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杨树林小品:30年前也“限娱”:告诉你如何鉴别靡靡之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7:55

 限娱打俗,弘扬唱红打黑,可是什么是就算是“红”呢,介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什么不是红,确切地说什么是“黄”,那可是清清粗粗地,而且早在大约30年前就搞搞掂了。

 



话说198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人民音乐》编辑部出版的《怎样鉴别黄色歌曲》这本著作的P.24那页上,我们发现从演唱方式上看,“靡靡之音”有以下五大特色:

 



1、大量采用轻声、口白式的唱法;

 

2、以气裹声。

 

这两个特点与生活中的切切(引者注:原文如此)私语和轻声慨叹相联系。这两点又必须以音区较低为前提,高音区是难于做出的。这样就形成了她演唱中自然、松弛、低语、诉说的效果,并相对地增加了它特定的感情的浓度。

 

3、吐字的扁处理,造成矫揉造作、嗲声嗲气的效果。有时为了渲染迷荡、勾人的情调,还故意把字咬得更松,甚至到偷字不清的程度。

 

4、大量地使用上、下、前、后滑音,及短时值内装饰性的颤音,造成油滑、轻佻、撩逗、诱惑的效果。

 

5、演唱中使歌腔延迟出现和重音倒置。本来那些“流行歌曲”中连续细碎的切分音,就已软化了旋律,形成诱惑性的特点。而歌星们在演唱时更着力强调这一方面,有时使人难以分辨是原谱用了切分音、闪过拍子起始或落音,还是演唱中做了延迟出现的处理。演唱中延迟出现,在结合细碎的装饰音,就大大地渲染了那种诱惑、勾引的情调...这叫做“荡化处理”...

 

如果这些描述还嫌抽象,书上还给出了实例,我找到了音频,我们一起来鉴赏这首当年最典型的、遭到限娱待遇的“靡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