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谷清风雅水怎么样:浅谈运用中医药“治未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54:58

浅谈运用中医药“治未病”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李培修

   摘要:人在感邪之初,外观上、体征上及自我感觉上均无异常和不适。但在机体内部,必然存在某些不利身体健康的物质。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则病发矣。发病急者,则暴病身亡,所谓英年早逝、高年不禄是也;发病缓者,则沉疴痼疾,终身难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潜在的、隐性的疾患逐渐增多。因此,针对中年以上人群易产生郁、痰、瘀、毒、虚等病因病机,分别进行初始性干预,前瞻性用药,把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始动因子及早排出体外,从面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保持“正气内存”状态,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药;治未病;郁;痰;瘀;毒;虚

    一、未病先防的理论
   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源远流长。早水谷精微不能完全吸收,面部明亮润泽度下降,并出现斑、皱纹、脱发等衰老体征;经又云:男子“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阴”泛指机体属阴的物质;“气”泛指机体属阳的物质;“自半”逐渐减少之意。这说明:在“壮”这一年龄段,机体就出现衰老了,亦提示我们在些年龄段就应进行预防。据世卫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1]。在一定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但在机体外部无明显相应的症状体征,只有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各种仪器检查……)才能辨认的病证均属中医的隐症范畴…… 中医隐症广泛存在于无症状的“健康人群”中[2]。中年以后,各脏器功能渐衰,抗病能力下降,加之现代人的生活规律改变,环境、食物污染严重,机体就不可避免地容易产生郁滞、痰湿、瘀血、毒留、虚损等病因病机。因此,中年以上人群、亚健康人群、现代医学检测异常的人群,都应针对上述病因病机,辨证用药,及早预防,以增强体质,提高正气,延缓衰老。
   二、郁滞的产生及防治
   郁滞及情态所伤,肝失疏泄,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而致气血郁滞不通的一类病证。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因工作不顺,收入不高,学习不好,与家人、与同事不协调等,凡是能引起思想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可令人产生郁滞。况人生在世,烦恼之事在所难免,既有烦劳,必生郁滞。郁产生以后,多数人通过自我调节,可将郁滞化解于无形。有部份人,因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协调功能下降,则郁滞难解,芥蒂常耿于怀,久多,引发大病和不测。《丹溪心法·六郁》中说:“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故郁起之初,就要调节情态。心情要乐观开朗,要知足常乐。郁闷时,要找亲人倾诉、朋友畅谈;或听听音乐、看看小品,琴棋书画、养花种草、游山玩水,具以各人之喜好而为之。又可用:柴胡10g、枳壳6g、白芍10g,香附6g,郁金10g,黄连3g,淡竹叶6g,生麦芽10g,炒扁豆10g,甘草2g水煎服,一日一剂。郁由心火所致者居多。笔者治郁,喜用黄连以泻火,竹叶利尿使火有出路,麦芽助肝之生发,并助扁豆以醒脾,则其效更佳。如郁结太甚,还应咨询心理医生。以达到郁结解、心意舒、气机调、脏腑安为善。
   三、痰湿的产生及防治
   痰湿为体内津液输布异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不仅指有形可见的咯出来的痰,还包括停留于脏腑、组织、经络中未被排出的痰,称“无形之痰”。痰与湿同源,故一并讨论。痰湿及由外感与内伤所致。外感由水湿或风寒六淫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失宣,入里困脾,水停为痰。内伤主要有三:一是饮食不节,或是虑劳倦伤脾,水湿内停为痰。二是纵欲伤肾,命门火衰,脾失温运,水谷不化精微,生湿成痰;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气化失常,水湿上泛为痰;或肾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三是七情所伤,五志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阻于肺、则咳嗽、喘息、痨瘘;蕴脾胃,则脘痛、呕恶、泄泻;蒙于心, 则胸痹、心悸、癫狂;郁于肝、则胁痛、痞块、梅核;动于肾,则喘逆、浮肿、腰痛;犯于巅,则头痛,眩晕、痴呆;留骨节,窜经络,则瘰疬、瘿瘤、偏瘫、顽麻。前人概括为“百病皆为痰作祟”。故对痰湿之邪要早防早治。若已病发症显时,痰湿在体内已盘踞多时,则根深蒂固,若成包块痰核者,更是难治,正如三国时稽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所以,中年以上人群,体型肥胖人群,都可服用化痰除湿药。如:陈皮、枳壳、桔梗、法半夏、茯苓、白芥子、竹茹、生姜、薏苡仁等药。并根据自身情况增药味和用量,每月服二至四剂,则可防治因痰湿所致的多种疾病的发生。
   四、瘀血的产生及防治
   瘀血由血液不循常道离经而成。除离经之血外,还包括瘀积于脏腑、血脉中运行不畅之血。多由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和血液的成份异常所致。中年以后,阴阳气血渐衰,或过食肥甘厚味,血液过于黏浓,或脉管壁增厚、变硬、变窄,或多静少动,或形盛气衰等都可使血流变缓,则血中黏附因子极易沉积管壁,渐成瘀血。瘀血与体内的痰湿、毒邪、风火、破血管或结块成毒,以致病入骨髓,纵有名医良方,终是膏育难挽,所以,中年以上者,或少动多静者,上三四楼即觉乏力、心路、气喘者、都应每月服用二、三剂活血祛瘀药。可用:红花4g、当归9g、川芎6g、丹参10g、山楂12g、葛根10g、黄芪15g,水煎服。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大多有着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促进微循环,改善结缔组织代谢,保肝降酶等作用[3]。
   五、毒的产生及防治
   毒分外毒和内毒。外毒指来源于人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致病物质。内毒成因有三:一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二是那些本为人体正常所需,由于代谢障碍超出其生理量的物质;三是本为人体正常所需,由于改变了位置而致病的物质[4]。凡风、火、热、湿相引,痰、瘀、气、血相结,蕴积不解,必在体内蓄积为毒。加之空气、水、食物污染,机体更易中毒。中老年人肝肾不足,解毒排毒等代谢功能减退,加重加快了毒在体内的积蓄和损伤。故解毒排污药不仅中老年要常服,青少年亦可定期服用,以便将饮食物中和体内代谢的有毒有害物质尽早排出体外。可用金银花10g、蒲公英6g、绿豆10g、生甘草2g,煎水服,或泡水当茶饮。还要“杂合以治”,因人制宜增减用药。如:膏梁厚味者,易中“脂毒”、可加山楂、苦丁茶之类;甜食肥甘者,易中“糖毒”,可加天花粉、黄芪之类;酒徒易中“乙醇毒”,可加葛根、黄栢之类;烟民易中“尼古丁毒”,可加鱼腥草、大青叶之类。至于经常便秘者易中“粪毒”,隆闭者易中“尿毒”,皆属已病范畴,都要尽早请医调治。
   六、虚的产生及防治
   虚是由脏腑亏损,阴阳气血不足为主的慢性衰弱证候群。多因禀赋薄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烦劳过度等损及五脏而成。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规律,加快了脏腑的亏损和阴阳气血的耗散,导致多病和早衰。身体一虚,外而易致六淫侵袭,内而易致五邪损伤。虚损、外邪、内毒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体越虚、病越重、越难治。故“五七”和“五八”之人即在注意保养。
   五脏亏损虽然各有不同,而调养应以脾和肾为重点。盖脾主运化、主升清。“运化”,即消化和吸收;“升清”,即把水谷精微不停地输至它脏;肾主纳气,主藏精。“纳气”,肾除了摄纳肺之清气外,同时还摄纳它脏和脾输送至肾的精微;“藏精”,即把它脏输送至肾的精微悉数收藏。若脾的运、升和肾的纳、藏正常,则五脏得养,若失调,则部份精微必然流失。故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人体阴阳气血之源泉,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脾肾是机体的能源系统,最易亏空短缺。补脾可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之类。但方中人参要加大用量,因古时所用大概是野山参,而目前所用的都是家种参,其功力自然不及野参。补肾要根据肾之阴阳偏盛偏衰用方。如肾阴虚,则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之类,如肾阳虚,则用肾气丸、右归饮之类。无论阴虚阳虚,都可加一些平补肾阴肾阳之药。如:枸杞子、制首乌、覆盆子、茜实、沙苑子、石斛之类,并重用山茱萸。山茱萸味酸入肝肾,最能助肾之纳藏,则肾之纳的力度增强,肾之藏的容量扩大,则五脏之精能尽藏而不失,因而脾肾泉源不竭。而五脏得养,则精充、气足、神旺,自是青春活力得葆。
   综上,郁、痰、瘀、毒、虚既是致病因素,又是加快人体衰老的因素。所以,凡中年以上人群、亚健康人群、现代医学检测异常的人群,在没有内在感觉和外在体征时,就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轮流运用舒肝郁、祛痰湿、活血脉、排毒污、补虚损之药。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并结合气功煅炼,就能达到祛病邪、保正气、防衰老的目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人,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则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因此就可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健康好”。要保健防老,不是一方一药即可见效,也不是一朝一夕即能成功,而贵在活法圆通,贵在坚持。只是有部份人,别说“无病”服药,即使有病,一说要他们坚持服药,则“拂袖而去,谈药色变”。这是他们没认识到小病不治酿大病的危害性,未病先防的重要性。要改变他们的健康观,光靠卫生部门还不行,应多部门配合。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深讲透,深入人心,使他们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人人参与治未病,则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唐·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外异而内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这说明内在的隐性病证光靠耳目不能完全察辨,所以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将其作为中医视诊的延伸,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诠释,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中医才能跟上社会的进步,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