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萌萌拳 文松:第七章 关注读书成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3:31
第七章  关注读书成才

一、勤学

  【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运用思路】

  勤奋是成就一切大事的基本素质,勤奋能使傻瓜有所收获,勤奋能使人进步,勤奋能使人成功。俗话说,笨鸟先飞,其实就是要我们勤奋。

  【精彩素材1】林纾苦读成大器

  林纾(sh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清末举人。小时候由于家贫,买不起书,往往借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他不懂外文,但由于他的文学功底深厚,竟采用世人很少见的翻译书的方式:先后由十多个懂外文的人口述,他作笔译,将英、美、法、俄、日等十几个国家的1700余部名著翻译成中文,开创了中国翻译外国文学著作的先例,影响很大。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就是他与别人合作翻译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康有为把林纾与严复并列为当时最杰出的翻译家,称赞说“译才并世数严林”。 

  【素材点拨】

  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一个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怕吃苦,大量阅读的人,机会一定会青睐他。正如林纾苦读成为文学家、翻译家一样。

  【适用话题】“勤奋与机遇”、“学习与成功”、“读书与目标”等。

  【精彩素材2】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素材点拨】

  王亚南睡三脚床读书的精神与苏秦“锥刺股”的学习精神非常相像,不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却不必效仿,但是刻苦学习是通往一切成功大门的道路之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适用话题】“执著”、“坚持与成就”、“毅力”等。 

二、拜师

 【名言警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运用思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我们虚心向人请教,向书本请教,我们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精彩素材1】李文敏拜赵荣琛老师求艺

  李文敏,上海戏剧杂志社和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协办的国家一级教授京剧旦角,在流派纷呈的艺术环境中,文敏偏偏喜欢上了程派(程砚秋),后来致力拜赵荣琛为师。赵荣琛出身于书香门第、至亲手足皆出于高等学府,全国知名的佛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博学多才的赵朴初先生是他的堂兄,素有“重庆程砚秋”之称。有人评论:“赵荣琛的艺术实践是有一套完整的艺术理论为依据的,他无程也能成派。”一般人认为程派难学难演,文敏却觉得乐在其中,痴迷的程度有增无减,他越接触先生越感到自己的不足,终于在1958年,毕业前夕,正式拜先生为师,先生欣然受之,师生都相见恨晚。 

  文敏家中名流云集,择其优者拜之,十分容易,但文敏追求的是心中的艺术,且只拜了这一位师父。文敏是为了崇拜、信服、学艺,入迷成瘾,且始终如一。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戏被禁演,男旦演员更被打翻在地,先生的日子很不好过,体弱多病,承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文敏对这位“永世不得翻身”的师父一如既往,频频看望、洗衣送水、扛行李,甚至三伏天跑好几里路给老师送一把扇子,文敏说:“我在家对父母都没这样过,对先生我从心里敬爱。”而先生对文敏呢?一个在学校默默无闻的教师,绝不会像明星那样能给老师带来声誉和光彩,只是无私的奉献。他们尊师爱生、一个实心地学、一个实意地教,感情甚笃,经过文化大革命中的同甘共苦,他们是学习上的师生、艺术上的知音、生活上的挚友,在此基础上的传艺解惑,当然是超常的深入细致、全面完整,可以说达到“教的明白、学的清楚”的程度了。赵荣琛文化、艺术修养深厚,继承程派能深入其理,依法承袭并求精进,依据文敏的资质和求学态度,谆谆善诱,一字一腔,一招一式,教其然必述其所以,老师的艺术造诣加上理性化的传授,使得文敏本已较强的艺术认知又得到了丰富深刻的理性升华。

  【素材点拨】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还要懂得如何将这杯水点点滴入学生的心田。家庭、校园、社会的培育,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以及先生多年指教,使文敏获得了丰厚的积累,从而厚积薄发凌空展翅,偶然的机遇产生出必然的结果。而这正是做个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适用话题】“求知”、“谦虚与知识”等。

  【精彩素材2】诸葛亮拜师

  据说诸葛亮八九岁还不会说话,一位白发老道人看他聪明伶俐的样子治好了他的病,后来诸葛来就跟随老道人学习。可是时隔不久后,山上庵里的一位美貌女子吸引了诸葛来亮,使得诸葛亮荒废了学业,经过老道人的指点,才与由天宫仙鹤变成的美女分开,此后诸葛亮更加勤奋,凡师父讲的,书上写的,他都博学强记,心领神会,变成自己的东西。正因为诸葛亮博闻强记,虚心请教,才成为了智慧的化身。

  【素材点拨】

  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努力得到的,诸葛亮的故事表明,只要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成为神机妙算之人。

  【适用话题】“专心”、“执著”、“浮躁与恒心”、“毅力”、“成就与专一”等。  

三、质疑

  【名言警句】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先生传》)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 [苏]高尔基

  6、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明]方以智 

  7、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 [意]但丁

  【运用思路】

  只会做事的人就像驴子,不会有出息,也不会有人欣赏,要想成为出色的人就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怀疑前人的成果,怀疑前人的学问,才会有所创新。

  【精彩素材1】丁肇中不放过一个难题

  物理学家丁肇中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便找遍书本,务必得到答案才肯罢休。一次物理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想了想觉得很难就放弃了,等着老师讲解,丁肇中不是这样,他吃饭想、走路想,别的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还对着那道题苦苦思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马上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直到确认自己的解题方法没有错误,他才满意而去。正是因为他从小培养的这种好问精神,才会有他后面发现丁粒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素材点拨】

  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才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理论;善于质疑,勤于质疑,才会有所创新,牛顿根据苹果掉下来发现万有引力就是善于思考和质疑的结果,所以我们读书就要抱着一种思考的态度学习,收获才会更大,才会有所突破。 

  【适用话题】“质疑与创新”、“探索与思考”、“怀疑与学问”等。

  【精彩素材2】善于质疑的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是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

  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思考、大胆怀疑著称于世的,笛卡儿也是这样的大师之一。

  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认为那是“虚伪的科学”,主张重审知识,提出了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方法。他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他说:对任何事物都可怀疑,唯独对“我在怀疑”不能怀疑,这说明有一个怀疑的我(即心灵)独立存在。正因为他在传统观念和权威学说前敢于怀疑,破除迷信,才会在科学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绩,并且创立了解析几何理论。

  【素材点拨】

  质疑是科学研究的源泉活水,质疑是使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器;质疑使人智慧,质疑使人敏锐,只要我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经常敢于打破常规,打破传统,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前进得更快。

  【适用话题】“传统与创新”、“怀疑与创新”、“科学与怀疑”等。

 

四、博学

 【名言警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8、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运用思路】

  博学的人思维活跃,博学的人眼界开阔,学一技之长,走遍天下,读万卷诗书,胸有成竹。

  【精彩素材1】博学巨匠——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文人中难得博学之才,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他不但是作家,诗人,剧作家,还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30年3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日本10年,研究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11种著作及大量译著。“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返国,创办《救亡日报》宣传抗日。1941年至抗战胜利的几年间,创作话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孔雀胆》等,史学著作《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历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一边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方面继续创作话剧《蔡文姬》、《武则天》及电影剧本《郑成功》等,出版分为文学、历史、考古3编共38卷的《郭沫若全集》。

  【素材点拨】

  一个博学的人,一定的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坚定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定也是非常专注的人,郭沫若的一生就是勤奋与坚持相伴的一生。

  【适用话题】“博学与专深”、“勤奋与博学”、“专一与博学”等。

  【精彩素材2】博学的黎锦熙

  黎锦熙先生(1890—1978),字劭西,湖南省湘潭县人,是我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巨子之一,蜚声中外的语言文字学家,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本世纪初期较早接受和传播民主进步思想的杰出知识分子之一。先生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和语文教学活动近70年,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坚忍不拔,奋斗不息。涉及的领域有语法学、修辞学、音韵学、训练学、目录学、辞书学、教育学、方志学、史学、文学、哲学、佛学、文字改革以及少数民族语文等,广博精深,著述等身,共撰有700余种论著,其中论文500余篇,专著百余种。

  【素材点拨】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这几句话来形容黎锦熙先生非常恰当。作为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能够把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国者的表现。黎锦熙的成就与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学子学习。

  【适用话题】“力量与精神”、“榜样与精深”、“奋斗与成就”等。

 

五、自学
 【名言警句】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运用思路】

  天下没有学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我们坚持自学就一定会有张海迪等人一样的成就。

  【精彩素材1】赵梅生没有上过学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1996年,从没有上过一天学的16岁的赵梅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赵梅生家住安徽繁昌县荻港镇,父母都是农民。他因家贫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他的爷爷把他教到小学三四年级后,就着重培养他自学的能力。从这以后,赵梅生靠着自学在家里读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并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一个16岁的农家孩子完全靠自学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天天传授、指导、点拨、释疑,而多数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呢?

  【素材点拨】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学习革命的主题。只有学会自学,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不能学会自学,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获得学业大成。

  【适用话题】“自学与成功”、“自学与思考”等。

  【精彩素材2】王小平自学成为畅销书作家

  王小平,畅销书作家、学者型演讲家、思想家, 被誉为“天才少女”、“惊世才女”、“智慧女神”。她的著作《大成成功学》、《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出发――与智慧同行》都荣登畅销书之列,赢得各界读者的广泛赞誉,收到上万封读者热情来信。《本领恐慌》一经面世,短时间被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她不仅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立意成为思想的实践家。成立了 “北京人类大成教科文研究院”,决心将之打造成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传播基地,天下大成智慧的整合中心”,和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引导人类实现大成,推动世界走向大同”。

  她所演绎的这个传奇,可以追溯到 15 岁。高一时,她在全班成绩第一(比第二名高出 70 多分)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人人向往的上大学的美好前程,走上了与众不同的靠自学成才的道路。

  【素材点拨】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自学更加特别重要。只有培养了自学精神、自学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否则终身学习只能是一张永远不能兑付的空头支票。

  【适用话题】“智慧与学习”、“成功与学习”、“财富与积累”等。

  【精彩素材3】李德才靠自学成为一代美术大师

  李德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大师,1999年荣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现任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院长,东京国际美术协会顾问。1943年生于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幼年在外祖父曲有令先生指导下启蒙学画。后来,便踏上自学之路,从手握毛笔算起,砚田耕耘已五十五载。这并不奇怪,石涛、八大、齐白石,凡•高、莫奈、伦勃朗,这些中外画坛驰名的顶级大师们有哪一位不是自学成才呢?赵本山没进过戏剧学院、杨丽萍没进过舞蹈学院、李洪涛(美国)没进过美术学院。但是,他(她)们都是当代艺术大师。

  【素材点拨】

  自学虽有自学的难处,自学也有自学的好处。要博览诸家,又要有别诸家。要为我所用,又要与人不同。这就是李德才自学与众不同的地方。

  【适用话题】“自学与创新”、“自学与独立”、“自学与主见”等。

 

六、方法

 【名言警句】

  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运用思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阅读,才能节约时间,收获多多。

  【精彩素材1】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炼,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素材点拨】

  “饿狼式”读书法其实就是把书本啃透彻,读的多不如读的透,大约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精读一本,胜过跑马观花千本。

  【适用话题】“精读与收获”等。

  【精彩素材2】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素材点拨】

  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鲁迅曾经讲过:学自然科学的人应该阅读社会科学,学习社会科学的人应该阅读自然科学,道理其实与杨振宁教授的渗透法异曲同工。

  【适用话题】“借鉴与学习”、“延伸与拓展”等。

  【精彩素材3】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素材点拨】

  读书与交友有点相似,交一个高尚的朋友,自己也变得高尚起来,读书同样也是如此,阅读层次高的书,提升得快。

  【适用话题】“仰望”、“仰望与俯视”、“视觉”等。

  【精彩素材4】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素材点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自己感兴趣,自然阅读效率就会高。

  【适用话题】“兴趣与效率”、“速度与兴趣”等。

 

七、持恒

 【名言警句】

  1、万事从来贵有恒。——谢觉哉

  2、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妙。——杨振宁

  3、有恒心,有胆量,方能成功。——周恩来

  4、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宋)朱熹

  5、治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失败。摔倒了,爬起来,想一想,再前进。——华罗庚

  6、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做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7、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8、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大都是缺乏信心。——亚密切斯

  【运用思路】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我们坚持,就会成就我们的学业和事业。

  【精彩素材1】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持之以恒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魏书生初中毕业,以后再没有进正规院校读书一天,但他现在已研究生毕业,并兼任几个大学的客座教授。

  魏书生初中毕业后,凭借自己对学习的喜爱,坚持自学,先后做过小秘书,小学教员,但是他很快他就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而且对教学研究出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他只教了六年书,就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学习,坚持自学。

  【素材点拨】

  一个初中生,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能够考得好分数,写出好文章;一个初中生,能够成为大学客座教授,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怎么会有如此收获呢?

  【适用话题】“突破与创造”、“创新与成功”、“坚持与成就”等。

  【精彩素材2】坚持自学成才的特级教师张思明

  北大附中副校长张思明 ,自学成才的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资深数学教师,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末期,“反潮流、交白卷”依然盛行,上大学只能是他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1981年,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后,他第一批报了名,然而却没有通过公共课考试。第二年再考,结果还是一样。两次失败,他并不甘心,第三年,他又报了名。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尝。他没有进过大学,完全靠自己自学成才。

  【素材点拨】

  如果不是国家推行高考选拔人才为主,自学考试为辅的人才制度,张思明也许无法成为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如果不是张思明不怕失败,坚持自考,也许他就成不了资深数学教师;如果不是国家提供了各种人才的保护机制,保护政策,也许张思明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适用话题】“成功源于坚持”、“成功源于毅力”、“付出与收获”等。

 

八、逆境

 【名言警句】

  1、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2、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古罗马哲学家 西尼加

  3、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美国作家 海伦•凯勒

  4、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美国作家 布莱克

  5、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美国作家 斯蒂芬斯

  6、对于害怕危险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是危险的。——英国剧作家 萧伯纳

  7、说苦难能使人格得到升华,这是不确切的;幸福有时倒能做到这一点,而苦难常会使人心胸狭窄,产生复仇的心理。——英国小说家 毛姆

  8、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美国女诗人、批评家 洛威尔

  9、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强,就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能够打败我们。——美国教育家 华盛顿

  10、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用“世上无难事”人生观来思考问题,越是遭受悲剧打击,越是表现得坚强。——古罗马哲学家 西尼加 

  【运用思路】

  逆境磨炼人的能力,逆境磨炼人的毅力,逆境能使人坚强,逆境能使人成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精彩素材1】张云成逆境中自学成才

  张云成,从小就是严重肌无力症患者,可他却写出了励志畅销书《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获得2003年励志人物。

  他只上过一天学,从懂事那天起就面临着只能活到28岁的无情命运。他天天只能在炕上坐着,眼中唯一的风景是自家的院子,肌肉萎缩到不能自己穿衣和洗脸,拿不起一本书

  一杯水,但他的梦想是要当一个作家,至少要写一本书以证明自己曾经在世上活过、奋争过。他用6年的时间,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方式写就了17万字的书稿。2003年4月,他的书出版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并畅销,读者和观众称赞他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是一本真正的励志之作”。

  【素材点拨】

  张云成在绝症面前表现出的勇气、与命运搏斗的精神、为生命赢得的尊严,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生英雄”。

  【适用话题】“命运”、“拼搏与成就”、“毅力与才能”等。

  【精彩素材2】邓亚萍挫折中崛起

  邓亚萍5岁进入业余体校开始打球,9岁进入省体工大队乒乓球集训队,10岁进入市体委乒乓球队。因为身材矮小,成绩优秀的邓亚萍一直无缘进入河南省乒乓球队。但是他凭借着一股犟脾气,不但进入了河南省队,而且进入了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 

  【素材点拨】

  邓亚萍的成功是毅力的见证,是强者的表现,邓亚萍打破了天才的神话,创造了普通人甚至是条件差的人一样可以走进天堂,走向神坛的神话。 

  【适用话题】“平凡与辉煌”、“勤能补拙”、“天才与凡人”等。

 

九、拼搏

 【名言警句】

  1、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2、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3、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迪亚娜夫人

  4、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5、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英国

  6、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英国

  7、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杰克•伦敦

  8、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土耳其

  9、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

  10、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强是多么令人崇敬啊!——朗费罗

  【运用思路】

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凭借拼搏精神才最终夺得奥运金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也是靠拼搏精神的。 

  【精彩素材1】郑渊洁活到老学到老

  郑渊洁,一家三代只有小学毕业,但是却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郑家第二代小学生郑渊洁,小学读到四年级时,“文化大革命”爆发,自此中断学业,顶级学历为小学四年级。郑渊洁靠自学获得无性繁殖和转基因繁殖之秘诀,成为一代童话大王,他生产的《童话大王》一直畅销不衰。郑家第三代小学生郑亚旗,因不堪忍受应试教育,小学毕业后在家接受其父教育,完全靠自学成为北京某著名网络媒体技术总监。他们一家三代的座右铭是“先闭眼,后毕业。”“只要活着,就永远没有毕业的那天,永远要自强不息。凡是以为自己看到了自己毕业证书的人,活着时已经死了。不自学,毋宁死。” 

  【素材点拨】

  郑渊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只要活着,就永远没有毕业的那天,永远要自强不息。”这就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拼搏轨迹,这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呼喊的心声,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适用话题】“谦虚与成就”、“持恒与成功”。

  【精彩素材2】曹又芳用写作挑战癌症病魔

  台湾作家曹又芳晚年诊断出的癌症,但是并没有将她击垮。相反,她的生活却因为生病而变得更为精彩和自由。病中的她,曾经带着她的四本新书:《做个智慧女人》《人生一定要精彩》《养生防癌抗癌食谱》《淡定•积极•重生》来到了北京和媒体见面。曹又芳介绍说这些书都是她生病以后的心灵感悟,以及她抗击癌症的切身体验,

  她希望自己能够带给大家对于癌症,对于生命,对于选择的新的看法。

  病中曹又芳是个很健谈、很开朗的魅力女人。

  举手投足之间丝毫没有疾病的征兆。她说,正是自己这种乐观的态度,才让她在患癌症5年之后依然还能呼吸着新鲜空气,可以背着旅行包去她想去的地方。

  【素材点拨】

  曹又芳曾经说,要做一个健康而美丽又智慧的女人,事实上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一个身患癌症的女人,不但乐观得对待生活,而且继续积极创作,用生命书写自己的人生美丽的篇章。

  【适用话题】“追求与美丽”、“魅力与追求”等。

 

十、机遇

 【名言警句】

  1.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苏轼

  2.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施耐庵

  3.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罗曼•罗兰

  4.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 ——卡耐基

  5.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善于造就机会。 ——培根

  6.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7.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 ——泰戈尔

  8.有时一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 ——塞万提斯

  9.运气通常照顾深思熟虑者。 ——诺贝尔

  10.如果没有人欣赏,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群鹅的聒噪里歌唱,人家决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够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 ——莎士比亚

  【运用思路】

  翻开人类奋斗的史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因为抓住了机遇而“柳暗花明”,从而摘取成功的桂冠;有的人因为与机遇擦肩而过,从而“山穷水尽”,甚至有人为错过机遇而抱憾终生。机遇对于成功者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但机遇从来就垂青有准备的人。

  【精彩素材1】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

  吴鼎民,安徽巢湖人,1951年出生,南航大人与社会科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目前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06年获得“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荣誉称号。 

  小学毕业时吴鼎民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一所全国有名的中学读书。可初二还没读完,文革就开始了,学校停了课,然后便是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他背着行李随着高中同学走了,这一去就是八年多。

  八年中,劳动以外,他到处寻找精神食粮。附近鞭炮厂收了一大堆书籍准备卷鞭炮皮,他跑去像搜寻珍宝一样淘出一批大学文科教程,一本本地啃了下去。八年中,他不去考虑用什么办法回城,只知道看书学习。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他。这个信念来自于一位长者对他说的话:“国家不会永远乱下去,总有一天知识会有用。”他努力着,等待机会。机会来了,1978年初,初二没读完的吴鼎民同样考上了大学。后来吴教授为了提高自身能力,一次次向新的高度攀登,分别在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88年获得广州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

  【素材点拨】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机遇只会降临一次,也许它会无数次地光顾你。但是,你若不能及时地抓住它,它就会瞬间即逝。所以,能抓住机遇也是一种能力,它会帮助你在苦苦跋涉中来一次人生的飞跃,让你目睹成功女神的微笑。吴鼎民教授抓住了机遇,生活也给了他一个圆满的回报。

  【适用话题】“奋斗”“机遇”“机遇与人生”“信念”“立志”等。

  【精彩素材2】彭丽媛演喜儿

  彭丽媛,我国著名女歌唱家。她的成功之路同样充满荆棘和不平,但她并不向困难低头,而是能准确抓住机会,把握好人生的机遇。

  1985年6月份,中国歌剧舞剧院向她发出了邀请信,希望她能参加歌剧《白毛女》的重排演出、并饰演女主角喜儿。接到信后,彭丽媛的心情是又高兴,又害怕。

  小的时候,彭丽媛就最爱看《白毛女》,田华演的电影、郭兰英演的歌剧她都喜欢,每看一次就要为喜儿的悲惨命运流一次泪。今天,自己也能有幸担任喜儿的主演,她怎么能不高兴呢?可是,高兴之余,她又害怕。在作曲家施光南的鼓励下,她不断刻苦练功,磨炼自己,终于在公演《白毛女》时获得空前的成功。

  【素材点拨】

  企盼机遇是每一个渴望成才的人的共同心理,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彭丽媛有这个能力,所以她才向艺术的巅峰不断地攀登。彭丽媛的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做准备工作,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抓住它,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

  【适用话题】“机遇”“勤学”“机会”“积累与成功”等。

  【精彩素材3】麦克斯韦的机遇

  麦克斯韦16岁就到爱丁堡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后又至伦敦剑桥大学深造。他学习非常刻苦勤奋,博览群书,尽情地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但由于缺乏名师指点,他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此时,幸运之神降临到了他的身边。一天,著名数学家霍普金斯教授到图书馆借一本高深的数学专著,却被告知书被一个叫麦克斯韦的学生借走了。 

  教授既惊讶又好奇,因为这本书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他找到了麦克斯韦,见他正认真地看书,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弱点,就对麦克斯韦进行了热心的指点,并收他做自己的研究生,同时还介绍另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斯托克斯当麦克斯韦的导师。

  麦克斯韦在两位导师的指点下,认真学习,学业大进,最后终于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

  【素材点拨】

  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一切的准备都是奋斗的产物。一个人只有在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后才有可能终其一生为之奋斗。在奋斗中积累经验,锻炼魄力,练就敏锐的眼光,才有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并以之为阶梯跃向成功的顶峰。麦克斯韦抓住了机遇,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

  【适用话题】“机遇”“机遇与命运”“机遇与人生”“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