做汤底。”
在文三路一家麻辣烫店掌门的是台湾人,他卖的麻辣烫同样是被其改良过了。“我们的汤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煮麻辣烫都是两锅汤,我们店有三锅。两口锅专门煮麻辣烫,还有一锅骨头汤是24小时在炖的。我们把麻辣烫锅里的菜煮熟后,捞到碗里,再倒入骨头汤。这样顾客吃起来,就没有好多种菜混杂起来的味道,相反倒是能品出菜肴原有的香味。”
网上有很多人在兜售技术、品牌加盟。比如品牌麻辣烫加盟摆摊投资一千元左右、夜市根据规模大小投资两千元左右、开设专营店投资在一万元左右。“因为麻辣烫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请重庆师傅操刀的成本又比品牌加盟低,所以杭州市面上都以自主经营的店铺为主。”有店主表示。
油炸店鸭脖子店纷纷变脸
一些经营麻辣烫的店主说,四五年前杭州就有做麻辣烫的店了,但在今年夏天突然红火了。想不到,捧场来吃的食客多,开店的人更多。“如今在杭州,麻辣烫已经开了大大小小不下几百家门店。”
技术门槛低、成本低,因此麻辣烫也和掉渣烧饼、巴西烤肉等路边食品一样,在杭城被迅速复制。皮市巷、孩儿巷、长生路、板桥路、文三路、德胜路……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都能觅到它的踪影。
老裘夫妻是杭州本地人,原来在板桥路一直经营着一家以炸串为主的小店,生意一直都不错。不过,近来一些常光顾这里的老客发现,老裘的油炸小店已改头换面,做起了重庆麻辣烫的生意。“有老顾客向我们建议改卖麻辣烫,而且看着别人做麻辣烫生意特别火,我们就忍不住动心了。现在生意挺好,差不多一天能卖个几百份。”老裘说。
文三路上台湾人开的那家麻辣烫店,前身是一家卖鸭脖子的店。这个台湾人一直是在银泰附近开奶茶店,因为见麻辣烫生意火了,于是就在这间鸭脖子店里有模有样地兼做起麻辣烫的生意。
单店每月利润上万元
海带、土豆、羊肉、花菜、莴笋、毛肚、香肠、鱿鱼、冬瓜、藕、空心菜、排骨……五毛钱的素菜,一至两元的荤菜,客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各拿一大把自己爱吃的串串煮进汤锅里,再喝喝冰镇啤酒。4个人吃个百来块钱,差不多就酒足饭饱了。客人觉得够味又实惠,麻辣烫店主也是边忙边偷着乐——生意小利润不小,卖一串花菜毛利润可就是3毛钱。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麻辣烫的设备投入大约在两三千元,店租根据地段确定,好一点的旺铺10万元以上一年,差一点的七八万元左右。每天销售两千到4千串,一个月就有6万到8万元的营业额,扣除成本2.4万元到3.2万元、人工一万元、月租金一万元,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每月盈利至少上万元。
文三路上一家麻辣烫店店主透露,最好卖的是两元钱的骨肉相连、大里脊,还有甜不辣,光一个品种有时候一天能卖上百串。因为地段好、生意稳定,长生路上的小张最近正琢磨着抓住这股杭儿风找机会扩充店面。“我算过了,按目前这个火爆劲,店面如果能扩一倍,利润肯定也能翻番。”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停留本站点 分秒  感谢光临荷花小女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