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路城市密码:中国长城史 第五章 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长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7:47
中国长城史 第五章 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长城
后魏泰常长城
长城专家定为赵、秦长城
一、泰常长城
《资治通鉴》载,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八年(423)正月丙辰十八“蠕蠕犯塞”。二月戊辰初一“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阴山,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防柔然。”《魏书·天象志》2400页载,“泰常八年春,筑长城,距五原二千余里,置守卒,以备蠕蠕。”上面所记是同一道长城。
后魏长城是防御柔然的。柔然,古时北狄之一,东胡之别种。后魏初社仑叛魏,侵高车,兼并诸部,立庭于敦煌、张掖之北,自号丘豆伐可汗。学中国战阵法,屡寇魏,后败死。神瑞元年(414)社仑从弟大檀平定内乱,自立为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柔然复振。继续与北燕冯跋联盟,进入漠南,企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与魏发生激烈冲突。迫使魏在长川之南建东西二千里长城防御之。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大檀率六万骑攻入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攻拔盛乐宫(和林格尔县),擒杀白道守将段进,不久大檀败退。次年,魏分五路进击漠北,大檀率众北走。神□元年(428)大檀遣子率万骑攻入魏边塞。次年,太武帝从崔浩计亲率大军分东西路会师柔然庭,至栗水(蒙古国南翁金河),大檀无备,率众西走,部落四散,人畜车庐损失数百万,仅马匹被掠去百余万,所属高车各部乘之倒戈,三十余万落投降。是年大檀因惨败发疾而卒。太武帝以其族愚昧无知和虫豸一样,改其号曰蠕蠕,亦作芮芮。
泰常七年(422)十一月,明元帝命子泰平王(即太武帝)“亲统六军出镇塞上,安定王弥与北新公安同居守。”故知泰常长城由泰平王督修。
《魏书·太宗(即明元帝)纪》天兴四年(412)十二月丁巳二十一,车驾北巡,至长城而还。“《资治通鉴》两卷本779页上注:“秦所筑长城也。”按秦长城在魏平城,今大同之北。北巡所到的长城不是秦长城,应是魏长城。可能魏在这一年就开始修筑长川长城,泰常八年为完工之年。泰常长城经过之地人烟稀少,而建筑材料多为石头,非短期可以建成,花十年时间建成是可能的。

二、泰常长城走向

长川城在今集宁东北兴和县地。兴和与其东河北赤城,其西河套五原东西呈一条直线,长城筑在塞上,是保卫魏都平城的。长城专家对这道长城还没有标出具体路线。
高旺《长城访古万里行》说,包头市固阳县城北14里有石长城,外墙高5米,内墙高2米、底宽3.1米,顶宽2.4米。长城专家考证为秦长城,那里立有秦长城碑。《长城百科全书》有彩色插图。本人认为实际是后魏长城。
固阳东面的后魏长城,高旺《内蒙古长城史话》说,从四子王旗补力太庙向西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额尔登敖包,在乌兰察布草原上匍匐着两段长城,由于在牧区只有自然残损,没有人为破坏,故原来的城墙、壕堑、烽燧、马面、戍堡等遗迹可以一览无遗。
往西南武川县二份子乡三份子村与红山子乡火烧羊圈村的长城,建筑结构与草原不同,此处长城为双墙双壕,戍堡少而烽燧多。其建筑是由北往南,外壕、外墙(副墙)、内壕,内墙(主墙)。外壕、外墙的高宽皆不及内壕、内墙。三份子村南北的一段长城内外墙相距27米,夯土层厚17厘米。主墙上筑有烽燧,间距400—500米。特有的情况是村南山岗上、两墙之间筑有一土石结构的戍堡。作者认为这是金代所筑。本人认为也是后魏所筑。
《万里长城》总1期晓铮著文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11期王文忠著文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小佘太乡坤隆昌北2里查石太山(属阴山山脉的一支,西与德令山、狼山相接),山北的高坡上有用石块砌筑的长城400多里。城墙高5—7米,底宽4.1米,顶宽1.5—2.4米。城墙北面,面石大而平整,断面多见片石,里外叠压,上下层间垫沙土找平。墙顶至南侧地面0.8米,北侧距地面2米,可知长城是防御北方的。平均每2里筑烽火台一座。长城南2里山下有坤隆昌古城。这段长城为东西走向,东过固阳县,西经小佘太、白庙子、韩庆坝北、白音山盘北、苏独仑乡胡家沟,过莫伦河,向乌拉特中旗狼山方向延伸。据考古工作者认定,这道长城为赵武灵王长城,后来又为秦始皇所利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国家文物局拨款20万元予以维修。小佘太长城本人认为也应是后魏长城。
1986年第2期《文物天地》载《战国、秦、汉长城调整笔谈》说:狼山数百里的秦长城,以石质为主。如在乌拉特中旗巴音哈太乡一段长数百米长城,全为石块干砌,现存高度2米以上,有的高达4.8米,其墙基全为大型块石。长城恰逢河谷,若从谷底仰望,陡峭悬崖,直立如刀削,高达7、8米,甚至10米,及登至顶部,其内侧绝对高度仅数十公分至1米多,有的上面是一条人行平道。本人认为该文所谓的秦长城也是后魏长城。
上文《文物天地》和高旺《内蒙古长城史话》载,实地考察发现居延塞以东的长城是两条南北相距30—50公里不等东西并行的长城,当地学者谓之内外长城。外长城东起今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西部,由列城、堠台、亭燧组成,经乌拉特后旗,西北至蒙古国的古庐朐(音渠)山,就是汉武帝时徐自为起的光禄塞。汉时号为绝塞,是最北的塞。内长城东起今包头市固阳县北,在乌拉特后旗北部乌力吉苏木锡尼乌苏,内外长城相距为20—30公里。内长城从锡尼乌苏往西全是石筑的长城,用青灰色的石片交错叠压而成,有的地段数十里一气相连,墙身坚实整齐,保存较好。墙基宽3.5米,顶宽2.5米,高2—2.5米。锡尼乌苏往东有一段外包石片,内为夯土的长城,根基是用石块垒的。再往东全是土夯的长城。
《新唐书·地理志》1148页“又涉屯根水,五十里至安乐戍,戍在河西壖(音软阳,河边地),其东壖有古大同城。今大同城故永济栅也。北经大泊(今乌梁素海),十七里至金河。又经后魏沃野镇城,傍金河,过古长城,九十里至吐俱麟川。”按大同城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西北,故天德军城西南,隋时所筑。《隋书·长孙晟传》开皇十九年(599)“染干(突厥沙钵略弟处罗侯子)因晟奏雍虞闾(沙钵略子)作反具欲打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出塞讨之。”唐曰永济栅,亦曰永清栅。沃野镇在乌拉特前旗西北60里乌梁素海北苏独伦乡根场古城。该城之北的古长城即后魏长城。
上面固阳、乌拉特前旗、中旗以及后旗的内长城都是后魏长城。从赤城起,只有达到乌拉特后旗,里程才达到二千里之数。后魏长城多为石砌,只有高大的城墙才能挡住柔然骑兵。后魏开石筑长城先河,后来北齐长城也多是石筑。该长城建在人烟稀少,地域辽阔,全是石筑,工程量巨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筑成,从天兴四年至泰常八年(412—423),花12年时间筑成是合理的。
畿上塞围不是长城

一、畿上塞围不是长城

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丙戌初四,“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皆千里。”太平真君九年(448)“罢塞围作。”畿上塞围是什么工程,筑成没有,史书没有说明。魏在都城平城置司州,司州在今大同。
1931年臧励和等编著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畿上塞围是长城,说“其地点东起宣化,西抵黄河,略当明代之宣府、大同两镇。”长城专家罗哲文著《长城》说,“即是从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丘,再向西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把这道长城称之为畿上塞围,是因为它环绕于国都大同的南面,用它来保卫国都之义。”长城专家还说畿上塞围是八达岭筑长城的开始,八达岭特区立有石碑纪其事。
畿上塞围不是长城,理由有二:1、从“围”字的意义说就不是长城,古代修志用字非常准确,围怎么能是长城呢?有的说今宣化、大同明内外长城就是原畿上塞围,如果畿上塞围是长城应是防御四周的,而明内外长城则都是防御北方的。
2、太武帝拓跋焘时武力强盛,北击走柔然,灭掉夏、北燕、北凉,东降朝鲜,西服鄯善等国,取宋虎牢、滑台等河南地,统一北中国。连修竣京城宫室的建议都不采纳,怎么会筑畿上塞围一周长城作茧自缚呢!

二、畿上塞围是苑囿,是狩猎场地

高车是古代铁勒的别称,因所使用车轮高大,故名。《魏书·高车传》2307页载,天兴二年(399)二月丁亥朔,太祖拓跋珪命诸将分东西两道,自率六军从中道,诸军云合,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骠骑大将军卫王拓跋仪督三万骑从绝漠千余里,破其遗逬七部,获两万余口,马五万余匹,牛羊二十余万头,高车二十余万众,并服玩诸物。于是高车大惧,诸部震骇。太祖还次牛川(一说在今呼和浩特西南,一说在今兴和,当以后说为是。),及薄山,并刻石纪功。南引,大校猎,以高车为围,骑徒遮列,周七百余里,聚杂兽于其中。因驱至平城,即以高车众起鹿苑,南因台阴(山西山阴),北距长城(秦汉长城),东包白登(阳高),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凿渠引武川水(源出左云,东流经大同东南入御河。)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又穿鸿雁池。同年秋七月辛酉初七,大阅于鹿苑。
太宗明元帝跋跋嗣泰常六年(421)发京师六千人筑苑,起自旧苑,东包白登,周回三十余里。太武帝拓跋焘神□四年(431)十一月丙辰初十,北部敕勒莫弗库若于,率其部数万骑,驱鹿数百万,诣行在所,帝因而大狩以赐从者,勒石漠南,以纪功德。太延二年(436)冬十一月已酉初一帝行幸棝杨,驱野马于云中,置野马苑。
当时各郡也有建苑囿之风。《北史·阳斐传》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时,阳斐除廷尉少卿。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河南浚县东北,当时属东郡)关河形胜,欲因山壑以为公家苑囿。斐书答以国步始康,人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人隐。士佩不从。
太武帝时国力强盛,必然兴建更大的畿上塞围,以供狩猎之用。如陆士佩等地方官吏因本身享受也必予以支持。
太平真君九年(448)罢塞围作。为什么罢塞围作,因为古弼的谏言。《魏书·古弼传》载:恭宗(拓跋晃,太武帝子)总摄万机,徵古弼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并参政事。上谷民上书,言苑囿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太半,以赐贫人。弼览而善之,入欲陈奏,遇太武帝正与给事中刘树围棋,意不听奏事。弼侍坐良久,不得申奏,乃起,于帝前揪刘树头,拽下床,以手击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治理不好,都是你等之罪!”帝失容放下棋曰:“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古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罢塞围作,把土地给予百姓。
可见,塞围之罢是太武帝采纳了古弼的谏言而停建的。本是太平真君九年事,而《资治通鉴》把此事记在太平真君五年,《通鉴注》还说,“上谷至代郡甚远,魏未尝置苑囿于其地,当指道武帝起鹿苑之事。”事实鹿苑没罢,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年(448)六月已丑十三,还幸鹿野苑,即鹿苑和野马苑。《资治通鉴》载,“发司、幽、定、冀四州兵十万人修畿上塞围。”“兵”字也是误加,此项工程军队没有参加。
畿上塞围不可能是夯土墙,大约因地形围栅而成,其遗迹不可能存到现在。
附:古弼传略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明元帝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景穆(太武帝子拓跋晃)总摄万机,征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并参政事,迁尚书令。
上谷人上书,方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zuo昨,揪。)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遣使者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民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太武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太武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帝常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畋(tian田,打猎)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当时马比鹿贵)。后车驾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帝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波斩耗,朝夕参倍(早收晚收相差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帝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所卜,可谓社稷之臣。”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口不言禁中事。文成帝(拓跋浚,太武帝孙)即位,坐法死,时人冤之。
注释:
筑社之役,蹇厥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蹇厥jian jue 音简厥,艰难、颠沛。这句话的意思是,土木工程劳动人民付出艰辛的汗水,主管者必须慎重对待,神才能赐给你福祉。
后魏没建六镇长城
一、后魏北边六镇
魏太武帝拓跋焘破柔然,列置降人于漠南,东起濡源(滦河源),西至五原、阴山,东西三千里,分为六镇,从西至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其沃野镇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北根子场古城,在泰常长城之内,不受柔然侵拢。其后太和年间在怀荒东建御夷镇。《资治通鉴》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六镇之名均无沃野,而有御夷。

太和年六镇均在泰常八年(423)所筑长城之北。其现今具体地址如下:
怀朔,固阳县北五十里白灵淖乡库伦城。
武川,武川县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
抚冥,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南土城子。
柔玄,察右后旗白音查干古城,在大同正北。
怀荒,河北张北县境。
御夷,初在河北沽源县东北,后徙独石口东,名候卤城,太和中更名御夷镇。

二、未筑六镇长城

太和八年(484)中书监高闾向孝文帝元宏上表说,“北狄(柔然)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深入。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业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自足,是以历代能为边患。六镇势分,倍众不斗(谓敌人众力加倍,则镇人不敢斗也。),互相围逼,难以制之。请依秦汉故事,于六镇之北筑长城,择要害之地,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置兵捍守,狄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实为三千里),一夫一日之功可成三步之地,强弱相兼,不过用十万人,一月可就,虽有暂劳,可以永逸。凡长城有五利;罢游防之苦,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三也。息无时之备,四也。岁常游运(运粮以实塞下),永得不匮,五也。
高闾虽提出修长城其利有五的建议,孝文帝只是“优诏答之” ,或“比当与卿面议” ,说明没有采纳付诸实施。时孝文帝正议迁都变俗,事必躬亲,在六镇修筑长城,必然引起骚动。如果动工修筑,史书怎能没有记载?
直到宣武帝元恪景明四年(503)车骑大将军源怀出巡北边,仍然是“东西为九城”防御柔然。(已知七城,另二城名字不明。)
董耀会著《长城万里行》149页也说,太常卿高闾曾上表建议修筑一道长城,将六镇连接起来,但这项建议并未得以实施。
根本没有修筑的长城,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展陈却说建有六镇长城。有的长城史话插图把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七镇都包在泰常八年长城之内。既然六镇(或七镇)已在长城之内,为什么高闾还请建长城呢?

高闾,雍奴(治今天津武清县东8里)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见而奇之,乃改名为闾并为取字,仕为中书侍郎。景明初(景明,宣武帝元恪年号,元年为500)历中书令、给事中。凡国家诏令颂赞之类皆出其手,其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官至太常卿。

东魏肆州长城

一、高欢筑长城防柔然

《魏书·孝静帝纪》武定元年(543)秋八月,“齐献武王(即丞相高欢)召夫五万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戍,东至土墱,四十日罢。”《资治通鉴》注:马陵盖东魏置戍之地。《九域志》,代州崞县(今原平市)有土墱寨。墱,北史作隥。
高欢为什么要在肆州筑长城?后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高欢兵逼洛阳,赶走元修,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是为东魏。高欢是以晋阳(今太原)为根据地起家,建成霸业。东魏虽都邺城,但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东魏政权,史谓“军国政务,皆归相府。”晋阳成为东魏的政治军事中心,元氏政权不过傀儡而已。北齐后在晋阳置龙山县,视为陪都,故对晋阳守卫极严。
东魏建立后,西面和南西以黄河与河南洛阳一线宇文泰控制的西魏相对立,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北面受到山胡、柔然等族南下骚扰。就当时国力而言,东魏不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取胜,故对威胁较次的北面采取和亲联姻和修筑长城来安定北边。肆州长城主要是防御柔然的。有这么一条记载:
武定三年(545)西魏与柔然兵头可汗谋连兵来伐东魏,丞相高欢患之,遣行台郎中杜弼使于柔然,为世子高澄求婚。头兵可汗说:“高王自娶则可。”欢犹豫未决,娄妃说:“国家大计,愿勿疑也。”世子高澄、尉景亦劝之。欢乃遣镇南将军慕容俨往聘之,号曰蠕蠕公主。秋八月,高欢亲迎公主于下馆(在并州阳曲县,今太原南4里)。公主至,娄妃避正室以处之,欢跪而拜谢,娄妃说:“彼将觉之,愿绝勿顾”。头兵可汗使其弟秃突佳来送女,且报聘,仍戒之说:“待见外孙乃归”。公主性严毅,终身不说华言。欢尝病不得往,秃突佳怨恚,欢舆疾就之。(见《资治通鉴》1052页)时高欢年50岁,从其对柔然的畏惧,可知筑长城是防御柔然的。

二、肆州长城走向

东魏肆州治在今山西忻州,肆州北山即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恒山两大山系的相连处,在此筑长城,可控制从晋北进入晋中的通道。
2002年第二期《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所刊《东魏肆州长城》一文有详细勘察报道:东魏肆州长城分布于宁武县和原平市境内6个乡,大体呈东西走向,现有遗址实际长度约为60公里。长城西起宁武县城西7.2公里处的榆庄乡榆树坪村。然后顺管涔山东坡下行至苗庄村与苗庄古城北墙相连,又跨越恢河后,沿凤凰山西坡而上,经东坝沟、东庄乡三张庄后村,并于三张庄后村东5.5公里进入原平市,宁武境内长城约18公里。该段有三张庄后村、阎王壁、尖山□三座障城。原平市境内长城经后口、龙宫、段家堡、官地4个乡,于官地乡黑峪村北300米终止。原平境内约长43公里。该段有黑峪障城。
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写的《东魏肆州长城》,这篇文章条理清晰,简繁适当,依据明据。下面再抄录几段:
东魏长城建筑所用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宜石则石,宜土则土。现存长城遗址85%为片石垒砌,15%为土垒。片石垒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箱式作法;另一种为以树木和片石混合垒砌。
土夯法:在长城遗址经过土层堆积较厚的地段采用这种筑法,土夯墙体的夯层一般为7~11厘米之间,寰形圆底夯,夯窝直径为5~6厘米。
箱式片石垒砌法:是长城墙体两侧用片石整齐垒砌,每隔几米、十几米不等中间打一隔墙,中间填充碎石、杂土,类似火车车厢一样。这是早期长城片石垒砌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墙体的强度,使之不易坍塌。
树石混砌法:这是该段长城建筑方法的特殊之处。即先用片石垒砌,当墙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将整树平放一层,然后又在上面再垒砌片石,这样几层片石,一层树,层层垒砌,借以加强墙体的强度。
用石片垒砌的长城,当地人称之“石碣边墙”。
原平市龙宫乡至段家堡乡这段长城遗址有一个特别之处,墙体剖面包含有多层木炭灰及木炭,墙体表面大多凝结成块状,个别块状上有褐色或淡绿色玻璃质晶体,火烧痕迹明显,在当地百姓中流传有火烧边墙的传说,不知是当时人为呢,还是因雷电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天火呢?
原平市官地乡黑峪村与段家堡乡南坡村交界处的长城遗址内侧,有一处障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五》“土墱,旧志并以为盘道梁……以地形核之,当在崞县西北三十里之庙岭。”黑峪障城东距庙岭6公里,难道此城就是土墱吗?

北齐长城
北齐筑有五道长城

北齐是我国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王朝之一,共建有五道长城,除修筑西起今陕北榆林,东至山海关的北长城外,在今山西北部,北京至河北各建有一道内城,在山西太谷南,河南各建有一道南长城,以抵御西魏、北周和突厥来自南北的入侵。

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
一、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走向

《北齐书·文宣帝记》天保三年(552)九月,“帝幸离石” 。冬十月,“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
从黄栌岭至社平戍四百余里长城的考察尚未见专论。关于其起止走向只有零星记载,其说有二:1、《资治通鉴》注,此长城盖起于唐石州(今离石),北抵武州(今繁峙)之境。社平,齐纪作社子。黄栌岭在乌突戍东。按黄栌岭在汾阳县西北60里,接离石县界。黄栌木质坚硬,是建筑长城断谷起障所用城杆最好木料,大约这里原来遍山是黄栌树,后被砍伐一空,只留下名字。说长城从黄栌岭东北行,衔接东魏肆州长城,然后延伸至繁峙。2、《长城百科全书》载,黄栌岭位于北齐南朔州西河郡(郡治今临汾县)西北60里;社平戍位于朔州广安郡(今朔州)西南,在今五寨县境。此说是从今离石往东北沿吕梁山脉修筑,与东魏宁武肆州长城相衔接。当以后说为是。北齐所筑长城率十里一戍,这三十六戍四百余里长城,想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调查组早已查清。

二、长城是防御哪方的?

黄栌岭至社平戍长城是防御西魏、柔然及其后起者突厥的。黄河西岸今陕西就是西魏属地。柔然虽已被突厥击破,但尚存众多部落,必须加以防范。北齐文宣帝高洋新夺得帝位,此人勇猛善战,亲冒矢石,敢于深入,突厥称之为“英雄天子”。上述三股势力不敢轻易入侵。
下面介绍柔然是如何被突厥、北齐、北周三方灭掉的,即可了解北齐筑多道长城的原因。天保二年(551)突厥土门袭击柔然,大破之,柔然兵头可汗阿那瑰自杀,其太子庵罗辰及阿那瑰从弟登住俟利、登住子库提并帅众奔齐。余众复立登住次子铁伐为主。突厥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妻为可贺敦,子弟谓之特勒,别将兵者皆谓之设。
天保四年(553)齐主送柔然可汗铁伐之父登住及兄库提归其国。铁伐寻为契丹所杀,国人立登住为可汗。登住复为其大人阿富提所杀,国人立库提为可汗。十一已未初一,突厥复攻柔然,柔然举国奔齐。癸亥初五,齐主自晋阳北击突厥,迎纳柔然,废其可汗库提,立阿那瑰子庵罗辰为可汗,置之马邑川,给其廪饩缯帛。亲追突厥于朔州,突厥请和,许之而还。
天保五年(554)三月,柔然可汗庵罗辰叛齐,齐主自将出击,大破之,庵罗辰父子北走。夏四月,柔然寇齐肆州(今忻州),齐主自晋阳讨之,至恒州(今大同),柔然散走。齐主亲以二千余骑为殿,宿黄瓜堆。柔然别部数万骑掩至,帝安卧,平明乃起,神色自若,指画形势,纵兵奋击,柔然披靡,因溃围而出。柔然走,追击之,伏尸二十余里,获庵罗辰妻子,虏三万余口。令都督善无(在右玉县南)高阿那肱帅骑数千塞其走路,时柔然军犹盛,阿那肱以兵少请益,帝更减其半。阿那肱奋击,大破之。庵罗辰超越岩谷,仅以身免。五月,柔然乙旃达官寇西魏广武(在今陕北绥德),柱国李弼追击破之。六月,柔然帅余众东徙,且欲南寇,齐主帅轻骑邀之于金川(约在今呼和浩特南),柔然闻之远遁。营州刺史设伏击之,获其名王数十人。
天保六年(555)六月壬申二十三,齐主自将击柔然。秋七月已卯初一,至白道(今呼和浩特北),留辎重,帅轻骑五千追柔然。壬午初四,及之于怀朔镇(固阳县北50里),齐主亲犯矢石,频战,大破之。至于沃野(今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北),获其酋长及生口二万余,牛羊数十万。这年,突厥伊利可汗弟木杆可汗立,击柔然邓叔子(阿那瑰之叔父),灭之。叔子收其余烬奔西魏。木杆西破口厌哒(即白匈奴,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即黠戛斯),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辽河上游),西至西海(今黑海),达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木杆恃其强,请尽诛邓叔子等于西魏,使者相继于道。太师宇文泰收叔子以下三千余人付其使者,尽杀之于青城门外。(长安门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柔然可汗庵罗辰于天保五年被破后西奔,下落不明,柔然灭亡。

太谷马岭长城

一、太谷长城

《新唐书·地理志》载,“太原郡太谷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627)废。”
唐平城,隋置,即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金改为仪城,元省。故城在今山西和顺县西。由此往西左权县有长城村。见《中国分省地图集》。
太谷长城建于何时,我请在太原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工作的王恩宽同志查询,复信说,到山西省政府和太谷、祁县都没有查到修建的时间,在祁县古籍部查到该长城线两个关口的资料:
马羚关:位于榆社县城西北62里(今属太谷县管辖)。关口宽150米,长200米,高220米。东西向石山对峙,巅峣谷深,坡陡路弯,周围有3个制高点,南为禁山,西北为园家凹山,东南为老拐牛山,是榆社通往太谷的重要关口。1939年阎锡山军一个师由此进犯榆社。
黑虎岭关:位于和顺县许村乡夫子岭村东2里。关口宽25米,长80米,高150米,关口东侧是陡坡,西侧为陡坡丘陵地,南北山岩,通过有阻。是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点之一,也是控制河北邢台与原河南武安通往山西和顺的重要关口。1945年日寇大扫荡,八路军在此与敌作战5天。

二、推断为北齐所修

太谷长城当是东魏、北齐时高欢、高洋父子所建,因为:高欢以晋阳(今太原)起家,欢子高澄、高洋均盘踞晋阳,遥控邺都的东魏政权。高洋终于夺取东魏政权。
公元560年,孝昭帝高演即位于晋阳,改元皇建。立重镇于平阳(故城在临汾南),与周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彼闭关不出,则稍蚕食其河东之地,日使穷蹙;若彼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
561年武成帝高湛也即位于晋阳,改元大宁。563年,北周遣柱围杨忠将步骑一万与突厥十万骑从北道伐齐,又遣大将军达奚武帅步骑自南道出平阳,期会师晋阳。齐主自邺至晋阳,斛律光将兵三万屯平阳,拒达奚武。564年,周,突厥至晋阳,齐兵出战,突厥兵不肯战,周师大败,达奚武也退。
565年,后主高纬也即位于晋阳,改元天统。晋阳置龙山县。576年,周主率师八万取平阳,齐师十万拒战,齐大败,周取平阳,齐主奔邺。高澄子延宗即位于晋阳,改元德昌,立仅二日周取晋阳。
577年,周取邺灭齐。
北齐虽建都干邺,但始终以晋阳为其腹心地区,太谷长城当是北齐所建。


北齐北长城

第一次修到山海关的长城

齐筑从陕北榆林至山海关长城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五年(554)十二月庚申初八,“齐主北巡,至达速岭,行视山川险要,议起长城。”达速岭在今山西平鲁县西北。高洋打算在北部边疆建一道更长的长城以防御突厥。突厥木杆可汗时国势强盛,北齐、北周互相征伐,都担心对方与突厥交好,连兵来攻。故竞相拢络突厥,与之联姻,倾府库资财以事之。突厥则周旋于二国之间,有时援齐,有时援周,坐收渔利。
天保六年(555)六月庚戌朔“齐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命定州剌史赵郡王高叡领山东兵数万监筑之。”高叡,高欢弟赵郡王高琛(字永宝)之子。
天保七年(556)“齐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通鉴》注:考异曰,“去岁六月已云筑长城,而地名、长短不同,不知与此为一事,为二事。北齐书,北史皆然,今皆存之。”

二、对北齐北长城史料分析

1、天保六年首先筑成东起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今大同)一段九百里长城。天保七年接着向东西修筑,往东从夏口延伸至海;往西从恒州延伸至西河。西河即榆林河,一名清水河,古名帝原水,自边外流经陕北榆林市,注入无定河。长城全长三千余里。
2、“总秦戍”不是大同东北的一个地名。秦戍即秦长城,是说北齐长城是在秦长城线上修筑的。
3、北齐长城到了渔阳,今密云古北口,没有往北循秦长城修筑,而是往东南修到今渤海边山海关,北齐第一次把长城修到山海关。
4、幽州北夏口,幽州即今北京。《通鉴》注:“幽州夏口,即居庸下口。”夏口即今南口,南口在军都山南麓,在此修长城起不到防御作用,昌平区文物管理所文物普查在南口东西也没有发现古长城。夏口一地应另有解释。《新唐书·地理志》载,“居庸关,其北有防御军,古夏阳川也。”唐防御军城即今延庆县城,夏阳川即今妫川。近年,八达岭西帮水峪花家窑沟,八达岭东小张家口南山都发现了北齐石长城,可见夏口乃指八达岭,是夏阳川通向幽州的口子。

三、对斛律羡所筑长城分析

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清三年(564)九月,“突厥寇齐幽州,入长城,大掠而还,留屯塞北,更集结诸部,约周师再次攻齐。”齐调任斛律羡为幽州剌史,“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曲屈,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同年,闰九月乙巳初十,“突厥十余万复寇幽州,幽州刺史斛律羡率诸将迎战,突厥望见齐军容整齐,遂不敢战,退去。”后遣使求和。
上面斛律羡所筑长城,不是另选新线,是对天保年所筑长城的加固。所谓斩山筑城,也作堑山筑城,是把山的外面削去一部分,垒高而成。所谓断谷起障,是在山沟中用黄栌木为城杆作骨架,用石块垒成。宋末济南人周密写的《癸辛杂识》载,“长城之房居人以积雨后,或得坚木于城土中,识者谓名黄栌木,乃当时用以为城杆者,性极坚劲,不畏水湿而耐久,至今一两千年,犹有如楹(柱)者,以之为城杆最佳,盖筑城无以为杆不可。”文章没说城杆发现于什么地方。凡断谷起障均采用黄栌木为城杆,采自山西黄栌岭。
斛律羡加固的幽州长城,西自库堆戍,东拒于海,二千余里。库堆戍在什么地方?《明史·戚继光传》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蓟昌两镇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镇边城,也是二千里。镇边城有一条石长城,附近有个大营盘,大约这里就是库堆戍。斛律羡加固的正是幽州正北面包括上述延庆帮水峪至小张家口在内的二百里长城。
大榆树镇南山边几个村有的山头上面是平的,山周边有圆形建筑物,当地人名之“寨坡。”可能是北齐长城的配套防御设施,斛律羡把军队陈列在石长城和“寨坡”上,以震慑突厥,突厥望而退去。

四、齐北长城走向

关于齐北长城的走向,郭述祖著《山海关长城志》4页说,近人王国良在《中国长城沿革考》中有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从今山西离石县西北黄栌岭(北齐西汾)起,北到朔县西废武州界之社平戍,折而向东,斜经大同西北之总秦戍,再向东行,入河北省界,至赤城,转而向南,至居庸东,又转向东,而达渤海北岸的山海关。纵横三千里的大长城,曾经北齐修筑或增筑,秦、汉旧城又换一副面目了。”
上述把北齐两道长城随意和秦、汉长城连在一起,令人越看越胡涂。其实古文献和现存遗迹对齐北长城走向交代得很明白:
齐北长城从西河即陕北榆林起,沿秦长城走向修筑,不过北齐长城多是用石头垒砌的,秦、汉长城则多是土长城。
经过山西平鲁县西北达速岭。经过偏关,偏关县文化局副局长李贵说,偏关有北齐长城,建在山外侧,即山脊北山坡,用石头垒砌,不用粘合剂,名叫乱插边,十里有一土城。明长城走山脊。明长城和北齐长城过山沟互相穿插,城堡也互相打破。偏关县北面清水河县单台子乡石垛墕村看到两道长城,一高一矮,建在山脊的是明长城,当地叫“岔修边”;山北半坡的是北齐长城。
经过大同,北齐河清二年(563)十二月,“北周与突厥自北道伐北齐,逼晋阳,天大雪。”明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悉其锐卒鼓嗓而出。突厥震骇,引上西山,不肯战,周兵大败而还。突厥引兵北还,纵兵大掠,晋阳以北七百里,人畜无遗。并州刺史段韶追之,不敢逼。还至陉岭(雁门关),冰滑,乃铺毡以度,胡马寒瘦,膝以下皆**。比至长城(《通鉴》原注,即文宣所筑长城。),马且死尽,截矟(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使。)杖之以归。”文宣帝高洋所筑长城在大同。
经过延庆县八达岭镇帮水峪村花家窑沟南垭口,用大块红色毛石垒的北齐长城已如前文所述。《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9期刊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程金龙写的《延庆的长城》文中说,2001年6月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在调查八达岭长城发现了一段长城遗址,自岔道羊头山向东至西二道河,断续起伏,约有几十里,大都是用石头干碴堆垒而成,损坏严重,有的地段只能隐约看出痕迹。这也是北齐长城。
到了密云县古北口长城没有循秦长城往北,而是向东南修到山海关。高旺写的《博览长城风采》说,密云县北77公里东庄禾乡明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台,西连金山岭,北齐石长城如一条巨龙匍匐在司马台关门的西山后川口村对面山上的大阴坡,长城高0.7米,宽2.5米,断断续续约6、7里长。起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金山岭长城连接。这是唯一一段偏离明长城的北齐长城,其余北齐长城都已迭压在明长城下面了。
电视片《望长城》第三集下说,河北遵化县兴隆庄,秦、明长城并存,石头垒的长城是秦长城。其实石长城是北齐长城。
《山海关长城志》说,经过实地考察北齐长城在秦皇岛市、抚宁县以及青龙县的走向及现状已大体查清。分中、南、北三段予以说明:中段从角山北坡上海拔355米的老龙台,经鸭子河、南刁部落、北刁部落,过石门寨、上庄坨,再沿石河西岸,穿过黑峪沟,基本走向是东南伸向西北。城墙已塌毁,但城基边缘砌石还在,基宽3—4米,用毛石、黄土砌筑,不见石灰,高度已不可知。《临渝县志》说,“铁雀关,在鸭水河庄西山上,南达角山石台,北连长城寺,为长城最古旧基。”铁雀关遗址在鸭水河村西南,遗址占地面积长宽各40米,也是毛石、黄土垒砌。南段从老龙台主峰顺坡南下,过石河,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段长城遗址顺山势再上高峰,那就是山海关城北的后角山。至于从后角山到渤海之滨的长城遗迹,就找不到了。访问当地老人,有的说在姜女庙西,沿八里铺、边墙子村一带,曾有“红墙子”的传说,但遗址已难寻到。有的则说,从后角山至老龙头的这段明长城,可能利用了北齐长城旧址。在老龙头就展示一段北齐长城。北段,从黑峪沟向北,到花场峪一带,现在还有高2米,宽3—4米,长约500米的城址。再向北的遗址待继续考察。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张栋撰《山海关贞女祠碑记》中说,“土人传北大边即长城旧迹。”当地老人称之为“老边”。
1998年7月12日《中国文物报》报道:抚宁至山海关的古长城,查明为北齐至隋遗存,从线路走向和建筑结构上看,与明长城截然不同,二者显然不是同期所筑。山海关区文物局邀请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大林同志及有关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使山海关境内长城的历史至少提前了800年。
北齐重城

北齐天保八年(557)“是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乌圪戍,凡四百余里。”《通鉴》作,自库洛枝至乌纥戍。
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即孙堠馆,在今北京朝阳区孙河),东行稍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四十里至顺州。”
宋王曾《上契丹事》说:“出燕京北门过古长城,四十里至孙堠馆。”路振《乘轺录》说:“自幽州北行三十里过长城。”《辽史·地理志》南京道“顺州归化军。黍谷山(在密云西南15里)邹衍吹律之地,南有齐长城。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
明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顺义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今名天竺)。二十里苇沟村,村东临温余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古长城,望之出顺州东北山间,至顺州乃折而南,负城西走,出望京之北,西南至广信之北,属之西山。”顺州即今北京顺义,广信在河北徐水县西25里。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14期周良撰《通州窑厂村北齐长城遗址》载:三方唐代墓志中提到齐长城:1、孙如玉墓志说“西有长城蓦山,南望朱雀林兼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2、孙封墓志说“左潞水兮右长城”。3、李丕墓志铭说“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清代刘锡信所著《潞城考古录》载“通州城西北四里,有古长城遗址,迤北接顺义,南近通惠河北岸而上,逾河而南……其址又变而东西横亘,再南为州西门外入都孔道。”长城筑到今张家湾,设“临河古戍”,长城筑在今氵郭  县镇(通州南45里)东北一里,继续东傍笥沟修筑,南抵武清。《读史方舆纪要》云“武清县(旧县在今县西北8里)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百里。”
北齐重城长城专家尚未标出具体行经路线,应是东北起北京密云,经顺义、通州、天津武清,西南至河北徐水西山中。

北齐勋掌长城
北齐清河二年(563)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通鉴》1117页)
这道长城是防御北周的。勋掌城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25里。轵关在济源县西北15里,关当轵道之险,故名轵关,自古为险隘,乃三国至南北朝时兵家必争之地。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八陉,第一就是轵关陉。
《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0期载张增午,李银录合写《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文中说,河南省沁阳市常平乡天池岭上有长城遗址,蜿蜒于太行山晋豫交界的天池岭上,俗名“界墙”,在沁阳市境内长6里多,全为石筑,经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现存遗址宽2米左右,高1—2 .5米,大部为荆棘掩盖。本人认为沁阳西距济源约60里,此长城应为北齐南长城。
斛律金是朔州鲜卑敕勒部人,长子光、次子羡,父子均善骑射,为北齐名将。斛律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足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有一次高欢为西魏军所败,欢身患病,士气低落,斛律金用鲜卑语唱敕勒歌以激励士气,歌词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后光、羡兄弟均被祖珽等所谗害。可惜现在找不到敕勒歌鲜卑语唱法。
对北齐筑长城的评论:

北齐创建者高欢本是中原今河北景县人。其祖父高湖从后燕奔后魏,高氏遂成鲜卑化汉人。高欢雄才大略,自孝昌丧乱以来,恒代以北尽为丘墟,北边六镇之民,相率内徙,就食齐晋。欢命诸州滨河及津梁置仓积谷,傍海煮盐,供军资,备饥馑,遂成霸业。居庸陉置纳款关,收取关税,就在此时。
文宣帝高洋能征善战,露髻肉袒,昼夜不息,行千余里,追击契丹,突厥佗钵可汗称之英雄天子,但文治不足,高洋及其后继诸帝均性情残暴。
天保八年(557)七月,河南北大蝗,齐主高洋问魏郡丞崔叔瓒曰:“何故致蝗?”对曰:“五行志,土功不时,蝗虫为灾,今外筑长城,内兴三台,殆以此乎。”齐主怒,使左右殴之,擢其发,溷沃其头,曳足以出。齐主北筑长城,南助萧庄(梁永嘉王),士马死者以数十万计。重以修筑台殿,赐与无节,府库之积,不足以供,乃减百官之禄,撤军人常廪,并省州郡县之职,以节费用。
天保中,北平无终(今河北玉田)人阳斐,除都水使者,诏监筑长城。
《北齐书·斛律光传》,“版筑之役(督修勋掌城及轵关长城),鞭挞人士,颇称其暴。”可见高洋修筑长城,役使民人,不惜民力,非常残暴。
注释:三台:魏武(曹操)筑三台于邺城西北隅,中曰铜雀,南曰金虎,北曰冰井,三台相距各六十步。其上复道楼阁相通,中尖悬绝,名曰三台。铜雀台高十丈,台瓦以琢砚石制作,传贮水不燥,世称铜雀瓦砚。其后后赵石虎更增高二丈。齐高洋中台更名金凤,南曰圣应,北曰崇光,皆高八丈。
北周长城

一、周筑长城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六年(577)二月,灭北齐。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二月,代北周。北周控制北方全部边疆只有四年,因防御突厥入侵,也修筑了长城。
北周灭北齐,齐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高洋子)奔突厥,突厥他钵可汗助之。武帝宣政元年(578)四月庚申二十三,佗钵可汗寇周幽州(北京),杀掠吏民,柱国刘雄率兵拒战,兵败死之。第二年,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579)五月,突厥又寇并州(山西太原)。六月,周“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通鉴注》,“修齐所筑长城也。”
于翼,字文若,代人,美风仪,有识度。静帝大象初拜大司徒,诏巡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乃除幽州总管。翼素有威德,突厥不敢犯塞,百姓安之。

二、周长城在今山西段较北齐长城偏南

大象二年(580)周嫁千金公主(宇文泰子赵王宇文招女)与突厥东面可汗摄图,又遣建威县侯贺若谊赂他钵可汗,以求高绍义。佗钵伪与绍义猎于南境,使谊执绍义归长安。
北周长城完全建在北齐北长城线上,只有山西段,西起雁门,在战国赵肃侯北长城线上,比北齐北长城偏南。至于于翼对北齐长城的“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是指什么改旧,恐怕查不清了。