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ver you are歌曲:参观青铜器精品展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8:48

 

 

 

 

 

 

    中国古代青铜是铜与锡、铅的合金,古称金或吉金。合金中加锡可以增加器物的硬度和色泽,加铅可以在器物浇铸时增加铜液的流动性。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大成于一体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之后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商周是我国青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特别是周代实行宗法制,形成了囊括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一整套的等级森严的制度,史称“礼制”,青铜器被视为礼制的最高代表。秦汉及其以后,青铜器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

 

安徽省地跨江淮,地貌多样,自上古以来不同部族先后在这里生息繁衍,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在这里互相交流影响渗透吸收,从而在青铜器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直至战国中晚期逐步走向统一。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本省境内出土的青铜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阜南商墓、屯溪越族墓、皖西群舒墓、寿县蔡侯墓和寿县楚王墓出土的青铜器,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吴越器的精巧细腻,楚器的气势恢弘,蔡器的兼容并蓄,群舒器的清新别致,无不显现出相互交融的痕迹。

 

 

兽面纹铜尊(图6)

 

 

 

这是商代青铜器。高47厘米 口径39.3厘米。 1957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出土。侈口,折肩,鼓腹,圈足。肩置三兽首,兽首间用扉棱分隔。肩饰云纹,腹饰三组浮雕兽面纹,器内壁随表面浮雕而凹凸不平,圈足有三个“十”字形镂孔。此尊气势雄浑,富丽端庄,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凤纹铜方鼎(图7)

 

 

 

    这是西周青铜器。 高22.8厘米,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立耳,直腹,平底,矮足。腹部四面纹饰相同,均为长冠垂尾的两只凤鸟,作隔棱脊相对。主纹突出,上下以粗细凸弦纹为栏,无地纹,简洁明快。短足作二箍节相叠,外圆内空,截面呈半环形。这种作法,亦属少见。这件器物融合了中原和江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特色。

 

 

铸客铜升鼎(图8)

 

 

 

    这是战国时期青铜器。通高51厘米 口径48厘米。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直壁,束腰,平底,蹄足。双耳外侈。腹有四兽,攀援直上,作向内探视状。腹饰羽纹,足根作兽首状。口沿有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古代贵族用鼎以“升鼎”为中心,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正鼎”。

 

 

鄂君启金节(图9)

 

 

 

    这是战国时期青铜器。左:车节长29.6厘米 右:舟节长3l厘米。1957年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出土。共发现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自铭“金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据节文记载,颁发此节的时间是楚国的“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为公元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陆路的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

    金节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此“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铸客铜鼎(图10)

 

 

 

    这是战国时期青铜器。 通高113厘米 口径87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

    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兽面纹铜斝(图11)

 

 

 

    这是商代青铜器。高55.4厘米 口径25.7厘米。 1965年安徽省肥西县馆驿出土。兽面纹铜斝(jiǎ,音甲),圆口厚唇,伞形双柱,伞周和顶端饰涡纹。身分两段,均饰相同的兽面纹三组。底微鼓,尖足外侈。扁平鋬。如此巨大的铜斝,颇为少见。

 

 

编织纹铜簋(图12)

 

 

 

      这是西周青铜器。高18.8厘米 口径27.2厘米。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编织纹铜簋(guǐ,音轨),唇微外卷,直颈,鼓腹,圈足。双兽耳附饰垂珥。腹饰变形兽面纹和由横竖线条等组成的几何纹。这种几何纹,应是编织物纹样的反映。此簋的腹部较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器腹宽而扁,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蔡侯莲瓣盖铜方壶(图13)

 

 

 

    这是春秋时期青铜器。通高80厘米 口纵18.2厘米 口横18.7厘米。1955年安徽省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 盖饰镂空八瓣莲花形。方颈,圆腹。颈部饰对称兽耳。腹部作“十”字带区划。圈足四角各有一兽,昂首跪伏。有铭文6字。此壶形体高大,装饰华丽,为春秋青铜艺术之珍品。

 

 

 

蟠虺纹盨(图14)

 

 

 

 

 

 

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我们从中体会到安徽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和卓越创造,并且从中获得了乐趣。参观之后,我回来整理图片,并上网搜寻有关资料时,发现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就非常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并且很看重安徽的青铜器展览。我看到了多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观看青铜器展览的照片。我下载了一部分照片,也放在这里,以作纪念。

 

 

 

毛泽东1958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观看商代龙虎尊

 

 

 

刘少奇1958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观看楚大鼎

 

 

 

陈毅1961年视察安徽省博物馆,观看鄂君启金节

 

 

 

邓小平视察安徽省博物馆,观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