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锅炉拆除:[讨论]个人关于资料收集下载的一点体会(上)[栖息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16:42
Tag: 栖息谷是一个开放平台,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式下载。相信栖息谷的家人在自己机器上都有几G,几十G的各方面的文档资料,收集资料是一种对知识的需求,也可能是一种爱好,也可能因为成瘾而疯狂。任何资料如果没有对你带来确实的收益,则不管是什么名企的资料,经典的书籍对你仍然是毫无价值。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可以在实践前,也可以在实践中和实践后,书常读常新很多时候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每重读一次都会结合自我的实践不断去感悟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经验。这也道出我们学习的过程,收集资料学习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知识通过实践和形成相关的技能,相关的技能通过自己不断的总结形成相关的方法论和经验。资料带来的最大和最终价值就是形成自我的经验和方法论。收集资料-不要盲目下载一份资料的价值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一本相同的书根据你处的人生阶段,工作岗位,个人性格和习惯也会读出不同的收获。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每个资料提供者都提供对你最有用的资料。不能改变别人,则首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则是从收集和下载资料做起,尽量做到不盲目下载,而不盲目下载的前提则是对个人知识很好的分类管理。要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前提则是首先要规划自己应该具备怎样一个知识结构,学者为己,学者为人都需要,从大系统观角度来看任何知识或学科都存在相关性。对于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多参考长云的一些文章,谈的比较仔细,但并不是讲长云给出的知识结构图对每个人都适用,你可以把这些理解为一个引子,根据自我的情况来规划自己的知识结构图。首先对暂时无用的资料不要下载,暂时的时间段可以自己理解,比如一个资料你预计半年或一年时间都不会看,则就不要去下载了,因为下载了反而是一种负担,仅仅是自我虚荣心的满足。其次根据标题无法清楚是否有用的资料,下载后要理解打开泛读,泛读后基本可以判断出资料是否有用,对于没有太大价值的仍需要立即删除。再次一段时间内自我对知识结构的关注点尽量不要超过三个,硬盘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但你自己的脑容易却是有限的,把对资料的收集必须放到自己的关注点上。学习和整合资料-第二次过滤不知道哪位高人发明了整合这个词,而这个词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地方就是资源整合,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词。如同讲群体和团队两个词一样,团队之所以流行在于它赋予了群体关于协作,责任,沟通,目标,精神等新的内涵。整合的重点就体现先整后合,整的重点又在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和使用,把你真正关注的内容能够提炼和抽取出来。但抽取出来的是独立的个体,很难成体系,所以合更为重要,把不同资料的精华和重点合起来,让它能够为完成你不同的目标或任务发挥价值。整而不合可以创造小价值,短期价值,无法创造长期的大价值;而合而不整则根本无法创造价值,有时候还起负作用。如同把书读薄一样,学习和整合资料的过程就是要进一步把资料读少,在读和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剔除掉垃圾和无价值的资料。资料的分类管理是第一步,但远远不够,做第二次过滤需要对每个资料都进行泛读,通过泛读对资料的价值和优先级进行排序,以确定后期学习的计划和学习的重点。资料->知识->技能->经验,资料要真正可用必须经过一个学习,抽取提炼和整合的过程。如果简单的认为任何别人的资料自己捡来就可以用则是很盲目的。别人提供的资料仅仅是自我学习,总结和归纳的基础,而不是一个直接应用的基础。因此我个人是很反对拿着别人的ppt就去做培训,做咨询的,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资料误用,和瞎忽悠没啥区别。对于学习和整合资料也应该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个人的一些想法有.1.先规划自我的知识体系和近期学习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收集资料的学习。2.对于下载的类似参考书的资料,这种一般要收藏,备不时的查阅。3.对于扫描的资料文字一般不清楚,这类资料最好删除,确实很重要的完全可以买纸面书籍4.针对一些公司的培训,流程,咨询等ppt重点是学习ppt的纲要和层次。有用的内容最好抽到自己的电子笔记本上。5.对阅读后资料细分优先级,确定哪些是要精读的内容,哪些是泛读的内容。6.文件名搜索和全文搜索都不一定能够搜索到你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因此每个资料最好增加关键字和标签Tag.下的内容部分来源于和长云的讨论结果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知识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知识的获取方式有很多,图书资料仅仅是一种方法,自我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或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作都可以获取到知识。知识获取既可以通过自学,也可以通过老师传授或同学朋友间的相互讨论。吃一堑,长一智,说明了知识的获取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反向方式,即先通过自我的实践发现问题和遇到挫折后,再从形成的经验中抽取出相关的知识。人类不断的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因此对于已经形成的知识和理论一般是通过正向方式获取,而对于创新和未知的知识则只有通过反向的先探索和实验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技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谋生的手段,或者理解为个人创造价值的一种能力。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一个重要依赖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和技能间的关系正好是学和用的关系,学后的知识能够应用并创造价值,那么这个知识就转化为了技能,学以致用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认为技能能创造价值,那修身养性的知识如何创造价值?因此知识需要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直接知识是可以直接创造价值和形成技能的知识,而关于道德素养,个人习惯方面的知识则属于间接知识,间接知识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有了这些知识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速我们创造价值的速度。技能到经验的转化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是举一反一,而技能到经验的转化则是举一反三。技能是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经验则是为了解决突发的问题和未知的问题。在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中出现一个重要的词即是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可以在学习后结合原来的实践思考和总结,进行反刍;也可以是学习完了后先实践,通过实践发现的问题再进行思考和总结,但是绝不能是学完后不结合任何实践的空思,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技能向经验的转化首先要思,而思的重点就是去找出你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共性的,有规律的东西。把这些共性和有规律的东西抽取出来就形成了经验。做同样的事情大家积累的经验往往不同,其关键点就在是否思考和总结了,你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抽取的粒度以及抽取的是否合理。知识和经验到方法论的转化在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我们还会对经验进行重新加工和整理。对我们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类管理,进行层次管理,进行优先级和步骤的管理。通过这些清理和整合后,经验就形成了自我的方法论和模式。在这里的一个重点仍然是对于知识粒度的把握问题,如果知识粒度太粗,而世间基本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问题,所有粒度太粗时候基本无法形成方法论。所以个人要学会将知识和经验分解为细粒度的知识要素和经验元,通过细粒度这些要素的重新组合即可以形成不同的多种方法论和模式。这个时候方法论的价值已经不在于解决现在的问题,而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知识和经验分解的粒度很重要,分解的太粗达不到我们重新进行归纳和组合的目的,分解的太细则各知识要素间的关联和接口会形成异常复杂的关联网络,超出我们的记忆和应用范围。 呵呵,人月兄擅长理论上的描述。在讨论之前,我们再明确一下知识的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有利于经济分析,将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如下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原理方面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前两类知识是易于文字记载的认识类知识,有人称之为“有形知识”,非常容易编码(信息化),可通过各种传媒获得。第三、四类知识更多地是没有记载的经验类知识,有人称之为“隐形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无形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原文地址]人月兄的体会,其实可以分为两点来说,一点是关于显性知识的有效整理;另一点是关于隐性知识的吸收与提炼。对于第一点,我想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它的质量,所缺乏的应当是个人的意愿和一些经验;对于第二点,虽然它与第一点有部分的传承关系,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仍不能用实践以外的方法来获取或整理,甚至当你已经掌握的时候,也很难将它表述出来。基于以上观点,我建议将我们的目标(或者说讨论范围),限定在对数据、信息和文件的管理上,这样,至少可以保证第一点的质量。对于数据、信息和文件的管理,要求应该十分明确:让我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方便地存储或者获取合适的信息!此处还要加一个分叉,是针对个人还是针对组织,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如何将知识点打碎并重新组织起来:因为要将它控制在一个即能脱离繁琐又能结构合理的范围之内,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资料->知识->技能->经验,资料要真正可用必须经过一个学习,抽取提炼和整合的过程。”人月兄总结得很精辟!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信息量的短缺(这话不绝对),而是信息噪音过大,过多的信息量会让我们注意力分散。如果刚好处于接触阶段,还会让人无所适从——“把书读薄”、“把资料读少”本质上都是剔除那些多余的噪音。很好的讨论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