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没有废弃的铁路:主题:五味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01:19

五味子甘草煎服可治慢性支气管炎

     五味子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或中华五味子的果实。临床使用的五味子有生用、炒用、炙用、蒸用之分。用于滋补多为熟炙;用于治疗多用生品。

 

    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养心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不足之喘咳;阴虚盗汗或气虚自汗;津伤口渴、多汗、气短等;精滑遗不止,遗尿;阴血不足之心悸、虚烦不眠、多梦、怔忡等。

 

    现代药理学证实,五味子含挥发性成分、木质素类和有机酸类,亦含柠檬酸、叶绿素、甾醇、糖类、树脂、鞣质、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五味子能调节中枢神经 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于平衡;有一定的镇痛、安定和解热作用;能强心,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能镇咳、祛痰,并有明显兴奋呼吸的作用;有良好的 保肝、抗溃疡、有抗氧化作用;对各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以下介绍几则五味子入药验方:

 

    治五更泻:五味子9克,补骨脂9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枣肉6克(将大枣、生姜同煮烂,去姜)。制成丸剂,每丸9克,每天两次,淡盐水送服。主治疗脾肾阳虚所致之五更泻。

 

    治小儿遗尿:五味子、五倍子、菟丝子等分研末,用水调成糊状,敷脐,次日清晨除去。

 

    治神经衰弱,疲倦乏力:五味子90克,炒熟研末,用白酒500毫升浸泡72小时。每次服10毫升,每日两次;或五味子30克,山茱萸12克,炒熟研末,米汤送服。

 

    治体虚多汗:五味子、麦冬各9克,牡蛎12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慢性支气管炎:五味子3克,苦杏仁3克,甘草3克,麻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日期:2010年11月16日 - 来自[辨药识药]栏目

高国建:四神丸为“五更肝泻”之主方

  四神丸始见于《证治准绳》,本方由《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盖因其组方药味有四,且治五更泄泻速效如神而得名,随后被诸多医家广为沿用,并称其为治“五更肾泻”之主方。笔者以为不然,窃认为四神丸乃为“五更肝泻”之主方。其病机应为肝木阴虚阳亢兼脾肾不足。

  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主疏泄。其功能正常的发挥必赖中宫稼穑之气之培,先天命门之气之养。若脾肾虚寒则肝木无制而逆乱。上逆则喘促﹑咳嗽;横逆则胸胁胀满疼痛;下窜则泄泻﹑疝气。

  主症发微

  四神丸的主症为“五更泻”。“五更”即十二时辰中寅卯时(凌晨3~5点),为鸡鸣至平旦之时。《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又曰:“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医略六书》曰:“腹痛泄泻每于五更寅卯之时,可知寅卯属木,而木应乎肝,以肝主疏泄。”故寅卯时为肝木当令时,阳气升发之际,且得天阳之助,故其正气得充,有力与邪相争,驱邪外达之势。患者即出现腹痛肠鸣泄泻,泻后即安。其有类《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自解之理。但终究因肝木正气颇亏,脾肾亦不足,正不胜邪,故难以自愈。

  方药阐释

  五味子散由五味子﹑吴茱萸组成。主治肝气逆乱,腹痛泄泻。五味子性味酸温,能入肝补气阴之不足,亦能收肾气之虚乏以养肝木。《本草纲目》曰:“五味子酸咸能入肝而补肾。”吴茱萸性味辛温,入肝经,温能散寒,辛能疏肝理气以止痛。《神农本草经》曰其能“下气,止痛,咳逆寒热”。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为主药,即取其下气散寒,疏肝理气之功。 

  二神丸由肉豆蔻﹑破故纸组成。主治脾肾亏虚,不能饮食。肉豆蔻性味辛温而气香,最善理脾暖胃,故用之培中土以健后天之本。肉豆蔻与吴茱萸合用,一者温补中土以健木,一者散肝寒止逆气而兼温脾胃。破故纸性味温燥,专补肾中命火不足。《本草求真》曰:“入命门,补相火,暖丹田,壮元阳。”乙癸同源,精血互生,其内皆寄相火,而相火源于命门。先天真阳充足则肝气自敛,故《医宗必读》曰:“东方之木,无虚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四药合用,肝肾同补,脾肾同益,肝脾同调,肝木得先天之养、后天之培,自能疏泄畅达。

  临床治验

  笔者读当代临床大家赵绍琴的医案时,发现赵老临床治疗五更泻多用疏调肝脾之法,习用黄芩﹑白芍﹑荆芥炭﹑葛根﹑白术﹑焦三仙各10克,冬瓜皮30克,防风6克,黄连3克加减,赵老组方用药精而法度良,肝脾同调,升降兼施,谨守病机,故临床效果显著。

日期:2010年5月13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汗症与治疗

  心主血、汗乃心之液。《素问·别经论》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故汗乃心之液也。因血与汗同源,亦称汗为血之液。血乃津液所化生而赤为血,心主血、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循经脉营血而周流,濡润筋脉、温煦肌肤。随卫气(汗腺、皮肤)腠理、玄府而散发,故曰:在营为血,在卫为汗。出汗的症状是反映人体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的象征。汗液属阴,如人体的正气不足,阳气不固,则阴液失去约束而汗液外泄。《景岳全书》曰:“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液随卫气外泄。”阳作用于阴,依靠阴的滋助而生长,阴作用于阳,依靠阳的温煦而生存。所以说阴阳互根,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既不能偏离又不能分割,故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出汗既能散发人体内的热量,又能排泄体内毒素和废物。

  出汗有生理功能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功能性出汗者,如强体力劳动、长跑或饱食热饮或食辛辣食物而出汗。《素问·经脉别论》曰:“摇体劳苦,汗出于脾。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病理性出汗者,是肌体阴阳失调而发生出汗。如自汗、盗汗、高热伤阴口渴大汗、心汗、热汗、脱汗、半身出汗、轰然而热骤然出汗,其次为黄汗、战汗、红汗、臭汗等。临床中前7种出汗较为常见,黄汗、战汗等后4种出汗极为罕见。《金匮要略》中,有黄汗的记载。“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

  自汗

  自汗属阳虚(气虚),不分坐卧津津汗出,稍微活动,汗出更甚。易受外感,属气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

  治则:宜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黄芪、白术、防风、白芍、五味子、浮小麦。每日一剂水煎服至痊愈。

  方义:黄芪益气固表,气为阳,气旺血自生,白芍,五味子敛阴而止汗,防风,白术,浮小麦健脾补气,扶正御邪止汗。《日华子本草》曰:“防风治三十六种风,羸损盗汗等。”

  盗汗

  盗汗也称寝汗(俗说:虚汗)在熟睡时出汗,以头、胸、腹、背出汗为主,身如水洗状,醒后即止,多发生在外感发烧愈后余热未尽而出盗汗。(但也有阴虚体质或产伤阴,阳虚而不固,每至熟睡时汗出淋漓,醒后即止。)脉沉细数,舌质红。

  属阴虚内热,肺气不足,卫阳不能固守。

  治则:宜滋阴清热益气固表。当归六黄汤加减。

  处方:当归、熟地、生地、麦冬、黄芪、白芍、五味子、鳖甲、黄芩。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义:当归、熟地生血滋阴,黄芪补气固阳,使阴生阳长,将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麦冬、黄芩、生地、鳖甲滋阴养阴而清内伏之余热。白芍、五味子敛阴而止汗。

  热病愈后口渴大汗

  高热愈后,热退病解,余热内伏。热迫汗出继发口喝大汗出,则津脱不止。脉虚大微数无力,舌质红。《灵枢决气篇》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此乃病后气虚,腠理不密,卫阳失控。

  治则:宜滋养肺胃之阴,清伏热益气固表。人参白虎汤加味。

  处方:人参、生石膏、知母、甘草、生地、石斛、山萸肉、五味子、白芍、花粉。水煎服,一剂好转,再剂痊愈。

  方义:高热伤阴,口渴大汗,非人参石膏难愈其疾,人参生津止渴,既补阴又补阳,使阴生阳长。生石膏色白入肺胃二经,其性味甘寒,得人参之助,能清深陷之伏热,人参得石膏之甘寒,二者使伏热之邪徐徐外散。故能清热润燥,止渴止汗。现代药理研究,生石膏能抑制汗腺中枢,故有清热止汗的作用。生地、知母、石斛、花粉、山萸肉生津养阴、清伏热而止渴。山萸肉既生血滋阴而又收敛元阳,助白芍、五味、黄芪敛阴而固阳。

  以上出汗症均可用五倍子研末敷脐(每睡时敷脐,敷料覆盖,胶布固定),一日一次至痊愈。

  心汗

  心汗多发生于30~45岁左右的女性,常多思虑、头懵心烦、失眠、入睡多梦、惊战心悸、身困乏力。《素问·别经论》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所以胸部和剑突上下左右津津汗出,醒后自止,或兼有低热37.1℃~37.4℃之间,每至中午11点后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6点以后,不用药体温逐渐下降至常温,长期不愈。脉沉缓无力,各项物理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此乃思虑伤及心脾,心阴不足,心无所养。

  治则:补养心脾,养心血而安神,归脾汤加味。

  处方:党参、白术、云苓、麦冬、山萸肉、五味子、黄芪、远志、枣仁、炙甘草、知母、骨皮、鳖甲,水煎服。

  方义:党参、白术、云苓、山萸肉、炙甘草补养心脾而益血,远志、枣仁、麦冬清心而安神,知母、骨皮、鳖甲滋阴清热,五味子、黄芪补气敛阴而止汗。

  热汗

  热汗为阳汗,多发生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其症头疼肢困恶风,发热出汗,用退烧药无效,虽汗出热不随汗解,而口渴心烦或大便干,体温38℃左右,脉濡数或浮数,各项物理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此乃内外皆热,迫汗外出。

  治则:解肌透表,清里热邪,自拟石膏清凉饮。

  处方:生石膏、菊花、连翘、荷叶、薄荷、生地、麦冬、细辛,水煎服。

  方义:生石膏性辛,味甘寒,能解肌透表而止汗,现代药理研究,生石膏有抑制汗腺中枢的作用,所以既能清热,而又解肌止汗,菊花、连翘、薄荷辛凉清热除风而止汗,细辛可除三阳之风而止疼,麦冬、生地养阴清内热而润便,荷叶同菊花、薄荷清暑热而散风邪,升清降浊,升者升发清阳,降者使暑湿之热邪以下行,使内外之热皆除。

  半身出汗

  半身出汗又称偏沮,现代医学谓之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半身出汗之症多发生于35~50岁左右的男性青壮年,以颜面和胸、腹正中线为分界线,或左或右,一侧皮肤出汗,一侧皮肤无汗,界线分明,个别患者半个腹壁出汗,其他部位无汗。患者不能陈述发病之起因。病侧涔涔汗出,但神志、语言均清晰,四肢活动自如,不影响饮食和劳动。轻者微汗,皮肤湿润,重者汗出淋漓继发偏瘫。《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此乃痰湿瘀阻,一侧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

  治则:化痰除湿,行气活血,二陈汤加味。

  处方:陈皮、半夏、云苓、红花、丹参、鸡血藤、田三七、苏木、黄芪,水煎服。

  方义:陈皮、半夏、云苓燥湿化痰,行气降逆,丹参、红花、鸡血藤、田三七、苏木活血并行血中之滞,黄芪补气固表,以推动血液之运行。

  轰然而热骤然出汗

  轰然而热,骤然汗出,不定时发作。多发生于45~55岁左右的女性,或月经异常,或妇女停经前后,情绪不畅,头部不定时地轰然而热,骤然出汗,瞬间即止,精神抑郁或胸胁胀疼、刺疼或周身窜疼,嗳气、寻找疼处,按压疼点,嗳气更甚(现代医学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个别患者局部呈现一元钱硬币大小的片状青紫色瘀血斑,脉弦细,缓而无力。《医学纲目》中曰:“头汗出,齐颈而还、血症也。”化验血,血小板等均正常范围内。

  此乃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

  治则:宜疏肝解郁,活血化滞,佐以宁心安神。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当归、白芍、栀子、丹皮、云苓、生地、白术、郁金、炙甘草,水煎服。

  方义:当归、白芍、柴胡疏肝活瘀养血,并能清肝经之郁热,云苓、炙甘草调和脾胃,栀子、丹皮活血凉血与柴胡并用以加强清肝经之郁热。

  随症加减,如气滞血瘀者,周身窜疼(皮肤有青紫瘀血斑)加醋香附、郁金、元胡、红花、桃仁、鸡血藤;心脾不足、心悸失眠者,加远志、枣仁、山药;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熟地、山萸肉。

  脱汗

  脱汗也称绝汗(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绝汗因气血大量耗损,阴阳相离,是生命垂危的先兆。《灵枢·经脉篇》曰:“六阳气绝,阴阳相离,腠理发泄,绝汗乃出……”脱汗有阳脱,阴脱之分。

  (1)阳脱(即亡阳) 多发生于青壮年或老年急性暴病,病势垂危,阴不敛阳,阳气立散欲绝,忽然大汗淋漓不止,呼吸气微,瞑目神昏,撒手遗尿,脉微欲绝,手足发凉等,为阳气暴脱,故曰亡阳。

  阳脱:阳脱者,阴无所依。

  治则:宜温中回阳,参附汤加味。

  处方:人参、制附子、鹿茸、黄芪、白芍、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水煎频饮。

  方义:人参大补元气,是气血双补的主要药物。阳脱肾中之真阳外越,附子、鹿茸合用既回阳又能填补肾中之真阳,黄芪补气使阴生于阳。白芍、五味子、龙骨、牡蛎,既敛阴而又能收敛浮越之阳。

  (2)阴脱(即亡阴) 多发生于老年久病内伤,肌肉消瘦如削,大肉已脱,大骨已现,形体肌肉津液已耗欲尽(特别是癌症之类的疾病),病危时呼吸呈鱼口状(如鱼喝水状)只有微弱的吸气之力,脉细似无,唯头部前额微汗出,身躯其他部位无汗。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出汗为元气下脱,津液已尽,浮阳外越,微阳欲绝之先兆。《医学纲目》曰:“元气下脱,头汗出如珠者死。”汗者血之液,久病津液消耗将尽,已无血。《灵枢·卫生会篇》曰:“夺血者无汗。”特别是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临终时头身无汗。为阳脱阴竭,符合“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学说。阴脱阳已散,阳散阴已竭,均是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危侯。凡属暴脱者,幸存者鲜矣!

  阴脱:阴脱者阳无所存,宜益阴补气,独参汤加味。

  处方:人参、当归、山萸肉、黄芪、五味子,水煎频饮。

  方义:人参既补阴又补阳,使阴生阳长,阴脱则阳气衰微,浮阳外越,加当归、山萸肉、白芍、黄芪以生血补血益气,气随血生,血随气存,白芍、五味子既敛阴而又敛阳,使阴阳互生,二者相得益障。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 共 18 页,当前第 2 页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